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阅读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通古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历史典故阅读,欢迎参考阅读!
请君入瓮
【出处】
(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
【释义】
瓮:口小腹大的大坛子,一种陶制的盛器。请你进入瓮中,用你的方法惩治你自己。比喻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
【历史典故】
唐朝女皇武则天,为了镇压反对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有两个最为狠毒,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他们利用诬陷、控告和惨无人道的刑法,杀害了许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则天手里,内容竟是告发周兴与人联络谋反。武则天大怒,责令来俊臣严查此事。
来俊臣心里直犯嘀咕,他想,周兴是个狡猾奸诈之徒,仅凭一封告密信,是无法让他说实话的;可万一查不出结果,太后怪罪下来,我也担待不起呀。这可怎么办呢?苦苦思索半天,终于想出一条妙计。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把周兴请到自己家里。两个人你劝我喝,边喝边聊。酒过三巡,来俊臣叹口气说:“兄弟我平日办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认罪,不知老兄有何办法?”周兴得意地说:“这还不好办!”说着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来俊臣立刻装出很恳切的样子说:“哦,请快快指教。”
周兴阴笑着说:“你找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到瓮里,你想想,还有什么犯人不招供呢?”来俊臣连连点头称是,随即命人抬来一口大瓮,按周兴说的那样,在四周点上炭火,然后回头对周兴说:“宫里有人密告你谋反,上边命我严查。对不起,现在就请老兄自己钻进瓮里吧。”周兴一听,手里的酒杯啪哒掉在地上,跟着又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说:“我有罪,我有罪,我招供!”
故事见于《资治通鉴·唐纪则天皇后天授二年》,成语“请君入瓮”由此而来,比喻用某人的方法整治他自己。
【成长心语】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为人处世的一种智慧。当你遇到一个蛮不讲理的人时,对他讲道理,无异于是对牛弹琴,最好的办法便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一种看来似不君子的做法,解决面前的难题。这也是君子的一种治人之道。来俊臣知道以一种对付普通人的方法,是无法让周兴认罪的,所以,他用周兴自己的办法,来使之俯首认罪。来俊臣虽然算不上一个君子,但他的这一招“请君入瓮”却是绝妙之极。“请君入瓮”,其实与我们平常所讲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同样的道理。虽然这些与我们讲究宽宏大量的理念并不相符,但是为了保护更多的人,我们有些时候也需要做一个“恶的善良人”。
口蜜腹剑
【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释义】
比喻人嘴甜心毒、陰险狡诈。
【历史典故】
李林甫是唐玄宗时的兵部尚书兼中书令。他能书善画,但品德低下,忌才害能。凡才能比他强、声望比他高的人,权势地位和他差不多的人,他都不择手段地给予排斥打击。对唐玄宗,他谄媚奉承,竭力讨好其宠信的妃嫔以及心腹,取得她们的欢心和支持。李林甫总是露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但实际上,他性格陰险狡猾,常常暗中害人。有一次,他装作诚恳的样子对同僚李适之说:“华山出产大量黄金,如果能够开采出来,就可大大增加国家的财富。”
李适之连忙跑去建议玄宗快点开采。玄宗把李林甫找来商议,李林甫却说:“华山是帝王‘风水’集中的地方?别人劝您开采,恐怕是不怀好意。”玄宗相信了他的话,认为他真是一位忠君爱国的臣子,反而逐渐疏远了李适之。日子久了,大家就发现了他这种伪善,于是在背地里说他“口蜜腹剑”。即口上甜甜蜜蜜,心中利剑害人。
【成长心语】
知人知面要知心,这是识人学上的一个基本定律。只有在知人知面而且知心的情况下,才能决定是否与其交往。特别是那些工于心计、居心叵测的人,常常大奸似忠,令人难辨真伪。在待人处世中,对于那些貌似忠厚的人,一定要多加防备,尤其在与小人交往的时候,不要轻易相信他们,要防备他们蜜言里的剑、笑容背后的刀。
