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善其身,兼济天下议论文

时间:2023-10-26 09:30:12 丽华 议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议论文(通用21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独善其身,兼济天下议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议论文(通用21篇)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议论文 1

  有人说演艺圈是个大染缸,掉进去,就是掉了本色,而社会更是如此。大千世界,鱼龙混杂。有坦荡荡的君子,有长戚戚的小人,有人单纯无邪,有人心思缜密。如若有人能如莲花般活着,出淤泥而不染,拥有一份宁静,做到独善其身,恐怕这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了吧!

  孟子说:“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人生前一段路程,不得志多余得志,这半程正是要我们独善其身,充实自己。只有这样,终有一天如鱼得水,就可羽化登仙。

  但是,现实却是残酷的。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今天的我们才能静下心来,独善其身呢?

  独善其身,需要像莲一样,出淤泥而不染。莲之高洁,因为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玉立,时刻守护者自己的心,不被世间污泥而染。它知不能改变一切,便倾尽所有只守候自己的'清白,皭然泥而不滓。瞧那清新秀丽的模样,就像一块无瑕的玉,再加上那一圈纯正的墨绿陪衬着真如刚出浴的美人,碧空里的星辰,直让人心生欢喜。莲在自己的世界里把独善其身演绎得轰轰烈烈!

  独善其身,需要淡泊宁静的心,方能致远。黄昏后,灯盏下,捧一简书,品一杯茶,守着那份淡定,品读属于自己的寂寞。那时的孔明躬耕于南阳,不被世人所知。他想:这是上天赐予他辉煌前的宁静,用这份宁静磨砺他的心高气傲。于是,他便在清风中读史,在竹林泉边对弈。日观风云变幻,夜察星斗转移。不问名利,不求闻达。与山间明月为伴,修身养性,冶炼心智。充实的日子随着日升日落溜走,韶华在溪水长流中沉淀。淡泊的生活,宁静的心绪,是孔明独善其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成就了一代智慧之神。

  独善其身,需要不畏浮云遮望眼。俗世之所以谓俗,就是因为欲望太多,找不到了心的位置。其实只要静下心来,拨开眼前层层雾霾,倾听心灵的召唤,即使不被世人理解,何况也无需理会他人是否理解,只要能留一片净土,独善其身,壮大自己的心灵,何必管世间浮云飘飘。那时的陶潜已幡然醒悟,觉今是而昨非。于是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暇观。远离尘世喧嚣,只留一双不畏浮云遮住的眼,在静谧的夜里思索。欣赏“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美景,品味“菜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汲取自然赋予他傲视山外的力量,在自己的桃花源中独善其身,在后世青史中熠熠生辉!

  独善其身,便是选择了远方只顾风雨兼程。人生要“独”,“独”青莲;人生需“独”,“独”宁静淡泊,不畏浮云。剩下的就是“泽加于民,达则兼济天下”之事了。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议论文 2

  在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一个立志入朝为官,报效祖国的年轻人站在高山上,俯瞰大地,颇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气势。他心潮澎湃,双手高举,正准备吟诗一首,一抒豪情时,忽然听见一阵怡然自得的吟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年轻人转过头,但见一袭白衣不染尘,清瘦的老者悠闲地站在他面前。年轻人心中狂喜,这不正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隐世高人——陶渊明吗?年起任压下心中对陶渊明的敬佩与见到陶渊明的喜悦,用尽量平静的声音问道:“您是陶渊明?”陶渊明微微点头。年轻人对陶渊明早有仰慕之情,却对他隐居山林的做法感到十分不解,于是开口问道:“您如此博学多才,为何不入仕途,为朝廷效力?”

  陶渊明负手而立,淡淡回应:“既然不能有我心中的世外桃源,我又何必入浊世,一争长短呢?”

  年轻人依旧不放弃,振振有词地说道:“好男儿应志在四方,兼济天下。若觉得世道黑暗,那就更应该披荆斩棘,把一切的.不合理,一切的不公正,一切丑恶统统埋葬掉,世界自然会迎来大同,开创世外桃源。”

  陶渊明不为所动,只是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丝毫没有因为年轻人的顶撞而生气,继续不急不缓的说:“我本无心涉足俗世,只求独善其身,安享岁月。而你的‘社会理想论’有些不切实际,社会发展的问题,应该徐图改良,若是毁灭旧的一切,则代价太大。”

  “可是……”

  年轻人还想争辩,一位白发老者出现在他们面前。年轻人忙叫白发老者来评理。白发老者听了年轻人的讲述,缓缓说道:“是当以霹雳手段,弃旧而图新也。”

  年轻人一拍巴掌:“此言正合我意。只有驱除腐朽,尽扫黑暗,才能迎来真正的光明,建立起普遍的幸福。”

  陶渊明笑而不语,只是意味深长地锄着杂草。

  老者沉吟一会儿,接着道:“雄心壮志虽然需要,但世事没有一蹴而就的道理,一动须有一静,一刚方有一柔,有些时候,是要静下来才好的。你们二人一人主张独善其身,一人主张兼济天下,都是根据个人志向而定的,不存在谁对谁错,只有找好了适合自己的位置和高度,方可成大器。”

  说完,老者飘然而去。此时不仅是年轻人,连陶渊明也是恍然大悟,他们静静地伫立在山崖上,心中,思绪万千……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议论文 3

  美这个词,可以修饰世间一切好的事物。各美其美,正所谓独善其身;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正所谓兼济天下的豪情。美美与共,天下方能大同。

  她——绝代佳人奥黛丽·赫本早已香消玉殒,可她美丽姣好的容颜,却永远定格在世人的心中。晚年的赫本,虽疾病缠身,但仍坚持作为联合国的亲善大使,多次赴饱受战乱、饥荒困扰的非洲开展慈善与救助活动。她就像一朵沙漠玫瑰,悄然地绽放,不喧嚣,不张扬,为荒芜的沙漠带来了一丝生机。她的高尚人格犹如她的影片一样灿烂人间。无怪乎有人说,她的美丽无法复制,她的微笑是用来融化凡人之心的。就是这样一位体格瘦弱的女子,没有在成功的浮华、世人的追慕中迷失自我。她不只是自美其美,还能美人之美,做到“美美与共”,她有着何等博大宽广的胸襟啊!

  也许,我们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常常会怅然若失,时常会纠结于生活琐事,感叹着,这个世界还有美吗?人与人之间的那份纯粹去哪里了?但我们可曾在睡意蒙眬时思忖一下: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自己做到独善其身,自美其美了吗?再者,“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自身传递过美吗?自己给这个社会传递过正能量吗?

