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诸葛亮的作文(精选3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诸葛亮的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描写诸葛亮的作文 篇1
我学了《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后,我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机妙算,识大体,顾大局。
周瑜嫉妒他的才干,设计陷害他,诸葛亮却镇定自若,答应他在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我为他捏了把汗,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完?可他还立了军令状!
诸葛亮知人善任,知道鲁肃是一个忠厚守信的人,就私自找鲁肃帮。我觉得诸葛亮不是人,是神仙。
当时的科学并不发达,为什么诸葛亮能预计第三天有大雾呢?那是因为他博览群书,时常观察天气,才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对比他我就很惭愧,因为我不喜欢读课外书,只喜欢看电视、打游戏,所以成绩一直“马马虎虎”的。今后,我可要多看书啦!
诸葛亮的胸襟宽阔,顾全大局,明知道周瑜要害他还不动声色,并且完成任务,使周瑜无话可说。而我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就跟同学过不去……
诸葛亮,我真佩服你!
描写诸葛亮的作文 篇2
其实,历史对诸葛亮添加了过多的赞扬,却没有人真正地批评过他。
大家翻开历史书,蜀汉为什么会灭亡呢?其实刘备临终对诸葛亮说要他辅佐刘禅,可是他却一切包办,导致刘禅没有任何办事能力,因此后来信任宦官,导致蜀汉灭亡。
而且,诸葛亮没有把他的本领找个继承人继承衣钵。他在一出祁山时就在天水收了姜维,可一直到临死,他都没有认真教育过姜维,只给了他一本书。
还有,诸葛亮把荆州占住不放,结果与东吴不和,直接导致了关羽的牺牲,间接让张飞与刘备都相继被害。
接着,我们就要讲到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荣耀与错误——征南蛮、伐北魏。
其实,当时诸葛亮刚刚打下川地,百姓刚喘息一两年,又劳师出征,劳民伤财,实不可取。而且,当时的天下大势是与东吴有不和,后方不固,而魏虽撤胜诸葛亮一筹的司马懿,但急切之间,曹睿还是会首先把兵权赋予他。因此,天时不利,地利不得,人和不顺,诸葛亮的出征实为徒劳之举。
按当时的大势,如果诸葛亮还算有一点眼光,应该派精兵猛将把住北、东、南三个关口,尽力与东吴和好,这是外交;整理好政事,再教教刘禅基本的为君之道,此为内政;最后,再广泛培养人才,精中选精,给自己找个徒弟,再给国家找些栋梁之才,这才是长远之计。等到大势有变,曹睿被麻痹,司马懿真正被疏远时再出兵,起码成功的几率要大得多。
所以,我觉得诸葛亮是一个可悲的人。
描写诸葛亮的作文 篇3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他是中国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和外交家。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能言善辩的性格被罗贯中描写的淋漓尽致。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用计,调遣关羽和张飞火烧新野,正因他的足智多谋,使这一仗大获全胜。使曹操的兵马一下子从十万大军变成了几千人。这足矣表现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了。
从“诸葛亮草船借箭”中,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本领令我赞叹不已。同时,让我对诸葛亮产生了几分敬意。在这个故事中我也能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他好像已经知道了将来要发生的事情,对曹操的举动了如指掌。
有一次,诸葛亮去找孙权,请他和刘备联盟,孙权的手下听说诸葛亮来了,想杀杀他的威风,于是一个接一个的向诸葛亮发出挑衅,可都被诸葛亮驳得垂头丧气。后来,在殿堂后,诸葛亮看孙权不好说服,便用了激将法,把孙权说服了。就这样,诸葛亮舌战群儒,胜利而归。难道这还不能说明诸葛亮的能言善辩吗?
诸葛亮的机智真是:“鬼神不测之机,圣人难比之智”啊!
不过,诸葛亮这一生都好似是别人的工具,为别人出谋划策,为别人安邦定国,一直弘毅忠壮。忘身忧国。却没能建立一个自己的军队,自己的国家,这是他毕生的遗憾。
后来,刘备建立了蜀国,诸葛亮更加爱民爱兵,为蜀国创造了许多的光辉历史。回想起他的经历—取荆州,排八阵,收二川,三气周瑜,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真是惊心动魄。举世无双啊!
历史发展到了今天。古有诸葛亮为榜样,现有毛泽东和周恩来为楷模,我们有为何不像他们学习哪?
描写诸葛亮的作文 篇4
“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幼起,我就从《百家讲坛》里听著名家津津乐道《三国演义》,最出神入化的莫过于大先生——孔明,常言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可见他的才华横溢,非同一般。
相传孔明是一位身高七尺、才高八斗的大学问家,他能一眼识破魏将司马懿的心思,巧用一回“空城计”。他轻轻一摇孔明扇,便有妙计横生;他默默焚香抚琴一曲,便能胜过百万精兵;他静静赏鱼半晌,便会闪现绝佳战略图,刘备三顾茅庐,不禁使刘备心悦“如鱼得水”。啧啧称赞声不绝于耳……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豪杰并起。一把鹅毛扇,一盏孔明灯是诸葛亮的代名词,他只身在茅庐中,却能明察千里之外,他的神机妙算无不令人称奇!他一生谨慎,长于巧思,从不打无备之战——当马谡违令,城内失守时,魏将司马懿引十五万魏兵逼近西,士兵纷纷无心应战,但孔明根据对方的实力,思量片刻之后果断下令:诸军各守城上巡哨的岗棚,如有高言大语者,斩首,孔明携两小童焚香弹琴,司马懿固然上当了。而现今物质生活优越的学子们,一到关键时刻,总或多或少的有临时走马观花,草草复习搪塞老师、父母,更缺乏一种责任心,我应时刻提高警惕,不打无备之战。孔明更能知已知彼,以不同的视角概括对方心理及天气、季节的情况做出不同的战术策略,如“巧借东风”。
诸葛亮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还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军事家,他为蜀汉基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天下大计,竟然一夜白头。蜀汉兴建五年,他率师北上伐魏。在出师前还不忘将国家大事——对后主嘱咐,激励子孙后背,我们都知道他不放心,但这是他的责任,是他的使命,是他的忠诚。他豪情万丈,大笔一挥,蘸着自己的心血,慷慨激昂的写下了千古表文:《出师表》,对于蜀汉而言,历史所书写的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结局,留给后人的是欲语先流泪,连现实主义诗人、“诗圣”杜甫也曾泣不成声地喊叫:“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孔明,大丈夫独有的情怀——心系天下,怎叫世人所忘怀?
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呕心沥血的二十几年中,他报先帝之恩。本可以借“扶不起的阿斗”为名,自己完成霸业,但他为了使国家兴旺发达,他北上伐魏,谆谆教诲“阿斗”成为明君。
啊,诸葛亮,你才华飞扬,令人称奇!
啊,诸葛亮,你心系国家,坚守使命!
啊,诸葛亮,你执着追求,忠心耿耿,怎不叫我感动,对您所敬仰!
