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医师副高职称评审个人总结范文
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内科医师副高职称评审个人总结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内科医师副高职称评审个人总结1
在认真贯彻国家中医工作政策以来,根据xx市中医工作会议精神及全县卫生工作部署,使中医工作取得了显着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根据创建工作要求,我们首先抓了中医组织机构的建设。一是我院成立了专门机构,配备了中医专职人员。二是针对全县卫生工作部署制定了具体实施意见,安排布置了中医创建工作。三是建立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一把手”责任制,把创建工作列为重中之重。四是确立了以中西医结合医院为主体的创建龙头。五是区乡镇及村级医疗机构任务到头、责任明确,分级指导,层层负责,使该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配备资源,扎实基础,加强中医硬件建设
硬件建设是中医创建工作的主体,由于我院中医技术资源严重不足、中医药设施设备简陋,这便加大了创建工作的难度。为此,我们认真思考,冷静分析,想办法,添措施,一是采取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和返聘退休老中医重返工作岗位等办法切实解决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二是积极争取资金,有计划地投入,逐步加强本单位设施设备的建设。引进及返聘中医专业技术人员,投入资金数十万元,完成了乡卫生院业务用房的改造及基本设施建设,完善了中医科室的设置,不断加强硬件建设。
三、分类指导,强化软件质量
软件建设是创建工作的又一重要组成部份,为了确保软件质量,我们采取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办法,明确分工,分类指导。使软件建设得到同步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
(一)中医药技术资源及业务用房、设施设备等硬件配置仍然不足,使中医科室的设置及业务的开展明显受限。
(二)中医科业务收入统计仍然未分开单列,使中医药服务量被掩盖,达不到创建标准的要求。
(三)中医科研立项工作滞后,新技术、新项目推广应用力度不够。
(四)软件质量差,特别是中医医疗文件(如处方、门诊登记、病案等)书写合格率明显偏低。未建立门诊病历。中医病床闲置,未得到合理应用。
(五)相关医疗活动记录不全或缺乏,直接影响中医服务量的体现。
(六)药事管理不力,导致中药房、中药库房等科室设置不妥;部份药品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
总之,20xx年的中医工作,成绩是显着的。我们愿发扬成绩,纠正不足,争取来年的中医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内科医师副高职称评审个人总结2
在我院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20xx年里,我科在院领导正确的领导下,围绕我院20xx年的工作主题开展各项工作,在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创建平安医院、医疗护理技术创新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科全体医护人员以医院制定的“核心制度”为指引,锐意创新,奋发图强,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培养人才,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圆满完成了20xx年度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为总结经验,改进不足,现将20xx年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我科全体医护人员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在狠抓业务学习的同时,坚持不懈的学习党的民族政策,深知新疆的稳定是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经济飞速发展的根本和保证。全体医护人员表示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旗帜鲜明的站在反对民族分裂的战线上,努力加强科室内的'民族团结,进一步提高了科室的思想政治意识,增强科室工作人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医德医风方面:
我科一直注重提高医护人员的思想品德教育,提升医务人员道德修养,努力营造和谐的医患氛围。我们认真组织科室医师,反复学习了医院的各种文件及规章制度。提升科室服务质量,树立起优质的服务特色和行为规范。组织科室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医务人员医德规范》以及自治区的医务人员“十不准”,紧密围绕“服务”的基本理念,鼓励服务创新,为患者提供热情周到、便捷高效的服务,切实解决病人的生活和经济方面的困难,坚决杜绝医疗行业不正之风,增强医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工作人员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科及医院在广大患者心中的形象,我们运用多种形式,强化正面教育,普及医德医风和岗位职业道德的修养,经常学习模范人物与先进典型的光辉事迹,发扬先进和模范的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精神。科内定期召开会议,强调安全和质量,每月进行自查自评,对安全以及质量检查不合格表现者给予两彻底:
(1)彻底整改。
(2)彻底查办。
今年我科在医院组织的患者满意度调查中患者满意度均达98%以上,并且患者“零”投诉,我科将更加提高服务质量,继续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贯彻和执行新农合和低保户的相关政策,向患者宣教新农合和低保户在我院的优惠政策,体现我院人性化服务和公立医院服务优势。认真结算患者的病历,做到不漏费,不多收费,及时结算患者的清单,减少患者因结算所造成的不便,使患者得到及时快捷的服务。
三、业务素质方面:
