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范文(精选6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范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
历史学领域,向来就是一个意见不同,纷争不断的学术领域。但是无论如何,思想的冲突还是有益于文化的进步与发展——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一书,即是为明代历史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更准确地说,是为了历史学领域提出了一个应当注重的话题——“大历史观”。尽然,书中的一些观点不会被通篇认同,但是其意义,可谓是一次理念上的革新。
正如书中所说,1587年,在中国则为明万历十五年,次岁丁亥年,所发生的要事可谓寥寥无几,而其程度则以震撼全国朝野上下的事件,则更显得屈指可数。整个国家都在承平与祥和的气息中度过。然而,史官与历史学家都没有注意到,尽管没有关于要事大篇幅的记录,但是在他们笔下的一次次集会、早朝、经筵、会议、谈话,在大量日复一日的枯燥文字之中,我们的王朝正在经历着它的潜移默化的改变——而一般而言,潜移默化的改变,其影响甚于一次集中的矛盾总爆发。事实上,在1587年所发生的一切,昭示着明王朝已经失去了一次关乎它未来命运走向的变革机会,并且步入了它命运的最后一段路程,走向了衰亡。
能够维持国家运转的,有几种东西——其一,乃是完善的制度,就如同今日之美利坚,无论官员如何之平庸,但是由于有一套完善的制度,那么整个国家还是在欣欣向荣地发展着;其二,乃是社会道德的制约,道德虽是无形之物,然而却是一种巨大的约束力,统治者如果能够灵活运用道德力量管理国家,那么儒家“大同”的构想就能够全面实现了。其三,也就是潜规则。这种构成于各种集体的规则,成型与完善与各种游离与法令与条例之外,虽然它不是标准的形式规则,但是仍然是维持文官平衡的重要点。现在,我们的大明王朝虽然集这三者于一身,但是第一种,即制度,已经显得死板而不合时宜,既无法控制地方,又无法领导中枢。所以,留给万历皇帝和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们的,只有软弱无力而缺乏条理的儒家道德与官场内部籍以维持秩序的潜规则。
制度的不适用是本朝最大的特征,也是整个国家的悲哀之一。缓慢而缺乏效率的政府、充斥着各种关系链条的人事考察,等等等等都使得我们的明朝对于国家的治理只能够维持到“平稳”而无法将其晋级为“盛世”,一旦战争来临,整个国家都会由于调度不一与指令相斥而混乱不堪,1619年的辽东,正确的证明了这一点。
当制度不堪修补,社会的推动力已然消失之时,再强有力的改革也显得无济于事。用书中结尾的话来说,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这些人,虽然拥有着不同的抱负与蓝图,但是由于整个国家已经没有了动力,那么“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是宴安耽乐,首辅的调和或者是独裁,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还是习于苟安,文官的贪墨舞弊还是廉洁奉公,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取得有意义的成就。”并且书中还提到,整个国家的悲剧所造就的结果,就是一个个个人的悲剧——有的身败,有的名裂,有的则身败兼名裂。这些小成分,构成了整个国家的悲剧。
今天,当我们回顾这段数千年前的历史时,也许更会对于人物在整个历史环境下的处境而唏嘘感叹乃至同情。因此,我们也应该以更高远的视角,去探寻那些人物心理中复杂而不为人知的一面。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2
看一个时代的功过是非不能只从一个层面来看,应当从多角度来分析,当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时,才能客观公正地分析该时代的成败得失。从得失中总结出经验教训,不仅可以使我们有睿智的眼光得以自省,而且可以借鉴到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上,使我们有个科学的指导思想帮助我们不断地调整思维状态。以史明志,以史鉴今,《万历十五年》就是这样一本值得我们反复多读的一本难能可贵的好书。
