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村精准扶贫工作措施总结通用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村精准扶贫工作措施总结通用,欢迎阅读与收藏。
村精准扶贫工作措施总结通用1
根据通委组〔20xx〕217号文件要求,为充分发挥党员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以“贫困党员带头致富、带动贫困群众脱贫”为目标,科学有序推进党员精准扶贫示范项目(以下简称“示范项目”)顺利实施,结合乡精准扶贫规划及村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村基本情况
县乡村距县城28公里、幅员5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438户、1802人,实有耕地面积1567亩,平均海拔610米,森林覆盖率达80%。全村以种植水稻、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导产业,种植方式粗放,畜牧业发展不平衡,以青花椒、速生柳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还未完全实施,大部分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或从事第三产业,农村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但我村耕地资源相对集中、水源充足,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看好。20xx年人均纯收入2678元。20xx年,精准识别贫困户80户291人,贫困发生率17.2%已脱贫19户,76人。20xx年,村贫困摘帽43户。
(二)党员精准扶贫示范户基本情况
党员精准扶贫示范户王能才,现年64岁,住村第六村民小组,家庭人口4人。20xx年,其子王亚东因车祸住院治疗,期间花费了巨额的治疗费用,导致该家庭欠债十余万元,因此致贫。目前家庭劳动力2人,1人外出务工。
二、扶贫工作思路、目标
(一)工作思路
利用当前精准扶贫村发展契机,大力发展养殖业,规划养殖能繁母猪及商品猪、养殖土鸡。
(二)工作目标
通过养殖生猪和土鸡,促进经济收入稳步增加。
三、扶贫措施具体内容
(一)养殖能繁母猪和商品猪
养殖可繁殖母猪2头,商品猪20头。
(二)养殖土鸡
养殖土鸡100只左右。
四、资金需求、保障及管理
(一)资金需求
按照市场行情,购买2头母猪约需900元,购商品猪仔猪20头需资金9000元;购买100只土鸡苗约1500元。
(二)资金保障
1、省委组织部补助示范项目资金1万元,分3年划拨到位。
2、市、县组织部门匹配示范项目经费1万元。
3、乡党委匹配示范项目经费3000元。
4、通过相关帮扶单位帮扶解决。
(三)资金管理
示范项目资金使用,严格按照要求,由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提议,村支两委集体研究,乡党委审核后报县委组织部门审批同意后使用。
五、工作推进措施
(一)落实工作责任
乡党委负责领导村“两委”和“第一书记”组织实施示范项目,做好方案编制、项目审核、组织协调等工作。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为第一责任人,负责项目的启动推进和见效。
(二)加强项目监管
县委组织部将适时进行项目推进、资金使用情况专项检查,乡党委要每月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督查,每半年向县组织部报告项目进展情况,村党组织“第一书记”要每月向乡党委报告进展情况。
村精准扶贫工作措施总结通用2
20xx年,县扶贫办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总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力推进整村推进、扶贫搬迁、老区建设、雨露计划等专项扶贫工作,并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启动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役,扶贫开发取得新的成绩,我县“1119”整村推进精准扶贫模式获得20xx中国消除贫困创新提名奖。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减贫成效显著。通过各项扶贫政策的落实,减少贫困人口6840人,贫困人口下降到2.22万户、5.95万人。
(二)推进片区扶贫攻坚。积极协助县直相关部门做好片区各项扶持项目的争取和政策落实,认真做好片区扶贫攻坚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的统计工作,进一步开展片区项目梳理工作。完成编制《武陵山片区十三五规划》,谋划了一批事关全县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项目,共编制项目204个,规划总投资568亿元,其中申请国家补助资金378亿元。
(三)深入实施整村推进。今年启动实施10个贫困村和3个老区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目前进展情况较好。捆绑落实各类项目和帮扶资金8902万元,其中10个贫困村8356万元,3个老区村546万元,村平投入分别达到835万元、182万元。切实加强北峰、核桃坪、龙潭湾、石柱4个特困村脱贫攻坚行动,市、县领导带队到村现场办公,督办已经启动的建设项目,落实今年的项目建设计划,县委选派的“第一书记”继续进村开展工作。
以贫困村为重点区域,新修公路48.2公里,硬化公路64.1公里,改造、维修公路80公里,土地整理8841亩,新抗旱水池328口容量5370立方米,渠道7.7千米,新建饮水池426口10580立方米,架设管网15.12千米,解决了6026人饮水安全问题,农网改造6个台区,架设线路9.5千米。扶持贫困地区农户发展和改造多经林面积16150亩,新建改造猪栏11200平方米,引进种猪402头。
