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春天》观后感

时间:2021-06-03 17:32:0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过春天》观后感

  今天又麻溜的滚过来写个非专业影评!就是边写影评边给自己捋捋电影架构。

《过春天》观后感

  今天跑去看了《过春天》,是一部少见的明明和我的经历大不相同,但我观影没有任何违和感不适感的电影,舒适的冷色调小清新镜头,走进佩佩的青春。

  首先,从制作班底上来看,导演白雪是第二届CFDG(青葱计划)终极入围者之一(五强选手),这部影片因青葱计划得到知名导演的扶持,田壮壮以监制身份参与其中。当我在荧幕上看到“田壮壮”三个字的时候,心里是对这电影更添一份期待的。

  电影从名称就巧妙的用“过春天”这一行业术语向观众解释整部电影的核心内容:走水。我当时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也是对它充满好奇心,想一探究竟,过春天到底是什么!然后就果断买票观影。

  我决定通过莱克斯奈德节拍器来讲这部电影,更能帮我再捋一遍电影。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的整体架构,甚至有些镜头都让我觉得神似《天才枪手》。

  在影片的一开头是就女主佩佩穿着校服过海关的一幕。由此交代,佩佩的身份是个早晚往返深圳和香港两地间的类似于候鸟生活的学生。紧接着,有一个全景的十字路口,当时的佩佩是顺着人流走动。与影片中期,同一个十字路口片段唯一的区别在于,佩佩这次是与人流向背的,在我看来这个镜头暗示着佩佩此时脱离了人群大流走上了“走水”这一灰色地带,不再通过兼职和自己手作手机壳还有贴膜等正规途径来攒自己和好友Jo去日本旅行的钱。

  接着,是一系列青春感十足的片段,自身代感十足。展开电影的第一段关系脉络(佩佩和Jo)她们迟到逃课撒谎找借口,在学校里的社交圈子做些小生意,参加觥筹交错的游艇聚会。在朋友之间,佩佩可能因为自身家庭环境的缘故,处于一个相对自卑,被动的地位。在Jo和Jo的朋友面前,她有些格格不入以及内向。Jo和佩佩的感情由亲密无间走向破裂,是顺应电影情节发展推动的,符合节拍器的节奏。

  后面一个段,在交代佩佩的家庭背景。家庭的拮据紧凑使佩佩夹在看似奢华实质又窘迫的生活缝隙里。她拥有不完整的家庭,嗜酒又好赌的母亲,在社会底层边缘讨生活的生父。但影片并没有用太多直接矛盾冲突去表达这种家庭所带来的不愉悦。更多的是一个又一个深夜里,伴着房门外嘈杂的笑骂声,自己一个人默默消解的佩佩自己而已。这是为佩佩在家庭这一层人物关系上的叛逆,青春期的不服从情节埋下的伏笔。

  影片时间过半,佩佩由Jo的男朋友阿豪带进“走水”这个圈子,将影片直接推向高潮。这部分的片段有几个镜头是我特别钟意的,佩佩第一次“走水”成功画面定格,背景音响起“dengdengdeng”,一下子把观众拉入与佩佩同样的心情状态,激发情绪。也是这次的“走水”,让我觉得拍摄手法与《天才枪手》类似。在佩佩进入这个圈子的同时,又同时展开了两条人物脉络。与花姐一伙人的,主人公从刚开始懵懵懂懂畏手畏脚的初出茅庐的青涩学生佩佩,至最后与她们有所融入,并在灰色地带大施拳脚,成为了他们口中的佩佩姐。我更愿意认为这是佩佩的成长,积累了更多的社会经验。

  与阿豪的关系,在我定义来看是暧昧不清的。从上山,夜困渔船开始,直至最后佩佩帮阿豪干最后抢花姐生意的一票。我都觉得他们产生了情愫。这段关系中,有一个镜头,我印象尤其深刻。最后在狭小房间里,背景音全失,只剩下彼此的喘息声,暧昧的红光充斥着整个房间,意味着这段关系的再次突破,用路过车辆一闪一闪的黄光预示着警告,表达和朋友的男友的暧昧行为,是禁忌的。这段关系中虽没有明确的镜头去表达在一起,但用一些细节,来表现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发生了变化。

  结尾放生鲨鱼一段,在我看来是隐喻阿豪的'状况。在被捕一段之后,并没有明确的镜头交代,花姐、阿豪他们到底怎么样了,有人会觉得这是电影结尾的草率所致。其实是有交代的,大家应该记得在阿豪腰部有一个鲨鱼的纹身,导演应该是用鲨鱼隐喻阿豪。最初,在Jo姑妈家,鲨鱼明明是海中霸王却被困鱼缸,是意喻阿豪被困,有困兽之意。我们从阿豪在山上喊的一句:I’mkingofHongKong.”就能看出阿豪的雄心壮志。当时的阿豪就是一头困兽,想在这个圈子里大展拳脚,想改善自己的生活,但无地施展。当时佩佩手上的小鱼,是作为鲨鱼的饲料存在着,与最后花姐一句“大鱼吃小鱼”又相呼应着。在庞大社会的面前,他们其实都是小鱼。最后,鲨鱼的放生,意喻着解放,离开灰色地带的困境,在大海之中,它又成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存在。

  在电影的结尾,香港下雪一段,佩佩看着手上的雪微笑,是释然。佩佩虽然没有去日本,但她也达成了了自己想看雪的愿望。为结局的完整,完美收尾!

  总的来说,虽然有几个很迷的片段,让人不解。但是整体的画面是很赞的,镜头的拿捏充满青春少女感,中景和特写表达人物情绪到位。山顶的镜头和佩佩倚靠在巴士窗边的画面,每一帧都可以单独成画。他的视听语言有很多还值得推敲,有点想去二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