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记忆纪录片观后感

时间:2023-06-25 15:25:26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军工记忆纪录片观后感(通用11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军工记忆纪录片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军工记忆纪录片观后感(通用11篇)

  军工记忆纪录片观后感 篇1

  电视纪录片《军工记忆》26日登陆CCTV—9,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出品,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中心和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联合摄制的系列电视纪录片《军工记忆》,将于6月26日至28日黄金时段晚8点在央视纪录频道(CCTV—9)连续播出。该片以纪实拍摄和人物采访拍摄的形式,讲述了“巨浪一号”潜地导弹、052导弹驱逐舰和“空警2000”预警机等重大武器装备的研制历程。

  第一集《巨浪一号潜地导弹》再现了我国第一颗潜地导弹惊心动魄的研制历程,主要讲述研制人员首创中国特色的试验程序及模式,攻克固体发动机技术、水下发射技术的感人故事。第二集《052导弹驱逐舰》还原了被誉为“中华第一舰”的052导弹驱逐舰从决定立项到正式下水的全过程,讲述了工程研制人员突破舰体设计、建造、新型钢材等众多关键技术,实现战斗指控、武器装备等方面跨越发展的故事。第三集《空警2000预警机》主要讲述科研人员攻克三坐标有源相控阵雷达、世界上直径最大的雷达天线罩及飞机设计改装等诸多技术难关,最终研制出领先世界水平的“争气机”的`艰辛历程。

  《军工记忆》摄制组历时十个月,行程数万里,先后赴北京、西安、呼和浩特等10余家军工厂所,采访栾恩杰、王小谟等近百位型号研制的亲历者,整理口述资料近百万字。该片宏大叙事与细节铺陈有机结合,完整清晰地展示了相关型号研制的决策背景和研制过程,深度挖掘了研制历程中许多可歌可泣的生动故事,充分展示了研制者的内心世界和人文情怀,催人奋进,感人泪下。有关专家认为,该片融史实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了解军工历史和装备发展的重要窗口,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生动教材。

  创作摄制《军工记忆》,是国防科工局“回顾历史、传承精神”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军工文化、弘扬军工精神的重要举措。中央有关部门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摄制该片是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作用、创新开展老干部工作的典范。该片的前四集《水下长征》《金戈铁马》《豹啸长空》《东风破晓》去年在央视播出后,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其中《水下长征》《东风破晓》获得了第19届中国电视纪录片长片十佳作品奖。

  军工记忆纪录片观后感 篇2

  最近,央视记录频道连续播出了三集纪录片《军工记忆》,分别披露了我国“巨浪一号潜地导弹”、052导弹驱逐舰和“空警2000”预警机等重大武器装备的研制历程,看后令人十分感动和振奋。

  《军工记忆》为我们展现了我国军工人的英雄群体形象,讴歌了我国军工人的拳拳赤子之心,让公众知晓了:战斗在国防科技前沿的军工人,长年默默无闻地用他们的`勤奋和智慧,不断在军事工业的尖端领域创新、突破,为祖国打造了一个个重大、尖端的武器装备,令敌人胆寒,令国人振奋。

  值得我们感动、振奋和自豪的是: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中国人民中,战斗在国防科技前沿的军工人,仅仅是其无数的战斗群体之一。

  试看2020年的中国,必将以更加雄伟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美国绞尽脑汁的遏制,日菲越恬不知耻的骚扰,岂能阻挡住中国巨人这一有力前进的步伐?