(四)完成贫困户精准识别核查工作。为进一步摸清找准扶贫对象,确保“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今年8月,县委、县政府组织县直机关、乡镇、村组三级党员干部3500余人,在27名县级领导的带领下进村入户,按照“八不纳入”、“六看六比”、“五个优先”的原则,采取入户调查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办法,高质量完成了全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核查工作。全县186个行政村共识别贫困户22221户、59507人,其中低保人口9987人、五保人口1750人,比原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少了1627人。按照一户一册要求,为贫困户全部填发《扶贫手册》。
(五)金融扶贫工作逐步展开。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金融扶贫政策,创新实施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出台《秭归县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实施方案》,明确县邮政储蓄银行为我县的扶贫小额信贷承贷银行,从财政预算资金中安排1000万元作为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为带动贫困户共同致富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1:10的比例发放扶贫小额贷款。扶贫部门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实行全额贴息,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年贴息率按5%执行。继续实施扶贫贷款贴息项目,已完成了项目库备案,纳入项目库的龙头企业共21家,贷款额度28823万元。
(六)其他各专项扶贫工作进展顺利。一是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小型公益设施建设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规划扩建硬化道路22公里的5个项目全部启动实施,已竣工3个项目,硬化公路13.5公里,占工程总量的60.6%,拨付项目工程款530万元。二是扶贫搬迁危房改造林业生态移民工作,今年下达计划20xx户,其中:新建350户、维修1600户,计划总数中,生态移民497人、扶贫搬迁330户、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60户、单亲母亲特困家庭危房改造9户,目前计划全部落实到户,正在组织实施预计年底可全面完成。新建峡口、荒口坪、白云山3个扶贫搬迁居民点,续建居民点6个。三是老区建设工作,下达20xx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老区建设项目7个,扶持资金135万元,项目覆盖7个乡镇7个老区村。四是完成《秭归县“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的编制工作,将重点实施“五大工程”,即片区扶贫攻坚工程、贫困村整村推进工程、贫困户精准扶贫工程、扶贫搬迁危房改造工程、金融扶贫工程。五是开展雨露计划转移培训1008人,其中中职532人,高职476人,兑现补助资金151.2万元。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为扶贫攻坚重头戏。自6月18日在贵州发表重要讲话以来,我县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面行动迅速、措施得力,县委三次召开常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扶贫攻坚工作,10月17日县委县政府召开扶贫攻坚誓师大会,在全县展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决战。一是明确了脱贫目标。提前两年整体实现脱贫,即到20xx年底,全县47个村、6.1万人贫困对象实现“县摘帽、村出列、户脱贫、人销号”的目标。制定了“时间表”和“作战图”,确定脱贫攻坚分阶段目标任务是:20xx年要完成23个贫困村、2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20xx年完成18个贫困村、2.5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20xx年完成6个贫困村、1.6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二是成立了组织领导和工作机构。县委、县政府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全体常委任副组长的扶贫攻坚领导小组,从相关部门抽调6人,组建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组建12个扶贫攻坚作战团,实现乡镇全覆盖,每个团由2-3名县级领导挂帅、1个队长单位牵头、1家规模企业和N个县直单位组成负责乡镇整体脱贫、贫困村摘帽、贫困人口销号;向35个贫困村选派了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70名,省直市直单位分别向我县派驻了4支、8支扶贫工作队。三是全面建立扶贫攻坚支撑体制机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关于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评价办法》、《关于创新建立资金整合机制实施精准扶贫的意见》、《“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工作队考核方案》、16个《扶贫攻坚专项》和47个贫困村《整村推进规划》。
