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时间:2022-06-24 12:15:55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15篇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摔跤吧爸爸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15篇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1

  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它讲述了一位父亲亲自把两个女儿培养成世界冠军的故事,赞扬了父亲高度的爱国情怀,和对女儿如山般的父爱,我是哭肿了眼睛走出电影院的。

  父亲是一位出色的摔跤手,曾拿过全国冠军,但他的梦想是世界冠军,为印度夺得第一枚国际金牌,让印度国歌在赛场上空嘹亮响起,他没有完成的梦想,想让儿子为他实现,但他却一连生了4个女儿。

  父亲意外中发现女儿也有可能成为摔跤手,于是开始了对姐妹俩近乎残酷的训练,在姐妹俩反抗时又剪短了她们的头发,甚至让她们和男孩摔跤,所有的这一切不知道遭到多少村民的嘲讽,遭到多少同学的嘲笑。

  一个婚礼上,新娘呆滞的、悲伤的神情和众人的载歌载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贪玩的姐妹俩被父亲抓个正着,姐妹俩以为天底下没有一个父亲会愿意让自己的女儿成为摔跤手,新娘子却羡慕她们有这样的父亲,因为父亲是真的爱她们,想让她们避免从小以家务为生,14岁就要嫁人过上相夫教子的生活,父亲想让她们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新娘子的话让她们惊醒,彻底理解了父亲的行为,这是故事的转折点,从此以后,她们自觉自愿地刻苦训练,父亲在田里亲自为她们搭建了摔跤场,教她们怎样摔跤,从此拉开了她们摔跤生活的序幕,把她们培养成了全国冠军。

  这里面有太多的艰辛、毅力和泪水,但最打动我的是那如山的父爱和对父亲对祖国的一片赤子之心。里面有太多镜头让我留下了感动的泪水。父亲决定让女儿成为摔跤手之前,女儿趴在父亲宽厚的肩膀上香甜的睡着,父亲宠溺地抚摸着女儿的头发,那温情的画面让我感动的落泪。父亲为了让她们保持健康的体魄,去市场上讨价还价买鸡肉,从妈妈坚决反对炒鸡肉的锅再进她的厨房,和妈妈看着孩子们吃鸡肉、喝牛奶,脸上流露出的不可思议的神情可以看出,爸爸培养孩子的决心超越了他的宗教信仰。

  但当爸爸带吉塔去比赛时,可耻的售票员嘲讽他们居然让女孩和男孩摔跤,不给他们进场的机会。当爸爸想为吉塔争取资金买个摔跤垫时,那些不作为的体育官僚露出了丑恶的、可耻的嘴脸,一阵嘲讽之后,扬长而去。但这些并没有击垮爸爸培养吉塔的决心,爸爸在纸上画出摔跤垫的样子,给她们讲解摔跤的技巧和规则。听着爸爸的讲解,她好像进入了摔跤场,踏上了柔软的摔跤垫,在运动场上拼搏。他们就是这样,凭着坚强的毅力和一颗爱国心,从泥坑中一步步走向全国冠军。

  吉塔去了国家体院,接受正规的教育,为了角逐世界冠军而努力。爸爸把她送到教练面前,请求教练如果能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她会很优秀的。教练傲慢无礼的态度,印证了他的人品和无能。吉塔也变得爱美,而且高傲起来。吉塔在沙坑中和父亲的比赛让人记忆犹新,老父亲体力不支的被女儿摔在沙坑里,神情疲倦,精神恍惚。第二天,吉塔坚定地离去,她全然不知楼顶上一直默默看着父亲眼神里的担忧。

  妹妹芭比塔也是全国冠军,现在也来体院训练了。妹妹是个正直、善良、尊敬父亲的孩子,姐姐并不听妹妹的劝告,以为自己凭技术赢得了父亲。在连续的失败中,吉塔终于认识到了错误,当爸爸在电话这头听到女儿的哭声,他就马上开始收拾行李,要去陪伴女儿。我的泪早已打湿了衣衫,这样残忍的父亲有一颗最爱女儿的心。

  教练认定吉塔是个失败者,她决不能参加55公斤级的比赛,如果能在51公斤级比赛中获得铜牌他就知足了,真愚蠢!

  爸爸鼓励吉塔参加55公斤级的比赛,而且他坚信吉塔会赢。他帮女儿补充营养,并在战术上指导她们。

  然而这一切终于被学院领导知道,教练撺掇开除她们,老父亲眼含热泪,拿出孩子从小获得的荣誉证,她们一路走来太不容易了,只为了实现他的梦想,为印度拿到一枚国际金牌

  看到老父亲为了帮女儿实现梦想,其实也是他的梦想,一生拼尽全力,又再一次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对父亲满满的心疼,满脸的泪水怎么也擦不完。学院终于被父亲感动留下了她们,但不允许她们再走出学院一步,也不允许父亲再踏进学院。吉塔只好在电话中向父亲寻求帮助,父亲让她把比赛记录拷贝一份,然后包场观看比赛。爸爸让吉塔把比赛视频打开,调到x分x秒,告诉她失误在哪儿,如何调整,吉塔就是这样在爸爸的帮助下重新拾起了信心,赢得比赛。

  父亲的伟大还在于关键时刻,他能给女儿坚定的力量。在国际比赛中,他用睿智冷静的头脑,超乎常人的理性思维,在关键时刻指导女儿取得胜利。父亲的存在在她心里如山一样的高大,看见父亲,她心里就踏实,就有信心赢取一切。父亲的话你的胜利不只属于你,还属于千千万万被误解被歧视的女孩,父亲的爱国,和他冷静睿智的思维影响了吉塔的判断力,所以最后在父亲没有在现场的情况下,吉塔也能赢取比赛的原因。

  当嘹亮的国歌声响起,当父亲满含热泪的跑到现场,当女儿把金牌递给爸爸,爸爸给女儿戴上金牌,当女儿幸福地抱住爸爸,当爸爸说出你是我的骄傲!的那一刻,我用手捂上双眼,任感动与幸福的泪水顺着指缝流下来。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2

  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正在缓慢而坚定地占领中国大陆的票房头名,并且成功地超过第二名两倍以上。对于一部上映首日只有13。3%排片的励志电影,没有什么比这种票房逆袭更感人的励志了。在上映十天之后,院线终于承认了它的强大生命力,在观众的呼喊声中把排片调整为27。5%———当市场和自己的预期相悖的时候,商人会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从13。3%到27。5%,在中国电影的历史上,很少有什么片子能够像《摔跤吧!爸爸》一样,在上映第十天的时候,突然排片上升至上映日的两倍以上。为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

  因为印度足够遥远,遥远到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而在我们的这种想象里,印度拥有了一个妥善的位置。就像是我们贫穷而无害的远亲,过着我们曾经的日子,正在努力追赶却永远追赶不上我们的脚步。因此,我们会在这样的远房亲戚身上,投射出最多的同情、理解以及慈悲。不全是为了他们,我们带泪的温柔有一大半是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昔日里努力挣扎的自己。

  设想一下,《摔跤吧!爸爸》改换为中国背景。1957年西部三省交界的某个山村里,有一个执拗的前全运会摔跤冠军爸爸,为了自己的梦想,非要逼着两个女儿学摔跤。还有人要看吗?还有那么多眼泪么?我猜那会是完全不一样的情形,我们对于山村,对于贫困,对于一个生了四个女儿的农村汉子太过熟悉,对于那样的生活太过熟悉。所以,我们并不会喜欢那种真实,尤其是在大银幕上重温那种感受,不会有多少人感觉到舒服,就像是好容易摆脱的噩梦重又前来。

  把这个梦移动到印度旁遮普邦,再在里面放一点咖喱,增加一点印度歌舞。对于这个程度的真实,我们是热爱的,而且随时准备大哭一场。因为它足够安全,是一种安全的真实。

  对印度人而言,《摔跤吧!爸爸》也足够安全。它蜻蜓点水一般说到了印度的童婚,谈到了妇女在印度的命运,但就那么点了一下,然后就飞快地讲述一个励志故事。它也点到为止谈到了印度基层管理的无能和无耻,尸位素餐,在其位不谋其政,但也就那么点了一下,然后就又融入了印度爱国主义的大合唱之中。由于《摔跤吧!爸爸》的轻功是那么好,看到最后的时候,我们几乎会忘记了这部电影的一开始,讲述的是一个父亲的执念,想要自己的儿子拿一会奥林匹克摔跤冠军。而是习惯了最终的宏大叙事,变成了一家人一心一意在英联邦运动会上,为了印度国旗升起而奋斗终身。

  这也是中国观众最喜欢的主题:从不被人看好到万人敬仰,最小的最贫弱的个体为了国家做出了最大的贡献。套用那句网上的话来说,“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弱小者的成功逆袭,配合上爱国主义的进行曲,永远热泪盈眶,永远热血沸腾。然而仅仅有这点东西是不够的,还需要一点点安全感,也就是心理满足———

  在类似的命运之中,我们的妇女已经走过了《摔跤吧!爸爸》里的那一段艰难岁月,平等地和男子运动员一样站在赛场上为国家争夺奖牌。而事实上,中国姑娘们干得挺不错,迄今为止她们无论是奖牌数量还是奖牌质量,都远超男性选手。所以,我们泪水涟涟地看着落后、贫穷的印度大陆上,妇女艰难地站起身来,想要在男性主导的世界里发出一点声音。在银幕上看到印度妇女因为女摔跤手的胜利而神采飞扬的时候,我们竟然也产生了一点点白人感:哦!可怜的印度人,他们终于有了一点点进步!为他们鼓掌欢呼吧!欢迎他们迎头赶上!他们终于走上了我们走过的正确道路!