描写诸葛亮的作文 篇5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常称赞“卧龙“诸葛亮“智绝天下,后来人们也把诸葛亮当成智慧的化身,说他的智慧到了“近妖“的程度。但,在我看来,诸葛亮不过是一群笨蛋中的佼佼者罢。
先来看看诸葛亮“智“的地方:火烧新野;舌战群儒,将东吴群雄视作儿戏;七擒孟获,使南蛮永不再反;空城计,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由此看来,诸葛亮似乎的确是“智“到了极点,这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
然而,若你睁大眼睛,将全书再仔细看一遍,就会感到诸葛亮也不过是个平凡的人:
火烧新野,是因为被敌人逼得走投无路,没法子,只好烧了自己的老巢,撑撑面子;逃到江东,找别人帮忙,却还要故作姿态,若孙权一怒拒之,诸葛亮,你可真是后悔晚矣;
至于平定南方,若不是他的做法是人不能心服,又何来“平定”可言;说到空城计则更是他不智的表现,诸葛亮将兵马全部外派,却不知自身系举国之安危,而敌将司马懿却能察其弱点,攻其要害,将诸葛亮至于极度危险当中,由此看,司马懿的才能岂不是高出诸葛亮一大截?而夏侯淳、曹操、孟获等人却屡受欺骗,可见诸葛亮只是一群笨人中较为聪明的一个。
诸葛亮真正不智之处,是他不识大体。国库空虚,民不聊生,他却还要六出祁山,攻打实力是自己几倍的强敌,凭一己之力,逆天而行。“大意失荆州”表面看来似乎是关羽过于自负而造成的,却不知错误的根源在于诸葛亮用人不当。如此多事之秋,你怎能将荆州如此重要的兵家必争之地交予一个自负、目空一切的人呢?诸葛亮一生东征西讨,却忽略了储君的教育问题,对于流产后来的懦弱以致蜀国的灭亡,诸葛亮难辞其咎。
说到底,诸葛亮不过是颗任刘备玩弄的棋子。套句古话,刘备“善于将将”。要用好如此重要的棋子,可比指挥千军万马打几场胜仗难多了。所以,刘备才是三国时期“智绝天下”的人。
描写诸葛亮的作文 篇6
诸葛亮八、九岁时,还不会说话,家里又穷,爹爹就让他在附近的山上放羊。
这山上有个道观,里边住个白发老道人。老道人每天都走出观门闲转,见了诸葛亮便逗他玩,比比划划地问这问那。诸葛亮总是乐呵呵地用手势一一回答。
老道人见诸葛亮聪明可爱,便给他治病,很快就把诸葛亮不会说话的病治好了。
诸葛亮会说话了。非常高兴,跑到道观向老道人拜谢。老道人说:“回家对你爹娘说,我要收下你当徒弟,教你记忆识字,学天文地理,阴阳八卦用兵的方法。你爹娘同意,就天天来学,不可一天旷课!”
从此,诸葛亮就拜这位老道人为师,风雨无阻,日不错影,天天上山求教。他聪明好学,专心致志,读书过目不忘,听讲一遍就记住了。老道人对他更加喜爱了。
转眼七、八年过去了。
再说,在这山腰间,有个“庵”,诸葛亮每天上山下山都从这庵前经过。有一天,他下山走到这里,突然狂风大作,铺天盖地地下起雨来。诸葛亮忙到庵内避雨。一个从未见过的女子把他迎进屋里。只见这女子长得细眉大眼,油嫩丝白,娇娆仙姿,犹如仙女下凡。他不由心中一动:庵里有这样漂亮的女子呀!临走,那女子把诸葛亮送出门,笑着说:“今天我们算认识了,往后上山下山渴了累了来歇息用茶。”
打这以后,诸葛亮每到庵中来,那女子不仅殷勤接待,还盛情挽留,做好的饭菜。吃过饭他们不是说笑,就是下棋逗趣。与道观相比,这里真是另一个天地。诸葛亮被那女子的甜言蜜语弄得神魂颠倒!
诸葛亮思想出了岔,对学习倦了起来。他笑着从庵里出来,走进观里发愁,真是“出门欢喜进门愁,笑脸丢在门外头”。师父讲的他这个耳朵进去,从那个耳朵出来,印不到脑子上;书上写的,看一遍不知道说的啥,再看一遍还是记不住。
老道人看出了问题,把诸葛亮叫到跟前,长叹一声说:“毁树容易栽树难哪!我白下了这些年的功夫!”
描写诸葛亮的作文 篇7
公元前二世纪左右,中国的国土上并列存在着三个主要的国家,它们是魏国、蜀国和吴国。这一段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三国时期”。三个国家相互间经常发生战争,但是谁也消灭不掉谁。诸葛亮是蜀国的军师,素以善于指挥战争而着称。
有一次,魏国得到消息,得知蜀国的战略要地西城兵力薄弱,只有不到一万士兵,就派大将司马懿率领十几万军队前去攻打。蜀国得到魏国的军队正迅速向西城赶来的情报后,从国王到士兵都非常紧张。以一万士兵抵挡十几万敌人,如以卵击石,必败无疑。可是蜀国要从别的地方调集军队增援又来不及。西城危在旦夕,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一向足智多谋的军师诸葛亮身上。诸葛亮也有些犯难,但严峻的形势又迫使他必须拿出一个应对的办法来。
诸葛亮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万全之策。他命令城内的平民和士兵全部撤出,暂时躲避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大开城门,等候敌人的到来。魏国大将司马懿不久即带兵包围了西城,但令他吃惊的是,本来以为会戒备森严的西城却城门大开,城墙上也看不到一个守卫的士兵,只有一个老头在城门前扫地。正在他大惑不解的时候,就看到城楼上出现一个人,正是他的老对手诸葛亮。只见诸葛亮不慌不忙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在一架预先放好的古琴前坐下来,随即悠扬的音乐从城楼上传下来。魏国的将士都愣住了,在大军围城的危急关头,蜀国的军师诸葛亮却弹起了琴,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面对开着的城门和弹琴的诸葛亮,老奸巨滑的将军司马懿竟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他早就知道诸葛亮足智多谋,可诸葛亮胆敢大开城门迎候十几万大军,这太出乎他的预料了。因此他想,城里必定埋伏了大量兵马。这时,就听得城楼上传来的琴声由舒缓渐渐变得急促起来,仿佛暴风雨就要来临一般。司马懿越听越不对劲,他怀疑这是诸葛亮发出调动军队反攻的信号,于是急忙下令他的军队撤退。成千上万的魏军迅速撤退,就这样,蜀国的西城没有用一兵一卒就得以保全。这就是诸葛亮有名的“空城计”。
描写诸葛亮的作文 篇8
都说诸葛亮聪明,其实,诸葛亮也就三个臭皮匠的水平,说穿了,他傻得可以。
徐庶见过诸葛亮,告诉他刘备希望他出山时,诸葛亮何尝不想过几天安生日子?但禁不住刘备三顾茅庐、软磨硬缠,到底还是上了刘备的贼船。放着不愁吃、不愁穿的闲云野鹤的日子不过,偏要“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自讨苦吃,岂不是大傻子一个?
赤壁之战,是诸葛亮的杰作之一,但是,仔细想想,在这次战役中,他还是冒了两次傻气。第一,在游说东吴时,诸葛亮舌战群儒,张玿、虞翻、步骘、薛综、陆绩等人均成了他的舌下败将。看起来,诸葛亮能言善辩,但倘若事后要煮酒论英雄,进行民主评议,这些被他羞辱过的文人雅士还不嫉恨在心?在评议表上给他画上叉叉是免不了的事。纵使诸葛亮功高如天。恐怕连1分钱也得不到。第二,草船借箭,诸葛亮亮轻易得到了十余万枝箭,但他却拱手白给了周俞,因此招来周俞的嫉妒,你说他傻不傻?
有一首诗曰:“剑关险峻驱流马,斜谷崎岖驾木牛。”说的是诸葛亮制造的木牛流马的神奇功能。在三国时代就能研制出木牛流马这样的产品,说明了诸葛亮果然聪明。但他却不申请专利,失去了获大奖胡机会不说,更可惜的是后世人再没使用过,真应了罗贯中老先生的那句话了:“后世若能行此法,斩将安得使人愁?”
