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习俗作文

时间:2022-01-05 14:20:23 习俗 我要投稿

关于春节的习俗作文(精选2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节的习俗作文(精选2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春节的习俗作文(精选27篇)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1

  春节就是农历新年,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又名除夕。通过这个节日的庆祝仪式,能加强家庭联系与亲情。诸如吃团圆饭、向亲友拜年送礼等等,这些习俗都在提醒人们,家庭在社会中的中心地位。世界各地凡有华人聚居的地方,无不隆重而热烈的庆祝这个节日。

  为了接待亲戚朋友上门拜年,家家户户都在节日前把住家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一些家庭还在门上贴上春联,写上吉祥联语,祈求好运,年年丰收。

  春联在我国华人社会已逐渐简化了。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人们把象征吉利的“春”“福”等单字当作装饰品挂在门上或墙上,有者还特意把这些单字倒贴,那是因为“倒”与“到”谐音,表示“春到”、“福到”的意思。如:爆竹声声三羊开泰羊群来鞭炮阵阵万马齐喑马儿过。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2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欢快、最隆重的节日。春节又叫过年,含有辞旧迎新的寓意。我的家乡在周至,我们家乡春节的习俗很多,下面我就为你一一介绍吧。

  春节前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春联”也叫“对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更加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都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的名字,可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现在的春联是在红色的纸上,用毛笔蘸墨,书写一些象征吉祥、祝福的话语,寄托人们美好的心愿。

  除夕夜,我们每家每户都要“燃爆竹”。当午夜钟声响起的时候,就会响起雷鸣般的爆竹声,为什么要燃放爆竹呢?这儿有一个传说:相传每到过年时节,年三十的晚上,出来一头叫“夕”的怪物,它常常出来吃人、吃牲畜,人们就想了一个办法,把竹子截成一个小筒一个小筒的样子,把桶里装上火药,把它们放在“夕”出没的地方,当“夕”出来的时候,点燃火药,立刻发出震天的巨响,“夕”听到这声音,吓得撒腿就跑,人们就平安了。所以就把这种发出巨响的东西叫做“爆竹”。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习俗就是“守岁”。听妈妈说,守岁既有对过去一年的留恋,又有对来临的新年的美好希望。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傍晚开始,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一边吃东西,一边聊天,古人有作诗等风俗,而我们现在更增加了丰富的内容,除夕之夜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成了大多数人盼望的事情,连小孩子都非常喜欢。

  家乡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每一个习俗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它是一笔可贵的财富呢!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3

  过年喽!过年喽!新的一年又来到。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过年是有怎样的来历吗?有怎样的习俗吗?哈哈,就让我来告诉大家吧!

  相传以前,有一头叫“年”的怪兽。每到除夕这天,村里的人们便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人们准备上山避难。这时,从村外来一个乞讨老人。乡亲们谁都顾不上这位乞讨老人。只有一位老婆婆给老人一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老人笑道:“婆婆若让我借宿一夜,定把‘年’撵走。”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发现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还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年”最怕红色、火光和鞭炮声,只能狼狈逃蹿。第二天,人们回来后,村里依然安然无恙。

  这件事很快传开,人们都知道驱赶“年”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户户贴红对联、燃放爆竹、守更待岁。这种风俗越传越广,最后成为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

  知道过年的来历,就让我们再去解一下绍兴人是怎样过年的吧!

  在绍兴,一跨入农历十二月,人们就忙着准备过年:裹粽、掸尘、杀鸡宰鹅、晒鱼干、酱猪肉,准备新年的衣裳,购买赠送亲友的礼品。

  腊月二十三晚上,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上天。送灶神之后,除夕之前,每户人家总要选择一个祝福的吉日,这是一年之中最为隆重的大祭典。绍兴人叫祝福菩萨,来答谢神明保佑和祈求来年幸福。人们都说,天上的菩萨,不进不洁之家。因此,祝福之前,必须把厅堂、祭桌、祭器等掸扫、洗刷得干干净净。

  大年夜,首先要给祖宗分岁,就是祭祖。祭祖后,一家人就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年夜饭所备饭菜是最为丰盛的一餐。年夜饭后,就是“辞岁”,小孩向长辈行礼,长辈将事先用红纸所包的钱币分发给晚辈,俗称“压岁钱”。在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有些人会燃放爆竹,俗称放关门炮仗。有些人则嬉戏娱乐,通宵不眠,直至天明,俗称守岁、坐长命夜,据说坐长生夜可以保佑长生不老。

  过年的习俗,绍兴和外地大同小异。在新年旧岁交替的一个月里,人们就是这么忙碌着的。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4

  过年到底是什么?每个人的过年都过的一样吗?过年的习俗有什么?过年的年菜只有那几样吗/过年的春、福为什么要倒着贴呢?

  一年一度的过年,让各位小朋友欢心喜悦的过年,今年我过年帮忙扫地、多做一些家是和大扫除,我还到一些庙里拜拜,例如:到南面竹山的南宫游玩和求金,更好玩的地方是溪头,我到溪头时就赶紧去爬山,爬到一段时间后我们就下山了。

  过年的意思是在农历除夕时,把一年的坏运都带走,迎接好的一年;每个人的过年应该都不一样吧!像我的过年就过的很快乐,除了有功课的压力,其他一切都很顺利,不过姐姐就不太顺利了,有功课的压力,还要去补习,真是可悲;我知道的习俗有很多,例如:发红包、放鞭炮……,令我最深刻的是放鞭炮,年菜:年年有“鱼”、发“糕”……至于春、福到着贴的原因就是春到、福到的原因了。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5

  大年初一,我终于迎来了梦寐以求的“踩堂”活动。什么是“踩堂”呢?告诉你吧,“踩堂”可是我妈妈家乡(广西)的一个最有趣的习俗。

  这一天,侗家姑娘和苗家姑娘都会穿上漂亮的苗衣,戴上亮闪闪的银饰来到现场。宴会开始后,老人们开始吹芦笙,“马搞”们也出来了,我和几个姑娘围着老人们尽情地跳舞,我们跳累了,就坐在旁边的石椅上休息。

  这时从一个角落里传来一阵叫声,原来“马搞”们捉住了一名男子,一起把这名男子扔进了泥巴里,直到把他抹得乌七抹黑为止。

  老人们停止了吹芦笙,只见从吊角楼上扔下钱和糖,我使劲往人群中挤去,抢到了好多糖。“马搞”把钱拿在手上一上一下地晃着,我好不容易也抢到了一些,可惜全是一块的。我心想:村干部可真小气。

  当我玩得正开心的时候,我看了看四周,怎么没有表弟的影子呀!我差点忘了,表弟还在家里睡觉呢!哎!他这个小懒虫,都忘了一年一度的“踩堂”了。我急忙回家去叫,原来表弟早去当“马搞”了。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6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而这个传统节日——春节后面也隐藏着许多传说呢,你们想知道吗?那就随我去看看吧!

  过年的时候,人们都亮起灯、放鞭炮、贴春联,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吗?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每年除夕都会到人们家里偷吃粮食,还伤人命。但是“年”有三怕,一怕红色,二怕响声,三怕火花,所以每年除夕人们就贴红春联、放鞭炮、亮起灯来吓跑“年”,这个习俗就这样慢慢传开了,现在,每年除夕夜里人们都会这样吓跑“年”。

  而每年春节,大人们都会给小孩子压岁钱,这个习俗也有一个传说呢!我们要了解压岁钱,先要从一个叫“祟”的小鬼身上说起,传说,有一个叫“祟”的小鬼也在除夕晚上出现,它只要摸一下小孩的额头,那个小孩就会发高烧。有一户人家知道了,很害怕。他们突然听到有人在敲门,就打开门一看,可是没有人,地上只有一块钱,他们就把钱放在孩子床头,晚上,“祟”真的来了,这时一块钱发出了一道金光,“祟”被吓跑了。由于“祟”和“岁”是谐音,所以压岁钱代表赶跑“祟”的意思。

  还有过年的时候,我们常贴倒“福”,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明朝的皇帝朱元璋,要求每年春节每家每户都贴上“福”字。到了大年三十,朱元璋发现有一家因为不识字把“福”字贴倒了,十分生气,决定杀了这家人。旁边的大臣连忙说:“皇上,福到了!”?朱元璋听了,转怒为喜。从此以后,每家都贴倒“福”,这样的传统就延续下来了。

  春节还有贴窗花、打年糕等习俗都十分有趣呢!我喜欢过年。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7

  王安石在《元日》中说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诗写的就是春节。

  一说到春节,我就想到了贴春联、贴福字、放鞭炮、挂灯笼和吃年夜饭以及发压岁钱。

  对于春节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这些习俗有这样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叫“年”的怪兽,它经常在除夕夜上岸吃人。有一年,村里来了一个老头,他说他能防“年”兽。人们不信,全部都跑到了山上。到了除夕夜,“年”兽上来搞破坏,看到一家门口贴着春联,挂着灯笼。当它靠近那一家时,院子里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年”兽直接被吓得跑到海里。第二天,人们见村子安然无恙,就学了起来。从那以后人们就都在除夕夜挂灯笼、贴春联和放鞭炮。

  除夕前,家里的老一辈都会在院子的大门上贴门神。因为老一辈的人们相信,在门神的守卫下,能够家和万事兴。

  到了除夕晚上,一家人团坐成一圈,吃丰盛的年夜饭和美味的饺子。吃年夜饭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吃饺子预示包住福气、喜气,在新的一年交上好运。有些人家还会在饺子里包上不同的馅,芹菜馅代表着“情深似海”,肉馅代表着“团团圆圆”。每次到了这个时候,我都会吃许许多多的好吃的。

  人们吃年夜饭后还会守岁。要熬到春节早晨,因为守岁代表着人们对旧年的怀念和对新年的盼望。传说人们守岁是为了防一个叫“祟”的妖精,那个妖怪摸过的孩子都会发烧。直到有个姓管的人家,他们把铜钱放在自己孩子的床边,“祟”就不敢来了。从此以后,过年人们都养成给孩子们压岁钱的习俗。