四面楚歌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释义】
楚歌:楚国人的歌曲。四面八方都传来楚国人的歌曲。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历史典故】
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楚汉之争,持续了五年的时间,战争初期,双方互有胜负,但后来刘邦的实力不断壮大,项羽逐渐处于劣势。双方曾约定以鸿沟东西边作为界限,东属楚,西属汉,互不侵犯。
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向东开往彭城的项羽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楚军发起进攻。刘邦的这一举动,项羽猝不及防,被汉军逼到了垓下。韩信又设下十面埋伏,将楚军团团围住。
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也没有了。面对强大的汉军,项羽很难突出重围。为了彻底瓦解楚军的斗志,刘邦采用张良的建议,命汉军高唱楚地的歌曲,使楚军以为汉军已经占领了所有的楚地。项羽夜里听见四面都唱起楚地的民歌,吃惊地问:“刘邦已经得到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他深感大势已去,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解愁。他此刻最放不下的就是他心爱的虞姬和那匹乌骓马。想到这里,他一边饮酒,一边悲哀地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唱完,直掉眼泪,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虞姬自刎于项羽的马前,项羽英雄末路,最终自刎于乌江边。
【成长心语】
刚愎自用的.项羽因为众叛亲离而陷入了绝境,在现实生活中,陷于绝境的人往往也都是咎由自取,他们平日的举动使所有的人都对他们失去了信心,当“狼”真的来的时候,也不再有人同情他们,结果自然可想而知。如果你不想让自己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就在平日里,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多结交一些靠得住的朋友。正所谓“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多一个朋友多一个机会,得罪一个人就少一些机会。把朋友当做一生的依靠,相信你的人生之路一定会平坦、顺畅。
门可罗雀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汲郑列传论》。
【释义】
罗:设网捕捉;雀:雀鸟。大门之前可以张起网来捕麻雀。形容失势时,门庭冷落,宾客稀少。
【历史典故】
汉武帝时期,有两位非常正直的大臣,他们是汲黯和郑庄。汲黯,字长孺,濮陽人,景帝时曾任太子洗马,武帝时曾做过东海太守,后来又任主爵都尉。他为人耿直,办事公道,地方官员便将他一级一级地推荐到上面。
汉武帝初年,匈奴常常来袭,于是汉武帝决定调集重兵打击匈奴。许多大臣明知当时的国力不足以与匈奴对抗,但又不敢明言。这时,汲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说:“臣曾听说高祖率三十万大军被匈奴围困于平城,连樊哙都难以突围。现在,陛下勇略不如高祖,将军不如樊哙,这一仗万万不能打啊!”汉武帝听了他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便逐渐冷落了他。
郑庄,陈人,景帝时曾经担任太子舍人,武帝时担任大农令。他一旦遇到有识之士,便会向汉武帝推荐。后来,郑庄的一个下属贪 污,他因此被牵连撤职。
他们两人都曾位列九卿,声名显赫,权势高、威望重,上他们家拜访的人络绎不绝,出出进进,十分热闹,谁都以能与他们结交为荣。但后来,他们丢了官,失去了权势,就再也没人去拜访他们了。
司马迁曾为他们两人合写了一篇传记,在传记中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像汲黯、郑庄这样的贤人,在朝为官时宾客很多,一旦失势,竟然没有一个人来探望,门外冷落得可以设网捕鸟了,真是太可悲了!”
【成长心语】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患难与共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人人都愿意锦上添花,能够雪中送炭的人却很少。因此,逆境和困境,往往成为检验朋友的试金石。在生活中善于体察别人的需要,时刻关心身边的人,帮助他们脱离困境,危难之中你也会得到他人的帮助。古语有云,重义的人,鬼神都敬之。所以,良好的品德是一个人享用不尽的财富,目光短浅的人往往为了利益而抛弃自己的美德,却没想到,这恰恰是抛弃了自己存身立命之本。