  兼济天下,并不遥远,也许,就在你的举手投足之间。

  开国大典上少却了朱德伟岸的身影,是他为了摄影师的安全和拍摄的顺利进行,抱住了摄影师的双腿。这个小小的举动,成就了一幅壮美的画卷,也成就了一代伟人舍小我兼善天下的形象。北欧边境有一片森林,挺拔高耸的橡子树,清澈流淌的'泉水证明了一位老人播种的价值。这里曾经寸草不生,几近荒芜。老人怀着造福众生的信念,在这里不断种树,种出了一片森林。几十年后的今天,当所有人都无比感激老人时,我忽然明白,所谓“美美与共,兼济天下”,也许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

  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于岁月流年之中,看潮起潮落,望云卷云舒。我们渴望着美,追随着美,那就把前人的“美人之美,兼济天下”的精神作为我们人生的航标,向着“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目的地,扬帆远航吧!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议论文 4

  姚明带领男篮队友捐献骨髓,苏有朋利用过生日时机成立“慈善基金会”,当下,越来越多的名人热心公益事业,纷纷表示将通过捐赠回报社会。然而,不少媒体舆论对名人高调行善抨击不已,冠之以“不谦虚”、 “蓄意抬高身价”等等一系列罪名。在我看来,慈善的真正意义不在于捐赠的动机和方式,而在于它所带来的社会意义——使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使社会乐善好施的源泉不断涌流,如此,慈善便达到了兼济天下的效果,又何须对慈善的方式高调与否求全责备呢?

  高调行善是“达则兼济天下”的更高境界。 “做好事不留名”的淡泊虽然值得称赞,但毕竟局限于“独善其身”,淡泊无闻只为自身道德修养,何如高调行善“兼济天下”境界高远?行善,是同情心的表现,高调行善,则是济世情在行动上的体现!我们有“先富带动后富”之说,显然,这些富翁、明星都是“先富”行列中的佼佼者,高调行善正是“兼济天下”这种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在先富者们身上的强烈反映。

  儒学典籍《大学》中有言:“仁者以财发身”,意思是“仁德的人以自身、社会的发展为目的,以生财、用财为手段,达到立功、立言、立德的不朽境界。高调行善的善,不仅在于他们无私的捐赠使有需要的.人真正获助,更在于名人们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做慈善的队伍中,唤起了更多人内心的善。如果姚明默默捐献骨髓而不昭告天下,一己之力不过救一人性命;但他高调行善,带动了越来越多人加入捐献骨髓的善行中,救助了更多的患者。如果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只是默默捐出自己的资产,纵使是万贯家财,也只能解一时之急、救一方之难。但比尔.盖茨和巴菲特二人联合发起了捐赠承诺,让“慈善之风”吹遍五大洲,号召世界各地的富豪回馈社会。古语云:“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高调行善突破了送一条“鱼”的束缚,使得“善行”这种方法人人相传,达到了济天下 ——形成乐善好施之社会风气这一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然而,高调行善并不意味着奢靡行善。陈光标裸捐、发动家人以实际行动行善可取,老太要求将其拾金不昧的事迹公诸报端亦无可厚非,但通过美女豪车、奢侈宴饮豪华歌舞等形式进行慈善宣传就实在不足为训了。卢梭有言“奢侈的必然后果——风化的解体——反过来又引起了趣味的腐化。”奢靡之风既不能暗合慈善主题,又会造成财物的浪费,更会引来媒体对贫富悬殊的报导,拉远施善者与受赠者的距离,背离了慈善事业的初衷,导致社会对慈善的质疑。名人之所以为名人,是有了公众赋予他们的赞誉和信任。“人名”到“名人”的转变,实质是从个人资源到公共资源的提升。财富源于节俭,如果施善者尤其是名人不能正确使用其品牌价值,不仅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更会给社会制造错误导向,成为不正之风的始作俑者。章子怡“诈捐门”冲击着民众对名人的信任底线,“红十字会郭美美事件”,让红会捐款数额降到低点,二者使“名人慈善”“品牌慈善”成为人们争议的焦点,影响不可谓不深远。鉴于此,节俭而隆重办慈善才是我们提倡的高调慈善。

  尽管如此,高调行善仍是名人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当前唤醒国人同情心和济世情的有效手段。社会要做的,是正确利用名人效应,正确引导节俭高调行善,只有这样,才能使“高调行善兼济天下”这一春风,绿遍“和谐社会”的江南岸,带来“乐善好施”的明媚春光。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议论文 5

  佛学中认为,芥子虽小,却能容纳须弥。而渺小个人也当包纳世界,人与社会相互依存,为人,当有悲悯之心而兼济天下。

  人的悲悯情怀就是一颗悲天悯人的向善之心。《沉思》的作者约翰·唐尼说过:“请不要打听丧钟为谁而鸣,它为你敲响。”这便是悲悯之心,任何人的死亡都与我有关,谁都不是一座孤岛,在这世界的羁绊中人性得以发展。

  悲悯情怀也是一颗敞然豁达之心。为何佛能治心?在佛教的每日背诵课中有这样一句话:“是日已过,命以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人的日数已过,命也随之减少,唯一能做的便是勤奋当下,救济世人。如此通达之心孕育了悲悯之心。

  生为人,意识到自己与世界的联系,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才会激发悲悯之心,从而突破狭隘局限的生命意义。作家刘亮程扎根于新疆木垒菜籽沟,延续那里的文明灯火,他创立的木垒菜籽沟文学艺术奖虽小,却折射出中国乡村文化的希望。刘亮程身为一名乡村题材作家,他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意义并不局限于著作等身,更在于对中国乡村文明保护与传承的使命。独善其身的同时兼济天下,他的生命意义与生命价值也由此突破。

  然而,即便鲁迅“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这样的悲悯观点已被多数人接受,但真正要做到言行一致时却不尽人意。社区养老院的“邻避”现象,手足相残,乌合起哄等无一不是割断了个人与社会的纽带,以底层百姓为借口,将“独善其身”往变态方向发展,冷漠的局外人思维徒增社会的齿冷,最终,人为建起的孤岛一座座浮现。

  人性需要悲悯的滋养,世界需要人性的哺育。刘亮程曾言:“没有草木那样深的根,不知土深处的事,人埋在自己的世界里埋得暗无天日。”人不妨抬起头来看看,见见除自己以外的他物,思考与他们的联系。少些功利心,就会做到见与思,才会知晓自己并非独成一体,根系而是伸向了无穷的远方,或许那时就会明白为何有人会触景伤情而兼济天下了,这些无一不是自我与万物的联系激发了他们的悲悯情怀。