  这就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的一些习俗。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8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想把节令定准。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树阴下面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日晷仪。可是,天阴雨雾,影响测量。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兴趣,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遍。

  那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时风云的不测,使他很苦恼。一个名叫阿衡的大臣,为讨好皇上,奏称要设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认为有理,便带领百官去祭天,却无济于事,万年知道后,忍不住就带着日暑仪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派了十二个童子服侍万年。祖乙对万年说:“希望你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传旨要阿衡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革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阿衡见此,知道万年的历法已研穷成功,心中忐忑不安。他万分惧怕万年因创建历法而得宠,国君会怪罪自己提出祭把天神的主意。于是,他阴谋策划,派了一个刺客去除掉万年。刺客攀上日月阁,见万年正在阁上观察星斗,便张弓搭箭,准备射死他。谁知,刺客被卫士发现,被当场缉拿。祖乙得知后,惩处了阿衡,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道 ,就叫春节吧。”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后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传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的。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岁时之事,先要由岁首说起;而岁首之事,则先应由岁前说起。

  在我国大江南北的城镇乡村,一般腊月过一半,就开始有年终的气息了,人们开始筹办“迎春”的年货。各地年前的市场上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年货店摊上,吃的、穿的、用的、玩的,琳琅满目,有打上红戳的“年糕”,还有年画春联、烟花香烛等喜庆用品。年前的市场是一年中最为丰富齐全的,男女老少都争相购买一些称心如意的商品。尤其是孩童们,每当买到鞭炮后,往往等不到过年,便开始零散着燃放,更增加了新年将至的气氛。

  北京有一首歌唱年终的民谣: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作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去宰鸡;

  二十八,白面发;

  二十九,满香斗;

  三十日,黑夜坐一宵;

  大年初一出来热一热。

  歌词描绘了人们在年终的忙碌情形。内容与此相似的民谣,在中国各地方普遍流行。

  祭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9

  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23或24,它是庆祝整个春节活动的开始和伏笔,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 扫年,即扫尘,实际上就是搞家庭环境卫生。北方人以腊月23为小年,称“扫房”;南方人以腊月24为小年,称“掸尘”.这一天每家每户黎明升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行彻底的卫生大扫除.据《拾遗记》记载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当时先民驱役鬼,祈福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就是一扫而光陈旧的东西,这既指庭院里的陈年老垢,也指旧岁中碰到的不快。

  祭灶,即祭送灶神升天.古代,科技不发达,人们奉灶神为了控制家庭饮食的神明,认为灶神要在小年晚上向玉帝述职,玉帝对这家的`赏罚全在灶神的汇报了.祭灶的祭品中民俗的是“糖瓜”,一说糖瓜是甜的,可使灶神在玉帝面前只说甜言蜜语;一说糖瓜是粘的,可以粘灶神的牙,使他的坏话出不了口.祭祀时,将供奉一年的灶神像揭下,焚化,算是送祭升天.至今民间仍有“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之说。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今年公历二月六日),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旧岁至此而除,新年明晨而始”,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禳灾祈福为中心。 除夕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团圆饭,祭祀,守岁。其中最有特点的还是守岁。

  守岁,俗称“熬夜”,即除夕之夜,达旦不眠。传说,远古时侯有一种凶猛的怪物叫“年”,它每到腊月的最后一天夜里出来吞食人畜,危害百姓。后来,人们发现它的弱点是怕火光,怕声音,于是人们便在除夕之夜,通宵不眠,燃起火堆,焚烧青竹,使其发出爆响,年这个怪物也就不敢出来为非作歹了。从此就留下了除夕晚上熬夜和放炮的习俗。不过,守岁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包饺子,而且还必须包素馅的饺子,这是为了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素素净净,平安顺利”。还有人在饺子里放糖,花生等物,吃到糖者意味着生活甜蜜,吃到花生者意味着长寿。

  注意,守岁还有不少禁忌,如禁扫地,过小年时,平时很难触及的角落都要打扫干净,而进入除夕至大年初一早晨,即使地面再乱也不能扫,习惯上认为那样会“破财”。再如,禁用剪刀,禁说“没有了”凡此种种,都是人们盼望吉祥的心理反映。

  春节 五天

  大年初一到初五是一般意义的春节的正节,各种民俗节庆活动在这五天中充分表现出来。下面我们就分几个方面来介绍。看看我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个什么样子,有什么沿革和掌故。

  饮食习惯

  春节的饮食却实很有讲究,北方民谚有“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初四烙饼卷鸡蛋”之说。饺子是春节的重要食品之一,除了除夕(腊月的最后一天)吃饺子外,正月初一,初五也要吃饺子,但这三天吃饺子的讲法就大不一样了。除夕吃的饺子必是素馅,取来年平安,素素净净之意,而且饺子不能一下煮完;初一吃的饺子一定是除夕(即昨晚)没煮完剩下的,取吉庆有余之意;初五吃饺子则一定要做成“花边形”,俗称“捏小人嘴”,目的是为了防止来年小人拨弄是非,图个吉利。

  春节的另一种传统是年糕,年糕由糯米制成,分南北两种,北方年糕有蒸炸两种多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等作法,味道也是甜咸皆有,由于年与粘谐音,高与糕谐音,故吃粘糕即包含着年年高,即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期望,久而久之,粘糕也就变成了年糕。

  居室部置

  传统上,春节的居室布置要四贴,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贴窗花。

  贴春联

  起源于民间为驱鬼避邪而在门两侧悬挂的桃木板,(古人认为桃木有驱邪之功效),后明太祖朱元璋统一天下,要求天下百姓于春节张贴对联歌颂天下统一国泰民安,乃有此俗。《宋史*蜀世家》记载了历最早的一幅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新春"

  贴年画

  从内容上看,多迎合广大群众的求吉庆心理,以丰收,多子,多福,多寿为题材常见的有"麻姑献寿","天女散花","麒麟送子","钟馗卫福"等。我国的年画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河北武强,山东潍坊等地。

  贴福字

  俗称迎春贴福,是祈求新的一年丰调雨顺,人寿年丰,贴福字时还要把福字倒过来,谐音"福倒(道)了".此俗至今仍久盛不衰。

  贴窗花

  窗花来布置居室,其形式通常有"窗花","门笺","墙花","灯花"等,形状不一,创作自由,其题材也十分丰富,常见的有"肥猪拱门""老鼠娶亲","连年有余".但所用材料却十分统一,大红纸配少量金铂,彩光纸,此俗在广大农村历经百代,至今不衰……

  春节的团拜活动

  按传统习惯春节的团拜有一定时序,大年初一通常是邻居或自家亲戚之间相互拜年,初二出嫁子女携带夫婿回娘家拜年,初三则是姑表亲以下的子侄相互拜年,对于那些不在本地或难于见面的亲朋故旧,还可以寄送贺年片,此俗起于汉代,至清康熙年间定制,称"年贴,年片",上写节日祝词,寄送亲朋,以增进友谊。亲朋之间相互走动时,长靠对未成年而又未工作的小孩还要给压岁钱,通常压岁钱是逢五逢十,以取吉利。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10

  1月30日除夕,晚上妈妈包饺子。当饺子一个个出锅时,春节联欢晚会正好开始了。

  今年是20猪年,在此我也祝大家猪年如意、马到成功、马上发财、猪年快乐。

  今年是央视春晚举办的第32个年头,从1983年开始,中国人每到春节都过地热热闹闹的,春晚在每个人的记忆中都烙下了一个很深的烙印。

  今年的春晚很壮观,舞台也包装的很华丽。而且今年的春晚也很给力,邀请了韩国人气最火的男星李敏镐和出生于法国的YIF。网上的人都黑YIF穿帮很多次,但是你们的速度有他快吗?还有人说庾澄庆站在李敏镐身边显得又矮又丑,可是他在歌坛和影视方面都很有地位,你们有吗?

  小品《扶不扶》讲述了我们现实中的一个问题,但是主人公还是把老奶奶扶了起来。我最喜欢他最后说的那句话:人倒了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

  这个春节联欢晚会即给了我们带来了欢笑,又给了我们很多温暖。期待下一年的春晚吧!!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11

  春节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二十三这天是小年,传说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据说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 二十四这天掸尘扫房子,二十五要做豆腐,二十六要割年肉,二十七宰鸡赶大集。二十八要贴花花。二十九,俗称“小除夕”,这一天人们往来拜访。 腊月三十是春节的一个高潮,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在正月十五正式结束,这一天是元宵节,要举行灯会,还要吃元宵、放烟花。最后在烟花声中,结束了春节。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12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春节。家家户户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

  过年当然要贴春联。除夕那天,妈妈特别吩咐我,让我去找几对春联,贴在我家门上。于是,我找了两对春联,我大声读道:“万水千山凭虎跃!”妈妈连忙说出下联:“五湖四海任龙腾!”“呵呵,妈妈真厉害”!还有一幅上面写着:“五福临门,上下平安。”妈妈说春联都是吉祥话,是人们祈求在新得一年里能过上快乐幸福的日子。

  除夕的晚上,瞧!外面成了烟花的世界。窗外简直是火树银花,格外绚丽。看那千姿百态的烟花多美呀!有的银蛇飞舞,有的金花四溅,有的像仙女散花,还有的像孔雀开屏。这些烟花使人看得目不暇接,把天空点缀得五光十色。

  初一至初十左右,我们大家都要到亲戚朋友家里去作客拜年。去时都会带上一些礼品,表达一片客气之意。无论是我们去作客,还是亲戚朋友来作客,我们肯定赚足了便宜,因为我们能得到压岁钱,拿到压岁钱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我喜欢过新年。新年能贴春,能拿压岁钱,能赏烟花……最重要的是能和大家分享快乐。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13

  说起春节,大家都不陌生吧!春节是美好的,它寓意新一年的开始。当然,在春节里也发生了许多充满乐趣的事情,跟我一起去瞧一瞧吧!

  怀着愉快的心情,迈着轻快的步伐,我来到了奶奶家。临近中午,我激动地“蹦”上椅子,坐等红包。大家知道红包的典故吗?且听我细细道来:有一位叫年的怪兽,它惧怕红色。人们处处防着它,后来知道了它怕红,为了不让它侵害孩子,就用红色的纸张把钱包住,送给小孩。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每年,用甜言蜜语,哄得长辈们速掏红包,我呢,笑开了花!