(二)把整村推进当作头等大事贯穿全年工作始终。继续深化“1119”扶贫模式,集全县之力统筹开展整村推进工作,领导格次高、安排部署早、投入力量足、工作效果好。2月4日县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对今年整村推进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研究整村推进资金配套;3月13日,县委办、县政府办下发《关于做好20xx年度帮扶贫困村工作的通知》,按照“1119”模式明确整村推进工作职责任务和考核办法;3月31日,全县整村推进工作现场会在九畹溪镇召开,县委书记卢辉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对整村推进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5月底以前,各联村县领导都带领“1119”帮扶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深入贫困村召开整村推进工作专题办公会,一村一纪要;县委督查室、县政府政务督查室与县扶贫办联合开展“1119”帮扶督办,确保各村项目落实、资金到位、启动顺利。
(三)精准扶贫到户模式愈加成熟。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坚持在扶贫中把“精准、到户”挺在前面。一是精准识别,择贫而扶。进一步摸清找准扶贫对象,对全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全面核查。二是分类施策,因户施法。按照“四个一批”的`要求,分类制定精准脱贫计划,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解决6294户、19121人的脱贫问题;通过扶贫搬迁,解决3728户、10627人的脱贫问题;通过低保政策兜底,解决6302户、13299人的脱贫问题;通过医疗救助扶持,解决5897户、16460人的脱贫问题。三是重症猛药,极贫重扶。提高贫困户实施项目补助标准,对贫困户实在行扶贫政策叠加,让贫困户既要享受普惠制,更要享受特惠制。要求当年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产业发展项目扶持贫困户的数量必须占扶持总户数的50%以上,受扶持的贫困户资金补助标准高于一般农户;每年为10个贫困村安排专项到户资金200万元,用于500个贫困户精准扶贫;将贫困户搬迁建房补助标准由每户1.2万元提高到2万元。四是帮其所需,扶其所长。在扶持项目的选择上,结合当地实际和贫困户意愿,安排适合农户脱贫增收的具体项目,帮助建立稳定脱贫的支柱产业。对有富余劳动力的贫困家庭纳入雨露计划给予资助,对留守在家的贫困劳动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对需要改善人居环境的贫困对象,实施扶贫搬迁、危房改造、“一建三改”等项目。对临时因灾因病因教育返贫的贫困人口实行政府救助和社会资助,让其平稳渡过困难期。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救助式扶贫,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同时,党员干部帮扶贫困户全覆盖,帮扶一户、脱贫致富一户。
三、20xx年工作目标及主要措施
(一)目标任务
20xx年计划减少贫困人口20xx0人,启动实施23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工作和4个特困村脱贫攻坚行动,扶持3个老区重点村建设,完成扶贫搬迁危房改造1500户,发展和改造多种经济林10000亩,扶持5-10家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训转移劳动力1000人,新建、续建10个扶贫搬迁居民点。力争金融扶贫贷款规模达到5000万元以上。
(二)主要措施
一是咬定目标,克难攻坚。紧紧围绕“23个贫困村出列、2万人脱贫销号”的目标任务,做好新一轮扶贫攻坚顶层设计,建立目标任务倒逼机制,出台超常规的办法和措施,切实做到资源配置向精准扶贫聚集,政策措施向精准扶贫集中,项目资金向精准扶贫整合制定出台“1+16”扶贫攻坚精准扶贫政策支撑机制。通过组建扶贫攻坚作战团和扶贫驻村工作队、组织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动员社会力量扶贫帮困等措施,凝聚各方扶贫力量,集中精力打好精准扶贫整体战。
二是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继续深化完善“1119”扶贫模式,坚持扶贫规划管总,项目围绕规划定,资金跟着项目走,实行跨部门、跨年度、跨层级的统筹,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按照“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出水”的原则,先收后放、先统后分,突出重点、集中投入、整合资源、统筹推进精准扶贫各类项目实施。充分发挥扶贫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汇聚一切可用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向精准扶贫聚集,形成“国家补助、单位帮扶、信贷支持、群众自筹、社会捐赠”的扶贫开发多元投入机制,力争23个贫困村村平投入达到1000万元以上,着力解决贫困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瓶颈问题。
三是靶向治疗,分类施策。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把精准扶贫到户贯穿于扶贫开发工作的始终。按照“四个一批”的要求,分类制定精准脱贫计划,落实到村到户到人。认真分析农户致贫原因,逐户制定扶贫措施,实行一户一策、一户一扶、一户一帮,既解决贫困户当前困难,更要实现长远稳定脱贫。提高贫困户实施项目补助标准,对贫困户实行扶贫政策叠加,让贫困户既享受普惠制,更享受特惠制。大力实施安全饮水、电力保障、危房改造、产业扶持、扶贫搬迁、雨露计划、小额信贷、技术培训、政策性保障、干部帮扶“十到贫困户”工程,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推进贫困户更好更快发展。通过对贫困户的重点扶持,提高发展能力,增强造血功能,确保实现“扶持一户,脱贫一户,致富一户”。