  军工记忆纪录片观后感 篇3

  6月26日,一部聚焦国防科技前沿“军工人”的三集高清纪录片《军工记忆》,将登陆央视纪录频道,为您讲述那一幕幕鲜为人知的故事。该片由中央电视台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联合出品,央视纪录频道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新闻宣传中心联合摄制,以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展示了我国研制尖端军事武器艰苦卓绝的历程,一代“军工人”将以群像的形式进入电视观众的视野,带领人们“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作为一部国防科技题材的纪录片,《军工记忆》分为《“巨浪一号”潜地导弹》、《052型导弹驱逐舰》和《“空警2000”预警机》三集,每集讲述一种武器装备的研制过程。这三种武器装备,都是中国军工尖端领域零的突破,为我国国防力量的提升作出了重大贡献。与以往同类题材的纪录片不同,该片摒弃了宣教式、歌颂式的创作思路,而是将重心放在研制武器装备中的曲折故事上,以层层揭秘的手法,让观众领略那些不平凡的历史。通过采访当事人和真实资料的穿插,将每一个项目的缘起、设计、制造、运行的过程娓娓道来,实现时间上的纵向讲述;同时,还将每一个项目置于全球军事工业的整体大环境下进行比较,呈现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如何面对现实坚持自主创新,迅速摆脱“一穷二白”的局面,最终结出丰硕成果。全片将研制武器装备的复杂性、艰巨性作为故事核心,因而使这部专业性极强的纪录片引人入胜,很具观赏性。

  据总导演叶旻鹏介绍,在《军工记忆》一片中,特意加入了科普性知识性的解读,增加了科研人员个人的视角,并强调了研制过程中的关键时刻和关键节点,以此引导普通观众进入“军工人”的世界。通过呈现研制过程中的一个个难关和越过难关的努力,把情感的线索隐藏在事件背后,只在适合的出口才让它爆发。他说:“我们对解说词的要求是不需要豪言壮语,更不能出现口号式的套话。对包装特效的要求是适当和恰如其分。对剪辑的要求是提炼节奏、烘托气氛。我们希望所有创作人员都对电视片的主题有深刻的理解,对‘军工人’的精神要有真诚的认同。”

  片中,“巨浪一号”潜地导弹、052型导弹驱逐舰和“空警2000”预警机这些当年的尖端武器装备,它们神秘的身姿和艰难的诞生过程,将使观众大开眼界。

  新中国成立后,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研制先进武器的装备迫在眉睫,而这,需要大批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付出超乎常人想象的努力。在《军工记忆》中,展示了军工英雄的光辉群像,既有黄纬禄、侯世明、潘镜芙、王小谟、杜耀惟等精忠报国的一流科学家,也有徐鸿禧、刘维新等踏实肯干的建造专家和高级技师,而更多的,是无数把青春和智慧默默奉献给了国防事业的普通科技人员。他们或者白手起家、在艰难的`岁月里艰苦奋斗;或者点滴积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迈上新的台阶;或者勇于创新、在封锁和打击的困境中冲击极限。每一种先进武器的诞生背后,都充满了预想不到的重重艰险,甚至惨痛的失败,而这些看似平凡的军工英雄们,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落后的国力、国际的封锁、薄弱的科研基础、无法匹配的工艺水平,这一切都让军工人备受失意和困苦的双重打击,而每一次的突破也因此成为一种不可思议的奇迹。

  《军工记忆》采访了长久以来默默无闻的军工界人士,将首次公开珍贵的影像资料,并拍摄了军工研制和生产的精彩场面,向世人展示中国军事工业的研制步骤和细节,并传递来自几代军工人的深沉而凝重的情感力量。当您看到他们回忆往事时眼里闪烁的泪光,也许就能理解“爱国”的含义和分量。

  军工记忆纪录片观后感 篇4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开创或从事的事业与这个国家的前途紧密相连,与这个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当我们在电视上,报纸上,为他们的成果感到激动和自豪时,也许想不到,在这背后的是许许多多平凡的人,他们用持续一生的波澜不惊,托起我们共同的骄傲,他们就是中国的军工人,他们很多是沉默了一生的人,但是在他们的身上无不闪耀着一种军工精神——默默无闻、自强不息、无私奉献。

