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电影的观后感(精选17篇)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1921》电影的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921》电影的观后感 1
《1921》带领观众走入那个年代,感受那个年代的年轻人的力量。影片全景式地重现了一百年前波澜壮阔、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仅28岁的青年们,怀着满腔热血,聚集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大会,见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影片向开辟新中国的革命先辈们致敬,我们能看到百年前,先辈们在复杂的时局下摸索着中国的出路,他们历经磨难和生死存亡,不管在多难的境遇下,他们都在朝着希望前进。这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带领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突破重重难关,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正是因为他们才有了新生活,正是因为无数的开拓者们才有了新中国!
当历史画卷缓缓地铺开在我们眼前时,我们被那些画面所震撼。我们惊叹于他们为探索出一条真真正正能够拯救中国的`道路的执着,也因他们面对危险时刻而屏住呼吸。影片更多的让我们看到这13位革命先辈们少有人知的青年时期的模样。不像我们在历史书上所看到的他们,他们是朝气蓬勃的,他们是一个个有着鲜明性格充满着热情的青年人。当我看见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对新中国的展望的光芒时,我的心也被这样的热情所点燃。他们用热血和青春,激荡着旧中国,开拓着新世界。
影片中,嘉兴红船上的会议与逐渐唱起的国际歌,是动人心弦的,是令人为之振奋的。在影片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李达对负责印刷的人强调“百姓”与“人民”虽然意思相近,但境界完全不同。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是为人民服务,从未改变过。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今时今日已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梦想。国家从艰难岁月中一路走来,历经炮火与鲜血的洗礼,21世纪的我们不能忘记这段艰难历程,永远铭记历史。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现在这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我们国家在党的领导下一点一点强大起来,一步一步迈向世界舞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要牢记历史和初心,不忘使命,不负期待,共创美好未来。
星星之火,足以燎原。新时代的我们,从革命先辈们的手中接过火把,将这份精神传承下去,延续下去!
《1921》电影的观后感 2
电影《1921》将生动展示中国共产党人敢闯敢拼的动人故事。该电影由导演黄建新担任监制兼导演、郑大圣联合导演,并将于2021年7月1日全国上映。为了让更多观众了解建党初期这段历史,黄建新导演用电影镜头,展现了平均年龄仅28岁的中共“一大”代表们,将青春理想化作寻求救国救民真理信念的执着,以及他们在上海开天辟地、在风雨如磐中担起民族救亡图存重任的担当。
该片导演黄建新,曾成功打造《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开创了中国电影的主旋律商业片时代。他在此前的《1921》发布会上曾透露,“会给大家带来全新的故事、更电影化的叙事方式、以及充沛的生活情感”。他还表示,电影将集结一众青年实力派演员,重塑一群有血有肉的.革命先驱,再现一个敢拼敢闯的黄金时代,传递“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坚定信念。
该片在参考大量史料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坚持创新求真、严谨细致的态度,历经四年时间深耕剧本,数易其稿。期间上海市委宣传部还组织召集党史专家、上海史专家、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资深研究员等专业人士,与主创团队一同召开多次剧本论证专题会议,听取意见,结合党史研究成果,反复打磨人物性格,挖掘历史细节,力求让这段观众耳熟能详的史实在银幕上绽放新意。
电影将首次以国际化视角来呈现这段热血历史,从欧洲开始进入故事,同时贯穿了一条完整的日本线,让格局更开阔宏大。在此前的发布会现场,制片人任宁透露,“剧组特意去全世界的档案馆寻找新鲜的角度和史料,耗时三年多才完成了最终的创作”。对此,导演郑大圣也表示,这是与现在的全球化语境有所呼应,用新的角度看待那段历史,相信能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当下的共鸣。
除此之外,影片也在拍摄取景上下了大功夫,主创团队勘景足迹遍布上海、全国乃至海外,特别是在上海实地测绘了30余处相关历史旧址,并在上海车墩影视基地一比一实景搭建当时的中共一大会址建筑群,力争在大银幕上再现上世纪20年代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的城市文化风貌。
《1921》电影的观后感 3
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有幸和几位评论家一起观看了电影《1921》。看完电影,大家交口称赞,认为影片浓墨重彩集中描绘1921年的上海,在那个相对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之中,把故事讲得如此精彩感人,全面展现五四运动的发生、《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出版、“南陈北李”相约“开天辟地”、上海英美烟厂工人罢工、共产国际帮助中共建党、国际和国内反动势力对革命活动的围剿、中共一大召开及从上海石库门转战嘉兴南湖红船等重要场景,非常不容易。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还是更习惯于把视角聚焦于教育。我觉得,这既是一个党史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也是一个青春的故事、成长的故事、教育的故事。