  如果说《摔跤吧!爸爸》在印度是一部纯粹的励志大片的话,它在中国的流行除了同样的励志和爱国元素之外,则带着一种巧妙的恭维意味,成功地让每一个观众产生了一种抚今追昔的感慨,并由衷地希望黑皮肤的印度女孩能够击溃各种金发碧眼的英联邦成员国家的白人女孩———有一种强烈的共同命运感,让中国观众深深带入其中。

  对于我来说,《摔跤吧!爸爸》是一部充满感人细节的类型片。它披着印度本土电影的皮,但是内核却严格符合好莱坞类型片的要求。在每一个环节上都精心处理,在每一处情感爆发点之前都做了精确计算。它拥有相当不俗的演员和表演,也有相当专业程度的导演、摄影、音乐和剪辑。于是,哪怕它在剧情上落入了一切励志片的俗套,但是依然能凭借精湛的技术,以及在细节上的可信,让观众深深陷入剧情,迫不及待地渴望着在最后一刻出现传说中的5分,彻底扭转战局。

  不单是在中国,在这个世界的每一处,《摔跤吧!爸爸》都没有超越人们对印度的想象,也没有超越人们对印度刻板印象的总和。它并没有试图告诉世人任何关于印度的新视角和新发现,它只是重新讲述了一个真实的印度故事,并且在这个故事上增添了许多戏剧性,为主人公设置了许多真实故事里并没有的障碍。影片中的印度并非是印度的真实,但是人们想象中需要的那个印度。因此,它拥有了最为“真实”的幕布,在这个幕布下面,坐满了最为恳切的观众:请给我们讲述一个真正的印度故事吧!

  于是故事开始了:从前,有个印度男人,他一直想要一个儿子,好继承他的摔跤天赋,争夺一枚奥运会金牌,然而上天接连给了他四个女儿。当他已经完全绝望的时候,有一天,他回到家的时候,看到了愤怒的邻居......

  这样的故事,在哪里都会发生。但我们更爱看它发生在印度,否则,它只会以小品形式出现,叫做《超生游击队》。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3

  近日,趁着休息,去看了《摔跤吧,爸爸》,这部尚未观看但被好评如潮的影片。印度电影,从来就让人印象深刻而风味独特。阿米尔·汗这个国宝级的演员,更是影片质量的实力保证。从《地球上的星星》到《三傻大闹宝莱坞》,再到《我的个神啊》,其精湛的演技全粉无数早已老生常谈。

  整个电影,其实故事的梗概并不复杂,一句话概括,便是父爱护航下的追梦故事。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会跟着剧情的起伏、人物的演绎、场景的切换、音乐的冲击,很自然地吸引和陶醉其中。等字幕上来、灯光亮起,眼角会泛着泪珠,体验一回热泪盈眶的激动与感慨,这是观影后最直观且真实的感受。

  在我看来,电影镜头的每一帧,都渗透着梦想,更浸润着父爱。

  父爱的严苛,遭人恨,但终被感激。

  阿米尔·汗饰演的父亲辛格,是顶级的摔跤运动员。电影中有一个回忆过往青葱岁月时候的镜头,年轻气盛的英俊面庞、满身肌肉的实力无畏,以5分的优美弧线将对手快速绝杀。当这一帧只有短暂几秒钟的画面消逝,也意味着光辉灿烂的运动生涯的结束,进而变成了面对满墙的奖状、奖牌追溯、回想,并且将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

  当最心爱的食物被拦截,当及腰的长发被剪短,当清晨五点被唤醒,出现在地头田埂、在街边马路,进行残忍、严苛的高强度训练。女孩们不堪忍受满街扑面而来的嘲笑,满身腰酸背疼的酸楚,她们想要反抗的咬牙切齿,通过神情动作、通过呐喊的音乐蓬勃迸发出来。

  我能切身感受那股歇斯底里的恨意,尤其是在“感觉身体被掏空”的疲惫和无力感中。就像当初为了练得一手好字,被爸爸关在家里布置超负荷的写字练习时候,那股从心底里升腾起的不满与怨念。与此同时,我也在试图抽离出来冷静思考,虎妈狼爸的训练方式之下,是否意味着梦想的强权性赋予,童年快乐的无情剥夺。但当荣归故里,当学有所成,再回首曾经这样的一种严苛、强制,与那时候肤浅和片面的自由、舒适相比,你会感谢这样一种铁面无情。当成功与荣耀随之而来,推掉鲜花和掌声,最终跑向的是父亲的方向。

  父爱的远见,不被理解,却战胜世俗。

  于一个闭塞的小村庄而言,对一群市侩的小市民来说,辛格训练女儿的方式,前所未闻,引来无数的嘲讽与嬉笑也自然在所难免。就连深爱的妻子,也无法理解;两个年幼的姑娘,当然也苦思不得。自以为反抗成功的两人,在盛大的舞会上穿红批纱、载歌载舞,一记耳光,让全场瞬间鸦雀无声。人群散去,美丽的、稚嫩的却愁容满面的姑娘,十分早熟却很有见地地说出一番话:“他在和全世界对抗,他承受着所有人对他的嘲讽。为什么?为了你们有个好的未来。”简单的话语,却一下击中姐妹俩的内心。

  我们的确比较容易从自己的处境理解和出发,去自我悲悯,去扩大这样一份哀怨,进而去伸张自己的不公,去追要平衡。殊不知,跳脱出个人的一己私欲,尝试着从父亲的角度,从这样一个平常却坚持的老头的视角出发,去思考去感受去认知,他所遭受的不理解、被嘲讽,他督促之下的辛劳又何时少过半分。但从来,他都平静直面、照单全收。

  他的远见,在于看见了女儿们身上继承着易于常人的运动禀赋,是天生的摔跤手,不是空穴来风毫无依据。他的远见,在于想见了普通人家的印度姑娘,14岁即要嫁为人妇、一辈子与锅碗瓢盆为伍的悲惨命运,真实无奈也无可逃脱。他的远见,在于憧憬并且坚信在世界的舞台上,要为自己的国家争光,让国歌响彻全场,并非天方夜谭。他怀着他的远见,不解释、不争辩,砥砺前行,终得印证。

  父爱的温暖,静默无声,但铿锵有力。

  相比于母爱的涓涓细流、温婉可人,父爱如山,静默无言,却也震撼心灵。影片中,其实并未用鲜明的手法在铺陈父爱,但细枝末节点点滴滴之中,抖露无疑。

  为了得到一块小小的专业的摔跤垫,放下高傲的自尊心,去和庸俗懒政的官僚,低声下气,恳声切语;为了让女儿受到更为专业的训练,像珍宝般将孩子拱手托付,战战兢兢和无能却傲慢的教练交代细节,反遭厉声的斥责和侮辱;看着女儿在正规训练的道路上偏离航向,用老了的并不矫健的身体与之对抗,看着女儿胜利后高冷出门,辛格站在家中二楼的阳台,注视无言静默相送;为了恳求校方能够给予女儿继续比赛和训练的机会,将珍藏多年的过往照片,成册奉上,照片斑驳、相册破旧,这里面有多少遍的触摸,有多少次的回首,又有多少次的骄傲与自由;情急之下,双手合十,恳心祈求,强硬的父亲第一次变得软弱无力,大大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让人动容不已;为了给予孩子最为准确的教导,穿梭过街头小巷,蜷缩在方寸剧院,去反复观看影像,去寻XX之道。

  这样的片段,细碎却也真实。随便捡拾一粒,想来便备觉温暖。

  这部影片的表达,其实还是克制的。联想印度的国情与背景,这样的处理,是更为妥当的。

  在很多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在很多次以为相拥而泣的瞬间,取而代之的是远远的一次观望,是相识的一个点头,是眼神传达出的一份爱意。就连最后最重要的赛场上,尽心与操劳一生,渴望与期待满心的父亲,被关在赛场之外的小黑屋。这样的设计,何其残忍,生生剥夺了一个父亲,见证女儿成功的荣耀;也剥夺了一个追梦者,见证梦想成真的激动。

  但也恰恰是这样的设计,让孩子学会自己去独自面对社会面对挑战,学会了在没有父亲羽翼保护下的成长与涅槃。当雄浑的国歌声响起,成功的不只是这个家庭的终被理解,不只是这个国家的终于荣耀,更预示着一种新的可能,追逐梦想可得的可能;提供着一种新的选择,逃脱既定命运安排,拥有不一样人生的一种选择。

  好片一部,推荐一看。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4

  母亲节的那天,我去看了电影《Dangal》,印度语中Dangal是摔跤的意思,中国上映被翻译为《摔跤吧!爸爸》这是一部紧张又不失温情和笑点的故事,恰到好处的配乐,敬业的演员和值得思考的人生,电影院里的我已经不是哽咽,而是忍不住的失声大哭了,让这碗励志鸡汤喝的很畅快很舒服。

  电影根据真实人物改编,讲述主角马哈维亚(阿米尔汗在本片中扮演的父亲)印度的一名摔跤运动员立志为国家赢得一枚摔跤奖牌,却因环境等原因,无法圆梦,退役后无钱无地位的他始终怀揣着一颗为国争光的赤子之心,一心想生儿子,但老天给了他4个女儿

  有一天当他发现女儿们有摔跤天赋,不顾社会反对和嘲笑,让女儿走一条与其他女孩子不同的道路,为了女儿对抗整个世界、与印度传统观念抗争,成为一个孤胆英雄,不信任国家体育学院的教育方式,无论遇到多大阻力都坚持着自己的信念,正是这份反传统的执拗精神和信念,最后把女儿送上国际赛场,成为印度摔跤史上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在印度,传统观念都认为女人是男人的附属品,14岁便要嫁人,然后一辈子跟锅碗瓢盆打交道,但马哈维亚却无视全村人的冷嘲热讽,为自己的女儿选了一条完全不一样的道路,先是带着女儿和男孩们比赛,最后在国际赛场上夺金成功,为印度人赢得了他们最珍视的国家荣誉,而且动摇了印度社会长期存在的重男轻女的思想,为全印度千千万万的女孩带来了希望。

  喜欢这种鼓舞人心的电影,剧情热血逗乐、竞技惊心动魄、故事励志感人,要知道每个冠军的成长都不简单,他们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现实的种种,还要面对自己的内心。几组动作戏非常精彩,毫无尿点,经过了父女之战,二者心灵决裂,再到最后一场父亲缺位,而吉塔终于走向人格的独立,依靠自己取得胜利,才让电影达到了更高程度的升华,实现的不仅是她个人的胜利,也是千万印度女性的胜利。

  摔跤冠军马哈维亚辛格珀尕的扮演者阿米尔汗为了演好片中角色的19岁、29岁和55岁三个不同状态,通过训练和饮食,愣是将体重从140斤增肥到194斤,从魔鬼身材变成蛋白质大叔,在拍完胖大叔戏份后,又花了五个月时间疯狂减脂变回144斤的型男,实在是非常敬业,阿米尔汗如说:短短几个月,这些女孩子通过地狱般的训练成长为摔跤运动员,让她们看起来完全就像国际职业摔跤手!。为了拍好这部电影,把事情做到极致的这种敬业精神,我也是由衷地佩服和欣赏!《摔跤吧!爸爸》观后感700字

  今天闲来无聊打开电视看了一部电影,今年才上映的印度片《摔跤吧!爸爸》,豆瓣评分9、1分,还算比较高了,至少说明这部电影还是很值的看的,毕竟深受文青的喜爱!