  夜晚悄悄拉开了帷幕,我的心情越来越激动,因为,只有过年,我和弟弟才允许放烟花。于是,带着期盼的眼神问妈妈:“妈妈,我可以和弟弟一起去放烟花吗?”妈妈迟疑了一下,我紧张得心脏扑通扑通蹦到了嗓子眼,妈妈微微一笑,我喜得一蹦三尺高。

  此刻,我的心情是格外兴奋。只见弟弟点燃一个大的烟花,我站在旁边捂住耳朵屏住呼吸等着礼花开放。当礼花喷放出七彩的光芒时,我贺弟弟高兴得跳起来了。礼花冲上天空,形成了一道美丽的弧线。它们在空中不时变换着形状,一会儿像春天的小雨点,一会儿像冬天里的雪花……它们在空中竞相开放,把黑暗的夜空装点得万紫千红,像一个美丽的花园。我们陶醉在绚烂的烟花中。

  望着夜空,我许下心愿,希望爸爸妈妈身体健康,我和弟弟学习进步,快乐地成长!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14

  一年一度的春节来到了,大部分人们都忙着收拾行李,回家过个大新年呢!

  我们家也不例外,每逢春节来临之际,我们都会回到老家,为春节的到来做准备。每次吃年夜饭前,我们总会忙得不可开交,打扫卫生、贴春联、忙活年夜饭……

  记忆里最充满欢声笑语的画面,是在大年三十那天,奶奶总会笑眯眯地在厨房包饺子。有一次,我觉得光看别人包饺子而自己不动手,这多没意思呀。于是我跑到了奶奶跟前,对她说:“奶奶,奶奶,我也想来包饺子!”奶奶一听可高兴了,就让我也加入这大团队。我摸索着抱了起来,一把就抓了一个饺子皮,又挖了一勺肉馅放进去。可是没想到它似乎很调皮,只要我把它包起来,它就拼命的往外钻,可当我把饺子皮都打开时,它又缩成一团。反反复复,这下可把我急坏了!差点就把它扔进了垃圾桶。奶奶看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笑盈盈地安慰我:“在我们尝试一件新的事情时,刚开始难免会有失败,需要我们多加练习,不必灰心。”后来在奶奶的帮助下,我逐渐剥出了一个完美的大胖饺子。印象中,那年的年夜饭格外好吃!

  除了包饺子外,我们一家人还会一起贴春联、看春晚、守岁、走亲戚拜年……小时候我还放过鞭炮呢!穿上新衣服,去张灯结彩的大街上走一走,感受新年新气象,全身都会被浓浓的年味裹着。

  热闹的春节会持续好几天,整个城市充满着欢声笑语,所有的人仿佛都沉浸在这种气氛中。走在路上,满大街都是红红火火的大灯笼,多喜庆啊!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15

  我国有许多传统文化,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今天我就来说说春节吧!

  每年阴历一月一日就是春节。春节里人们有放鞭炮、贴窗花、贴门神、贴红对联的习俗。这是为什么呢?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只叫“夕”的怪兽,它经常坑害百姓。有一年春节夕又来坑害百姓了!一位老人请出了灶炉神,让他去请一位神仙来除掉“夕”这只怪兽。灶炉神到了天庭之后,向玉皇大帝上报了“夕”在人间的所作所为,玉皇大帝大怒派“年”去除掉“夕”。“年”到了人间找到了“夕”,经过一番恶斗,年终于战胜了“夕”。“年”高兴的对村里的人说:“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以后你们每年的一月一日只要放鞭炮、贴窗花贴门神、贴红色的对联……就可以驱赶像夕这种怪兽了。”村里的人们高兴的异口同声说:“太好了”

  啊!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多么丰富多彩呀!

  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

  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但是现在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

  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获太大了,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有点迷信,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习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16

  你们知道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贴春联吗?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从前有只叫“年”的怪兽,它特别凶猛,它的舌头可以伸到肥肥胖胖的肚皮上,它的牙齿可以碰到下巴。“年”等到除夕的时候就会出来吃人,可是这次它来到人间,“年”发现气氛不对,一看,家家户户贴上了春联,挂上了灯笼。突然,一位老伯伯家的门打开了,里面有个人穿着红色的衣裳指着“年”哈哈大笑,“年”再也不敢往前走了,就飞快地溜走了。

  就这样,家家户户过年时挂上了灯笼,贴了春联,放了鞭炮,成了一种习俗。

  除了贴春联、放鞭炮,还有剪窗花。我的妹妹都是剪小白兔、小花猫、小猪皮皮……这些东西,而我却不是,我要剪的是妈妈亲手教给我的一手艺:首先要折好成一个扇形,扁扁的扇形;第二步,在剪好的扇形上画各种各样的图形;第三步,沿着我画的图形剪下来;第四步,作品完成了,这就是剪纸的步骤。

  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吃年夜饭,当我从房间里走出来,总会闻到一股香喷喷的味道,那就是黄瓜鱼的味道,可香了!全部的饭和菜都齐了,我就开始大口大口地吃起鱼肉来。我还发现,家里墙上多了一幅画,一个小男孩坐在一片茶叶上,旁边有着朵朵莲花,男孩手里抱着一条大鲤鱼,妈妈问我:“你知道为什么要贴这幅画吗?”我说:“妈妈,我不知道。”“那好,妈妈来和你讲讲,首先,是“年年有余”,余同鱼谐音,所以我们过年的时候要吃鱼,你是不是看到门上有挂蝙蝠?”“是的。”我回答。“因为蝠同福谐音。所以门上可挂蝙蝠,要是挂一百个蝙蝠,就说明是百福,长命百岁的。还有把福倒过来,寓意福到了,说明幸福的时光到来了。”

  再说说我的压岁钱,每年我都会收到很多压岁钱,比如妈妈给我的,干妈给我的,姥姥给我的……现在我的压岁钱都快超过三千了呢!

  我喜欢春节!因为可以放鞭炮,挂蝙蝠,还有压岁钱……真想每天都是春节,钱拿多多的,我爱春节。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17

  春节有许多习俗,如扫尘、贴对联、吃年夜饭、拜年、放鞭炮、祭祖等,或许你喜欢的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放鞭炮的刺激感,又或许是“举杯互送屠苏酒”的饭菜可口的满足感,而我喜欢的则是“总把新桃换旧符”贴春联的仪式感。

  贴新联的寓意是迎祥纳福,辟邪除灾,同时也寄托着家家户户的美好愿望。小时候看着爸爸把旧联撕下,贴上新联,十分留恋,也十分欢喜。惜在一年已逝,喜在一岁又到。便是伴随着这一张又一张的春联,一年又一年的长,直至长大,我也会贴春联。

  大人常说撕旧联不得迟疑,不得留恋,免得被旧日的邪气抓住,无法在新的一年创新改变。我看着那副已布满灰尘的旧联,将手轻轻放在上边,抓住联边,想奋力一撕却又怕将其撕破,毁了过往,可过去的时光却那么脆弱,只有零散的碎片躲在记忆中。“过往如此轻脆,何不气派的展开新的一年!”我这样想着,便撕下了旧联,展开那崭新的春联,慢慢地贴上,看着新联一点一点的粘在墙上,我不禁十分高兴,因为我便能随着这新联长高一点,聪明一点,吃多一点,帮父母多分担多一些家务活,但同时父母的白发又会多一点,寿命又会短一点,身体又会衰老一点,真希望父母也能多幸福一点……

  贴春联,是汉族人民对美好愿望的寄托与对未来的鼓励,同时也让我懂得了要放下过去,不要留恋以前,做好现在的每一件事,迎接美好的未来!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18

  在我的家乡湖南,过年有着许多风俗习惯,与北方有着些许不同。

  在我们这里,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人们开始准备过年的小吃—团子,而不是北方的年糕或饺子。这是一道用面粉制成的美食,面团中夹杂着胡萝卜丁、干豆腐、猪肉等,包好之后放火上蒸,不多久,香喷喷、热腾腾地一笼团长就出炉了。光看那白嫩的外皮,就馋得人口水直流,咬上一口更让人赞不绝口,唇齿留香。团子不仅可以蒸着吃,还可以煎着吃。

  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在这天,街上比以往都要热闹。家家都在准备年货,而小孩子们也在为过年做准备,买爆竹,买小玩意儿。

  过了小年,人们更忙碌了,家家户户进行大扫除,给家中的大小物品“洗个澡”,将家里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除夕眨眼就到了。家家户户贴对联、贴年画,准备年夜饭。到了晚上,鞭炮声络绎不绝,此起彼伏,好不热闹!一家人围着在一起边看着联欢晚会边吃着年夜饭,不知不觉就迎来了新的一年。在除夕夜,大人、小孩是要守岁的,长辈们会给小孩子们压岁钱,寄托着“岁岁平安”的美好祝福。

  初一这一天很讲究。早上一般都煮面条吃,寓意着长长久久。在这一天人们通常都闭门不出,各自在家休息。春节的假期也就基本上从初一至初六,过了初六,人们就陆陆续续上班了。

  正月十五元宵节,放花灯、猜灯谜在这里是不流行的,只是煮煮汤圆吃而已,所以相对于北方的元宵节,就不那么热闹了。汤圆有各种各样的,有芝麻馅儿、花生馅儿、奶黄馅儿……如玉盘珍珠,惹人喜爱。

  过了十五,年就算过完了,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大家伙儿又开始了一年的忙碌。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19

  “爆竹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的气氛就是如此,今天就让我来介绍一下我的家乡惠来的春节习俗吧。

  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二十四就开始了,此时家家都忙着大扫除,打扫去这一年的灰尘,寓意着“辞旧迎新”大扫除完后,家家户户都去置购年货,预备过年的东西。在除夕前,在外的游子都准备回家,马路上也因此车水马龙,街道人山人海。大街小巷都是洋溢着热闹的气氛。

