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的作文(共3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勤奋的作文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勤奋的作文 篇1
咱们都羡慕伟人们奇异的发明,文学家出类拔萃的文笔,可是仔细想想,他们中哪个不是勤奋好学的典范?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因此,一切有成就的人,都是勤奋者,勤奋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汉代孙敬读书非常勤奋,为了防止自己睡着,他拿一根绳子系在头顶,另一端挂在屋梁上,令自己始终清醒,终于成为当世大学者。苏秦读书时也为了不犯困,用锥子刺击大腿,最终学成满腹经纶,挂大相国印,主持合纵抗秦大计。
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小时学弹钢琴的时候,专注得令人吃惊,手指在键盘上磨得滚烫滚烫。为了能长时间弹下去,他在琴旁放了一盆凉水,把手指浸在水中泡凉以后又接着弹。水撩到地板上积少成多,最后都从木板缝隙间漏到楼下房东的`屋子里去了,他也毫无知觉,女房东经常为此大喊大叫。
勤奋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如果因为害怕艰苦而去另觅佳径,最终只能是既费时又没有成功,再聪明的人也无法成学。
南北朝时期的江淹,少时笃志好学,其诗幽丽精工,所作的《汉赋》、《别赋》脍炙人口。晚年过着满足安逸的生活,不再勤奋刻苦,再也写不出好的文章来,人们称之为“江郎才尽”。没有勤奋好学,又缺生活资料,怎么会写出好文章来呢?
由此可见,勤奋是咱们人生中最不能放弃的东西,它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金钥匙。咱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刻苦勤学,为自己的成功打好基础呢?
勤奋的作文 篇2
生命的日子里,阳光明媚或乌云密布。
人生的道路上,平川坦途或荆棘横路。
挫折,失败像炎炎夏日的一阵暴雨,一闪霹雳。打湿我伤痕累累的心扉,推翻心灵的守墙。
成功,实在是一个实在而缥缈的名词。在雨帘的朦胧下,有些可望不可即,像海面上倒映的那轮皎洁的明月淌洋的小船,何时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在夜幕沉沉之中,我思索着,我寻找着,那成功的号码牌。
母亲告诉我:“爱因斯坦曾说过‘在天才和勤奋两者之间,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勤奋’。”——正攻读博士学位,却患上了运动神经细胞病。不能说,不能动的史蒂芬。霍金做了一场自己被处死的梦。他迷茫了,在汹涌的大海中找不到了指引方向的灯塔。梦醒后,万念俱灰的他突然意识到,如果被赦免的话,他还能做许多有价值的事情。于是,他给自己折了一只小船,用上自己的勤奋,驶进了神秘的宇宙,去探求无味的黑洞。
父亲告诉我:“郭沫若曾说过‘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的’。”
——从小由于身高并不被看好的'邓亚萍,可谓是世界女子乒乓球坛上的一朵奇葩。她每天都和别人绑一样重的沙袋,勤奋而又努力的练球,超额完成任务。当没有在规定时间内跑完相应路程后,又重新开始,直至完成。从清晨到黄昏,从白昼到黑夜。小小的黄色球体被她的勤奋越过乒乓球网,旋落于被汗水渡过的地板上。
的确,史蒂芬。霍金,邓亚萍都处于苦难,而到最后,却成了黑夜下最耀眼的明星。这些的成功,让我勾起一抹微笑。不难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如雄山,如壮海的品质——勤奋。在坠入苦难的山崖时,勇敢地将叹息声变为拼搏的勤奋。找好垫石,一步步攀爬,最终站在巨峰之上。
生活中,不免处于人生低谷。总有人时时抱怨命运的不公,说上天没有赋予自己良好的发展路途。果真是这样吗?其实不然,上天对待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都会面临黑暗。大自然有狂风暴雨,而人有挫折苦恼。就连上帝,,也一定经历过比他人更多的磨难。只要不被黑暗遮住双眼,去理睬头顶的星光,去注意前方的烛光,用勤奋点燃希望之灯,照亮前方,才能欣赏最美的风景。
既然日子已经开始了,既然我已经上路了,无论有多少风雨,我都会坚持下去,走下去,让勤奋伴着我,去守一夕华丽的光阴。
勤奋的作文 篇3
现代原子物理学的奠基者卢瑟福对思考极为推崇。一天深夜,他偶尔发现一位学生还在埋头实验,便好奇地问:“上午你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在做实验。”卢瑟福不禁皱起了眉头,继续问:“那晚上呢?”“也在做实验。”
勤奋的.学生本以为能够得到导师的一番夸奖,没想到卢瑟福居然大为光火,厉声斥责:“你一天到晚都在做实验,什么时间用于思考?”
勤奋的学生遭到斥责,看似委屈,实际上大师是在传遍真经啊。很多时候人们宁可让岁月淹没在仿佛很有价值的忙碌中,却极不情愿拿出时间进行思考,以至于思维在低水平的层次上徘徊,最终一无所获。
如果说智慧是创造的源泉,那思考便是智慧的起点。
【勤奋的作文】相关文章:
关于勤奋的作文:学会勤奋01-28
有关勤奋的作文:勤奋与意志01-28
勤奋作文700字-勤奋12-22
有关勤奋的作文:成功来源勤奋08-21
以勤奋为话题的作文:勤奋与意志02-03
成功源于勤奋高中作文精选-勤奋12-22
精选勤奋作文02-08
勤奋作文精选01-28
勤奋作文01-27
勤奋的作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