诸葛亮冒傻气的地方还多着呢!明知关羽与曹操有旧情,偏让关羽去守华容道,结果使曹操从关羽刀下逃生,导致了后来许多麻烦。马術不会用兵,偏要他去守街亭,害得自己自贬三级。有人为买官不惜重金,他却要自动降级,真可谓他傻气十足。司马懿兵临城下,诸葛亮导演空城计,倘若被那司马老儿识破,岂不白搭一条性命?
其实,司马老儿放了他,他也活不了几天,五丈原上诸葛亮一命归西,只活了53岁。一个人傻得连命都不要了,还有什么比这更傻的吗?
描写诸葛亮的作文 篇9
《三国演义》是古代文学中的著作,其中的故事情节更是扣人心弦。说起《三国演义》就不得不说道那时学识渊博,视为神人的诸葛亮了。
诸葛亮的才学是大家众所皆知的,但才学过人也不免惹来别人的嫉妒。就如三国时期同为英雄人物的周瑜,他因嫉妒诸葛亮的学识,便在一次与他共同出席的酒宴上故意对诸葛亮说:“孔明先生,我吟一首诗你来对,对的出有赏;对不出,就以东光为罚,如何?”诸葛亮从容一笑:“君子无戏言,请都督出题。”周瑜大喜,便开口念到:有水便是溪,无水也是奚,去掉溪边水,有家便是家。得志猫儿胜过虎,落泊凤凰不如奚佳。诸葛亮笑笑,开口吟道:有木也是棋,无木也是其,去掉棋边木,有前便是欺。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周瑜听后心中大怒,但有言在先,便只能压下心中的怒火。沉默片刻后又说:有手便是扭,无手便是丑,去掉扭边手,加手便是妞。笼中有女长得丑,万难千选挑一妞。诸葛亮知道周瑜是在嘲笑自己的老婆长得丑,却还神态自若地说:有木便是桥,无木也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是娇。江东美女大小乔,曹操铜雀锁二乔。周瑜听出来诸葛亮的意思是在奚落自己的夫人。实在是忍无可忍,几欲发作,最后鲁肃替他解围说道:“有木也是槽,无木也是曹,去掉槽边木,加米便是糟,当今之计在破曹。龙虎相争岂不糟。
三国时期的人物,我们所熟识的哪个不是心思慎密,聪明过人,但诸葛亮却仍能生存在他们其中,并为众人所敬仰,这可并非常人能做到的这也是我敬佩他的原因。
描写诸葛亮的作文 篇10
在人们的心里,诸葛亮永远给世人留下仪表堂堂,神机妙算,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儒将形象。
虽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有些半人半仙了,但能让他坐上这么高的位置并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必是有他自己的魅力所在了。
一自然是他的神机妙算。从他借剑时能准确算出大雾,便知他不光熟读兵书,而且能上通天文、下知地理。
二是诸葛亮的知人善任。也是借箭一文中,诸葛亮利用鲁肃,而且敢用鲁肃,也说明了诸葛亮早已在鲁肃的言行之中了解鲁肃的为人,知道他忠厚老实,才能用他。诸葛亮了解到曹操的性格多疑,也给这次行动成功增加了把握。这也同时说明了诸葛亮的一个能力。
又是在草船借箭一文中,诸葛亮能够以平和的心态接受周瑜的为难,并有条不紊的布设草船借箭一事,更能见诸葛亮的做事条理性和对知识的运用。
但是,人无完人,晚年的诸葛亮北伐几次,未得一寸土地,实属劳民伤财之举。
描写诸葛亮的作文 篇11
诸葛亮,你真了不起!你不仅通晓天文地理,而且你的神机妙算,就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东汉末年孙权想取回荆州,周瑜献计“假招亲扣人质”。诸葛亮识破,安排赵云陪伴前往,先拜会周瑜的岳父乔玄,乔玄说动吴国太在甘露寺见面,吴国太真的将孙尚香嫁给刘备。孙权与周瑜被人嘲笑“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用于指代想占便宜,反而受到双重损失的情况
还有一个故事司马懿来攻打城门,你手下缺兵,你却将城门故意大开,让几个士兵假扮成老百姓洒扫城门,而你却羽扇纶巾,坐在城门上弹琴。多疑的.司马懿误认为有埋伏,不敢攻城,只好带兵撤退。这一招“空城计”你使的好潇洒啊!
你病了,临终前,知道魏军会趁蜀军将帅空虚时来攻击,就让人给你做了个铁像。魏军果然来了,司马懿见你活生生地坐在轮椅里慌忙撤退。
这一计又一计,难道不是你智慧的外观?诸葛亮啊,我真佩服你,你是真的了不起。
描写诸葛亮的作文 篇12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个大家能耳熟能详的三囯时期的人物。在人们心中,因为《三国演义》这部小说,诸葛亮是个智慧与谋略的代表。
在《三国志》中,有这么几个字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由此可看出,诸葛亮在那个年代,长得算得上是数一数二了,并且八尺,就相当于现如今的一米九了,从长相身材来看,似乎预示了诸葛亮一生的不凡。
诸葛亮自比管乐,管乐,即管仲、乐毅。管仲治囯有方,是个杰出的政治家;乐毅用兵极妙,是个优秀的军事家。但管仲却不善用兵,乐毅不善治国。而诸葛亮认为自己二者兼得,文武双全,因此自比为管乐。
《出师表》中,诸葛亮自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二十七岁前,一直隐居在南阳。其实我觉得他并非不求闻达于诸侯,而是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意中人。其实按理来说,曹操那时正值盛气,并且曹操十分爱惜人才,可诸葛亮却没有去找曹操,而是选择了正寄人篱下的刘备,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曹操并不是诸葛的意中人。曹操身边人才齐济,因此去了曹操阵地,也是不会得到重用的。相反,刘备身边没有谋略之才,只有像张飞、关羽、赵云这样的武将。并且三顾茅庐的事件也让诸葛亮受到了极大的感动与激励,因此遂许先帝以驱驰。
提起诸葛亮的谋略,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家喻户晓的空城计了吧。当时司马懿率军进攻蜀国,直逼酉城,诸葛亮无兵迎敌,却故作镇定,大开城门,坐于城楼,焚香抚琴。此时的诸葛亮披鹤氅,戴论巾,手瑶羽扇,气宇不凡。小心谨慎的司马懿担心有埋伏,毫不敢轻举妄动,并迅速撤兵。等司马懿反应过来,再引兵回去,此时赵云的兵马已到,最终司马懿战败。千古流传的佳段,不过是小说中编造的罢了。据说,真正的 空城计是曹操对战吕布时所使用的。还有借东风、锦囊妙计等一些流传千古的故事,都加以夸大。因此,鲁迅先生曾说过:《三国演义》状诸葛多智而近妖。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对刘备忠心耿耿。在北伐曹魏时,小心谨慎,用了四年的时间来做准备,在那个阶段,诸葛亮无论从地理位置、人力资源等方面都于曹魏差别很大,但几次功打却都能使对方所惧怕。因此即使没胜,却也算不上输。无奈一直为此事操劳的诸葛亮的身体实在是受不住了,在第三次进攻期间,永远的沉睡了。
诸葛亮虽没小说中刻画的那样神机妙算,但通过三顾茅庐一事,诸葛亮也一定是个少有的人才。如今因欣赏他的才智而深入了解并得知此事,也确实是有些接受不了的。我们需要尊重历史史实,但我愿让诸葛亮在我心中,永远保持着一个神人的形象!