影片讲述的是党史,更是讲述了一群年轻人的青春史。影片的主人公是一群年轻人,在他们的身上,洋溢着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13位一大代表平均年龄28岁,最小的刘仁静只有19岁,年长的何叔衡也只有45岁。在1921年,他们也是青春年少。所以,他们有着与今天的“90后”“00后”一样年轻的面庞,一样的对美好生活与爱情的向往,一样保存着童趣童真,所以我们也能够看见影片里刘仁静等几位年轻人在上海大世界快乐游玩的镜头。
影片讲述的是这群年轻人的青春史,更是讲述了这群年轻人的奋斗史。在这群人身上,我们特别地感受到20世纪初这群年轻人的使命担当,感受到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激情、拯救中国的豪情和对底层劳苦大众的同情。影片中,陈独秀执拗地向孙中山要教育经费,讲述“教育救国”的道理,甚至为了索要教育经费而放弃去上海参加“一大”;毛泽东说,他坚信最终一定能够“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都让我对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心生敬意。他们以生命创造了历史,告诉人们,一个适逢其时的梦想,一股渴望改变的激情,是如何造就了一个伟大的政党,如何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
在影片中,最打动我的,是奔跑的镜头。这两个奔跑的画面,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首先是毛泽东的奔跑。那是在法国国庆日,一方面旅法的中国留学生与法国人民一起在凯旋门下庆祝欢呼,一方面是在上海租界的法国人一起合唱《马赛曲》。但是毛泽东等中国人却被无情地拒之门外。法国人肆无忌惮在中国土地上欢乐,中国人只能在他们的门外,看着天空燃起的烟花……青年毛泽东从愤懑失望中升腾起一种不屈、一种自强,开始了迅疾的奔跑。奔跑当中穿插的,是他对家乡生活的回忆,是被父亲追打的奔跑,以及母亲在身后的呵护。这个奔跑的桥段具有很强的寓意,它意味着青年毛泽东把向父权挑战的勇气转为向旧世界挑战的力量,从小我转向大我,从青涩转向成熟。奔跑中的毛泽东内心坚定、目光澄澈,热血沸腾、信心满满。从他青春奔跑的剪影里,我们看到了日后他奔向井冈山、延安、西柏坡、天安门的远大前程。真正的青春,正是永不停息的奔跑,是超越时空的奔跑。
其次是王会悟的奔跑。作为一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影片,《1921》破例将以往不太引人注目的李达、王会悟这对年轻夫妻作为主线人物之一。王会悟是一位美丽、智慧、勇敢的新女性,因为共同的'革命理想,和李达走到了一起,在陈独秀的家中结为伉俪。婚后的他们携手共进,全身心地投入革命事业,为筹备“一大”忙里忙外、殚精竭虑。在会场遭到特务监视的情况下,王会悟建议把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为一大顺利完成各项议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影片中一个镜头,是王会悟准备向博文女校的校长借校舍给来参加一大的代表住,又担心校长看出破绽,李达就让她奔跑,训练她克服紧张的心理。最后,她在《国际歌》的旋律中奔跑,顺利完成了任务。一位23岁的女子,在充满青春活力的奔跑中,她的步伐如此坚毅、沉着,因为,这是向着光明的奔跑,向着未来的奔跑。
通过重塑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革命先驱的光辉形象,这部电影重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红色起点”,重温了党的历一个特别的“重要瞬间”,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为党史教育提供了生动鲜活的可视化学习教材,也为讲好、讲活党史故事提供了生动范本。影片反映出来的20世纪初年轻人的理想追求与使命担当,为今天的年轻人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提供了范本和榜样。
影片起用了许多青年演员,无论是五四运动的青年学生,罢工斗争的青年工人,还是一大的代表,他们都是年轻人。我相信,演出的过程也是今天的年轻人向100年前的年轻人集体致敬的过程,而观影的人们,也将会向100年前的年轻人致敬。
新的时代需要英雄,需要榜样。党史知识,并不是冰冷的过去,而是以信仰和热血铸就的言行。革命者,并不是老去的身影,无论100年前还是100年后,那些以国家民族为己任而奔跑的行动者们,他们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永远年轻。
《1921》电影的观后感 4
电影《1921》的上映,让国人激动不已。在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举国同庆党的百岁华诞之际,享受一道精致的文化大餐,接受一次精神的洗礼,将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我有幸观看了这部电影,感慨万千,收获满满。
电影《1921》以1921年的时代脉络和“横截面”视角切入,聚焦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这一核心事件。重现了中共一大召开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时刻,讲述了首批中国共产党人,在风雨如磐的日子中担起了救亡图存的重任,让中国革命焕然一新的故事。
电影《1921》让我看到了: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由李大钊、陈独秀传播的信仰火种被全国各地的新青年点燃!心怀救国理想的他们为创造一个新生的中国而奋斗拼搏!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无情地碾碎了旧的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她带领中国走过百年的风风雨雨,领导我们越过一个个坎坎坷坷。她的诞生,仿佛一道曙光划破夜空,在东方大地闪烁,中国革命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弹指一挥间,一百年过去了,旧中国千疮百孔,民不聊生的时代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生机勃勃、一片繁荣的景象:昔日的穷乡僻壤,而今牛羊成群,五谷丰登;昨日的茅檐瓦舍,已被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所取代,党一直带领着我们昂首阔步一路向前,披荆斩棘,开辟新的航向。
观看电影《1921》,回顾历史,不仅要缅怀党的光辉成就,更重要的是着眼新时代,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肩负起党和祖国人民的重托,重塑东方巨龙的雄姿。我们所肩负的历史重任,是何等伟大、何等光荣、何等艰巨!青少年朋友,作为新时代中国的主人,我们是否感觉到建设祖国的重任已责无旁贷地落到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既然是这样,我们还有什么时间去犹豫,去浪费?我们是成长中的新一代,我们是改革中的新一代,我们是开创未来的新一代。新世纪祖国的建设,离不开党的领导,也离不开青少年一代的创造和奋斗!努力吧!新世纪的'宠儿,把我们的青春,把我们的生命,把我们的一切都奉献给伟大的党,奉献给我们最亲爱的祖国母亲和最可亲可敬的人民!