四是考核督办,狠抓落实。紧紧围绕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队驻村帮扶和党员干部结穷亲等精准扶贫目标任务,积极配合县委督查室、县政府政务督查室加强对精准扶贫工作的督促考核,实行一季一督查、半年一通报、一年一考核,确保精准扶贫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五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大力宣传基层干部群众自强不息、自力更生、决战贫困的先进典型,及时总结推广扶贫开发改革创新的先进经验和扶贫模式,大力弘扬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凝聚正能量,营造好氛围,引导和激励社会各界关注扶贫、参与扶贫。
村精准扶贫工作措施总结通用3
近年来,贵州省威宁县不断总结扶贫经验,加大扶贫力度,创新工作思路,探索新的扶贫模式,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今年以来,威宁提出了“12346”工作思路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有序开展。
立足一个中心
以扶贫对象稳定脱贫为中心。威宁把“六个到村到户”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立足于扶贫对象稳定脱贫这个中心,积极创新扶贫方式,对贫困人口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对扶贫对象精准化扶持,摒弃了“穿开发新衣,走救济老路”,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突出两个重点
以对象识别为重点。根据贵州省、毕节市的安排部署,威宁立足“五个结合”(即结合“”规划、结合前期调研情况、结合扶贫工作实际情况、结合乡镇具体情况、结合威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启动了全县141个类别村和30.53万贫困人口的识别工作。在识别工作中,严格按照省、市明确的识别贫困户九个步骤和识别贫困村“一高一低一无”(即行政村贫困发生率高于27%,行政村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4819元,行政村无集体经济收入)的要求进行识别。
以建立帮扶台账为重点。通过详细记载扶贫对象的姓名、家庭人口、所在乡镇(村)、收入情况、收入来源、帮扶责任人、帮扶内容、帮扶目标、帮扶措施、帮扶进展等情况,建立统一标准的帮扶工作台帐,以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帮扶措施的制定、帮扶目标任务的设计、帮扶成效的.实现等情况。帮扶台帐的建立有利于准确了解帮扶工作的开展情况,有利于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利于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
把握三个结合
与“威宁试点”工作有机结合。把“六个到村到户”暨精准扶贫工作和“威宁试点”工作结合起来,在全面推进“扶贫开发、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实践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先行先试,创造和积累新的经验,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把“六个到村到户”暨精准扶贫工作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群众路线最实在、最具体、最直接的行动和内容之一,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践行群众路线,沉下去、接地气,洗心灵、提境界、锤炼自我,真心实意为贫困对象查实情、办实事。
与“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把“六个到村到户”暨精准扶贫工作与“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计划的建设资源,不断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建立四个机制
建立健全帮扶机制。以今年全县6万人脱贫为首要目标任务,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充分进行资源整合,以“六个到村到户”为主抓手,制定了相关帮扶计划,建立了帮扶台帐,确保贫困村、贫困户扶贫措施全覆盖。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强化扶贫项目监管,积极落实省财政厅和省扶贫办将目标、任务、资金、审批权下放到县的“四个到县”政策,确保所有扶贫项目覆盖到户。强化扶贫资金监管,严格执行《贵州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实施细则》,及时更新“贵州省涉农资金监管系统”数据。
建立健全进退机制。通过民主评退、返贫核查、落实政策三个步骤来建立扶贫对象进退机制。对识别出来的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帮扶范围,落实帮扶责任人并按规定落实扶贫政策;属于民政救济范围的,及时给予救助;已脱贫的扶贫对象,取消其享受的扶贫政策。
建立健全督查机制。将部门和乡镇“六个到村到户”暨精准扶贫工作纳入动态跟踪督查考核体系,分时间分阶段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考核,考核结果在全县范围内通报,并作为干部工作业绩和提拔使用的依据,对扶贫开发工作不力、工作滞后的单位部门党政主要领导实行问责。
做到六个精准
结对帮扶精准。采取“百个单位扶村、百家企业帮村、百所学校助村”的方式,按“4321”开展干部接对工作,确保全县干部职工和贫困户真正结成帮扶对子,做到“一村一同步小康工作队、一户一脱贫致富责任人”。目前,已将8227名干部职工与14523贫困户60001名农村贫困人口结成帮扶对子。
