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一不做二不休是褒义词吗
一不做二不休,指要么不做,做了就索性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了开头,就索性做到底。唐朝赵元一《奉天录》上说,唐德宗时。张光晟(shèng)随着朱泚(cǐ )搞叛乱,在形势不利时杀了朱泚(ci)投降唐王朝,但最后仍不免被处死。张在临死前说:“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原意是要么不做,做了要索性做到底。后以“一不做,二不休”指事情既然做开了头,就索性做到底。那一不做二不休是褒义词吗?请参考!
一不做二不休是褒义词吗
原来意义是褒义,逐渐被用在坏人做坏事,演变成贬义
解 释 要么不做,做了就索兴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了开头,就索兴做到底.
出 处 唐·赵元一《奉天录》第四卷:“光晟临死而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用 法 复句式;作主语、分句;形容下最后的决心
示 例 老舍《神拳》第二幕:“好吧,!说吧,叫我干什么?”
近义词 破釜沉舟
反义词 犹豫不决
灯 谜 闲游;磨洋工;唱工不出力
光晟临死而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释义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不做则已,做了就索性做到底.
故事 公元755年,唐朝的'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在与叛军的一次交战中,朝廷方面的大将王思礼坐骑被箭射中倒毙.就在他处境 危急的时刻,一个名叫张光晟的骑兵把马让给他,使他脱 险.
叛乱平定后,王思礼升了官,但他不忘张光晟的救命之恩,和张 结为兄弟,并一再向朝廷保举,从而使张的官越做越大.783年,一支军队在京师长安哗变.德宗帝仓皇逃到奉天(今陕 西省乾县),叛兵推立太尉朱酢为帝.张光晟以为唐朝气数已尽,便依附了朱酢,做了他手下的节度使.
朱酢自称大秦皇帝,领兵进逼奉天,张光晟当了副将.不料出师 不利,围城一个多月未能攻克,而各处来援救德宗的军队日渐接近 奉天.在这种情况下,朱酢、张光员只能退回到长安.
次年,朱酢又改国号为汉,自称汉元,封张光晟为宰相.这时,唐军将领李晟等己迫近长安.朱酢将五千精兵交给张光晟,命他 驻扎在九曲一带抵御唐军.
张光晟见朱此大势已去,便暗中派人与唐军将领李晟取得联 系,希望归降朝廷.李晟表示欢迎,同时指挥军队猛攻长安.张光晟作为内应,劝朱酢赶快离开长安,并亲自护送他出城.待 朱酢逃远后,再返回长安,率领残部向李酢投降.李晟答应奏告朝廷,减免他叛变投敌的罪行.张光晟对李晟感激涕零.
此后,李晟每次举行宴会,总要邀请张光晟参加,并且奉为上宾.宾客们对此非常反感,有的当众发作,表示不愿与反贼同席,李晟见众怒难犯,只得将张光晟看管起来,等待朝廷发落.不久,德宗颁下沼书,处死叛逆张光晟.李晟无法再为张光晟说 情救命,只好执行.
临死时,张光晟悲哀他说:“把我的话传给后世的人:第一不要做,第二做了就不要罢休!”
出处 唐·赵元一《奉天录》
歇后语:撴了葫芦撒了油
【一不做二不休是褒义词吗】相关文章:
志坚行苦是褒义词吗06-26
纡佩金紫是褒义词吗09-27
励精图治是褒义词吗09-25
无懈可击是褒义词吗09-18
耳提面命是褒义词吗07-18
今非昔比是褒义词吗08-03
如鱼得水是褒义词吗08-11
澡身浴德是褒义词吗10-05
厉兵粟马是褒义词吗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