  十七年的失败与失望,十七年的困苦与煎熬,只为辽阔海面上的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十年磨一“舰”,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向着心中那深蓝的梦想,无数人在坚守中成功启航;鹰击长空,剑啸苍穹,从一无所有到世界领先,点滴的进步都充满着挑战与艰险,只为那一刻的蓝天翱翔。这里没有勾心斗角的斗争,没有阿谀奉承的圆滑,有的只是一代代军工人的默默无闻。他们早已习惯了没有鲜花的日子,每个人都各尽其职,他们就是大千世界中平凡的无名之辈,但是他们却在用一生为不平凡的事业默默无闻的奋斗着。

  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技术落后就靠智慧与勤奋来弥补。无数次地失败,改进,测试,再失败,再改进,只为向着目标一点点前进。但是在无数次的奋斗中,自强不息的品质却被一代代军工人传承,促使他们在成功的道路上,历尽艰辛,虽然备受磨难,但却一往无前的`地一次次冲击极限。

  不管是临危受命还是秉忠值守,不论是风吹日晒还是严寒酷暑,一代代军工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祖国的国防事业,这不仅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更需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没有人抱怨,更多的是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当我们在电视上为他们的成果欢呼雀跃时,他们留给我们的却更多的是“集体记忆”。

  时光飞逝,岁月在每一代军工人的脸上刻满了抹不去的痕迹,一代代军工人就这样继承着军工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着,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奋斗着,但是他们却没有抱怨,因为他们知道:历史不会忘记他们,祖国不会忘记他们,人民不会忘记他们。他们就是中国的军工人,他们的精神叫军工精神。

  军工记忆纪录片观后感 篇5

  《军工记忆》记录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一系列装备的发展历程,更可谓是我国国防科技的发展缩影,记录片使我了解了许多书本上所学不到的东西,更学到了以爱国精神为核心的勿忘初心,执着探索,死守梦想,默默无闻,坚持不懈,自立自强的精神。

  纪录片中涌现了许多为国家军工发展而在幕后默默无闻的努力付出者,他们不图名,不图利,使我深受感触,同时也成为我努力前进为国家贡献力量的动力和榜样,让我知道了他们身为世界最先进的军事武器制造的军工人仍然默默奋斗在隐秘战线的历史。他们很苦很累,但仍然能坚持在自己隐秘战线数十年如一日的忍受着寂寞努力工作,正是因为前辈们的努力,才使祖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我们作为后辈更应该摒弃浮躁和虚荣心,尽自己的全力为祖国的事业添砖加瓦。

  遭受了近百年丧权辱国的历史,“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教训深深刺痛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维护一个国家主权的完整,军事力量是必要的手段之一,也是一个国家国力强盛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维护世界和平的实力体现,而一个国家的军事工业是国家军力的基础保障,也是能力的体现,军工人的素质又是一个国家军工业赖以生存并能长远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魂魄。

  上世纪60年代,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面对艰苦恶劣的生活环境,面对新中国成立的一穷二白,老一辈的军工人用中国人的勤勉和坚韧,临危受命,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和勤劳智慧在一张白纸上为新中国的军工事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描绘着新中国军工事业的未来,创造出来了一个个的不可能。

  第一颗蘑菇云升空,第一颗火箭升空,第一次成功把中国人的足迹留在太空,歼—10的成功研制,中国第一艘航母下水,从这一个个第一可以看出,没有什么不可能,老一辈的军工人创造的一个个第一,让我国成为真正的腾飞的巨龙,龙啸声响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美国这个具有200多年历史的国家,他们高层从战略层面始终把中国这沉睡的狮子视作假想敌,为了达到“亚太再平衡”,也为了阻止中国的崛起,在亚太地区搞起“美日韩三国同盟”,在南海搞起三道岛链封锁中国海上力量,同时拉拢其他周边国家从各方面制衡中国。中国又再次面临被封锁的.边缘。之前的封锁都被我们的前辈巧妙地用实力化解,而现在我们作为后辈更会努力,让美国亲眼看着他们费尽心机设计的封锁被我们一点一点的打破,让他们认识到,他们已经阻挡不了我们中国腾飞的脚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站在二十一世纪这个新的起点,借助历史史料充分的挖掘上一辈军工人勇于担当、艰苦奋斗、精益求精的精神,借助访谈当事人的模式,走进他们为国家、为民族的事业勤勉、忘我奋斗的内心世界,这将成为现阶段年轻人学习的楷模,定将为新一代为梦想奋斗的年轻人奉献的精神大餐,我想这也是《军工记忆》摄制组的初衷吧。

