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传作文

时间:2022-10-22 13:44:08 自传 我要投稿

【必备】自传作文锦集七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自传作文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备】自传作文锦集七篇

自传作文 篇1

  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母亲是人民教师,父亲是大学毕业生。我今年已经13岁,在读初中。

  小时候,大人们常说我调皮。四岁那年,母亲给我讲鲸鱼的故事,听着听着,我不相信妈妈说鲸是最大的动物,我便哭着闹着要妈妈抓来给我看。

  刚上小学时,我仅有五岁。有一次,老师拿了一本关于宇宙奥秘的科幻书籍给我看,我爱不释手,读到那些充满神秘感的宇宙世界,真是既刺激又满足。虽然有些字还不懂,可还是津津有味地阅读下去。我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喜欢上读书的。

  小学毕业后,我进入了中学。虽然学习任务繁重,但我的阅读的兴趣还是有增无减。现在,我阅读的范围广了,不只读了小学时代的《创新作文》、《小学生》、《小泥猴》等,还读了一些“大”书。我一知半解地坚持读完小说《西游记》、《水浒传》等。之后,我又读了趣味十足的科普书《十万个为什么》、《奥秘》等,断断续续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家中的书远远满足不了我。于是,我就去书店看,星期天,一去一蹲就是半天。只要有点空闲,我都会去看书。在书的海洋里,我如饥似渴地阅读。从书中,我结识了张海迪、保尔,他们顽强的精神鞭策着我;读完《上下五千年》,我初步了解了历代王朝的故事;读完《十万个为什么》,也读懂了世界的千奇变化。

  读的书越多,懂的知识越多。现在的我觉得不可一日无书,书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有人说我说话幽默、风趣,我想:这大概同看书有关吧!

  读书让我懂得做人的道理,让我获得快乐,伴随着书香,我会追求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自传作文 篇2

  这是我的一个读者写的读后感,很感人。真挚的东西总能唤起真挚的情感。近日,在上海图书馆看到贵社出版的《海伦凯勒自传-珍藏版》。想起,十几岁上中学时,为了增加阅读量,我曾看过一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英语小册子(也许是英语简略本),印象并不深。这次阅读起海伦的自传,书信、演讲,以及她老师的书信,出乎意料地令我感慨万千,达到不得不说几句的程度。“

  耶稣说,人要是进天国,必须像小孩子一样。”看着如今的孩子,我真不好理解这句话。细读海伦凯勒的话语、书信和她老师对她言行的记录,我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位天使,她被囚禁在聋哑盲的牢笼,本来是个凶猛蛮横的小野兽。但某天,冰凉的流水淌过手臂,老师同时比划出“water”这个字在手掌,这让海伦看到了心智上的一点微光。“当场,海伦呆在那里半晌不说话,然后突然趴在地上,问老师‘大地’怎么说,‘树木’怎么说。”她此后,开始没日没夜的求学知识,追求真理,以致大家都怕她学伤了幼小的身体。在她成长过程中,老师苏利文小姐,是她当之无愧的拯救者,而苏利文背后的慈善机构、善良的人们,更是努力精心浇灌这株罕见的灵苗。我从她本人的故事、书信、以及老师的书信,一本书中,先后三轮,看到了海伦如何越过重重艰难,挣脱牢笼,最终像天使一样,自由自在翱翔于人间的故事。说她是天使,因为她的极其善良和纯真。她丝毫没有小大人般的语言。很多最美妙的词语,如同“山的帽子”(云),“行走的藤”(活藤),都是她幼年的首创。她通过鼻子闻花香草味,通过屏息听音乐流淌,通过脸贴玻璃墙体会尼亚加拉大瀑布的澎湃,更通过手掌感受天下万物(1893年美国世博会主席批准她可以触摸一切展品,她甚至在刚果厅的废砂石中找到了一粒货真价实的金刚钻)....她甚至凭嗅觉和平衡感,少年时代就独自泛舟于湖面。

