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观后感

时间:2022-09-23 11:34:11 观后感 我要投稿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精选15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月与安生》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精选15篇)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 篇1

  青春肆意妄为,成长也必然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痛苦。有些痛苦是自找的,也些痛苦是单方面的,有些痛苦是无中生有而来的,或因为无聊,或因为懵懂,或因为无法实现的欲望,所以惆怅。

  妄想无罪,好奇无罪,胡闹也可以原谅,但是,背叛了友情就有罪。

  人与人交往,条件好坏不重要,能力差距也不是问题,关键是要交心,坦诚与透亮,才是友情永葆青春的决定因素。

  友情是暖心的,不能随意滥用;友情是需要爱护的,不能拿来伤害;友情也是发自内心自觉自愿的东西,不是奢求与施舍。

  我一直坚信亲如兄弟的友情,并且,历来都觉得真正的朋友其实比亲生的兄弟姐妹更好。兄弟姐妹太随意,自恃那个血缘关系,时常忽略感情交流;彼此有困难的时候,也少有能真正帮得上忙的兄弟姐妹。朋友们不一样,为了彼此之间的事情,都会尽心竭力,无怨无悔,时常还倒贴着钱去办事情。

  当然,我主张朋友之间以纯友谊上选,尽量不要在友情当中掺入与金钱或物质相关的东西,否则,久而久之,友情就会变味儿。另外,友情不能与爱情起争端,更不能夺人所爱,因为通常情况下,友情是敌不过爱情的。就象电影中的安生,到处漂零,就是为了偿还情债,结果,三角恋情让所有人不得安生。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 篇2

  林七月,出生在小康和睦的家庭,从小成绩好,是人们眼中的乖乖女,优等生,受人喜爱;李安生,则相反,家庭破碎,父亲早逝母亲不管,成绩也差,别人眼中刺头;13岁的她们因为机缘巧合相识,两人表象反差很大,七月恬静似水、乖巧稳重,安生放浪不羁、个性张扬,但七月内心是叛逆的,安生内心是纯真的,所以很快吸引到一起迅速成为最好的朋友。到高中一个进了名校,一个却进了职高。直到她们18岁时,遇到了苏家明,她们共同爱的一个男人。

  家明最先认识七月,成为了七月的男朋友;但家明见到安生后,却被安生的与众不同所吸引,并表达了好感。安生在这个时候,选择了去北京,给安生和家明空间,选择了友情。

  安生选择了颠沛流离、周游世界的生活,期间经历了感情背叛,没有钱只能想各种办法维持生活,尽管如此艰难,却一直坚持写信给七月,并不自觉的都在信的末尾写上“问候家明”。

  当安生不羁的心终于想平静下来,回乡找七月时,七月正把家明送走去北京。但很快安生和七月因为价值观大吵一架,安生又回到了北京。

  在茫茫的北京,安生人生低谷的时候,遇到了家明,并同居在一起。

  七月寻到了北京,大吵一架,并给家明最后通牒,是返乡结婚还是留在北京分手。家明选择了返乡。

  但在结婚当天,七月让家明逃婚。七月走出了自我,沿着安生以前漂泊的路,一路寻觅,寻觅那份友情,寻觅自己的内心。

  而安生则选择了安稳,读书嫁人。直到几个月后,大着肚子的七月找到安生,两个闺蜜冰释前嫌,安生忙前忙后,安顿七月待产。但七月在临产前大出血,抛下一个女儿离开人世。

  若干年后,这个女儿翻箱倒柜,找到安生写的信,进而找到了家明,家明才知道七月留下了一个女儿。但安生选择了善意的谎言,没有告诉家明七月去世的消息,而是说七月留下女儿,选择了自由和远方。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 篇3

  两个家境不同的女孩,从小一起长大,不同人生的故事。

  整体来说故事有些悲惨,是一部青春文艺片,我现在喜欢喜剧。两个女主角同事喜欢上一个男生,男生喜欢着另一个家长眼中的坏女生,却一直和家长眼中好女生在一起,想象都会感觉我成熟的程度,超过了这部电影适合看的年龄群体。电影内容不想评论太多,但我现在更加知道人和人之间相处,就应该对对方以诚相待,有问题尽早沟通,有想法相互分享。

  剧中两个好朋友之间的感情包含了相互羡慕,相互喜欢,相互向往对方的生活,相互帮助和疼爱对方,形成了一种不爱不相撕,这种爱得痛切恨得深刻的故事悲剧。现实生活中友情有很多种,好的知己,共同爱好,相互分享精彩人生,难过时相互的陪伴,发现对方的优点,鼓励对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对对方忠心的祝福,一起旅行,好东西的相互分享,了解对方内心深处的需求,形成完整的自己和对方。友谊有很多种,相处要舒适。

  对于剧中的爱情,不知道怎么评论比较好。也许从一开始安生应该去鼓励七月面对自己喜欢的男生,而不是去帮她表白,在两个人感情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帮助对方去沟通,但其他事情还是让对方去处理会好一些。对于男主角,更应该明白自己喜欢那个女生,而不是喜欢着这个和那个在一起,影响两个女生的人生,男人还是应该有责任感和担当。对于七月,在最初发现自己男朋友喜欢闺蜜的时候,应该趁早放手,对自己和他人都是一种解脱。爱一个人应该支持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更应该无时无刻的相信他。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 篇4

