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聆听中感悟秋韵作文

时间:2022-06-11 07:54:33 感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在聆听中感悟秋韵作文

  一

在聆听中感悟秋韵作文

  在一次区级教学研讨活动中,老师们一起观摩了一堂音乐欣赏课《秋收》,执教老师亲切自然的教态,优美细腻的教学语言,深厚扎实的教学功底深深地吸引了在座的每一位师生。在华老师循循善诱的点拨与引领下,课堂循序渐进地向前推进,并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这节课在一些环节的设计上,也引起了听课老师的注意甚至争议,我们就此开展了教学研讨活动。

  反思这节课,教学内容顺利完成,老师对乐曲中的演奏乐器讲解得很细腻,对各段落的音乐内容分析得很到位,可以说学生通过学习对乐曲的内涵了解得很透彻,可总令听课的教师觉得有些不足,那就是课堂上学生完整聆听音乐的时间太少了,学生的脑海里只是某些音乐片段的碎片,而这些碎片究竟处于乐曲的何部位,共出现几次?学生对此模模糊糊,因为他们欣赏的只是音乐的骨架,对音乐的整体缺乏一个完整的感性认识。

  下面是这节课的几个片断:

  片断一:多媒体出示各种秋景的图片:红红的枫叶,金灿灿的稻子、秋收劳动的场面以及农民伯伯丰收的笑脸,让学生感受到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接着,老师配上《秋收》的音乐让学生又欣赏一遍画面。师问:“你觉得有声的画面和无声的画面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吗?”生回答说:“无声的画面让我们看到了秋天丰收的景象,感受到农民伯伯内心的喜悦,而有了音乐后的画面让我们更深地感受到了秋的热烈、秋的喜悦,感觉自己融入到这欢快的情境中去了。”

  片断二:《秋收》第一部分主旋律欢快热烈,分别用板胡和琵琶两种乐器各主奏一次,学生分别欣赏一遍以后,老师便把重点放在两种乐器的音色对比上:板胡的音色高亢明亮,琵琶的音色清脆柔美。老师进一步启发:“同样的一段旋律,不同的乐器演奏让你联想到了什么?”学生一下子有点答不上来,师进一步启发:“板胡高亢的音色是不是让我们想到了男人劳动时的阳刚动作?而琵琶清脆柔美的音色是不是让我们想到女人劳动时的柔美动作?”接着,老师让学生随着音乐一起模仿男女不同的劳动动作,学生的动作很到位,只是注意力全集中在动作的正确与否上,而忽略了对音乐的感受。

  片断三:学生欣赏《秋收》第二部分B主旋律,思考两个问题:“听了这段音乐后,你感觉农民伯伯仿佛在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有的说:“今年是个丰收年,丰衣足食,相信明年会更好。”有的说:“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师接着问:“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学生回答说是舒展明朗的;接下来,学生分别欣赏了用笛子、双簧管、弦乐合奏的B旋律,再分别说说笛子(清脆明亮)和双簧管(柔和圆润)的不同音色,以及弦乐合奏(澎湃激昂)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接着老师又进一步追问:“音乐从独奏到合奏的演奏形式,让你联想到了什么?”于是学生又开始浮想联翩,师最后总结说:“笛子的音色清脆明亮,仿佛是孩子们在开心玩耍;双簧管的音色较圆润,仿佛描绘了老人们丰收后内心的喜悦;而弦乐合奏把这欢快的情绪推向了高潮。”

  二

  经过大家的共同探讨,执教老师重新调整了教学内容,以“听”作为本课重要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以聆听音乐为主,在聆听的过程中适时地加上老师的点拨,通过音乐要素的渗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经研究,对三个片断内容分别作了以下修改。

  片断一:老师一开始就直接用话语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一首乐曲,请大家欣赏一下,欣赏时请思考两个问题。”老师点击鼠标,课件出示:一、你认为乐曲可分成几部分?二、你能听出各部分旋律分别用那些乐器演奏吗?接着,老师便播放《秋收》中第一、第二部分旋律,即A(板胡)-A(琵琶)-B(竹笛)-B(弦乐),并和学生一起静静地聆听音乐。学生欣赏完后,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有的说可分两部分,因为乐曲中有两种不同的音乐情绪;有的说可分成四部分,因为两部分的旋律分别又重复了一次。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学生都能说出琵琶和竹笛两种乐器,而板胡却说成是二胡,弦乐的演奏说成是很多乐器在演奏,于是,老师便简单介绍板胡与弦乐的知识。

  片断二:学生分别听赏一遍板胡和琵琶演奏的旋律,感受对比两种不同的音色后,老师出示A段旋律的歌谱,让学生跟着钢琴哼唱,熟悉旋律的进行,接着男生听到板胡演奏时便用“噔”哼唱,女生听到琵琶演奏时便用“嗒”哼唱,“噔”的发音较有力,而“嗒”的发音较柔和,通过哼唱,学生既熟悉了A段旋律,又领悟到了两种乐器演奏的不同效果。

