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第一书记观后感篇

时间:2023-04-23 16:58:23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师第一书记观后感汇总篇

  他将有限的生命化为对人民、对事业无尽的奋斗,他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的同时,也使他的名字在我们心中永远不会离去,沈浩--第一书记。

教师第一书记观后感汇总篇

  《第一书记》观后感1篇

  其实早在2009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上就已知道了沈浩这个人,对他的事迹也是颇为佩服和感动。《第一书记》这部电影正是反映了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同志短暂而辉煌的一生。整部影片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大道理,他反复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就想干点儿事儿”。 为了想干点儿事儿,他放弃了相对优越的生活,来到了艰苦的农村;为了想干点儿事儿,他利用一切关系和渠道为百姓谋实惠;为了想干点儿事儿,他秉公断案、忍辱负重,甚至挨打;为了想干点儿事儿,他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小岗村的村民两次集体摁手印不让他离开;在他因积劳成疾、猝然倒下之后,村民们又第3次摁手印请求上级把他永远留在小岗村。小岗村的村民讲得最多的就是“我们离不开沈书记”。能让人民群众感到离不开,这是一个党的组织书记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基层干部取得的最大政绩。

  沈浩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个用真情做事的人。于是,《第一书记》中便有不少动人感人的情节。有人说看到他和五保户吴奶奶过年时哭了,有人说看到逝世后女儿怀念他时哭了,而老汉我最动容的确是吴奶奶守着独子被强拆后的空坟,在雨中无助地哭泣。而沈浩率村干部为强拆的过错而披麻戴孝,只是使我们悲愤的心情总算有了一些平衡而已。当然,为了和村民过节,又一次不能和家人过节、把妻子买的羊送给五保户等诸多情节,也同样令人感动。我从第一书记里看到了一个好人的影子,一真正基层干部的影子。

  我们做党员教师的,难道就不该想想吗?什么是为孩子负责、什么叫为了孩子的明天。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体会到做为一名党员教师,要牢记宗旨,像沈浩那样拥有“三颗心”——对工作有一颗责任之心,对家长有一颗平衡之心,对学生有一颗仁爱之心,坚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踏实干事,无私奉献,为学校争光。

  《第一书记》观后感2篇

  沈浩放弃了财政厅优越的工作环境,放弃了家中温馨的生活,来到了偏远的小岗村。那里的条件艰苦,工作也不好开展,可是既然选择了,就要坚定的做下去。在很多人看来党校是个严肃,神秘的地方,但实际上党校老师生活是比较清贫的,所以我们既然选择了党校教师这份职业,就要尽一个教师的责任,耐的住寂寞,耐的住清贫. 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

  从沈浩身上,我还看到了他的创新精神。他肯动脑筋,办产业、兴商贸、科学种田,以市场经济的头脑发展种植…..六年来沈浩带领小岗村做了太多的事。我联想到自己,工作时有时按照老思路老方法,缺乏创新精神,要勇于创新教学方式,多尝试一些新的方法,多思考教学规律,在教学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看到沈浩同志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有多很多,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不断感悟。作为一名党校教师,要深入学习沈浩同志,以他为榜样,学习他的敬业精神,学习他的无私奉献,党校教师应当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作为一种职业,党校教师都应当对学员负责,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党校工作的重要性决定了党校教师身上的责任之大,这种责任的重大,要求党校教师经得起诱惑。当然,有人会说党校无权,何来诱惑?似乎诱惑总是和权力成正比。正因如此,才可能使人寻找权力。表现在某些党校教师的身上就是不安于本职工作,终日想着“另谋高就”或是寻找“副业”。这就要求身为党校教师就是要能“热爱本职,淡泊名利”,看到自己职业的崇高性;勤学习,苦钻研,踏踏实实授课,认认真真做一名马克思主义布道者。在平凡而有伟大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深入学习沈浩同志,做一名优秀的党校教师:上得了讲台,下得了基层,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平凡!