作者以万历十五年为名,展开话题论述了万历年间的诸多方面。万历十五年虽看似为平平淡淡的一年,但这一年之后好多小细节的变化却掀起了巨大的时代波澜。历史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巨大成就的造就,还在于事物肇起之初处于酝酿中的有机结合和变化。作者从万历皇帝、首辅申时行、世间已无张居正等多个章节写了万历年间的各种风俗制度等。
首先,万历皇帝。1572年,不满10岁的万历皇帝即位了。多年的精心求学,万历的学习取得了很大的长进。万历小皇帝谨遵传统儒家思想观念,尊师敬长辈。首辅张居正是万历皇帝的左膀右臂,万历小皇帝的课业由他来把关教授,政府众多的重要决策也是由他拍板定案。小皇帝对张居正充满了尊敬之情,对他精心敬业的奉献精神大加赞扬,并且把一些名贵的珠宝和进贡上来的物产赏给他,真是皇恩浩荡。幼年的万历皇帝对这种大臣的扶持百般地感谢,可是等到他成年后开始拥有自主的决策权时,他奋发图强地想做一代明君,想在自己的治理之下开创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可美好的愿望或者是蓝图总是事与愿违。当一个时代的轮轴运行到最后时,一些制度或者是陈腐的事物会成为这轮轴中的一些颗粒,阻止社会的进步发展。到了万历年间,整个朝廷成了一个运行缓慢的机器,大臣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加于皇帝身上的义务越来越多,皇帝赤裸裸地成为上层阶级的代理人。这时,皇帝失去了高度的权利实行权。比如,在立储君一问题上,大臣与皇帝之间争执了很多年,最终以万历的沉默和消极抵抗使整个朝廷失去了励精图治的机缘。因此,一个时代需要高度集中的权力和治理权,或者有科学合理的政府机构,有相应的法律规范来界定各种问题,才能在一定程度使上命顺利下达,保持政府的工作效率,时代才会有快速的发展。
其次,世间已无张居正。张居正功过都不小。其功一面,在他辅政的期间,整个朝廷风平浪静,虽然也有暗涌翻浪,但相对来说还算太平。而且张居正精明干练,做出不少令人赞佩的政绩,实际地地惠及到了官民。其过的一面,在万历皇帝亲政期间,张居正为了达到自己的私利也好,或国家大局也好,张居正私下串通心腹大臣向万历皇帝上书,经过皇上的允许后,身为首辅的`张居正就可以达到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一过程仿佛架空了万历皇帝的权利,张居正以自己的门生和同僚为棋子,根据自己的意愿间接地施政,而欺骗了皇上,这是欺君之罪。在张居正的生前,其一直是荣华富贵、万千宠爱于一身,并且由于惧怕张居正的权力威严,众多内存埋怨的官员都沉默下来,而等到张居正离世后,酝酿很久的口诛笔伐在短时间里爆发了。在事实面前,万历皇帝看清了自己与张居正之间的恩恩怨怨,并且将更多怨恨凌驾于恩情至上,坚决地清算了张居正各种过失。张居正在位期间,由于得到万历皇帝的信任,下领朝中重臣,上面君主,享受了无限的权力和富贵,但他并不能恪守儒家的伦理道德,而失去了标准的职业和道德操守,从而引火烧身。
再次,首辅申时行。作为张居正的继任者,申时行放弃了张的大刀阔斧式的改革,实行较为和缓地施政方针政策。他认为作为首辅,“他宁可被目为大和事佬,甚至被批评为牺牲原则的政客,但他坚持他调剂折衷的原则,他确实看透了国家为解决问题而设立文官,但国家的最大问题也就是文官。而奇怪的是,以张居正的精明练达,竟忽视了这样基本而简单的事实。”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申时行有成功之处。申时行在万历皇帝和朝中百官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当百官的意愿无法在皇帝面前通过时,一些牢骚只能发泄给首辅申时行。当万历皇帝要将意愿付诸实施时,百官以儒家伦理道德和先朝既定的规范为说辞阻止万历皇帝。比如,在立储君一事上,百官拿出各朝各代的各种事例来劝解万历皇上,可是双方的均不退让使朝廷陷入了消极状态中,而申时行没有能及时化解这种症状,他应当为这种过失负责。申时行的和缓政策为其营造了平和的政治环境,比如张居正“把所有的文官摆在他个人的严格监视之下,并且凭个人的标准加以升迁或贬黜,因此严重地威胁了他们的安全感。”而“申时行对参劾过自己的官员概不追究,甚至还建议其中的几位官员晋级。”因此,申时行得以善终,而且退隐归乡后,大寿时仍受到万历皇帝的恩赐。
一个是不断成长的皇帝,当遇到施政的强大阻力后,消极地面对朝政。一个是大权在握,精明练达,却最终不得以善终的张居正。一个是处处努力地营造和缓的政治环境,以和事佬的身份而受众多百官的尊敬的申时行。从他们的性格、思想、政治方针政策等多个角度看出来,整个时代作用于他们身上的烙印,其身后所留下的诸多评论值得我们当下之人为之深思和学习。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3