描写诸葛亮的作文 篇13
诸葛亮助刘备建立了蜀国,成为了足智多谋的代言词,为后人所传诵。而我认为,诸葛亮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也存在着缺陷和不足。
诸葛亮虽然让刘备很看重,但他们毕竟不是兄弟,比不上关羽、张飞在刘备心中的地位。关羽居功自傲,张飞脾气暴躁,无法为诸葛亮所用。只有赵云,最尊敬诸葛亮,把他的锦囊妙计当作圣旨来施行。刘备虽也看重赵云,但他深知赵云是诸葛亮的人,没有关羽、张飞那么为自己拼命。因而诸葛亮终究无法得到刘备父子的信任。
刘备死后,诸葛亮兢兢业业,包揽了朝中大事,替刘禅把事情都处理的井井有条,刘禅完全听人诸葛亮的指示,没有自己的主见,缺少锻炼,以致于刘禅昏庸无能,成为亡国之君。
所谓人无完人,再有才能的诸葛亮也是如此。
描写诸葛亮的作文 篇14
许多人都十分崇拜诸葛亮,我也不例外。但不是因为他的神机妙算,不是因为他的淡泊名利,而是因为他那份谦虚的态度,学习了《出师表》之后,我更家感受到了他的谦虚。
他才华过人,但他却说自己“出身卑鄙”,或许他确实出身较为低微,但他那满肚子的计谋与对当世之事独到的见解,却已盖过一切。
他功高盖主,但他却担心自己“托付不效”,孔明不只一次被后人喻为人中之龙,正是他的才能才使他能够“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能够让刘备临终时寄他以大事,能够让赵云鞍前马后地为他办事。这一切难道说明不了什么吗?
或许是谦虚才使得他满腹计囊,或许是谦虚才使得他能辅佐刘备、刘禅两父子打天下,因此我敢断言,是谦虚的态度造就了这位千古奇才。
描写诸葛亮的作文 篇15
诸葛亮,一代忠臣,智慧过人。他,是在三国时期,穿梭在吴、蜀、魏中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可谓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为刘备打下了半壁江山。没有他,便没有蜀国,没有他,也许曹操早就统一全国,没有他,中国就缺少了一段精彩的历史,没有他,历史中就少了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
他,聪慧过人,他,渴望明君,直到刘备三顾茅庐,他等到了明君,而刘备也得到了一位聪明过人的军师。因此,他为了报答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上演了一出出精彩的历史神话,为刘备赢得了大半江山,成了一代风流人物。他,他是三国时期的灵魂,没有了他,蜀国很快走向衰亡,没有他,三国时代走向灭亡之,他见证了三国时期最辉煌的历史,他也创造了这段精彩的历史。
我坚信,他是最伟大的人,他改变历史,谱写历史,成就了一个辉煌的时代。
描写诸葛亮的作文 篇16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诸葛亮是个有勇有谋有聪明才智的那么一个人。
可我觉的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对于刘备那一国的的人他是有才智,可是对于别的国来说他就是一个奸诈的小人。
我们就站在曹操这边说,就如有一次让他在三天之内造十万来之箭。而他却不动声色的答应了,可他却一支箭也没造,却想了他自己认为所谓的“妙记”。把箭给弄了来。从表面上看他真的很聪明,但是对于曹军可就很惨了。他们箭都给诸葛亮给“蒙走”了。到最后落的败战一场。有人说诸葛亮这么做,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国家,难道这也有错吗?那么我说,曹操为了自己的国家做了那么多的贡献,他也是对的。反之,如果有人说曹操是奸臣的话。那么诸葛亮,也是如此。
所以我说其实有些人看起来很奸,那是因为你不是站在他的角度看。如果你站在他的角度,他也是对的。同是可证,如果你站在他的角度,他也是对的。同理可证,如果你站在别的国家的立场来看对于诸葛亮的看法也就不同了。
描写诸葛亮的作文 篇17
“三顾频频天下事,两朝开济老臣心。”这就是我眼中的诸葛亮,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表》一文见证了这一点。先主去世后,诸葛亮为了报答先住的知遇之恩,写了这篇文章来明示并进尽忠言于刘禅。“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惟恐托付不效,不效,则制臣之罪”更深切具体地流露出了诸葛亮的知恩图报之情。
平凡的语言,却流露出了不凡的真谛,字字句句都向刘禅向后人讲述这位老人的不凡经历。
对于感恩,谁会有这种真挚的情感呢?我敢说,不多。然而诸葛亮却为了报答感恩之情,将自己的余生献给了兴复汉室之业。
刘备说得好“孤之有孔明,如鱼之得水也。”可见得诸葛亮的功劳是如此巨大。他的每一次战绩,每一次胜斗,除了为了兴复汉室,更重要的是,他有着一颗感恩的心。
几百年,几千年过去了,在人们心中,诸葛亮仍然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留给后人太多太多的财富,有功盖一世的才能,神机妙算的智谋,但我认为我学到的更多的是知恩图报。
描写诸葛亮的作文 篇18
诸葛亮,是多少英雄崇拜的人物。他智慧绝伦,用兵如神,令敌人闻风丧胆。如此神勇,怎么不会将一颗颗心所抓获呢?
孔明你深居隆中,纵观时局,未出山就对时局了如指掌。他既没投靠人才济济的曹操,也没投靠已历三世的孙权。而选择了相对仁厚的刘备,为其南征北战,形成鼎足之势,立下汗马功劳,一干就是27年,直到死亡。
孔明,你心胸宽广,比起那司马懿,多疑狡诈,你是高明得多。你临危不乱,有大将之风,从空城计中可以看出,那司马懿远不是你的敌手。
孔明,你用兵如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西和诸戒,使蜀国站稳脚步;新野一役,是你受命以来的第一战,你火烧新野,使魏国兵卒全部丧生,确立了在刘备军团中的地位,草船借箭,体现你用兵如神,智慧过人。火烧赤壁更是一场漂亮的以多打少的胜仗,打的曹操狼狈不堪,灰头土脸,这更能体现你生来就是大将的料。
这样的孔明,无论在书中,在电视剧,电影中,都使我深深折服。我五体投地地佩服他。
评语:用第二人称“你”很好,很抒情。能够用好排比句,中心句准确。思维清晰,结构严谨。
描写诸葛亮的作文 篇19
卧龙诸葛,被人们赞颂千古。我认为这是因为他的智慧与忠心。
诸葛亮智慧,其他志士也智慧,他与众不同止处,在于他料事如神。赤壁之战时,他料定东风会来,最后东风果真帮他们以少胜多;东吴招亲之时,他料定东吴会上当,最终周瑜陪了夫人又折兵……他的料事如神帮助六被胜了不少“大战小战”。关羽大意失荆州、被杀以后,刘备出兵讨伐动物,诸葛亮也料到了必败的结果。最后果真——“火烧联营十八寨”,刘备兵败而回。
兵败而归,六被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的中心就表现得淋漓尽致了。他为蜀国而鞠躬尽瘁。为了报答先帝,辅助阿斗,出征之前,写下了感人肺腑的《出师表》,杜甫称赞它可谓是“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训练军队,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最终累死于五丈原。一位集智慧和忠心与一身的卧龙就这样消失了。
我想:世人赞他,是因为他智慧,能料事如神;世人敬他,因为他赤胆忠心。无论智慧,还是中心,是天下无人能及的。
描写诸葛亮的作文 篇20
从小就听爷爷讲孔明“收二川,七擒孟获,摆八卦阵……”久而久之。诸葛亮的形象在我心中越发高大,是一位智慧化身的圣人。
诸葛孔明的智慧闻名于诸侯,传颂于后人。在无数次的行军对战中:烧藤甲兵、火烧赤壁、草船借箭……无一不是经典之作,令敌军闻风丧胆,草木皆兵……
令周俞发出:“既生俞,何生亮!”的感慨,心生郁闷,在诸葛三气之后,吐血身亡。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得奸臣王朗羞愧满面,坠马而死。
在空城之中率一干文将、数千残兵,抚琴退司马仲达数万之军。所造木牛流马,劫曹军之粮;创连弩,一发十矢,大正震军威。
亦有诗曰:“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这等高人怎不堪为智慧的化身。
更绝的是诸葛人死,却以木像吓走活仲达,计杀反贼魏延。将毕身所学传于姜维,使蜀国又安居一时。
纵使诸葛没有完成蜀国大业,但他的英明永垂于世。纵观古今天下,惟卧龙乃智慧的化身也!