齐桓公养祸害己
【出处】
《史记·齐桓公世家》。
【释义】
祸:祸害,这里比喻奸臣。不及时铲除坏人,最终会害了自己。
【历史典故】
竖刁是春秋时期齐国人。他少年时进宫伺候齐桓公,深得齐桓公的宠爱,后来成为乱政祸国的奸臣。
竖刁出身贫寒,入宫后,他想尽办法进内廷做近侍。他由外廷做起,处处谨慎,加之他天资聪颖,渐渐受到桓公的注意,不久就把他调为近侍。在桓公身边,他处处留心观察桓公的生活习性和内心活动,事事投其好,恒公非常满意。天长日久,他就成了桓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物了。
竖刁深知桓公有两大嗜好:一是喜食美味、奇味,二是好女色。于是,竖刁就着力从这两方面下手。宫中有一个叫易牙的人,为人奸诈,精于烹调之技,竖刁就设法与其结为朋友。易牙也深羡竖刁显赫之势,两人沆瀣一气。有一天,竖刁向桓公举荐易牙,桓公听说易牙擅长烹调,就随口问易牙:“我对人间的鸟、兽、虫、鱼都吃腻了,只是没吃过人肉,不知人肉味道如何?”这本是桓公一句戏言,易牙便把这件事牢记心里,想着怎么才能给桓公做顿人肉宴,他忽然眼前一亮,用自己儿子不正好吗?几天后的一次午膳上,桓公吃到了一盘嫩如乳羊、鲜美无比的菜。当桓公知道这是易牙儿子的肉时,觉得易牙爱他胜于爱自己的亲骨肉。此后,桓公不仅宠信竖刁,对易牙也恩宠有加了。
宫中有一个叫开方的大夫,也是竖刁的好朋友。为了得到美女,竖刁就和开方计议要把卫懿公的女儿荐给桓公,果然,桓公得到这个美女后非常高兴。竖刁通过这些手段博得了桓公的宠信,在宫中身价日增。
后来,齐桓公病倒在床,三人乘机作乱,易牙更是将宫门堵死,筑起高墙,最后将齐桓公活活饿死。
【成长心语】
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意思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交为人坦率、讲究诚信、博闻多识的人为朋友很有益处;交为人善于逢迎谄媚、当面柔顺讨好、以花言巧语取悦于人的人为朋友则有害处。的确,交友不可不慎重,交了德高学博的好朋友,即可得到帮助和提高个人素质;交了品质恶劣的坏朋友,就有可能跟着走上歪路,害人害己。因此,一个人择友一定要在“益”字上下工夫。
诸葛亮反客为主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
【释义】
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比喻变被动为主动。
【历史典故】
三国时,曹操率领大军南征,刘备败退,无力反击,大有坐以待毙之势。以刘备个人的力量,绝对无法与曹操相抗衡,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与江东的孙权联手。此时,诸葛亮自愿出使江东做说客。
诸葛亮见到孙权,只字不提联吴抗曹的请求,他知道孙权绝不会轻易投降,屈居曹操之下。于是刺激孙权,劝他投降。
孙权听完诸葛亮一席话,虽然不高兴,但不露声色,反问道:“照你的说法,刘备为何不向曹操投降呢?”诸葛亮针对孙权的质问,答道:“你知道齐王田横的故事吗?他忠义可嘉,为了不服侍二主,在汉高祖招降时不愿称臣而自我了断,更何况我主刘皇叔乃堂堂汉室之后。钦慕刘皇叔之英迈资质,而投到他旗下的优秀人才不计其数,不论事成与不成,都只能说是天意,怎可向曹贼投降?”
虽然孙权决定和刘备联手,但面对曹操八十万大军的势力,心里还存在不少疑惑。诸葛亮看出这一点,进一步采用分析事实的方法说服孙权:“曹操大军长途远征,这是兵家大忌。他为追赶我军,轻骑兵一整夜急行三百余里,已是‘强弩之末’。且曹军多系北方人,不习水性,不惯水战。再则荆州新失,城中百姓为曹操所胁,绝不会心悦诚服。现在假如将军的精兵能和我们并肩作战,定能打败曹军。曹军北退,自然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这是难得的机会。”
于是,孙权同意诸葛亮提出的孙刘联手抗曹的主张,这才有了后来举世闻名的赤壁之战。
【成长心语】
人总是欺软怕硬的,遇到弱小的一方总是喜欢欺负,非得把对方逼到无路可退的境地。这是人的一种劣根性。如果你居于弱势地位,当对方不肯轻易顺你,甚至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时,你可以一开始就以“恐吓”压制住对方,让对方屈从和改变主意,这样你就可以反客为主,占据主动地位。活着就是一种对抗,如果你不想被对方压倒,你就得先声夺人、反客为主,时刻占据上风。
【历史典故阅读】相关文章:
历史典故大全-历史典故素材02-09
赵州桥的典故历史典故05-31
历史典故——从善如流12-17
叶公好龙历史典故11-19
从善如流历史典故08-31
熟能生巧历史典故05-21
经典历史典故04-25
讳疾忌医历史典故04-25
历史典故:扇枕温席04-15
凤城历史典故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