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考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中考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作者/唐惠忠
把一则简短的材料(含文字材料和图画材料)提交给学生,让学生从中发现论点,自己拟题,展开议论,这就是中考中常考的材料作文。
有时候,给材料的作文并不一定限于议论,也允许自选文体。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连续多年的中考作文以命题作文、话题作文为主,但材料作文仍不可忽视,仍然是中考作文的常用“体式”。
唐惠忠(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一、材料作
(一)努力抓住“关键词”。材料作文一般有多项“指令”,这些“指令”往往以“关键词”的面目出现,考生应当努力抓住这些“关键词”。
具体的做法是:(1)要一个词、一个词地在心中默读考题,强迫自己定下心来,把命题中的每一个字看清楚。(2)找出“关键词”后,先用铅笔把它们圈出来,这样可以有一个“物质依托”,防止在“心里盘算”时丢三落四;审题结束后,再用橡皮把铅笔圈过的痕迹擦去。
(二)准确确定中心论点。材料作文的材料大多是多义的,单义的材料相对少见。找出材料的多种含义后,应注意通过比较鉴别,选出你认为最直接、最佳的一条来,作为将写的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或记叙文的主旨)。试以下面一道模拟题为例:
据《广州日报》3月18日报道,提供建造海珠桥的钢材的英国某企业向市政部门发来传真,提醒海珠桥的钢材已经有100年历史,现已进入疲劳期,如继续使用则建议进行疲劳强度的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加固。又据介绍,海珠桥一直都是广州市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的重点,已纳入广州市桥梁安全监测网,桥梁上都设有数据采集点,进行24小时监测。目前市政部门正加紧制订疲劳测试方案。
这则报道给了你什么联想?或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上面一段有关海珠桥的材料,其实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英国某企业提醒中国客户注意安全,二是广州市市政部门为确保安全,加强了对桥梁的监测。综合这两个方面,可以把作文主旨确立为要培养一种责任意识,时时处处注意履行自己的职责。如果疏于研读材料,轻率地选取下面一些角度——“疲劳”“诚信”“敬业”“严谨”“反”“中英文化交流”(把海珠桥作为这种文化交流的象征)等,就会导致行文偏离题意甚至完全脱题;而把立意定为“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等,只能算是基本符合题意。
(三)发挥好课本的例证库作用。中学生写给材料的议论文常用的是例证法,不少同学总是说“找不到合适的例子”。这和同学们阅读量不足固然有较大的关系,不过,能否举出恰当的事例来,更多的取决于眼力如何。如果勤于思考,发现的机会就多,即使阅读量有限,也不至于山穷水尽。不说其他,就说语文课本,从初一到初三,六册书就该是个宝库,关键在于你会不会运用,善不善发掘。
二、材料作文的三
一忌偏离材料主旨。材料作文,首先须读懂材料,正确理解材料的主旨,从总体上把握材料的精髓,才能进入写作程序;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或把枝叶当主干,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审题失误,以致行文偏离题意或完全脱题。
二忌材料使用不当。试题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引子”,作文的论点和论证都是由材料引发的。写议论文,切忌开头不引材料,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开材料。开头不引材料而在论证过程中使用,就把“引子”当成了论据,使评卷老师不明白你的观点是根据什么提出来的;如果整篇文章不见所给材料,你的作文与试题就无法直接联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另起炉灶的感觉。因此,材料作文一定要用好材料,女[果是议论文,除开头引述材料外,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此外,一般不要在开头用“读了这则材料”“看了这幅漫画”之类的话代替对材料的引述。
三忌不按“指令”写作。材料作文的试题,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材料,另一部分是写作要求。写作要求或以提示语的形式出现,或另外列出“要求”“注意”。()审题时不仅要吃透材料,还必须看清具体要求,严格按照试题的“指令”写作。切忌不看要求,或未看清要求,就匆匆下笔。
两人结伴横穿沙漠,水喝完了,其中一人中暑不能行动,同伴去找水,临走时把塞给了那个人: “枪里有五颗子弹,记住,三小时后,每小时对空呜枪一声,枪声会指引我找到正确的方向,和你会合。”
两人分手,那人满腹狐疑地卧在沙漠里等候,他看表,按时鸣枪,但他很难相信那个同伴会听见枪声。他越来越恐惧,猜测同伴找水失败,中途渴死;一会儿又推测同伴找到了水,却弃他而去。到应该击发第五枪的时候,这人悲愤地思量: “这是最后一颗子弹了,同伴早已听不见我的枪声,等到这颗子弹用完后,我还有什么依靠呢?我只有等死而已。而在一息尚存之际,秃鹰会啄瞎我的眼睛,那是多么痛苦,还不如……”他把枪口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
不久,那提着满壶清水的同伴领着一队骆驼商旅循声而至,但他们所找到的仅是一具尸体。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想到了什么?有怎样的感悟?请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诗歌除外)
【提示】
材料中的自杀者由于缺少走出沙漠的信念,缺少对同伴的信任,缺少一种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乐观的精神,最终葬送了自己的生命。把握了这一点,作文时就不会偏离题意了。本题思路参考:一、写一篇议论文,阐述“信念”对人生的意义,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等等。参考拟题:信念坚定者得胜利。二、写一篇记叙文,叙述自己多年来对“信念”的追求与理解。写法上可借鉴贾平凹的《地平线》一文。要突出对话、心理描写,并适当地加以抒情与议论。参考拟题:都是信念带来好运气。三、注意联想与想象,写一篇散文,可广泛搜集古今中外关于信念的名言警句、故事逸闻,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还应在语言表达上认真打磨,争取写出几组亮丽的句子来。参考拟题:1.咀嚼“信念”的橄榄;2.希望的种子,成功的根。