  勿忘初心,默默无闻,坚持不懈,自立自强,执着探索,死守梦想。这是一代代中国军工人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军工人的风骨与脊梁,也会是我们年轻一代的精神,之前有了前辈,而之后则交给我们!

  军工记忆纪录片观后感 篇6

  7月27日至8月1日每晚8点,由国家国防科工局拍摄的大型电视系列纪录片《军工记忆》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中央九台)连续播出。江南公司重点参与的兵器集团“红箭”产品的研制故事作为系列片中的.一个章节,将在此期间与大家见面。

  为传承军工文化,弘扬军工精神,国防科工局联合中央电视台,以军工重大历史事件为叙事背景,于近年拍摄制作并陆续播出了系列纪录片《军工记忆》。系列片以亲历者或见证者讲述精彩故事、历史资料画面等方式,回顾我国军工行业的有关重大历史事件,展现军工儿女献身军工的豪迈精神。该系列片荣获“第19届中国电视纪录片长片十佳作品奖”。

  “从一无所有,到世界领先”,“红箭”产品作为中国兵器的一个品牌,创造了无坚不摧的神话,成为军工装备的重要产品之一。去年,国防科工局《军工记忆》摄制组先后两次来江南公司,历时十余天,通过人物专访、场景拍摄、资料收集等方式,采访、拍摄了红箭产品研制、生产的历程,向国人展现了江南兵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军工报国,甘于奉献,为国争光,勇攀高峰”的军工精神。

  军工记忆纪录片观后感 篇7

  第一集:《“巨浪一号”潜地导弹》

  “巨浪一号”潜地导弹不仅是我国第一枚潜地导弹,使我国具备了二次核打击的能力,而且开启了固体导弹的发展道路。然而,在1965年论证时,潜地导弹的科研在我国是完全的空白。

  从荒凉的大漠深处开始,“巨浪一号”的研制走过了十七年漫长而艰辛的道路,其间遭遇的技术困难、工艺困难数不胜数。

  在国力十分薄弱的情况下,“巨浪一号”的研制被迫舍弃了一些必要环节,这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巨浪一号”形体较小,之前东风系列的经验和基础不足以提供足够的参考,导弹的所有系统都要重新设计。特别是水下弹道系统,更是白手起家,从最基础的`试验开始做起,一点点地记录数据,反反复复计算和修正复杂的力学参数。

  潜地导弹的试验过程十分复杂,而当时很多试验手段都不具备,军工人不得不设想出各种“土办法”,来攻克难题。在生产过程中,严格的精度要求对落后的生产设备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在没有数控机床的情况下,如何靠着技工的手做出和电脑相媲美的部件?

  好容易越过一道道难关,但是当1982年第一次实弹试射时,“巨浪一号”的第一发试验弹竟然在空中爆炸了……

  第二集:《052型导弹驱逐舰》

  众所周知,中国海军的装备曾长期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虽然在1971年,中国的第一艘导弹驱逐舰051型成功下水,但它的技战术水平不尽如人意,无法走向深蓝。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海军装备的升级迫在眉睫。作为现代海军的“当家小生”,导弹驱逐舰的研制提上议事日程。中国军工系统第一次面对如此复杂的军舰设计和建造任务,而上级部门给出的时间只有十年,这在世界军工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第一次引入作战系统的概念,第一次实现信息化作战的目标,第一次采用陆上联调的试验方法,第一次使用处在科研阶段的新型钢种,第一次安装柴燃联合动力装置……

