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小常识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现代汉语小常识,欢迎大家查看。
1、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2、汉字是记录汉语言的符号,它大约起源于6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汉字是从事社会生产劳动的人们创造的。
3、汉字包括三要素:形、音、义。
4、六书之说,是汉朝(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学者分析归纳出来的六种字形结构的规律,许慎《说文解字》对六书部首定义,并举实例,对后世影响最大。
5、“六书”的名称和顺序是:一、象形;二、指事;三、会意;四、形声;五、转注;六、假借。前四种是造字的方法,后两种是用字的方法。
6、汉字的字数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增加,汉字中形声字最多。
7、清朝的《康熙字典》共收字47000多个。
8、汉字的结构形式可分为两种:独体和合体。象形、指事字多是独体字;会意、形声字多是合体字。如:日、月、上、下是独体字,景、岩、江、河是合体字。
9、汉字从古到今,先后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等字体。楷书是现在通行的手写体和印刷体。
10、反切是中国古时候最常用的注音方法,主要特点是以上一字的声母与下一字的韵母拼合成一个字的音。
11、古代汉字字音有四声,这四声是:平、上、去、入。它们和现代汉语的四种声调不尽相同。
12、古代中国人写诗歌都要求押韵。“韵”包括一个字音的主要元音和韵尾。凡是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的,就是同韵的字。把同韵的字放在一定的位置就叫押韵。
13、古代诗歌押韵的依据是韵书。最重要的韵书有《切韵》、《广韵》和《中原音韵》。《佩文韵府》是清朝康熙年代编辑的分韵编排的辞书,我们现在写作诗词还可利用它查寻典故,修饰词藻。
14、中国最早的字典是《尔雅》。《尔雅》的字是按意义分类的,全书共十九章。
15、中国按字的形体及偏旁编排的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是研究中国文字学的主要参考书。后代研究此书的人很多,最著名有清人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
16、《方言》是中国第一部记录方言的书,作者是西汉的杨雄。全书将汉字分为540个部首,共分析了九千多个汉字。
17、中国语源学的第一部书是刘熙写的《释名》,《释名>>试 图找出每个汉字最初命名的原因。
18、中国的方言一般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和闽南方言等七大方言。
19、汉字由繁变简的四个主要途径:“代”、“换”、“省”、“承”。
20、汉语的书面形式,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中有“文言文”和“白话文”之分,1919年“五四” 运动以后,白话文取得了正式书面语资格。
21、现代中华民族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2、中国的共同语,在中国大陆称“普通话”,在台湾称“国语”,在新加坡等一些国家的华人社区称“华语”。三种称说,名称不同,实质相同。
23、1958年2月11日《汉语拼音方案》正式公布,它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五个部分。
24、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19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为推广普通话提供了法律依据。
25、普通话有辅音22个,其中n既能作声母又能作韵母,ng则只能作韵母,不能作声母。
26、普通话里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声调。
27、音节是听觉中最容易分辩出来的语音单位,也是最自然的语音单位,一般说来,汉语的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如“飘piāo”是一个音节,“皮袄pi'āo”是两个音节。
28、汉语普通话的音节一般有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要素。一个音节最多可以有四个音素,最少一个。如zhuāng(庄);ā(阿)。
29、从韵头情况看,韵母可为开口、齐齿、合口、撮口四类,通常合称四呼。
30、“他喜欢唱歌?”这句话,音调逐渐上升。“他喜欢唱歌。”这句话,语调逐渐下降。句子里这种用来表达意思和感情的抑扬顿挫的调子,叫做语调,也叫做句调。
31、汉字是世界通行的文字中历史悠久而又体制特殊的一种文字,它不是用字 母把语言的音素或音节显示出来的表音文字,汉字属于表意文字。
32、现代汉字笔形主要可分为横、竖(ㄧ)、撇(丿) 、点(、)捺(ㄟ)、挑、钩、折八种,书法上用“永”字作为代表概括这八种主要笔形,因此有“永字八法”之说。
33、现代汉字中,除了几百个独体字外,成千上万的合体字都是由几百个部件按不同的方位关系逐层组合而成的。
34、1981年,中国政府公布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这是计算机汉字处理的一项重要标准。集内收字分为两级,一级字3755个,二级字3008个。这6763个字可以看作目前现代通用汉字的数量。
35、联合国大会于1973年12月18日全体会议一致通过,把汉语列为大会和安理会的6种工作语言之一。
36、汉字的表意性,具体表现在象、指事、会意、形声等构字方法上。如:“日”“月”是象形字,“上”“下”是指事字,“江”“河”是形声字,“武”“信”是会意字。
37、象形是描述事物形状的造字法,如“月、牛”等。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某个词的造字方法,例如“上、下、本”等。
38、用两个或几个偏旁合成一个字,使这些偏旁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例如“休、从”等。
39、由表示字义类属的偏旁和表示字音的偏旁组成新字,这种造字法叫形声,如“洋(yáng)”字,从水(氵)羊声,说明“洋”字跟水有关系,发音是从“羊”字来的,因此“洋”的形旁是“氵”,声旁是“羊”。
40、现代汉字大部分是形声字,但由于古今语音的演变等原因,多数形声字的声旁和整个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例如,“约(yǖe)”和“钓diào”,声旁同为“勺(sháo)”,但发音各不相同。
41、笔顺是书写汉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汉字笔顺的基本规律是:先横后竖(如“十”),先撇后捺(如“人”),从上到下(如“花”),从左到右(如“林”),从外到内(如“同”),先进后封(如“回”),先中间后两边(如“小”)。
