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入尘烟》观后感

时间:2023-11-20 10:45:38 观后感 我要投稿

《隐入尘烟》观后感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隐入尘烟》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隐入尘烟》观后感

《隐入尘烟》观后感1

  我在想,看电影就看电影,怎么还对现代爱情杠上了呢。所以我得深入了解这部电影,看看这部电影折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意义。

  图片(早知我们会如此相爱,当初拍结婚照的时候应该要笑得幸福些呀)

  故事是根据西部农村真实事件改编的,讲述的是两个在贫困寂寥,苦不堪言的生活中因为遇到了惺惺相惜的人而重新拾起了对生活的希望,活得非常善良淳朴,至爱赤诚的悲凄故事。

  (一起晒麦子)

  马有铁因为大龄和贫困单身,连自己的房子也没有,但是他淳朴、善良、诚信、勤劳。这个男人在电影里是被称为老四。他自己贫穷困苦,触襟见肘。可是都还心心念着老乡们被拖欠的工资,自己无偿献血也是因为想要帮助乡亲们讨回拖欠的工资,毫无半点私心。

  曹贵英身患残疾,被家人排斥,因而怯懦,在别人灼热的眼光中过得小心翼翼。但是她从未抱怨,积极乐观。

  (话语间没有一个爱字,但是体现的无不是爱)

  两人从最开始的心存芥蒂,到最后的生死相伴,并没有任何的轰轰烈烈,却在无数朴实无华的细节中体现了他们的爱情。这样的爱情也是会因为女主的劳动能力弱而吵架,但是吵架后还是会道歉,会妥协和服软,最后还是会和好如初,甚至感情更亲密。

  他们一起借东西、一起下地干活、一起造砖盖房、一起经历磨难与冷眼旁观,但是两人从未埋怨命运的不公,而是一直保持着那份淳朴与乐观,相依为命。

  图片(男主在为女主解释:小鸡是认不得自己的母亲的,出生第一眼看见谁谁就是它们的母亲)

  他们已经成了彼此的依靠,彼此的光,彼此的希望。

  经过他们的努力,他们拥有了自己的粮食、自己的小鸡、自己的房子,似乎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麻绳专挑细处断,贵英因为担心外出许久未归的有铁而不慎溺水去世了。图片

  (贵英意外去世,换下双喜红纸,换上贵英遗照)

  新盖的房子,才刚贴上红艳喜庆的“喜喜”字,却措手不及地换上贵英的遗照。

  这就像《狐狸和小王子》一书中的片段:

  “你为你的玫瑰(本来平凡无奇的玫瑰)失去的时间,才使你的玫瑰变得重要了”

  如果贵英从未出现,有铁一直会是那个有铁,一头驴,一块地就是他的一切。然后现在,贵英成为了他的一切,贵英的死让他彻底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

  有铁独自收好好了这一季的粮食,还了两袋土豆、十个鸡蛋和一千多粮种钱,还把陪伴他多年的毛驴放了生,放生时他对毛驴说了一句话:

  “叫你走都不会走,叫人使唤了大半辈子,还嫌没使够嘛,真是个贱骨头”

  (放生跟了自己大半辈子的驴)

  这句话不仅是他对毛驴说的,也是对自己说的。

  在有铁生命的最后一天,人们说他吃那个水煮蛋。并非是他想尝一尝味道,而是那农药味道太苦了啊!但是我想说农药味再苦,也苦不过他的人生,他是想领了贵英的情谊。这简直就是细微到极致的男人了图片

  图片(吃下贵英在有铁出门劳作前留给他的鸡蛋)

  有几个线索贯穿着整部电影,燕子窝、纸喜字、小麦花,而它们有着不同的涵义。

  燕子窝代表希望;纸喜字代表亲情;小麦花代表爱情。

  其实电影的前半部分给人感觉是很压抑的,普通人很难接受那样的生活状态,那样逆来顺受,被人呵来叫去,老实本分的过生活。就比如电影中有这么一段话:“被风刮来刮去,麦子能说个啥?被飞过的麻雀啄食,麦子能说个啥?被自家驴啃了,麦子能说个啥?被夏天的镰刀割去,麦子能说个啥?”

