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诚信故事作文素材:朱熹教弟子格物致知

时间:2024-07-19 12:39:42 金磊 诚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名人诚信故事作文素材:朱熹教弟子格物致知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无论在过去,现在或是未来,诚信都是人们所必不可少的。朱熹对于诚信也做得非常好,下面是一些事例,请欣赏。

名人诚信故事作文素材:朱熹教弟子格物致知

  事例

  “格物”、“致知”是中国文化典籍《礼记.大学》里提到的八目中的前两个。正所谓“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后代对此四字的内涵多有解释,但最细致深入的当属朱熹在与弟子论学所阐述的。

  朱熹是南宋时期承上启下的一位集大成的学者。他在宋高宗绍兴十八年中进士,之后有意模仿孔子,边做官边教授门弟子。宋孝宗即位后,很想有一番作为。为改变半壁江山、积贫积弱的局面,他平反了岳飞的冤狱,追封岳飞为王,并下诏广开言路,要天下的读书人直言不讳,指出朝政弊端,规划恢复中原的大业。朱熹因此上书,坚决主张抗金建国。并认为要完成光复大业,必须请皇帝先完成自己的修养。

  针对此事,朱熹的弟子有些疑惑,便开始请教道:“先生在上书中所说皇帝的修养,有什么特点?”

  朱熹道:“皇帝的修养当然不同于一般人,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你们也应该做到,就是要先做格物致知的功夫。从宇宙之大到昆虫之微,都要清楚地看到大义的存在,才能够面对这个世界,来规划自己的事业。”

  弟子说:“格物致知,不就是二程先生和龟山先生传下来的道理吗?可是格物是什么,致知是什么,两者哪个在先哪个在后,我都不清楚。”

  朱熹道:“大程明道先生(程颢)说‘格’就是到;‘致’就是得。致知在格物,意思是先用心思到具体的物,然后才能得到知识学问。因此格物在先,致知在后。但若是探究大道并把它落实到物上,那就更可以穷尽大道的奥妙。”

  弟子问:“先生的话我懂了,但是可格的事物千姿百态,种类无限,所要致的知也要有那么多吗?”

  朱熹道:“却不是的。程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是因为人生本来有良知良能,可以与万物相当。天地有个心,人也有个心,天地之心和人的心其实是一个东西。如今天格上一物,到达天地之心而落实到自己的良知良能;明天又格上一物,到达天地之心而落实到自己的良知良能。时间长了,格的物多了,自己的良知良能就可以大部分甚至全部被开发出来,到了那个时候,就得到了知。”

  弟子说:“听了先生一番教导,我明白了格物致知原来是一种极大的功夫,只格一物、二物是得不到真知的。”

  朱熹说:“不错,但物总得一个个地格。杨龟山先生说:‘学习开始于致知的愿望,完成于得知的成果,致知的手段是格物。天下的物,多得格不胜格,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遍格万物。因此他格物的时候,绝不能让心思随物流动到十万八千里之外;要随时内向反省,才能越来越明白心里的良知而做到万物皆备于我’。”

  弟子问:“致知就是致良知,我懂了。但是天下有千万人,每个人有一个良知。若是人人格物致知,得到良知,这良知不太多了吗?会不会引起争论和混乱呢?”

  朱熹道:“千万人有千万心,千万心所不同的,是它们的欲望;至于被这些欲望包在里面的良知,人人都是一样的,就是个‘仁字’。因为天地、日月、宇宙都只是一个,它的大道也只有一个,这个大道到人的心里,就是个‘仁’。所以通过格物致知逐步除去蒙在心上的人欲,‘仁’就是良知自然会显露出来。”

  弟子听了朱熹的话,仍然有些不明白,见案头上有一方新砚台,就请先生以砚台为例,做一次格物致知的示范。

  朱熹笑着说:“好,就来格这个砚台。”他拿起砚台反转过来叫弟子看:只见磨得镜面一样平的砚台底上有一个大螺壳印子。

  弟子奇怪地问:“这样大的螺,一定是生活在海里的,怎么钻进石头里去了呢?”

  朱熹道:“这就是了。砚石是从山上采来的,说明这山千万年前曾经是海底。这螺儿活着的时候,钻在海底的泥土里;海底上升变成山,泥土干硬变成石头,这螺不就到石头里了吗?到此我们格物的功夫算是完成了,然后来致知:既然山、海那样看起来永恒的巨物,都可以互相变化;那么世界上还有什么不能变的?所以,《诗经》里说‘天命无常’。这个无常的天命感动到人的内心,就使人常处忧患,兢兢业业,小心翼翼,认真对待周围的一切,这就悟出了个‘敬’字,进入了良知‘仁’的境界。”

  弟子终于明白了朱熹所谓“格物致知”的含义,不仅感慨,拜谢先生说:“要是人人都能像先生那样下功夫修养,天下还愁不太平吗?”