  先者有弘一法师的“以儒济世”,后者也当有我们的悲悯须弥,即使我们小如芥子。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议论文 6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一句古代名言,出自《孟子·尽心上》。这里面有一个名言故事(原文)是这样说的: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以上原文大意是:孟子对宋勾践说:“你是喜欢游说各国的君主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别人理解安详自得;别人不理解也应安详自得。”宋勾践问:“怎样才能做到安详自得呢?”孟子说:“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就可以安详自得了。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所以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所以老百姓不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穷困时独善其身,显达时兼善天下。”

  其实,往明白些说,就是穷时应好好学着做人,富贵显达后当思忖如何做好事、干大事、帮助别人乃至于天下人。

  从以上可以看出,原来孟子说的原句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后人改“兼善”为“兼济”,但并未失孟子原义。孟子的话,道出了儒家对于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法论,就是首先要实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再实现个人于社会的价值。

  也就是说,若一个人如运气来了,事业通达了,飞黄腾达了,发了大财,做了大官,有了权力或财富之后,就应该想到要造福天下百姓。而不要像现在的某一些人那样,有了钱就跑去澳门豪赌、或花天酒地、吃喝玩乐;或看不起穷苦人;或开着跑马、奔驰横冲直闯那样的胡搞,只会让人的精神越来越空虚甚或出事,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理想所在。

  其中,非常明白不过地告诉我们,这些财富权力是用来“兼济天下”的,不是一个人或一家人独享,或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而是用来帮助别人、帮助更多的人,甚至于帮助天下人。

  而所谓“穷则独善其身”。是说若一个人命运不济、或遇人生的逆境,甚至于身逢乱世当中,你同样也可以做到独善其身、自由自在、逍逍遥遥,在人间潇洒走一回。

  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出山之前,就隐居南阳,躬耕陇亩。虽不得志,但他的人生目标很清楚,那就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其意思是:“我没有必要在乱世中到各个诸侯势力中去扬名,追求富贵显达;在这乱世之中,我只要能够保全自己的性命,能够平平安安地过一生,这就足够了”。

  这是诸葛亮在穷困潦倒时的想法,也就是“穷则独善其身”。但是,当他时来运转,遇到刘备“三顾茅庐”,真心诚意地请他出山打拼一番事业时,他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帮助刘备取得“三分天下”的局面,且把整个蜀国治理得井井有条。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议论文 7

  古语云:“达者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责任兼济天下。小到社区,大到国家,都和我们有关。

  古人曾说过,“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诚然,管好自己的事务是必要的,然而,我们是否应该对周围的人不闻不问?

  中国的孩子从小就被教导:不要多管闲事。这显然蕴含着一种不想惹祸上身,明哲保身的思想。试想,当一个人力所不能及,他对别人的好意最终只会招来祸患。

  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当我们用自己的短板去帮助别人时,往往会帮倒忙;而当我们用自己的长处去为他人,为社会出一份力,这才是实现自身价值正确的道路,也是“兼济天下”真正的要义所在。

  鲁迅说过:“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作为一代伟人,鲁迅弃医从文,投入救国的战争中去,用他的长处——笔,去书写一页又一页的振聋发聩的呐喊;美国十二岁小女孩向政府写信,请求批准建立慈善机构去资助贫困地区的人们。我们的社会正因为有这些“兼济天下”的人们,才能稳定发展,人类才会走向共同繁荣与昌盛。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这个社会的一份子,也作为这个社会的产物,对我们来说,社会如同一个大家庭,这个家庭的有序运转,需要每一个个体贡献出自己一份力,为整个社会添砖加瓦。虽然,我们不是“达者”,我们不是伟人,我们没有鲁迅那犀利的文笔,我们也没有韩信那能改变时局的智慧,更没有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才能与霸气。但至少,我们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自己能够付出的`一份努力和能造福人们的一份贡献,我们也能“兼济天下”。比如在“地球一小时”关灯节能活动中,我们可以积极响应,减少一分二氧化碳的排放;比如在社区公共场合中,我们与他人友好交往,也能为社区增添一份和谐。“兼济天下”没有大小之分,“达者”也没有明确的界定,但发挥自己的长处去为社会做贡献,就不再是“多管闲事”,而是真正的兼济天下。有如此胸怀的人,何尝不是达者?何尝不伟大?

  相比之下,当今社会道德正走向低谷,十八个路人匆匆走过,置可怜的小悦悦于身旁而不理,眼睁睁地看着又一个幼小的生命离去。有人说:“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冷漠。”这就是不懂兼济天下的结果啊!

  展示我们兼济天下的胸怀吧,我们也该成为“达者”!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议论文 8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每一个离乡背井的我们中国人都很了解杜甫这两句。当初的诗圣历尽离乱之苦,弟兄亲朋好友断离四方,彼此之间音信难通,因此思念家乡怀人之情更加看起来浓郁。一流的诗文总是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点,杜甫的忧愁归属于全部的漂泊异乡。古往今来之别,月色依然,自古以来漂泊异乡的漂泊异乡莫不对自身的故乡魂牵梦萦。我们中国人从古至今安土重迁,有固步自封的爱国精神,家乡的每一条河,每一朵花,乃至每一片云,都那麼让人魂牵梦萦。

  扩而大之,针对炎黄子孙的大家来讲,中国是大家相同的家乡——国与家几乎全是肉体一体的。大家绵绵不绝不绝的思乡之情的着力点不仅是养育大家的村子,还可以是江南地区塞外、黄河长江。河山壮美,文明行为光辉,每一个中华儿女都由于有这般杰出奇妙的家乡而骄傲万分。

  因为热爱,因此投入。自古以来,为了更好地让伟大的祖国和故乡更加繁荣富强,为了更好地使大家中华民族文明行为的火源世代相传,有很多的英雄好汉冲锋在前,奋发向上。她们的名称化为了天空的星空,放射出不息的辉煌,例如尧、舜、禹,比如孟子、司马迁、三国诸葛亮、王安石和王阳明心学。她们英勇地坚持了“系统,谦谦君子以自立自强”这一句远古格言。日星更替,四季轮换,这也是源远流长的三千大道。天道阳刚,鼓励人奋发有所为,不屈不挠。这类金声玉振的理念是大家中华民族的质量,中华民族的灵魂,历史时间的自豪。

  日月不淹,历史时间老年人精神抖擞,将发展趋势图强的重任放到了我们这代人的肩膀。大家有青春年少,有狂热,大家有原因为脚底这片故土无私奉献一份能量。志向远大,即可莫负韶华。“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地照四方”,魏源的这样的.话同范文正公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源同一理,都是在提示我们要创建宏伟的人生格局,拥有新格局才可以有很大胸怀,拥有大胸怀才可以有很大做为。视线若仅限于一隅则只有做一个自了汉,只有环顾四方,才可以做兼济天下的大豪杰。