【学生例文】
点燃信念的明灯
陈瑜(江苏太仓)
一整片暗夜的漆黑,也不能掩盖一株灯火的明亮。
——泰戈尔
曾听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在沙漠迷失方向的旅人,身边已没有一滴水、一粒粮食。他已经连续几天滴水未进,正当他精疲力竭,准备放弃时,他在背包底部意外地翻出了一个苹果。他不由得欢呼雀跃:“感谢上帝,我还有一个苹果!”又过了几天,救援队终于找到了旅人。此时他已昏迷过去,手里却紧紧地攥着那个干瘪的苹果。
也许你会认为是那个苹果挽救了旅人的生命,但那被他紧握在手里的又何止是一个苹果呢?那是旅人铭记在心的信念——要活着走出沙漠的信念。正是这个信念,给了他一线生机,让他支撑到被营救的那一刻。
在无数诸如此类的险情里,信念宛若高悬于夜空的明灯,引领人们走出荒芜的绝境。
确立信念不容易,但更难做到的是拥有维持信念的勇气。 “戊戌政变”爆发后,以西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派人士。在谋救光绪帝失败后,仍有逃亡机会的谭嗣同,却弃个人安危于不顾,最终用自己的鲜血维护了坚持变法的信念。惜哉!壮哉!在“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情况下,坚持“救亡图存”的信念,需要何等勇气。在这样的信念下,最终成就了一曲“死得其所,死亦成仁”的历史壮歌。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书山题海的重压、挑灯夜战的疲惫、陷入迷茫的困苦……每一项困难都是通向成功的阻碍,若没有坚定的信念,必胜的决心,我们如何能越过这一道道艰难险阻?如果人生是一支杠杆,那么信念就是杠杆上的支点,只有找到支点,才能成就强有力的人生;如果人生是一条征途,那么信念就是征途上的明灯,只有点亮明灯,才能避免误入歧途。
请点亮信念的明灯,这样才会造就走出绝境、重获新生的奇迹;才会奏响“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千古绝唱;也才会有学习生活中累累果实的回报。
这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题目“点燃信念的明灯”和引用泰戈尔名句作为题记,即昭示了文章的观点。全文按先分后总的结构组合成篇, “点亮信念的明灯,造就走出绝境、重获新生的奇迹”“点亮信念的明灯,奏响‘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千古绝唱”“点亮信念的明灯,收获学习生活中累累果实的回报”——层次相当清晰,例证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说服力。
此外,词语丰富,句式灵活,引用得当,体现出不俗的语言表达的功底。
题目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田纳西州有一位秘鲁移民,在他的居住地拥有大片山林。当美国掀起淘金热潮时,他变卖家产举家西迁,在西部买地进行钻探,希望能在这里找到金沙。他一连干了多年,结果不仅没有找到任何东西,甚至连家底都折腾光了,最后不得不又重返田纳西州。当他回到故地时,惊讶地发现那里机器轰鸣,工棚林立,原来被他卖掉的那个山林就有一座金矿,其新主人正在挖山淘金。如今,这座金矿仍在开采,它就是美国有名的门罗金矿。
请从上面这则材料中引出一个观点,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材料作文成败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应正确理解材料的寓意和内涵,把握命题者的意图,提炼出材料的主旨和观点。上面这则材料,说明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自身的宝藏。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独特的天赋,这种天赋就像金矿一样埋藏在我们平淡无奇的生命中。一个人是否能有幸控制这座金矿,经营好自己的人生,关键看他能不能尽早地发现它,有效地发掘它,充分地利用它。很多时候,人们往往对别人韵长处和成就赞不绝口,却没有发现自身所具有的潜质和优势,没有明白自己本来也可以像别人一样,拥有成功和荣誉。
题目二
上了出租车,咔嚓一声将安全带系上,这么小小的一个动作,就能看出这人是刚从国外回来的。而我们在国内的人,才不把上车系安全带当一回事呢。在国内坐出租车,通常情况下是出租车到了快要过路口的时候,司机才提醒乘客,请系上你的安全带。有的乘客就要问: “怎么系安全带啊?” “不用真的系上,你就往身上那么一搭就可以了。”司机不紧不慢地对乘客说。这时车子很快就通过了红绿灯,乘客也就自然地把安全带从自己的肩头拿开。到了下一个路口,乘客不用司机再提醒,就主动将安全带又往自己的肩头那么一搭,等过了红绿灯再拿下来。这样几个来回,直到乘客下车,很少有真的将安全带系上的。时间久了,无论是司机,还是乘客,谁也不会真正认真地对待系安全带的问题。久而久之,我们乘车就养成了一种不良的习惯,谁也不认真地系安全带。出租车座位旁边的安全带,就仿佛成了舞台上的一个道具一样的东西,只有过路口的时候,从座位底下拽出来用它摆摆样子。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联系实际,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诗歌除外)
坐车系安全带,看似是一件小事,一种习惯,但却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距。俗话说,针眼大的孔,能透过斗大的风。自觉遵纪守法,从一点一滴做起。只要从自己做起,并且养成一种习惯,我们的社会就会向着更加文明的时代进发。
【中考材料作文写作指导】相关文章:
材料作文的写作指导07-26
2015中考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及实例05-14
高考材料作文写作指导08-09
环保材料作文写作指导07-19
蚂蚁材料作文的写作指导09-09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范例」08-10
材料作文写作技法指导08-10
2015中考材料作文写作指导:移步换景08-16
2016年中考材料作文写作指导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