  到了除夕那天,家家户户都赶忙做起了年菜,贴上了红红的对联,穿上了漂亮的新衣,处处是一片万象更新的情景。年菜做好后,家家都去自家的祖祠祭拜祖先,而小孩子们则与同伴在空旷的地方放鞭炮,噼里啪啦,与这浓厚的过节气氛融在一起,到处是一片热闹非凡的情景。除夕晚上,一家人坐在餐桌旁吃年夜饭,听着窗外噼啪作响的鞭炮,看着窗外绚丽多彩的烟花,欢声笑语,在屋子传开,呈现出一幅团圆温馨的情景。吃完年夜饭。打开电视,看春节联欢晚会,又是一片欢声笑语。

  正月初一,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因为可以收到父母给予的压岁钱。而在这一天,人们也要走街串巷,到亲戚朋友家拜年,也得给亲戚家朋友家小孩红包。这一天,大街上人来人往,各家商店都挂上了象征性的“红色”,到处是一片喜庆的情景。

  正月十五元宵节,店铺都挂出各式各样的灯笼,在各各的彩旗的点缀下,更加绚丽多彩,人们在这一天都是要吃元宵,寓意着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晚上的时候,大家走出家门,走到那人山人海的大街上,可以去店铺里猜灯谜,各种各样的灯谜让人冥思苦想,在得出结果的一刹那的乐趣,也使人颇有成就感。

  元宵过后,春节就算真正结束了,大家也投入到新的工作,新的生活。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20

  春节来临,人们都沉浸在春节带来的欢乐气氛中。人们互相祝福和祈愿,日子越过越红火。春节有很多传统的习俗,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今天,每个地方的过节习俗都各具特色。就让我来说说我家乡的春节习俗吧!

  每到过年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扫屋除尘,寓意是把前一年的霉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着人们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其次就是家家户户贴对联、挂灯笼。对联上写着各不相同的祝福,象征着人们对往后的美好愿望。门口上挂着火红的大灯笼,就像闪烁的星星,呈现出一派繁华的景象。

  除夕之夜,人们燃放烟花爆竹,五彩斑斓、各式各样的烟花直冲云霄,有的像一颗颗小流星仰望这片天空,从空中瞬间滑下;又像一川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壮观极了!传说放鞭炮是为了驱逐一个叫“年”的怪兽。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燃放鞭炮会污染空气、破坏生态。这就提醒我们要爱护环境,减少对鞭炮的燃放。

  传统的习俗有很多,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吃年夜饭和拜年。年夜饭还叫作团圆饭,桌子上摆着丰盛可口的美食,让人一看馋的直流口水。全家人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品尝着美食,好不惬意!我感觉一年之中最热闹的事情莫过于吃团圆饭了。大年初一,我们都穿着新衣服去给长辈们拜年,长辈们会给我们“压岁钱”。表示镇恶驱邪,希望我们晚辈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成长。

  春节,还有好多的习俗。都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带来了传承,让我们更深刻认识了历史!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21

  春节的前几天,我们都要和爸爸妈妈去超市购物,超市里特别热闹,年货等商品看得人眼花缭乱,到处张灯结彩,一派节日的喜庆气息。我们要买新衣服,买各种食品,还有年画,对联和鞭炮。

  到了除夕那一天,家家赶着做年菜,我们小孩喝果汁,大人们喝酒,长辈们还要说:“祝你们天天向上……”我们还要给长辈说祝福的话!除夕晚上还要看春节联欢会,节目太好看了!到了十二点我们就要放五颜六色的烟花,你能看见五彩缤纷的烟花在夜空闪耀,你能听见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在预示着新年的来到!

  大年初一我们要穿漂漂亮亮的新衣服,到长辈家去拜年。我们的长辈会给我们发压岁钱。

  过年有许多习俗,说也说不完。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22

  春节是一个喜庆的节日。春节有很多习俗,其中有放鞭炮、吃饺子、吃年糕,还有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等。每到了春节,许多邻居都会挨家挨户地拜年。

  除夕的晚上,许多人都会放烟花、鞭炮。这是为了赶走一种叫‘年’的怪兽。传说,年是一个吃人的怪兽,每到除夕的晚上,它就会下山。为了驱赶年,人们就点起火、敲锣打鼓。人们发现,红色的东西可以吓跑年。另外,竹子燃烧发出的“噼噼啪啪”的声音也能吓跑年。人们把这两种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发明成了鞭炮。为了不让年再来,每个除夕夜,人们都会放鞭炮。一直流传到今天,尽管人们知道年这种怪兽并不存在。今天的人们放鞭炮不是为了赶走年兽,而是为了更喜庆、更热闹。

  我没有玩过鞭炮,我只敢看别人玩。为了融入这份喜庆之中,春节的时候,我只好买一点不危险的沙炮和小烟花来玩。我希望有一种既好玩,又安全的鞭炮和烟花。那有多好啊!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23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但是现在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

  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获太大了,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有点迷信,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习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就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24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新的一年又来到了。中国的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也是充满着浓郁的中国传统色彩的节日。那你知道春节有哪些习俗吗?

  想必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吃团圆饭了吧。没错,团圆团圆,团团圆圆,讲究的就是一家人在除夕这晚围着在一起吃顿饭,任何一个人都不能缺席。因这除夕这一天对中国人来说极为重要,这一天人们都要辞旧迎新,热热闹闹吃团圆饭。在古代,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团圆饭”对古代人是多么的重要。

  吃年夜饭的时候,是家家户户最热闹、最愉快的时候。在夜里,丰盛的菜肴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坐桌旁,一起吃年夜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的。现在,年夜饭上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煮沸,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是谐音,象征着“年年有余”,也喻示“吉庆有余”。最后会有一道甜食,祝福以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当然,春节还有大人发给我们的红包。中国人喜爱红包,是因为红色象征着活力,愉快和好运。派发红包,是由长辈发给未成年的晚辈,表示把祝福和好运带给他们。在古代,民间认为发压岁钱给孩子可以压邪,当妖魔鬼怪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拿这些钱贿赂它们,化凶为吉。现在,当孩子们打开红包,也就打开了新年的祝福和新的开始。

  当然了,春节的习俗远远还不止这些,让我们当一回小记者,去各地调查调查,了解了解一下春节的习俗吧。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25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比如重阳节、七夕节、中秋节和春节,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春节。

  春节快到了,家家户户就会开始进行大扫除,也就是除尘。除尘的时候,每个角落都得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样做的意思是为了把一年的倒霉运气扫掉,新的一年就会顺顺当当了。

  春节一到,大街上就会有很多卖年画的,各种各样的年画非常精致,也很美丽。

  每年春节,我都吃年夜饭,全家人围在一起很热闹,在年夜饭上都会上一道鲜嫩多汁的大鱼,非常好吃。那为什么年夜饭上总会有鱼呢?因为有个词叫年年有余,它是个吉利的词,“余”和“鱼”又是谐音字,所以年夜饭上有鱼。

  春节一到,家家都会贴春联,贴门神,春联的图案有的是“福”字,有的画一条鱼。有些人会把“福”字贴倒了,寓意“福”到你家了,贴“鱼”就是年年有余的意思。贴门神则是有个传说的:从前有个国王,他每天都会做噩梦,后来,有位画家来了,他说:“我有办法让你做美梦,只要您等几天,然后贴幅画就行。”几天后,画家真的来贴画了,国王说:“只是个将军的画啊,有用吗?”画家说有用。自从贴了这个将军的画,他再也没做噩梦了。不过将军的这个名字最后改为了门神。

  春节一到,我都会有好多压岁钱,因为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都会给我压岁钱。这个压岁钱也有一个故事,从前有只怪兽叫祟,每到十一月初三都会出来摸小孩子的头,一摸就生病,后来有个农民让孩子拿着铜钱睡觉,那个孩子拿了一个红袋子把铜钱放进去再拿出来,放进去再拿出来,这样玩着玩着,他玩累了就睡着了,这时候祟出来了,他要摸那个孩子的时候发现有个红袋子,就吓得逃跑了。从此,过年的时候,给小孩子发压岁钱的习俗就传下来了。

  春节真是个好节日,我很喜欢它。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26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国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还要掸尘扫房子,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的欢乐气氛。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氖。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围坐在一起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天吉大利。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27

  传说远古时代,一个叫“年”的怪兽会在除夕夜出来伤害人畜。智慧的人们燃放鞭炮驱赶“年”。于是,放鞭炮就成了春节最红火的习俗。在咱们常州,春节的习俗也别具风味儿呢!

  最具有常州特色的春节习俗要数做团子。今年,我去外婆家学做团子。走进外婆家,屋里一片繁忙的景象,面粉和开水已经准备好了。开始和面了,妈妈一边麻利地示范一边讲解:先把开水泼在面粉上,注意水和面粉的比例一定要恰当,水加多了面太烂,水加少了面太干。面和好后就要用力揉了,妈妈揉得满头大汗,我就更不用说了。面揉好后,妈妈把面均匀的分成一小块儿一小块儿的。接着,妈妈把小面团儿抓在手心揉一揉,飞快地把它捏成碗状,再在“碗”里填上馅儿,最后把口子收捏成一个小尖儿。一个小巧玲珑的团子就做好了。我们分工合作,有的捏“碗”,有的包馅,有的专门负责把团子放进蒸笼。做着做着,我突然有了新的创意,如果把团子做成小动物的形象就更可爱了。我边想着就边着手设计了起来。我在一个团子的两边捏出两个椭圆尖儿,做了个小蝴蝶结贴在了顶上,又搓了3个绿豆般大小的小圆球当作眼睛和鼻子,分别安装在了团子上。瞧,一只活灵活现的KITTY猫正对着我喵喵叫呢!大家都夸我的团子最漂亮。上笼蒸18分钟,热气腾腾的团子就出炉了。大家争先恐后地品尝新鲜的团子了!吃团子,还寓意着全家团团圆圆,幸福安康呢!

  春节习俗可真有趣,我爱我们的节日!