  中华民族塑造了大家,家乡盼望着大家,为了更好地这一份沉重的情谊,大家义不容辞。大家毫无疑问追上了一个伟大的转折时期,能不能向历史时间拿出一份令人满意的试卷,能不能授予大家分别的花季以难忘的使用价值,是大家必须认清的严肃认真的人生道路课题研究。大家将绳武前贤,自立自强,为中华文化的民族复兴作出较大的勤奋。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议论文 9

  天下之大,众生之多,其不免有两种。一是兼济天下,服务社会与人民;二是独善其身,陶冶自我情操与修养。这两种观点看似截然不同,但实际上,却如同阴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缺一不可。唯有平衡,融会贯通,合二为一,才能创造出和谐之美。

  历史上,众多诗人正是被这两种复杂的心态所扰。王安石在《浪淘沙令》中提到“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当时正值变法初期,他因伊尹和吕尚二人的事例而深受鼓舞,把天下之事作为己任,为王朝的兴衰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同时也为自己在年轻气盛时就得到帝王赏识而自许。这种心态帮助他建功立业,才有了名传千古的“王安石变法。而欧阳修,也是因此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

  但同时,在晚年,王安石又在《千秋岁引·秋景》中发出“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无风流总闲却。”的感叹。表明他视人生如梦,众人皆醉我独醒,有历经官场后的幡然悔悟之心。他用美人香草式的比兴,以负情人之约为引,写出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官场的'经历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他,只有辞官归乡才是最好的出路。与他相似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回到田园,享受闲适生活。在庄子的《天道》中“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天乐者,圣人之心以畜天下。”所说的也正是这种思想。只有静心修身养性,安然处事,远离政治,才是“天道所为”,才是圣人所推行之乐。

  由此看来,王安石的思想是极其矛盾的。一方面他有着兼济天下的理想,认为在自己有能力之时就应当尽自己所能将恩惠施于民众;另一方面他又觉得官场腐败,人应独善其身。在这污浊的世间隐居避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入官场为善,有着功名误身,希望急流勇退的感慨。正如《孟子》中所论述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不同的处境思想自然会有所不同。但正是这两种思想相互影响,才造就了今天的王安石。

  茫茫尘世间,我们正行走着古人所走过的道路。一部分人以积极乐观之态迎接各种挑战,努力进取,在别人有困难时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大行善道;而另一部分人则取之以完全相反的心态,做好自己,将兴致寄托于田园山水之乐,不争不抢,淡泊名利。因此诞生了慈善家,企业家这类维系全球人类活动的存在,也凭空增加了许多自由诗人、自主工作者。两种人都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无论少了哪种人,这个世界都不能照常运转。他们的存在,使我们的世界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生长趋势。

  身为青少年的我们,不应该抱有其中任何一种极端的想法,而应该是两种观念的结合。只有这两种思想在我们内心达到一个平衡点,我们才能在社会中独立自主的生存。既不会不思进取,消极避世,又不会为功名利禄所累,始终在利欲中浮沉。做一个心静止水的人,在学习生活中不忘保持自己的情操,一定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创造出属于你自己的辉煌!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议论文 10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对于北京大学冷门专业再现一个人的毕业照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时,我想这或许就是兴趣的力量。

  喜欢做的事情,再苦也觉得无妨,不喜欢做的事情,再怎么样也不会长久。当问起照片主人公对此事情的看法时,他的回答让我为不之赞叹。始于初心,始于自己内心那份兴趣的力量。他的父母应该也应该在一路的支持他,又或者他的父母认为这是一份没有任何实用性的专业。不过无论怎样,他还是完成了自己想做的事,怎么样说他都是成功者。

  随着时代的进步,每个人选择的道路也是多种多样的,这最终取决于你的兴趣和努力的程度。有多少父母在雏鸟刚长出翅膀时就给她剪去了翅膀,让它去奔跑。如果飞翔是他的强项,蓝天是它的归宿,那她呆在陆地上就会退化。同样的道理,你给鱼一双翅膀,不如给他一方池塘,让它呆在适合自己的地方,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很多父母在孩子刚出生时就给孩子规划好未来,给自己的孩子铺好所谓的"康庄大道",他们的孩子走的愿意吗?

  回到这个冷门专业——古生物学专业的主人公安永睿身上。"始于初心",每个人在小时候都会被大人或老师问起过以后的梦想是什么之类的话题,能给出的答案永远是老师、科学家、太空员……这些千篇一律的回答,现在听起来,觉得,我们现在的梦想和小时候的还一样吗?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只有始于初心才能方得始终,安永睿的那句"始于初心"犹如道破天机,他从儿时到大学毕业,一路走来,经历了多少个春夏秋冬,多少个日日夜夜,即使有身边的亲人、朋友的反对也好,他还是善始善终地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即使是一个人的毕业照也无妨,这样依旧可以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无论你现在是一个人独自走在异乡的街道上,找不到一丝归属感。还是在和朋友聊天,说着你将来要去做什么的时候发现你正在讲述的那个人并没有在听时,闪过的一丝落寞。没有关系,梦想始终是自己的,即使通往梦想的路途上遍布荆棘,即使通往梦想的路途上乌云密布,越过荆棘,拨开乌云,你便是最后的王者!

  就算是一个人的毕业照也无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议论文 11

  人遇到各种不好的事情时,往往会想:与我无关。想着逃避,记挂着“独善其身”。

  先贤曾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一些人却曲解其意,不愿多管闲事,且美其名曰要“独善其身”。于是乎,这样一句简简单单的话不知抹杀了多少人的温情与热切。

  通过其现象,本质却是利在作祟。总觉得管好自己的事就好,自己多得了些好处或是少受了些损失便是聪明,便是赚到了,所以现在不少人都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但凡可以帮一把的,都以与我无关搪塞过去。

  于是,我们看到一个一个跌倒后孤立无援的老人,看到一次又一次权益侵犯却投诉无门的无奈,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正成为传播道德火种最大的难关。人与人犹相欺相防,筑起坚固的堡垒,自然都是“与我无关”了。

  然而事实上,真的与我无关吗?愚以为,非也。六国破亡的故事妇孺皆知,唇亡齿寒的道理老少皆懂,然而六国之君只考虑眼前一时的利益,只考虑自己一国的安危,其结果身死人手,为天下笑。那种自以为他国安危存亡与己无关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可叹。

  美国诗人约翰·唐恩说:“谁都不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由是观之,我们都是息息相关的,何来的与我无关呢?