观看电影《1921》,让我想到:我来自于最偏远、最贫穷的农村,我是大山的孩子、农民的儿子。我的血液里,流淌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改变贫穷命运不屈的抗争;我的胸膛里,跳动着一颗诚实、善良、质朴的心灵。我不羡慕肥马轻裘、锦衣玉食的生活,我愿堂堂正正地活着,清清白白地做人。我没有对家庭出身的怨言,只有对生活的感恩。我心中始终点燃着一盏明灯:对人宽容、对已克制、对物爱惜、对事尽责;我心中始终燃烧着一股激情:感恩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感恩伟大的祖国,感恩伟大的人民!
观看电影《1921》,让我感到:我要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我身边所有的人,课上课下,无论何时何地,我都要努力保持笑容,希望自己周围的人能在接受自己的帮助后将皱着的眉头缓缓舒展开来。
观看电影《1921》,让我感到:“为人民服务”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而已,只有时刻铭记心中,并付诸实际行动中,才能让这种精神感染身边的人,才能将这种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电影《1921》虽然看完了,但我还深深地沉浸在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之中,我将从这部电影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激励自己不断进步,奋发有为!
《1921》电影的观后感 5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瞬之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100年的风风雨雨。在党的100岁生日之际,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情,除了感慨,就是感激。
在这激情万丈的日子里,我脑海里的记忆大门,正缓缓向我打开,1921年7月,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传出巨人的呐喊,犹如春雷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拨开了数百年来笼罩于千万仁人志士心头的迷雾,亮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点燃了神州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从此,炎黄子孙们的理想有了归一,有了值得托付的领导人——中国共产党。悠悠长夜下终于亮起了一颗耀眼的启明灯,它照亮了黎明前的`黑暗,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和平年代里的雷锋留给我们做人的真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他对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像夏天般的火热。“雷锋精神”鼓舞着几辈人,教育了几代人。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用历史验证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程,我们要铭记党,拥护党,所谓党民一心,对党就要像对我们的亲人。
《1921》电影的观后感 6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这句响彻云霄的口号令我现在还沉浸在热血青年们的游行之中。
这是电影《1921》中的一幕,看完电影之后,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影片浓墨重彩集中描绘1921年的上海,在那个相对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之中,把故事讲得精彩感人,全面展现五四运动的发生、《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出版、“南陈北李”相约“开天辟地”、上海英美烟厂工人罢工、共产国际帮助中共建党、国际和国内反动势力对革命活动的围剿、中共一大召开及从上海石库门转战嘉兴南湖红船等重要场景,全景重现了百年前波澜壮阔、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中国共产党成立。
这部纪录片有这三个镜头令我十分震撼。
一个是李达先生发表文章抠字眼的场景。他要将“百姓”改成“人民”。这在那些所谓工人阶级当然不理解李达先生的良苦用心,他们只会疑惑:这两个词的`意思相近有什么可替换的。可在李达的眼里,“人民”指的是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而“百姓”的应该广泛,可以指为了利益、钱财,当卖国贼的人,那么他们就和“人民”不一样。
还有一个是何叔衡先生被“逼问”为何要参加革命。他其实考中过秀才。这么一说,我们肯定认为他经历过皇帝的统治。没错,他确实经历过。他讲了他一个朋友的故事:这位朋友,他比何叔衡厉害。他不仅仅考中了秀才,还一步一步地进入了殿试,可以被皇后提问。一百多号人齐刷刷拜倒在皇后面前,头都不敢抬,跟个囚犯似的。后来这位朋友回到家中,何叔衡问他,“你见到皇后了,长什么样子,快跟我讲讲。”等了半天,那位朋友硬是没有回答,又过了一会,那位朋友慢吞吞地回答“没有!”何叔衡疑惑了,“那你考的什么试啊,连皇后的容貌都没看见?”“我们连头都不敢抬,怎么看清她的容貌?”何叔衡这才察觉到,这位朋友已经泪流满面了。“当时的读书人多么憋屈啊,连头都不能抬,是多么丢人啊。”何叔衡摘下眼睛,擦了擦泪水,“我参加革命的理由非常简单,就是改变制度,让社会公平些。”
历史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只有读书才能解放思想,解救人民,拯救国家,改变命运。
最后一个,也是最让人激动人心的当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当各个地区的共产党代表聚集起来召开了第一代表大会。开这次会议的时候也经历了许多波折,在家中开幕的时候,被密探打扰,会议只好转移别处。这里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上海嘉兴湖畔,在这条船上,传出了铿锵有力的歌声——“起来吧,被咒骂跟着的,全世界的恶人与奴隶;我们被扰乱的理性将要沸腾了!预备着去打死战吧!……”