《关于春节的习俗作文(精选2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关于春节的习俗作文(精选27篇)】相关文章:

关于春节习俗的作文08-13

春节的习俗精选作文12-10

关于春节习俗的作文精选15篇12-27

关于春节习俗的作文(精选15篇)12-27

关于介绍春节习俗作文(精选30篇)11-17

关于家乡春节习俗作文(精选28篇)11-21

关于春节习俗的作文800字11-18

关于春节的习俗作文10篇12-10

关于春节的习俗作文13篇12-25

文章代写服务

网站编辑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关于春节的习俗作文(精选2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节的习俗作文(精选2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春节的习俗作文(精选27篇)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1

  春节就是农历新年,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又名除夕。通过这个节日的庆祝仪式,能加强家庭联系与亲情。诸如吃团圆饭、向亲友拜年送礼等等,这些习俗都在提醒人们,家庭在社会中的中心地位。世界各地凡有华人聚居的地方,无不隆重而热烈的庆祝这个节日。

  为了接待亲戚朋友上门拜年,家家户户都在节日前把住家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一些家庭还在门上贴上春联,写上吉祥联语,祈求好运,年年丰收。

  春联在我国华人社会已逐渐简化了。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人们把象征吉利的“春”“福”等单字当作装饰品挂在门上或墙上,有者还特意把这些单字倒贴,那是因为“倒”与“到”谐音,表示“春到”、“福到”的意思。如:爆竹声声三羊开泰羊群来鞭炮阵阵万马齐喑马儿过。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2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欢快、最隆重的节日。春节又叫过年,含有辞旧迎新的寓意。我的家乡在周至,我们家乡春节的习俗很多,下面我就为你一一介绍吧。

  春节前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春联”也叫“对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更加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都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的名字,可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现在的春联是在红色的纸上,用毛笔蘸墨,书写一些象征吉祥、祝福的话语,寄托人们美好的心愿。

  除夕夜,我们每家每户都要“燃爆竹”。当午夜钟声响起的时候,就会响起雷鸣般的爆竹声,为什么要燃放爆竹呢?这儿有一个传说:相传每到过年时节,年三十的晚上,出来一头叫“夕”的怪物,它常常出来吃人、吃牲畜,人们就想了一个办法,把竹子截成一个小筒一个小筒的样子,把桶里装上火药,把它们放在“夕”出没的地方,当“夕”出来的时候,点燃火药,立刻发出震天的巨响,“夕”听到这声音,吓得撒腿就跑,人们就平安了。所以就把这种发出巨响的东西叫做“爆竹”。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习俗就是“守岁”。听妈妈说,守岁既有对过去一年的留恋,又有对来临的新年的美好希望。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傍晚开始,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一边吃东西,一边聊天,古人有作诗等风俗,而我们现在更增加了丰富的内容,除夕之夜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成了大多数人盼望的事情,连小孩子都非常喜欢。

  家乡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每一个习俗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它是一笔可贵的财富呢!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3

  过年喽!过年喽!新的一年又来到。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过年是有怎样的来历吗?有怎样的习俗吗?哈哈,就让我来告诉大家吧!

  相传以前,有一头叫“年”的怪兽。每到除夕这天,村里的人们便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人们准备上山避难。这时,从村外来一个乞讨老人。乡亲们谁都顾不上这位乞讨老人。只有一位老婆婆给老人一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老人笑道:“婆婆若让我借宿一夜,定把‘年’撵走。”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发现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还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年”最怕红色、火光和鞭炮声,只能狼狈逃蹿。第二天,人们回来后,村里依然安然无恙。

  这件事很快传开,人们都知道驱赶“年”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户户贴红对联、燃放爆竹、守更待岁。这种风俗越传越广,最后成为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

  知道过年的来历,就让我们再去解一下绍兴人是怎样过年的吧!

  在绍兴,一跨入农历十二月,人们就忙着准备过年:裹粽、掸尘、杀鸡宰鹅、晒鱼干、酱猪肉,准备新年的衣裳,购买赠送亲友的礼品。

  腊月二十三晚上,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上天。送灶神之后,除夕之前,每户人家总要选择一个祝福的吉日,这是一年之中最为隆重的大祭典。绍兴人叫祝福菩萨,来答谢神明保佑和祈求来年幸福。人们都说,天上的菩萨,不进不洁之家。因此,祝福之前,必须把厅堂、祭桌、祭器等掸扫、洗刷得干干净净。

  大年夜,首先要给祖宗分岁,就是祭祖。祭祖后,一家人就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年夜饭所备饭菜是最为丰盛的一餐。年夜饭后,就是“辞岁”,小孩向长辈行礼,长辈将事先用红纸所包的钱币分发给晚辈,俗称“压岁钱”。在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有些人会燃放爆竹,俗称放关门炮仗。有些人则嬉戏娱乐,通宵不眠,直至天明,俗称守岁、坐长命夜,据说坐长生夜可以保佑长生不老。

  过年的习俗,绍兴和外地大同小异。在新年旧岁交替的一个月里,人们就是这么忙碌着的。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4

  过年到底是什么?每个人的过年都过的一样吗?过年的习俗有什么?过年的年菜只有那几样吗/过年的春、福为什么要倒着贴呢?

  一年一度的过年,让各位小朋友欢心喜悦的过年,今年我过年帮忙扫地、多做一些家是和大扫除,我还到一些庙里拜拜,例如:到南面竹山的南宫游玩和求金,更好玩的地方是溪头,我到溪头时就赶紧去爬山,爬到一段时间后我们就下山了。

  过年的意思是在农历除夕时,把一年的坏运都带走,迎接好的一年;每个人的过年应该都不一样吧!像我的过年就过的很快乐,除了有功课的压力,其他一切都很顺利,不过姐姐就不太顺利了,有功课的压力,还要去补习,真是可悲;我知道的习俗有很多,例如:发红包、放鞭炮……,令我最深刻的是放鞭炮,年菜:年年有“鱼”、发“糕”……至于春、福到着贴的原因就是春到、福到的原因了。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5

  大年初一,我终于迎来了梦寐以求的“踩堂”活动。什么是“踩堂”呢?告诉你吧,“踩堂”可是我妈妈家乡(广西)的一个最有趣的习俗。

  这一天,侗家姑娘和苗家姑娘都会穿上漂亮的苗衣,戴上亮闪闪的银饰来到现场。宴会开始后,老人们开始吹芦笙,“马搞”们也出来了,我和几个姑娘围着老人们尽情地跳舞,我们跳累了,就坐在旁边的石椅上休息。

  这时从一个角落里传来一阵叫声,原来“马搞”们捉住了一名男子,一起把这名男子扔进了泥巴里,直到把他抹得乌七抹黑为止。

  老人们停止了吹芦笙,只见从吊角楼上扔下钱和糖,我使劲往人群中挤去,抢到了好多糖。“马搞”把钱拿在手上一上一下地晃着,我好不容易也抢到了一些,可惜全是一块的。我心想:村干部可真小气。

  当我玩得正开心的时候,我看了看四周,怎么没有表弟的影子呀!我差点忘了,表弟还在家里睡觉呢!哎!他这个小懒虫,都忘了一年一度的“踩堂”了。我急忙回家去叫,原来表弟早去当“马搞”了。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6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而这个传统节日——春节后面也隐藏着许多传说呢,你们想知道吗?那就随我去看看吧!

  过年的时候,人们都亮起灯、放鞭炮、贴春联,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吗?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每年除夕都会到人们家里偷吃粮食,还伤人命。但是“年”有三怕,一怕红色,二怕响声,三怕火花,所以每年除夕人们就贴红春联、放鞭炮、亮起灯来吓跑“年”,这个习俗就这样慢慢传开了,现在,每年除夕夜里人们都会这样吓跑“年”。

  而每年春节,大人们都会给小孩子压岁钱,这个习俗也有一个传说呢!我们要了解压岁钱,先要从一个叫“祟”的小鬼身上说起,传说,有一个叫“祟”的小鬼也在除夕晚上出现,它只要摸一下小孩的额头,那个小孩就会发高烧。有一户人家知道了,很害怕。他们突然听到有人在敲门,就打开门一看,可是没有人,地上只有一块钱,他们就把钱放在孩子床头,晚上,“祟”真的来了,这时一块钱发出了一道金光,“祟”被吓跑了。由于“祟”和“岁”是谐音,所以压岁钱代表赶跑“祟”的意思。

  还有过年的时候,我们常贴倒“福”,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明朝的皇帝朱元璋,要求每年春节每家每户都贴上“福”字。到了大年三十,朱元璋发现有一家因为不识字把“福”字贴倒了,十分生气,决定杀了这家人。旁边的大臣连忙说:“皇上,福到了!”?朱元璋听了,转怒为喜。从此以后,每家都贴倒“福”,这样的传统就延续下来了。

  春节还有贴窗花、打年糕等习俗都十分有趣呢!我喜欢过年。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7

  王安石在《元日》中说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诗写的就是春节。

  一说到春节,我就想到了贴春联、贴福字、放鞭炮、挂灯笼和吃年夜饭以及发压岁钱。

  对于春节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这些习俗有这样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叫“年”的怪兽,它经常在除夕夜上岸吃人。有一年,村里来了一个老头,他说他能防“年”兽。人们不信,全部都跑到了山上。到了除夕夜,“年”兽上来搞破坏,看到一家门口贴着春联,挂着灯笼。当它靠近那一家时,院子里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年”兽直接被吓得跑到海里。第二天,人们见村子安然无恙,就学了起来。从那以后人们就都在除夕夜挂灯笼、贴春联和放鞭炮。

  除夕前,家里的老一辈都会在院子的大门上贴门神。因为老一辈的人们相信,在门神的守卫下,能够家和万事兴。

  到了除夕晚上,一家人团坐成一圈,吃丰盛的年夜饭和美味的饺子。吃年夜饭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吃饺子预示包住福气、喜气,在新的一年交上好运。有些人家还会在饺子里包上不同的馅,芹菜馅代表着“情深似海”,肉馅代表着“团团圆圆”。每次到了这个时候,我都会吃许许多多的好吃的。

  人们吃年夜饭后还会守岁。要熬到春节早晨,因为守岁代表着人们对旧年的怀念和对新年的盼望。传说人们守岁是为了防一个叫“祟”的妖精,那个妖怪摸过的孩子都会发烧。直到有个姓管的人家,他们把铜钱放在自己孩子的床边,“祟”就不敢来了。从此以后,过年人们都养成给孩子们压岁钱的习俗。