42、1956年,中国政府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涉及的汉字称为“简化字”,这些字的旧有形式或其他异体字便被称为“繁体字”。
43、错字是指不成字的字,别字是把甲字当作乙字来写,把“成绩”写成“成积”,“积”就是别字。
44、偏旁是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如构成“亿”的有“亻”和“乙”两个。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典中的各部的首字,如“亿”字中的“亻”(立人旁)。
45、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46、短语是词和词的语法组合。
47、词都是由语素构成的。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语素叫词根;加在词根后面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叫词缀。如“桌子”里的“桌”是根,“子”是词缀。
48、词包含语音和意义两个部分,词的意义部分即词义。只有一个意义的词叫单义词。
49、有两个以上意义的词叫多义词。多义词是一词多义,几个意义之间往往有联系。
50、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没有联系的词叫同音词。
51、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叫同义词。
52、反义词是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如:生—死 动—静 有—无 分散—集中 通俗—高雅 节约—浪费。
53、外来词也叫借词,指的是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如“幽默”、“浪漫”、“模特儿”等。
54、有些词汇只在某几个或某个方言词使用,这样的词汇叫方言词,如闽南话、客家话使用的词汇。
55、成语是一种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意义具有稳定性,结构具有凝固性。大多数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如:废寝忘食、愚公移山、亡羊补牢、一干二净。
56、惯用语是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惯用语的主要特征是 简明生动、通俗有趣。如:走后门、天晓得、巴不得、三七二十一。
57、歇后语是一种口头用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象谜面,后一部分象谜底,后一部分常常不说出来,让人猜想它的含义。如:大海里捞针----无处寻,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58、谚语是人们总结生活经验的句子,表示丰富的含义,谚语的结构整齐,常用对比组成句式,如: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冬天雪盖三床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59、表示人、地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如:孔子、老师、中国、乡村、飞机、桌子、小麦、西瓜等。
60、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如:说、发生、爱、走、读、考虑、耕种、支援等。
61、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如:大、聪明、干净、红的等。
62、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叫数词。基数词表示数目的多少,如“一、二、三、四”;序数词表示次序前后,通常由基数加“第”构成,如“第二、第三”。
63、量词又叫单位词,表示计算单位;物量词,表示人与事物的单位,如个、只、双、副等;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如次、趟、遍、顿等。
64、数词和量词常常连用,构成数量词。表示事物单位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前边,如“一本书、一双鞋、一副眼镜”;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数量词常用在动词后边,如“走一趟、来一下、吃一顿、去一次”。
65、有指示、代替作用的词叫代词。可以分为以下三小类:
①代替人或物名称的词叫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代词单数用“我”,复数用“我们”;第二人称单数用“你”,敬称用“您”,复数用“你们”;第三人称单数用“他”、“她”或“它”,复数用“他们”。
②表示疑问的叫疑问代词,如“谁”、“哪”。
③指人或事物的叫指示代词,如“这个”、“那个”、“此处”、“彼处”等。
66、副词常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动作行为的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常用的副词有:很、非常、都、已经、忽然、到底、简直等。
67、象声词是摹拟自然界声音的词,如: 河水 哗哗地流着;蜜蜂 嗡嗡地叫着。
68、叹词是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如“唉、啊、哎呀、哼”等。
69、连词是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子的词,如“和、而且、不但、或者”。
70、结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的、地”表示两个部分的修饰、限定关系,“得”表示补充关系,如:灿烂 的阳光;慢慢地说;高兴 得跳了起来。
71、动态助词主要有“着”、“了”、“过”,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着”表示动作行为正在 进行中,“了”表示动作行为的实现,“过”表示曾经发生过。如:他走着(正在走);他走了(已经离开这里);他来过(表示曾经来过这里)。
72、语气助词主要有“的、了、吗、吧、呢、啊、呀”,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都用在句子末尾。如:他会的(表示陈述);多美呀(表示感叹)
73、句子的用途主要有四种:
①告诉别人一件事,这类句子叫陈述句;
②询问别人一件事,这类句子叫疑问句;
③要求别人一件事,这类句子叫祈使句;
④表达自己的某种强烈感情,这类句子叫感叹句。
74、陈述句句末用句号。肯定一件事,用“是”字句;否定一件事,用“不”、“没”、“没有”等。例如:他是个聪明的小孩;他没有告诉我。
75、疑问句句末用问号。根据表示疑问的情况,可以分成四类: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
76、是非问:这种问句常用语气词“吗”,回答时可以用点头、摇头的方式,或用肯定、否定作回答。如:这事你知道吗?
