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留点感激在心中作文
【参考文章1:留点感激在心中】
现在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似乎很少见到“感激”的言行了。公交车上,学生给老人让座得不到一声谢谢,坐在座位上的却是她的宠物狗;青年抓了小偷,被偷的人却胆小怕事矢口否认自己丢了钱;春节的时候爷爷奶奶给点压岁钱,孙子不但不谢反而嫌少了……
我小的时候也不知道什么是感激,更不知道为何要感激,这个问题一直伴随着我到了初二。
我深深地记着那年学校举办了“感恩系列班会”,其中有一首歌叫做《感恩的心》。正是因为这首歌,才让我一下子懂得了什么是感激。歌中的那个小女孩为了报答母亲对她的爱,顽强拼搏战胜了各种困难,而她也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了生活的强者。
在我国悠远的历史长河中也有过许多知恩图报的人。陆游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牵动着无数游子的心,牵动着他们对母亲的思念和不尽的感激;白居易《观割麦》中的“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也表达了自己身为朝廷大臣却对辛勤劳作的农民的感激之情惭愧之心。他们都心怀感激,时刻没有忘记他人给预过自己的帮助。
在电视上看过这样一则报道:在山中有一位农民上山砍柴,无意发现一只受伤的猴子并带回家中,经过一个多月的细心照料,猴子的伤好了,农民把他又放回到原来的山林中。有一天深夜,农民家门口想起了一阵奇怪的叫声,开门一看原来是那只他曾经救助过的猴子正在那里次牙咧嘴呢。就在这时,地震发生了,农民得救了……
看完这个报道,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动物尚且懂得知恩图报,作为有着高度文明的人类为何就不能心存感激之情呢?
“感激”之情就是感恩,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应有的、最起码的良知和情怀。感激父母的生养,感激老师的教育,感激同学的帮助,感激亲人朋友的关心,感激这个国家给预我们的一切。这些纯真美好的感情怎么能丢掉呢?怎么能被学分和市场交换规则所替代和遮掩呢?
“感激”是大公无私的基础,不懂得感激的人无法作一个好人,更成不了贤人和圣人,也就无法受到别人的尊敬和帮助,进而也就无法完善和发展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成了空谈。
我们应当心存感激。
【参考文章2:留点感激在心中】
有这么一个故事。
从前,一个老汉在捕鱼时网到了一个玻璃瓶子,瓶子里装着一个魔鬼,魔鬼请求老汉打开瓶口,救他出来。善良的老汉按照魔鬼的话做了。哪知魔鬼出来后却要杀了老汉。魔鬼轻蔑地说:“我是一个魔鬼。我曾许诺若有人在这500年里救了我,我便要杀了救我的那个人。现在该是我实现诺言的时候了。”说完,便准备杀老汉。哪知老汉笑了笑,不慌不忙地说:“你不是魔鬼,魔鬼是有法力的。你能够再钻到瓶子里去吗?”魔鬼不服气,便化作一缕青烟钻了进去。说时迟,那时快,老汉急忙将瓶口堵上,将瓶子仍进了海里,优哉游哉地走了。
其实,若果那个魔鬼在老汉救他后能心怀感激,说声“谢谢你救了我”,他也就不会再次孤独地呆在海里了。
生活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很多人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知恩图报,更觉得这是件不应该做的、非常无聊的事。他们只是一味地想要别人付出,却从不会给予。这样的人,注定是被世人所唾弃的。古语说:“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有的人虽然死了,却依然活着”,大概就是在说那些不知恩图报和学会奉献的人吧!
我不知道我是哪一类人,但我知道我会学习后者。当父母为了我们,忙碌了一个中午,得到的却是“我不想吃”四个字;当父母为了我们能够有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而不看他们最喜欢看的电视,却发现我们在玩;当父母为了我们,辛勤地工作,却看到我们的桌上摆满了那些贵而无用的东西;当父母为了我们……是的,父母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难道我们不应该留点感激在心中,用这点感激来报答父母吗?
是的,我们要留点感激在心中,来报答父母,报答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