  这就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的一些习俗。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8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想把节令定准。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树阴下面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日晷仪。可是,天阴雨雾,影响测量。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兴趣,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遍。

  那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时风云的不测,使他很苦恼。一个名叫阿衡的大臣,为讨好皇上,奏称要设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认为有理,便带领百官去祭天,却无济于事,万年知道后,忍不住就带着日暑仪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派了十二个童子服侍万年。祖乙对万年说:“希望你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传旨要阿衡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革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阿衡见此,知道万年的历法已研穷成功,心中忐忑不安。他万分惧怕万年因创建历法而得宠,国君会怪罪自己提出祭把天神的主意。于是,他阴谋策划,派了一个刺客去除掉万年。刺客攀上日月阁,见万年正在阁上观察星斗,便张弓搭箭,准备射死他。谁知,刺客被卫士发现,被当场缉拿。祖乙得知后,惩处了阿衡,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道 ,就叫春节吧。”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后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传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的。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岁时之事,先要由岁首说起;而岁首之事,则先应由岁前说起。

  在我国大江南北的城镇乡村,一般腊月过一半,就开始有年终的气息了,人们开始筹办“迎春”的年货。各地年前的市场上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年货店摊上,吃的、穿的、用的、玩的,琳琅满目,有打上红戳的“年糕”,还有年画春联、烟花香烛等喜庆用品。年前的市场是一年中最为丰富齐全的,男女老少都争相购买一些称心如意的商品。尤其是孩童们,每当买到鞭炮后,往往等不到过年,便开始零散着燃放,更增加了新年将至的气氛。

  北京有一首歌唱年终的民谣: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作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去宰鸡;

  二十八,白面发;

  二十九,满香斗;

  三十日,黑夜坐一宵;

  大年初一出来热一热。

  歌词描绘了人们在年终的忙碌情形。内容与此相似的民谣,在中国各地方普遍流行。

  祭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9

  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23或24,它是庆祝整个春节活动的开始和伏笔,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 扫年,即扫尘,实际上就是搞家庭环境卫生。北方人以腊月23为小年,称“扫房”;南方人以腊月24为小年,称“掸尘”.这一天每家每户黎明升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行彻底的卫生大扫除.据《拾遗记》记载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当时先民驱役鬼,祈福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就是一扫而光陈旧的东西,这既指庭院里的陈年老垢,也指旧岁中碰到的不快。

  祭灶,即祭送灶神升天.古代,科技不发达,人们奉灶神为了控制家庭饮食的神明,认为灶神要在小年晚上向玉帝述职,玉帝对这家的`赏罚全在灶神的汇报了.祭灶的祭品中民俗的是“糖瓜”,一说糖瓜是甜的,可使灶神在玉帝面前只说甜言蜜语;一说糖瓜是粘的,可以粘灶神的牙,使他的坏话出不了口.祭祀时,将供奉一年的灶神像揭下,焚化,算是送祭升天.至今民间仍有“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之说。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今年公历二月六日),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旧岁至此而除,新年明晨而始”,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禳灾祈福为中心。 除夕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团圆饭,祭祀,守岁。其中最有特点的还是守岁。

  守岁,俗称“熬夜”,即除夕之夜,达旦不眠。传说,远古时侯有一种凶猛的怪物叫“年”,它每到腊月的最后一天夜里出来吞食人畜,危害百姓。后来,人们发现它的弱点是怕火光,怕声音,于是人们便在除夕之夜,通宵不眠,燃起火堆,焚烧青竹,使其发出爆响,年这个怪物也就不敢出来为非作歹了。从此就留下了除夕晚上熬夜和放炮的习俗。不过,守岁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包饺子,而且还必须包素馅的饺子,这是为了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素素净净,平安顺利”。还有人在饺子里放糖,花生等物,吃到糖者意味着生活甜蜜,吃到花生者意味着长寿。

  注意,守岁还有不少禁忌,如禁扫地,过小年时,平时很难触及的角落都要打扫干净,而进入除夕至大年初一早晨,即使地面再乱也不能扫,习惯上认为那样会“破财”。再如,禁用剪刀,禁说“没有了”凡此种种,都是人们盼望吉祥的心理反映。

  春节 五天

  大年初一到初五是一般意义的春节的正节,各种民俗节庆活动在这五天中充分表现出来。下面我们就分几个方面来介绍。看看我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个什么样子,有什么沿革和掌故。

  饮食习惯

  春节的饮食却实很有讲究,北方民谚有“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初四烙饼卷鸡蛋”之说。饺子是春节的重要食品之一,除了除夕(腊月的最后一天)吃饺子外,正月初一,初五也要吃饺子,但这三天吃饺子的讲法就大不一样了。除夕吃的饺子必是素馅,取来年平安,素素净净之意,而且饺子不能一下煮完;初一吃的饺子一定是除夕(即昨晚)没煮完剩下的,取吉庆有余之意;初五吃饺子则一定要做成“花边形”,俗称“捏小人嘴”,目的是为了防止来年小人拨弄是非,图个吉利。

  春节的另一种传统是年糕,年糕由糯米制成,分南北两种,北方年糕有蒸炸两种多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等作法,味道也是甜咸皆有,由于年与粘谐音,高与糕谐音,故吃粘糕即包含着年年高,即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期望,久而久之,粘糕也就变成了年糕。

  居室部置

  传统上,春节的居室布置要四贴,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贴窗花。

  贴春联

  起源于民间为驱鬼避邪而在门两侧悬挂的桃木板,(古人认为桃木有驱邪之功效),后明太祖朱元璋统一天下,要求天下百姓于春节张贴对联歌颂天下统一国泰民安,乃有此俗。《宋史*蜀世家》记载了历最早的一幅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新春"

  贴年画

  从内容上看,多迎合广大群众的求吉庆心理,以丰收,多子,多福,多寿为题材常见的有"麻姑献寿","天女散花","麒麟送子","钟馗卫福"等。我国的年画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河北武强,山东潍坊等地。

  贴福字

  俗称迎春贴福,是祈求新的一年丰调雨顺,人寿年丰,贴福字时还要把福字倒过来,谐音"福倒(道)了".此俗至今仍久盛不衰。

  贴窗花

  窗花来布置居室,其形式通常有"窗花","门笺","墙花","灯花"等,形状不一,创作自由,其题材也十分丰富,常见的有"肥猪拱门""老鼠娶亲","连年有余".但所用材料却十分统一,大红纸配少量金铂,彩光纸,此俗在广大农村历经百代,至今不衰……

  春节的团拜活动

  按传统习惯春节的团拜有一定时序,大年初一通常是邻居或自家亲戚之间相互拜年,初二出嫁子女携带夫婿回娘家拜年,初三则是姑表亲以下的子侄相互拜年,对于那些不在本地或难于见面的亲朋故旧,还可以寄送贺年片,此俗起于汉代,至清康熙年间定制,称"年贴,年片",上写节日祝词,寄送亲朋,以增进友谊。亲朋之间相互走动时,长靠对未成年而又未工作的小孩还要给压岁钱,通常压岁钱是逢五逢十,以取吉利。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10

  1月30日除夕,晚上妈妈包饺子。当饺子一个个出锅时,春节联欢晚会正好开始了。

  今年是20猪年,在此我也祝大家猪年如意、马到成功、马上发财、猪年快乐。

  今年是央视春晚举办的第32个年头,从1983年开始,中国人每到春节都过地热热闹闹的,春晚在每个人的记忆中都烙下了一个很深的烙印。

  今年的春晚很壮观,舞台也包装的很华丽。而且今年的春晚也很给力,邀请了韩国人气最火的男星李敏镐和出生于法国的YIF。网上的人都黑YIF穿帮很多次,但是你们的速度有他快吗?还有人说庾澄庆站在李敏镐身边显得又矮又丑,可是他在歌坛和影视方面都很有地位,你们有吗?

  小品《扶不扶》讲述了我们现实中的一个问题,但是主人公还是把老奶奶扶了起来。我最喜欢他最后说的那句话:人倒了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

  这个春节联欢晚会即给了我们带来了欢笑,又给了我们很多温暖。期待下一年的春晚吧!!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11

  春节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二十三这天是小年,传说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据说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 二十四这天掸尘扫房子,二十五要做豆腐,二十六要割年肉,二十七宰鸡赶大集。二十八要贴花花。二十九,俗称“小除夕”,这一天人们往来拜访。 腊月三十是春节的一个高潮,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在正月十五正式结束,这一天是元宵节,要举行灯会,还要吃元宵、放烟花。最后在烟花声中,结束了春节。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12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春节。家家户户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

  过年当然要贴春联。除夕那天,妈妈特别吩咐我,让我去找几对春联,贴在我家门上。于是,我找了两对春联,我大声读道:“万水千山凭虎跃!”妈妈连忙说出下联:“五湖四海任龙腾!”“呵呵,妈妈真厉害”!还有一幅上面写着:“五福临门,上下平安。”妈妈说春联都是吉祥话,是人们祈求在新得一年里能过上快乐幸福的日子。

  除夕的晚上,瞧!外面成了烟花的世界。窗外简直是火树银花,格外绚丽。看那千姿百态的烟花多美呀!有的银蛇飞舞,有的金花四溅,有的像仙女散花,还有的像孔雀开屏。这些烟花使人看得目不暇接,把天空点缀得五光十色。

  初一至初十左右,我们大家都要到亲戚朋友家里去作客拜年。去时都会带上一些礼品,表达一片客气之意。无论是我们去作客,还是亲戚朋友来作客,我们肯定赚足了便宜,因为我们能得到压岁钱,拿到压岁钱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我喜欢过新年。新年能贴春,能拿压岁钱,能赏烟花……最重要的是能和大家分享快乐。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13

  说起春节,大家都不陌生吧!春节是美好的,它寓意新一年的开始。当然,在春节里也发生了许多充满乐趣的事情,跟我一起去瞧一瞧吧!