  生命之间之所以联系紧密,源于彼此皆有共同的存在方式和生命轨迹,在此之下,你我之间的交集成为一种必然。

  曼德拉一生为种族斗争奋斗不息,给无数生灵带来福祉,点亮精神的明灯。他是将自身与他人紧紧相连,担负起沉重而光辉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成为精神意义上的巨人,受万人敬仰。

  人达到与万物相连的状态时,生命就不再是单薄无依的个体,而成了茫茫广宇间和谐的整体,奏出世间最美的和弦。

  所以在遇到老人跌倒时,我要去搀扶,用自己之所能解他人之困境。用处理己事之心去处理他人之事,社会上的坚冰方能溶释,唯有我为人人,方有人人为我。

  所以希望我们能同鲁迅先生那样,大声道:无数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议论文 12

  这些年来,许多共享资源层出不穷。但是,一定所有东西都能够共享吗?

  在一个平静的下午,我正和往常一样收拾书包,桌上摊开着一张订正完的数学卷子。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缓缓停在我的座位旁。我抬起头,发现是坐在前面的同学,正仔细端详着我的数学卷子。

  “你订正完了?要不然借我抄一下怎么样?”她先开口了,“我保证明天一定带过来。”她的语气近乎恳求。想都没想,我立刻拒绝了。“你看这都什么年代了,有共享单车、共享书店……据说连雨伞都能共享,你就不能共享一下你的作业吗?”她开始滔滔不绝。我顿时语塞,她说的好像有点道理,这确实是共享时代阿!

  心中的念头动摇了,我拿起桌上的卷子,正犹豫着要不要给她。一阵清爽的微风从窗户缝里挤进来,在闷热的教室里凭添几分凉意。我猛然惊醒,伸出的手更加坚定,同学的'脸上浮现出自信的笑意。

  令她猝不及防的是,我迅速将卷子塞进包里,干净利落的动作像离弦的箭,她成了张惶失措的惊弓之鸟。她怔了一会儿,立刻反应过来:“你也太小气了吧!我又不是借不到!”她头也不回地向另一个同学的座位走去。你要真有本事,就应该自己做出来,而不是抄别人的。我望着她的背影无奈地想。

  诚然,这是一个共享时代,公共资源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改变着人们对于资源的观念。和所有事物一样,这种改变有着它的利与弊。

  虽然这种“共享”的生活方式能使每个人作为个体更好地融入社会并获得最便捷的生活,但这仅限于物质上的。精神层面的思想、成就之类是万万不能“共享”的。试想,作家们如果没有自己的构思与感慨,一味抄袭别人的作品,文学的时代将会停滞,变得呆板而死气沉沉;科学家们如果没有自己的探索与创新,仅仅依附于先人的创造,科技的时代就会止步不前,人类的文明将不再进步。

  所以,即使生活在共享时代,也不能因此懈怠了自力更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要因为标准答案而放弃自己原有的观点,更不能从此高枕无忧,而无法及时应对突如其来的改变。

  共享时代的来临意味着时代的风浪趋于平静,而在其中脱颖而出的,是独善其身的人。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议论文 13

  当人们遇到各种各样的坏事时,他们常常会想:这与我无关。他们想逃跑,并记住“逃跑”;独处吧。

  圣人曾经说过:“我们的生活是这样的。”;如果你贫穷,你将孤独;如果你达到了目标,你将帮助世界。有些人误解了他们的意图,不在乎自己的事,称之为“独处吧。因此,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抹去了许多人的热情和渴望。

  通过其现象,本质是利润。我一直认为处理好自己的事情是件好事。如果我有更多的利益或更少的损失,我是聪明的,我在赚钱。因此,目前很多人持“少一件总比多一件好”的态度。任何能帮助我的人都会推诿过去,与我无关。

  因此,我们看到无助的老人一个个倒下,无助地抱怨他们的权益一再受到侵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正成为传播道德之火的最大困难。互相欺骗,互相防御,建造坚固的堡垒,“不关我的事”。

  但事实上,这真的与我无关吗?愚蠢的人认为不会。六国被摧毁的故事为妇女和儿童所熟知,嘴唇和牙齿死亡的真相为所有年龄段的人所理解。然而,六国国王只研究本国的切身利益和安全。结果,他们死了,为全世界欢笑。

  诗人约翰·米德多·多恩(Johnmiddot Donne)说:“我的名字是;没有人是孤岛。每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看,我们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从哪里来与我无关?

  生命之所以紧密相连,是因为它们都有着共同的存在方式和生活轨迹。在这一点下,你我之间的交集成为一种必然。

  曼德拉一生都在为种族斗争而奋斗,为无数生物带来了利益,并点亮了精神之光。他与他人紧密相连,承担着繁重而光荣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成为精神上的巨人,受到成千上万人的尊敬。

  当人们达到与万物相连的状态时,生命不再是一个瘦弱无助的个体,而是浩瀚宇宙中一个和谐的.整体,弹奏着世界上最美的和弦。

  因此,当一位老人跌倒时,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他并解决其他人的困境。当你用处理自己的事情的心来处理别人的事情时,社会上的坚冰就会融化。只有当我是每个人时,每个人都能成为我。

  所以我希望我们能像鲁迅先生那样大声说话:无数遥远的地方和无数的人与我有关。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议论文 14

  荣誉:“国学阅读”之星格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出处:《孟子尽心上》释义:失意的时候,就加强自身的修养;得志的时候,同时让天下一起好起来。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出自《孟子尽心上》。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它大概的意思是:失意的时候,就加强自身的修养;得志的时候,同时让天下人一起好起来。无论地位高低和仕途的.顺与不顺,在对人对事的方面都应该尽心尽力,力所能及的承担应负的责任。有能力的多多帮助他人,能力不足时至少把自己管好。的确是这样,凡事都应该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如果我们穷,就要好好照顾自己不为他人添麻烦!像我国的范仲淹、刘禹锡等人,他们虽遭不幸,但都尽力做到完善自己,独善其身,如果我们很富有,就不要过度享受,而要帮助他人。在时下,很多企业家、艺人都做出了表率。他们都拿出了自己多余的财力物力去捐助希望工程,去解救遭受自然灾害的人,重建家园,重拾生活的信心。我们现在虽只是孩子,没有能力“兼善天下”,但我们可以从身边做起。就学习来说,我们认真听课、努力学习,或许我们并不十分优秀,但我们不会不及格,成为老师、同学的负担。我们要“独善其身”,尽力而为。如果我们已经学习得很透彻了,当他们有不会的题,我们就要大方的伸出援手,为他讲解。我们懂得“兼善天下”,但如果我们不能使对方明白,就不要再讲,要“量力而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只能做我们能做的事。