和我一起读这本书的同学们多感慨此书行文散漫,思想飘忽,理解起来似乎总在得与不得之间。读过第二遍以后,这本书给我留下了远好过初读时的印象。《万历十五年》的文章叙述看似漫无边际,却是形散神不散。
先从历史分析的角度来看,作者从万历一朝中的小事件着力,一步步地展开了这幅晚明的历史图景,通过事件之间严谨的逻辑推理,从一个个悲剧性的历史人物身上解读出技术与道德在中国古代的冲突和妥协,实是精彩,
再看作者使用的史料类型,本书多引《明史》、《明实录》、《皇明经世文编》等正史典籍,虽然书中许多场景(如第一章开头)皆存在着作者的想象,但对本书的严谨度影响不大。
此外,本书最大的争议之处在于第七章对李贽哲学的论述,可惜笔者也是门外汉,不能参透其中奥妙。但分析过多种不同的观点后,我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黄仁宇先生在研究中国历史的时候存在一些海外学者共有的态度,即中国这样的社会,很难自发产生新经济、新思想的萌芽,最可能的情况是在外力作用下“被现代化”。这种偏见可能影响了他对相关史料的取舍。
总的来说,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通过对晚明一个年份的深度聚焦,使我体会到了明代中国官僚阶级的运作方式,也意识到了技术与制度在现代国家中扮演的不亚于道德礼仪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黄仁宇先生对明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做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和论述,但为了贴合主题,在对史料的取舍方面作为史家有失偏颇,不够公正,难免引人诟病。此为美玉之暇,亦为本书的一大遗憾。
XP的点评:邱壑同学的小传用简洁的语言勾勒了作者的人生经历与其对历史学界贡献的重要理论。黄仁宇本人是人生经历十分丰富的历史学家,写有自传《黄河青山》,可供大家了解其人。了解作者很重要,所谓知人论世。就书评部分来讲,大部分同学的书评写的非常散漫无逻辑,而邱壑的书评有一条明显的主线,不仅概括了书的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如何论证了观点,也代入了自己的思考。就这一点而言,是值得很多初学写书评的同学们学习的。当然,对于邱壑在书评部分提出的很多观点,应该是见之于其他人已有的观察,但未能注明详细的出处。《万历十五年》是史学名著,评论者众多,在写书评时必不可少是要梳理已有的评论,尽量做到不重复前人的观察,这虽然对高中生而言要求太高,但不妨值得努力,就此点而言,又是本文的不足之处。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4
看到作者如回放一般点出一个个人物,一桩桩事件,一幅幅众生相,才惊觉原来已经看到结尾了。《万历十五年》阅读结束,但是意犹未尽。将李贽安排在最后,可以想见黄仁宇先生决定将大部分力气直接进行僵化凝固的思想体系的批判同时,也借助于现今哲学成就来评价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很可惜,作者最殚精竭虑的部分是我最难理解的地方。但是,将看不懂的地方放在那,也许时隔些年,我会有更深的理解。
李贽这一章,我看到了黄仁宇先生最激烈的感情流露,所以我想这也是我阅读过程中碰撞最剧烈的地方。我们古代的哲学,至少是万历及以前的和汉朝罢黜百家之间,都无法跳脱儒家正统思想,但是跳脱不了却也难加以改进,使之能促进社会向前发展。从什么时候儒家思想对于时代已无指导作用,作者没有解答,统治集团求平衡倒是和儒家愈渐迂腐是互为因果的。非常喜欢结尾的一段,真个是掩卷叹息,静坐感慨。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展望一下明天,开启新的一本。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5