  怀着愉快的心情,迈着轻快的步伐,我来到了奶奶家。临近中午,我激动地“蹦”上椅子,坐等红包。大家知道红包的典故吗?且听我细细道来:有一位叫年的怪兽,它惧怕红色。人们处处防着它,后来知道了它怕红,为了不让它侵害孩子,就用红色的纸张把钱包住,送给小孩。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每年,用甜言蜜语,哄得长辈们速掏红包,我呢,笑开了花!

  夜晚悄悄拉开了帷幕,我的心情越来越激动,因为,只有过年,我和弟弟才允许放烟花。于是,带着期盼的眼神问妈妈:“妈妈,我可以和弟弟一起去放烟花吗?”妈妈迟疑了一下,我紧张得心脏扑通扑通蹦到了嗓子眼,妈妈微微一笑,我喜得一蹦三尺高。

  此刻,我的心情是格外兴奋。只见弟弟点燃一个大的烟花,我站在旁边捂住耳朵屏住呼吸等着礼花开放。当礼花喷放出七彩的光芒时,我贺弟弟高兴得跳起来了。礼花冲上天空,形成了一道美丽的弧线。它们在空中不时变换着形状,一会儿像春天的小雨点,一会儿像冬天里的雪花……它们在空中竞相开放,把黑暗的夜空装点得万紫千红,像一个美丽的花园。我们陶醉在绚烂的烟花中。

  望着夜空,我许下心愿,希望爸爸妈妈身体健康,我和弟弟学习进步,快乐地成长!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14

  一年一度的春节来到了,大部分人们都忙着收拾行李,回家过个大新年呢!

  我们家也不例外,每逢春节来临之际,我们都会回到老家,为春节的到来做准备。每次吃年夜饭前,我们总会忙得不可开交,打扫卫生、贴春联、忙活年夜饭……

  记忆里最充满欢声笑语的画面,是在大年三十那天,奶奶总会笑眯眯地在厨房包饺子。有一次,我觉得光看别人包饺子而自己不动手,这多没意思呀。于是我跑到了奶奶跟前,对她说:“奶奶,奶奶,我也想来包饺子!”奶奶一听可高兴了,就让我也加入这大团队。我摸索着抱了起来,一把就抓了一个饺子皮,又挖了一勺肉馅放进去。可是没想到它似乎很调皮,只要我把它包起来,它就拼命的往外钻,可当我把饺子皮都打开时,它又缩成一团。反反复复,这下可把我急坏了!差点就把它扔进了垃圾桶。奶奶看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笑盈盈地安慰我:“在我们尝试一件新的事情时,刚开始难免会有失败,需要我们多加练习,不必灰心。”后来在奶奶的帮助下,我逐渐剥出了一个完美的大胖饺子。印象中,那年的年夜饭格外好吃!

  除了包饺子外,我们一家人还会一起贴春联、看春晚、守岁、走亲戚拜年……小时候我还放过鞭炮呢!穿上新衣服,去张灯结彩的大街上走一走,感受新年新气象,全身都会被浓浓的年味裹着。

  热闹的春节会持续好几天,整个城市充满着欢声笑语,所有的人仿佛都沉浸在这种气氛中。走在路上,满大街都是红红火火的大灯笼,多喜庆啊!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15

  我国有许多传统文化,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今天我就来说说春节吧!

  每年阴历一月一日就是春节。春节里人们有放鞭炮、贴窗花、贴门神、贴红对联的习俗。这是为什么呢?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只叫“夕”的怪兽,它经常坑害百姓。有一年春节夕又来坑害百姓了!一位老人请出了灶炉神,让他去请一位神仙来除掉“夕”这只怪兽。灶炉神到了天庭之后,向玉皇大帝上报了“夕”在人间的所作所为,玉皇大帝大怒派“年”去除掉“夕”。“年”到了人间找到了“夕”,经过一番恶斗,年终于战胜了“夕”。“年”高兴的对村里的人说:“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以后你们每年的一月一日只要放鞭炮、贴窗花贴门神、贴红色的对联……就可以驱赶像夕这种怪兽了。”村里的人们高兴的异口同声说:“太好了”

  啊!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多么丰富多彩呀!

  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

  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但是现在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

  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获太大了,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有点迷信,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习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16

  你们知道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贴春联吗?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从前有只叫“年”的怪兽,它特别凶猛,它的舌头可以伸到肥肥胖胖的肚皮上,它的牙齿可以碰到下巴。“年”等到除夕的时候就会出来吃人,可是这次它来到人间,“年”发现气氛不对,一看,家家户户贴上了春联,挂上了灯笼。突然,一位老伯伯家的门打开了,里面有个人穿着红色的衣裳指着“年”哈哈大笑,“年”再也不敢往前走了,就飞快地溜走了。

  就这样,家家户户过年时挂上了灯笼,贴了春联,放了鞭炮,成了一种习俗。

  除了贴春联、放鞭炮,还有剪窗花。我的妹妹都是剪小白兔、小花猫、小猪皮皮……这些东西,而我却不是,我要剪的是妈妈亲手教给我的一手艺:首先要折好成一个扇形,扁扁的扇形;第二步,在剪好的扇形上画各种各样的图形;第三步,沿着我画的图形剪下来;第四步,作品完成了,这就是剪纸的步骤。

  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吃年夜饭,当我从房间里走出来,总会闻到一股香喷喷的味道,那就是黄瓜鱼的味道,可香了!全部的饭和菜都齐了,我就开始大口大口地吃起鱼肉来。我还发现,家里墙上多了一幅画,一个小男孩坐在一片茶叶上,旁边有着朵朵莲花,男孩手里抱着一条大鲤鱼,妈妈问我:“你知道为什么要贴这幅画吗?”我说:“妈妈,我不知道。”“那好,妈妈来和你讲讲,首先,是“年年有余”,余同鱼谐音,所以我们过年的时候要吃鱼,你是不是看到门上有挂蝙蝠?”“是的。”我回答。“因为蝠同福谐音。所以门上可挂蝙蝠,要是挂一百个蝙蝠,就说明是百福,长命百岁的。还有把福倒过来,寓意福到了,说明幸福的时光到来了。”

  再说说我的压岁钱,每年我都会收到很多压岁钱,比如妈妈给我的,干妈给我的,姥姥给我的……现在我的压岁钱都快超过三千了呢!

  我喜欢春节!因为可以放鞭炮,挂蝙蝠,还有压岁钱……真想每天都是春节,钱拿多多的,我爱春节。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17

  春节有许多习俗,如扫尘、贴对联、吃年夜饭、拜年、放鞭炮、祭祖等,或许你喜欢的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放鞭炮的刺激感,又或许是“举杯互送屠苏酒”的饭菜可口的满足感,而我喜欢的则是“总把新桃换旧符”贴春联的仪式感。

  贴新联的寓意是迎祥纳福,辟邪除灾,同时也寄托着家家户户的美好愿望。小时候看着爸爸把旧联撕下,贴上新联,十分留恋,也十分欢喜。惜在一年已逝,喜在一岁又到。便是伴随着这一张又一张的春联,一年又一年的长,直至长大,我也会贴春联。

  大人常说撕旧联不得迟疑,不得留恋,免得被旧日的邪气抓住,无法在新的一年创新改变。我看着那副已布满灰尘的旧联,将手轻轻放在上边,抓住联边,想奋力一撕却又怕将其撕破,毁了过往,可过去的时光却那么脆弱,只有零散的碎片躲在记忆中。“过往如此轻脆,何不气派的展开新的一年!”我这样想着,便撕下了旧联,展开那崭新的春联,慢慢地贴上,看着新联一点一点的粘在墙上,我不禁十分高兴,因为我便能随着这新联长高一点,聪明一点,吃多一点,帮父母多分担多一些家务活,但同时父母的白发又会多一点,寿命又会短一点,身体又会衰老一点,真希望父母也能多幸福一点……

  贴春联,是汉族人民对美好愿望的寄托与对未来的鼓励,同时也让我懂得了要放下过去,不要留恋以前,做好现在的每一件事,迎接美好的未来!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18

  在我的家乡湖南,过年有着许多风俗习惯,与北方有着些许不同。

  在我们这里,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人们开始准备过年的小吃—团子,而不是北方的年糕或饺子。这是一道用面粉制成的美食,面团中夹杂着胡萝卜丁、干豆腐、猪肉等,包好之后放火上蒸,不多久,香喷喷、热腾腾地一笼团长就出炉了。光看那白嫩的外皮,就馋得人口水直流,咬上一口更让人赞不绝口,唇齿留香。团子不仅可以蒸着吃,还可以煎着吃。

  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在这天,街上比以往都要热闹。家家都在准备年货,而小孩子们也在为过年做准备,买爆竹,买小玩意儿。

  过了小年,人们更忙碌了,家家户户进行大扫除,给家中的大小物品“洗个澡”,将家里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除夕眨眼就到了。家家户户贴对联、贴年画,准备年夜饭。到了晚上,鞭炮声络绎不绝,此起彼伏,好不热闹!一家人围着在一起边看着联欢晚会边吃着年夜饭,不知不觉就迎来了新的一年。在除夕夜,大人、小孩是要守岁的,长辈们会给小孩子们压岁钱,寄托着“岁岁平安”的美好祝福。

  初一这一天很讲究。早上一般都煮面条吃,寓意着长长久久。在这一天人们通常都闭门不出,各自在家休息。春节的假期也就基本上从初一至初六,过了初六,人们就陆陆续续上班了。

  正月十五元宵节,放花灯、猜灯谜在这里是不流行的,只是煮煮汤圆吃而已,所以相对于北方的元宵节,就不那么热闹了。汤圆有各种各样的,有芝麻馅儿、花生馅儿、奶黄馅儿……如玉盘珍珠,惹人喜爱。

  过了十五,年就算过完了,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大家伙儿又开始了一年的忙碌。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19

  “爆竹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的气氛就是如此,今天就让我来介绍一下我的家乡惠来的春节习俗吧。

  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二十四就开始了,此时家家都忙着大扫除,打扫去这一年的灰尘,寓意着“辞旧迎新”大扫除完后,家家户户都去置购年货,预备过年的东西。在除夕前,在外的游子都准备回家,马路上也因此车水马龙,街道人山人海。大街小巷都是洋溢着热闹的气氛。