产业扶持精准。紧紧瞄贫困村、贫困户,根据产业分布特点,按照凉山类型区、半凉山类型区、河谷类型区三个地型类别,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对每户贫困户实施1-2个优势产业,确保其增收脱贫。
教育培训精准。紧紧围绕贫困乡村“一户三人”培训计划(即1户1人接受中职以上学历教育或者1户1人接受培训后转移就业或者1户1人掌握农村实用技术),坚持“四个需求”培训原则(即按照项目需求情况进行培训,按照乡镇需求进行培训,按照产业发展需求进行培训,按照劳动力转移就业需求进行培训),确保实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农村危房改造精准。对今年贵州省下达的11828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结合20xx年度减贫任务,按照“四早”(即早宣传、早发动、早实施、早竣工)和“六公开”(即改造政策、改造对象、贫困类别、补助资金、建房标准、改造时限)的工作要求,及时开展分解指标和工程建设工作。
扶贫生态移民精准。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先易后难、有序推进的原则,结合20xx年度减贫任务,精心实施今年下达全县的723户3163人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任务,确保“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
基础设施建设精准。以贫困村、贫困户为主要目标,以村镇和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完善农村居住条件和生产生活设施为抓手,打造农村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村容整洁、管理有序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体系。
村精准扶贫工作措施总结通用4
一、高度重视
全国20xx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国家“十三五”头等大事,是书记工程,是全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二、任务目标
让所有学生享受幸福,让学校建设达到标准,让田凤坪村所有贫困户按时脱贫。
三、具体措施
1、成立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具体分工,落实主体责任和主要责任。
2、用好国家对贫困生的关爱政策,建好贫困生台账,制定好资助方案,把资助金用到需要资助的学生身上,精准资助;让贫困生享受到国家的关爱,享受到国家富强的红利;学校党支部建立贫困生帮扶机制,每名党员教师每年至少帮助一名特困生。保证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让每位学生都过得幸福。
3、做好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建设好留守儿童爱心之家,设立大屏幕可视通话视频,让留守学生每月能与远在他乡的父母近距离的通话,享受到父爱母爱;确定班主任老师就是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每月与留守儿童谈一次话,了解他们的心声和需求,及时与他们沟通,做到爱生如子。让留守儿童的.父母安心放心的在外打工挣钱,早日致富。
4、抢抓农村学校“改薄”和“标准化建设”机遇,改善办学条件。力争在20xx年建一栋教师周转房,解决教师住宿难问题,对教学楼进行维修,确保教学功能室的利用。
5、做好田凤坪村贫困户的扶贫扶智工作。一是入户摸好底建好册,二是精准帮扶,主要是做好种植、养殖技术指导,做好脱贫规划,帮助争取社会帮扶资金,根据家庭实践情况适当进行资助帮扶。三是每年保证入户走访不少于3次,随时了解情况,适时进行指导帮扶,确保按时脱贫。
村精准扶贫工作措施总结通用5
一、立足一个中心
以扶贫对象稳定脱贫为中心。威宁把“六个到村到户”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立足于扶贫对象稳定脱贫这个中心,积极创新扶贫方式,对贫困人口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对扶贫对象精准化扶持,摒弃了“穿开发新衣,走救济老路”,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二、突出两个重点
以对象识别为重点。根据贵州省、毕节市的安排部署,威宁立足“五个结合”(即结合“”规划、结合前期调研情况、结合扶贫工作实际情况、结合乡镇具体情况、结合威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启动了全县141个类别村和30.53万贫困人口的识别工作。在识别工作中,严格按照省、市明确的识别贫困户九个步骤和识别贫困村“一高一低一无”(即行政村贫困发生率高于27%,行政村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4819元,行政村无集体经济收入)的要求进行识别。
以建立帮扶台账为重点。通过详细记载扶贫对象的姓名、家庭人口、所在乡镇(村)、收入情况、收入来源、帮扶责任人、帮扶内容、帮扶目标、帮扶措施、帮扶进展等情况,建立统一标准的'帮扶工作台帐,以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帮扶措施的制定、帮扶目标任务的设计、帮扶成效的实现等情况。帮扶台帐的建立有利于准确了解帮扶工作的开展情况,有利于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利于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
三、把握三个结合
