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冬至注意事项有哪些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冬季养生讲究一个“藏”字,此时养护好体内潜藏的阳气,来春才能焕发出生机,尤其是冬至节气到来之际,正是阴阳转换的关键时点,此时人体阳气微弱,不好好补养是不行的,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冬至注意事项有哪些,希望有所帮助!
冬至注意事项有哪些 1
勿暴饮暴食
冬至正值岁末年初,很快就会迎来元旦,此节气期间多有聚会,切记不要暴饮暴食。因为此时,阳气最弱,无法帮助身体运化过多的食物。
躲避寒冷
冬至时节人体的阳气太弱,所以身体的抵抗力也较差,这时要躲着寒凉,外出时一定要戴围巾,捂好背、腹和足底,避免风寒的侵袭,才能不感冒生病。
忌房事
在人体阳气虚弱时,宜养精蓄锐,切不可过思邪淫伤身。
忌出大汗
中医认为,大量排汗同时也会耗费大量精气。冬季应顺应天时,注意养藏,安静休养,不宜剧烈运动,大量出汗。
躲避是非
冬季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躲去是非,就能避免因情绪激动引起的突发疾病。
饮食忌咸、辛、辣
冬季养生饮食不宜过咸,过咸会伤肾,损伤阳气。此外,饮食上还要注意不可过食辛辣刺激之物。
晒后背,补阳气
背部是人体督脉所在,中医认为督脉是人体的阳经,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可以在中午找一个向阳的'窗边晒晒后背,全身都会很温暖。
搓后腰,养阳气
腰眼为经外奇穴,位于人体腰部第四腰椎棘突左右3—4寸的凹陷处。双手搓热后,用手掌紧按于腰眼处片刻,再向下重推至尾闾部,每日反复50—100遍,不仅可以疏通经脉、强壮腰骨,还能起到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作用,且男女都适用。
冬至注意事项有哪些 2
事项一:在北方很多冬至的时候都是温度降低到零摄氏度。南方温度也会随着降低,所以大家一定要提前备好衣服,注意防寒保暖,但是衣服不要穿得太过紧了,否则影响身体的血液循环作用。
事项二: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合理的调理,做到不喝酒不抽烟,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不要因为冷了就不吃早餐,吃早餐对胃很重要的。
事项三:冬至意味着变季,很多人在变季的时候都容易生病。所以要时刻注意病情的变化,定期去医院检查,服用必要的药物,控制疾病的'发展,并在问题发生之前进行预防。
事项四:不管身体状况怎么样,都要时刻保持好心态,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很容易影响情绪,而且对肝以及其他器官都有不好的影响。
事项五:要多运动,要避免冷邪的入侵,其次,运动量不应太大。可以在睡前静坐,也可以做做瑜伽。
事项六:不要吃太辣和一些刺激性大的食品,辛辣的食物只会引起阳气和热量,从而导致内部热量积聚和热量散发。
事项七:保证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是养生中一项最主要的环节,早睡可以对新陈代谢促进一定的作用,保证充足睡眠第二天精神状态才会好。
事项八:冬至要选温补类食物。有句话叫:"药补不如食补"如鸡,羊肉,牛肉,鲫鱼等,以上是这些是冬季的最佳选择补品。
冬至注意事项有哪些 3
冬至,夏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传统上冬至半月是喜庆气氛浓重的节期。冬至日这一天,北半球黑夜最长,白昼最短,故又称“长至”(夜长至,或称日短至)。冬至日的前夜称为“冬至夜”。冬至日是数九寒天的第一天,俗谚“冬至交九”,从冬至日开始即进入“数九天”。古时冬至节气是计算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因冬至节以往是仅次于新年的重要节日,所以又俗称“亚岁”。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意指冬至的礼俗如同过新年春节一样隆重。
起居有常
在起居上,应早睡晚起,等待阳光出现才出外活动。同时也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户外活动,防止阳气过度的消耗。
“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冬令时节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养神气,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尽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冬至前后睡好“子午觉”在养生学中具有重要地位,除了保证夜间睡眠,午饭后可适当打个盹,但要避免睡时着凉。其次,要注意防风防寒。再次,冬至节气宜在白天多晒太阳,以利阳气的生长。四、审慎调食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在冬至如果能恰当选择既美味,而又具有补益身体的食物,无疑会让大家接受。在冬至适宜补益的食品中,中医又分为几大类。天寒地冻,首选温补类食物。如鸡,羊肉,牛肉,鲫鱼等。上述几种,均属美味,在冬至可作为进补的佳品。但过多地进食温补类食品,容易上火。进补平补类食物,如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燕窝、蛤士蟆、银耳、猪肝等,这些食物既无偏寒、偏温的特性,又无滋腻妨胃的不足。还有一类滋补类食物,具有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的功效。主要有: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猪脊、海参、龟肉、甲鱼、鲍鱼等。