  尤其令我感动,是她为可怜的盲聋孩童小汤姆,四处筹款的书信。小汤姆开始并不认真学习,海伦焦急万分,她写信给很多赞助人替汤米解释,其用词妥帖,礼貌备至,仿佛是某欧洲国家的小公主在说话。海伦的身体条件是最令人同情的。但细想想,她确实又受到上帝的眷顾。她遇到了好家长和好老师。特别是她的老师,在自己奇迹般获得光明后,谦虚而自信地教授海伦,从身边的点点滴滴教起。数十年来,她们形影不离。老师的品质和修养,确保海伦手心感受到的每个字母,都是正直和高尚的,都是美丽和善良的,读后感《来自天使的声音---海伦凯勒自传读后感》。她爱读书,最爱的是诗歌、罗马史、《荷马》等作品,在这样的保护和滋养下,十多年来,海伦凯勒抵御住了一切外界不良信息的侵袭,一切内心的沾染。她心灵纯洁崇高,反应到她的语言上,也愈发纯正高雅。这真是人类的一个空前的实验,说明“性本善,习相远”的道理。而我们有眼有耳,往往受到外界的各种诱惑,不能专心于追求至善,真正可怜的其实是我们。有位牧师问小海伦,“你知道传教士是什么”,她毫不含糊的回答:“就是读好书,并大声劝诫别人做好人的人”。该牧师立即将这句话记在圣经讲稿上。还有位女士感言,“我愿意抛开家中一切财产,好让这个全身上下洋溢着喜悦的女孩子一直陪在我身旁”。

  前不久的电视“中国首届达人秀”上,我们为“小大人”张逢喜老三老四的言行发笑。但那个孩子的语言,一笑过后,往往索然无味;我们也震撼于无臂青年刘伟,他用脚弹奏生命的钢琴。但刘伟的名句“不是痛苦死去,就要精彩活着”,背后,还是有着无法掩饰的悲怆阴影。令人惊讶的是,100多年前,海伦凯勒,身受更大的残疾和痛苦,却过比谁过得都开心,都丰富,都有成就。难怪丘吉尔称她为“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女性!”也感谢贵刊,精选此书,推荐给中国的广大英语读者。这本书,英语极其正宗、简洁、精妙,可令读者领略美国人从“呀呀学语”开始,直到“气势如虹”演讲一路学成的点滴过程。单从学英语来说,就是一本极好的教材。海伦十岁起就学会了法语和德语,精通到阅读名著毫无障碍的地步。作为正常人的我们,外语学习,从小学-中学-大学一路过来,还是时常捉襟见肘,不能从容自如,真是应该深深反省检讨。让我们记住沙利文老师的那些方法,特别是她和学生共同的体会:“首先要感兴趣,要多用身边熟悉的事情去记忆单词和句法,学语言是为了表达内心的感受,要用强烈的.感受去加深对单词的印象和理解。”

  最后,我希望此书得到好好的宣传推广,让每个人心中的天使,都能冲破世俗和妄念的牢笼,愉快飞翔在充满阳光和鲜花的天空。

自传作文 篇3

  这是我——桂昀的一首小诗,是我对童年、对绘画的感触。我从小就喜欢写写画画,每天的绘画课一点点地记录着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五彩缤纷的童年生活。我从上幼儿园起,开始接触画画,有儿童绘画、剪纸、手工、水粉版画,到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开始学线描。渐渐地,我对绘画有了更大的兴趣,绘画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生活在清华园是幸运的,这儿就是个大公园,一年四季,美不胜收。春天有牡丹园里的牡丹;夏天有荷塘月色;秋天有校门两旁的银杏;冬天有工字厅的雪景;这些都是绝美的风景。班里不仅组织同学们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参观学习;还让同学们自己当上小小摄影家,拍摄清华大学的建筑,更激发了我对美术的兴趣。

  得天独厚的条件,使我养成了细致观察,发现美、欣赏美的良好习惯。我总能发现一些我们并不留意的一些细小变化。窗外的一丛竹子,一颗枣树,一颗柿子树,在我们眼里再平常不过了,我们平时天天在旁边经过,并没有注意到什么特别之处,但在我眼里,这虽是“一处不起眼的风景”,但是“夏天树木变得生机勃勃,好像在阳光和雨水中吸取了营养,每一片叶子都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你瞧,远处柿子树那椭圆的叶子变得有巴掌大了……”文字描写还不够过瘾,我还试着用画笔把这些美景画下来。现在,我越来越喜欢上了绘画,尽管笔法还很稚嫩,但这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画作展现了我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和丰富想象,相信我会画得越来越好!我怀着一些忐忑的心情报名了清华附小的水木秀场,得到了班主任和教育教学中心老师的鼓励和帮助,感谢附小给了我一个展示才艺的舞台。这次展出的美术作品有《窗》、《手》、《滑板》、《剪纸》等,都是从三年级开始陆续完成的。这些绘画作品形式多种多样、无拘无束、充满童趣,色彩大胆而夸张,展现了我的天真质朴、诚恳和天马行空般的想象。现在我更热爱绘画了,我经常说:“画画可以愉悦我的心情。”

  童年五彩缤纷,我要用我的画笔绘出童年!