与“威宁试点”工作有机结合。把“六个到村到户”暨精准扶贫工作和“威宁试点”工作结合起来,在全面推进“扶贫开发、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实践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先行先试,创造和积累新的经验,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把“六个到村到户”暨精准扶贫工作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群众路线最实在、最具体、最直接的行动和内容之一,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践行群众路线,沉下去、接地气,洗心灵、提境界、锤炼自我,真心实意为贫困对象查实情、办实事。
与“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把“六个到村到户”暨精准扶贫工作与“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计划的建设资源,不断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四、建立四个机制
建立健全帮扶机制。以今年全县6万人脱贫为首要目标任务,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充分进行资源整合,以“六个到村到户”为主抓手,制定了相关帮扶计划,建立了帮扶台帐,确保贫困村、贫困户扶贫措施全覆盖。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强化扶贫项目监管,积极落实省财政厅和省扶贫办将目标、任务、资金、审批权下放到县的“四个到县”政策,确保所有扶贫项目覆盖到户。强化扶贫资金监管,严格执行《贵州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实施细则》,及时更新“贵州省涉农资金监管系统”数据。
建立健全进退机制。通过民主评退、返贫核查、落实政策三个步骤来建立扶贫对象进退机制。对识别出来的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帮扶范围,落实帮扶责任人并按规定落实扶贫政策;属于民政救济范围的,及时给予救助;已脱贫的扶贫对象,取消其享受的扶贫政策。
建立健全督查机制。将部门和乡镇“六个到村到户”暨精准扶贫工作纳入动态跟踪督查考核体系,分时间分阶段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考核,考核结果在全县范围内通报,并作为干部工作业绩和提拔使用的依据,对扶贫开发工作不力、工作滞后的单位部门党政主要领导实行问责。
五、做到六个精准
结对帮扶精准。采取“百个单位扶村、百家企业帮村、百所学校助村”的方式,按“4321”开展干部接对工作,确保全县干部职工和贫困户真正结成帮扶对子,做到“一村一同步小康工作队、一户一脱贫致富责任人”。目前,已将8227名干部职工与14523贫困户60001名农村贫困人口结成帮扶对子。
产业扶持精准。紧紧瞄贫困村、贫困户,根据产业分布特点,按照凉山类型区、半凉山类型区、河谷类型区三个地型类别,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对每户贫困户实施1-2个优势产业,确保其增收脱贫。
教育培训精准。紧紧围绕贫困乡村“一户三人”培训计划(即1户1人接受中职以上学历教育或者1户1人接受培训后转移就业或者1户1人掌握农村实用技术),坚持“四个需求”培训原则(即按照项目需求情况进行培训,按照乡镇需求进行培训,按照产业发展需求进行培训,按照劳动力转移就业需求进行培训),确保实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农村危房改造精准。对今年贵州省下达的11828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结合20xx年度减贫任务,按照“四早”(即早宣传、早发动、早实施、早竣工)和“六公开”(即改造政策、改造对象、贫困类别、补助资金、建房标准、改造时限)的工作要求,及时开展分解指标和工程建设工作。
扶贫生态移民精准。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先易后难、有序推进的原则,结合20xx年度减贫任务,精心实施今年下达全县的723户3163人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任务,确保“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
基础设施建设精准。以贫困村、贫困户为主要目标,以村镇和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完善农村居住条件和生产生活设施为抓手,打造农村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村容整洁、管理有序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体系。
村精准扶贫工作措施总结通用6
按照新舟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舟镇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总体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特制订精准扶贫工作计划:
一、平远村基本情况
我村位于新舟镇西南端,与汇川区团泽镇接壤,距离政府所在地八公里,县道1.6公里,机场高速2.5公里,共12个村民组,1105户、5140人,耕地面积3248亩(田2756亩、土492亩)、森林面积4500亩,享受低保户86户188人,精准扶贫户105户248人,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农合完成率达百分之九十五,在家劳动力1870人,外出务工1050人,有正式党员76人,20xx年全村人均纯收入8150元,近年来,在上级政府的支持和关心下,争取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完善了五星、华丰、明光三个村民组的硬化公路,解决了远丰、新场、华丰、明光、联合、云丰几个组的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对云丰、明光山塘水库进行了整治,修筑防渗渠5000余米。20xx年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186万元,对100余亩土地进行了平整,修筑平远大坝防洪渠道1240余米、配套硬化公路1260米,人行便道硬化1800米,防渗渠2500米,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大改善。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主要存在于一部分农户天灾、人祸、生病、残疾、子女入学、智障、资金、技术、劳动力缺乏等。
