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习惯作文汇编三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书习惯作文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书习惯作文 篇1
现在的家庭,几乎所有家长都重视孩子的学习。特别是小时候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但是我说起这件事来很惭愧,特别是女儿看书这个习惯与我的偷懒有关!珺玥爸由于工作关系不能每天都回家,因此晚上家里只有我们娘俩。女儿 5 个月大的时候,我就给她几本图画书让她自己在沙发上看着玩,我则趁机做一些家务。没想到我的偷懒竟慢慢培养出一个“小书虫”。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儿读书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天文地理、中外故事、寓言、童话等等。她百看不厌,我和女儿还亲自到响水少儿图书馆办了借书证。现在,女儿很喜欢看书,每天睡前的半个小时是我们的读书时间,也是我们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候。我们常常一边讲故事,一边表演。记得又一次,我从床头拿起一本《胡萝卜种子》给女儿:“快来种胡萝卜啦!”女儿接过书,又讲起来:“小弟弟在地里放了一粒胡萝卜的种子,他每天浇水,妈妈说不会长出来的,哥哥说不会长出来的,后来种子发芽了,长大了,拔呀拔,拔出一个大胡萝卜呀!”
十一国庆放假时,我和女儿回外婆家,女儿学《胡萝卜种子》里的小弟弟,拉着外公去种胡萝卜,还把她吃剩的苹果核、梨核都种了进去,她一边用小铲子挖土,一边说:“会长出苹果树的,妈妈就不用再买苹果了。”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女儿还“种”进去一辆小汽车,她说会长出好多“汽车树”,她好组成汽车队!
作为家长,帮助孩子很累但很快乐。但是我相信 --- 好的习惯受益终身,女儿读书的习惯会对她的将来有很大的'帮助。
读书习惯作文 篇2
闲暇之余,我便会翻开书,让心灵伴书香飘飞。
——题记
读书是好习惯,读出快乐,读出恬淡,读出忧柔,读出深遂。
喜欢在明媚的晨光洒进屋子时读书。窗外是那棵高大的梧桐,绽开了紫色铃铛般的花,清晨的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枝丫在地上留下班驳的日影。望天边微红的天际,心变得清新而安静。偶尔吟一两句心爱的唐诗,或默念心醉的宋词,要么翻看些散文,读几页小说。心中,全是文字,全是快乐,全是满足。在晨光中,让心灵伴书香飘飞。
喜欢在忙碌的正午读书。纵使太阳欢快地烤着大地,人们拭着额角细密的汗珠烦躁不安。窗外的梧桐宽大的叶片上反射出阳光闪闪的笑容,那紫色的花羞涩地躲到了叶片下面。桌上香茗的热气轻轻袅袅,长长短短的,分行的文字,化作白色的翅膀,飞进,看不见的心的角落。捧一卷书看一段波澜,品一盏茶悟一段情缘。这样美好,这样清新,这样澄澈。在烈日下,让心灵伴书香飘飞。
喜欢在红霞尚存的黄昏中读书。打开那盏泛着银灰的灯,便有了“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情调,窗外的梧桐和它紫色的花都罩上了绯红的轻纱,飘逸而绚丽,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又乍暖还寒。拾不起满地黄花,更放不下两盏淡酒。文字里有旖旎的愁,如此剔透,如此清冽,如此婉约。在红霞里,让心灵伴书香飘飞。