描写诸葛亮的作文 篇21
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中的风云人物。他总是以谦卑、感恩、机智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在我的心目中,诸葛亮是智者的化身。
诸葛亮对于刘备的知遇之恩充满了感激。自己也倾尽权利为刘备出谋划策,而这些计策中,无不体现了诸葛亮的智慧。
“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利用天时、地利,神机妙算。“借”回了整整几船的箭,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火烧赤壁”中,诸葛亮知己知彼,利用曹操军队不会水的特点,水上作战,使曹操把船全部用锁链连在一起,以致于着火之后,逃都逃不走。诸葛亮用火烧曹军的船,弄得操军士兵丢盔弃甲,死的死,逃的逃,狼狈不堪,打了漂亮精彩的一仗。
“空城计”“七擒孟获”“三气周瑜”等等许多故事也都是诸葛亮有勇有谋的完美体现。
因此,诸葛亮在我的心目中,是以一个光辉的聪明睿智的形象出现的,也是智慧的精魂,是智者的化身。
描写诸葛亮的作文 篇22
旷世奇才——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人人都有敬佩的英雄,我最喜欢的英雄乃旷世奇才——诸葛亮!
此人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身长八尺,面如美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潇洒无比,宛如神仙下凡。他早年丧父,跟随叔叔诸葛玄定居襄阳,后叔叔去世,便与弟弟诸葛均躬耕于南阳,因他居住地为卧龙岗,卧龙这个称号便由此得来!诸葛亮好比周文王的姜子牙、汉高祖的张子房一样高明,但我觉得诸葛亮最大的优点就是能识得人心,为什么诸葛亮会投靠刘备,正因为他识得人心,知道刘备是仁德之主,以忠厚善良为本,不会害得了自己,就如三顾茅庐中,刘备三次去请他,关张二人都已经急得不耐烦,想要放弃,只有刘备坚持下来,想要天下得幸,苍生有福!果真,诸葛亮奔刘备之后,刘备并没有亏待他,把他视为手上的一颗明珠捧着,诸葛亮也为主人出谋划策,让刘备得到了蜀汉!为什么曹操南下,来得凶败得惨?也是因为他识得人心。草船借箭中,诸葛亮三天必造好十万支箭,可他第一天没什么动静,第二天也是如此,第三天四更时他派二十只船去曹军水寨受箭,他算准时机,算准天气,并且知道曹操生性多疑,做事谨慎,雾大看不清虚实时,决不会冒然出兵,只会放箭抵御。因此他巧妙“借”到了十万支箭,胜利地完成了任务。正是他的识得人心,让他在许多地方得到了胜利!有人说:诸葛亮心胸狭窄,不仅三气周瑜,把他给气死了,而且设计把张关赵等良才给害死。可我觉得诸葛亮心胸非常大度,要说周瑜被诸葛亮气死,还不如说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想要陷害他,倒是自己害死了自己!说关羽、张飞也是被他所害,那就更加离谱,他们是因骄傲轻敌所死的!鲁迅曾评论过:“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对呀!诸葛亮可真聪明呀!”我不禁联想到自己,虽然我每次考试都能进前十名,但比一比诸葛亮还差得远呢!“诸葛亮,我最喜欢的英雄,一个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人,我会永远向他学习!”
描写诸葛亮的作文 篇23
把神话揉碎了,才能闻到花香!——题记
提到诸葛亮,多数人想到的也许是“王者荣耀”中的那个法师,还有些人想到的则是《三国演义》中那个独坐城头,挥手舞琴而退魏国大军的奇人,这无疑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错过了一个与历史对话的机会。
六出祁山,七擒孟获……这一桩桩功绩能出现在这样一个人身上,已是伟大,况且他还能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走到现在,走到我们面前。
“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运筹帷幄、神机妙算、鞠躬尽瘁……诸葛亮被神话了。从此,人们遇到的只有卧龙了。
他的确有智谋,二十七岁时的《隆中对》已可见一斑:火烧博望坡时候的镇定自若;而后追随刘备所经历的,让他更成熟,更大气,更稳重。“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临终托孤的话语,更可见刘备对他的信任和器重。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是《前出师表》,所有人都借这篇古文看到了诸葛亮的决心与毅力,可又有多少人看到他的愧疚与疲倦。
我想到他一幅老迈的身体,不断率领大军深入,死前还想着北伐事业;我想到他内外交困,朝中能臣凋零,和只想守成的君王阿斗……内外的夹击,逼迫他榨干自己,五十四岁死于军中。
我看到的是一个老人,吊着最后一口气,让人推着轮椅,看着周围将士泪洒大地,心里想着:北伐终是未完成啊!然后无奈地闭眼了。他的疲惫,在此时一览无余。
他真的尽力了,以蜀国低于魏国五分之一的土地,低于魏国十分之一的人口,逼得魏国要调动四至六个州的兵力才挡得住,他对阿斗还留有一分期望。即使阿斗做错了,他也只是骂骂费袆、董允……种。种一切,让这个人奉献了自己的所有智慧与心力。
而我所要庆幸的,是我遇见了这样的诸葛亮,而不是卧龙。是那个父亲,那个弟弟,那个好为《梁父吟》的隐士,死前环看军营的孔明。而不是那个八千草船借箭,那个隆中笑谈天下的卧龙。“万古云霄一羽毛”,我体会到了在羽毛上看世界的爽,还有维持平衡防止掉落的艰辛。
时间从未停止流动,涌现出了李密、刘伯温、王阳明、张居正……这一个个都建下了丰功伟业,但像诸葛亮这样的,将人性光辉与神性光辉完美揉合的人,却是独一无二的。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老杜的诗还是那么忧国忧民,他体会到了孔明的无力感,但却不懂他为何把自己搞得如此狼狈,最后还累死了。
遇见这样一个人,要先撕开他神话的外衣,去遇见他的家人、朋友、知己。“时势造就英雄”,不错的,可时势也会毁灭英雄,不要陷入对那些高尚品质的泥坑,而要去遇见这些平凡人被迫不平凡的一生。历史的夜空,总是群星闪耀,地上的人们举起手,自以为会碰到了星星,却没发现,他们仍在地上。孔明的累,不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是对信任的愧疚。岳飞的勇,不是精忠报国,收复失地,而是对忠孝的自私。
遇见诸葛亮,我懂得了很多,也学会了很多……
描写诸葛亮的作文 篇24
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上晓天文,下知地理;能够借东风,保江山。他涌泉相报刘备的知遇之恩,终生只为刘氏帝业效命。然而他的一世英明却毁在后主刘禅手中。
诸葛亮是个至情至性之人。然而,为正军法,他只得斩了因骄傲自大而失了街亭的马谡。“挥泪斩马谡”成为“千古绝唱”,令我汗颜。
有人说,诸葛亮不智,不智在于择主。选错了主就注定了结局。都说刘备仁慈,可仁慈得又不是地方,老靠别人协助、自己只会哭哭啼啼地赢取别人的同情。一个大丈夫应该想得更远,有些地方当舍就舍,否则就有优柔寡断、拖泥带水之嫌。这种想法未免太偏激了些,我并不赞同。