  片断三::老师出示A旋律与B旋律的歌谱,让学生哼唱B旋律,比较分析与A旋律的关系,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归纳:“B旋律是在A旋律的基础上加音装饰和节奏拉宽,他们是母与子的关系。”接着又出示A与B旋律线,A旋律线较跳跃,而B旋律线较平稳。B旋律舒展明朗,第一次出现时用笛子独奏和弦乐合奏进行对比,第二次出现时用双簧管独奏和弦乐合奏进行对比,学生依次欣赏后,师问:“B旋律分别采用了那些演奏形式?效果如何?”学生分析后觉得:“独奏的音色个性鲜明,而合奏的音色较丰富,情绪更饱满。”

  在熟悉了A、B主旋律后,老师便要求学生完整地欣赏全曲,可用不同的身体动作或颜色表示乐曲的结构,多媒体课件上随着音乐出示了《秋收》的曲式结构:“A(板胡)-A(琵琶)-B(竹笛)-B(弦乐)-A(板胡)-A(琵琶)-B(双簧管)-B(弦乐)-A(板胡)-A”(竹笛、板胡、琵琶)。

  通过调整,老师们都感到整堂课的设计思路更顺畅清晰,学生对乐曲的理解也比前一堂课扎实,华老师自己也感觉上得得心应手。后来,在大家的一致推选下,《秋收》代表区参加了市音乐会课比赛并获得了一等奖,听课教师都对这堂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三

  音乐是声音艺术、“听觉艺术”,理所当然,“听”应该是音乐学习的主要途径。古今中外,很多专业音乐家、著名音乐大师都是因“听”而走上音乐之路的,如我国的民间艺人最早的学习方式就是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地“听”,又如世界四大音乐教学法之一的“铃木教学法”,其核心就是强调“听”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课堂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聆听音乐便显得尤为重要。

  1.别让画面冲击了对音乐的聆听。

  要想感知音乐的美,其主体必须具有审美感知、审美敏感度及审美素养等能力,例如:对节奏、力度、音色等基本音乐要素的感知,对主题、主题的发展、曲式结构等方面的把握。片断一中,如果老师一开始便用秋景图片呈现,本意是要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其实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造成一种思维定势。因为音乐具有不确定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种哈姆雷特”,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都不同,我们应该允许学生对音乐有不同的感受与见解。而老师直接以音乐导入,同时结合问题的思考,从曲式结构及音色上入手,既可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又能充分发挥他们对音乐的想象力,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会逐渐加强。

  因此,在感受、体验音乐的过程中,要通过一些音乐技能的渗透,帮助学生逐步增强对各种音乐要素的敏感反应,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2.别让肢体语言削弱了对音乐的聆听。

  主题是一部音乐作品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主题的掌握在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过程中居基础地位。引导学生听前唱主题,有利于学生把握主题形象,方便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准确辨认主题的重复和变化,更好地获得音响体验。

  老师在课中设计的让学生模仿男女不同的劳动动作,能体现音乐的刚柔对比,但学生在模仿动作时,注意力集中在动作的正确与否上,从而忽略了对音乐的感受。而简单地“噔”与“嗒”的哼唱,既能让学生体会音乐的力度对比,又能让学生熟悉旋律。

  3.别用语言替代音乐。

  听觉感受到的音乐信息是非语言义的,它对现实的反映比较间接,因此音乐艺术具有某种不确定性,绝非是用确定性很强的文字语言可以表述的。新课标倡导“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片断三中,老师详细地描绘了音乐的内容,其实音乐是个抽象的东西,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都不同,如果过多地被文学主题引导,或试图详细解释音乐的内容,那么就会偏离音乐,也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因为感受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学生“听”的基础上,通过适度的音乐要素分析,如曲式结构的分析、节奏和旋律的对比等,来帮助学生理解与感悟音乐,而不是依靠学生平时文学方面的积累,通过语言简单地加以描绘。

  诚然,音乐艺术与语言艺术都是艺术,语言也是一种音响,但是,语言仍然不能替代音乐,教师以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或依据教学参考书来解释音乐只能有限地、定向引导学生的想象,而音乐艺术的某种不确定性,给予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经历的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需要的是适当的引导或提示,而不是以口头语言来替代音乐。

【在聆听中感悟秋韵作文】相关文章:

高中作文:在自然中聆听心声01-29

秋韵抒情作文02-03

秋韵小学作文02-04

家乡的秋韵作文03-06

聆听自然,感悟自然01-27

聆听自然感悟自然环保作文12-02

2014中考满分作文:聆听远去的声音02-01

初中秋韵作文01-28

秋韵作文800字08-21

聆听水意,感悟美景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