自传作文 篇4

  九年前,一个两岁的小女孩牵着妈妈的手,慢慢地走向幼儿园的小小班,刚踏进教室,三十多双目光齐刷刷的望着她那害羞的脸。妈妈把她领到座位前,刚一松手,呜——呜,她哭了。

  那个小女孩就是我,而在我上一年级时,却是另一番情景,我松开了妈妈的大手,牵上了庄锦的小手,一起来到学校报名。三岁时,爸爸接我晚了,我还呜呜地哭。瞧!现在我中午都住下了,要是下午爸爸、妈妈接我晚了,我也不愁,我有许多好办法,我可以给妈妈打电话,去书店看会儿书,有时候还可以自己走回家呢!不过不可以自作主张自己走哦!

  想起二年级的时候,我和庄锦想中午自己走回家。于是,我们在课间还演练了遇到坏人该怎么应对……那时我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我们的举动会给大人一个惊喜。于是我们精心策划的“逃跑”计划,就这样进行了,我们一路小跑回到了家,盼望得到的赞扬却换成了一顿大骂,回到学校后班主任又批评了我们。而现在我们真的长大了,真的可以自己回家了。

  小时候,我常要玩具,妈妈也给我买好多好多玩具。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买玩具渐渐变成了买本子、练习题、课外书等。好怀念小时候的时光啊!

  以前买东西时,必须跟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哼!现在不同了!拿上一元钱(不许多拿哦,这是规定),就可以买上一个甜甜爽口的冰激凌了!不过妈妈常说等你长大了就可以自由支配钱了!

  哦!好像真的是这样!等长大了是什么样子啊?你放心,我一定再“说”给你“听”!

自传作文 篇5

  穿着棉质长袖的我,停留在红似火的枫树下。

  微风拂过,树叶随着风的律动下落,这风中,带着些许凉意。数数看,这已经是我度过的第十四个秋季了。从瓜瓜坠地的嚎嚎大哭,我便打开了人生的篇章透过双眼看到的崭新世界,蓝天、白云、青草、绿树。

  陌生得无一熟悉的地方,可在这里,我去选择了我,一个独一无二的我。高高的个子,简单的打扮,短发时,会稍稍挽起一边的头发至耳后,看上去似乎文文静静的,却从骨子里透露着不羁。不知为何,同学们都说见到我第一眼,就觉得我气场十足,连我自己都被这样的评价吓到,其实跟我玩熟了以后,才知道,原来这人就是一人来疯。

  我是个大大咧咧的女孩,不管是性格,还是在外表上,我不介意别人动我很平常的东西,对待考试,也一样会大大咧咧,常常粗心大意,犯一些不该犯的错误,可是平时,我去很喜欢自己的性格,对待男同学,自己也会当做知心朋友般,好像自己也是男生似的,跟他们称兄道弟,就因为这样,我身边的兄弟并不少。

  我一直都很坚强,不喜欢哭,在我看来,那只是一种抓不着的情绪。所以就算自己伤口再痛,压力再大,自己也会咬咬牙挺过。我不喜欢靠眼泪获取大家的同情,甚至可怜。我希望自己能够靠自己的能力,让别人崇拜,就算现在我还离那里距离甚远,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不放弃。我一定能成功!

  我喜欢串寝,常常会带着许多的零食,等到大家晚上正high的时候拿出来,每个寝室转一转,抖动在手上的零食,不一会儿,便可见底。当零食分享光的时候,充斥在心中的更多是快乐,在我看来,再好吃的零食,也比不上同学们的笑脸。你说不是吗?零食是乐趣之一,对于我这种精力永远旺盛的我来说,跟同学在一起又疯又闹,是寝室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寝室里有叫声的时候,总是会有我。

  后座的男同学,曾回答过这样一个问题,他是个自信的人。当我问他:“你觉得我内向吗?”他马上停下手中的笔,惊讶的看着我,说:“如果你是内向的话,那我就自卑了。”