  但是看到后半段,贵英走后,马老四在家里吃着一颗鸡蛋,跪在床上看着贵英的画像,躺在床上把玩着贵英亲手编织的驴,那一刻我的情绪一下子绷不住了,泪水夺眶而出。两个苦命人互相珍视,他们把希望种在土里,用繁重的血汗和困苦来浇灌。最弱的人承受更深重的生离死别。

  那一刻我体会到毁掉一个人或者击垮一个人很简单,那就是毁掉他的精神支柱。而曹贵英就是马有铁的精神支柱。同时,通过贵英的`视角,让我们发现其实马老四是一个闪着光的人,他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仁慈。他字字句句那么朴实且笨拙,却又像真谛,直达人心。

  (男人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是女人梦寐以求的安心和幸福)

  马有铁和曹贵英的一生就像《隐入尘烟》这个剧名,清清白白的来,清清白白的走。只有他们彼此在意对方,他们的离去就像两粒沙子飞入尘烟,永不得寻。

  大地生养万物,任它繁华,任它沧桑,最后收留一切,隐入尘烟,但有些不如尘,也不似尘。

  (两人努力建立的爱巢)

  马有铁明明死了,电影最后却说,20xx年冬天老四马有铁在政府和热心村民的帮助下乔迁新居,过上了新生活。实际大概是哥哥一家和村民隐瞒了他的死,昧着良心领了他无偿献血的情,收下了拆他的房子的补偿款,然后冬天用他的名字搬进了县城的房子。如果是,那这部电影真的是穿透了电影,刺进了现实。

  这部电影的苦难的背后似乎我们都有一个意识,就算贵英不死,马有铁都得死。

  三次抽血的饭,他都没有吃。第一次抽完帮侄子拉家具,回来的时间变成了很多;第二次抽完回来拉麦子,从车上上摔下来,仍然苦苦坚持;’第三次,哪怕等到护士吃完了饭,他的血还没抽完。可能再抽一次,晕头溺水入河的就是他马有铁了。

  (慈眉善目,相濡以沫,温馨无比)

  爱情是很甜蜜的,那他们有爱情吗?你不能说没有!日子这么苦,没有爱怎么衍生出这么多温馨的时刻呢?!更深刻地说,他们已经产生比爱情更伟大的感情!他们是怎么都不会抛弃对方的人,一方意外去世,另一方便按下爱的印记追随而去。

  这位男人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是一个只有20xx块人民币就敢拍这部电影的导演的亲姨夫。这位农民的演技秒杀华语娱乐圈,电影一出场便成为入围柏林电影节国产电影。这是一部能让一个大男人看得哭得稀里哗啦的电影。本人推荐老铁们一个人去看吧,不然你哭那么伤心高低是有点掉面子的呀哈哈哈。

  (共同的努力才有意义)

  其实这部电影折射出来的社会现象是在每个年代都有的,不一定是只存在于90年代。我不妨说现代的爱情看起来好像没那么赤诚了,因为现代人生活物质太丰富了,所以在感情需求上可能就相对忽略了;而旧时代物质匮乏,生活条件艰巨的生活中,人们更容易从简单的一粥一饭中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和幸福。但你不能因此就以为现代的爱情就真只是这样子的。

  如果真的遇到那个能让自己真正感到心跳和心痛,能为TA牺牲很多东西乃至自己性命的人,你或许就能从中体会一下“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这种浩然情愫,体会真正活一回的感觉。但是,前提是要遇到对的人哦,不然,活不活得过来倒还不一定哈哈哈

  命运不应该让人迷失了方向,人到了一定的年纪,真正让人幸福和付出一切追随你的,绝不是你的金钱和地位,而是你的人品,德行和使命。

  有一句话叫“德高而望重”,你要生长出这样的品质,才具有不可撼动的力量。人们追随的不是你,而是你背后体现出来的大道的光。你哪怕是一个傻瓜,只要你拥有厚重的德行和信仰,你也会得到大家的托举,因为不托举你都不行。

  以上,与君共勉!

  (有盼头,才能遇见幸福)

  电影的主人公的人生很卑微艰苦,但是他的善良和慈悲,他的精神和品质无疑是世人所托举的,不然片尾国家政府和记者们也不会因他的事迹而赋予他荣耀。

  对抗命运的困苦,我觉得这是人生大大的修行,值得世人尊敬。

  最后,我想说的是:

  如果人生很困苦,那就从生活的细微之处发现幸福,发现幸福是你对抗艰苦人生的一大良药。

  如果人生已经很幸福,那就好好珍惜,人生,不该一直很苦。人生,应该是并且一定是苦中带甜!