三、帮扶计划
平远村”两委”驻村工作组紧紧围绕“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和“六个到村到户”帮扶措施总要求,通过对贫困户建档立卡,为尽快解决贫困户脱贫特制定以下帮扶措施:
1、救济粮款向贫困户倾斜,
2、镇、村落实帮扶单位责任人,
3、农业技术培训,让贫困户掌握1-2门农业种植技术,
4、向用人单位推荐劳动力输出,
5、争取贴息贷款,
6、招商引资、土地流转、开发旅游项目、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通过以上帮扶措施,达到扶持一户、成功一户、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目的。
四、工作要求
1、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村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
2、要积极协调、精心安排,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帮助种植户协调贴息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3、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紧密配合,对照帮扶计划,积极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加快逐一落实,并及时发现和反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纠正工作中的不足。每月定期向镇扶贫办报告工作实施进度,对在工作中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给本村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村精准扶贫工作措施总结通用7
(一)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开展扶贫工作。即:在扶贫目标上,由主要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调整为解决生存问题和提高发展能力相结合,努力构建"和谐农村";在扶贫内容上,由主要解决贫困人口吃穿问题调整为既解决吃穿问题又解决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问题;在扶贫投入上,由分散使用资金调整为整合资金集中力量解决一些突出问题。
(二)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国家进一步增大扶贫资金投入的机遇,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好农村村道公路的建设,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农户改善生产、生活、生存环境,不断促使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三)坚持因地制宜搞好产业扶贫工程。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发展有特色的种植、养殖业;二是要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作为全镇扶贫开发的.重要工作,实行农科教结合,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特色农业;三是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对我镇现有的产业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四是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注重示范引导,帮助农民切实搞好信息、技术、销售服务,为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创造条件,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四)进一步加大劳务开发扶贫力度。实践证明,劳务开发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为此,我镇将在各村开展不同类型的劳务技能扶贫培训,逐步提高农民工素质,加大农村人口的转移力度,实现转移脱贫。
【村精准扶贫工作措施总结】相关文章:
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11-30
村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03-08
驻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01-28
村精准扶贫实施方案11-13
精准扶贫驻村工作计划11-06
2016关于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08-19
驻村工作队精准扶贫半年总结06-12
精准扶贫驻村工作工作总结03-03
精准扶贫个人报告 个人精准扶贫总结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