  有一句诗这样讲:“既然我们是樱花,就不要抱怨不是什么别的,只要美丽就好。”的确,人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能拓展人生的宽度。如果你是一块木材,就不要妄想成为一颗钻石,但你可以变成精致的木雕,可以竭尽全力做最完美的自己,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穷则独善其身”是人生的底线。“达则兼善天下”是人生的追求。孟子的话穿越百年,流传至今,必然因为它给人的启示和影响。这也正是我喜欢它的原因。也许,我对它的理解并不深,但我愿冒昧地为其添上两句话:“穷则独善其身”尽力而为,“达则兼善天下”量力而行。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议论文 15

  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广济天下”。茫茫人海,天下泱泱,我乃沧海一粟,不敢以穷富论其身,无慧智而命其人,更无力达济天下;唯有一颗感恩之心,感沐自然恩泽,独善其身......

  幻海红尘路漫漫,欲壑难平岂有尽?生活丰裕的今天,仍有不少人抱怨生活的不公,命运的不平;岂知:生命自落入尘世起,便已成为自然载体的部分。因而,我们每个人都毫无代价的吮吸大自然给予的天然氧气,得以享受岁月光阴的惠泽,幸沐四季的阳光雨露,饱受父母、亲人的无限爱待,这一切难道说身入人世,命不公乎?细思之,不公的是我们自己的心,是我们处世的人生态度!

  如果,我们有一颗宽容并平常的'心看世间,那么,存在的就是该有的,而自己得不到的就是不该得的,更或许是没有能力得的!有何理由去抱怨呢?能够有命人间走一回我们已是幸运了,如果,还有一份良知,就该时刻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感恩给予我们生命的父母,和给予我们生存条件的大自然!因为,昼夜二十四小时的光阴,凡生命皆受之,不分贵贱。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风光,有目者共睹,无论穷富。山水、人情尽可体,无关慧或愚。

  立足天地间,我们首先该有敬仰的态度敬畏大自然、敬畏生命!因为没有大自然,生命就无法生存;而没有生命,大自然也体现不了它本身存在的价值!生命存在于大自然、又取源大自然。故而,我们才可以在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下自由行走,任意开拓,让其智慧得到极致的发挥,以创造出更优越、更美好的生活和生存环境与条件。

  无需抱怨, 放下虚妄,重拾初心,找回那份忽略的本真。昂首走进大自然,感恩自然的无私厚爱与馈赠,看江山之秀美,听河流之清唱,将心情荡进碧波或撒进蓝天,随悠悠闲云、静瞰雁阵行行。

  自繁杂中抽身,捡一份静默安然,踱进春光秋韵;眺望“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盎然,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苍茫,让心绪在花香嫣然里缱绻、在秋水晴空中翱翔,喜闻鹤鸣声声。

  携一抹岁月静好,将沦陷于喧嚣城池的心儿救赎,赴一场春花秋颜的盛世之约;于《春江花月夜》的涓涓清音里,让灵魂得到洗涤。在“万里无云万里空”的浩瀚中,让心灵得以升华。

  “广厦万间夜眠七尺,良田千顷日仅三餐”。财富只能丰裕生活,未必丰富你的内心;豪宅显示你外在的阔绰,并不代表你内在的修养修为。“月光在书间,花枝藏云水”。只有在自然中感悟宁静而致远,处下而长久的道理,方可于生活的道路上有着淡定从容的明媚取向。读书使人积极、使人明智;知识让人内心丰盈、胸襟旷达。文字则是知心爱人,可以引领我们走向光明,走向暖阳,走向没有纷杂的静好岁月;更可予以温暖、安抚、疗治各种伤痛......

  余生的岁月,我将依着文字的安暖,不抱怨、不奢求,不去斤斤计较、不去耿耿于怀,秉持那份纯真的诚挚、不忘初心,珍爱生命、珍惜情缘。敬畏自然,敬仰天、地、人、文。

  或许,命运不济,但坎坷与多舛毕竟丰富了自己的人生,更历练了曾经脆弱的心志,何必抱怨呢?虽富不及人,而素简恬淡的日子终究养心养性,远离喧嚣纷争的硝烟却让我们得以宁静身安、自在悠闲,还奢求什么呢?相向而来,路行不足,让他一分又何妨?让人一步自己宽,他安然我亦安然,退一步海阔天空,不必斤斤计较!百年修得同船渡。茫茫人海,擦肩而过都是缘,何况亲人、朋友、乡里乡亲?感恩相遇人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让我们耿耿于怀,互伤和气......

  人世间如同自然界的草芥花木,各有其使命也!我乃茫茫人海普通公民,徒有爱国之情,无力奉献社会;空有济世之意,愧无财富之力;唯有独善其身,仗剑文字天涯,在学习中不断进取,本着“人之初,性本善”的初心,常思己过、常念人好。感恩自然、感恩情缘、感恩和平美好的祖国让我安居——这便是我余生的使命!

  放眼人间四月天,绿苍苍、花嫣然、春光无限!只愿:于岁月的罅隙里漫步文字天涯,能在旷远的的寂寥里摇曳出温和的光暖,使你我可以在明媚中栖息进光阴的暖阳,感恩自然,独善其身,与岁月、与自然温柔以待。

  守一份清闲,淡饭粗茶素简时,待满窗晨曦入室、栖进字里行间,嗅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墨香,品秦砖汉瓦、唐风宋韵、诗词元曲的醇甘厚味,驰骋于光阴的清宁里,看白云朵朵,闻溪水汩汩......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议论文 16

  古语有云:用行舍藏。亦即是在受人垂青之时,当仁不让,以一己之力造福天下;在疾痛惨怛之时,韬光养晦,悠然寄情于天地之间。许多人都懂得这个道理,然而,真正能够宠辱不惊的又有几个人呢?我已经依稀看见苏轼黯然神伤的背影。

  苏轼之才,高于八斗,富过五车,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不仅样样精通,而且都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悠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生于今日,则苏轼大概就是中国音协会长,画协会长,围棋九段,作家协会会长,文联主席……然而这样稀世之才,却被腐朽的封建王朝左迁,左迁,再左迁。

  于是就有了“为报倾城随太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语,却也流露出报国无门的忧伤;于是就有了“山高月小,水露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悠闲,然而又有谁能了解东坡那无奈而游山乐水的郁结;于是就有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狂放,只是谁又会去注意“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自嘲呢?