  看了根据安妮宝贝小说改编的电影《七月与安生》,可见导演曾国祥很是用心,把人物刻画得非常有张力,个性鲜明、突出,故事情节大胆,富有新意。

  起初,故事中的七月(马思纯扮演)本是个安静、内敛的大家闺秀,安生(周冬雨扮演)则是一个活泼开朗,放荡不羁的小野丫头儿。但是剧情却把她俩安排在了一起,她们13岁相识,相知,而后又相杀。她们同时爱上了一个人家明(李成彬扮演),后来,她们之间又发生了一些摩擦和误会。到最后,剧情反转,七月与安生的性格互换,七月开始了像之前安生一样四处漂泊不安定的生活,安生开始过着像以前七月的生活,渐渐地心开始踏实、沉淀下来了,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憧憬。七月在一次生孩子中,术后大出血而死,安生悲痛万分的同时,担负起了抚养七月女儿的重担。某天,安生意外遇见家明,家明说出了他离开七月的真相。后来,安生也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子,带着七月的女儿,一起过着美好的生活。

  小说写得很精彩,导演在尊重原著的同时,进行一些改编、润色,使故事更曲折,更富有戏剧性,让观众看后为之落泪,发人深思。

  故事的结尾我觉得是本片最精彩的部分,安生在写一本小说,名字就叫《七月与安生》,这样的收尾太含蓄了,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是导演的惊鸿一瞥,点睛之笔。

  香港年青导演曾国祥第一部作品就能拍成这样子,实属不易,拍摄手法相当老道,长镜头和特写镜头运用得也恰到好处,叙事的层次感也不瘟不火,游刃有余,是个当导演的好苗子。

  希望以后能看到他更多的好作品,不仅有文艺小清新影片的内涵,又有商业大片那种惊心动魄的大场面,好期待呀。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 篇5

  七月与安生,在她们的13岁那年,因一只小松鼠结下深厚的友谊,从此她们的人生就有了彼此的影子。

  七月安静、文雅,是天下父母眼中的乖乖女,是一个在父母臂弯下幸福成长为父母眼中的孩子,在大人的眼中,她读大学、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结婚生子,一切都是这么的井然有序;而安生性格与七月迥异,从小就没有父母在身边,她不知道女孩子发育了要穿戴文胸、也没有体会到一家人其热融融地围在一桌子吃饭的温情,而且在七月面子总是显得有些自卑,是七月让她体会到了亲情的温暖,也是七月让她不再孤单。

  初中毕业后,是她们人生轨道的分叉路,七月上了高中,安生上了职业中专,七月在高中恋上了家明,让安生备受“冷落”,毕业后的安生爱上了吉他手,泡吧、和一群游手好闲的人混在一起,而七月按部就班,考上了大学。最后到七月大学毕业,两人在餐厅一起吃饭,七月让安生随便点,还点了最贵的龙虾,在安生面前的每句话都显露了她的优越,这让安生很不自在,终于安生爆发了,她为了得到一瓶免费的红酒,当着一群陌生的朋友对着一瓶红酒一饮而尽,似乎想把自己所有的委屈和不愉快都发泄出来,之后说着自己以前的种种心酸。不同的生活环境真是会造就不同的人吧,原本两个单纯可爱的小女孩,如今却大不相同,唯一相同的是他们对之前在一起生活学习的美好回忆吧。

  两人因为家明相撕,到最后,安生把家明让给七月,而七月选择让家明逃婚。之后安生和七月又重归与好,而此时的友谊似乎比以前更深厚了,好的友谊,不管经历了多少的风雨,只会让这份友谊更真实、更深厚!

  我为这部影片打9分!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 篇6

  尽管有一些用心用意我不是特别赞同。最突出的就是对于女生之间由小到大关于性的探索和调侃,我想未必是本人敏感作祟,百合的意味的确一度被镜头语言营造得甚嚣尘上。都是各自与亲密的好友一同成长上来的,和女伴同出同入、一起上厕所、一起睡觉、一起换衣服、互相调侃几句身材发育,很日常的情形,却被刻意处理得蕴藏起暧昧。特别是当安生张开臂弯让七月躺过来的时候,她是觉得七月的世界不应该容许有第二人了吧,当她听到家明的名字时,那种嫉妒、不安的感觉如此真切强烈,我并不认为这仅仅归结于简单关于友情的占有欲。

  于是在安生的女性魅力散发出对家明的诱惑时,我开始看不清故事的走向。我很难分辨,安生到底在什么时候起,从对七月全情的占有突然跳脱到动起家明的心思。包括后面数次姐妹间的拉锯、僵持、伪装、抢夺,观众都看不清、理不明。加入了同性暧昧的情愫之后,于我而言反而不如简单的双姝夺爱的脉络。

  当然,在大多数的具体叙事环节,电影之于小说的丰富和添加处理得相当不错。家明喜欢七月的沉静文秀,又会被野生安生的气息晕染而恍惚,正如小说里的形象,这个男人除了英俊,并无其他任何优秀特质。电影让他每次在双生花之间的摇摆更加具象化,也更显自然。很喜欢全片轻重缓急的着笔,有娓娓叙来,有酒吧放歌的摇滚激昂。加入了网络小说作者一重,是编剧和导演极其独到的匠心。令全剧在倒叙、插叙,直至结局三重反转中步步推进,几分酣畅、几分回望。

  你活成了我,我活成了你。双姝的内心这一层也很妙。是安守着小城平静无澜的简单生活,还是走向广阔的天地自由浪荡,女生啊,不管怎么样,都是辛苦的啊。你可以循规蹈矩,走一条大家都认为你该走的路;你也可以放纵内心的自在灵魂,且行且歌,迎接天南地北的历练。相对狭小的三角情感、单亲家庭孩子的孤单乖戾、闺蜜的嫌隙与和解,这个关于因循还是自由的命题,是青春片中通常比较鲜见的。片中处理得挺好,纷纷杂杂的“问候家明”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舒缓的情感又细腻动人。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 篇7

  整部电影很有岩井俊二的风格,慢慢地一种嘲讽命运的残酷。配乐和影像风格相得益彰,充分体现出曾国祥细腻的风格,无论是技巧还是风格,都呈现出艺术品的特质。至于表演方面,周冬雨奉献了演艺生涯最精彩的表演,马思纯维持了一贯的水平。两个女孩的情感变化,在他们充满张力的表演中,一部部走向没有希望的悬崖。