  《第一书记》观后感3篇

  观看了《第一书记》,我深深地感到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坚持走群众路线的重要性。结合自己工作的性质,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就基础教育来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关键,而课堂教学又是师生实现其生命价值的主要阵地。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已经不能在恪守“知识传授者”的传统角色,应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善于质疑,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面对平平常常的事物进行种种联想和想象,尽情地释放学生的潜能。要做到这些,关键就是改变传统的师生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算是新型的呢?

  2002年,中国教育报开展了师生关系大调查,其中学生认为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应当是:老师、学生互相帮助,成为朋友,共同进步。老师不仅在课堂上、学习上关心学生,在课堂外也能和学生友好相处,不要时时摆出一副老师的架子。学生要尊重老师,有困难能向老师诉说,对老师不要有恐惧感。老师能真正理解学生,上课是师生,下课是朋友。学生能体谅老师的苦心,师生间关系融洽,无隔膜,能坦诚相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可以看到,学生需要的不再是讲台上居高临下的教师,而是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与他们融洽相处的朋友。 陶行知先生认为:为营造一个适合学生身心和创新能力发展的环境,必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那么该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拙见。

  一、 教师在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在对待学生观念和态度上都应一视同仁。

  教师应当主动的去当学生的朋友,相互交流思想,给学生以朋友般的宽容,理解和帮助,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亲近学生,彼此间建立友好感情,动之以情,才能感化、感动学生。师生之间应该是和谐、民主、平等。“课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教师与学生应“互相尊重” “互相理解” “互相信任”。然而,有些教师事事摆出一副教师的架子,学生见老师总是像老鼠见了猫一样,如果教师的权威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那是不可能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但实际并非如此,在师生关系方面,由于师道尊严的长期影响,再加之“应试教育”的推波助澜,导致一部分师生关系仍比较紧张,一些学生的人格仍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新型的师生关系还很难实现。但随着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推行,这种认识和观念,必将会实现的。那么,教师将是微笑的,学生也将是微笑的。

  教师对待后进生的态度,是师生关系优劣的一个显著标志。做好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意义深远,十分重要,需要做很多的工作。一般来说,应首先从多给后进生“关心、关爱”入手,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转化的效果。多一点理解和尊重,因为后进,他们往往有较重的自卑感,因此更需要得到老师的理解与尊重,要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也应从多方面给与扶持,再引导上下功夫,会使后进生有所转变。如果老师能认真挖掘他们潜在的闪光点,并注意及时表扬他们、鼓励他们,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就会使他们感到老师是公平的、亲切的,从而增强信心,鼓起上进的勇气。

  俗话说“心诚能使顽石化”只要教师把一颗滚烫的心奉献给学生,即使他们那颗心已经结了冰,也会被感化的。教师应深入到学生当中,视生为友,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少一些批评指责,多一些关心勉励,学生的积极心理,犹如娇嫩的花蕾,需要我们用心血去浇灌、保护,方能怒放争艳。让我们牢记教育家杜殿坤的话:“知识好比种子,教师亲切的态度好比阳光,儿童的心情好比土壤----只有这时的播种,才能使知识的幼苗茁壮成长。”

  二、 细心倾听学生的声音,做学生的心理医生。

  作为学生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些老师习惯每周布置一篇周记。我们曾用心去写,把我们的感受,我们眼中的世界都记在了上面,我们热切地等待着,可是得到的只有冷冰冰的分数或一个“阅”字。我们逐渐对周记失去了兴趣,再没有真意的倾诉,只有潦草的敷衍;再没有热切的期盼,只有例行的公事。因为老师没有认真倾听我们的声音,去了解、读懂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感到不被重视、不被理解。所以周记成了一种形式,一种没有师生真情交流的形式。这样的不负责任的教师怎能受到学生的喜爱,成为他们的朋友呢?