  苏子的可爱与哀伤尽然跃于纸上,令我心痛,令我扼腕。我是多么想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轻轻走进苏子的世界,告诉他,别为当权者的昏庸无能,不识英才而郁结,寄情于山水,纵情于傲物而无所待。用时则行,舍时则藏,无愧于人,无愧于心。

  我的话苏子不曾听到,然而苏轼就已明白地纵情于山水之间了。他像每一个古人一样,尊崇而艳羡陶潜。然而我却因此而为他感到的悲伤。因为我知道。

  因为我知道,中国的文人总是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犹豫、徘徊。苏子想到了出世,就会增加犹豫与徘徊的痛苦。你想那陶渊明,我从来都质疑于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来都质疑于他的“欲辩已忘言”,我总想在那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后面,加上一句,你会不为六斗米折腰吗?六斗不够,八斗呢?这总是有种酸溜溜的意味。我所钟爱的苏子啊!你怎能以此为效呢?

  果然当苏子自以为毫无外物可阻,悠然无所累之时,山中的寺僧说了一句“放屁!”苏子愤而上山寻僧,却只寻来一句“八风吹不动,一屁已来之”。我现在还能想像苏子当时的面红耳赤。

  所以我说,对苏子说,对柳咏,李白,辛弃疾等一并说,学习庄子吧。乘天地之正,以御六气之辩,物物而不物以物。请你们不要再痛苦,不要再悲伤,用行舍藏,摒弃那句“达则兼济天下”而引起的无限忧愁,安安心心地“穷时独善其身”,为千万中华儿女留下不朽的篇章吧。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议论文 17

  屈原曾在《渔夫》中写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与中国儒家思想中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乃是大同小异。这点被许多学者奉为为人处世的法则,然而这真的是对的么?

  达则兼济天下,一展心中凌云壮志虽然无错,然而穷时又怎能偏安一隅,独善其身?如改朝换代之时无数平日里微言大义的官员不见了踪影,反而是那些草莽建不世之奇功。虽只是为了一己之私,但客观上也使得百姓摆脱战乱,得以安身立命。而无数所谓仁人志士信奉独善其身,置国家危亡与万民困苦于不顾,苟全性命于乱世。而到了天下太平之时,则又重归朝堂,再言忠义。如钱谦益,明末烽火四起,清军兵临城下之际暂不谈上阵杀敌,其妻柳如是劝其一同投河殉国,他却以一句“水太冷”为由独善其身。明亡后又任清朝高官,好不自在。而中华几千年历史上又有多少像他这样于危亡之际独善其身的人,使无数忠义之士与无辜民众白白死于战火之中。

  所幸的是,泱泱中华民族也有着许多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义士放弃了所谓独善其身,以堂堂七尺血肉之躯捍卫着国家与民族的尊严。如 于诠 ,在晋军大军压境之际只凭百骑纵马扬鞭而出,并大呼:“人生在世,得死于战场,幸耳!”如夏完淳,未及弱冠便组织兵马抗击清军,被俘之后痛骂降将洪承畴,在刑场留下一首流传千古的《别云间》后英勇就义。如谭嗣同,甘愿作为变法流血的第一人,只为能复兴我中华民族。如顾炎武,心系天下,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声。如林则徐,在个人安危与国家兴衰之间选择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更有千千万万的无名英雄,纵然身处困境,也毅然以保家卫国为己任!他们这种精神又岂是独善其身可与之比量?于是这种精神得以在五千年的历史中不断沉淀,最终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兴衰随云去,聚散又匆匆。当我们煮一壶浊酒,笑谈多少古今事时,也许只会记得那些名留青史的忠肝义胆之士,至于那些选择独善其身的人,恐怕早已随时光的流逝,散落在尘埃之中了吧。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议论文 18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只留下几颗闪烁的星辰印在记忆的扉页。彩舟云淡,星河鹭起,多少红莲于此绽放,于此凋零。我站在记忆的扉页,感受星辰。

  鲁迅先生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所以,我无法独善其身。也许就像“蝴蝶效应”挥一挥翅膀,就可能带来一场大风暴。或者,我能做到的,便是担起责任。

  因为太过年轻,所以我们任性地认为我们可以获得所有;因为太过年轻,所以我们盲目的'相信我们还有重新洗牌的机会;因为太过年轻,所以我们懵懂的追求放纵,以为那是真正的自由。但是我们忘了自己是否长出扎手的胡渣儿,我们的肩膀是否足够宽广?年轻的心不应该受到羁绊,不是吗?所以,我们甩掉书包,丢掉课堂,在自己所构造的爱情里游荡,在虚构的网络世界无限扩大欲望,追求所谓的自由,又或者是所谓的叛逆,与父母争锋相对。于是,我们一次次在噩梦中惊醒,徒留脸上两行空空的迷茫,这就是我们的“独善其身”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是雪夜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选择应是自己的。

  丹心何惧塞外寒,威武不教胡马鸣。这便是苏武的“牧羊曲”,在记忆的扉页里道出忠诚的赤胆忠心。

  不求闻达身后事,一生多难为国生。这便是闻一多文字中的“枪”,在记忆的扉页里道出爱国的热情。

  夜入荷塘雾朦胧,月伴芙蓉独自清。这便是朱自清的傲骨,在记忆的扉页里道出文人的坚贞。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暝已星星矣。

  我在记忆的扉页里留下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足迹。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议论文 19

  古语有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确,飞黄腾达,平步青云时,我们应该心系天下,兼济天下,但困苦不得志时,我们就可以独善其身,对身边的人不闻不顾了吗?古人的话有其时代局限性,就现代,并非完全为真理。佛曾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不论是与我, 朝夕相处的亲人,亦或是远隔天边、或擦肩而过的陌生人,都是与我们有缘之人。我们就算“穷”,也要做一个穷得只剩下系天下之心的穷人,做一个不悔于今生,无愧于前世的人。

  观读《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陶渊明尚算不得时代的.勇士,他还缺少一种穷则兼济天下的大爱之心。他说他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面对官场的恶秽污浊,他无奈,他选择躲避。若他心系天下苍生,拥有一颗大爱之心,便不会去寻找那只可他一人拥有的田园之乐了。

  品阅《爱莲说》,周敦颐其实也有瑕疵,他也缺少穷也得兼济天下的宽广之心。他表示他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但为何不把这一份坚贞与清正普及于天下呢?为何不竭尽全力去净化淤泥呢?