  到了除夕那天,家家户户都赶忙做起了年菜,贴上了红红的对联,穿上了漂亮的新衣,处处是一片万象更新的情景。年菜做好后,家家都去自家的祖祠祭拜祖先,而小孩子们则与同伴在空旷的地方放鞭炮,噼里啪啦,与这浓厚的过节气氛融在一起,到处是一片热闹非凡的情景。除夕晚上,一家人坐在餐桌旁吃年夜饭,听着窗外噼啪作响的鞭炮,看着窗外绚丽多彩的烟花,欢声笑语,在屋子传开,呈现出一幅团圆温馨的情景。吃完年夜饭。打开电视,看春节联欢晚会,又是一片欢声笑语。

  正月初一,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因为可以收到父母给予的压岁钱。而在这一天,人们也要走街串巷,到亲戚朋友家拜年,也得给亲戚家朋友家小孩红包。这一天,大街上人来人往,各家商店都挂上了象征性的“红色”,到处是一片喜庆的情景。

  正月十五元宵节,店铺都挂出各式各样的灯笼,在各各的彩旗的点缀下,更加绚丽多彩,人们在这一天都是要吃元宵,寓意着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晚上的时候,大家走出家门,走到那人山人海的大街上,可以去店铺里猜灯谜,各种各样的灯谜让人冥思苦想,在得出结果的一刹那的乐趣,也使人颇有成就感。

  元宵过后,春节就算真正结束了,大家也投入到新的工作,新的生活。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20

  春节来临,人们都沉浸在春节带来的欢乐气氛中。人们互相祝福和祈愿,日子越过越红火。春节有很多传统的习俗,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今天,每个地方的过节习俗都各具特色。就让我来说说我家乡的春节习俗吧!

  每到过年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扫屋除尘,寓意是把前一年的霉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着人们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其次就是家家户户贴对联、挂灯笼。对联上写着各不相同的祝福,象征着人们对往后的美好愿望。门口上挂着火红的大灯笼,就像闪烁的星星,呈现出一派繁华的景象。

  除夕之夜,人们燃放烟花爆竹,五彩斑斓、各式各样的烟花直冲云霄,有的像一颗颗小流星仰望这片天空,从空中瞬间滑下;又像一川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壮观极了!传说放鞭炮是为了驱逐一个叫“年”的怪兽。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燃放鞭炮会污染空气、破坏生态。这就提醒我们要爱护环境,减少对鞭炮的燃放。

  传统的习俗有很多,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吃年夜饭和拜年。年夜饭还叫作团圆饭,桌子上摆着丰盛可口的美食,让人一看馋的直流口水。全家人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品尝着美食,好不惬意!我感觉一年之中最热闹的事情莫过于吃团圆饭了。大年初一,我们都穿着新衣服去给长辈们拜年,长辈们会给我们“压岁钱”。表示镇恶驱邪,希望我们晚辈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成长。

  春节,还有好多的习俗。都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带来了传承,让我们更深刻认识了历史!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21

  春节的前几天,我们都要和爸爸妈妈去超市购物,超市里特别热闹,年货等商品看得人眼花缭乱,到处张灯结彩,一派节日的喜庆气息。我们要买新衣服,买各种食品,还有年画,对联和鞭炮。

  到了除夕那一天,家家赶着做年菜,我们小孩喝果汁,大人们喝酒,长辈们还要说:“祝你们天天向上……”我们还要给长辈说祝福的话!除夕晚上还要看春节联欢会,节目太好看了!到了十二点我们就要放五颜六色的烟花,你能看见五彩缤纷的烟花在夜空闪耀,你能听见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在预示着新年的来到!

  大年初一我们要穿漂漂亮亮的新衣服,到长辈家去拜年。我们的长辈会给我们发压岁钱。

  过年有许多习俗,说也说不完。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22

  春节是一个喜庆的节日。春节有很多习俗,其中有放鞭炮、吃饺子、吃年糕,还有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等。每到了春节,许多邻居都会挨家挨户地拜年。

  除夕的晚上,许多人都会放烟花、鞭炮。这是为了赶走一种叫‘年’的怪兽。传说,年是一个吃人的怪兽,每到除夕的晚上,它就会下山。为了驱赶年,人们就点起火、敲锣打鼓。人们发现,红色的东西可以吓跑年。另外,竹子燃烧发出的“噼噼啪啪”的声音也能吓跑年。人们把这两种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发明成了鞭炮。为了不让年再来,每个除夕夜,人们都会放鞭炮。一直流传到今天,尽管人们知道年这种怪兽并不存在。今天的人们放鞭炮不是为了赶走年兽,而是为了更喜庆、更热闹。

  我没有玩过鞭炮,我只敢看别人玩。为了融入这份喜庆之中,春节的时候,我只好买一点不危险的沙炮和小烟花来玩。我希望有一种既好玩,又安全的鞭炮和烟花。那有多好啊!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23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但是现在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

  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获太大了,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有点迷信,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习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就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24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新的一年又来到了。中国的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也是充满着浓郁的中国传统色彩的节日。那你知道春节有哪些习俗吗?

  想必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吃团圆饭了吧。没错,团圆团圆,团团圆圆,讲究的就是一家人在除夕这晚围着在一起吃顿饭,任何一个人都不能缺席。因这除夕这一天对中国人来说极为重要,这一天人们都要辞旧迎新,热热闹闹吃团圆饭。在古代,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团圆饭”对古代人是多么的重要。

  吃年夜饭的时候,是家家户户最热闹、最愉快的时候。在夜里,丰盛的菜肴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坐桌旁,一起吃年夜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的。现在,年夜饭上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煮沸,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是谐音,象征着“年年有余”,也喻示“吉庆有余”。最后会有一道甜食,祝福以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当然,春节还有大人发给我们的红包。中国人喜爱红包,是因为红色象征着活力,愉快和好运。派发红包,是由长辈发给未成年的晚辈,表示把祝福和好运带给他们。在古代,民间认为发压岁钱给孩子可以压邪,当妖魔鬼怪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拿这些钱贿赂它们,化凶为吉。现在,当孩子们打开红包,也就打开了新年的祝福和新的开始。

  当然了,春节的习俗远远还不止这些,让我们当一回小记者,去各地调查调查,了解了解一下春节的习俗吧。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25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比如重阳节、七夕节、中秋节和春节,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春节。

  春节快到了,家家户户就会开始进行大扫除,也就是除尘。除尘的时候,每个角落都得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样做的意思是为了把一年的倒霉运气扫掉,新的一年就会顺顺当当了。

  春节一到,大街上就会有很多卖年画的,各种各样的年画非常精致,也很美丽。

  每年春节,我都吃年夜饭,全家人围在一起很热闹,在年夜饭上都会上一道鲜嫩多汁的大鱼,非常好吃。那为什么年夜饭上总会有鱼呢?因为有个词叫年年有余,它是个吉利的词,“余”和“鱼”又是谐音字,所以年夜饭上有鱼。

  春节一到,家家都会贴春联,贴门神,春联的图案有的是“福”字,有的画一条鱼。有些人会把“福”字贴倒了,寓意“福”到你家了,贴“鱼”就是年年有余的意思。贴门神则是有个传说的:从前有个国王,他每天都会做噩梦,后来,有位画家来了,他说:“我有办法让你做美梦,只要您等几天,然后贴幅画就行。”几天后,画家真的来贴画了,国王说:“只是个将军的画啊,有用吗?”画家说有用。自从贴了这个将军的画,他再也没做噩梦了。不过将军的这个名字最后改为了门神。

  春节一到,我都会有好多压岁钱,因为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都会给我压岁钱。这个压岁钱也有一个故事,从前有只怪兽叫祟,每到十一月初三都会出来摸小孩子的头,一摸就生病,后来有个农民让孩子拿着铜钱睡觉,那个孩子拿了一个红袋子把铜钱放进去再拿出来,放进去再拿出来,这样玩着玩着,他玩累了就睡着了,这时候祟出来了,他要摸那个孩子的时候发现有个红袋子,就吓得逃跑了。从此,过年的时候,给小孩子发压岁钱的习俗就传下来了。

  春节真是个好节日,我很喜欢它。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26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国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还要掸尘扫房子,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的欢乐气氛。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氖。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围坐在一起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天吉大利。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27

  传说远古时代,一个叫“年”的怪兽会在除夕夜出来伤害人畜。智慧的人们燃放鞭炮驱赶“年”。于是,放鞭炮就成了春节最红火的习俗。在咱们常州,春节的习俗也别具风味儿呢!

  最具有常州特色的春节习俗要数做团子。今年,我去外婆家学做团子。走进外婆家,屋里一片繁忙的景象,面粉和开水已经准备好了。开始和面了,妈妈一边麻利地示范一边讲解:先把开水泼在面粉上,注意水和面粉的比例一定要恰当,水加多了面太烂,水加少了面太干。面和好后就要用力揉了,妈妈揉得满头大汗,我就更不用说了。面揉好后,妈妈把面均匀的分成一小块儿一小块儿的。接着,妈妈把小面团儿抓在手心揉一揉,飞快地把它捏成碗状,再在“碗”里填上馅儿,最后把口子收捏成一个小尖儿。一个小巧玲珑的团子就做好了。我们分工合作,有的捏“碗”,有的包馅,有的专门负责把团子放进蒸笼。做着做着,我突然有了新的创意,如果把团子做成小动物的形象就更可爱了。我边想着就边着手设计了起来。我在一个团子的两边捏出两个椭圆尖儿,做了个小蝴蝶结贴在了顶上,又搓了3个绿豆般大小的小圆球当作眼睛和鼻子,分别安装在了团子上。瞧,一只活灵活现的KITTY猫正对着我喵喵叫呢!大家都夸我的团子最漂亮。上笼蒸18分钟,热气腾腾的团子就出炉了。大家争先恐后地品尝新鲜的团子了!吃团子,还寓意着全家团团圆圆,幸福安康呢!

  春节习俗可真有趣,我爱我们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