  真绝望啊。

  这是一部与众不同的电影。

  大部分的中国电影愿意,顺理成章。而这部电影,是为了结局而讲故事。前面的铺垫,都是为了最后残忍的爆发。两个女孩性格的铺垫,也都为了最后那视死如归的流浪。

  两个女孩,仿佛是一个人。但是安生羡慕七月的安稳,七月又羡慕安生的自由。

  可是安生不知道,七月的安稳是牺牲了所有关于自由的幻想,而七月也不知道安生的自由是牺牲了所有关于安稳地依赖。两个女孩在不同的风格中凝望着对方,并想成为对方。可他们并没勇气朝另一个自己迈开一步。

  安生害怕失去自由,七月害怕失去安稳。

  直到安生发现自由久了,想回归安稳,老天都会和你作对;直到七月发现,想一直安稳,却注定被安稳抛弃。

  无论什么样的日子,过得太久,日子就会嫌弃你的。

  于是七月背起行囊,选择像安生当初一样流浪;于是安生爱上一个普通的男人,选择像七月当初一样,过上安稳的日子。

  可是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残忍的事情,因为承受过太多伤痕累累,他们却仍然走上与当初选择截然相反的道路。似乎青春就白白浪费,但青春不会浪费的,走过的就值得珍惜。

  虽然只是有一点点无奈。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 篇8

  友情就如二三月的阳光,当你无助之时,她就如天使般张开双手,带你走向黎明;友情就如南飞的雁,当你失去方向之时,她就会围绕你身边,陪你走向远方。往往说之所以两个人可以成为朋友,在二者身上必有相似之处。但这相似之处最可怕的是二者会爱上同一个人,这样当友情遇上爱情会是什么样子呢?带着这份好奇心看了七月与安生的故事。

  《七月与安生》是由陈可辛监制,曾国祥执导的现代爱情电影。由周冬雨,马思纯,李程彬等主演。该片由作家庆山的小说改编,讲述了两个从13岁开始就相识的女孩七月与安生,心心相惜成为彼此最好的朋友。机缘巧合之下,七月与安生爱上了同一个叫做家明的男生,

  一个温柔恬静,一个热情似火,完全不同的两个女孩却走到了一起。其实安生的内心是脆弱的,虽然她表面很张狂,她的内心是极度缺少爱的。但七月由于家庭修养问题是个温柔的女孩,就这样两个不同的女孩走到了一起,爱上了同一个男孩。自从那晚七月给安生流露了她的心声后,暗恋家明,第二天安生就去学校警告家明,要好好对待七月,那种与众不同的个性深深吸引住了家明。但在第二天七月就像家明图书馆表白,最后俩人愉快在一起。安生作为七月最好的朋友当然是第一时间见证他们爱情的人。从此三人行,一起游玩。可家明的内心还喜欢着安生,那个感觉很与众不同的女孩。由于一次爬山活动,七月发现了这个秘密。从此安生告别了这片土地,踏上了流浪的征途。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在这途中发生了很多巧合。家明再次遇到了安生导致一切的误会发生,这时候的安生已经累了,想当初的七月一样,想有一个安稳的家,而七月由于家明的离开而重复走上了安生流浪的道路。两个女孩就这样因为爱情互相折磨着。我的心也颤颤发抖,她们的情感过于真挚。当七月抱着大肚子找到安生时的那一瞬间,在她的脸上仿佛看到了一切都安稳了。但最后七月死了,难产而死。安生开始了照顾她孩子的生活,从此再也没要她自己的孩子,写下了七月与安生。

  其实友情就是这样,爱恨交织,所谓我的生活融入了你,你的生活中也蕴含着我;当我们再次相遇的时刻,你我彼此相靠,依然是一个整体。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 篇9

  第一次看《七月与安生》的时候,是这部片子首映过后的小半个月,偌大的电影院里面依旧人满为患,不乏是一些小情侣。

  我是一个人前去看电影,快入秋的天气很凉爽,嚼着一点点的波霸奶茶,甜丝丝的感觉在口腔中扩散,电影开始了。

  片头是一首歌,树叶婆娑的小树林,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照射在小树林的每一寸土地上面。

  七月与安生的故事开始了。

  鳞次栉比的城市,等待地铁上班族的安生在地铁上与苏家明重逢。通过安生阅读小说的方式,幼时的故事重现。

  七月是一个传统意义上来说的乖乖女,但她的内心同时渴望着自由,如同安生那般。而安生却是一个性格跋扈的女孩,但她流浪的同时也羡慕着七月的安定。

  我想,每一个如同七月那般乖巧的女孩,内心中可能都住着一个安生。

  电影里面最令我难忘的场景是安生拿着一块石头想要敲碎那个消防报警器的时候,结尾才看见,其实安生是犹豫了一下,放下了石头,而七月是真正敲碎报警器的人。

  七月那样乖巧的外表下,也有着那样不羁和隐藏在乖乖女外表下的叛逆。

  传说一个人踩到另一个人的影子,那么两个人便会永远在一起不分离。

  七月与安生这样两个性格截然相反,却又有着几分相似的二人,就这样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安生初中毕业去学了剪发,而七月也考上了最好的高中。两个人的友谊依旧没有改变,而林七月也有了喜欢的人。