  同时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以正确的心理指导;积极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良好的情感、意志和行为。使自己对学生态度、方法以及言语行为顺应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发展规律,保持良好的师生心理关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课程,也许还会喜欢这门学科,将来有所建树。相反,学生“厌其师而弃其道”,一生也不会喜欢这门学科。所以教师应善待每一个学生,细心倾听,这是为师的底线和基本原则。同时,也要对学生的道德方面,以及环保方面进行教育,因为这个学期里发现了一些学生为了响应植树节在学校的后花园里面自觉栽了一些花草树木,我觉得这应该响应这个活动,让学生在平时也要注意保护环境,绿化环境,做环保小卫士。

  三、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学生博学多才的朋友

  过去教育界流传着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但在课程改革背景下,作为面向21世纪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己任的新型教师,传授者的身份正在淡化,而转变成了学生的合作者、指导者。从“讲”师变为“导”师,教育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使自己的水桶不断注入高质量高水准的水,再用“一桶水”去应付学生显然是不够了。新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不断充电,积极探索,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但教师毕竟不是万能的,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要完全了解掌握不断更新的知识是不可能的。这时教师就要放下架子,走进学生中,与他们共同学习。教师会发现学生自身也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教师也是学习的参与者,真正做到孔夫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是师生朋友关系的最好体现。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离不开现代化的教育设备,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但无论什么先进的机器,也无法代替人与人之间真诚的沟通。在学校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对学生而言,和老师相处的情况常常会影响他的整个学校生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内的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学生会因老师的误解而焦虑;因老师的冷漠而受伤;因老师的粗暴而消极。一个善于倾听学生,关爱学生的好老师,会是你一生的指路明灯。相反,也许是你一生抹不去的阴影。

  所以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是21世纪教育的趋势和必然要求,也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赢”,更是教育所呼唤的。这只是我对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的一点看法。

  为师者的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做学生喜欢的朋友,拥有学生真诚的爱。这是为师者享用不尽的财富,也是为人弟子的最大财富。

  《第一书记》观后感4篇

  当片头的音乐响起,凤阳县的古城墙在一个长长的写意镜头中出现时,那被明星吸引的注意力跑了回来,观影的人们安静了。

  沈浩故居、房东家的厨房、小岗村的牌坊、大包干纪念馆、红手印……这些符号,很快勾引了回忆。而修路、建房、迁坟等等情节,也是熟悉的故事。

  然而也有全新的感受。相对于在采访过程中听人描述、查看资料而想象的场景,电影的画面、声音等等带来的,是更直观具象的冲击力。比如,影片所呈现的没有修路、建新房之前的小岗村,与我所见到现在的小岗村的巨大反差,更让人感到沈浩工作的意义,他所付出心血的意义。

  电影以沈浩的猝然长逝开头,以女儿的一段深情而坚强的告白结尾。突然发现,120分钟的时间里,事先准备的纸巾并没有派上用场。有落泪却没有失声痛哭,某些细节的处理甚至是幽默的,引发观者的会心一笑。总体来说,这个电影并不是一颗“催泪弹”。

  电影制片人张旸的观点印证了我的这一感受。他说,这个电影从一开始创作,就没有定位在“苦哈哈”上,而是希望记录一个真实的人生。沈浩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想做实事,并不在乎人们是否知道。他是典范,但不应该被神化。沈浩在小岗生活的六年,不只有苦,也有成功和收获的喜悦。把这些真实地通过电影呈现出来,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观众能够接受的真实的人。因此,电影没有走苦情的路线,而是一种平实的纪录风格。

  一位观众说,她之前只是在网上看到沈浩的事迹,而电影让她十分感动。

  一位从北京市昌平区赶来观看电影的女大学生村官对我说,可能是同在基层的关系,她对沈浩经历的感触就更深,因为了解农村基层工作的不易。“他很值得敬佩。”对于沈浩勇于改变小岗村面貌的精神,大学生村官印象深刻。

  这或许就是真实的力量。真实引起了共鸣,引发了思考。回想起在安徽采访结束准备返程的那一天,我们一群媒体同仁抓紧最后的时间,聚在一起交流对沈浩的理解和看法。没有人要求我们这样做,只是在知道许许多多关于他的真实后,心底里受到了触动。这种触动,已在采访者的生命中打下烙印;相信,会带给更多人一些精神上的力量。