  如此之多的第一次,意味着无数不可预见的风险。十年时间里,所有人都处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状态,而每一天面对的却都是极其琐碎和平凡的细节。

  总体设计所用五年时间交出了上吨重的手绘图纸。负责建造的江南造船厂,用两年时间完成船台建造。最后,052型导弹驱逐舰实现了走向中国海军追求几十年的走向深蓝的梦想……

  第三集:《“空警2000”预警机》

  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预警机被誉为“空中帅府”,它对一个国家能否实现攻防兼备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世界上能研制预警机的国家寥寥无几,这是一个涉及很多高精尖技术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科研基础薄弱的中国刚开始试图寻求国际合作。

  1992年,中国与西方某国达成协议,开发一架发展型预警机。为此,中方承担了项目中风险最大的雷达天线罩的任务。但是,2000年,由于某大国的干预,合作项目被迫终止。

  从此,中国军工人开始独立自主向顶级军工科技发起冲击。“空警2000”因此被称作“争气机”。为了争这口气,航空和电子两个系统的科技人员卯足了劲拼命干,但是这口气不好争。登顶的途中一次次在悬崖边行走:试验用的载机在拖进车间时差点毁掉、雷达的关键部件不断烧毁、雷达天线罩找不到合适的生产设备、载机装备严重超重、试飞过程中危险重重……

  但是,短短几年时间,中国军工人便交出了“空警2000”预警机,它不仅填补了我国预警机的空白,而且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的九个第一,是具有世界先进级水平的尖端武器。

  军工记忆纪录片观后感 篇8

  《军工记忆》系列电视纪录片包括《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巨浪一号潜地导弹》《红箭8反坦克导弹》《052型导弹驱逐舰》《歼—10战斗机》《空警2000预警机》六集,每集时长约50分钟。纪录片讲述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战线几代科研人员凭借“军工报国”“自力更生”的军工精神,突破国防尖端科技,成功研制军工重大型号装备的故事。这六种装备研制时间涵盖上世纪60年代至新世纪,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据介绍,《军工记忆》纪录片首次公开大量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采访了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132位长久以来默默无闻的军工科研专家,并拍摄到许多军工研制和生产场面的精彩瞬间。

  《军工记忆》系列电视片摄制历时两年,摄制组行程数万公里,走访了30多家军工科研生产厂所,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开展“回顾历史,传承精神”活动的重要载体。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和中央实施三线建设50周年,《军工记忆抗战硝烟》《军工记忆三线风云》等多部系列纪录作品也正在紧锣密鼓摄制,将陆续面世。

  据了解,此次播出的《军工记忆》系列电视纪录片包括《歼—10战斗机》、《空警2000预警机》、《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巨浪一号潜地导弹》、《红箭8反坦克导弹》、《052型导弹驱逐舰》六集。每集时长约50分钟。这六种装备研制时间涵盖上世纪60年代至新世纪,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缩影和真实写照。

  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中心党委书记丁杰盔介绍,《军工记忆》系列电视片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开展“回顾历史,传承精神”活动的重要载体。纪录片牢牢把握“中国梦”主题,首次公开大量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片中一组组人物故事见微知著,无一不传递出“强国必须强国防”、“强军必须强军工”的深刻内涵,传达了“强国梦、强军梦”背后的“中国梦”深刻主题,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梦”不仅仅在当下,更是历史与未来的一脉相承,给电视观众特别是年轻人以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据悉,本片摄制历时两年,摄制组行程数万千米,走访了30多家军工科研生产厂所,采访了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132位长久以来默默无闻的军工科研专家,捕捉拍摄到许多军工研制和生产场面的精彩瞬间。既展现了催人奋进的重大武器装备研制进程,又深刻勾画了感人至深的人物故事;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卫星、导弹、军舰、战机研制过程中的科普知识,又真实再现了特殊年代的时代背景和人文情怀。