  这部电影虽然是一步励志片,但是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说明电影的故事在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因此还是有很多的借鉴意义。

  故事情节介绍:

  马哈维亚(阿米尔汗AamirKhan饰)曾经是一名前途无量的摔跤运动员,在放弃了职业生涯后,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能够替国家赢得金牌。马哈维亚将这份希望寄托在了尚未出生的儿子身上,哪知道妻子接连给他生了两个女儿,取名吉塔(法缇玛萨那纱卡FatimaSanaShaikh饰)和巴比塔(桑亚玛荷塔SanyaMalhotra饰)。让马哈维亚没有想到的是,两个姑娘展现出了杰出的摔跤天赋,让他幡然醒悟,就算是女孩,也能够昂首挺胸的站在比赛场上,为了国家和她们自己赢得荣誉。

  就这样,在马哈维亚的指导下,吉塔和巴比塔开始了艰苦的训练,两人进步神速,很快就因为在比赛中连连获胜而成为了当地的名人。为了获得更多的机会,吉塔进入了国家体育学院学习,在那里,她将面对更大的诱惑和更多的选择

  这部电影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具备三个要素:

  1、先天条价

  这个从电影中可以看出,吉塔和巴比塔首先是天生的具有摔跤的天赋,这样才能够获得父亲的认可,从而使父亲幡然醒悟,女儿只要有天赋一样可以培养成一名优秀的摔跤运动员,并能成为冠军。现实也是这样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天赋在怎么努力也是有天花板的,即使能成为优秀的运动员,但是绝对成不了国际冠军,因为他根本不具备成为冠军的先天素质,这个素质是后天很难完全弥补的,就像一块很普通的玉料,即使再好的工匠再好的雕工也许能雕出一件精美的作品,但是绝对雕不出一件精美绝伦、举世无双、独一无二、流传百世的无价之宝来。人也是这样的,先天条件绝对了你的绝对高度。这也是为什么古人将一命二运三风水将命排在第一位的原因。

  2、后天努力

  这个也正好印证了古人的一句老话十年磨一剑,这个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包括身体上和精神上折磨和压力。这也告诉了我们,要想成功必须要付出比别人多的多的努力,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也没有哪条成功道路是一马平川的,都是吃遍了别人不愿意吃的苦,付出比别人多的多的努力才换来。

  3、贵人相助

  假如没有发现两个女儿摔跤天赋的伯乐也就没有吉塔和巴比塔成为摔跤运动员的事情;假如没有对她们严格要求的父亲,她们也许在这条路上早就放弃了;假如没有对他们如此了解的父亲,可能吉她在半决赛前已经被淘汰。因此父亲正是她们的贵人。有了贵人的相助能让她们在成功的路上少走很多弯路。因此,我们要善待生命中的每一个人,也许他就是你的贵人。

  总之,一个人要想成功一定离不开这三点,但愿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能发现自己的天赋,并能不畏艰难持续为之奋斗,而且能遇到可遇而不可求的贵人相助,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5

  今天晚上胃不舒服,睡不着觉,翻书看看。看到易经比卦的“比之自内,不自失也",联想到了上周日看的电影《摔跤吧,爸爸》,突发想写点东西。今天的社会,互联网的时代,人人都在神化自己,包装自己,夸耀自己,希望把自己打造成神一样的IP时代,我们最想要的又是什么?

  “比之自内,不自失也",跟着自己最渴望的感觉去走,不失去自我。读易经最有趣,你能看到很多的东西,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定向思维。没有定向思维,一切的一切都是浮云,定向思维是我们的方向,是目标。飞机敢起飞,是因为知道有着陆点;学习开车,首先得学会刹车。今天有为是什么?今天的有为是为了无为,所谓的无为而为?但是当自己还没有习惯的时候,能无为吗?所以我们都要经常问一问内心到底要什么结果?最终要我们慢慢地养成习惯,所有的'一切,刚开始的时候都是有为,然后才到无为,达到自然的状态。

  其实每个人都一样,刚开始的时候都先不断提醒自己。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一学就会,我们有句话叫知道不等于做到。学习了,知道了,但这认识并不是你的,因为还做不到。这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不断提醒自己,自我反省的过程。易经里面有复卦,复卦就是要经过不断地反复慢慢地改变,只要我们感受到自己是不是比昨天好一点。

  今天比昨天,这是一个趋势,这是一个方向,但是不要执着于具体进步,我们不要总是无法接受自己,不要总是在压力中前行,只要不自失,永远不要迷失掉自己的目标,朝着一个方向前进着就好。在这个前进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得很多的伪风景,特别特别美,我们不想走了,当有一天你发现,跟我们同行的人已经看不到了。在这里我要提一句不断地激励着我前行的话:“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能坚持的人太少”。每当我想放弃的时候,这句话就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会想我会是那个慢慢走丢的人吗?不,一定不是!

  这些认知自己也记不清楚是在那里看到的,是什么时候看到的,但是它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真正变成了我自己的认识。就像我们现在跟孩子读经典,经典里面那么多的智慧,孩子不需要记忆,不需要强迫,他只要喜欢上阅读,你也不知道那一天,经典里面的智慧就会变成他自己的智慧了。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所有的基础都建立在有为的基础上,我们要陪着孩子形成阅读经典的习惯,阅读并不是一种形式,阅读是理解能力的基础,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学习,跟物相处,跟书本相处,跟自然相处,都是在相处。可是这个相处的过程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理解能力强的人,会更深刻,更加透彻,获得的智慧也就会更多。

  所以,当孩子还没有形成良好习惯的时候,还没有理解这个社会的时候,我们是要有所作为的。最近一部电影《摔跤吧,爸爸》很火,在老婆的号召下也去看了,去之前我是无所谓的,之前看过的电影都没有特别的印象,看过了就看过了,纯属娱乐,没有什么意义。但是这个电影却不一样,里面的画面不断地在我心中回荡,感触特别深,回来就想写下观后感的,但是一直静不下心来写。

  作为两个正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孩子爸爸,站在一个父亲的角度,谈下我自己的观后感:

  一、父亲的角色无可替代,他是勇气与信心的源泉,即使全世界不相信孩子了,但是有一个人一定会始终相信他,那就是我们。父亲们会更加理性,原则性更强,也更加之强势。因为他知道有些东西不是讲道理可以说得清楚的,世界从来不跟人讲道理,它是无情的。在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告诉他做人做事的边界。

  可是在具体的事情中,可能父亲们也是感到难受,当你严厉规范孩子的行为时候,你内心可能是难过的,但是你必须得这样做。孩子可能不理解,他会疏远你,母亲可能不认可,也会责备你,但是必须做的还得做,这是父亲的角色赋予他这个责任与义务。

  二、家庭的教育远比学校重要,这一点我相信很多人已经都认同了,但是却及少有人做得到。因为我们做不到,所以把希望都寄托在学校,学校的老师未必有你了解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不一样的优点缺点,如何发挥孩子的优点,鼓励他前行。老师也没有更多的耐心在一个孩子身上,优秀的孩子一定有优秀的父母,老师只是锦上添花。学校教育是大众普及教育,家庭教育远比学校重要。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去到好的学校读书,可是那么多的孩子不可能绝对公平,有择校能力的人永远只是少数人。那么我们就放弃了吗?当然不是,再坚苦的条件也会出优秀的人才,人生不只是九年,而一生,家里就是最好的学区房,既是自我安慰,也希望与更多人共勉。

  三、梦想,上面讲到了易经里面最重要的思维——定向思维。我的梦想,我的目标是支撑我们能走多远,能飞多高的精神食粮,以至于我们不会迷失在前进的道路上。这个梦想既是父亲,又是孩子的,只有孩子理解了这个梦想的意义,他才会理解父亲,并激发他们内心的能量。而父亲也要有梦想的支持,相信自己孩子能达到什么高度,才能坚持地陪伴,相信自己,给了孩子最大的勇气与力量。

  现实是很多时候,是父亲们做不到,不是孩子不优秀。我们常常自己先放弃掉了自己,怎么可能给孩子树立梦想,给他们信心呢?当我们抱怨孩子不够优秀的时候,先看看自己是否做得足够好。如果我们都不能控制好自己,那是没有理由责备孩子的。我常常提醒自己的是:“你要能够控制好自己,才会有足够好的未来”。

  四、最后那句话:“你是我的骄傲”,我希望这句话既是我们说给孩子的,也是孩子说给我们的。

  晚安!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6

  电影摔跤吧爸爸是由真实故事改编的,主要讲述的是辛格培养两个女儿成为摔跤选手冠军的事迹。

  电影的开头讲述了主人公马哈维亚·辛格·珀尕热爱摔跤并且希望通过成为世界级的摔跤冠军为国争光,可惜的由于国家的不支持和现实生存的原因,他不得不放弃摔跤而像一个平凡人一样找一份工作挣一份工资维持生计。他也没有丝毫减淡自己对摔跤的热爱,他希望生一个儿子继承自己的理想,可惜的是即使用了各种偏方,妻子每一胎都生了女儿。可是在他几乎要放弃自己的梦想的时候,他在女儿的打架事件中发现了女儿们身上的摔跤手潜质,于是他突破传统,与妻子协商一年的时间,培养女儿成为一名摔跤手。之后电影就写了两个女儿在训练中的反抗,然后到了电影中期便开始用大量的镜头描写大女儿由反抗训练到主动严格训练,以及她进入国家队后的变化,之后又再次在父亲的指导下获得世界冠军的事情。