就在这烟雨江南,水波轻漾的南湖,12双手翻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中国共产党诞生。它宛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点亮了中国人民前行的道路。
岁月长河悠悠流淌,榜样精神代代相传。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我感慨万千。面临科技发展的浪潮,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是21世经的真正主人,要勇敢地承担起世纪重托,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祖国、时代、人类命运联系起来,勤奋学习,立志成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1921》电影的观后感 7
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已有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中,我始终都以一个党员的身份来要求自己,思想上与党的先进性保持一致,行为上积极实践各种各样的活动,努力提高各方面的才能。看了致敬建党百年电影《1921》,我很高兴在党即将到来的100岁生日之际谈一下我的个人感悟。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回眸历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一个先进的,崭新的正当的姿态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他带领中国人民胜利的走过了革命,建设,改革100年的光辉历程,100年来,党始终以先进性建设作为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使自己一直保持着勃勃生机,奋发向上的朝气。历史的一再证明,一个不断追求真理,善于与时俱进,用于理论创新的党,必定是一个先进的党,一个大有作为的党,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必将带领全国人民谱写出更加动人心魄的壮丽篇章。
在共和国的年轮上,我们渡过了漫漫的100年历史长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共,凝聚了13亿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业绩,这是实践探索的100年,是阔步前进的100年,是辉煌胜利的100年,我们送走了一个100年,并将迎来又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从昨天走到今天,又从今天走向明天,今天,是历史的交叉点,也是历史的大看台,在这个历史交叉点上,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既回头看看我们是如何创造光辉的过去,又向前看看我们该如何开辟美好的未来,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步子走的更快更坚实。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中国人民冲破重重难关,夺取了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领导全国人民改革开放,奋斗进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取得了举世闻名的成就。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国家生产力迅速发展,中国由落后走向繁荣,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历史,是一个绵延不断的过程,是不能割断的。历史承载着我们的过去,蕴含这对于未来的启迪,中国人民正在从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就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这个历史过程既有阶段性,又有继承性。过去的100年我们有成功也有失误,有顺利也有曲折,有经验也有教训,这一切都必须认真加以总结,总结,要提倡实事求是的态度,即冷静的看待过去,客观的评估的是,辩证的判断是非。
总结,又要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既往的时间进行认真的审视,思考,分析,下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真功夫,努力探索一切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内在规律,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吸取历史的养分,提高认识能力和时间能力,在今后工作中增强自觉性,预见性和主动性。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全部历史证明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发展才是硬道理,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在发展,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又要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总的来说,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是经受住了历史和时间的检验的,我们党经历了长期的曲折探索,通过科学总结正反俩方面经验,终于确认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简短。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上,还有许多风险,挑战和考验,无论怎样,我们都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都要在坚定不移的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发展中,在坚定不移的推进改革开放的发展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牢党的执政基础,不断把党的前进性建设推向前进。
在这建党100周年之际,我觉得是时候说了。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100年的磨练,100年的奋斗,100年的操劳,您辛苦啦!您的光辉业绩将永载史册,也将永远印在我的心中。生日到了,送上我最诚挚的祝福,祝您永葆青春,繁荣昌盛!