  我当即捧腹大笑,在别人眼里。我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在别人眼里,我是一个活泼外向的人;在别人眼里,我是个每天都很开心的人。是的,我的心态,决定了我的性格,我的一切。帮随着春夏秋冬的变换,我仍在成长,我慢慢告别以往,同时也在努力改变自己,改掉自己那又臭又倔的脾气;改掉自己对任何事都不上心的态度;改掉自己无所事事的坏毛病。人无完人,我只希望自己能越来越优秀,进入了附中,我边有再一次拥有了向梦想追逐的机会,我要好好的把握,这仅有的一次机会。

  半卷长袖至手肘,半卷长裤至脚膝,哪个站在枫树下,等着再次绽放的我。是我,让我更成长,是成长,让我更我。

自传作文 篇6

  有这样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男孩,每个男孩数学都很好,他也同样;每个男孩英语总能考很好,他也同样;可有几点他不同——语文和体育,每个男孩似乎体育都不错——可他不好;每个男孩语文多少都会不好——可他的语文还可以。总而言之,他就是这样普通而又不同的一个男孩。

  这个男孩有个特点:自尊心强、不服输——从他幼年时到现在的经历,就可看出。

  妈妈送他去上围棋班。入班第一盘棋,他执黑与一个大个子厮杀,棋盘上一片浑沌,黑白交错,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但由于缺乏谋略,他大败,自尊心驱动他的泪腺降下“倾盆大雨”。但他并未屈服,而是熟读“兵书”,当然,他也不会仅仅“纸上谈兵”,还要“实战演习”……终于,在一个闷热的夏日,他再战大个子,执白大胜。

  转眼间几度春秋,昔日棋场上痛哭流涕的小男孩,如今已成为四年级的小学生了。围棋也不再上,倒是经常听到他的房间里传出琴声。他的老师给他留了一首曲子,要求拉会、拉熟,第一次,他向曲子的挑战失败了,但他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卷土重来,终于攻克了难关,赢得了老师的称赞。

  如今,他已经六年级了,学习任务更加紧迫。有一次,老师让他参加一个演讲比赛,他太轻敌,结果却连稿子都背不下来,站到讲台上,他讲得磕磕绊绊,下台时,自尊心的压力又迫使他的眼睛含满了耻辱的泪水……这是他五年级时。时隔大概一年,就是不久前,六年级的他要参加一次演讲比赛,这次他不敢轻视,为了超越自己,他努力地背稿,让妈妈帮他录音,指出错误,他不断地修改,有时甚至不停地一直弄到晚上十一、二点,到了比赛那天,他刚上去有些紧张,但后来,他越来越放松,最后滔滔不绝……下台时,他的眼睛里充满喜悦,不是因为他取得了多好的成绩,而是因为他超越了自己……

  那个男孩就是我——自尊心强,不服输。很快就要升初中了,我不知道那时是否会迎来新的挑战……

自传作文 篇7

  在孤独中回归自我

  人类存在的唯一目的,是在纯粹的自在的黑暗中点亮一盏灯——荣格

  唯有极少数的灵魂拥有宁静的心灵,以洞悉自己的黑暗,而开创分析心理学的大师-荣格,便是这少数之一。荣格以科学的态度,直面复杂而隐微的人性。他自喻为提着一盏小灯在黑夜的浓雾中行走的人; 他探索世界文化中幽暗的深处,从古代的神话。传说和宗教中,来理解人类的幻想和梦境; 他提出的原型理论、集体潜意识、心理类型等概念, 深刻影响了整个人文社科领域的发展。

  不止一次阅读这本书 ,但每次走进这个诚实的心理学家的内心世界,都有新的启迪和发现。

  荣格于自传中称呼自己的童年是一个"拥有秘密的孤单的小孩,"到了80 岁时,则以下列文字表明心迹:"我是个孤儿,举目无亲;我浪迹天涯,我是一个人,与自己对立,我是个年轻人,也是老人。…对每一个人来说,我是必死的,我不在时光的轮回中。"依此看来,荣格对自己的定义由孤儿开始。孤独,孤独感是古今中外不可避免,富含丰厚信息的感受。而荣格,这位心理学的重要开创者如何将自身成长经验中的孤独转化成创造和自由,乃至发展出博大精深的荣格心理学,正是对当今社会提供了一个不同的看待孤独的角度。纵观荣格的生命轨迹,亦会发现是如何将其个人的孤独经验转化为其独特理论的。

  孤单的童年

  这个孤单内向的孩子,花了最多的时间自己游戏和思考,许多影响荣格一生,甚至贯串其终生思想的早期记忆,包含了梦境、自创的仪式、游戏…等,都在荣格的童年时间发生。比如说他常常坐在石头上,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思考着:"我是那个坐在石头上的我呢?还是上面坐着他的石头?"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孩,如此认真的思考这样的抽象问题,的确不是常见的事。这样的提问法,和中国道家思想家庄子,梦后醒来的问题有异曲同工之妙:"我是庄周梦到了蝴蝶?还是在蝴蝶的梦中成为庄周?"