继续沿着“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优势,以专科专病建设为重点,以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为目标”的业务发展思路,把我科的特色项目建设的更加具有优势。优良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医疗服务是我院乃至我科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优良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能推动科室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严谨有序的医疗秩序能够确保医疗质量的安全。
我科围绕着强化本科室的学科建设,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为中心,在思想上转变新思路,在专业上拓展新项目,继续将小针刀治疗项目延展的更加宽广,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如颈椎病、腰椎病、关节炎、肩周炎及软组织损伤,共实施了300多人次,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对于肿瘤晚期胸水患者,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目前已经开展了3例病人,此项技术在我院内系中科室中为首次正规开展。
今年继续深入开展高强度超声聚集刀项目,发挥我科肿瘤治疗的优势,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内科医师副高职称评审个人总结3
一、我科对医务人员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保持高度一致,加强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以《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为指引,自查自纠工作,使每位医务人员都具有良好的医德和医风。
二、我科得到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得到医院的大力支持,对我科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添置了必要的中医设备(脑循环治疗仪、中药雾化机),为成功创建重点专科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加大对中医中药“治未病”的宣传力度,积极推广中医特色重点
专科,开设“冬病夏治”门诊,开展了多项具有传统特色的治疗,如电针、三伏贴、刮痧、火罐、药罐、耳针、艾灸、按摩推拿、正骨等。以满足广大群众对中医防治病的需求。加大对针具严格消毒,实行“一人一针”制,针具为一次性使用,改变以往一针长期应用的局面,彻底解决针污染问题。
四、中医理疗室在其他科室的配合之下,业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得到众多患者对医务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治疗效果的肯定。就诊人群面已经波及虎林、854农场、852农场、856农场,扩展就诊人群面。
五、业务情况:
中医科上半年门诊人次1124(不包括复诊病人)人,住院人数27人较去年有所提高。中医科上半年总收入31.7万元较去年同期27万元提高4.7万元。
六、下半年工作方向
下半年我科准备开展埋线疗法、火针疗法、及蜂疗在风湿性疾病上的应用。脑血管疾病系统评估及康复治疗。膏方防治中医“未病”的临床跟踪等新项目。利用目前科室人才有目的发展个性化治疗,扩展中医科治疗项目。
七、我科工作中的不足
在上半年里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如人员队伍年轻化,诊治经验不足,推拿手法和正骨手法运用不纯熟。诊疗范围局限保守。还需医院给予我科人员外出培训参观的机会,扩展诊疗视野,学习中医传统民间特色治疗及其他新技术。
上述总结,如有不当之处,望各位领导给予批评指正。
内科医师副高职称评审个人总结4
五年,弹指一挥间,经历颇多,感触也很深。这五年,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行动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踏蹋实实,谦虚为恭。做为急诊科的一名医生,心酸与欣慰共尝,以时间为火,以勤奋为杵,把握应急火喉,锻造急救技能,努力使自己成长为一个有修养,有才能的合格医生。
先做人,而后做医生。
先做人,而后做医生。这是我一直以来奉行地行为总则。贯史而览,无论干什么,没有良好德行的人,要么一事无成,要么祸害他人,为人之不齿。尤其一名提壶济世的医生,没有高尚的品德,没有普世的善心,不会成为一名好医生。因此,我为人诚实,乐于助人,尊敬领导,团结同事,和大家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做为医生,我深深地体会到治病救人的神圣职责,是崇高而艰巨的,也是引以为豪的。古语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也是对医生天职的一个很好的诠释。我勇于做人,乐于做医生。
一个没有思想的人,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更谈不上厚德精医了。
作为一名年青的共产党员,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医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在院领导的指导下,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明确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结合我院科学发展的基本院情进行了认真讨论学习。从医德医风到医疗规范常规,从仪表仪容到礼貌用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始终把病人的愿望作为第一信号,把病人的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把病人的利益作为第一目标,时时处处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从内心深处“以病人为中心”。继续提高自身服务形象,改善服务理念。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尊重病人对服务便捷性、人性化沟通等方面的要求,开展“亲情化”、“人性化”服务。强化减负意识,进行换位思考,替患者算账,做到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合理检查。“一手拿着听诊器,一手拿着计算器”,为老百姓精打细算。时刻要求自己对待患者和颜悦色,不愠不火,耐心细致,热切关心。