77、特指问:用疑问代词“谁、什么、哪、怎样”等提问,要求对这些疑问代词作回答,如:谁叫他来的?
78、选择问:提出两种(或几种)看法,希望选择一种回答,常用“是”和“还是”相呼应,也可以用语气词“呢”。如:咱们打篮球,还是打排球?你想学中医呢,还是想学西医?
79、正反问:用肯定否定并列的方式提问,要求用肯定或否定来回答。如:你是不是北京人?
80、祈使句的句末可以有“吧”、“呀”等语气词。祈使句也常用感叹号(!),有“命令、请求、劝阻、禁止”等不同语气。如:快把烟扔掉!
81、感叹句句末用感叹号(!),表达某种感情的句子。如:真美呀!
82、以动词“是”作谓语的句子,叫“是”字句。基本格式是:主语+“是”+宾语。如: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否定的“是”字句的格式是:主语+“不是”+宾语。如:她不是大夫。
83、以动词“有”作谓语的句子,叫“有”字句。基本格式是:主语+“有”+宾语。如:她有一 辆汽车。“有”字句的否定格式是:主语+“没有”+宾语。如:她没有汽车。
84、“把”字句,表示对某人、某事物施加某种动作并强调使某人、某事物产生某种结果或影响。如:你把你的意见说一说。
85、“被”字句,说明某人、某事物受到某动作的影响而产生某种结果,口语里也可以用“叫” 或“让”表示。如:刘先生的画被买走了;我的自行车让小方借走了。否定句式是在“被”字前用“没(有)”,如:画没有被买走。
86、表示两个人或两种事物在性状或程度上的差别的句子叫比较句。汉语里表示比较的方法很多,用介词“比”、“跟”,用动词“像”、“不如”等。如:他比我高;我没有他高。
87、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句构成的,有完整意义和一定语调的句子叫复句,它所包含的单句叫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是通过一定的语法手段(语序和关联词)来表示的。如: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可以改变咱们的计划。
88、按照分句之间的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型。联合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平等地连接起来的,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分不出主次。如:他一边喝茶,一边看电视。偏正复句是由偏句和正句构成的,正句是全句的主要意义所在,偏句从种种关系上去说明、限制正句。如:风太大,所以比赛改期了。
89、在联合复句中,分句与分句之间有各种不同的关系,常见的有并列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选择关系四种。如:
阿里汉字不仅写得快,而且写得很工整。(递进关系)
这是卧室,那是书房。(并列关系)
您明天动身,还是后天动身?(选择关系)
一下课,我就去你那儿。(承接关系)
90、偏正复句中,偏句与正句之间也有各种不同的关系,常见的有因果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让步关系等四种。如:
虽然他最近很忙,但是每天都按时锻炼。(转折关系)
由于天气不好,飞机晚点了。(因果关系)
即使你不愿意参加,也没关系。(让步关系)
不管你来不来,我们也要讨论。(条件关系)
91、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里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可以帮助读者正确地了解文意。陈述语气用句号“。”,疑问语气用问号“?”,感叹语气用感叹号“!”,祈使语气可以根据语气强弱分别用感叹号或句号。
92、破折号“——”可以用来表示 说话中断或口气的突然转换,如:今天我本来打算去一趟,可是——;还可以表示声音的延长,如: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破折号还可以表示注释,如:今天是中国人的最大的传统节日——春节。
93、在运用语言时,把一些动物、植物或没有生命的事物写得跟人一样,叫“拟人”。如:月亮笑弯了腰。
94、比喻就是平常说的“打比方”,它包含三个成分: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95、比喻词有“象、如、若、仿佛”等的比喻是明喻,如:老师象园丁。
96、不用比喻词,而用“是、当作、变成、成了”等联接本体和喻体的是暗喻,也叫隐喻,如:老师是园丁。
97、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的句子叫借喻,如:我们热爱园丁。
98、对联,也叫对子,是指悬挂或雕刻在门边等处的联语,分上、下两联,竖写,右为上联,左为下联,上下两联字数必须相等,大体上对偶。
99、词典和字典是经常必备的解释疑惑、提供知识资料的工具书。
100、《汉语大字典》是一部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语文工具书,是到目前为止收汉字最多的字典,按部首排检。
101、《新华字典》,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出版以来,成为流传最广的一部小型字典。
102、《现代汉语词典》是以记录普通话词汇为主的中型词典,供中等以上程度的读者使用。
103、《辞源》是阅读古书用的工具书,收词较广,除古今词语之外,还收有百科名词术语。
104、《辞海》是一部能满足多方需要的,兼收语文词语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名词术语的综合性百科词典,词条按部首排列。
【现代汉语小常识】相关文章:
现代汉语文学常识08-09
现代汉语词语:爱慕08-20
现代汉语词语:清楚08-21
现代汉语词语释义:凝视11-18
鼓励现代汉语词语释义03-24
现代汉语词语释义:威胁08-21
现代汉语词语释义:坎坷03-18
文学常识:现代汉语名词解释10-03
现代汉语词语释义:佳誉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