  小孩在成长过程中,大都会创造一些属于自己或是同伴的仪式,这些扮演游戏可以帮助孩子适应当时的环境,或是学习社会化,但是小荣格将这些点点滴滴都藏在心中,并认为自己童年岁月的本质就是"心中藏有秘密"的小孩。他从来不对人说对于耶稣会修士的恐惧,或是对于石头和小人之间的对话,或是三岁时关于*具的梦…这样努力藏住秘密,对他的生命造成一种几乎难以忍耐的孤独。

  一个三岁的孩子,没有将让他恐惧的梦告诉任何人,而选择将秘密藏在心中,这是和一般孩子很不一样的决定,他的本能似乎已经告诉他,他必须一个人孤独的探索这些秘密。可能正由于自身深刻了解保守秘密的痛苦,和经由遗忘秘密可能对人造成的心理和行为伤害,他在后来和病人的工作中,致力了解他人心中的秘密,透过让隐藏的秘密曝光,避免沉重的秘密(如被人格面具压抑而深潜在无意识的阴影)影响个人正常的思考和生活。为了探索人心中的秘密,他并且实际发展出不同的工作法,如:"字词联想"、梦的分析",了解潜意识底下未被意识知晓的秘密…

  在这里我们看到"秘密"对于孤独造成影响的两种面貌,一是因为要保有秘密,而努力培养自问自答、独立思考的特质;二是因为秘密压抑在心中,而造成内心的疏离甚至扭曲,当扭曲的情形越来越严重,要隐藏的越来越费力的时候,则成为精神疾病,这方面已经由弗洛伊德对于无意识研究的发现,而逐渐为世人了解,荣格则在瑞士以字词联想来对这方面做研究。所以荣格认为隐私并不等同于孤独,却是孤独的重要家族。当有秘密藏在心中,不能对人诉说,以荣格的语言就成为:对生命造成一种几乎难以忍受的孤独。心中藏有许多秘密的人,即使在人群中也会觉得孤独,这种情形称为在互动中的孤独。我们从荣格的回忆中,可以看到这种形式的疏离。

  中学时代

  "我觉得自己成了孤家寡人,被迫成为某种对人有威胁的东西,因为这便意味着受孤立,而这对于我来说是更为不愉快的,而我也较以往更为经常和不公平地成了替罪羊。"

  作为 12 岁的小学生,荣格有一次特殊的体验,他认为自己被迫产生了一些恶毒的想法,他极度害怕自己会因此犯下最恶毒的罪:反对圣灵的罪愆。但是他越是反抗思考,力量越是强大,终于,当他抱着进入地狱的决心,让思想直接冒出来而不加以抑制的时候,他看到了坐在天上宝座的上帝,拉下屎来打坏地面上庞大精美而辉煌的教堂。这样的画面对一个努力跟随上帝的孩子来说,真是沉重。他觉得自己是得不到恩宠者,同时又是上帝的选民;既被诅咒,又被祝福。荣格用了强烈的字眼来形容这个情境,而这又成了另一个要被保守的天大秘密,让他更清楚自己的孤独,同时,也和父亲和家人的距离越见遥远。

  另一方面,他认为自己是因为服从上帝、不再对抗,于是上帝才向他显示他的智能和仁慈,给予了小荣格重要的信息:他召唤人们,分享自由,强迫人们放弃自己的观点和确信的事物,好毫无保留执行上帝的命令。上帝反对遵守传统,不论何等神圣。在荣格的回忆中,这个非常重要的经验,从此影响了他对上帝、耶稣、和教会的想法,并认为个人要从自身体会上帝的恩典,否则会陷入他父亲后期所面对的困难:没有实质体会的干枯信仰。从完全孤独中,直接从内在体会上帝恩典,()形容为"回归自我"的完成。