  观看完整部电影,有很多不一样的感受,首先在电影里你可以感受到主人公对理想不放弃的追求,他可以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做出各种你意想不到的努力,比如他为了生儿子使用各种偏方,为了女儿训练放弃了一份工作,甚至是为了女儿而对学校领导下跪。然后你也可以感受到一种父母子女之间的温情。父亲的训练很严,甚至可以让女儿剪下出生就留到现在的头发,可以把女儿扔进河里让她们自救。但是你也会看到父亲在女儿去了国家队后想要表达又无法表达出来的关切,看到父亲在被大女儿反驳后的隐忍,看到父女在电话两头的泣不成声,看到父亲对女儿拿到冠军的欣慰和激动。每一个镜头都让人感动而揪心。当然我们也很容易在大女儿吉塔的首战和最后的冠军战中找到一股热血澎湃的感觉,当然电影最后国歌的响起可以说是燃爆整部电影。

  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可以说是非常棒的!首先就演员阵容,主角的饰演者是阿米尔·汗,不但知名度很高,而且演技也是实打实的。为了演好一个男人的年龄身体变化,他在短时间内增肥28公斤,又锻炼暴瘦25公斤,练出一个摔跤手该有的身材。其次就是这部电影很会使用一些艺术表现技巧。电影里用很了很多转折,比如吉塔的训练从最初的反抗到后面自发主动,然后再到国家队时地松懈,最后是觉醒后的恢复严格训练。还有她的形象从长发到短发再到长发最后到短发。

  当然,笔者觉得用的最精彩的是伏应技巧和倒勾技巧。因为这些都在最后电影比赛的高潮表现出来了。电影前期描述主人公辛格示范得分动作时只简单提到了得五分动作的事情而没有播出示范动作,而是留到结尾吉塔比赛回忆的时候播出了如何才能得五分的摔跤动作。还有就是最后决赛父亲被设计无法在比赛现场指导时,电影播出了辛格曾经的教育话语以及曾把女儿扔河里教育她们要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的事情,从而推动吉塔下一步比赛动作。电影里的这一些技巧很多电影都会使用,并且也容易被人猜到,但是这部电影在使用这些技巧的时候成功地给了我们意料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的感觉。最后就是电影的叙述用了很多侄子的旁白,这些旁白都给这部电影增添了很多喜感,而且也可以让我们观众更好地以第三者的身份看待整部电影的故事发展过程。

  当然,笔者认为这部电影吸引人的很多都是一些细小的故事情节。在此举例两个笔者印象深刻的。第一个就是吉塔在电话里的哭泣。这一情节的拍摄真的很真实,哭得很真。人心情真的崩溃的时候哭是真的说不出话的,想要说话也是已经哭到嘴张着,喉咙发不出声音的那种,整个人都在一下一下地抽搐的那种。电影里的吉塔局势这样哭的,所以这一种哭泣完全把电影里吉塔的愧疚和不甘全部表现了出来,让人心疼,引人落泪。第二个就是吉塔两姐妹被父亲剪下出生以来一直留的长发的情节。这里其实笔者觉得电影更多的想要表达吉塔被剪发的绝望,但可能由于本身文化不一样,笔者并没有觉得剪下头发有什么,但是也因为自己也曾经被强行剪过头发,被两人的情感很是理解。不过笔者看到这个情节感受到的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强权吧。在印度家庭里男人的权力是很大,可以说是男权很明显的家庭文化。主人公能够如此简单地决定了二人练摔跤和剪发的命运,两个女儿能够强行接受这种安排,难道不是有这一种男权主义在背后做支撑吗?若是男女平等的背景下,主人公又怎么会如此轻易地决定了两个女儿的人生道路?可以说这个情节也侧面暴露了很多印度的社会现象。

  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很纪实的,毕竟是真实故事改编的,但也因为是改编的,也存在一些戏剧性的情节在,比如电影后面父亲被关起来的情节,现实的事件中父亲是全程待在现场看比赛的。这部电影的取材都源于生活,很现实普通的生活,但它表现出来的样子又有了很大的升华,因为电影很多地方都用一些很普通的小细节侧面的揭露了大多数情况下的印度社会,有一定的批判和启示作用。总体而言,摔跤吧!爸爸的确是一部非常值得我们去观赏,去感受,去思考的一部好电影!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7

  电影摔跤吧爸爸是由真实故事改编的,主要讲述的是辛格培养两个女儿成为摔跤选手冠军的事迹。

  电影的开头讲述了主人公马哈维亚·辛格·珀尕热爱摔跤并且期望经过成为世界级的摔跤冠军为国争光,可惜的由于国家的不支持和现实生存的原因,他不得不放弃摔跤而像一个平凡人一样找一份工作挣一份工资维持生计。他也没有丝毫减淡自我对摔跤的热爱,他期望生一个儿子继承自我的梦想,可惜的是即使用了各种偏方,妻子每一胎都生了女儿。可是在他几乎要放弃自我的梦想的时候,他在女儿的打架事件中发现了女儿们身上的摔跤手潜质,于是他突破传统,与妻子协商一年的时间,培养女儿成为一名摔跤手。之后电影就写了两个女儿在训练中的反抗,然后到了电影中期便开始用很多的镜头描述大女儿由反抗训练到主动严格训练,以及她进入国家队后的变化,之后又再次在父亲的指导下获得世界冠军的事情。

  观看完整部电影,有很多不一样的感受,首先在电影里你能够感受到主人公对梦想不放弃的追求,他能够为了实现自我的梦想做出各种你意想不到的努力,比如他为了生儿子使用各种偏方,为了女儿训练放弃了一份工作,甚至是为了女儿而对学校领导下跪。然后你也能够感受到一种父母子女之间的温情。父亲的训练很严,甚至能够让女儿剪下出生就留到此刻的头发,能够把女儿扔进河里让她们自救。可是你也会看到父亲在女儿去了国家队后想要表达又无法表达出来的关切,看到父亲在被大女儿反驳后的隐忍,看到父女在电话两头的泣不成声,看到父亲对女儿拿到冠军的欣慰和激动。每一个镜头都让人感动而揪心。当然我们也很容易在大女儿吉塔的首战和最终的冠军战中找到一股热血澎湃的感觉,当然电影最终国歌的响起能够说是燃爆整部电影。

  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能够说是十分棒的!首先就演员阵容,主角的饰演者是阿米尔·汗,不但知名度很高,并且演技也是实打实的。为了演好一个男人的年龄身体变化,他在短时间内增肥28公斤,又锻炼暴瘦25公斤,练出一个摔跤手该有的身材。其次就是这部电影很会使用一些艺术表现技巧。电影里用很了很多转折,比如吉塔的训练从最初的反抗到后面自发主动,然后再到国家队时地松懈,最终是觉醒后的恢复严格训练。还有她的形象从长发到短发再到长发最终到短发。

  当然,笔者觉得用的最精彩的是伏应技巧和倒勾技巧。因为这些都在最终电影比赛的高潮表现出来了。电影前期描述主人公辛格示范得分动作时只简单提到了得五分动作的事情而没有播出示范动作,而是留到结尾吉塔比赛回忆的时候播出了如何才能得五分的摔跤动作。还有就是最终决赛父亲被设计无法在比赛现场指导时,电影播出了辛格以往的教育话语以及曾把女儿扔河里教育她们要学会自我解决问题的事情,从而推动吉塔下一步比赛动作。电影里的这一些技巧很多电影都会使用,并且也容易被人猜到,可是这部电影在使用这些技巧的时候成功地给了我们意料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的感觉。最终就是电影的叙述用了很多侄子的旁白,这些旁白都给这部电影增添了很多喜感,并且也能够让我们观众更好地以第三者的身份看待整部电影的故事发展过程。

  当然,笔者认为这部电影吸引人的很多都是一些细小的故事情节。在此举例两个笔者印象深刻的。第一个就是吉塔在电话里的哭泣。这一情节的拍摄真的很真实,哭得很真。人心境真的崩溃的时候哭是真的说不出话的,想要说话也是已经哭到嘴张着,喉咙发不出声音的那种,整个人都在一下一下地抽搐的那种。电影里的吉塔局势这样哭的,所以这一种哭泣完全把电影里吉塔的愧疚和不甘全部表现了出来,让人心疼,引人落泪。第二个就是吉塔两姐妹被父亲剪下出生以来一向留的长发的情节。那里其实笔者觉得电影更多的想要表达吉塔被剪发的绝望,但可能由于本身文化不一样,笔者并没有觉得剪下头发有什么,可是也因为自我也以往被强行剪过头发,被两人的情感很是理解。可是笔者看到这个情节感受到的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强权吧。在印度家庭里男人的权力是很大,能够说是男权很明显的家庭文化。主人公能够如此简单地决定了二人练摔跤和剪发的命运,两个女儿能够强行理解这种安排,难道不是有这一种男权主义在背后做支撑吗?若是男女平等的背景下,主人公又怎样会如此轻易地决定了两个女儿的人生道路?能够说这个情节也侧面暴露了很多印度的社会现象。

  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能够说是很纪实的,毕竟是真实故事改编的,但也因为是改编的,也存在一些戏剧性的情节在,比如电影后面父亲被关起来的情节,现实的事件中父亲是全程待在现场看比赛的。这部电影的取材都源于生活,很现实普通的生活,但它表现出来的样貌又有了很大的升华,因为电影很多地方都用一些很普通的小细节侧面的揭露了大多数情景下的印度社会,有必须的批判和启示作用。总体而言,摔跤吧!爸爸的确是一部十分值得我们去观赏,去感受,去思考的一部好电影!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8

  印度是个等级制度非常严格,男尊女卑思想极其严重的国家。

  片中那个被嫁给一个陌生男人的十四岁的新娘,在婚礼一片载歌载舞欢声笑语中,冷脸冷心地讲述她看得见过程和结局的人生:悲催又无奈。印度大多数农村的姑娘,甚至大多数城市的姑娘,过得依然是这样的人生。

  片中的父亲,尽管生活在一个小村庄里,有对摔跤运动的执着热爱,有为国家赢得荣誉的坚定理想,有头脑,有行动力,能够无视旁人的嘲笑,冷眼,以智慧和不懈的努力,突破重重困难,坚定地将女儿培养成世界冠军。