  闺蜜的矛盾往往始于三人行。

  大概是从去庙里那次开始吧,林七月发现自己开始恨起了李安生。

  然后李安生去找吉他手。

  离别的时候,七月拉着安生的手,追着火车跑。但是当七月看见安生脖颈中苏家明的玉之后,七月松了手。

  安生急忙对七月说:如果你想让我留下来,我就留下来。

  七月没有回复她。

  安生看着七月在看到玉那一霎的失神,与自己渐行渐远,安生自然是难过的。

  七月哭了很久,不是因为安生的离别而哭,而是因为她最难过的,是没办法像爱自己那样爱安生。

  友谊是无私的,也同样是自私的。

  日子一天天过,七月继续着安逸的生活,而安生也在四海为家。安生在每一张寄给七月的明信片上,都写了一句。

  问候家明。

  李安生与苏家明的关系,终究成了林七月心中的那一根不能言说的刺。

  家明不愿就此与七月过上安逸的生活,家明选择去北京打拼。当七月失魂落魄地送走家明之后,七月与安生再次相逢。

  她们去了上海,生活方式的差异以及彼此心中的那根刺产生了隔阂。两个人之间仿佛有什么东西在作祟。心中的一种陌生的情感似野兽般吞噬理智。两个人大吵了一架。

  安生走了,七月追了出去,她看着安生,安生也看着七月。车来了,七月没有挽回,安生上了车,七月亲眼看着安生走了。

  再一次见面,七月看见安生与苏家明在一起,人往往在最愤怒最悲伤的时候,会口不择言,说出一些让自己最后悔的话语。

  此去经年,安生与七月就此别过,分道扬镳。可故事往往不在这里终结。

  苏家明逃婚,七月却发现自己怀孕了,她找到了安生。

  友谊往往十分奇妙。

  无论两个人直接发生了多么激烈的争吵,对彼此造成了无法磨灭的伤害。但是在你最落魄的时候,她会不顾一切地帮助你渡过那段时刻。

  小时候,我总是希望有一个朋友。可以与我形影不离,出双入对。但是长大了,往往朋友不可能时时刻刻在你的身边。可是无论多么忙碌,心中挂念亦是一种友谊。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 篇10

  躺在被窝里,偷偷着摸着眼泪将这部描述描述姐妹情的电影看完,两个女主在剧中的表演非常的完美。在现实生活中,总是有一两个玩的要好的闺蜜,可以喝同一杯奶茶,可以穿同一条裤子,可以形影不离的一直陪伴在身边。而剧中的七月和安生就是这样存在的。

  其实他们是两个完全不一样性格的人,一个搞怪调皮,做事情不考虑后果,家里对她的关爱也比较的少,所以她把自己的倔强全部表现着在脸上;一个成绩好,做事情成熟而又乖巧,在家里的关心和呵护下长大,为了讨好大人而不停努力的学习。但是这样一个乖巧的孩子却早恋了,虽然早恋但是他也不会丢下安生不管,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三个人一起。但在有一次三个人约定好一起去爬山,七月的男朋友竟然不经意间爱上了这个古灵精怪的女孩子,并且逐渐的两个人产生了感情。

  七月看到了玉佩知道了事情的发生,但是她假装没有任何事情发生,但安生为了不伤害她,选择了离开自己的家乡,去一个新的城市发展。分别的时候,她在火车上笑,她在追随者火车哭,两个人的感情爆发的那么真实。其实两个人都有割舍不下的感情。时光一晃几年过去了,七月和他的男朋友一起考上了大学,又和安生重逢了,虽然闺蜜的情怀还是在的,但却因为一个男生结束了。七月碰见了安生和自己的男朋友在家里床上的事情,她跑进厕所宣泄完以后又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安生努力的将自己这几年在社会上学到的东西展现给她看,却最终换来一句:你好贱!自此,两个人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但再次相见的时候,两人的人生却发生了转换,七月生下了孩子却因为产后事故离开了这个世界,安生决定讲他的孩子养大,并开始以写作为生,这也就出现了画面刚开始安生与那个小女孩的画面。

  其实,我觉得安生和七月的相爱相杀,让我联想到我对闺蜜的期望,那时候的我们都渴望做安生,但为了让父母开心,都选择了做安生。在我的观点里,我从来不反对我的闺蜜任何想做的决定,错误的事情我们会一同承担,对的事情就默默的为她鼓掌,真正希望一个人好是不管她做什么,只要她是开心快乐的,难道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吗?

  我们现在的人生有些正在按照所有人的该走的路线进行着,上学、毕业、工作,寻找婚姻,所有女生的生活,好像最终都是一样的。但我们现在还是青春的大好年华,不管选择做安生还是七月,都不应该活成千篇一律的样子。趁时光大好,活的更有激情一些,想背着包出发的时候就请不要有任何的犹豫,想放纵的时候就尽情的嗨,人生就如同一部电影一样,自己就是给自己拍电影的人,将自己的人生过得精彩一些才不枉来人间的旅行。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 篇11

  七月与安生,13岁相遇,从此历经爱恨情仇,直至27岁生死分离。正如电影的英文名字Soulmate那样,七月与安生,两个花一般的女子,她们是爱人,是姐妹,是仇人,是知己,是彼此的灵魂伴侣。她们是红玫瑰与白玫瑰,是白天与黑夜,是阳光与阴影,是天堂与地狱,是黑白两生的双生花。

  七月曾说,她与安生之间,是一次被选择的结果,只是她心甘情愿。当不安分的安生遇见了安分的七月。七月看见那个披着头发双眼灵动的少女,像极了被七月压抑在灵魂深处那个活泼又叛逆的自己;而因家庭变故而不得不提早成长起来的安生,最渴望的不过是一个温暖的家庭和安定的生活。自相识起,七月与安生就一起洗澡,一起睡觉,一起养小松鼠,一起谈论少女情怀的小秘密,把对方当成彼此最重要的人。直到后来家明的出现,打乱了两人的原本平静的生活。