  这种孤独感与一八三三年诞生在孟加拉国地区的拉玛克里希纳的故事有相识之处。拉玛克里希纳试图透过孤独和苦修,一个人住在森林里隐修,历时十二年。他祈祷和静坐的时候,会有小鸟在他头上啄食东西,而蛇则盘缠在他身体上。不管是蛇、小鸟或是拉玛克里希纳,都没有意识到对方的存在。两者不同之处在于:荣格只有十二岁,并且与家人同住。但是感受到的孤独感却是相似的,他以自己的形式,奋力完成内心中与上帝的直接会遇。荣格似乎为我们指出一个可能性,从孤独中完成"回归自我"的旅程,不一定是在遥远的地方,或是远离市集的山林,甚至与年龄无关,而可能更与坚持和勇气有关。正如,中国道家哲学思想——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追求自我完善的生活不一定要到林泉野径去才能体会得到,更高层次隐逸生活是在都市繁华之中,在心灵净土独善其身,找到一份宁静。

  在孤独的极致中,体会到最深沉的交会。

  1913 年和弗洛伊德决裂之后,荣格陷入崩溃,和自己精神上的父亲—弗洛伊德决裂,严重打击荣格,使他陷入后来将近十年的黑暗期。这种陷落的严重程度,似乎是另一种形式的丧亲历程,必须透过长时间的疗伤、自省…才得以走过。但是当他走出这段黑暗时期后,他以自身经验提出中年危机亦即转机的看法,丰厚了自体化历程的理论。这段时间,他与同事朋友们疏离,停止大学的教职,接个案量减到最少,几乎完全从俗世退出。在他的回忆录中提到这段时间他多在湖边散步,观察水中生物、玩沙、玩石…在和自己相处的过程中,他看到内在意象、也听到声音,从看到的景象,他甚至预测到世界大战即将爆发。这些奇特的经历,有人将之描述为荣格的精神分裂过程。

  在此时期,他也遇见了自己的心灵导师——费尔蒙,费尔蒙是一个有翅膀的智慧长者,他在荣格接下来的生命中,一直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在荣格的描述中,费尔蒙则是只有荣格才能看到的个人心灵指导者。

  以荣格的处境来说,他的孤独中有家人环绕作为背景,有拟人的费尔蒙代表智慧的对话者,有整个大自然作为间接的思索对话对象。使他虽在精神上退居个人的孤独世界,生活上仍有家庭支持,内在则有智者和大自然与之对话。在这片交织的立体网中,我们看到退避孤独状态中的荣格,仍有外在世界的存在,他曾经特别提过:"家庭是支持他不崩解的重要因素。"

  荣格形容自己是孤独者,但是从他的回忆录中,我们看到他在伯戈尔茨利精神病院工作期间,有能力聚集众人组织研究机,与弗洛伊德相识之后,担任精神分析学会的第一任会长。隐居湖边的同时,则在附近与友人共组联谊性的俱乐部,一直到后来分析心理学发展起来之后,他组织或是支持参予了各种大小不同的活动,互动的人群涵盖心理研究人员、物理学家、艺术家、政商贵贾、新兴媒体到一般大众。这样的人际互动其实是非常全面而广泛的立体网络,网络中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为分析心理学提供贡献,也在其中找到各自完成自我实现的可能性。

  荣格除了有他自己较为熟悉并认同的内倾人格,同时也具备有和人沟通互动的外倾人格特质。后者让他在往内以自身为研究对象的同时,也同样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希望找到适宜的沟通和对话方式,透过这样的沟通努力,他找到表达自己的方式。摘自原文"在交会的极致中,人有可能会突然体会到最深沉的孤独,而在孤独的极致中,人又可能会突然体会到最深沉的交会。"

  孤独中回归自我

  荣格在自我感到孤独的过程中,渴望了解与被了解,他以此为动力和养分,探讨如何将个体我中感受到的一切,用他人可以理解的语言表达出来,从中发展出理论、概念,最终成为思路严谨又同时保持变动弹性的分析心理学。他在孤独的自我探索中,创造出一个完整的世界,将孤独之感受发挥到极致之美。

【自传作文】相关文章:

[我的自传作文]我的自传作文09-27

【精选】自传作文10-13

自传的作文05-19

自传的作文【荐】05-22

【热】自传的作文05-22

【推荐】自传的作文05-22

【热门】自传的作文05-22

有关自传作文05-27

关于自传的作文05-31

有关自传的作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