《1921》电影的观后感 8
记得影片中,当陈独秀被军阀逮捕关进大牢,他隔着狱栏坚定不移地对李大钊说:“军阀要我死,我要中国生。”这样的场景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不禁感叹:革命的曙光和修远路途中这些志士们前行的力量都源自于他们大无畏的精神,这样的精神和情怀令人崇敬。
还记得当影片中革命者李达哽咽着,嘴角颤抖,声音里带着一丝愤怒:“偌大的一个国家,我们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他凝重的神情,扎心的话语,让我深感:“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伟大意义,我潸然泪下。
还记得当毛泽东这位热血青年在上海的街头奔走,为革命前赴后继时,我看到了他们心中对世态不公的愤怒、呐喊,这不正是革命先辈们追求理想,历经波折却砥砺前行的见证吗?
总是记得李大钊在生命停止的前一刻,那凝重、深远一望,那目光中展望的不正是新中国的未来吗?
影片播映结束了,我的内心久久难以平静。前辈们的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和平生活,但我们不能在安逸中丧失斗志,在懈怠中荒废青春。走出影院,我心中反复默念这些话语。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当有一颗自信、自强、自省的心,应当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感恩老师,教授我们知识;感恩伟大的国家,给予我们健康成长的社会。
我珍视今天的生活,也在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每日合理规划时间,阅读书籍并完成读书笔记;聆听《凯叔讲故事》,以增长课外知识;每日坚持练琴并锻炼身体;每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我想这便是自己作为一个小学生爱国情怀的践行吧!此刻,我端坐于桌前,打开《中国历史》,那绵延于字里行间的中华文明、那历历在目的中华屈辱、那铮铮铁骨的中华抗争······一一在我眼前呈现,在我的心头翻腾。
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我将以此来勉励自己,笃定于自己脚下的路。
《1921》电影的观后感 9
电影《1921》以时代“横截面”视角切入,聚焦1921年前后的故事,全景式重现了百年前波澜壮阔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仅28岁的热血青年们,突破国际各股复杂势力的监控和追踪,在上海共聚顺利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见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影片以丰富的细节、立体的人物、充沛的情感和生活化视角,探寻“一大代表”们为救亡图存无悔付出的“心灵源动力”,被誉为“建党题材新时代经典之作”。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坚韧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该片的宏大叙事,把1921年前后国内外大事通过艺术手法凝练在一部电影中。《1921》是聚焦式的、年轻化的真实还原,在严谨的史料基础上以全新的视角,用更贴近当代年轻人的艺术表现手法,去讲述建党的历史,对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教育在年轻人群体中的普及意义重大。片中青年毛泽东偶遇上海法租界庆祝盛典,却被挡在门外,遭遇了明明是中国人却无法踏上中国土地的委屈愤懑,随后以毛泽东夜跑的情景,穿插他成长经历的蒙太奇剪辑,以合理化想象的生活情景,串联一代伟人树立改变丧权辱国社会现状决心的。成长道路和动力来源,以此凸显先辈们坚决要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原因。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站在2021年这一百年交汇的历史节点,我们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因此,观众和时代都需要符合当下时代和文化语境的、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影视作品。而《1921》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大事件,以先辈少年时为核心、以丰满人物为中心、以挖掘细节为重心的细腻表达,探寻第一代共产党人完成“用28年时间就改变旧中国”这一“中国奇迹”的初心动力,生动鲜活再现教科书上的记载,激励当代年轻人汲取榜样力量,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担当。
《1921》电影的观后感 10
《1921》该电影由黄建新监制兼导演,并联合郑大圣导演联合制作,黄轩、王仁君、倪妮、刘昊然等演员实力加盟。
影片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之初,在国家风雨飘摇的日子中成立,并担当了救亡图存的重任,从此中国革命渐渐走上焕然一新的改变的故事。在1921年那个黑暗的时代的上海,到处都是租界,各方势力汇聚在此;而一批来自中国五湖四海的青年们,在当时各大国际势力的监视下,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开始走上了正轨,开始走入了新的历史篇章。
中国共产党创建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市区黄陂南路374号的一栋建筑内,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这里召开,当时有包括:毛泽东、李达、李汉俊、刘仁静等在内的53名共产党员出席会议。而由于受到法租界当局的监视,会议被迫终止。后来,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的游船上继续举行。
这次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纲领草案;审议中国共产党宣言草案;选举中国共产党全国领导机构。还确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的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从此开始,中国出现了中国共产党,它是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而电影制作方为了更好的贴近1921年的场景,团队前往上海、全国甚至海外,尤其在上海实地测绘了30余处相关旧址,并在上海车墩影视基地一比一实景搭建当时的中共一大会址建筑群,力争在电影上再现二十世纪20年代上海的文化风貌。更是在四年时间的准备中,参考大量历史古迹和文物,并和相关纪念馆和专家一起讨论研究,只为更好的再现当时的历史。
而电影还未上映,就已经备受关注,在2020年9月23日,《1921》就上选了上海市市重点文艺创作推进会议首批重点关注、重点指导、重点扶持的39项文艺创作项目中。
相信这样的电影不会让我们失望,只等明年建党100周年来共同见证!