  诚然,陶渊明与周敦颐的“独善其身”,本有着清高的风尚,但我更崇尚“兼济天下”的勇士。

  杜甫,即便是在“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人生暮年,也不忘唱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壮丽歌谣;诸葛亮,就算“出师未捷身先死”,但终其一生,他始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地忠实于蜀国;范仲淹,纵使在庆历新政无力挽救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下,依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心系天下苍生。

  这三位,正如鲁迅口中的“真的猛士”,是中国的脊梁。

  还记得汶川地震后的捐款情节吗?一位年过七旬的拾荒老人,含泪将自己多月的积蓄投入捐款箱。在物欲横飞的时代,他却拥有着一颗心系天下的热心,这正是我们应学习的中国脊梁。

  还有退休干部杨善训,四十年如一日地为苍生默默耕种着常青的山林;还有拾荒老人郭明义,他几十年来无论风雨,坚持为希望小学捐款,资助了一批批贫困学生。他们的贡献尽管不是最大,却大过任何的施舍,他们所贡献的是一种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

  达,则兼济天下,穷,也得兼济天下。让我们用一颗紧系天下苍生的心,去点亮黑夜的明星,驱散沉重的黑暗。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议论文 20

  人生这一路走来,似乎是在不断精简自己的行囊,好为将来的上路做好准备。放手的人与物越多,就越会让你神清气爽,与世无争,就越能过上开心快乐的日子。人都是一个人赤身裸体的来到这个世界,又是一个人赤身裸体的离开这个世界,你还有什么可以放不下的呢?

  生是不确定的,但死是非常确定的,这么一个毫无悬念的不争事实放在所有世人面前,为何还有人把自己活成了不会死去的神仙呢?他们永远不会满足已有的财富,名声,地位,总是削尖脑袋想往上爬,一处住房不够,要多处;一笔存款不够,要多笔;一辆车不够,要多部;一个头衔不够,要多个...他们这是因为匮乏恐惧症,还是认为自己可以活上千岁万岁而要为自己攒出够用千年万年的财富才善罢甘休?或者有些人打着颇为高尚的旗帜:如为了造福更多的劳苦大众,为了回馈社会,为了伟大的事业,为了祖国,为了...这些都是为了利益众生,都不是为了个人私欲,所以个人再努力拼搏是值得称颂的,真的是这样吗?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若出于恐惧,那么请多点思考吧:看看周围,有多少人没有你财富的1%,但他们仍能快乐知足并有尊严的活着;

  或多点悲天悯人的体恤吧:多少生活在战争频仍地区的人们,流离失所;

  多少生活在赤贫的非洲地区,成千上万的孩子因营养不良而饿死。和他们相比,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的,福利的,发达的地区的人们,所谓的恐惧从何而来?

  若出于高尚行为,请慢慢分析一下自己的初心,多数算是有点社会责任感的人,他们有了自己够用的财富,会为了得到好名声,以个人名字捐款给某些他们自己认为需要关注的团体,他们会为了自己从探索某些事物中得到快乐而不懈地去专研自己的事业,他们会把自己的.部分收入捐给生他养他的祖国,家乡,母校;他们会为了自己后代的福分和前途而坚持不懈的去做善事。这些善举能称得上高尚吗?看看“自己”“自己的”这类词眼出现了多少次?这些只是一种出自本分之事,值得这样被大家敬仰吗?他们只是自己成为了良善的公民,既然如此,这些看似大善之举与一个独善其身的人;与一个在默默承受生活对他考验的人,与一个为了照顾年老母亲而抛下事业的人,是不是没有质的区别呢?

  回到开头,我们好像没有必要那么殚精竭虑地,呕心沥血地去追求什么吧?古人云:“艺由已立,名自人成”,他们早已看清所谓的名是虚的,不是个人能控制,你自己能掌控的就是自己那点技能,自己那宝贵的身体,能自己独立自主,做到尊老爱幼。孔圣人眼中的君子——其实也仅仅是个人的“修身”而已。正如余秋雨所说孔子的最初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后似乎也只回到了他最初的起点:修身。我们大家还犹豫什么呢?向先贤靠齐,独善其身;你真“发达了”,请记得把手中财富分出一些给那些和你“毫不相关”(实相是他们和你最相关)的赤贫之人吧。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议论文 21

  唐代诗人韩愈的中曾提出与其相关的内容,就好像“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那么,韩愈的中所指的其具体含义又是什么呢?略悟,也许大概讲的就是:一个人如果意识信念坚定真诚了,那么才能端正纯正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想纯正了,从而才能在道德人品上有所修炼,有所成就。

  而唐代诗人韩愈的中所讲的,又源于中的。因中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之为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里所讲的说的就是四书五经中的的.部分内容,而其中又提出儒学的三纲八目。其“八目”具体指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三纲”则指的是:明德,新民,止子至善。而其中“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大概含义为:“如果想要天下老百姓都能安享天下天平,那么首先必须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而治理好自己国家得前提是必须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与家族;而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与家族的前提是必须要修养好自己的品性;而修养好自己品性得前提是必须心思要端正。而心思要端正的前提是必须意念要真诚;而意念要真诚的前提是信念要实实在在的存在;而要使意念实实在在存在的前提是必须需要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推敲和深入研究以后而得到的真正的知识。句句层层递进,意思步步加深,步步推理,讲了内修与外治两个方面,也就是“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之间的关系。

  那么,何为“内修, 独善其身”?何为“外治, 兼善天下呢”?内修具体指的是什么?“外治”又具体指的什么呢?在中,“内修”指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几个方面。“外治”则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容。而联系“内修”与“外治”的根本却是“修身”。 “内修”主要强调独善其身,也就是要尽量完善自己,修身养性,提高自己的涵养,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一切才能。那么只有自己强大了,自己各方面都准备好了,从而才能兼善天下为“外治”。联系到我们生活,可以简单这样描述,只有自己具备某些条件,或者说只有自己发达了,或者自己知识丰富了,才能兼顾自己的家人兼善自己的国家。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都或浓或淡的无不是沿着按着这条路,在走我们人生每一步,每一天.就像你少花一角钱,就能多存一角钱那样.不管你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八目”的观念总是或隐或显地影响着你的思想,左右着你的行动。使你最终发现自己的人生路也照着这样的路在走,是正确的或者是一条光明道。即从“独善其身”转向“兼善天下”。

  也许,照这个思路去做了,去走了,达到了可能微不足道,但只要我们慢慢的体会和完善了,也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议论文】相关文章:

2017年高考满分作文:兼济天下,不负青春01-24

帮助,兼济尊严作文01-29

议论文:兼传统,容现代01-27

有理走遍天下议论文01-08

扫一屋与扫天下议论文01-19

得民心者得天下议论文范文03-08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议论文01-19

通济桥作文01-28

独善其身是贬义词吗?01-30

独善其身是贬义词吗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