《隐入尘烟》观后感2

  最近一部热门的电影《隐入尘烟》进入了很多人的讨论之中。

  电影讲述了两个被各自的家庭抛弃的人,虽然没有感情基础,但却在婚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学会了互相付出,学会了爱的故事。

  女人贵英佝偻着腰且先天尿失禁,男人马有铁则空有一身力气却娶不上媳妇。就这样,两个苦命的人建立了一个新家庭。

  此后,男人不管到哪里,都会让女人坐着驴车,带着她一起在田间地头劳作,一起种麦子收麦子,一起种秋菜,一起孵小鸡,一起做土坯去盖新房子……

  两个从泥土里生长的人,却渐渐培育出一份脱胎于泥土的纯净感情。男人虽然不善言辞,却常常想着把好东西留给女人,也会用几粒麦子在女人手上印出一朵花的形状,说这样可以留下印记。女人则尽自己所能,做做饭,打打下手,为了男人回来能喝上一口热水,大冷天的在村口一遍遍地等,热水冷了就回去换。

  就是这样笨拙的表达爱意的方式,却已足够打动人心,诚恳而真切。

  可是,天总是不遂人愿,正当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好的时候,女人却因为不小心栽倒在河里,离开了人世。

  令人心酸的是,女人的遗照还是从结婚照上截取下来的,然后调成了黑白色。

  美好的生活刚刚发了芽,就这样被连根铲除。

  男人给贵英安排了后事,就变卖了家里所有的粮食和牲畜,就连和女人一起盖起的新房子也被铲车推倒压平了。

  也许对男人来说,女人不在了,那么一切都失去了意义,仿佛一切都回到了原点,归于尘土。

  在一种文艺性很强,而一路人生更为震撼的叙事中,农村故事影片《隐入尘烟》带来一曲艰难生活中美丽人性的朴素赞歌,一段农民脱贫中勤奋努力与自为选择的力量反思。

  影片叙事体现了高度的电影化,充分运用镜头画面表达故事内容,语言对话极为简省。女主角曹贵英一开始就出现,十几分钟没有话,却在嫂子主导的“相亲”场合,呈现出一个农村贫困妇女的不幸命运:长期身患尿失禁,不育难嫁,人生被哥嫂安排,嫁与年近半百的贫困老农“老四”有铁。镜头叙事充满故事性,直叙到底,平实、朴素而不枯燥,男女主人公的命运始终紧紧抓住观众的心。

  无语的贵英和寡言的有铁开始生活在一起。兄嫂制造的穷病结合带来的并不是一个悲剧式婚姻故事,相反,两个穷苦不幸的人一开始就都小心翼翼、互相关照。相互的心地善良,使两人很快走到一起,开始患难与共的生活,而他们的财产和能力几乎只有善良和勤劳,加上一头驴。依靠善良和勤劳,有铁和贵英日复一日地下地劳作,且要改变生活。最主要的情节是他们在面临乡村建设的拆迁中,没有提出任何要求,而完全用自己的力量盖起一座土房。同时,村里又一次次要求有铁献出自己稀有的RH阴性血,为救治牵连全村土地收益的土地承包商。善良的有铁没有二话,一次次平静地配合,连献血受赠了衣物也用自己的谷物抵还。盖房的全过程,从挖土、脱坯、砌墙、伐木、上梁、运草、编席、铺顶等瓦木全活,有铁几乎全靠自己一己之力,仅有的帮手是贵英和驴,用了一个夏天,竟在平地上盖起一排简朴漂亮的传统民居。