  军工记忆纪录片观后感 篇9

  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出品,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中心和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联合摄制的系列电视纪录片《军工记忆》,将于6月26日至28日黄金时段晚8点在央视纪录频道(CCTV—9)连续播出。该片以纪实拍摄和人物采访拍摄的形式,讲述了“巨浪一号”潜地导弹、052导弹驱逐舰和“空警2000”预警机等重大武器装备的研制历程。

  “这些纪录片讲的都是尘封的往事。”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中心影像处处长李阳说,有些采访对象直到被采访前,家人都不知道他们曾经所做过的工作。“我们采访的过程中遇到了一批这样的人。他们并不是军人,可是当国家一声令下,他们就能拿起背包说走就走,这是非常令人感动的。”

  据《军工记忆》摄制组介绍,他们历时十个月,行程数万里,先后赴北京、西安、呼和浩特等10余家军工场所,采访了“巨浪一号”总指挥栾恩杰、“预警机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等近百位亲历者,深度挖掘了研制历程中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据了解,《军工记忆》的前四集《水下长征》《金戈铁马》《豹啸长空》《东风破晓》去年在央视播出后,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其中《水下长征》《东风破晓》获得了第19届中国电视纪录片长片十佳作品奖。

  提及1967年,脑海里浮现出国家经济萧条、民生贫困、举国艰难的景象,然而在这个困顿时期,有那么一群年轻人,凭着不服输的勇气,以及科技强军的崇高信仰,正在着手开展一个难于登天的高科技项目,研制“巨浪一号潜地导弹”。

  潜地导弹由潜水艇在水下发射攻击地面固定目标的战略导弹,与潜艇的导弹射击控制、检测、发射系统和导航系统等构成潜地导弹武器系统。其隐蔽性强,机动性好,生存能力强,便于实施核攻击,是一个国家强大国防能力的象征。然而潜地导弹的研制不但需要顶尖的军工技术,更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美国研制的第一颗潜地导弹“北极星”,曾花费25亿美元的巨额资金。

  当时,我们国家财力薄弱、技术落后、信息匮乏、设备老旧、经验不足,要想在这种条件下研制出潜地导弹,无疑难于登天!然而,我们不服输的科研前辈们,却毅然接受了这个巨大挑战。从总体设计师到普通工人,他们虽不是军人,却履行着军令如山的诺言,毫不犹豫的将千斤重担扛在肩上,开启了他们长达17年刻骨铭心的科研之旅。

  17年中,他们曾在生活条件积极恶劣的荒漠中,在自己建造的矮小土坯房里,开始“巨浪一号”的总体设计和核心技术固体发动机的研究;他们曾在特殊动荡的岁月中,绞尽脑汁、昼夜不休,利用简单方程解决导弹发射过程中的复杂问题;他们曾在普通机床上,利用独具匠心设计的特殊工具,加上精准的手工操作,加工出能与数控机床相媲美的零部件;他们曾在无数个孤独的夜晚,编制详尽的工艺规范,指导每一个装调过程,大到铸件锻造,小到螺钉安装,一丝一环都十分严谨,甚至是严苛,做到一个不多,一个不少……。

  在“巨浪一号”的研制过程中,辛苦、困难自不必说,但是所有科研人员的坚定信念和我必担大任的决心,更是让人由衷敬佩。“巨浪一号”总体设计师黄纬禄院士曾说过:“中间不管失败多少次,最后都一定要完成任务,除非你的生命在成功之前结束,那就没有办法了,否则只要接收任务,就一定要成功,你能承受得了要承受,承受不了也要承受!”多么朴实的一段话,却又多么沉重的'一段话,只要任务在身,不管怎样,都要承受,都要承担,都要完成,都要成功!