  这里有几个层次的表达,身为女子,其实一样可以有所作为,一样可以有所成就。

  父亲对女儿 博大深沉的爱与包容,了解与支持,将女儿导向成功。走向成功的路一定是艰辛而漫长,需要持久专注,心无旁骛。

  影片让我回忆起一个印度学生,从她那里我知道,尽管世界已经发展到现代如此文明的程度,男女已经毋庸置疑地平等与平权,可是印度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很严重。

  女子出嫁时必须给男方彩礼,如果没有,都嫁不出去。

  她的父亲就让她接受了很好的教育,还送她到英国留学。

  她的丈夫,也是印度人,在英国留学,明确表示,爱我的这位学生,不需要收任何彩礼,她选择嫁给了这位先生,毕业后随丈夫来到上海工作。 在学习过程中,感觉这位学生聪明努力,将来一定能够成长为优秀的职场女性。

  再想想宋氏三姐妹的家庭,在封建社会制度下,培养教育了三个优秀的女儿,最终都在挽救中华民族的出苦难中做出杰出的贡献,不得不说她们的父母成就辉煌。

  父母对我,在生活学习工作上,物质上和精神上,均给予了充分的支持与鼓励,尤其是父亲,非常民主和慈爱,基本是严母慈父的典型家庭范本。 父母亲的爱与关心支持,不得不说给了我很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基础,甚为感谢在心。 同时也充分理解影片中父亲与女儿间的那种深沉的理解与爱的感受。

  我想,在任何制度下,在任何环境中,总有这样的父亲,总有这样开明,对女儿有真爱的父亲,让女儿接受良好的教育,自然会得到优秀的女儿,让父亲骄傲和自豪。

  希望世界上,这样的开明又慈爱的父母亲越来越多,这样的优秀女儿也越来越多,这样,女儿们,可以更自由,更优秀,为世界的文明,增添更加美丽的色彩和图画。

  印度是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它的哲思,它的宗教,无不透露着这个民族的智慧和高超完美的想象力。

  就如当年西方俗世完全藐视中国,将中国视作东亚病夫一般,印度也是被世界的俗世界严重低估的,有如股票市场的潜力股,一旦价值被挖掘,时机合适,随时有机会突然发力,一鸣惊人的。印度也会是这样一个国家,能够有灿烂文化的民族,都有着深厚而丰富的内涵,有着智慧而有力量的国民头脑。未来印度将有的快速的大发展。

  我们国家政府对此是有清醒的认识的,这些年国家在转型,我们必须转,再难都是必须的大方向。

  如果说世界是个大产业链的话,我们中国,从原来的农民工,到产业工人,现在向自主技术产品,自主品牌,向世界产业链的高新尖端发展。

  曾经去越南柬埔寨旅行,他们的工资水平,基本是中国的十分之一左右,低水平的仅靠劳动力密集型的生产方式,未来我们必然是没有竟争力的。

  这两个还是小国家,印度可是人口大国,如果我们不迎头赶上,被印度为首的这些国家赶超的话,我们就会沦为整个世界产业链的底端,被踩在脚下,短期内很难有翻身之时。

  现在一带一路的国策,是在欧美西方国家的压制下,走出的一条属于中华民族自己的世界发展之路,突破重重阻碍,中华民族依然在艰难地向前挺进。

  一个民族的发展,有时候象一个人一样,周围有支持有鼓励,有阻碍有压制,也有嫉妒和仇恨,有嘲笑有讽刺,有误解有诽谤,需要你明了这些外部环境险恶,同时,大胆中有细心,努力中有头脑,团结所有友善坚定的朋友,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独特的路来走,完成你的人生目标和理想。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就是完成一个民族的发展振兴之路,实现民族目标和梦想。

  想必在国家的整体转型中,个人难免随着这个大变动,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与变化,巨大而突如其来,似乎让我们有些无所适从。

  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家的转型整体成功,将带动个人的转型,重新定位成功。个人的安身立命与成功均与国家整体的发展与成功息息相关。

  现在我们还在路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

  真心地,对我们的文化有信心,对我们的国人有信心,对我们治国精英团队有信心,对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美好的明天有信心!

  只是我们需要耐心,需要坚定,需要共同的努力,需要平心静气,需要全国人民的团结与合作,在此之上,我们,必然有美好的明天,道路是曲折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即便是漫漫长夜,只要我们携手共进,长夜必将过去,黎明就在前方 ......

  何况看过日出的人们都知道,最黑暗的时候,黎明破晓就在前方!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9

  1、父爱

  曾经是印度摔跤冠军的父亲,在为生活所迫放弃摔跤之后,希望生个儿子来完成自己未实现的梦想,赢得世界级比赛金牌,但事与愿违,妻子连连给他生了四个女儿。一个偶然的机会,女儿在打架中战胜了男孩,这让父亲眼前一亮,有了类似“花木兰代父从军”的灵感,决定对其中两个女儿进行摔跤训练,帮助他实现夙愿。在现代家庭教育的语境之下,这位父亲很容易被冠以“自私”、“偏心”、“虚荣”的帽子,以自己的权力改变女儿的命运,逼迫女儿做她们不喜欢的事情……随着剧情的发展,父亲对女儿从事摔跤事业的规划,其实是爱的成分大于父权的成分。

  印度的女性地位不高,常被当作家庭附属品,很多女孩子未成年就步入婚姻,过上了繁杂而艰苦的家庭主妇生活。而影片中,摔跤老爸一直怀揣着冠军梦,偏执地想将梦想延续到下一代,以“暴君”形象对两个女儿展开魔鬼式训练,甚至将女性象征的长发给一剪没了,两个女儿为此搭上美好的童年时光,乃至青葱时光,不仅仅要承受着身体上的疼痛,还要饱受外界的非议和嘲笑。也许你会说,剧中父亲独断专行,丝毫不尊重女儿们的个人意愿。

  但是,女儿们所承受的磨难,又何尝不是别的女孩所仰望的幸福?他引导女儿们进入体育竞技行业,彻底改变了女儿的命运走向,把女儿变成了一个拥有世界视角的现代女性。摔跤小舞台,社交大舞台,女儿所拥有的人生,其精彩程度要远远超过其他印度女性,这何尝不是父爱的伟大体现。都说父爱如山,深沉而厚重,不像母爱那样温润透彻,也许有时难以察觉,但只要你碰了壁受了委屈,他就一定站在你能看得到地方,为你加油打气。这就是父爱的力量,人生中最不可或缺的力量。

  2、梦想

  正如世纪老人冰心所言: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成功是由痛苦创造生命的梦想,是由自强不息铸造的奇迹。剧中的吉塔和巴比塔为了实现父亲的冠军梦,他们远离自己最爱吃的零食,被逼含泪剪去最象征女性的长发,忍受来自同龄人与非同龄人异样的眼光、非议和嘲笑。他们牺牲那个年龄阶段该有的娱乐时间,艰苦训练。他们压抑了青春,却也重塑了青春,犹如高考学子,背负着家庭的梦想,社会的期待,在追逐人生梦想的起飞阶段,振动沉重的翅膀,艰难的前行。吉塔最终成功的精彩瞬间来自于日常大量枯燥训练的积累,来自于弯路中的折回,来自于绝不放弃的最后一击,从而成就历史传奇!成功的道路充满艰辛,辉煌的背后洒满汗水。但即使前方的道路再难,荆棘再深,梦想的实现也不无可能。

  《摔跤吧,爸爸》讲的是印度一个全国摔跤冠军爸爸,毕生的梦想就是为国争光,站到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然而他因生活所迫放弃摔跤。他希望儿子可以帮他完成梦想――为印度赢得世界级金牌。不料命运捉弄让他生了四个女儿,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女儿有摔跤的天赋,于是开始训练女儿摔跤,努力使女儿变成世界级的摔跤手。在男权社会的印度女孩子练习摔跤,引来了全村人的讥讽和嘲笑,吉塔姐妹俩也受到了同学们的冷嘲热讽,他们排除所有的困难,最终,女儿终于达成了爸爸的梦想。

  这部片子中的爸爸,褒贬不一,很多人认为爸爸过于专治,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把愿望强加于女儿身上,并对女儿进行了惨无人道的训练,有观众甚至认为这是一部家庭暴力片。可是我却不认同这个观点。

  我们在羡慕郎朗高超的琴艺、某某又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同时,只看到了他们的光鲜,殊不知背后他们同样付出了无数的汗水和努力。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玩耍,没有一个孩子喜欢天天坐在琴凳上练琴,如果没有家长的严格要求,哪来的成功。所谓的天赋和神童,那只是传说而已,再大的天赋,再神奇的神童,如果没有后天的努力,也不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永远都要记住“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

  小的时候,我们往往责怪父母,管的太严,管的太宽,可是长大后,往往会感谢自己的严父厉母。影片中的女儿开始也对爸爸充满了抱怨和不解,当大女儿吉塔取得全国冠军离开爸爸,前往国家体育学院学习之后,脱离了爸爸的管理,她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甚至不屑于爸爸的教学方式,最终在世界赛中完败。她懊悔的同时开始理解爸爸,在拨通爸爸电话的那一刻,她泣不成声,电话那头的爸爸也泪流满面,而荧屏前的观众更是热泪盈眶。

  觉悟之后的吉塔,再一次开始按照爸爸的指导刻苦训练,最终,终于在父亲的不懈教导下站在了世界最高领奖台上。那一刻,爸爸的一句“你是我的骄傲”,再一次把剧情推向高潮。

  一部主色调本该暖心、幽默、励志的片子,除了影片本该有的特色外,却几度让人有落泪的冲动。面对质疑,父亲不为外界所扰,坚持给姐妹俩训练时的伟岸形象出现时;为去除长发干扰,清晨减掉姐妹俩作为女性特征的长发,剪动、发落,吉塔绝望落泪时;在只有男孩的摔跤场,经过恶斗取得胜利,裁判举起已是灰头土脸的吉塔的手臂时;在为女儿与体制内国家体校的不公进行抗争,父亲含泪举起并一页页翻过悉心珍藏的女儿所取得的荣誉时。太多让人因爱而产生感动的片断不能一一历数。

  影片快结束时,父女对话的场景,揭示了影片的主旨。在决赛的前一晚,父亲对吉塔说,只有你取得了胜利,你才将作为榜样被人们永远记住,你才能通过自己改变印度所有本来注定要与锅碗瓢盆,相夫教子过一生女孩儿的命运!这一番话,再一次触动了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又让人热泪盈眶!

