- 相关推荐
水的哲理故事:上善若水
站在彩虹里是看不到彩虹的
广场有一喷泉。一日,天气晴好,我站在喷泉池边,欣赏着喷泉。这时,在喷泉的水雾间,我发现了一条彩虹,一条极美的彩虹。我欣赏着,不由向彩虹靠近起来。可一靠近,彩虹却不见了。当我退到原来的位置时,彩虹又变魔法般地出现了。
彩虹为什么有时看得见有时看不见呢?带着疑问,我请教了一位研究光学的朋友。朋友说,彩虹是由密集而细微的水珠折射阳光而形成的,观察彩虹是有角度的,是有距离的,站在彩虹里是看不见彩虹的。
朋友的解释,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发现美,是有角度的;观察美,是有距离的;对待美,是有敬畏的。如果怀着一颗贪婪之心去靠近美、亵渎美、占有美,美会消失。
站在彩虹里是看不见彩虹的。美是神圣的,是值得我们去敬畏和敬仰的。
让离开水的鱼儿看到水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用两个没水的瓶子,分别装着一条活着的鱼,然后,把一个瓶子放在桌上,另一个瓶子放进水中,不过,不让水进入瓶子,瓶子里仍然没水。
瓶子里两条离开水的鱼,哪一条会活得更久呢?实验结果表明,那一条放入水中瓶子里的鱼,其存活时间远远长于另一条。实验者经过多次实验,结果都是如此。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实验者解释说,因为在水中瓶子里的鱼,瓶子里虽然没水,但瓶子里的鱼看到了水,看到了水就在眼前,看到了生命的希望就在眼前,是希望拯救了它,让它更长时间地存活了下来。
让离开水的鱼儿看到水,让绝望中的生命看到希望,这是对生命最好的拯救。
是谁阻止了水前进的脚步
冬天,父亲站在江边,江水已结冰。父亲问:“是谁冻结了江水的流动?是谁阻止了江水前进的脚步?”
“是天,是寒冷的天气冻结了江水的流动,阻止了江水前进的脚步。”儿子说。
这时,父亲把儿子带到不远处的一条小溪边,溪水潺潺地流动,却并没有结冰。“同样面对的是冬天,同样面对的是冬天的寒冷,为什么这里的溪水仍在流动,没有谁能阻止它前进的脚步呢?”
儿子把水伸进溪水里,发觉水是温热的,原来这里流动的水是温泉。
“阻止水前进脚步的,不是天,不是冬天的寒冷,是面对冬天的寒冷,一颗冷却了的心。心冷了,进取的脚步也就冻结了,也就停止了。”父亲说。
你能走过这条河吗
一位年轻人问大师,一个人怎样才能成功。
大师把年轻人带到一条河边,指着宽阔的河面问:“你能走过这条河吗?”