  经历了艰苦卓绝的17年,经历了苦苦探索的17年,“巨浪一号”在成千上万的军工人的努力下成功发射,这是我们老一辈科研人的丰功伟绩,更是中国军工史上的奇迹。

  当年奋战在军工尖端的科学家和设计师,如今已经步入花甲之年,很多科研老前辈,每每提及自己当年的工作,谈到自己设计的产品,无不热泪盈眶。他们真的`热爱自己的工作,留恋自己的岗位,钟爱自己的事业,他们把整个青春,整个生命都放到了事业中。在他们的人生中,虽然他们做的很多事情都不为人知,他们的名字也不会被后人铭记,但是承载他们毕生梦想的“巨浪一号”终将写进历史,流芳千古。

  感慨老一辈为军工事业奉献青春之余,也让我想到当前的我们,当下的年轻人。现在,我们拥有先进的技术、充足的资源、海量的信息、精良的设备、完善的实验室、丰富的科研经验,还有什么理由攻克不了技术难关,创造不出先进的武器装备呢!站在老一辈科学家的肩膀上,让我们给自己充满力量,奔跑吧,年轻人,前方是我们的,希望是我们的,成功也将是我们的!

  军工记忆纪录片观后感 篇10

  “当这些成果向全世界展现时,成就了这些荣耀的军工人却和我们一样,只是普通的观众;当更多新型的先进导弹保卫着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时,我们不能忘记这些沉默了一生的人们。”这是摄制组执行制片人、撰稿许丁心为《巨浪一号潜地导弹》写的片尾解说词,“普通”“伟大”“沉默”正是摄制组成员对这些老同志的一致评价。

  许丁心曾开玩笑说,这是她生平第一次接触这么大规模的理工男,他们生活简单,性格朴实,“很多戳中泪点的故事,他们在讲述时却都很平静,而能令他们落泪的往往是讲述‘阅兵’、‘成功’时的激动。”

  据许丁心回忆,在采访052导弹驱逐舰总设计师潘镜芙时,摄制组发现他竟住在一所很普通的房子里。夏季的上海非常炎热,而他却只用电风扇。当天他的女儿特意来帮忙找衣服并叮嘱说:“爸,你上镜得穿好看点”。许丁心忍不住问他:“作了这么大贡献,生活却如此简朴,您觉得值得吗?”,他满足地说了句:“可以了!”

  “他们身上有一种共性的‘傻子’精神,我将其概括为特别专一的奉献精神、不图名利的实干精神和执着于理想的吃苦精神。”李阳说。

  他们也曾是一群不顾后果、敢闯敢干的年轻人。据时任七机部某局副总工程师的邵爱民回忆,在首次开展中国第一个固体发动机试验时,由于没有试车台,他们把发动机两端捆着吊起来,不料点火后冲击力过大,发动机转了180度,火焰往上、两侧喷火,他们顿时不知所措,赶紧钻进旁边一个钢管,只听得耳边“咻”的一声有东西划过。

  如今,这些老同志许多都已到外地子女处养老,但听说单位要拍纪录片,他们不顾家人的担忧,毅然回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采访打开了他们记忆的闸门,每位老同志都有太多的话要说。”

  邱卫民说,原本预定每个人讲一个小时,时间顺延后被约来的老同志默默等在外面,大家都毫无怨言。

  “老同志要求很简单,就是被理解和尊重。”邱卫民说,他们在纪录片播出后,给各个被采访单位发了一封感谢信,信中特意提及接受采访的老同志。

  没想到在单位领导念完后,感谢信就被老同志抢走了,于是科工局重新给每位老同志发了一封感谢信,“他们可开心了”。

  正如许丁心所说,要向观众介绍一件事物,你首先得自己认识这个事物;而要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动,你必须深入实地、入脑入心地去体会那份感动。