  用爱心、努力和热情去浇灌希望。当结尾振奋人心且欢快的音乐响起时,我还沉浸在那个真实励志的故事中不忍离场。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10

  最近刚忙完论文的事,期间师妹和师弟不断帮忙,回想上年师姐师兄毕业时,我完全不太清楚,觉得都是小事啊,现在发现对当时的我们来说绝对是大事,也发现自己做师妹是多不及格,。所以打心底里感激师弟师妹,恰逢周六又都在实验室,就约好做完实验一起去看电影,看的是5月5号上映的《摔跤吧!爸爸》。

  之前就看到消息说中国要引进印度国宝级演员阿米尔?汗的《摔跤吧!爸爸》,这又是米叔的一大经典之作,看后果然不让人失望。影片针对印度当下的社会现实——性别歧视,我看到的除了这个,还有家庭教育和自我成长,结合自身经历来谈一谈我的感受。

  一、出生的环境

  不说社会环境,这个范围太大而且各个地方情况不一样,越发达的地方越开明,这是不争的事实,况且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所以我只说我出生的小环境。

  我出生在的市郊的一个村庄,不算太贫穷也不太富裕,但爷爷这辈重男轻女很严重,爷爷最喜欢的大伯和小叔,最喜欢的孙子辈是大伯家的堂哥和小叔家的堂弟,奶奶好些,爱屋及乌也喜欢小叔家的堂妹,我爸排行老三和二伯一样,从小不被过多关注,子女过多,爷爷奶奶关注不过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样也成全了老爸和二伯相对自由的童年和自立自强的性格。

  后来,我爸有了第一个孩子,也就是我,是个女孩(大伯家有三个堂哥,二伯家已有一个堂哥一个堂姐,半年后又有看个堂弟),爷爷为此意见很大,因此我妈受了很大的委屈。我们村的青年大多都是初中辍学去学技术、打工等,现在我大堂哥生意做的就很好,带领了好几个堂哥堂姐。但我偏偏一直上学,这下我爷爷意见更大了,因为他觉得女孩子不需要上那么多年学,以后都是要嫁人的,总而言之就是浪费钱、没用。

  二、父母的选择

  我爸本来就比较自立自强,不管做什么绝对都是我们那附近数一数二的,所以我们家的小日子过得也越来越好。我们村有个张爷爷,曾经是书记,典型的知识分子,温文尔雅,几个子女全都在外高就,退休后闲来无事,特别喜欢找我爸聊天。前两天和我爸打电话,我爸还说到张书记(我爸习惯喊他张书记),说张书记告诉他哪怕现在自己苦点累点也一定要尽力让孩子多读书。

  所以,在我准备专升本、考研时,在周围亲戚一片质疑和劝阻声下,我爸只有一句话:"你想考就考",这和米叔饰演的爸爸很像,近乎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做法。在4月28号《奇葩说》中马薇薇说"自己做父母时要求自己做最好的父母",这点我爸绝对做到了,而且做的非常好。

  三、子女的选择

  上面提到的张爷爷,他的太太张奶奶也是一个知识分子,我初中上学时几乎天天骑自行车从她家门口经过,她都会笑着和我说话:"上学去啊,真好,好好学习哈"’,儿时的自己不理解张奶奶的苦心,有时会想办法不从她家门口过,因为觉得天天和她打招呼好麻烦。有时周末还会去她家里玩,现在只模糊记得她家很古典。高中住校后,每两个星期回家一次,每次回家几乎都会在张奶奶家门口看到她,然后和她聊会天再回家,她每次都嘱咐我要好好学习。再后来,去外地上大学,有一次听我妈说张爷爷去世了,之后没几年,张奶奶也去世了。每次回家从张奶奶家门前经过时,还是会习惯性的往张奶奶家张望,院子还在,门前的人却已不在。

  我不知道我喜欢学习有多少是受张奶奶影响,也许是小时影响不大,随着年龄增加越来越大,反正我从来没觉得学习是辛苦的,相反专升本和考研的日子是我最快乐和充实的一段时光。

  影片中大女儿离开父母去到国家体校学习后,全盘否认爸爸之前的付出,还和年老的爸爸比试,比试过程中爸爸脸上满是拼劲全力的痛苦。看到这里,我泪流满面,心疼米叔饰演的爸爸,也痛恨女儿的不懂事,同时心里一个声音在发问"我应该没有这么混的时候吧"。

  4月28号《奇葩说》的辩题就是"父母提出去养老院养老,你是支持还是反对"。我们这辈人更多的在一线城市或省会城市工作,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养老问题。我非常同意马薇薇说"自己做父母时要求自己做最好的父母"的下一句"自己做子女时要求自己做最好的子女"。临近毕业,面临城市的选择,我也迷茫很久,最后发现:不管在哪里,只有做最好的自己,才能做最好的子女。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11

  “忍受着讽刺、排挤训练,摔跤改变了她们的一生。”

  ——题记

  “Geeta,加油,”来自观众席上以及电视前看直播的所有印度人民正在呐喊,没错,这是英联邦运动会,来自印度选手Geeta正在与澳大利亚选手Augelina正争夺金银,她们一年前曾交过手,Geeta在第一回合就败给Auglina。她朝观众台望去,发现那个位置依然空着,那个位置是Geeta爸爸的位置,是她精神支柱,在接下来的一回合整个人心不在焉。

  “Geeta,快啊,时间不多了。”Geeta妹妹Babita喊到。猛然Geeta回想她爸爸曾将她扔进水中训练的情景,他说过“爸爸不可能一直保护你,你要克服恐惧。”看着眼前还有20秒,独拿到5分才可以赢,想到她爸爸曾教过她先给对方一个假动作,然后像彩虹一样讲对方360°翻过去。“耶,就在比较后一秒,比较后一秒,Geeta做到了,新一年的摔跤冠军诞生了。”所有人印度人民替她欢呼,此时被人故意关在小屋里的爸爸正坐立不安虔诚为女儿祈祷,当颁奖时印度国歌传人耳边时,她爸爸幸福感动地哭了。此时,有人来开门,她爸爸跑到了赛场,女连忙跑过去与爸爸相拥,把奖牌交给爸爸……那一幕,所有的人焦点都在他们父女身上。

  故事回忆到十几前,Mhavir是个摔跤霸王,比较终没能继续当摔跤手,心中一直想把那个摔跤冠军的梦想让自己的孩子去完成,但事实生了四个孩子,迷信各个偏方等等还是都是女儿,心中一直都是很不甘心,不愿意留下遗憾。有一天,回到家,看见家中好“热闹”得知原来自己的大女儿Geeta和小女儿Babita把几个男孩子打得脸青鼻肿,衣服都破破烂烂的,脏脏的,心中没有愤怒,而是很欣慰,他看到了自己这两个女儿流着摔跤选手的血液。他告诉了妻子用一年的时间训练她们,如果真不行,将永远埋没自己的遗憾,妻子也没办法只好同意。把她们当男孩子训练每天大早上五点钟起来跑步去,自己建造的训练场去训练,学习得很快,很有天赋,于是找来了他们的表哥Omkar来陪练,日复日,他们都厌倦了,要三人联合起来打败他们的爸爸,在训练上破坏,少训练一天,一会,哪怕一分钟也好。在他们一个姐姐婚礼的宴会,Mhavir当众打了Omkar一巴掌随后他们来到一间小屋与新娘贪心聊天,Babita和Geeta向新娘姐姐诉苦,新娘对他们说:“你们父亲的做法是正确的,他在为你们着想,承受着所有人的嘲讽为了给你们好的未来,不跟别的女孩一样长大嫁人与没有见过的男人在一起,为他生儿育女,做家庭妇女,就这样那个过完一生,像奴隶一样生活着,你们真的想要吗?”这段话成了这两个女孩生命的转折点,她们决定好好练习摔跤,让别人看得起他们,告诉别人,你们等着。

  第二天,她们早上早早地去训练了,她们的爸爸还是按平时一样起床,发现两个孩子不见,原来是在训练场练习,感到很欣慰,过了段时间Mhavir带Geeta去比赛引来了很多人来观看,那是Geeta第一次比赛虽然比较终输了,但是也有得到了50卢布的奖励。回家后,晚上Geeta睡不着大哭一场,说下次肯定赢,她的爸爸很欣慰,一心一意地训练,十年后获得了冠军,进入了国家体育学院,她质疑父亲的方法,相信了国家教练的话,输掉了国际比赛。而她的妹妹Babita赢得了比赛也进入了国家体育学院,告诉她姐姐,让她与爸爸谈谈,那一次通话后,Geeta剪掉了头发回到了比较初的自己,听从她爸爸来训练,为此她爸爸特意搬到这城市住,默默在背后指导女儿,尽管教练处处阻挠她,为难她,在英联运动会比赛争夺将她爸爸锁在屋里,想把Geeta的一切名誉,成果归功于自己,简直可耻。

  一个人的成功,不仅自己努力,还要父母默默地支持,影片中的父亲发现女儿的天赋辞掉工作,让女儿成为冠军,他知道,不想让女儿跟别人家的女儿一样在生儿育女,照顾家人中平庸过完一生,所以要改变她们,过程是多么艰辛,受到了社会的讽刺,成为别人口中的笑话,很多人认为他是疯子,而当两个女儿被培养地那么优秀,不仅完成了他的梦想,又替国争光,所以印度人民记住她们是多么有价值,有意义,这样的父亲是多么伟大啊,令人敬佩不已。

  每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总有一个默默耕耘的人,当成功的那一天来临时,再回首过往一切真好!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12

  首先,爸爸清楚的知道自己在作为家庭顶梁柱时,哪些该放弃哪些该继续,同时也很清晰自已的孩子有怎样的性格和能力。剧中爸爸悲情埋葬自己梦想,彻底息心后,当看到自己的两个女儿具有能打善战的秉性时,在燃起自己心底梦想焕发出巨大力量的同时,毅然决定突破社会局限想尽一切办法引导女儿走上职业摔跤之路,当然他也是一位负责的爸爸,他也怕走眼,耽误了孩子,因此和妻子约定了一年的观察期,这里也要感谢妈妈的支持。