  电影里的家明与安生一见钟情,然而七月已经默默喜欢家明很久了。七月更爱家明,家明更爱安生,安生更爱七月,恰好形成一个循环。当七月发现家明对自己的情愫,也意识到自己对家明的情愫后,立刻采取刻意回避的态度。所以,在影片细节中处处可以看到,安生单独面对家明时,表情总是漫不经心的,语言总是划清界限的,直到安生主动退出,北上流浪,把安稳的生活留给七月。安生第一次离开七月,在火车上安生对七月大喊你想让我留下来,我就不走了。当七月看见安生脖子上带着家明的吊坠时。七月没有挽留安生。北上流浪的安生被多情的吉他男抛弃,真正过上了流浪的生活,她去了世界各地,安生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给七月寄一张明信片,把自己的生活分享给七月,并附属问候家明。

  七月把安稳的生活寄托在家明身上,而家明却向往着外面的世界。当家明北上告别她而去,安生南下投奔她而来,七月不再对安生内疚,甚至在漂泊无定流离失所的安生面前不知不觉显出自己的优越感,当安生说起流浪时骗吃骗喝的把戏时,七月却觉得很丢脸。七月自以为义地鄙夷安生:你怎么就这么贱?之后,又含沙射影地讽刺安生:为什么你每次给我写信,最后一句都时问候家明?两人第一次争执起来,七月气冲冲回到酒店,安生则默默离开。友情开始出现裂痕。

  又过了几年,26岁,七月去北京探望家明时,发现苦苦等待的家明竟然和安生生活在了一起。终于,影片中最残酷的一幕发生了。备受打击的七月,拿着花洒朝着安生怒吼:你一无所有,没人愿意和你做朋友,除了我!家明才不会喜欢你这种风格!她所有的苦毒、傲慢、愤怒、阴郁在瞬间爆发。但即使,这一幕的残酷中依然也看到温情,七月发泄完怒火后,随即又懊恼地蹲下去,抱住安生哭:安生,我们为什么会这样?而安生也抱住了七月,紧紧的,充满泪水的。爱恨恩怨的交织,演绎得生动而缠绵。最后,安生建议家明回到七月身旁,而自己,却嫁给了另一个对她很好的男人。在她看来,这是唯一的也是最好的选择,和谁不都是过一辈子?

  七月突然醒悟到,爱不是强求,而是放手,放下掌控欲、放下外在看得见的安全感,放下做迎合世人期待值的乖乖女,也许自己内心能够活得更放松。她本以为的未来就在那个从不曾离开的小镇,做一份稳定但未必要深爱的工作,找一个合适但未必要深爱的男子,结婚生子,直到终老。于是七月布好了局,就等家明回家结婚,却在婚礼前夜平静地对家明说:我无法忍受和一个不爱自己的人过一辈子。,只有家明逃婚,才能使七月顺利脱离婚礼而不被人谴责。七月放下了家明放下爱情,选择自由就这样,她辞了工作,摆脱父母的寄望。离开家乡后,七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住安生曾经住过的旅馆,她尝试去理解安生,体会安生,也发现站在甲板上时,自己其实也喜欢摇晃和飘荡的感觉。她慢慢成长为一个勇敢、宽广、谦和、不再患得患失,并真正能给予爱的能力的自己。七月终于放下了伪装的自我,开始自由生活。她找到了安生,两人相拥,就像回到了当初相遇的时候。两人的生命轨迹又一次重合,安生重回正常社会,然而意外发生了,七月生下家明的女儿后,不幸去世。安生独自抚养七月的女儿,活成了七月。

  安生开始在网上连载小说,以七月为笔名。在学生时代,写作明明是七月的强项和爱好。在安生的小说里,七月和安生交换了人生,安生遇到了虚构的好男人老赵,家庭平稳幸福;七月在世界各地旅行,体验不同的生活。所以她们可以毫无顾忌地在对方面前展现出自己真实的一面,所以她们相互踩着影子,因为听说被踩到影子的人可以一辈子不离开但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有无法分享的东西,所以她们之间有了间隙,有了争吵与分别。但当冲动散去,随岁月流逝后的急速成长,她们的经历让她们内心沉淀,才发现对方仍然是自己最割舍不下的人,一个说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恨过你,但我也只有你,另一个说我以前想象过的未来都是有你的。七月剪掉了长发,去环游世界;安生蓄起了短发,寻找安定的生活。踩影子的人和影子的本体交换了人生:安生成了安稳的七月,七月成了流浪着的安生。她们得到了短暂的满足,但她们能否尝到持久的快乐,我不知道,因为七月死了。有人说她们两个人是一个人的两面。从表面上看,七月乖巧,安生叛逆;七月追求现世安稳,安生向往诗和远方。一个人如果选择流浪,会后悔;如果选择安稳,也会后悔。但是无论选择什么,远方或者家庭,都会后悔。七月在家后悔,安生在外后悔。直到她们被迫交换了人生。安生写的小说里的七月,终于有了安生无法拥有的自由和远方。选择了流浪,不再后悔;小说里的安生选择安稳,也不会后悔。因为是自由做出的选择。

  电影最后却是反转的,小时候的七月也是的叛逆,小时候两人为了逃避军训,砸破消防玻璃,看似安生所做,其实是七月借着安生的手所为。七月在生命的最后,她终于觉悟,走上了自由的道路,却是以最决绝的方式。七月离世的那天安生哭得像个孩子,可她最后选择带着两个人的希翼活下去,最深沉的爱,莫过于在那个人离开之后,把自己活成了她的样子,她带着安生的倔强,过着自己期待的、七月曾拥有的最安静稳定的生活。看完后除了泪眼,心里有更多复杂的情绪。如果满足于现状,也许她们不会途径波折。但如果不经历尝试,她们也不能达到自我完满,活成另一种人生。安生曾经告诉七月,希望在二十七岁死去,因为最爱的偶像的生命就终结于二十七岁。安生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她在二十七岁那年灵魂死去,活成了七月。