学习就是生产力,尤其在知识爆炸的年代,医疗技术迅速而不断地更新,做为一名医生,更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这是医疗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能为病患更好地服务的需要。因此,我时刻不忘认真地学习,以自学为主导,参加院内院外业务学习培训,不断的学习,从观察中学习,从理论上夯实,养成了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的良好习惯。反复训练心肺复苏术、除颤、心电监护、洗胃等常规的技术操作,注射泵、输液泵、简易呼吸器的应用。并于2009年在兰州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急救中心进修深造,学习急救理论及实践操作技能。平时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注重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在院刊上发表文章,在省部级刊物上发表论文。潜心搞科研,并使自己参与的科研《陇东南黄土高原边缘区扩张型心肌病肺动脉高压与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关系研究》鉴定为国内先进。更为重要的是,充实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提升了自己的业务能力,并用于临床,为病患解决了病痛,为科室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时获得了职称英语及计算机高分通过的优异成绩。
工作认真负责,稳中力求创新。
在工作岗位上,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支持医院的各种改革措施,从不随便串岗,离岗,不迟到,不早退,站好自己的每一班岗,干好自己的每一份工作,尽职尽责。努力实现,有求必医,首诊负责,重病护送,不辞烦劳的工作态势。对患者的每一疑惑,耐心解释,至致释疑,满意而归。不但从患者的疾病方面考虑,而且从患者的心理,家庭环境,方便程度等方方面面考虑,尽可能的达到患者的最大满意度,为医院树立良好的窗口服务形象。
五年来,共计诊治5600余人,抢救230多人,院前急救300余人次,急诊清创缝合600余人,义诊9次,在周边的群众中,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科室建设方面,思想与制度齐抓,技能与业务共管,保证科室顺利运营,稳步发展。思想教育上针对我们科室工作人员,尤其是招聘员工稳定性差,工作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在生活中相互交流,探究原因,分析历史与现状,让科室人员知道:科室是发展的,不是停滞不前的;从杨院长在我科开座谈会,确认急诊科的重要地位,指明科室的发展思路,确立危重症医学的发展目标,让全科医务人员看到了科室即将突飞猛进发展的暑光,充满希望,充满信心。在工作中,强化工作责任心,增强职业道德感,提高自我价值实现感,树立正确的医疗卫生观,自觉遵守院内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做到小事讲风格,大事讲原则,从不闹无原则纠纷,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理解,工作细化,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团结务实,较好地落实了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临时指令性工作任务。帮助患者解难题、办实事,切实维护患者的正当利益;深入临床一线帮助患者排忧解难,做到随叫随到,加强与病人的联系沟通,建立诚信关系,维护好患者的根本利益。
完善科室制度建设,例如针对我院新楼急诊科分东西两头,首尾不顾的问题,补充建立《急诊科医师岗位责任制度》(试行),明确了各个班次的工作具体任务,明确责任,保证了急诊科院前急救、院内急诊24小时无缝隙工作密度。针对多年来急诊抢救各自为阵,各行其法的抢救方法,统一流程,建立并培训了《急救流程》,为急诊科的规范化发展打下了理论基础。为了实现有奖有罚,提高医务人员的劳动积极性,重新制定了奖金二次分配方案。为了完善院前急救,实现市内5分钟出车的目标,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配合院医疗质量管理部制定了《天水四O七医院年院前急救管理补充办法》,同时规范了院间转动行为,设立了《院间救护车转运知情同意》制度。为了落实《天水四O七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根据我科实际情况,制定了《急诊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暂行办法》,借以约束医生,规范抗生素应用。同时,在一年的工作中实践,实验这些制度的可行性及其效果,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我院急救制度的完善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严格要求医护认真学习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核心制度,尤其对急诊接诊制度,首诊负责制,病历书写制,进行了认真组织学习,并落实到各项工作中,护理部健全和完善了科室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在各种标本采集,给药,输血各种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杜绝了差错的发生。每一项制度都有相关的医务人员监督执行,按月检查。在合理使用药品方面,严格落实医院的规定上限,使药品收入与总收入比持续保持在35%左右。并尽量做到了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占药品的比率在全院经常较低,位于低位。抗生素使用率为25%左右,远低于国家要求的标准。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这五年的生活及工作过程中,还有很多遗憾的地方。首先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不精不深。其次,没做好医院和科室的宣传工作,最大限度的提高我院的知名度。作为一名急诊科医生,业务上急救知识还不全面,对创伤的处理不够成熟。
【内科医师副高职称评审个人总结】相关文章:
内科医师副高职称评审个人总结(精选7篇)11-19
副高骨科医师职称评审个人总结(通用8篇)11-03
呼吸内科副高评审个人总结(精选7篇)11-09
神经内科副高评审个人总结(精选9篇)11-09
呼吸内科副高评审个人总结范文(精选6篇)11-10
卫生副高职称评审个人总结(精选13篇)11-18
评审副高职称个人总结(通用6篇)08-04
护士副高职称评审个人总结(精选8篇)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