对于刘备,他可以为了汉室帝业,“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茅庐之中”,这等为国为民可以放下架子的行为,谁人不佩服。他的义气,他的惜才,他的智慧,毋庸置疑。而诸葛亮最终落得病死军中,未免有些凄凉。但我说,诸葛亮是成功的,他生前草船借箭、空城计、七擒孟获,临死之际又令大军从司马懿手中解了围,可以说,他为汉室帝业耗尽了最后一丝精力。而汉室帝业最终没有兴复的责任不在于此。据说他六出祁山之时,天上帝室之星陨落,国失相父,必将灭亡,诸葛亮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撑起的江山也终将坍塌。如果没有刘备的早逝,如果没有刘禅的懦弱,也许历史就会改写,也许这就是诸葛亮的命运吧。
上天是公平的,给了诸葛亮智慧,又给了他忠义;给了他伯乐,又给了他一个扶不起的阿斗。读完《出师表》后,对于诸葛亮,我既佩服,又怅叹。佩服他的一片忠心,明知刘阿斗扶不起也要扶,事事处处点点滴滴都要为刘阿斗铺好路。怅叹的还是他的一片忠心,为了当年刘备的恩德,他明知刘阿斗扶不起也尽力去扶,为了汉室最后的希望,他宁愿拼尽自己最后一滴精血。
总之,诸葛亮如卧龙在天,他虽身死,但他的精神始终在影响着后人。
描写诸葛亮的作文 篇25
在丰富多彩的暑假里,我读过许多有趣的书:《三国演义》、《红楼梦》、《我的同桌超自恋》…….书中有很多人物:“神仙”诸葛亮、“多情公子”贾宝玉、“自恋狂魔”林杨崎……其中,我最喜欢酷似神仙、能预知未来的诸葛亮,后人称他为“卧龙先生”。
身高八尺、脸面非常白,犹如一块无瑕的碧玉,头上戴着一顶帽子,手里握着一把长鹅毛扇,这就是能预知未来、酷似神仙的诸葛亮,他听了比较好的意见,会用鹅毛扇轻轻地拍胸,脸上渐渐露出笑容,还会微微地点头,以示赞成。
因为周瑜要火攻曹操,如果没有东南风,火攻根本无法施展,于是,他就向诸葛亮请教,而诸葛亮恰恰在一位奇人那里,学了些呼风唤雨之能,他就把想法一一向周瑜说明,应该怎样做,才能换来东南风,周瑜就照他所说的去做,果然不出诸葛亮所料,刮起了东南风,周瑜惊讶不已,觉得他的实力深不可测,他日必定是东吴的祸根,他赶忙召集自己的得力干将,前去斩杀诸葛亮,谁知诸葛亮早就料到周瑜会陷害他,于是派赵云前来接应,暂时回了江夏。
论武功,诸葛亮只不过是个无名小卒,但论智慧,他可不是一位等闲之辈。
描写诸葛亮的作文 篇26
在三国时期,在襄阳古隆的卧龙岗中的茅庐,一位手拿纸扇的男子身在茅庐,却是时时牵挂天下大事。
他,就是诸葛亮。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博望坡、七擒孟获、空城计、赤壁之战,他利用司马懿的多疑,用空城计吓走了魏军。他还善于发现敌军的弱点,草船借箭就是个例子。
当时,他夜观天象。觉得3日后必有东南风。于是发动了赤壁之战,火烧了曹营百万兵。
诸葛亮,字孔明。号称卧龙,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出了他。他几乎战无不胜,是三国的伟大的经济学家、教育家、军师。
诸葛亮,这么聪明,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吗?
描写诸葛亮的作文 篇27
“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是鲁迅先生就《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给予的评价,许多人认为《三国演义》夸大美化诸葛亮,我却认为,历史上的诸葛亮与小说里的诸葛亮一样令人钦佩,甚至更伟大。
小说里的诸葛亮是一个完美无缺的神。官渡大战中,霸王曹操被诸葛亮耍的团团转;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凭借自己的超人智慧夺得对手之箭,让人钦佩的运天能力。三气周瑜,空城计,北伐中原,一件一件的事情让人对诸葛亮奉若神明,在小说里的诸葛亮,能借东风,能呼风唤雨,无人能是他的对手。
可历史上的诸葛亮呢?当曹操称雄与北方,诸葛亮种地于故乡。周瑜在赤壁楼上一扫空的时候,诸葛亮无所事事。这与我上面说的“更为之伟大”是对立的,很多人据此认为,诸葛亮是被神话的平凡人,我确认为,倘若诸葛亮当真平庸,为何有如此多后人歌颂?为何有这般多的诗歌予他?
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映入眼中是,我便知道,杜甫便知道,这句的诸葛亮,是真正的诸葛亮。
建立一个人尽其才的天下是诸葛亮毕生所做之事。史书记载:“诸葛亮北征,以此堰为农本,国之所资,以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宫。”他真实做过的事情至今仍延续着:他设立堰宫,保护都江堰。他改良蜀锦,鼓励种桑,他教导少数民族种茶,他一直一直在做利国之事。
我认为,诸葛亮之伟大不在于小说上的呼风唤雨,而在于历史上的兢兢业业,他只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重情重义,伟大的诸葛亮。
他懂变通,宽容,他不停制造机会,越挫越勇,平凡人或许早已经被艰难磨了心,可他没有,他一如既往地,一如既往地向前。他本来就不是神,不是《三国演义》里的那个神仙,可他却比那个“他”更伟大,更崇高。
一个人挑战天,是真正的伟大;一个人,越挫越勇,是真正的顽强;一个人,利国利民之事皆有所为,是真正的智慧。
私认为,诸葛亮无愧于一代名士之称。
描写诸葛亮的作文 篇28
英才之众,莫盛于三国:三国英才,莫过于诸葛。
在这群雄并起、战火连天的时代,你如一条伏龙高卧于卧龙冈之上,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审度着天下大势,未出茅庐便已知天下三分。我知道,你并非苟全性命于乱世,你是在等待一位仁君,等待一个时机,因为你有自己的高尚追求和远大抱负。
于是,你等到了刘备。初出茅庐的你面对着无数的轻视和讥讽,空有经天纬地之才,却无法一展身手。终于,你迎来了博望坡之战。面对来势汹汹的曹军,你安然自若,井井有条地布置着对敌良策,一把大火烧得曹军片甲不留。初试身手便大捷而归,你却一笑了之。我知道,对你来说,这不过是雕虫小技,你的抱负是成霸业、兴汉室。
曹操率兵百万顺江而下,势如破竹,锐不可当。你前往东吴欲结成孙刘联盟,共拒曹贼。走进东吴的大殿,面对群臣的侮辱、鄙视和挑衅,你仍然面不改色,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厉声呵斥着他们的贪生怕死、胆小如鼠。以寡敌众,舌战群儒,你那尖锐的目光和激烈的言辞,犹如一把把锋利的匕首刺进他们的胸膛。你挥舞着手中的羽扇,泰然自若,众人不觉一惊,面面相觑,尽皆失色,无言以对。
时光如流水,转眼间,你再也不是一个小小的谋士,如今的你已是蜀汉的丞相。身居高位的你仍然一丝不苟,事无大小,都亲自主持。你是治国之能臣,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正因为你这样公正严明地依法治国,才使得吏治清明,两川人民,才祈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举国上下,无不称道。
先主的逝世无疑是对你的沉重打击,已年过半百的你,为了完成先主遗命,毅然决定挥师北上,平定中原,临走前只留下一篇感人肺腑的《出师表》。你通天文,识地理,知奇门,晓阴阳,看阵图,明兵事。这时的你,终于可以大展军事才能:在安定,你智取三城;在祁山,你骂死王朗;在西城,你以空城吓退司马懿……六伐中原,鞠躬尽瘁,一心只为匡扶汉室。你终于盼来了上方谷之战,眼看胜利在望,怎奈天降大雨,只能仰天长啸:“苍天助曹不助汉哪!”