  平实流淌的生活流,纯朴、真实、不煽情、不夸饰,让日子、生活本身说话,不仅带来令人感动的叙事,而且突出表现了两个物质穷困中的农民对自主生活的选择。在影片中,有铁在意的不是财富和地位,而是自己选择的权力。他对亲友、乡邻做生意的、打工回来的,生活穿戴变好了,都不在意,甚至对村里为扶贫,也为感谢他多次献血救人,而奖励他一套80平方米楼房,也并不开心。他问道:住进楼房,驴和猪、鸡怎么养?他对贵英感慨道,我们农民生下来就离不开土地。他和贵英少有的欢乐是在农活中、劳动中,是暴风雨夜两人为抢盖辛苦脱成的土坯挤成一团、浑身淋透、倒地大笑,是有铁看到贵英用茅草编成的小巧草马而露出的赞赏,是贵英看到有铁不肯打驴而感到他的心善,是看着小鸡长成满院跑的下蛋鸡的欢乐。善良和勤劳是影片塑造男女主人公的最主要内容。他们对辛劳生活的选择,有许多底层劳动者的朴实善良,与世无争,影片给出了细致而不乏诗意与哲思的描写。两人在给小麦间苗时,贵英除草不小心挖倒了一棵小麦苗,有铁安慰她,贵英却把麦苗捧在手里,说这也是一个生命啊,又仔细埋好,细致入微,颇有一点将心比心的人物相通。贵英意外去世后,有铁万念俱灰,失去了劳作的奔头,处理后事中,最后来到跟了他一生的驴身边,解开缰绳,拍着驴说,替人干了一辈子,走吧,一直看着驴轻快地消失在荒漠。这一组象征性画面彻底表达了有铁给自己、给所有生命以生活选择的愿望。他们选择中体现的善良是自然的、人民的生产生活所决定的,即在生产活动良性配置中形成的关系善良,而非教化的、编织的善良。影片对有铁、贵英善良勤劳的细致刻画,生动反映了艺术创作对人民性的表现深度。这种深度就在于普通劳动者在最困苦的生活中体现出天然的劳动快乐和乐观生活,折射出生活和历史就在这千万平凡人的劳作中创造、延续;更重要的是,影片在生活的真实性中写出了底层农民的精神自主性,他们对生活自主、自为的选择性。朴素、天然的精神自主,成为影片人民性的不一般表现。

  在人民性的真挚表达中,影片的重要内涵不是一般地表现农民生活的共同性,而是正视了个别性和共同性的矛盾共存关系,清晰描写了在农民生活关系中,农民的个人化需求与农村建设、农村发展的共同性如何融洽地融合问题,提出乡村建设应该更多考虑农民的个人化意愿、尊重农民的选择,才会更有生气活力。在影片中,有铁、贵英以外的他者,他们的兄长、乡亲、村领导几乎都没有人想到过有铁的意愿、选择、尊严,或是嫌弃,或是要求他们按照他者的要求,要结合、要搬迁、要献血,而且为了全体村民的.利益不断地献血,也一定要去住楼房。结果,有铁夫妻辛苦一个夏天,纯手工盖成的土坯新房,瞬间被拆迁规划下的推土机轰然推倒。影片在这里不动声色中表现了共同性与个人性应该如何和谐统一的严肃问题。

  有铁对生产劳动的自主选择,在艰难困苦中始终善良勤劳,在改变个人命运中的自为努力,表现了劳动者朴素的人性美,同时也带来现代性条件下,旧有生产方式对人的作用的反思。有铁的生产方式自由选择是他应该有的,但他的农活技术早已大大脱离了现代经济环境,远离现代技术生产力。有铁的造房手艺也无疑是漂亮的,但那些土坯墙、茅草屋顶毕竟都是落伍的,与现代工业文明的舒适性、进步性无法相比。有铁、贵英的善良勤劳付出与他们的生活质量相比仍然差距很大。影片因此又实际上反映了仅有善良勤劳还不足以改变生活,实现二人理想,必须要有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在贵英不慎落水丧生后,有铁的技艺和梦想彻底坍塌了。这使人想到万玛才旦的电影《塔洛》。影片主人公藏族牧民塔洛在飞快发展的城市化中也面临改变命运的渴望,但他除了背诵却没有一点适应城市化的技能。结尾是塔洛骑摩托车断油(也是失去能力的象征)停在公路上,无意义地放起一柱烟花,似是表达对变化世界的无从把握。而有铁则与侄子一家在影片结尾住进了楼房,给观众以一定慰藉,但有铁渴望的人与自然土地和谐共生的愿望能否实现,则仍然是一个开放的未知。

  歌颂艰难生活中善良勤劳的美好人性,直面农村建设中共同性与个人性的和谐发展,引起人们对新农村和谐发展的关注思考,男女主人公演员的出色表演,其中导演对非专业演员表演潜力的艺术性开发,使素人演员无可替代的生活真实性和剧本的文学深度贴切融合,海清对“遥远”角色的身心投入、真实演绎,都给《隐入烟尘》带来丰富的精神意蕴。

【《隐入尘烟》观后感】相关文章:

《隐入尘烟》观后感09-30

电影《隐入尘烟》观后感09-30

《隐入尘烟》的观后感(精选6篇)09-05

隐入尘烟经典观后感(精选8篇)09-05

隐入尘烟的观后感(精选21篇)09-16

《隐入尘烟》的观后感(精选17篇)09-08

《隐入尘烟》观后感(精选30篇)09-21

《隐入尘烟》的观后感(精选21篇)09-22

隐入尘烟的观后感(精选5篇)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