今天《万历十五年》进入了第三章——世间已无张居正,张居正可谓是大明王朝最后一根顶梁柱了,这根顶梁柱一倒,明帝国顿时失去重心,一步步滑入深渊。申时行虽然老成持重,但他所苦心经营的,终究只是表面的平和,是一抹夕阳红,是无法把脱轨的帝国拉回来的。而这样的一个表现,就是万历皇帝向他的臣民做消极怠工,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我一看到我也有种摸不到头脑的感觉。在我们平常的印象中,君臣关系要么是琴瑟和鸣(原意指夫妻,这里我觉得君为夫,臣为妻也并非不可不是么)如唐太宗一朝;要么是君主绝对专制,臣子只是一群附庸如隋炀帝一朝;要么就是臣下乱政,君主形同虚设如汉昭帝一朝的霍光。再者说,君主消极怠工的也不少,可是消极怠工是为了对抗臣民就很稀奇了,至于万历为何会如此,书中也做了解释。万历之所以如此,乃是出于一种报复,报复文官们不支持他废长立幼。前文已述,万历的宠妃是郑氏,因此他想让郑氏的孩子做太子,可惜郑氏的孩子并非嫡长子,这就是私人情感和礼制的冲突了,而在明代,礼仪道德甚至可以凌驾于法律,因此那些饱受礼仪道德熏陶的文官自然不可能同意这样违背祖制的想法。不过话又说回来,万历单纯凭借个人情感来决定立储这样的大事,自是不合理,可难道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就很合理么?我们都知道科举制的意义就是打破了门第和出身对于有才之士的限制,然而选拔官员如此开明,怎么到了立储就如此草率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我并不认为这可以以一句“这是祖制”来解释,九品中正制也是祖制,为什么就能改呢?
说到底我认为这还是那些臣子的人性的弱点,科举取士可以帮助他们飞黄腾达,可一旦他们踏入仕途,改变了自己的身份,就又开始满口礼制,也就是前文所说的“双重性格”,实在是可笑至极。
言归正传,万历经过了这么多事情,已经是一个“老油条”了,他不反驳,不屈服,只是这样冷处理,倒也扛了一段时间。不过众口铄金,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万历还是没能撑住,立了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这下好了,皇帝彻底死心,不仅是废长立幼的心已死,连工作的心也一并[]化为灰烬,就这样,大明王朝在这样的“无人驾驶”状态下驶过了二十年。御宇48年后,万历驾崩。不过人虽然不在了,事情还未了结,文官内部早已没有了反对万历废长立幼时的同心协力,而是分裂成了诸多派别,经过了万历一朝,文官内部的裂痕已无法弥合。
万历不是一个好皇帝,他的所作所为都不利于他对于文官们的统治。管理下属,无非就是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下功夫,可万历呢?真正诠释了什么叫反其道而行之。在他执政后期,由于怠于政事,因此对于官员的物质奖励也就搁下了,又由于万历向来对于各种礼仪毫无兴趣,因此精神奖励也就不复存在,那既然没有激励,哪个官员会有动力继续效忠呢?
至此,这个王朝已经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就像一辆车已经失去了动力,只是凭借惯性在向前挪动。这个恶果的种子,要在几十年前就已经种下了。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6
其实不算认真看完,只是快速浏览。里面很多故事已经有所了解,因此对我来说更重要的其实是书末的“《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说白了就是,把明朝这段历史置于世界大背景下,然后再把时间长度拉长到数百年,如此可以看出很多在微观上无法看到的东西。
对于当时中国的日渐衰落,以及中国目前遇到的困境,其实都可以归结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上学时候学了无数遍的“生产关系不符合生产力的发展”。
具体点说,什么民主自由文明什么的,都是建立在一种东西之上,那就是“契约精神”,也就是“法治”的基础。这一点,有赖于商业的发展,翻过来又能促进商业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目前国内都说“经济改革倒逼政治改革”。某种先进的生产关系在一开始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到了瓶颈期,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就会受到限制,而这时,就会产生促进生产关系改革的呼声。
黄仁宇还谈到了市民阶层的重要性。不知中央大力推进城镇化的时候,有没有这方面的考量,如果有,那真的是有壮士断腕的勇气。联想到前段时间广东发生的事件,可以看出,“契约精神”的要求在南方是高于北方的,这既是南方商业发达的结果,也反过来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要实现富强民主自由文明,首先得把北方的游牧气质和小农气质去掉,除了大力提倡发展经济外,如何改革上层管理模式也是今后面临的一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