  《第一书记》观后感5篇

  沈浩同志这位“第一书记”官职不大,责任却重大,自他踏入小岗村泥土的那刻起,就决心为群众干点实事。最初他从省财政厅调到小岗村时面对群众质疑来镀金时毫不介怀,并逐家走访农户,摸清家底,给予最有困难的残疾智障家庭最及时的帮助;新农村建设复杂,矛盾重重,面对占用村里铲车却又飞扬跋扈的杨德福时沈浩书记毫不畏惧,强行收回铲车后天天和村民在工地扛水泥,拌砂浆,终于铺就了小岗村通往外界的乡村公路——友谊大道;被村霸报复殴打后仍不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热情热心;还团结起大包干带头人,一起重建了大包干纪念馆,卫生院,使村民之间的感情比以前更融洽了;为了让GLG现代化工业落户小岗村,沈浩书记顶着巨大压力,饱受非议,挨家挨户向村民解释,让村民意识到小岗村的长远发展要和现代化接轨;还一次又一次不辞劳苦地奔走于各铁路部门之间,只为给小岗村开通一条铁道线路;……在他的带领下,曾经被戏称“一夜跃过温饱线,二十年迈不过富裕坎”的小岗村从新焕发了光彩,逐渐走上了现代化致富的道路。

  有沈浩书记在,小岗村每天都在上映着一件又一件的感人故事,点点滴滴,平凡而又弥足珍贵。这位“全天候”村官的身影踏遍了小岗村的每一个角落,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在。三年过去了,沈浩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真心,回报了村民对他的信任,改变了从前村官“不干不好意思,干点意思意思,干多了你什么意思”的不作为作风,朴实的农民舍不得他走,唯有用98个鲜红手印挽留好书记,早已把小岗村村民当家人的沈浩默默地答应了,决心用更大的努力为村民谋利益,造幸福,同时他的心中深深感到愧对妻子和家庭。第二个三年时光倏忽而过,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小岗村村民再次用186个鲜红的手印挽留他们心目中的“第一书记”沈浩。可是,这一次,书记的身体支撑不住了,心脏承受不了,只能为小岗村村民留下一坛白骨灰,就这样,他的灵魂永远留在了小岗村……

  我的心在抽动,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因为这是一个好书记,他最真实的行动令我看到了平凡共产党员最耀眼的最优秀的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沈浩书记在最平凡的岗位上贡献了自己的最辉煌的岁月,他把村民的利益记在心里,捧在手里,是“真共产党”!我心中充满了对沈浩书记的敬佩之情,决心把沈浩书记当作人生路上的好榜样,做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干事,也许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却是我用心想做好的事!只要用心为群众办实事,在哪个岗位不可以好好干?何须一定要高官厚禄?毛爷爷曾经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坚信自己在崇高理念的指引下,一定可以一步一个脚印走好脚下的路,一点一滴都积蓄力量,为群众干好事!

  沈浩书记说的那句“我为小岗村用我最黄金的岁月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天发生的一切,让我感到交困难耐,但我仍愿担当……也许我的行动能换来小岗村真正的发展和繁荣,我无怨无悔!”早已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牢牢记在我的心里!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过3年就要踏入社会,我知道自己是时候用行动说话了。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用心去做每一件事,用感动和爱去回馈这个社会!

  虽然沈浩书记走了,但他的小岗村还在,和他吃过饭的人、说过话的人还在,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他的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便可千世万世地流传下去,影响千千万万的人……

  《第一书记》观后感6篇

  或许,最让我感动的一幕还是大年三十那天,忙着回家的沈浩被村民邀请留下吃饭,村民们依次向这位村支书拜年的场景。我想,作为沈浩的妻子,听到这些心里除了对丈夫的认可,更多的是满满的感动。而作为沈浩的女儿,有这样一位受人尊敬的父亲,心里也应该是无限的自豪与骄傲吧。。因为这位伟大的人正用自己的双手带领着智慧且富于传统美德的人民走向一个更加光明幸福的未来,走上一条符合小岗村实际特点的成功道路。

