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家乡潮汕的主题作文
潮汕地区位于广东省与福建省的连接处,其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历来为粤东、赣东南、闽西南的商品集散地。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介绍家乡潮汕的主题作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介绍家乡潮汕的主题作文【1】
几天前,我们一家去住在新溪的姑姑家,参加姑姑大儿子的婚礼。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婚礼,虽然婚礼的情形在电视上看了N次了,但我还从来没有看过我们潮汕地区的婚礼习俗。
婚礼那天真是个好天气。天空中,明媚的太阳照着大地,给我们带来了阵阵温暖,走在乡村的道路上,我感觉到,喜庆的气氛笼罩着整个村。
这次去参加婚礼,我倒没去研究一号男女主角长得怎么样,我感兴趣的反而成了那复杂的潮汕婚礼习俗
在全部参加婚礼的人当中,有几个差不多六十多岁,头发灰白的老者,别看他们坐在那里毫不起眼,其实他们可是这场婚礼专门主管礼仪的。到了十一点多的时候,还有几个老人喋喋不休地像几位负责端菜端酒的人“授课”。负责端酒菜的人智商不低,几分钟后从差生变成博士。
其实,参加这次婚礼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怎么那么慢才让我吃饭!”到了12点多的的时候,我们被感知可以入座开饭。别看这吃饭简单,里面可还有一套礼仪呢。
农村吃饭的时候常用的是八仙桌(正方形),如你站在大门口的话,面向大门的两个人中,右边的是第一大位,左边的是第二大位,第一大位的斜对面是第三大位,第二大位的斜对面是第四大位。第一大位的左边是第五大位,第五大位的正面是第六大位,第六大位的斜对面是第七大位,第七大位的正面是第八大位。
去田野走了一趟之后回来,发现爸爸妈妈所有长辈们似乎要去哪里,我急忙三步并成两步赶了上去,一问才知道,原来是要去去参加农村的结婚时的独特习俗:新娘敬茶。
所谓新娘敬茶,是我们潮汕地区结婚时一个独特的习俗。两位长辈坐在一条长凳上面,新娘必须跪在两位长辈面前请两位长辈喝茶,两位长辈喝完茶之后,自然不能拍拍屁股走人,回家洗了睡觉(你当新娘跪下去敬你的茶是白喝的?),还要一把扶起新娘,而且要面目慈祥(虎着脸的话早把你赶出去了),两位长辈一起送上鼓鼓的红包(一般来说不低于一百,光这点就可以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之最贵的茶)。
我们到了姑姑家的另一间房子,我专门往里面挤,果然看见了新娘正跪在那里向长辈们敬茶。敬茶可是要论辈分的,显示老姑老舅,之后就是二老姑二老舅……依次排列,忘了说一句,敬茶的话,咱们小孩子可是没份的了(难道你敢说咱们小孩子是长辈?)。
我也口干舌燥地说了许多了,其实,潮汕婚嫁习俗还是有很多的,欲知详情,可以“百度一下”!
介绍家乡潮汕的主题作文【2】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潮汕,那里有着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
除夕真热闹。除夕下午我们都得邀请他们一起來「辞岁」,欢度这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农家水缸要贮满水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除夕夜要守岁,守候新春来临,等待新年钟声敲响后,才能睡。
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柑,桔,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
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到了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才能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
介绍家乡潮汕的主题作文【3】
我的家乡在美丽富饶的潮汕地区。潮汕地区南面濒临海洋,其余三面环山,形成一个封闭而开放的独立体系。潮汕文化既保存了中原古文化的精粹,又吸纳了海外文化的菁华,历经了数千年的融汇升华,形成了中国典型的海洋文化,成为与齐鲁文化、蜀汉文化相媲美的中华文化的一支。
潮汕地区最早的居民是越族。传说,越族人的脚小趾是“重甲”的(即有两片相叠的趾甲)。到了秦朝以后,来自河南、山西一带的中原人民陆续南迁。他们大多先迁往江浙地区,后经福建辗转迁入潮汕地区。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与越族人交流、融合、繁衍生息,使越族人逐渐汉化,形成了潮汕先民。现在,要找到脚小趾“重甲”的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的大姑两只脚小趾都“重甲”,我爸爸则是右脚的.脚小趾“重甲”。