  其次,目标一旦确定,无论从心理上和行动上都不会动摇,哪怕是前进路上布满荆棘也要去克服,没钱给孩子买运动衣、没钱提供高热量食物、没钱置办训练器材,除了家人没有外部的支持,甚至在女儿不理解想放弃时,爸爸都是没有条件那么就创造条件去解决。爸爸一路的坚定产生出的定力强大到克服了别人都认为的那些不可能。

  第三,全然的沉浸在与女儿一同成长的过程中,用爸爸强大的内心力量包容和承载一切,忍他人之不能忍,受他人之不能受,然后在静中用智慧为孩子为家庭营造出一个稳如磐石的环境氛围,传递出只要爸爸在,一切都没有问题,当然要做到这点爸爸是在背后默默付出了他的全部。

  中国传统文化《大学》针对成人的修为,开篇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段话的明示,由阿米尔.汗在剧中给予了淋淋尽致的展示,这应该是两个文明古国在人生修炼上的一次互相致敬。

  为了帮助孩子实现人生目标,爸爸用关爱、不放弃甚至威严包裹孩子,然后助其发挥出最大潜能,为个人为社会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爸爸 拥有的止、定、静、安、虑的能力,使其在充分知晓自己所能和孩子能力的基础上,用笃定、用平静、用信念、用筹划一步一步做着萌发孩子天性的有效陪伴。这完全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的成长就是要认识事务本来面目和客观发展规律,然后事有始终,最后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个过程中,爸爸教女儿在技巧上的以逸待劳、防守反击、声东击西这些技时都暗含了符合道的痕迹。

  片中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当爸爸被人暗算不能现场指挥时,爸爸那早早为孩子种下的不能总靠别人,你自己可以的心锚在最后的关键时刻发挥出了绝地反击的作用,同时也完成了孩子心理上的蜕变,从此可以放开爸爸保护的手而自立自为的前行了。看着孩子背负着自己的使命安全远离的背影,一定是天下爸爸们共同的愿望

  近期,在微信朋友圈中,总看到好多朋友在晒电影《摔跤吧!爸爸》的票根,或者是正想约好友一同前去观影。笔者了解到,这部电影讲述曾经是摔跤冠军的辛格培养两个女儿成为女子摔跤冠军,打破印度传统的励志故事。影片没有宏大的场面,没有绚丽的特效,没有排片的优势,却凭借炸裂的口碑,一路逆袭,硬是把上座率、票房拗成了一个上扬的曲线影片不仅牢牢占据单日票房榜首位,还打破了印度电影在中国内地的票房纪录,使得在国内的票房上力压印度本土,在网络上也引起热议。

  这部电影使用印地语,以印度农村为背景,演员也全都是印度人,仅仅用普通话简单地配音或配有字幕。但有谁会想到,一部有关女性摔跤手的冷门题材的宝莱坞影片,成为口碑与票房齐飞的现象级之作。那么,《摔跤吧!爸爸》意外走红,对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又有怎样的启发呢?

  一方面,这部影片在中国观众看来之所以这么引人入胜,是因为这部电影的几个最重要主题得到了我国观众的强烈认同。比如说,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尤其是在农村社会,以及偏爱男孩的观念。这些也是目前中国在努力解决的问题。孝顺的重要性、生活在农村的人们他们与机遇无缘因而更加渴望成功的雄心,以及与体育相关的爱国热忱,这些在印中两国观众中看来引起了共鸣,从而证明两国具有种种共同的社会关切与渴望。我国体育界的一些名人,也谈了各自对这部影片的观后感和思考,表示这部影片真实反映出运动员成功背后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引起强烈共鸣。其实,之前的《三傻大闹宝莱坞》也反映了一个两国观众共同面临的问题工科院校中的学生们所面临的沉重学习压力,而大获成功。

  另一方面,踏实的讲述、饱满的细节、过硬的影像是影片成功的重要原因。笔者从网上的幕后花絮视频中了解到,为了完成好这部电影,饰演爸爸的演员阿米尔汗拒绝穿脂肪假体衣,选择先增肥54斤,再在5个月内像皮球泄气一样瘦回去;姐姐强忍一周六天专业训练带来的疼痛,只因怕被人说不够强大来演摔跤手妹妹为了一分钟不到的镜头,也跟着训练了9个月正是演员从头到尾的用心,才让电影里的每一场对决,都像真实的比赛,扣人心弦。

  朴素的《摔跤吧!爸爸》凭着泪点和燃点齐备的好故事、过硬的演技等因素,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拿下了超过5亿的票房,获得成功。对于某些国产电影存在追求大场面、特效、颜值的现象,电影人应引起反思,应更多注重电影故事的本身,本本分分讲好故事,发自内心地尊重观众,尊重电影这个行业,用心去演绎和创作。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13

  这部电影期待了很久,对于主角-阿米尔汗大家最熟悉最记忆深刻的《三傻大闹好莱坞》里的表演,表演出色到位,并且电影反映的是应试教育问题,而《摔跤吧,爸爸》反映的是印度重男轻女的问题。

  这部电影突破以往的印度惯例,就是电影里没有穿插各种群体歌舞,反而中国电影却开始有了,例如成龙大哥的《功夫瑜伽》最后结束画面就是印度群体歌舞表演。

  所以说《摔跤吧,爸爸》的导演,敢于走一条不寻常路,印度电影一点点的小改变,也说明印度在改革,去年货币事件对印度产生各种社会问题,但是印度还是最终完成了这次金融改革。

  对于印度虽然一直不咋感冒,但是你要看到别人在努力在进步。

  不可夜郎自大。

  说说这部电影内容(有剧透内容),主角我就叫摔跤王吧,这样容易叙述些,摔跤王由于没有国家支持,没有获得过国际上的金牌,没有让印度的国歌在体育场中回荡,慢慢的遗憾。

  后来想到可以让自己的子女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开始造人,造了四个都是女孩子,并且全村的人都嘲笑他,中国农村也有这种现象,就是一定要生个儿子,否则在村里没地位。

  可以理解。

  摔跤王就放弃了生男孩子的希望,收起自己的奖杯放到箱子里。

  突然又一次他家大姑娘二姑娘与别人男孩子大家,结果打赢了。

  这件事情让摔跤王看到了希望,于是开始他的魔鬼训练两个姑娘。

  摔跤王老婆担心以及反对,摔跤王说给一年的时间给我,就这样慢慢训练,两个孩子慢慢开始偷懒,以及消极训练。

  有一次参加自己女同学婚礼,这个女孩子14岁,这女孩子说羡慕她们两个,有可以追求的事业,她的一生只能与家务相伴。

  通过这次交流,完全改变了两个姑娘的思想,她们开始认真训练,摔跤王还把自己的侄子拉过来一起训练,让他做陪练。

  摔跤王带着大姑娘到处打比赛,终于打到了全国第一,全国第一是进体育学院培训,于是大姑娘离开了父亲,接受水货师傅的训练。

  大姑娘去了体育学院,如同我们进入大学一样,开始放松自我要求,并且按照水货师傅的方法去练。

  有次放假回家,女儿跟父亲闹矛盾,女儿说父亲的招式落伍了,摔跤王不服气,与自己的女儿比了一场,主角的演技确实好,我在这里看哭了,女儿的胜利只是说明他们的父亲老了!大女儿回国家队,出国去打国际比赛,二女儿出门打国内赛事。

  结果大女儿输的一塌涂地,二女儿获得了冠军。

  二女儿也进入了国家队,和自己的姐姐一起训练,在与姐姐掏心聊天,让姐给摔跤王打电话,父亲听了自家姑娘的哭声,自己带着侄儿去了无亲无友的城市,帮助大女儿训练。

  水货教练让她打51公斤的比赛,她不服气,私底下她爸帮他补能量以及提高技术能力。

  最终被教练发现,国家队要开除她们两个,他爸出面说她们一路走过来的不容易,这次放过她们,绝无下次。

  校长同意了。

  女儿告诉她爸自己要面对的对手,她爸看录像,帮她分析。

  最终帮她取得代表国家队出赛的权力!在比赛中,她完全不按照水货教练的套路做,而是听自己父亲的安排,就这样应得前两场比赛,第三场比赛,水货教练施计把她爸关小黑屋,让大姑娘心神不宁,差点输掉比赛,在比赛最后关键时刻,各种回忆回想,放出大计,得了一个5分,获得了总冠军。

  这个时候他爸也被放出来,两个人见面都是泪眼汪汪,我也是泪眼汪汪!

  其实我不想谈印度的男女歧视问题,我想谈谈爱国这个话题,看到电影里国际比赛的时候,当时哪怕是中国队出来,我也希望印度阿三能胜利!感觉自己都叛变了。

  好的电影可以让一个人去爱国,不仅仅只有战争的题材才能让人爱国,电影用体育题材,宣扬了一个爱国的摔跤王,宣扬了一个要为祖国获得金牌的摔跤王,摔跤王剥夺了孩子的童年,让她们进入辛苦的锻炼之中,搞体育都知道辛苦。

  可以看国内的,有多少体育明星让自己孩子继续走自己体育道路,为国争光。

  可以看到为了自己代言的产品,与教练组闹矛盾,太多的这样案例了,我们也要看到之前报道过,曾经获得什么名次的运动员,如今满身的病或者从事卑微的工作等等。

  一将功成万骨枯,所以走体育这条路要想好,为什么去走,风险系数太大了。

  不用爱国的情怀去绑架他人,但是体育运动员必须是爱国的。

  才有足够的动力前行。

  再谈一个话题,就是人才培养问题,摔跤王培养出两个国家级摔跤手,那么为什么这样的人没有进入国家队做教练。

  摔跤王去政府部门申请经费,结果是一毛不拔,看电影里的对白,感觉摔跤王沟通技巧不够,后来发现不是,摔跤王为了给自己女儿补能量买鸡,跟买鸡老板的沟通技巧就是很牛逼。

  所以说不是摔跤王的沟通技巧问题,而是有些政府官员占着茅坑不拉屎,耽误国家人才!如同当年马云去各个部委跑,都没人搭理他,结果让日本人孙正义投资了这么牛逼的公司。

  电影作为文化产业,他肯定传播价值观与世界观,这是优秀电影必须要有的,美国电影的个人英雄主义以及人道主义让美国的大片横扫全球。

  对于中国电影,我们传播的仅仅是《功夫瑜伽》里文物要上交国家的道德素质。

  这样的中国的电影缺乏足够的“精气神”去推开世界的大门!改革从来不是一句空话,改革的开始永远是从思想改革开始!思想的改革需要文化产品来传达!所以希望文化产业出好书,出好电影!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14