  影片中当颇有灵气的小女儿找到了家明,家明和安生重遇,安生又编造了一个故事,告诉家明自己和七月交换了人生,七月在外旅行,如同飞鸟般行踪无定。

  七月和安生的故事,两个人的友情、人生追求和自我救赎,早已和爱情无关。影片停留在七月和安生初遇的地方,她们也可以看作同一个人的两面,辗转反复后,追求自由的一面在青年死去,另一面活下来直面人生。然后成熟的人格继续在世界上生存,重复着上一辈的人生。所不同的是,这次带着希望和爱,坚定地走下去。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 篇12

  现在,文艺片大行其道,但是能渗透到心里的并不多。《七月与安生》算为数不多中的一部。它是安妮宝贝的作品,酸酸涩涩但是又很温暖。让文字变成图像,应该总会有些差距,但是电影版并没有让我失望。加上周冬雨和马思纯都是我喜欢的年轻女演员。

  但是这样的片子我不想在电影院看,喜欢的朋友并不在同一个城市,无人可以分享。亦或者我觉得这部片子讲的也并不完全是友谊,更是一种内心的对战。所以窝在寝室看网上的枪版,想流泪的时候手边还能有抽纸,那才是舒服的、合适的方式。

  人们有的时候喜欢电影也许是因为在现实世界里,我们并不敢那么放肆。所以我们通过电影,假想着过那种毫无约束的生活,借以获得心理上或者是生理上的真正自由。我一直都相信,每个女生体内都有个安生,一个七月;一边渴望着自由,一边又束缚于现实。每个人之间的差异源自于两者的比例不同罢了。

  尽管如今的社会相较于过去,男女更加平等,但社会对待女人远远没有对待男人那样宽容。女人似乎生下来就注定以平平淡淡作为福气,以安安稳稳作为人生信条。即便社会在前进,这样的意识在削落,但却的的确确仍旧是主流观念。电影里说:女生这辈子只会去很少的地方,结婚生子平平淡淡。那是作为乖乖女的七月之前二十几年一直相信的教导,而安生却与她截然不同。

  安生追逐着自由,享受一个“人”的生活而不是“女人”的生活。四海为家。她是个讨人喜欢的姑娘,才华高于七月,但是却太遵从自己的内心,以至于无视所有的社会条例。社会认可的美好和女孩子该有的形象对她毫无拘束力。她过着自己想过的生活,爱着自己想爱的人,义无反顾,随心所欲。世上有几个人敢成为这样的女子,那一定是极具魅力的有趣的女生。这样的女生又令人怜惜。因为这世上真正有趣的人并不多,他们的锋芒会在现实中被人不认可。剧中,安生写给七月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看起来有趣的人多了。都是装的!装自己都信了。”确实,这世上有趣的人真是太少了,我觉得,我也是个无趣的人,而我身边有趣的人也很少。真正有趣的人,大概会很闷吧。

  不管如何,酸甜苦辣皆是人生。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不该被评价被判定。

  年轻的时候就该是自由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因为我怕当自己老去的时候,难以平静从容地回望惨白无聊的青春。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 篇13

  爱情或许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与催化剂,能让一个人在恋爱的快乐与痛苦中慢慢地成长。这或许就是爱情的魔力,让人能明白活着的意义与使命,去寻找我们生命中的另一半,然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渡过这既短暂又漫长的一生。

  人总是在颠沛流离之后,才能明白生命的意义;人也总是在跌跌撞撞之后,才能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人也总是在分分合合之后,才能明白谁才是你最想要携手一生的人。

  人这一辈子,看似很长,其实很短;看似很短,其实很长,我们都在属于自己的这短短日子里,做自己,想要做好自己,却并没有那么简单,我们需要舍弃很多、考虑很多、拼搏很多、坚持很多,才能一点点去靠近,我们最想要的理想人生。

  最近看了一部很棒的片子,叫做《七月与安生》,故事围绕两个性格迥异的女孩而展开,一个叛逆,一个乖巧,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却成了最好的朋友,他们彼此羡慕着、又彼此深爱着,当一个男孩,悄然出现在他们这对好姐妹的生命中后,他们的人生也渐渐开始了转变,一人为了成全另一人,悄悄离开,只为了闺蜜能和最爱的男孩在一起,可是事与愿违,乖巧的女孩在结婚的那天选择让男孩离开,最后乖巧的女孩选择了叛逆,叛逆的女孩选择了乖巧,他们仿佛互换了身份和生活,各自过上了对方曾经的生活,也明白了生活的意义,跟着心走,如此才不辜负此生。

  《七月和安生》如果单单地说是一部爱情片,感觉并不对,也不能说是一部闺蜜开撕的狗血戏码,应该是一段寻爱的旅程,在爱情中寻找生命的本质,我想这就是爱情之于生命的意义,让人捉摸不透。

  爱情或许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与催化剂,能让一个人在恋爱的快乐与痛苦中慢慢地成长。这或许就是爱情的魔力,让人能明白活着的意义与使命,去寻找我们生命中的另一半,然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渡过这既短暂又漫长的一生。

  爱情到底是什么呢?爱情为何能让一个人变得不像他,又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更像他,爱情就是一种魔药和毒药的混合体,让人的生活发生化学反应,这或许就是爱情的魔力,让人生变得更完整。

  我想世界上的饮食男女都需要爱情,只有爱情能够让人这一生变得完美,也让人更加理解生命的意义,不懂爱情的人就是一具行尸,不可能明白生命的美丽与珍贵,所以爱情来了之后,就好好地去体验,不管结果是对是错,对于人生都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就像一场大雨来了,我们就该像一片饥渴的土地,好好地吸收这些雨水,不管结果是花开满夏,还是泛滥成灾,都让它顺其自然吧。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 篇14