此情此景,何等悲壮!呕心沥血几十年,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当年躬耕南阳、意气风发的少年,已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隆中的远大理想,也随之破灭。你带着无限的悲哀、痛苦、愤恨和无奈,永远地离开了。好一个“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好一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几千年来,你倍受景仰,你的智,你的忠,你的义,将永驻我心。
文已至此,吾已潸然泪下——孔明啊,“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如共存盛德,应叹古今无!”惜哉,惜哉!
描写诸葛亮的作文 篇29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伴随着一代诗圣杜甫的深沉咏叹,我们这就尝试着进入那一个高贵的灵魂。他置身其中的那个凶险乱世,如同拍岸惊涛,曾经把他风霜高洁的人格,砥砺得格外磊落、高洁。
诸葛亮(字孔明)的童年和青年时期是如何度过的?在哪里度过的?玩味这一问题,对我是一种美好的心理体验。西方人曾热衷于揣测耶稣基督的早年生平,因为,在耶稣诞生于伯利恒那个马槽里之后,直到他二十多岁时重新出现,中间二十余年的经历,人们一概不知。那里面可有着一个巨人全部的成长密码呀!有人猜测基督曾到过印度,更有人说在中国的雪域高原上,曾出现过他向藏传佛教喇嘛研习东方秘术的身影……同样,诸葛亮在走出隆中之前,或,在他因避难而不得已走进隆中之前,他有过何种经历呢?拜何人为师?去何地游学?所习经术主要为哪门哪派?自己对之又做了哪些融会贯通、推陈出新?凡此种种,皆使人充满好奇。
我们有把握的只是,他早年丧父,后来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着叔父诸葛玄过活。诸葛玄曾在袁术手下任豫章太守,青少年时的诸葛亮,耳濡目染,想必得以洞悉官场上的权诈和沙场上的凶险。约在诸葛亮弱冠之年,诸葛玄去世了,有可能死于政敌之手。他的兄长诸葛谨看来较早就离开了两个弟弟,独自到东吴闯荡去了(由诸葛谨"汉末避乱江东,值孙策卒"数语,可知诸葛谨去江东的时间至少在孙策死前,亦即200年以前,约当孔明十八、九岁之时)。
这以后诸葛亮独自来到南阳邓县一个名叫"隆中"的地方,距当时荆州的政治军事中心襄阳不过二十里。他毫无疑问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而非如罗贯中所描述的那样,大白天还在睡大觉。"高卧隆中",这应该指诸葛亮一种蓄势待发的姿态,而非整天酣睡不醒,连累刘备在外面等了两个多时辰。这不仅是因为诸葛亮经常提到自己"躬耕陇亩",还与他一贯"事必躬亲"的行事风格相统一。诸葛亮结交了几个朋友,但他无疑是木秀于林的,他的朋友这么想,他自己也无需谦让。"诸位日后为官,大概可以做到刺史、郡牧。""那你呢?"朋友问,诸葛亮诡秘地"笑而不言"。
诸葛亮的读书风格,较容易让人联想到后世陶渊明所谓"好读书,不求甚解",当他的朋友读书都"务于精熟"时,诸葛亮只是"但观大概"。我想,这个"大概"多半可训为"扼要":孔明以经世致用为己任,匡扶社稷为抱负,自然不同于寻常只会在书卷中经营雕凿的腐儒酸丁,只知引经据典,死于句下。
描写诸葛亮的作文 篇30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大家应该很熟悉了吧!今天我读了一点关于他的知识,虽然大家对他很了解。但是关于他的一些事迹我还是简单的说一说吧!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他很小的时候父母便相继去世了,他和弟弟跟着叔父一起生活。诸葛亮小的时候非常勤奋好学。诸葛亮他每天清晨,雄鸡报晓后,诸葛亮便叫醒弟弟诸葛均,一同到山上去学习。他为了听老师讲故事,就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每当公鸡要打鸣的时候,便想了个办法,上学的时候带了点米,偷偷地喂給鸡吃。结果还是被老师发现了,收到了处罚。从这个故事里我很佩服诸葛亮,为了多学知识想尽了办法。他勤奋好学引起了老师黄承彦的注意,他感到诸葛亮这个温故而知新的办法很好。便号召学生们向诸葛亮兄弟俩学习,人们每天老远就能听到从山顶上传来的朗朗的读书声,如同我们现在的早自修读书。哈哈我们现在的早自习不会是跟他们学的吧!有这么棒的古人做榜样,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所以我们要好好的读书学习,将来像他那样成为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
诸葛亮的有名的著作《出师表》、《兵要》、《心战》、《兵法二十四篇》等等。他不仅神机妙算而且善于思考,注重革新,研制了一发十矢连弩和适应山区运输的“木牛流马”等作战工具,他的创新精神同样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的学习也是一样。诸葛亮可以学习的地方数不胜数,我在这里就不一一的介绍了。随着对诸葛亮的了解越来越多,我对他是越来越佩服了。
我情不自禁的感慨:“啊!诸葛亮的一生真伟大啊!”
描写诸葛亮的作文 篇31
历史的天空闪烁着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这两句歌词又一遍在耳边响起。心中似乎有些迷茫。我抬头看看天,那颗星,在哪里呢?历史的天空,又在何方呢?
寻觅――最终发现,那天空,是我的心田。这颗星闪烁着,闪烁着,它的光芒,是金色?是紫色?是灿烂夺目的?还是清幽凄美的?似乎都是……
千百年来,诸葛亮一直被视为智慧之星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对那时的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我知道有些关于他的故事,是后人怀着对他的崇敬而编造的。但他在我心中地位并未有任何动摇,光芒并未有任何失色,而是更加伟大丰满和明亮起来,这星所闪烁的光芒也更加明亮了。
他总是努力着,拼搏着,为了他的理想,为了那个遥远得几乎无法实现的梦。既然汉祚终难复,那就只有身歼军务劳。他把后半生都献给了蜀汉王朝,二十七年如一日,直至生死弥留之际也仍是如此。他试图以独木支撑将倾的大厦,用双手弥补失陷的天空,但他阻挡不住历史长河的汹涌澎湃的波涛,而上演了那出五丈原的悲剧。
似乎一切都在为此而作渲染: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正值秋天,秋风萧瑟,秋叶凋零,而蜀汉丞相诸葛亮也在这一片冷清之中,奄然归天。与此同时,一颗流星拖着自己长长的尾巴,从天空降落,恰如人之长逝――难道天地也为之感撼了吗?不,苍天太不公,否则为何急匆匆将他交与秋风?大地太绝情,否则为何急匆匆将他揽入怀中?