《1921》电影的观后感 11
时间如流水般飞快地从我们眼前流逝回想起以前,我们的党走过了100年艰苦奋斗的道路,我们每一个人都为自己的党感到骄傲和自满,100年,就像一眨眼的功夫就过去了!但是改革的开放汇集了每个国人的生活,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社会前进的脉搏。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到现在,走过了100年的颠簸道路,从一个只有几十个人的党组织发展成为拥有几千多万的党员,正是因为有着一批又一批时刻保持先进性的`优秀党员。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存力的发展要求,党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义革命。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
不知多少年前,作为中国革命的一个转折点,漫漫长征让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
建党与长征——中国革命历的两件大事穿越历史的时空,启迪着我们,昭示着未来。
在平时我们看得出来,困难面前站的出来,紧要关头豁的出去,当选过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老红军袁林回忆说:“面对敌人冲锋在前的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缺衣少食,把粮食节省下来让给战友的也是共产党员。
1920年4月,共产国际派代表维金基来华,先后会见了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开始成立共产党。
《1921》电影的观后感 12
高山仰首,大海扬波,大地溢满了新世纪的朝晖。在这百花争艳,风景怡人的季节,踏着时代节拍,穿越岁月时空,我们又走进火红的七月。它是这样令人心潮激荡,它是这样令人信心倍增,它是这样令人充满希望。我热血沸腾,浮想联翩……
流金的“七一”,燃情的“七一”,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展现着信念与理想。在那灾难深重,血雨腥风的漫漫长夜,是“七一”的晨曦拨开华夏大地重重迷雾,激励着华夏儿女,为了民族的自由独立。共产主义信念的火种撒向大地,把理想的火炬照彻强国之路,万里河山因此而挺拔俊秀,雄浑壮丽;历史的长河因此而波澜壮阔,豪情万丈。
光辉的“七一”,绚丽的“七一”,华夏儿女聚集在鲜红的旗帜下,为铺就强国之路,几代中华儿女挥舞着银镰披荆斩棘,奋发进取,用实践的巨笔描绘出一幅幅崭新的画卷。
强国之路在探索的脚步声中不断延伸,富强的梦想一天天实现。大庆油田灯火辉煌,长江大桥飞架南北,蘑菇云直冲云霄,虽然强国之路有过曲折,但探索的脚步从未停下,绚丽的紫荆花和醉人的金莲绽露出久违的笑脸。申奥、申博成功、加入世贸……中华大地喜事连连。“七一”宣言汇集了一代代仁人志士,托起了东方地平线上一轮不落的.红日。
一百年的光辉历程,走出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中国共产党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是的,党一百岁了,我们为党的历史之久而高兴,更为党在一百岁之际,依然干劲十足,依然蓬勃向上,依然前途无量而自豪!