  当看到这位书记在日记中写下:“我用我最黄金的岁月为小岗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天发生的一切,让我感到交困难耐。但我仍愿担当,也许我的行动能换来小岗村真正的发展和繁荣。我无怨无悔。”看完这些话后,我然泪下。为他的这种无私奉献和牺牲的精神所感动。这种精神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和培养。他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干点事业不难,难就难在选择了并干好它。因为这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也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民,才能获得群众的拥护和认可。小岗村对沈浩的连续多次按手印的挽留信,就是对他最大的肯定。我们也应该学习这位第一书记的以人为本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当电影的末尾她的女儿说道:“大家在,我也在”。那时,我再一次被他的不计名利,不谋私利,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对得起自己更对得起人民百姓,绝不负组织对自己的期望,真正做到为人民务实,清廉行政的行为所打动。从而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将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在一起,获得更大进步。

  在看此片的过程中,我发现我们的党从诞生到现在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模范。他们都代表着那个时代的价值观,而沈浩不仅继承了老一辈优秀的人生价值观,更展现了新世纪党员的精神风貌带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他敢于创新,敢于开拓,敢于在实践中摸索成功之路,积极响应新农村建设工作,努力解决好三农问题。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哲学思想。从中我们也可以接受先进思想的引导,做一个有作为有担当有思想的新时代大学生。

  他同时也传承了一种奋斗的精神,他把去小岗村工作看成是组织对他的信任,看成是金钱衡量不了的荣誉。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做人的原则,解决矛盾,干事创业,带领小岗村民进行二次改革,给小岗村的村民们带来了盼头。大包干在新时期得到了继承与发展。

  他演绎的更是奋斗的感动,官不大,责任却重大,他对人民付出了一片真情,亦收获了无限的尊重与爱戴。他将自己的目的与抱负栽植于小岗的土壤,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培植,用挥洒的汗水浇灌。他的努力与心血没有白费,他给小岗村村民带来了幸福,给年迈的母亲与贤惠的妻子以及可爱的女儿一个完美的交待,更给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给了这个时代一个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取向。

  《第一书记》观后感7篇

  从沈浩的身上,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博大胸怀,优秀共产党员就要象沈浩同志那样,有理想、有抱负,要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影片中, 从沈浩与同学的谈话就能体会的到。当别人把到农村挂职锻炼当作镀金的跳板时,而他却将热爱的小岗村做为自己人生理想的平台,用新的价值观实现了对理想的追求。可以说是沈浩改造了小岗村,也是小岗村造就了沈浩。最根本的原因是沈浩把工作当作事业,不计回报。

  “过年了,沈书记要正要回家,一位老奶奶挡住了他,邀请沈书记吃上一口好亲手做的年饭,乡亲们越聚越多,越聚越多,当晚沈书记吃醉了……”,“当沈书记挂职期到的时候,乡亲们联名摁上了自己的红手印,硬是不让沈书记走,沈浩因病去世,村民们第三次摁红手印请求上级把他永远留在小岗的时候……”,为什么村民对沈书记有这份深情,有这份感激,那是因为爱。正是沈书记为理想奋斗不止的博大情怀和崇高精神,正是他对小岗村的那份爱、对小岗村人民的那份朴素的深情厚谊。小岗村的人民已经离不开沈书记了。

  2009年11月6日,江河含悲、小岗村动容。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内去世,年仅46岁。沈浩已离我们远去,但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沈浩的事迹已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走进了每个人的心中,令人感动,让人难忘。

  沈浩是伟大的,他的伟大在于他付出的,很多事情是我们一般人做不到的,不管我们是承认或不承认。为了小岗村的发展,他付出了巨大的心血,默默地承受着“不能尽孝赡养母亲,不能尽职培养疼爱女儿,更无法去尽一个丈夫的责任”。巨大的繁重的工作压力也日复一日的摧垮了沈浩的身体,可以说沈浩为了“事业”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可贵的,有人死的重于泰山,有人死的轻于鸿毛。沈浩虽然死了,但我相信他将会永远活在小岗村每一个人的心中。

  电影主题曲《做人》,“清清白白,勤勤恳恳,不求光环,不求缤纷,只愿做棵禾苗深深扎根……”,这也是对优秀共产党员沈浩同志的诠释,沈浩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为我们每一个党员如何树立正确的时代价值观树立了一座丰碑,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学习……。

  从沈浩的身上,让我更加认识到,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得到什么,而在于给予什么。愿我们的国家出现更多这样勤政爱民的人民公仆!