“河这么宽、这么深,怎么可能走过去呢?”年轻人说。大师对年轻人说,两个月后,你就能走过这条河了。年轻人不信。
两个月后,年轻人如期而至。大师又把年轻人带到河边,此时正是河流的枯水期。大师指着干涸的河床问:“现在你不能走过这条河吗?”“河里没水,当然能走过去。”年轻人似乎有点不服气地说。大师告诉年轻人,河里有水,你照样可以走过这条河,两个月后可以再来一试。年轻人还是不信。
过了两个月,年轻人又如期而至。大师照样把年轻人带到河边,此时正是寒冬时节,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不少行人正在冰面上行走。大师指着河面上的冰层问:“现在你不能走过这条有水的河吗?所以,成功永远属于那些懂得等待时机、善于抓住时机的人。”
大海的沉渣
一口池塘,一面浅湖,一遇风暴,就会沉渣泛起。
而再大的风暴,再大的巨浪,也掀不起大海的沉渣。大海里没有沉渣吗?当然不是,大海里有比池塘和浅湖多得多的沉渣,只是大海的宽阔和深邃,把沉渣深深地沉淀了,深深地掩埋了。
每一个人,都有忧,都有伤,都有痛,都有苦,都有怨,都有恨。有一种人像池塘,似浅湖,一遇生活的风暴,那忧伤、痛苦和怨恨的“沉渣”,就泛在了脸上;而有一种人,如大海,就是在生活中遭遇再大的风暴,再大的巨浪,也“掀”不起他们内心的忧伤、痛苦和怨恨,他们的从容和淡定,来自他们那颗如大海般宽阔而深邃的心啊。
改变自己的水
水装进杯里,就成了杯的形状;装进壶里,就成了壶的形状;装进盆里,就成了盆的形状。水流进池里,就成了池的形状;流进潭里,就成了潭的形状;流进湖里,就成了湖的形状。
面对不同的容器、不同的环境,水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自己。改变自己的水在不断改变自己中,改变了这个世界,它让地球上三分之二的地方成为了水,成为了浩瀚的海。
对于水来说,改变自己,并不意味着软弱,并不意味着屈从,而是在改变自己中改变世界的一种智慧、一种策略、一种力量。
小溪是怎样流进大海的
涓涓细流的小溪,是怎样一路流进大海的呢?
遇到高山,它巧妙地绕过它。原来,面对障碍,除了征服,我们还可以智慧地避开它。
遇到深涧,它一点一点地去填平它。原来,当我们还很渺小时,我们可以一点一点地积蓄自己,让自己不断强大,强大到比自己的对手还要强大。
遇到断崖,它纵身一跃把自己化作壮美的瀑布。原来,面对绝境,勇气和无畏可以帮我们绝处逢生。
如果一个人拥有小溪的智慧心、进取心、无畏心,也能成就一片壮阔的人生大海。
喝出水的味道
旅行者决定用三年时间,徒步走遍全国的各个城市。一天,旅行者满头大汗地敲开一家的房门,请求屋主赐给他一杯水喝。屋主给他倒了一杯水,旅行者接过水,一仰头,一口气把水喝了下去。屋主问,喝出水的味道了吗?旅行者说,水是用来解渴的,怎么会有味道呢?
屋主又给他倒了一杯水,要他坐下来,慢慢喝。旅行者接过水,坐了下来,开始一小口一小口地喝,喝着喝着,他果然喝出了水的味道,尝出了水的甜味。
“喝第一杯水时,知道你为什么没有喝出水的味道吗?那是因为你纯是为了解渴,目的性太强,又怎么能喝出水的味道呢?”屋主说,“做任何事都是这样,如果目的性太强,就会失去做事的乐趣和味道。你行色匆匆地赶路,匆匆地赶向下一个城市、下一个目的地,又如何能看到沿途的风景,体味到旅行的妙处呢?”
时间是最好的澄清剂
一位年轻人远离家乡,走进了一座寺院。他对寺院的方丈说,他要出家。方丈问他为何要出家。年轻人说,他家乡的人为一件事冤枉了他,不理解他。
方丈把一杯浑浊的水放在了桌上,然后与年轻人谈其他的话题。他们谈了一个晌午,最后年轻人又回到了原来的话题:“如果别人冤枉了你,怎么办呢?”
“别去理它。”方丈说。
“不去理它,别人就不冤枉你了吗?”年轻人问。
“你看到桌上的那杯水了吗?开始是浑浊的,而现在却是清的,是谁帮它变清的呢?是时间,时间是最好的澄清剂。”方丈说,“当别人冤枉了你,别去理它,时间会帮你澄清它。”
【水的哲理故事:上善若水】相关文章:
哲理故事:不变的水06-13
上帝与水的哲理故事06-06
杯子与水的哲理故事09-16
水与天哲理故事09-22
水与人生的哲理故事06-05
杯子和水的爱情哲理故事10-12
用筛子筛水哲理故事06-01
水到绝境是飞瀑哲理故事10-17
渴见水喻哲理故事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