拟将余生酬知己,业未竟,星已湮……
如一块飞旋着下坠的玉,脆弱的令人心颤,又美丽的令人心动。
有人说,他生如鲜花之灿烂,死如落叶之静美。
描写诸葛亮的作文 篇32
“羽扇论巾谈笑间,千军万马我无懈”。这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给我留下的印象,有人用一首词便概括了他的一生:“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诸葛亮时常头戴白冠,身着素衣,手持羽扇,显得镇定自若。
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学识是毋庸置疑的。“赤壁之战”便可探知一二,五万军队对战八十万精兵却能大获全胜,自以为胜利在望的曹军,万万密友想到诸葛亮会“借”东风助周瑜一臂之力,火烧曹军,把曹军烧得一败涂地,贵不成军,落荒而逃。
“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诸葛亮无疑是拥有大智慧与战略性长久眼光的。天文地理,国民生计,他的智慧是集合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若说“隆中对”是诸葛亮为刘备勾画未来的宏伟蓝图,构造了统一天下,还旧都归正统的大致框架,那“赤壁之战”便是具体实施了。
环环相扣,步步紧逼,狼烟起,金戈铁马枭雄聚,逐鹿天下。诸葛亮以身犯险,舌战群儒,孙刘联军大破八十万曹军,借天时地利人和,以少胜多,以此经典一役为势单力薄的刘备奠定了立足基础,至此终天下三分,三足鼎立……
他走了,带着未完成心愿的遗憾走了,他耗尽了大半生的精力和心血去匡扶汉室,去终止战争杀伐的乱世。
他太累了,于是蜀国上方的那盏孔明灯熄灭了……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诸葛亮实现了他的诺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纵然昏花青风明月,也如镌永恒星,永曜九重天阙。
这,就是我眼中的诸葛亮。
描写诸葛亮的作文 篇33
你读过《出师表》吗?你听过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吗?你领略过“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气魄吗?那你一定认识诸葛亮吧!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才学,够让你羡慕的吧!
我趴在做桌上,幻想着我与诸葛先生交往的情节。突然,书桌上的镜子发出一阵金光,我便晕了过去。
“小姑娘,小姑娘!”一个男人,摇着羽毛扇轻轻的叫我。我睁开眼睛。羽毛扇?莫非此人是诸葛亮?“不知先生大名是?”我小心翼翼的问道。“哦,吾冒失了,竟忘了自我介绍,本人姓诸葛,名亮,汝可唤吾孔明。”真是诸葛亮!我大惊,不禁咽了咽口水。诸葛先生也没理会我,径直走向书桌,皱着眉头,苦苦思考起来。“先生,您正为何事愁心呢?”我冒昧的问道。“这几日,不知谁走漏了风声,周瑜正想法子要灭了我呢!”诸葛亮抬抬头,似乎在观察星象。这不会就是草船借箭的原因吧,周瑜这个小人,嫉妒别人的才能竟能做出这种事来。我恨的牙痒痒,便把周瑜会怎么做先告诉了他。哈,这都在现实生活中是我爱看《三国演义》的好处哇。
果不其然,诸葛先生真的被周瑜唤去了,他让诸葛先生十日内造好十万支箭,还偷偷让下面的人不要供应材料给他。可诸葛先生便言三日便够。还立下军令状。看来,先生对此事早就成竹在胸了。怪不得他这几日总望着星空,手也不停的计算着什么。
三日后,周瑜来“收货”,你可以想象,他的嘴张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塞个鸵鸟蛋兴许都没问题。周瑜也只好自叹不如了。
我深深地为先生的才智所折服,睿智,兴许一辈子我们都学不来。我望着他的背影,由生一种敬慕之情。
我想,我该回去了,诸葛先生握着我的手,反复嘱咐着要我好好学习。然后感觉脸上火辣辣的疼,我揉揉眼,发现妈妈正扬着巴掌站在桌边:“写作业都能睡着,瞧瞧你那懒虫样,活像你爸!”我咧嘴笑,这架势把妈吓了一跳,我也没多理会,捧起书,回味着诸葛先生的话。满怀欣喜投入在学习当中。
诸葛亮,真希望你做我的朋友。你的事迹,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奋发向上。
描写诸葛亮的作文 篇34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对它印象深刻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因为有诸葛亮。
诸葛亮聪明盖世、神机妙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号称“卧龙”。这样一个明星般闪耀发光的人,历史绝不会任由他像小蚂蚁一样无声无息的生存着,所以才有了刘备“三顾茅庐”这段流芳千古的故事。诸葛亮被请出山后,很快协助刘备建立了蜀国。
诸葛亮的聪明盖世体现在许多具体实例中,譬如,七擒七纵孟获。当时蜀国很多人都反对诸葛亮这样的做法,认为既然抓住了孟获,就应该立即斩首,以示蜀国国威。可那些人哪里明白诸葛亮的长久大计?若斩了一个孟获,南蛮还会有更多的“孟获”一辈又一辈、一次又一次的起来造反,那样,蜀国何时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宁?与其那样,不如辛苦点,做的彻底些,让孟获真正心服口服,回去统领南蛮,从此永不造反。这体现了诸葛亮的大智慧。
诸葛亮忠心耿耿的精神更值得我敬佩。刘备临终前叮嘱诸葛亮,如果他的儿子刘禅有本事统治蜀国,希望诸葛亮能竭尽所能辅佐他;反之,诸葛亮可以自立为王。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刘禅是位“乐不思蜀”的“安乐公”,他的智力和能力是众所周知的。但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无论如何都不肯自立为王,一直尽心尽力的辅佐着刘禅,直至命丧五丈原。
这就是我眼中的诸葛亮——忠心耿耿、聪明盖世,一个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英雄。
描写诸葛亮的作文 篇35
与诸葛亮一起漫步夜半,万物寂静,我独自坐在夜空中,抬头望月,沉寂在自己的思绪中。一阵微风吹过,远处出现一个人影,仔细看去原来是中华智星---诸葛亮。诸葛亮羽扇纶巾,一袭长袍宛如仙人。只见孔明缓缓开口:“小友,夜深人静,明月当空,何不与我一起散散步?”我起身应约,来到孔明身边。
“孔明先生,我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哦,但说无妨。”“先生,您一生收二川,排八阵,六出祁山,七擒中原,一心只为酬三顾。您觉得值么?凭您的智慧,占据一方,成就一方霸业又有何不可?为何甘心在刘皇叔手下呢?”诸葛孔明眉头一皱,轻摇手中的羽扇道:“小友,你错了,我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只因先主三顾茅庐,真心对待与我。
知遇之恩不可忘,我又怎能背叛于先主?这是做人的底线,那就是知恩图报。你明白么?”我顿时恍然大悟,拱手道:“先生,晚生明白了,只是您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您后悔过么?”孔明摇摇头:“没有,我一生的功绩在后人眼里可能颇为称奇,可是在我的眼里,那只不过是报答先主大恩的一部分而已。我从未后悔过。只是六出祁山,七伐中原,屡屡因为我的疏忽,使成功檫肩而过。时常觉得对不起先主。”
诸葛孔明的脸色渐渐变得晦暗,显然是有些难过。我连忙劝道:“先生,这并不是您的过错,只因后主的昏庸无道,信任宦官,导致了政事的衰弱,即使先生有回天之力也无力挽回这汉室的江山啊!”听了我的话,孔明的脸色渐渐恢复起来。他停下脚步,抚摸着我的脑袋:“小友一席话令我豁然开朗。我相信凭借小友的智慧和才略,只要稍微努力,便定能成就大业。好好努力吧……”
话未说完,孔明的身影已然消失,原来一切都只是幻觉。虽然孔明只是个幻觉,但他的话还在我耳边回荡,“放心吧,先生,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希望,有伯乐的赏识,我这匹马儿一定会成为千里马的!”
【描写诸葛亮的作文(精选35篇)】相关文章:
描写诸葛亮的作文800字(精选11篇)03-25
描写诸葛亮的语段08-17
我心中的诸葛亮作文(精选10篇)12-08
我心中的诸葛亮作文(精选11篇)01-07
诸葛亮气死周瑜的历史典故-诸葛亮12-25
诸葛亮印象作文09-08
我眼中的诸葛亮作文800字(精选5篇)01-21
我心中的诸葛亮高中作文12-07
我心中的诸葛亮作文(10篇)12-07
我心中的诸葛亮作文(11篇)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