  由于历史的脚步已经走得太远,很多尘封的`事实已经变得相当模糊,为缕清脉络,摄制组在第二季拍摄前开展了三个月的调研,深入到影片策划型号的主要设计研制单位内部,理清型号研制历程及参与的主要人物,搜集各单位档案和影像部门留存的历史资料,并查勘拍摄场地。

  老同志们在接受采访时讲了很多过去工作的场景,为了让观众能更直观地感受,摄制组进行了情景再现。他们从仓库翻出已经淘汰的老部件、桌椅、图板等,到图书馆借出一些老图书和笔记,并发动老同志“贡献”他们尚保留的老物件如风扇、鸭嘴笔、尺子、削笔刀等,布设了一个老式设计室,让现在的设计人员重现过去的工作画面。

  “我们是把科普、人文、历史三种纪录片的创作手法结合起来,实现了最优效果。”许丁心说。整部纪录片里没有一句口号,却在展现真实的过去,也传播着强大的正能量,以最真实质朴的情感感染了无数观众。

  军工记忆纪录片观后感 篇11

  守望和平,珍爱和平,是中华民族长久的期盼,也是时代永恒的主题。《军工记忆》纪录片介绍我国在和平发展道路上,军工人员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研制出国产先进武器的过程。

  中国的军工行业,如初升的旭日,正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建国初期,我们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研制出两弹一星和核潜艇,令无数国外专家折服;如今,我们自主研制的武器装备频频亮相,航母入列,歼-10劲舞,又屡屡被冠以“中国奇迹”。

  品味《军工记忆》纪录片,短短的几十分钟里,自豪、感动、惊叹、钦佩、惋惜,各种复杂情绪不断交织着,撞击着我的心。这些军工巨匠从抽象的简笔画,清晰为我们身边嬉笑怒骂的普通人。他们工作中针锋相对的争论,生活中的彼此照顾,专业上的冲锋,镜头前的赧然,让我敬佩又动容。

  歌德说,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激起的热情。

  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人在变,但是触动人内心的感情并没有变。排除万难的坚韧——“死对我来说,没这个型号重要”;殚精竭虑的拼搏——“没白没夜干了50天,结果最后尿血了”;淡泊名利的坚守——“我管钱,但我从来不动钱”,愧对家人的动容“我耽误了父亲的病情,我非常愧疚啊”,在武器装备研制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他们做好了随时奉献自己一切的准备。

  镜头前,“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讲述百岁老母临终前对他的牵挂时,脸上仍带着克制温和的笑,眼角却止不住留泪;“独臂英雄”祝榆生,年近古稀时担纲三代坦克的总师,当记者问他为何忍着摔断三根肋骨的剧痛也不肯误了会议的时间时,他朴实而认真地回答,都在开会啊,都等着我啊!看到这儿,我不禁泪流满面。

  052驱逐舰的总指挥王荣生,如今已入仗朝之年,看着我们的“长枪短炮”,他带着孩子般的羞涩说道,“我们这些人,特别不习惯见人”。他们无一例外地一再强调,个人渺小不足道,是中央的正确领导、各部门的大力协同才铸就丰碑。他们本着“有誉于前,不如无毁于后”的低调作风,在远离聚光灯的地方,咀嚼着一生的付出与收获,静静地用生命践行“为党奉献一生”的承诺。

  从放映室出来,在灵魂深处,一股激情勃勃升起。一代代军工人的付出,已沉淀为行业的生命力;守护安宁的使命,早已渗透进每一位军工人的血脉中。

  我们没有割断记忆,新时期的军工人将源源不断提供令后人回味的新的记忆素材。

【军工记忆纪录片观后感】相关文章:

纪录片军工记忆观后感07-19

军工记忆观后感07-19

纪录片《国家记忆》观后感(通用8篇)07-19

纪录片敦煌纪录片观后感范文04-11

纪录片观后感01-05

长征纪录片观后感04-27

纪录片冲天观后感08-21

讲究纪录片观后感11-07

纪录片《镜子》观后感06-14

纪录片《镜子》观后感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