冬令时节饮食调理,要针对不同的个体,相应选择适宜补益的食品,这样才能达到真正养生的效果。以中医学的角度而言,不同时间里出生的.人,性格不同,因而对饮食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根据我国古代五行形相学认为,人可以分为金木水火土等五行人,每种人的体质不一,食补也各异。
进补禁忌
一忌盲目食狗肉。一些体质虚弱和患有关节炎等病的人,在严冬至节,多吃些狗肉是有好处的。但不宜盲目食狗肉,以免食用狂犬肉,染上狂犬病。吃狗肉后不要喝茶,这是因为茶叶中的鞣酸与狗肉中的蛋白质结合,会生成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可使肠蠕动减弱,大便里的水分减少。因此,大便中的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就会因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而极易被人体吸收。
二忌虚实不分。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虚则补,不虚则正常饮食就可以了,同时应当分清补品的性能和适用范围,是否适合自己。专家认为,进补主要作用是“补虚益损”,而虚又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四种,各有各不同的补法。
冬至时节不宜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避免损伤阳气。可选择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动静结合的运动。
壮不竞时,精神灭想
养生重点是要养心。要养生先养善良、宽厚之心,心底宽自无忧。冬至养生,要静神少虑,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
固先天之本,护后天之气
冬令气候趋寒,天地阳气潜藏,应之人体,冬至亦为人体养精蓄锐的最佳时段。在这个阶段,人类不仅仅在起居方面注重养生,也应重视饮食、药物的冬令进补。
药物养生应以固先天之本,护后天之气为主。所谓“先天之本”即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气充盛,机体代谢能力强,人的衰老速度缓慢;所谓“后天之气”指脾胃为后天之气,又是气血生化之源,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都靠脾胃供给。所以,这个季节的药物养生应以固护脾、肾为重点。用药原则应遵循:多补少泻;药宜平和,药量宜小;注重脾肾,兼顾五脏;分类论补,调整阴阳;掌握时令,观察规律;多以丸散膏丹,少用水煎汤剂;药食并举,因势利导。如此用药方能补偏救弊,防病延年。
冬至注意事项有哪些 4
明天是2XXX年12月22日,星期二,也是冬至时节。冬至是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被称为“冬节和“亚岁。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短,而且越往北白昼越短。从冬至开始“进九,也叫做“数九。冬季时节最适宜进补了,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进补呢?
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话,今年冬令进补,来年三春打老虎。所以说,冬至时节进补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习惯之一。如果我们在冬至时节注重进补的话,不仅可以强健我们的身体,还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和治疗疾病。
在古代有这样的一种说法,叫做“冬至阳生。这也就是说,冬至这一天,阴极生阳,这时人体内阳气正在蓬勃生发,最容易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所以我们在冬季时节要多多进补。那么,我们在进补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冬至适宜进补的人群
虽然说冬至时节进补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好处多多,但是冬至进补也是分人群的。如果你的身体健康,体内阳气很旺,那就不太需要进补了。那么,冬至时节哪些人最适宜进补呢?
1、阳气虚弱的人群
上文说到,冬至这个节气是人体阳气最弱、阴气最盛的时候。如果你是阳气虚弱的人群,那么在冬至前后就特别容易出现手足冰凉、感冒流鼻涕、手上长疮等现象。因此,阳气虚弱的人群特别适合在冬至时节进补,我们可以将干姜、人参、辣椒、羊肉一同煮熟后食用,这样可以增强身体内的阳气。
2、中老年人
很多人上了年纪以后,特别希望自己能够长命百岁,延年益寿成了很多人的追求目标。要想健康长寿,中老年人一定要抓住冬至这个时间,因为这个时候进补,养生益寿的'效果会加倍。进补的基本原则就是,有不足的就要补充。比如说用脑多的中老年人要多吃核桃,而体力消耗比较大的人群要多吃一些新鲜的瓜果蔬菜。
3、患有冬病的人群
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会好奇,什么叫做冬病?其实冬病就是特别容易在冬季发作的疾病,比如说慢性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冻疮和尿多症等等。虽然中医上有这样的说法,就是“冬病夏治,但是冬季容易患上的疾病,最好在冬季就把它彻底治愈。
冬至注意事项有哪些 5
一般来说,肾虚肾亏和阳虚外寒的人群最容易患上冬病,而最好的调理方法就是进补。如果我们在冬至这个时节注重进补的话,那么我们就不容易患上冬季常见疾病。
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过后,一年中最寒冷的天气就要来到。立冬不算冬,冬至到来,才有冬天的感觉。冬至要吃什么呢?冬至的习俗有哪些?下面介绍一下冬至美食,嘴馋的你,冬至的这些美食你吃了吗?