  这部片子,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这是我唯一觉得值得看的一点,否则,我会把它划为“毒鸡汤”的范围,毫无意义。为什么真人真事这么重要?因为对于剧中的主角来说,是重要的,没有人会嫌自己得到的肯定与认可太多了,所以电影是一种很好的传递方式,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他们,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的存在,这是一件喜悦的事情。

  好,再说说我的几点看法吧。

  一、关于伟大的父爱。

  很多人都拿这部片子来讲述父爱的伟大,实话说,我没看出来。因为父亲的目的很明确:生个儿子,实现自己的梦想。

  而且父亲确实是想尽了一切可以想的办法,然后连生了四个女儿之后才放弃了这个想法的,四个女儿出生时,每一次产婆掀开门帘,父亲的一脸失落,让我看不见他的爱,虽然他自己也说:“我也爱她们,只是,我的梦想必须由儿子来帮我实现。”但是这份爱,着实牵强。

  孩子对父亲印象的转折来自于朋友的婚礼,新婚的姑娘对她们说:“你们的父亲至少还会为你们的未来考虑,而我的父亲只会让我嫁人,然后生孩子养孩子,你们的父亲多好啊。”在我眼里,为了让孩子替自己实现梦想而去摔跤,与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而让孩子早早嫁人,本身没有区别,都是父亲从自身考虑而已,所以并不伟大。

  比起伟大的父亲,我更觉得,他是一个伟大的教练。父亲,是让孩子感受爱的,教练,才是让孩子成才的。作为父亲,我觉得他不称职,但是作为教练,没有人比他更称职。

  所以,如果我的孩子如果学摔跤,我会放心的请他做教练,但是我不会给我的孩子找一个这样的爸爸。

  嗯,教练。

  二、关于父亲与教练的话,听谁的?

  这部片子,我认为丑化了教练或者教师的形象,虽然我也认为教练不一定是对的,但是负责任的父亲,应该教会孩子取舍,教会孩子与其它社会关系的相处,而不是拿自己的性格,去与教练硬碰硬,如果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孩子,即使得了冠军,在未来几十年的生活中,也是无法与别人和谐的,简单说,无法幸福。

  真正强大的父亲,不必害怕孩子尊重教练就不尊重自己了,恰恰是你自己把选择权自由的交给孩子时,孩子的心里才有自己的思考,你如果真的是对的,孩子会有她的方法,选择站边儿,并且合理的处理与教练的关系,不至于后来发生差一点连参赛资格都取消的意外。

  作为教练,必须说一不二;作为父亲,只能做好自己,让孩子自己评论与选择。

  三、关于父亲可不可以撇开教练,自己亲自教?

  这部片子,我应该觉得很得天下父亲的心,因为影片里的父亲形象塑造得太好,绝对的权威,这是绝大多数身为父亲的人梦寐以求的形象,“我说的,对的是对的,错的也是对的。”别说作为父亲,作为任何一个身份,能有这样的权威,都是骄傲的事情。

  同时,它应该也很得天下母亲的心,从此就可以理直气壮对孩子爹说:“你看看人家,都是亲手教孩子的,你倒是好,别说教孩子,连多看一眼孩子,都难,你这个爹,怎么当的?”

  但是,我们首先绝对绝对不可以忽视了一个问题:父亲本身就是全国冠军!父亲本身就是全国冠军!父亲本身就是全国冠军!

  重要的事说三遍,我们现实生活中,父亲往往自己是个小学生,自己都是一个失败的榜样,如果还强制孩子必须听从父亲的,那对这个孩子来说,简直是无以复加的灾难。

  所以,如果生活中的爸爸们想要效仿剧中的爸爸,请确保自己首先是一个精英,否则,还是让孩子去接触更多的别人的教育吧,包括老师、包括社会、包括一切孩子可以接触到的教育。

  我说的一切,都只是针对于影片传递出来的信息,回到开头,这是一个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而影片只能表现极小极小的一部分,往往还要考虑卖点考虑票房不得不改动。所以,它仅仅只是一部剧而已,连真实的冰山一角都不算,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还有99.9%的部分是没有呈现的。

  如果说敬重,我敬重现实生活中的那位父亲,他一定有更多的过人之处,是影片无法表达的,是无比繁杂、无奈、和日复一日的落寞成就的整个体系。

  而影片所塑造的这位父亲,大家看看就罢,开心就好,生活还得踏踏实实的过,我们必须接受,这世上,世界冠军是极少极少数,而且即使得了世界冠军又如何?人生几十上百年,幸福的生活,可比拿一枚金牌复杂太多太多了,需要一辈子的修炼。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15

  最近看了超级棒的一部电影,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所以今天忍不住说上几句。我本人认为绝对称得上良心电影,暖心,励志,有故事,有剧情。我喜欢看电影,也喜欢看一些电影评论。我以为,一部电影,能把一个故事讲得圆范、顺溜,吸引人、打动人,就算合格;如果还能再进一步,讲出意义来,发人深思,启迪人心,那就称得上成功。换句话说,讲好故事是一部电影成功的基础,没有好故事,或讲不好故事,是不可能成为好电影甚或合格电影的。以此来衡量,近日爆红的印度片《摔跤吧,爸爸》,绝对称得上是“成功电影”。

  我们都知道印度,一个性别不平等问题严重的国家。在一个封闭保守的小村庄,女人缺少尊重和地位,多数姑娘的命运是,从小就开始学做家务,十四五岁就要嫁给从没见过的男人,陪伴着锅碗瓢盆过一生。有这样一位摔跤手的父亲,爸爸最早是希望生个儿子,然后培养成冠军,但是四个女儿让他失望了,没想到的是女儿继承了他的冠军基因,让他惊喜异常,因此把梦想也植入女儿们的身体和大脑,当然所有的曲折苦恼和荣誉也都接踵而来,这就是追逐梦想的魅力。所以爸爸不顾别人的流言蜚语和异样眼光,偏要让两个天赋异禀的女儿成为摔跤手,不光是实现他自己年轻时的梦想,也想让女儿主宰自己的命运,并为国家赢取荣光。为此,他对两个女儿实施“魔鬼式训练”,甚至让她们剪掉长发、脱下沙丽、戒掉美食,每天早上5点起床跑步,和男孩子练习摔跤……一天天长大的她们,一路披荆斩棘,从村子打到全国,最终站上了国际赛场。

  就像影片开头的唱词中所说,从母亲肚子里到坟墓,人生就是一次次摔跤竞技。《摔跤吧,爸爸》讲述的,就是一个父亲引导女儿冲破重重困难实现人生辉煌的故事。故事本不复杂,甚至有些老套,却讲得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励志而不“鸡汤”。两个多小时电影看下来,明明知道情节转折处会是什么、最终结局会是怎样,但就是看得津津有味、深受感动。故事情节可以很简单甚至很老套,但不可以没有波澜和起伏,更不能讲得结结巴巴、漏洞百出。故事人人会讲,技法各有不同,高下自然判若云泥。当初,经不住别人的强烈推荐,断断续续看完《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的个神啊》等印度电影后,便有了八字评价:故事好看、“三观”很正。而且,“三观”很正是和故事好看融为一体、“润物细无声”的,而不是强塞硬灌、耳提面命、扯着喉咙喊口号的那种。

  有了个好故事,还得把故事讲好。《摔跤吧,爸爸》中,情节的铺陈、冲突的设置、悬念的埋伏、动作的编排等,每个都处理得精准到位,使得整部影片收放自如、酣畅淋漓,影院里不时有抽泣声,也有欢呼声。故事讲得好,最大的好处是,能让观众产生“代入感”,与剧中人物一起悲欢,不知不觉中认同和接受了电影所要表达的“意义”。正是因为故事讲得圆范、顺溜,当父亲在大赛前告诉女儿“明天如果你赢了,你将不再孤单,无数印度女孩会因你而改变”时,当印度国歌在英联邦运动会场上奏响时,“人生意义”“爱国情怀”的表达便一点也不让人觉得突兀生硬,而是水到渠成,自然妥帖。

  很多人对于印度电影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又唱又跳”的歌舞片,《摔跤吧,爸爸》口碑与票房齐飞,再次让我领略了印度电影的奇特高明之处,也不能不让人对照反思中国电影。别的不说,单是在讲好故事这一点上,我们的电影跟人家比,就差得好远好远。我们的电影,大多讲不好故事,主要表现为:一是混乱,情节乱,逻辑乱,价值观更乱,到底要说啥,常常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二是浅薄,要么平淡无味,要么故弄玄虚,把观众当傻子,却自以为很高明;三是虚浮,说是历史片吧,不见“厚重”,说是现实片吧,不接“地气”;说是文艺片吧,没有“韵味”,说是喜剧片吧,缺乏“笑料”。

  还有就是,我们的电影不会讲故事,与我们的电影人“迷失了自我”有很大关系。美国大片来了,我们的电影招架不住,一些制片人、导演、演员便乱了阵脚,丢掉自家的优势和特色,一味跟着好莱坞学大投入、高科技、明星制,但终究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看看印度电影的温暖细腻,同样是在跟好莱坞比拼,《摔跤吧,爸爸》没有炫酷特技,没有蓝幕抠图,没有华丽场景,更没有我们所谓的“小鲜肉”,却因为老老实实讲了一个好故事,成了“现象级电影”,这真的值得中国电影人好好反思和学习。

  所以,在我看来,讲好故事真的很重要,不需要华丽,但不能不发人深省,引起观众共鸣。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相关文章:

摔跤吧爸爸摔跤的动作观后感04-06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01-22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12-20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05-08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06-08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05-26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07-24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07-18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10-09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