  《第一书记》观后感8篇

  影片最后以女儿的一段告白为结尾。影片结尾时悄悄在看了一下周围,多数人都有抹眼泪的动作,这不是导演的功劳,也不是编剧或者演员,这就是真实的力量!因为真实引起了观众们的共鸣。当然,看完电影后,也会引发大家更深的思考。这就是导演的魅力所在,我想,这部影片对我的教育目的已经达到了。

  在120分钟的时间里,事先准备的纸巾并没有派上用场。有落泪却没有失声痛哭,某些细节的处理甚至是幽默的,引发观者的会心一笑。

  电影制片人张旸的观点印证了我的这一感受。他说,这个电影从一开始创作,就没有定位在“苦哈哈”上,而是希望记录一个真实的人生。沈浩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想做实事,并不在乎人们是否知道。他是典范,但不应该被神化。沈浩在小岗生活的六年,不只有苦,也有成功和收获的喜悦。把这些真实地通过电影呈现出来,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观众能够接受的真实的人。因此,电影没有走苦情的路线,而是一种平实的纪录风格。这就是真实的力量。真实引起了共鸣,引发了思考。从屏幕上我看到一个真实的沈浩,一个感人的沈浩,一个无愧共产党员称号的沈浩。

  2006年底,沈浩在小岗村任职三年届满,小岗村民强烈要求把沈浩留下来,20多年前集体按下手印的故事再次在小岗村发生。村民派了10个代表,按下手印到安徽省组织部、财政厅要求沈浩留在小岗村,再带领他们干3年。

  作为一名选派干部,他能在一个偏远的农村一呆就是六年,而且实实在在地在那里干事创业。我深深被他执着着自己的理想、忠于组织和人民感动了,被他为了农村离家六载顾不上亲人感动了,也被他把最后的时间捧给农村感动了。

  当我还回味沈浩媳妇徐帆一句听似可笑、实际寓意很深的经典台词“没坑时萝卜在,有坑时萝卜不在了”,沈浩回到省财政厅联系业务,他的同事升任省财政厅副厅长,而沈浩感慨“当官的不一定做事,做事的不一定当官”。这句感慨不是他无奈也不是不平;不是自嘲也不是不屑。是他真真正正意识到当官的意义不是居高位,不是谋私利,而是为人民做实事。而且如果所有人都做守着坑等着官位的萝卜,把精力用在邀功争权,专门比空洞的政绩的话,这对社会资源是一种巨大的浪费,而沈浩到了小岗,开辟了一个新天地、有了用武之地,这样才是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个人价值,也为村民带去了万世福音。

  当小岗村的农民们踌躇满志的期待来年的春天时,一声惊雷将所有村民震呆了,整个村子顿时陷入悲怆的气氛中。2009年冬天,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内去世,年仅46岁。

  纵观全剧,友情出演的名角虽不及电影《建国大业》多,但能有如此众多的名角给一个小小的村党支部书记捧场,可以说明沈浩的形象和他代表着的100多万村党支部书记的形象。


 

【教师第一书记观后感篇】相关文章:

第一书记观后感08-16

第一书记观后感7篇08-29

第一书记观后感1000字(精选12篇)11-06

第一书记观后感范文(通用20篇)07-13

第一书记观后感600字(精选8篇)09-27

第一书记电影观后感2000字11-22

最美教师观后感 《最美教师》观后感(通用19篇)02-21

最美教师观后感最美教师观后感范文03-13

基石观后感「教师篇」07-19

热血教师观后感(精选14篇)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