  看完电影的时候我觉得很难过,是真的难过,就像在胸腔里面塞进了吸满水的海绵,湿哒哒的。五点十几分的时候,我在公交车窗玻璃上面写,七月与安生,又在下面写了家明的名字。后来我又在上面加了箭头,因为我觉得安生爱家明也爱七月。后面两个女孩子很大声的说,这个就是我们要看的电影,这女的还在这里分析剧情。然后说起自己身边碎碎叨叨的事情。我在心里默默算了算,今年是我喜欢庆山的第九个年头,七月与安生是我最喜欢的'一篇。我已经喜欢这个故事九年了,从我十二岁的时候开始。我记得那个时候,地理老师是个刚大学毕业的姑娘,她告诉我她大学的时候才开始读她的书,可是她还是读不懂。她问我为什么会喜欢安妮宝贝,我说我也不知道,但我就是喜欢。

  电影里的七月不是那个七月,安生不是那个安生,连家明也不是那个家明。这些年这个故事我读过很多遍,这个故事是收录在安妮宝贝的《告别微安》里面。每次都会特意翻过去看它。在我心里,安生是穿着白裙子,踢掉球鞋爬上树,然后笑着叫七月,七月你上来的那个女孩子,她会在下着大雨的时候执着的去寻找一条在树上看见的铁轨的姑娘,她坐在铁轨上对七月说,七月我要顺着这条铁轨去很远很远的地方。那个时候,我要带着你。

  安生第一次见家明的时候是在blue,那个酒吧的老板是个可以当他爸爸的男人,这个男人正在和老婆办离婚,他想带安生去加拿大。电影里安生走的时候跟的是一个吉他手,后来还劈了腿。后来安生又很很多人在一起,过了很久混乱的生活。

  七月对安生说,安生,家明是我见过最英俊的男人。安生见到家明的第一句话是,家明你的眼睛很明亮。那个时候安生在酒吧里化着浓浓的妆。电影里安生第一次见家明是她莫名其妙的跑去警告家明,有个女生喜欢你,你注意这点。电影里的家明一点不英俊,而且眼睛不明亮。

  安生在庙里的时候,对家明说,神明他们知道我喜欢你吗?然后她踮起脚亲吻家明。在七月带她去买镯子的时候,明明喜欢绿镯子,却选了白镯子。后来下山的时候,安生说,七月把你的镯子给我看看,两个镯子放在一起会不会有清脆的声音。然后那个白镯子碎了,满地的碎渣。而电影里只是别人偷走了家明的自行车,安生一个人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回去。

  安生是个风情万种的女子,长久的浓妆,烟和咖啡,让她的皮肤很不好。她和七月一起洗澡的时候,她对七月说,七月,你看上帝是公平的,它给了我一张风尘的脸,我的身体却像绸缎一样丝滑。电影里周冬雨的面容比七月的还要干净。

  安生跟美术生去山上写生了一个月,也因此被学校开除。后来她在外漂泊的时候寄给安生很多东西,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或者干枯的玫瑰花,在七月生日的时候,她画了最后一幅画给七月,上面是她的裸体,长长的头发像只鱼一样。她在下面写,海水好凉。电影里连安生会画画都没有。是安生自己选择不读书,离开学校。

  安生有一个很大很华丽也很空旷的家,母亲是个面容姣好,待人礼貌的女人,长期居住在国外。七月第一次见她的时候才明白为什么安生让人觉得寂寞。安生的母亲对七月说七月,你要照顾好她。电影里面安生的妈妈是个顶着一头大妈烫,硬拽走安生的不讲理的女人。

  安生后来不再画画,她去了上海。漂泊期间她做过很多工作,服务员,在酒吧跳艳舞。后来在上海做销售,因为她想攒钱,然后继续北上。她在上海的时候打电话给七月,七月你来看看我。黑夜里的安生只是自己蜷缩着身子,再没有像年少时候那样黏在七月怀里。电影里,七月和安生去上海旅游,吃饭的时候开始撕。

  安生一直戴着家明从小戴着的那块玉,白的有点泛黄,甚至洗澡的时候也不会摘下来。直到那条原本红色的绳子被洗的灰白。七月不知道这块玉的存在,这块玉就像是安生和家明接连着彼此的信物。最后安生死的时候,这块玉和安生一块火化了。电影里那块玉大的豪气,深绿色,后来安生把它放在盒子里的时候换了绳子。而且最开始是七月告诉安生家明有块玉。在七月送别安生的时候七月就知道了家明和安生。也为后来的撕奠定了基础。

  家明毕业以后在西安工作,七月打电话催促他,家明,我需要你回来在我身边。家明,你回来我们结婚吧。后来家明打电话给七月,七月安生来看我。七月第一次出远门,她在家明住所前看见家明和穿着黑色大衣的安生,睁大了眼睛。安生说,七月,对不起。七月给了安生一个巴掌。安生跑了,七月和家明找了很久,最后找到她坐在台阶上抽烟,地上满是烟头。她说,家明,抱我回去吧,我冻僵了。七月从来都没有恨过安生,她很小的时候就在想,她拥有这么多东西,可她能够分给安生什么。电影里七月是个强势的女孩子,她在卫生间浇安生,言辞激烈,满是恨意。家明也从未勇敢的做出过选择。只是逃避。

  七月对家明说,家明我不恨你,我现在回家去,我等你一个月,我不会打电话给你。后来安生还是走了,家明选择回来。一个月的最后一天,就在七月准备好重新开始的时候,家明回来,然后结婚。七月很担心安生,什么时候能够回家来。安生来找七月的时候,她已经怀孕了,家明的孩子,因为这个孩子,那个老男人跟她分手。安生肚子一天天大起来的时候,七月帮安生洗澡。安生身上布满伤痕,背上烟草烫出的伤疤,手腕上深深浅浅的刀痕。安生说,孩子是个新的生命,新的躯体诞生的时候,旧的就会开始腐烂。后来安生死于难产。七月和家明没有再要孩子,他们共同抚养这个孩子,取名字叫小安。电影里家明逃婚了,七月开始像安生一样漂泊,孩子叫李瞳瞳,七月生的。七月死于大出血,后来安生骗家明,七月只是走了,去过自由的生活。

