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港珠澳大桥》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1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桥梁建设史上长度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而且包括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堪称桥梁建筑史上的奇迹,也是中交集团历史上的石破天惊的壮举!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2009年12月15日开工,投资约700亿元,建设周期约6年。他设计寿命120年,不采用美标、欧标,只用“定制”的港珠澳大桥技术规范。因此,其对钢板的材质、表面质量、尺寸、质量稳定性、焊接性、钢厂保供能力及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要求极高,钢板不平度小于千分之三更是一道世界难题。复杂的海床结构,超长的跨海距离,台风、巨浪、地震、海水侵蚀,对它来说都是致命的威胁。这里每天约有4000多艘船只通航。有三个重要国际机场,大量航班往来穿梭。还是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破坏环境的建设方案自然无法接受。
然而,聪明勤奋的中交人不畏困难,战天斗地,发扬了现代愚公的精神,一个个困难的啃,一遍遍试验的做。工程师们运用智慧做出的各种创举,对试验数据不厌其烦地搜集和反复推敲。轨道下沉中钢缆牵引的模拟压力试验、高架桥的共振试验以及为了给大桥寿命提供验证数据,工程师们早在20年前就已经准备了氯盐试验。
大桥建设彰显了中交人的严谨。沉管的装配,总共33节,每节8万吨,1400个日日夜夜。堪称“深海8万吨级的接吻”,对接的允许误差只有2~3cm。安装第15节沉管时,遇到回於,无法安装,要整体撤回岸边,大家想想多日的辛劳,无法接受,然而严谨的态度让大家含着眼泪选择回撤。
大桥的建设彰显了中交人的奉献。视频中我们看到,大桥建成后林鸣总工程师也青丝变成了白发。不少年轻的工程师更是在大桥工地上举办了自己的婚礼,他们纷纷表示,自己有两个爱人,一个是大桥,一个是自己的妻子!
大桥的建设彰显了中交人的协作。大桥采用模块化建设,每个分片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单位建设,大桥的`安装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需要海事、航空以及各工作组的配合。这早已不是一份合同的约束,是每个人心血的投入。
港珠澳大桥,巧妙的东西人工岛修筑方案,仿佛像大海上的银线,直接将了珠三角地区串在了一起,对于促进港珠澳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这是一部关于中国现代机械和建筑的工程奇迹,是中交精神的彰显,更是中国力量的体现!壮哉!大桥!伟哉!中交!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2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因为有了比天空更宽阔的人的胸怀,一架倾注了施工人员十几年心血,联通香港、珠海、澳门的跨海大桥,于20xx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了,这就是伶仃洋上腾飞的巨龙——港珠澳大桥。一个伟大的奇迹!
影片《港珠澳大桥》以大桥建设最后一节沉管E30号沉放安装过程为主线,真实地反映了工程的巨大及施工的艰辛。整个施工期间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建设沉管隧道,沉管一共有33节,每节重达8万吨,在海底对接的误差率只能在2—3厘米,如此高难度的精细工作,稍有疏忽就会前功尽弃。在沉管的关键时期,工作人员几天几夜不眠不休,对数据进行反复的测量、计算和调配。在建第15节沉管时,遇到海底淤泥填平了历经重重困难构建的沟槽,导致安装失败,要将沉管重新运回岸边,令很多经过多日劳累的工程师都流下了眼泪。是啊!多么沉重的打击,看的我也是泪流满面。
在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对接成功后,工程人员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们终于可以安心地好好睡一觉了,看他们不择而眠,我已经难以自抑,和他们相比,自己是那么的渺小。港珠澳大桥全线贯通了,总工程师林鸣完成了他的大桥马拉松梦,看的出他是那么的自豪,沧桑的脸上挂着的笑容看起来是那么的美。年轻的工程建设人员,带着自己的爱人和他的“第二情人”合影留念是那么的幸福!这其中又有多少人在建大桥的过程中结婚生子,有多少对夫妻并肩作战,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
观看影片《港珠澳大桥》,从开始感叹这一超级工程的'宏伟、壮观,到后来对晒得黝黑的工程师们油然而生的敬意,我感觉到了路桥人的伟大与不凡。是什么样的情怀让他们不畏艰难,不分昼夜的为一件事去坚守、去努力、去付出!是他们宽阔的胸怀!是他们坚定的信念!是他们忘我的崇高境界!港珠澳大桥的成功通车,向世界展示了我们祖国的强大,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勤劳!从此以后,香港、珠海、澳门的距离不再遥远,伶仃洋上人们将不再“叹息”!向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师以及千千万万的建设者们致敬!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3
5月8日在公司的组织下,同事们集体观看了港珠澳大桥记录片,亲眼见证了奇迹的诞生,大家都被大桥的壮观所震惊,感叹建造过程之不易。
世界之最