喜欢在夜幕月色下读书。台灯映出少许孤寂,夜很静,窗外的梧桐已被深夜勾勒地模糊不清,耳边只有微风拂动树叶的沙沙声。夜静,心却是波澜起伏。面前的大书,上面是密密的小字,每一笔都是漫长的过程,每一画都是无尽的回忆,每一字都是辛酸的遗迹,每一句都是壮阔的历史。看君王之气概,或有或无;观历史之变化,或多或少。那般浩瀚,那般苦楚,那般坚定。在月色中,让心灵伴书香飘飞。
读书好习惯,闲暇之余,我定会翻开书,让时间有了纸质,让生活有了墨香,让心灵伴书香飘飞。
读书习惯作文 篇3
前些日子,跟一位朋友聊天,他说,台湾作家龙应台在一篇文章里说,一个当家长的,若是要从众多的叮嘱里,选一个留给孩子的话,该选哪一个,龙应台说,她会选养成读书的习惯。这实际上就是人们常说的“渔”还是“鱼”的问题。老家有句老话,家财万贯,不如薄艺在身。说白了,就是给多少金银财宝,都不如给个发财致富的好办法。读书,就是一门人生的薄艺,就是发财致富的好办法。读书,以声音而论,分默读和朗读。成年人的读书,多是默读。读书的习惯,要从少年培养,而少年时期培养的办法,主要是朗诵,就是有声的读,熟读,达到背诵的程度。好些人,把朗读、背诵,当做增加知识的方法,训练记忆能力的办法,不能说不对,但不全面,甚至可以说是片面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朗读,是做文章的一种训练。中国古代文论里,有许多好东西,其中之一叫文气说。曹丕说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意思是,文章主要是由气构成的,气有不同的体式,文章亦然。文章写得好的人,一是天赋,一是训练。气就是天赋,朗读就是训练这种气,使之贯注到文章里,使之成为文章。
过去的文章大家没有留下记载,不好说。现代文学上的好多名家,留下记载,可以说,少小时都经过这种严格的训练。著名作家胡适先生在《四十自述》里说:“我念的第三部书叫做《律诗六钞》……全是律诗,我读了虽不懂得,却背得很熟。”书里,还开列了他小时候“诵读”过的十三种古书,除了《论语》、《孟子》,还有《书经》、《易经》、《礼记》等。
胡适只说了诵读过什么,没说他是怎么诵读的。鲁迅先生就说了,他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是这么说的:“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徐志摩在《雨后虹》一文里,也说过他们小时候,是怎样朗读、背诵的,跟鲁迅的情形有相似之处:“我记得儿时在家塾中读书……可怜的‘读书官官’们,还是照常临帖习字,高喊着‘黄鸟黄鸟’,‘不亦说乎’……先生亦还是照常抽他的烟,哼他的‘清平乐府’。”
从鲁迅和徐志摩的文章里能看出,他俩都是大声朗读,直至背诵,另外,他们念书时,他们的先生也同样在念书。鲁迅的文章里,将先生朗读的声调也写出来了。先生的声调,也正是学生的声调。那时的孩子们,说上学不说上学,说念书。在学堂里,那真的是在念书。
这就说到朗读跟做文章的关系了。文章是有调子的,朗诵的多了,背诵的多了,就掌握了文章的调子,写起文章来就顺畅了。这句下来,就知道下一句该怎么写。文章也是有调子的,有时这句完了,肯定要有下一句,没有,人就觉得不顺,觉得拗口。人们说,好的文章,有种韵律美,道理就在这里。
诗歌的韵律感,是最强的。现在许多青年诗人,写新诗的,总共也背不会几首诗,怎么能写好诗呢?新诗的韵律,主要体现在音节上。
有一首新诗,闻一多的《静夜》,不是课本上的,是读高中时,学校组织一个朗诵会记住了,几十年了还能背下来。写新诗,不背上几十首新诗,对韵律怕就掌握不了。
【关于读书习惯作文汇编三篇】相关文章:
读书习惯作文汇编5篇02-18
读书习惯作文汇编8篇01-12
关于读书习惯作文合集4篇02-02
关于读书习惯作文合集四篇12-28
【精华】读书习惯作文汇编六篇03-10
【推荐】读书习惯作文汇编10篇02-25
关于读书习惯作文300字7篇02-20
关于习惯作文汇编10篇02-11
关于习惯作文汇编9篇02-09
关于习惯作文汇编九篇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