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习俗(简介)
东汉学者许慎将习字解释为"数飞也"①,即练习或学习飞行的意思,这是习字的本义。习字随着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在本义基础上又演变出多种重要含义,习惯、习性便是其中的一种。《礼记·乐记》说:"五年视博习亲师",学者解释其中的习字含义是"常也"。常即经常、惯常。经常、惯常自然成为习惯,这便是习俗的习的基本定义。俗字最早见于西周金文(铜器铭文《卫鼎》等)。《说文解字》说:"俗,习也"。这是用转注的方法来解释俗字的含义,表示俗与习在意义上具有同一性的一面。《周礼·大司徒》疏说:"俗,风俗也";《荀子富国》注说:"俗,谓民之风俗也";《吕览·长攻》注说:"俗,常也";《周礼·大司徒》注说:"谓常所行与所恶也"。根据以上解释可知,俗的意义与习字相近或相通,确切而言,便是风俗的意思。习与俗连文合并成习俗一词,大约始自春秋战国时期。《荀子荣辱》说:"是注释习俗之节异也";《春秋繁露--王道通》说:"人主以好恶喜怒变习俗";《战国策·赵策》说:"常民溺于习俗"。按古代经史学家的解释,前述文句所见的习俗一词,均是风俗习惯的意义。
综合前述解释和实际情况剖析,可以认为,凡有一定流行范围,一定流行时间或流行区域的意识行为,无论是官方的,民间的,均可称为习俗,这亦是习俗的基本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