20xx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它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被英国《卫报》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中国制造支起世界之最。全长55公里,世界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长5.6公里,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海底隧道最深海平面下46米,世界上埋进海床最深的沉管隧道;对接海底隧道的每个沉管重约8万吨,世界最重的沉管;世界首创的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等等。
“世界之最”的背后,是港珠澳大桥在建设管理、工程技术、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填补诸多“中国空白”乃至“世界空白”,进而形成一系列“中国标准”的艰苦努力。林鸣带领团队自主攻关,解决了多个世界难题,最终实现了工程设计零借鉴、安装零失误。
影片以最后一节E30沉管对接安装为切入点,8年的攻坚战,表现了桥梁建设者们自力更生、“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展示了大桥项目涉及水文、地质、白海豚、防台风和满足通航、海事、航空限高等复杂的建设难题,并将大桥主体工程桥、岛、隧三大部分的设计理念和世界领先的关键技术,如万花筒般呈现出来。影片还搜集了大量珍贵的纪录片视频资料,通过对中国桥梁史的分析,展现了中国桥梁技术几十年来的面貌改变,以及工匠精神的传承。
踏实肯干
影片没有那么的煽情,但是就是这一幕幕的写实画面便足以使我们感动,当看到E15安装完成,看到林鸣总工程师在大桥上跑完马拉松全程,我们不禁泪目。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民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作为二航局的财务工作者,虽未能亲历现场,奋战一线,但是通过影片我们感同身受,学习到了中交建设者们执着的`工匠精神,对待工作严谨认真的态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更要发扬这种吃苦耐、勇于创新的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拼搏,为建成世界一流财务共享中心贡献一份力量。
惶恐滩头不惶恐,伶仃洋里不再伶仃。向这背后的全体建筑工人致以高度的敬意,多少风吹日晒雨淋的日子,背井离乡远离亲人,创造了这个伟大的工程。世纪大桥通三地,中国交建连四方!身为中交人,我自豪!身为中国人,我骄傲!未来我们还会创造更多的奇迹!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4
电影开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汪洋大海,就是在这波澜壮阔的伶仃洋上爱国诗人文天祥曾经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丽誓言。几百年后的今天,勤劳智慧的工程师们亦是在这幅画卷上留下了震撼人心的杰作——港珠澳大桥。
大桥横跨伶仃洋,这里台风频繁,复杂的海床结构,恶劣的自然环境,超长的跨海距离使得施工难度加大,工程师们需用科技和勇气完成这个工程奇迹,他们要启用世界最大的巨型震锤来完成人工岛的建造,沟通起跨海大桥与海底隧道,这也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工程。因此施工过程中必然是困难重重,阻水问题、航道问题、航空限高问题、白海豚问题、台风、海水侵蚀等等,但是他们克服了,那是什么原因,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只有一把工程当成自己的一项创造自身价值的工作,才能有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这也正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学习的地方,只有这种兢兢业业的态度才能使我们不断攻坚克难,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正如大桥总工程师林鸣所说:“遇到问题我们想办法解决,我们有自己智慧,同时也要利用各种行业资源、国际资源。”影片中,超级工程所需要的种种零件,都是由分散在不同的地区合作提供。其中有不同专业共同合作,不同的生产厂商,不同的.检测、科研机构来完成。其中不难看出国家的财力雄厚、更重要的一点是各方为保证完成同一目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身的工作。只有每一个参与者共同努力,通力协作才能保证在规定工作内,保质、保量的安全的完成参建工程。
工程在施工建设中另外一大难点是安全环保问题,大桥经过珠江口几个主航道,每天有4000艘船舶通过,需要确保工程建设和航运建设不会产生大的冲突;同时大桥经过中华白海豚生态保护区,需要最大程度地减少工程建设对白海豚的影响;大桥建设不应改变珠江口已经形成的两河三滩的水文环境等。然而高瞻远瞩的工程师们早早就想到了这一点,在开工初期就立下誓言:“大桥建成通车,白海豚不搬家”,他们用行动实现了自己的诺言,采用沉管隧道方案,将使人工岛面积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显著减小人工岛的阻水率。此外,大桥的设计和建设团队充分考虑了白海豚的“生活质量”,制定了一整套保护措施。
在影片的最后,那一张张淳朴的笑脸,足以证明一个人将自己全部激情投入到喜欢事业当中无疑是幸福的,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不懈奋斗的那段岁月亦是终生难忘的。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5
人们称赞港珠澳大桥“腾空跃起一巨龙,三地从此无西东。根根桥柱琴音奏,伶仃洋里荡欢笑。”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大屿山、西接珠海市和澳门半岛,是一座跨海大桥。由林鸣总工程师带领团队完成的“新世界七大奇迹”——港珠澳大桥。观看纪录片《港珠澳大桥》让我感受到大桥背后的故事,更使我受益匪浅。
开篇以茅以升建设中国第一座桥梁,让我们认识什么是桥梁工程。接着播放新中国成立后建造的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与港珠澳大桥作比较。让我看到了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飞速发展。
