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画中寓意深刻的历史典故

时间:2022-01-26 17:41:57 历史典故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齐白石画中寓意深刻的历史典故

  齐白石虽擅工虫,但整体上仍属写意画家。写意画的形态比工笔画洗练,更重视“意”的表达,不追求对象刻画的逼真,而以抒写精神意趣为追求,以可视的“象”表达不可视的“意”。我们通过了解齐白石画中的这些典故,就能更懂他的化,更能懂他的心。今天小编就来分享齐白石画中寓意深刻的历史典故,希望读者喜欢。

齐白石画中寓意深刻的历史典故

  齐白石画中寓意深刻的历史典故

  《他日相呼》的典故新解

  

  齐白石的《他日相呼》,画两只小鸡,争抢一条蚯蚓。概括简当,神态生动,水墨浸润,质感逼真,稚气可爱。但主要的成就不在惟妙惟肖、生动有趣,而在于把观察的感悟上升为对历史成说的深思,他概括为四个字,题在画上:“他日相呼”。熟悉典籍的人知道,齐白石题句中使用了鸡为“德禽”的典故,而“相呼”一语,典出《韩诗外传》。《韩诗外传》由轶事、道德说教等内容组成,一般每条都以一句《诗经》引文作结,既不是《诗经》的注释,也不是阐发。作者为汉代韩婴,他在书中说鸡是德禽,具有五种美德,原文曰:“君独不见夫鸡乎!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鸡有此五德。”五德之一即是“得食相呼”,[6]意思是鸡得到吃食,就互相招呼,有团队精神,不吃独食。但是齐白石向来以造化为师,在实际观察中,他发现小鸡得到蚯蚓,没有丝毫谦让,也不呼唤伙伴共享,而是互相抢夺。可以想见,他想到:美德看来不是天生的,是教育历练的结果,小鸡长大了,就会“得食相呼”。所以,他题了“他日相呼”,表达了对文化积淀的反思,对美德形成的深切体悟。用来自实际生活独特感悟、智慧和真知,超越了古人认识,丰富了文化。

  《草间偷活》的典故活用

  

  他的《草间偷活》,画两只毛羽干枯的鹌鹑,目光炯炯,在草丛中觅食,上面题着:“草间偷活愿安详,晓初弟之属,白石八十四。”“草间偷活”也是个典故,见于清初吴梅村《贺新郎•病中有感》。词曰:“万事催华发。论龚生天年竟夭,高名难没。吾病难将医药治,耿耿胸中热血。待洒向西风残月。剖却心肝今置地,问华佗解我肠千结。追往事,倍凄咽。故人慷慨多奇节,为当年、沉吟不断,草间偷活。艾灸眉头瓜喷鼻,今日须难诀绝。早患苦,重来千叠。脱屣妻孥非易事,竟一钱不值,何须说,人世事,几完缺。”这个明末清初的文坛领袖,“江左三大家”之一,因一度屈节仕清“草间偷活”,自认为是“误尽平生”的憾事,所以写下了这首流传甚广的忏悔词。

  明清更替,既是改朝换代,又是满汉之争,文人仕隐,关乎民族气节。所以,这个典故,被抗战中不得已生活于沦陷区的齐白石反复使用。远在“九一八事变”后,齐白石就在自传中使用了,他写道:“那年九月十八,是阴历八月初七日,日本军阀,偷袭沈阳,大规模地发动侵略,我在第二天的早晨,看了报载,气愤万分。……后来报纸登载的东北消息,一天坏似一天,亡国之痛,迫在眉睫。……很多人劝我避地南行。但是大好河山,万方一概,究竟哪里是乐土呢?我这个七十老翁,草间偷活,还有什么办法可想!只好得过且过,苟延残喘了。”[8]作此画的1944年,齐白石在《自传》中称:“我八十四岁,我满怀积忿,无可发泄,只有在文字中,略吐不平之气。前年朋友拿他所画的山水卷子,叫我题诗,我信笔写了一首七绝,说:‘对君斯册感当年,撞破金瓯世可怜。灯下再三挥泪看,中华无此整山川。’”

  他这件《草间偷活》,是画给学生晓初的,利用“鹑衣百结”的成语和吴伟业词中的“草间偷活”的典故,表达了对沦陷区百姓挣扎偷生仍不得安宁的慨叹。那种无可奈何,那种无比沉痛,在字里画间表露无遗。此外,“草间偷活”也题在《蟹藻图》上,画的是横行的螃蟹,但偷活的却是画面上没有出现的小鱼小虾。虽然,抗战中生活于沦陷区的白石,以实际行动表现出大义凛然的民族正气,并非苟且偷生,但他以这样的典故公开题画,也说明了他的自责之严。

  《盗瓮图》与典故改造

  

  齐白石的《盗瓮图》,大约作于八十岁,画中一个老者,倚瓮而眠,留发髻,面色微红,蓄长须,颇有官者遗风,空酒提横倒在地上,看来他因醉酒而昏睡。上面题道:“宰相归田,囊底无钱,宁肯为盗,不肯伤廉。借山老人画吾自画改稿。”同样题材的作品,还有多幅,其中一幅题为《盗瓮图》,大约作于1930年。上题:“盗瓮。宁肯为盗难逃,不肯食民脂膏。”另一幅作于乙酉,齐白石八十五岁时。上题“《盗瓮图》。宰相归田,囊底无钱,宁肯为盗,不肯伤廉。予每画此图必题此十六字,八十五岁白石老人。”据白石友人胡佩衡、白石弟子胡橐记载,此图画的是东晋毕卓故事。