《1921》电影的观后感 13
关于建党节的来历,曾听故事是有人询问毛爷爷当年具体是哪一天召开的一大会议呢?毛爷爷想了想说具体是哪一天记不得了,反正是在七月,那就定为七月一日吧。今年是2021年,距离党的成立已过去了百年,如今的人们过着平凡的日子,一起为建立小康社会努力着,回首百年前,破碎山河,内外动荡,前路未知,但有一批热血青年走在前列,探索着,摸索着,并为之努力着。如果今天难以想象当年的画面,那就去看看电影《1921》吧。
一、曾经的秀才,如今的革命者何叔衡
1902年考中秀才,而后愤于衙门黑暗腐朽,甘愿回家种田、教私塾。于1913年作文吧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讲习班,与毛、蔡等同学志同道合,成为最好的朋友并参加革命。
影片中的何叔衡被好友们称作何胡子,初看时他颇具旧时先生气质,身着长马褂,戴着小黑帽,站在围观焚书人群中痛心疾首,而后愤然站出慷慨激昂。
再见他出镜时,是前往上海参加一大会议的汽车上,镜头在穿着西装和皮鞋的行人和他之间来回切换。短短的小片段,旧时读书人面对新式的冲击,内心的挣扎和迷茫,不安又坚定。
第三次出镜是在女校中停电夜谈,众人好奇着这个比他们年长十多二十岁的旧时秀才的故事,想听他为什么要入党参加革命。“以前有个同乡中举面了慈禧,我们就问他慈禧长什么样呢?同乡说,我们都跪着不能抬头。”他干革命,是为了能让读书人抬起头来,更加体面,更加自由。当听着何叔衡在电影里讲出这段话的时候,突然脑子里回想起小时候念“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更觉得有一种魔幻现实主义,才知何为挺直腰杆。
二、世界的参差,法国国庆日的狂欢
整部影片要说最华丽夺目的场景,我一定要给法国国庆日那一晚的“大世界”投一票。身着华服的异国人,拿着自己国家国旗和气球在街头行走,曼妙的歌声伴随着让人沉沦的'华灯,远处的烟火砰砰,舞台上的小丑使尽全力表演……“东方巴黎”在这一晚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另一边的镜头里,是新奇后稍显愤怒和迷茫的年轻人,通过他的脚步,回到那个停电了的女校住处。
繁华热闹与落寞清冷,欢声笑语和摸黑夜聊,无声的对比透露着国家之间的参差,一种巨大的失落感和无力感涌上心头,此时更知革命的意义。
三、站在屋顶,拥抱晨曦
作为这部剧戏份较多的一组演员,黄轩和倪妮这一组以参会人员的角度展示了共产主义思想对当时文人的影响。
平日里看着斯斯文文的李达,在一念到共产主义相关内容时便会慷慨激昂,会为改一个翻译词汇涉险通知,会为未来发展和国际代表据理力争……
而其中最让人动容的,是李达与王会悟搬到新家时时和对面的小女孩对望,是李达通宵翻译后站到屋顶,橙色的阳光刚好铺到他笑得和煦温柔的倦容上,是李达教王会悟怎么和女校校长沟通时揉脸的宠爱……
高高的屋顶上,阳光刚刚冒出头来,屋对面的小女孩眼睛清澈,路上来往车辆的小铃铛唤醒沉睡的人们,这一切看起来那么平和安宁,充满希望。
电影《1921》的内容远不止如此,他从多个层面全维度地展示了1921年一大召开前后的情景。从学生运动到工人罢工,从军阀势力到租界异国,从国际共产组织到全国各地党员,从……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活着本就不易,而要挺直腰杆怎么活下去更是艰难。但在这一片茫茫深雾中,一切有了新的方向。
看完电影后,我在想要怎么给身边的人介绍这部电影呢?
或许你是小粉丝,《1921》里面基本每一分钟出现一个叫得上名字的明星,出现时长较多的有陈坤、黄轩、倪妮、倪大红等演技扎实的演员。
或许你是电影爱好者,这部影片的摄影指导可是曹郁,拍出来的画面恢宏大气,一段混入法国人群中,看到法国民众庆祝国庆的游行而后在上海奔跑的镜头简直可以封神。
或许……
但这终究是一段我们不能忘怀的历史,在衣食无忧、祖国安定的当下,曾经的血与火才在今天格外鲜艳。
《1921》电影的观后感 14
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我们,享受着先烈们浴血奋战而来的和平,更要奋发努力,为国奉献。作为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们要刻苦学习,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去探索生命科学边界,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作为团员,我们要担起团员使命,赓续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1921》电影的.观后感 15
从小学开始,在老师的培养下,我学会了"东方红,太阳升"的优美旋律,渐渐懂得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有口皆知的话,阅读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童年生活的文章,渐渐地,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和朴素情感,我开始有长大后要为祖国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的想法。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光荣加入了中国少先队,后来又加入了中国共青团。
那时曾听说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大学生张华勇救落入粪池的69岁老人,不幸牺牲。当时觉得很震撼,觉得很不值,一名优秀的大学生为救一位快入土的老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当时十分想不通,国家花这么多钱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在他还没回报社会的时候就死了,这个代价是不是太高了,但后来随着阅历的增加,我的想法渐渐有了改观。
1910年,长江洪水肆虐,剥夺了无数人的生命,摧毁了无数房屋和良田,在这危难时刻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子弟兵挺身而出,他们不顾自身安危奋战在抗洪前线上,打水桩,垒人墙,扛沙袋,抢救被水围困的群众,有的战士几天几夜没休息,为抢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尊敬。
也在一篇文章中看见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曾踏着当年红军走过的足迹,徒步考察万里长征的老记者在庆祝晚会上,饱含深情地讲述了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天,当他要离开一个小村庄时,一位大娘认定他就是当年参加长征的红军,不停地问他:"我的丈夫在哪儿三个红军女战士在哪儿"经了解,他得知了其中的详情。原来,50多年前,红军长征途经此村,三名女战士在她家住了一宿。临别时,女战士把自己的一床棉被剪成两半,坚持给大娘留下了一半,并说等革命胜利后一定回来看望大娘,再送给她一床新被子。天亮时,善良的大娘让自己的.丈夫把女战士送过那座大山,谁知丈夫这一走就是50多年……50多年来,大娘一直期盼着自己丈夫和三名女战士的归来,每年的那个时候,她都要到村口眺望,等待。她告诉记者,她现在日子过好了,她要将那半床被子还给女战士,她要等她们回来,并坚定地说,她们一定会回来的后来,记者带着凝聚着党和政府关怀的一床新被子前去看望这位执著的大娘,谁知大娘却在三天前病故了。临终前,她留给乡亲们这样一句话:什么叫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是将一床被子分给你一半的好人!