  七月不是那个温顺的七月,从一个希望接受选择结果从而少受责备的姑娘变成一个斤斤计较,内心满是波澜的女人。

  安生不是那个直指人心的安生,从一个内心荒凉,身心疲惫却没办法停不下来的女子变成一个内心平和,单一的素颜女孩儿。

  家明不是那个英俊的家明,从一个眼睛明亮,会尝试勇敢的男人变成一个畏首畏尾,言行不一的缩头乌龟。

  人是会活成自己爱的人的样子,七月活成安生,安生活成七月。其实想想这个结局并没有什么不对。电影散场的时候,有个女生说,谁会喜欢她那样子的女生。我不知道她是说七月还是安生。但这不是我看过的七月与安生。电影也许想表达什么更深层次的东西给观看它的人吧。反正我不懂。在我心里安生一直是那个明快自由的姑娘,十三岁的时候穿着白衬衫,二十三岁的时候开始穿黑大衣,化妖艳的妆。言语直指人心,情绪却是快乐又模糊的。

  感觉失去了什么,从我十二岁到二十一岁。旭旭和我说,电影本身就是导演去解读它的一种方式,不要难过,只不过你与他不同。嘉兴雨下的很大,大的像是要把这个城市都淹没掉。路上积水很多,踏进去的时候很冷,但当皮肤离开水面的时候却是温暖的。安妮宝贝前期的作品是最黑暗的时候,可是偏偏那个时候的她最勇敢。

  晚上和旭旭讲话。我再一次确认了我为什么和他交流一直很顺畅。旭旭说,其实你的一部分和自己很相像。和你讲话的时候就像坐在镜子面前和自己对话。而且我们的行为都出奇的一致,某些地方他做的很好,某些地方我做的很好。像活在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我们从十三岁讲到十五岁,再从十五岁讲到二十一岁。又从二十一岁回到小时候。话题从我喜欢的那个男孩子到高中班主任到儿时发生的事。他说,你一直在说他优秀,其实你一直都不清楚他优秀在哪里。她说你问问你自己,他优秀在哪里?我说,我不知道。很多的时候很多的事情,我都不知道我为什么喜欢,或者为什么会做。很多的时候我都是这样的莫名其妙的。

  他问我,如果再来一次你会怎么选?其实有很多的时候我都在想这个问题,如果再来一次我会怎么选,其实还是会这么选择。我们当时所做的选择其实就是最好的选择。我告诉他,其实我们眼里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是因为我们本身是什么样子。他说他最近在读人眼的工作和大脑解读眼睛原理的书籍。大概意思就是说,人眼所看到的,其实是自己想看的。然后我们两个在电话里哈哈大笑。

  后来他告诉我,尝试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真的不要再继续了。我不想因为和你的交流影响我国庆节和他的见面,但是抛开这些来说我真的觉得他做的其实很明显了。他确实是个坏人。他说,尝试让自己更好一点吧。爱自己多一点,他确实有点过分。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 篇15

  好闺蜜爱上同一个男人这种老套路,小说《七月与安生》之所以能成为经典,除了当年那种让人惊艳的语言风格之外,还因为比起一般的三角恋,七月与安生之间,闺蜜情超过了男女情,但却并非是因为有人发扬圣母风范,说什么假大空的只要你幸福我就幸福的鬼话,而是因为七月与安生代表着一个人灵魂的两个对立面,一个渴望安定,一个渴望漂泊,一个总是以被选择来逃避内心负累,一个总是主动选择主动背负。而两个女孩之间即便彼此伤害到刻骨依然无法割舍的友情,是因为对方身上有自己没有的品质:我爱你,因为你刚好是我向往的那一半灵魂。

  如果有机会,能用内心另一半的灵魂去过另一种生活,那是难得的圆满,若不能,那是宿命。而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人都活在宿命里,圆满的人生就像完整的人格一样,稀少,且可遇不可求。

  安生看似叛逆张扬,实则骨子里渴望安定的爱和生活;七月看似文静乖巧,实则骨子里向往自由的灵魂;安生爱七月,七月也爱安生,家明的出现,安生选择离开和成全,七月选择默认和把握,就像七月说的她对自己失望,她没有办法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安生,她对安生的爱是自私的,对家明的爱是自私的,但在最后她还是选择了安生,我恨你,但我只有你。她和安生就像两个藏了刺的刺猬,一旦露出刺便互相刺的遍体鳞伤,互相伤害后又心心相惜。影片中她们多次的分离也预示着结局的分离,最后一个场景,安生看到镜中的七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感觉是一部非常慢热的电影,说的是两位基友之间分分合合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像双生花一样,小时候7月是一个乖孩子,有幸福的家庭,爱护她的妈妈,他的人生,是可以看到边界,和未来的。安生不同,出生在单亲家庭,生活飘零。却没有想到,过了十八岁之后,两个人的角色会发生互换。又好像是一个围城,没有得到的,总是想念。我想这可能是每一个个体,都希望得到圆满的生活。正如陈奕迅歌词所说的,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这部电影教会我的事。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是那些人和那些时间,以及在那些时间里和那些人一起做过的事。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相关文章: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11-06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09-11

电影七月与安生观后感11-06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范文12-16

电影《七月与安生》观后感03-25

2016电影七月与安生观后感11-06

2016年七月与安生的观后感11-06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1200字07-04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400字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