  《晋书•毕卓传》载:“太兴末,(毕卓)为吏部郎,常饮酒废职。比舍郎酿熟,卓因醉夜至其瓮间盗饮之,为掌酒者所缚。明旦视之,乃毕吏部也。遽释其缚,卓遂引主人宴于瓮侧,致醉而去。”[11]从中可知,毕卓不是宰相,而是其下的吏部郎。他盗酒而饮,不在退休之后,而在吏部郎任上。齐白石使用毕卓的典故,不是照搬不误,他从绘画的立意出发,进行了想象和改造,把仅当过吏部郎的毕卓,说成是位高权重的宰相,把在任废职盗酒,说成归田后不肯伤廉的行为。唯其如此,他的题跋深刻地指出了一个道理:当盗贼去偷酒,受害者不过一家一户;贪赃枉法,则祸及百姓万民。显然,此图旨在衷心歌颂了为官清廉的品德,同时无情鞭挞贪官污吏。

  《蜡炬图》中语典与实物的结合

  

  白石暮年,既画了《螃蟹》,自题“魂飞汤釜命如鸡”,又创作了《蜡炬图》。后者画一柄立着的两齿钉耙,已经断掉一齿,上面放着一段蜡烛,流着烛泪,快要烧尽。虽然没有题跋,但联系《螃蟹》自感生命垂危的题句可知,此图用了“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典故,原诗名《无题》,作者是唐代的李商隐,早已收入齐白石二十多岁就熟读的《唐诗三百首》之中。

  原诗曰:“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值得注意的是,李诗感情深挚,但字面意思关乎男女,而白石画中执著的感情,离不开耕耘。他在1927年即破天荒以柴耙入画,并曾自刻一印:“以农器谱传吾子孙”,此图已经用掉一齿的农器、即将烧尽的蜡烛,都已成为文化符号。把两者画在一起,无疑表现了“生命不息,劳作不止”的立意,强烈地表达了老人暮年的心声。

  《瓷盘蜜蜂图》与典故中的通感

  

  齐白石的《瓷盘蜜蜂图》,没有创作年代,画中只有一个瓷盘,还有一只落在盘上的蜜蜂。瓷盘寥寥数笔,淡墨写成,盘边被画省略,画法是写意。蜜蜂刻画精工,伏在瓷盘中,腹部略用黄色,画法是工笔。画的右边自上而下题字一行,文曰:“能喜此画者他日不得无名,白石。”为什么说喜欢此画者将来一定成名?这幅画到底哪里引人入胜?是工写结合?是布局奇妙?其实都不是,要解读这幅画,就必须了解画史。所有宋代画史中,都记载了《踏花归去马蹄香》的典故。此典见于宋代俞成《萤雪丛说》,原文云:“宣宗政和中,建设画学,用太学法补试四方画工,以古人诗句命题,不知轮选几许人也。又试‘踏花归去马蹄香’,不可得而形容,无以见得亲切。一名画者,克尽其妙,但扫数蝴蝶飞逐马后而已,便表马蹄香出也。夫以画学之取人,取其意思超拔者为上,亦犹科举之取士,取其文才较出者为优。”

  不知道齐白石有没有读过《萤雪丛说》,但1917年他来北京的当年,就结识了对他一生影响很大的陈师曾,相交莫逆,直至师曾去世,有诗称“君无我不进,我无君则退”。陈师曾著有《中国绘画史》,在宋朝之画院一节中记载:“政和中,兴画院……以敕令公布画题于天下,试四方之画人,其试法以古诗命题,使之作画。今举例如‘踏花归去马蹄香’之句,则有画一群蜂蝶追踪驰马者,以描写香字。”

  以陈齐的密切关系推论,齐白石了解这个画史典故,受到“踏花归去马蹄香”构思的启发,是可以想见的。绘画只能画形象,不能画香气,追逐马蹄的蜂蝶,虽属视觉形象,但可以唤起通感,使人犹如闻其香的感觉。白石的《瓷盘蜜蜂图》,画一只蜜蜂被空空如也的瓷盘吸引,伏在上面不肯离去,认真看画的人不能不追问原因,追问者会想到,也许盘子上放过流蜜溢香的水果,水果被主人吃掉了,但残汁尚存,余香犹在,所以吸引了蜜蜂。如果这种分析无误,那就说明白石从“踏花归去马蹄香”的创作,吸取了以形写香的经验。他在题词中的许诺,恰恰表现了白石对文化积淀的高度重视。

【齐白石画中寓意深刻的历史典故】相关文章:

寓意深刻的谚语集锦08-10

寓意深刻的礼物作文08-23

寓意深刻的哲理故事07-07

历史典故大全-历史典故素材02-09

有深刻寓意的哲理故事01-28

赵州桥的典故历史典故08-02

精选历史典故01-30

经典历史典故09-23

「历史典故」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