纪录片主要以港珠澳大桥建设最后一节重8吨的沉管E30号沉放安装过程为主线,展开了建设情节。安装E30号沉管时要将沉管放到海底40米以下的深海中。由于E30号是海底隧道的第33节也是最后一节,此项任务十分艰巨以及海底情况复杂。给隧道对接带来巨大的'困难,大桥建设者们绞尽脑汁开始安装对接,他的成功关系到大桥的建设。对接成功后工程者欢呼雀跃,只有总工程师林鸣没有丝毫笑意,他在等待对接漏差报表结果。当他得知漏差为16厘米时,他宣布需重新对接,最终落差不到2。5毫米,创造了一个新的奇迹!
在对接E15号沉管时,林鸣和他的团队遭遇了沉重的打击,因为海底40米以下的地方淤泥太多。他们不得不退回去,三个月后,再次对接依然无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又过了一个月再次“出征”,终于安装成功!现场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在大桥建设同时保护好中华白海豚,实现“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是大桥建设者的承诺。大桥建设“让道”于中华白海豚,桥梁工程施工设计优化最终兑现了他们当初的承诺。
自20xx年出提出构想后20xx年12月开始建设,到20xx年10月正式通车,历经整14年。在这14年里,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们奋力前行,才有了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有了这14年,才有了这座“圆梦桥”;有了这堂课坎坷的14年,才有了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
港珠澳大桥以桥、岛、隧的方式贯通香港、珠海和澳门。它记录了中国的力量,展现了当代中国的风采。在远处看,犹如一条巨龙蜿蜒在世界东方。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6
01、世界之最
20xx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它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被英国《卫报》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中国制造支起世界之最。全长55公里,世界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长5。6公里,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海底隧道最深海平面下46米,世界上埋进海床最深的沉管隧道;对接海底隧道的每个沉管重约8万吨,世界最重的沉管;世界首创的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等等。
“世界之最”的.背后,是港珠澳大桥在建设管理、工程技术、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填补诸多“中国空白”乃至“世界空白”,进而形成一系列“中国标准”的艰苦努力。林鸣带领团队自主攻关,解决了多个世界难题,最终实现了工程设计零借鉴、安装零失误。
影片以最后一节E30沉管对接安装为切入点,8年的攻坚战,表现了桥梁建设者们自力更生、“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展示了大桥项目涉及水文、地质、白海豚、防台风和满足通航、海事、航空限高等复杂的建设难题,并将大桥主体工程桥、岛、隧三大部分的设计理念和世界领先的关键技术,如万花筒般呈现出来。影片还搜集了大量珍贵的纪录片视频资料,通过对中国桥梁史的分析,展现了中国桥梁技术几十年来的面貌改变,以及工匠精神的传承。
02、踏实肯干
影片没有那么的煽情,但是就是这一幕幕的写实画面便足以使我们感动,当看到E15安装完成,看到林鸣总工程师在大桥上跑完马拉松全程,我们不禁泪目。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民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作为二航局的财务工作者,虽未能亲历现场,奋战一线,但是通过影片我们感同身受,学习到了中交建设者们执着的工匠精神,对待工作严谨认真的态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更要发扬这种吃苦耐、勇于创新的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拼搏,为建成世界一流财务共享中心贡献一份力量。
惶恐滩头不惶恐,伶仃洋里不再伶仃。向这背后的全体建筑工人致以高度的敬意,多少风吹日晒雨淋的日子,背井离乡远离亲人,创造了这个伟大的工程。世纪大桥通三地,中国交建连四方!身为中交人,我自豪!身为中国人,我骄傲!未来我们还会创造更多的奇迹!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相关文章:
关于港珠澳大桥的作文(精选18篇)12-08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03-17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06-13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作文11-24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范文06-13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1000字05-29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精选23篇)07-18
《港珠澳大桥》的观后感(精选29篇)10-19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500字08-22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精选11篇)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