潮汕方言属于闽南方言,是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方言体系。据专家研究,潮汕方言起源于古老的闽越土语。中原人民入潮后,他们带来的中原方言与古闽越土语逐渐融合,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潮汕方言逐渐形成,成为独立的次方言。潮汕方言古朴典雅,它保留了许多中国古语。郭沫若说:“潮州话是中国古语保留得最多的一种方言,和现行的标准语似乎也是距离得最远的一种。”比如,古字中有许多在“不”字下面加个字,用来表示相反的意思。现代汉字里只剩下“歪”“甭”“孬”三个字;而潮汕就有“不会”,“不是”,“不怕”等字。这些字写出来,观其形,就可以知道它的意思了。潮汕话也保留了一些古词。如:把炒菜的锅叫“鼎”,把粥叫“糜”,这正是两千年前的用法。潮汕人称厕所为“东司”,它的来源是因为唐代厕所大多建在东侧。如此说来,这个潮汕人认为很“土”的词,倒有些古雅了。
潮汕方言也引进了一些外来词汇。比如,有些人称“卡车”为罗离”(“rolly”),称“小面包”为“罗的”(“roti”),称“拐杖”为“动角”(马来语)等。这些外来语的应用,与潮汕地区靠近东南亚,较早开埠等因素是有很大关系的。潮汕话中也有一些避讳。在我爸爸的出生地——东墩,聚居着“张”“黄”两个姓氏的人。那里张姓的人说纸的时候不说“一张纸”,他们说“一合纸”。
潮汕方言是潮汕族群的纽带,具有巨大的凝聚力。无论走到哪里,听到潮汕话,都会感到无比亲切。潮汕的美食是最负盛名的。潮汕地区有“美食之乡”的美称。潮汕地区濒临海洋,海鲜自是必不可少的美味。血蚌就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会买一些血蚌。家里人煮一锅开水,把血蚌放进去闷一会儿,大约一分钟后就可以取出来吃了。掰开蚌壳,会看到带着血的蚌肉,吃起来鲜美却不带腥味。潮汕小吃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出名的小吃有炒糕粿、蚝烙、鲎粿等,还有一些专门做供品的粿品,如红桃粿、鼠粬粿等。潮汕小吃注重色香味形名俱美,做工精细,让人流连忘返。潮汕工夫茶名扬海内外。工夫茶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爱、精、洁、思。这五个字的深刻涵养,正体现了潮汕文化儒雅的“和”的思想。喝茶早已成为潮汕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饭后喝茶,闲聊喝茶,茶几乎陪伴着潮汕人的每时每刻。就连学校的办公室里,老师们在课间也会抽空喝上一杯茶。潮汕的风俗习惯也有其特有之处。海洋文化带来的传统习俗,与中原习俗相结合,形成了潮汕地区独有的人文风情。潮汕地区最具特色的节日要数“出花园”了。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家里十五虚岁的孩子就要举行“出花园”的成人仪式。这一天在潮汕民俗里被称为“公婆母生”。
公婆母是一个可以保佑孩子顺利成人的守护神。出花园要拜公婆母,一方面答谢神恩,一方面是祈求孩子成人后平安大吉。这一天,十五虚岁的孩子要换上全身新衣服,父母在孩子的床头摆上三牲(鸡、猪肉、鱼)和供品,跪拜公婆母神。父母用石榴花蘸水,把水洒在孩子身上。这一天里,孩子照例是不可以出门的,这一年里不可以去陌生地方,也不要参加婚丧礼仪。潮汕地区的人们供养着许多神明。地主爷是几乎家家户户都供奉着的。他是一位可以保护家宅平安的土地神。每逢农历初一、十五,人们就会供拜地主爷。大峰祖师则是一位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宋朝年间,他在我外公的出生地——和平镇救死扶伤,施医赠药,为当地人民做了许多好事,被尊为潮汕慈善事业的开山祖。由于潮汕地区濒临海洋,海神对于潮汕人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妈祖是潮汕地区人人供奉的海上女神。凡是有港口的地方就有妈祖庙,妈屿岛有天后宫,小公园有老妈宫,樟林古港有天后宫……清朝末年,许多潮汕人迫于生计,乘着红头船背井离乡去“过番”(到东南亚一带求生),都会在港口的天后宫里拜过妈祖再走。妈祖救助海上灾难的故事传遍了潮汕地区,也伴随着下南洋的人的足迹传遍了整个世界。
游神是潮汕地区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俗称“营老爷”(即抬着神像巡游),抬着的神像一般是“关帝君”等。各个村子的规模、时间都各不相同。记得小时侯,每年农历正月廿七,我都会去外婆的出生地——芦溪看游神,如今长大了,倒没机会去了。
我的家乡——潮汕地区有着道不尽的独特文化,她以她自身的民俗风情,秉承着“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精神,正向全世界展示着她独特的魅力。
【介绍家乡潮汕的主题作文】相关文章:
介绍家乡的主题作文01-21
我的家乡潮汕作文(精选20篇)10-13
介绍我的家乡主题作文10-30
潮汕家乡的春节作文07-13
潮汕家乡的风俗作文(通用13篇)02-23
介绍潮汕的春节作文01-27
潮汕的丧葬习俗介绍及相关拓展04-16
潮汕的冬天作文06-20
潮汕中秋作文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