  朱熹和弟子讨论“格物致知”的含义,由浅入深,并以砚台为例,为弟子具体阐述如何做到“格物致知”,可谓是良师善教。但是,想要真到做到格物致知,学得真学问,却须像朱熹所说的“物总得一个个地格”。这就需要学生珍惜光阴,苦心钻研才能悟透其中的道理。

  朱熹主张:

  朱熹认为,要获得内在的道德理性,必须接触具体事物,研究具体事物才能获得,离开具体事物,则无从“致知”。他认为“物”指一切事物,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他还认为,“致知”是通过研究事物来实现对“理”的深刻认识和体会。朱熹的这种观点是对人的伦理道德的一种规范,是一种儒家哲学思想的重要体现。

  虽然东汉的郑玄最早为“格物致知”作出注解,但是自从宋儒将《大学》由《礼记》独立出来成为《四书》的一部后,“格物致知”的意义也就逐渐成为后世儒者争论不休的热点议题。而基于朱熹对于“格物致知”的解读,才逐渐使其被后世儒者所认可和发扬。

  格物致知理学的宗旨

  1. “理”作为万物的本质

  朱熹将“理”视为宇宙中万物的本质。他认为,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就是“理”,并将其作为儒家思想的基石。在朱熹看来,宇宙中的一切都蕴含着无穷的道理,通达这些道理,就能掌握天下万事,从而心胸宽广,宠辱不惊。

  2. 构建体系化哲学及信仰体系

  朱熹将儒家的伦理道德和个人生命信仰理念,融入到更加完整、系统化的理学体系中,并使其逻辑化、抽象化、真理化。他用逻辑性、抽象性和系统性的“天理”、“天道”等概念,取代了传统的“天命观”和“人格神”等概念。朱熹的理学体系是中国哲学思想的一次重大突破。

  格物致知的意义

  1. 以心观理而非物观理

  朱熹的格物致知并非主张从物体中观察找到真理,而是用内心的“宇宙之理”来研究物体中的理。在格物致知的过程中,人们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理解物体中的奥妙所在,同时也将自身心理状态与物体的理相应。

  2. 科学性的研究方法

  格物致知所体现的研究方法类似于西方自然科学的方法。朱熹认为,天下万物中都蕴含着无穷的道理,人们通过研究事物,获得知识和理论,丰富自己的认识。正如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所说,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推动科学进步的关键。

  3. 追求“安身立命”的修身之道

  朱熹格物致知的核心在于从事物中发现“安身立命”的修身真理。通过无私的对待事物,排除个人的私欲和干扰,人们可以达到顺道而为、适应天道的境界,实现内心的宁静和卓越的品德修养。

  “灭人欲,存天理”的奥秘

  1. 无为的哲学思想

  与老庄哲学中的无为有相似之处,朱熹的“灭人欲,存天理”强调的是灭除人的私欲和成见,追求顺应天道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这种理解超越个人的私利,注重整体的和谐,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

  2. 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

  朱熹认为,灭除人欲的干扰是实现天理的关键。只有在一切事上都能达到无私、顺道而为的境界,才能真正接近圣人的境界,将个体的行为与天道相统一。这种境界可以使个人在社会中达到更高的层次,悟得“存天理”之真谛。

  3. 对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的认识

  “灭人欲,存天理”的理念强调了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的密切关系。朱熹希望通过灭除人的私欲,使整个社会摆脱个人利益的争夺,实现平等、公正和和谐的社会秩序。这一理念对于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格物致知的介绍

  朱熹是中国理学思想的重要代表,他的理学思想饱含着深邃的智慧和人文关怀。朱熹将“理”视为世界的本质,通过格物致知探究“理”的含义。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念,强调无私和自我放弃的修身之道,并追求个体与天道的合一。这一理念对于实现个人和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代社会往往忽视这些理念的重要性,追求物质利益和个人享乐的同时,却忽略了对整个社会和谐的追求。正是因为缺乏对“存天理,灭人欲”理念的认识,人类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平衡和道德纵横。因此,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朱熹的理学智慧,将其应用于当代社会,为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作出努力。

【名人诚信故事作文素材:朱熹教弟子格物致知】相关文章:

关于诚信的名人故事素材(精选19篇)08-05

诚信的名人故事名人诚信故事03-14

作文素材精选:名人坚持的故事04-26

高考励志名人故事素材07-09

名人励志故事素材(精选10则)02-18

小说作家的名人故事素材07-26

写作素材:名人小故事04-27

名人诚信故事范文06-08

诚信是金名人故事06-05

关于诚信的名人故事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