看到这里,我禁不住泪流满面,多么朴实而深情的话语啊!大娘的话又一次震撼着我的心灵,令我百感交集,思潮澎湃……多好的人民啊!为了"半床被子"的温暖,大娘付出子大半辈子的期盼和信任,付出了她的亲人,她的爱!50年来,所有的艰难与困苦,期待与失望都没有动摇她对共产党浓厚的感情与执著的爱。而这又一次证明,正是因为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才有了信任,拥护,爱戴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群众,才有了中国革命的伟大成功!我想我们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更需要一种精神财富,有些事情仅仅从经济价值去衡量实在太肤浅。在大学期间,我通过参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班和老师的帮助,对祖国,对党,对人民的感情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我更加渴望加入到党组织中来,接受党的教育和培养。因此,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党组织郑重递交了一份入党申请书,向党表明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甘愿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党在我心中,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是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在这座不朽的丰碑中,在这面高高飘扬的旗帜上,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用红色的信念铸造灵魂,用赤热的鲜血捍卫民族的尊严,用辛勤的汗水浇开改革开放的春花秋实……
我将以的行动,实践自己无悔的诺言。
《1921》电影的观后感 16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瞬之间,我们即将迎来伟大的中国诞生100周年纪念日。100年沧桑巨变,100年翻天覆地,中国见证了历史的奇迹。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的心中满怀感慨和感激之情。
1921年,那时的中国正处于风雨如磐、长夜难眠的黑暗年代,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中国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成立的。犹如春雷一般,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拔开了数百年来笼罩于千万仁人志士心头的迷雾。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点燃了神洲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
从此,炎黄子孙们的理想有了归一,有了值得托付的导航人——中国共产党。犹如悠悠长夜下灿烂的灯塔,照亮了黎明前的黑暗,指引前进的方向。从此,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光明和希望。
100年来,中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从建党之初的五十几名党员,逐步发展成为在全国执政六十多年,拥有七千八百余万党员的大党。这九十年,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人民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这九十年,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领导我们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这九十年,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飞速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与日俱增。这九十年,是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断艰苦奋斗、发奋图强的九十年,是为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而不断经受考验、发展壮大的九十年。
追溯党100年来的发展历程,我更加深深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无愧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未来任重道远。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以时代为己任,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要把实现自身的人生追求同党的事业、国家的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
《1921》电影的观后感 17
值此建党100周年之际,葛沽镇市场监管所全体党员及预备党员于7月7日前往影院观看了《1921》这部优秀的电影,它讲述了首批共产党人,在风雨飘摇中担起了救亡图存的重任,让中国革命前途焕然一新的故事。从工人罢工反抗到江西南昌武装起义,从笔杆子到枪杆子,每一次的反抗都体现了这群年均二十几岁的青年心怀壮志,在国际共产主义的指引下,为了改变中国被剥削侵犯的现状而努力奋斗的坚定决心,以及为了新中国,为了让中国人民抬起头来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
虽然电影时长只有两个小时左右,但是却能深切感受到当时的`革命先辈们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而排除万难、不畏艰辛的情景。他们凭借自己的一腔热血和先进的思想,团结所有先进的积极分子,奉献自己的全部才有了我们现在安稳的生活。因此,我们应该铭记历史,更应该展望未来。作为国家公务人员,我们必须履职尽责、为人民服务,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致敬为中国实现共产主义奉献和牺牲的每一位革命先烈。
【《1921》电影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电影《1921》观后感03-29
电影《1921》的观后感(精选15篇)11-25
电影《1921》观后感(精选26篇)03-10
《1921》电影观后感(精选32篇)06-08
《1921》电影观后感(精选8篇)06-14
1921电影观后感(精选15篇)03-24
电影《1921》观后感6篇06-16
有关1921电影观后感(精选5篇)07-19
电影1921观后感(通用27篇)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