冬至要吃什么
不同的节日一般都有不同的吃俗。一说到吃,历史就十分悠久。冬至吃什么?各地风俗不同,吃的也不一样,为什么要吃这些,说来都颇有渊源。
北方:饺子和馄饨
在北京,有句谚语叫“冬至馄饨夏至面。对于有着“好吃不如饺子习俗的北方人来说,也普遍有冬至吃饺子和馄饨的风俗。吃“捏冻耳朵是河南人冬至吃饺子的俗称,据说是吃后可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里,不会被冻掉耳朵。
不过不同地方的人们对馄饨的称法不一样,广东人把馄饨称为“云吞,湖北人则称之为“包面,江西人称其“清汤,四川人称“抄手。
江南:汤圆
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他们在家宴上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宁夏:“头脑
银川有个习俗,冬至这一天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不过在冬至这一天,羊肉粉汤不叫羊肉粉汤,而叫另一个古怪的名字——“头脑。
五更天当家的早早地忙活起来,把松山上的`紫蘑菇洗净、熬汤,熬好后将蘑菇捞出;羊肉丁下锅烹炒,入味后将切好的蘑菇加在肉丁上再炒一下,然后用醋一腌。这锅汤红有辣椒,黄有黄花菜,绿有蒜苗、香菜,白有粉块、粉条,黑有蘑菇、木耳,红黄绿白黑五色俱全,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浙江:荞麦面
浙江等地每逢冬至这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集齐,嫁出去的女儿也要赶回婆家。家家户户要做荞麦面吃。习俗认为,冬至吃了荞麦,可以清除肠胃中的猪毛、鸡毛。
台湾:九层糕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如意和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熟,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日,集中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
福建:搓丸
“冬至霜,月娘光;柏叶红,丸子捧。这是关于冬至的一首儿歌。这就是冬至暝搓丸子和冬至早以熟的“甜丸子祭祖的民俗。
“搓丸手艺细巧,晋江深沪、石狮祥芝、惠安崇武的渔村妇女,搓丸速度快、质量好,粒粒小如鱼目珠子,令人赞叹不已。在搓冬节丸的同时,还用米丸料捏做一些小巧玲珑的瓜果动物和金锭银宝,以象征兴旺吉祥有财气,俗称“做鸡母狗仔。
贵州: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民间也有“冬至吃狗肉,明春打老虎之说。现在北方,贵州等地区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习俗。
二、冬至进补的重点
冬至进补不仅分人群,同时也有一定的侧重点。我们不要盲目地进补,反而会适得其反,伤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1、注重御寒
冬季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寒冷,很多人都特别怕冷,很容易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因此,在冬至这个节气,我们进补的重点就是御寒。
据科学研究表明,人体怕冷与体内缺乏矿物质有关,我们在进补时一定要补充充足的矿物质。中医上有这样一句话,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偏食,多吃点富含钾、钠、钙等矿物质的食物。
同时,冬季天气寒冷,身体各种机能都会减退,我们这个时候要增加身体的热量供给,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食物。
2、注重防燥
冬至进补除了要注重御寒以外,还要注重防燥。因为冬季气候比较干燥,很多都会出现口干舌燥和皮肤干裂的症状,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补充一些维生素B2和维生素C。我们可以多吃一些动物的内脏和新鲜的瓜果蔬菜。
三、冬至进补的误区
冬至时节快到了,每个人的进补方法都不一样。虽然说,冬至进补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很多人在进补的时候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小编在这儿给大家盘点一下。
1、用进补代替锻炼
俗话说得好,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非常有好处。有的人觉得,冬至时节最适合进补,那就意味着我们只要进补,不需要锻炼了。其实,运动可以改善体质虚弱的症状,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如果我们光注重进补而不加强锻炼的话,这些滋补品也不容易被人体吸收。
2、补品越贵越好
很多人都会受到“一分价格一分货的影响,他们认为,补品越贵,那么滋补的效果肯定会更好。事实并非如此,虽然说昂贵的补品中加入了一些价值不菲的中药材,比如说藏红花、虫草、鳖甲等等,但是这些都是没有针对性的用药,滋补效果并不是特别显著。另外,昂贵的补品中中药材的添加成分非常少,并不具有明显的保健功效。
【冬至注意事项有哪些】相关文章:
冬至活动有哪些12-23
广州冬至习俗有哪些12-25
江西冬至的习俗有哪些11-08
苏州冬至习俗有哪些10-25
莆田冬至习俗有哪些12-21
东莞冬至习俗有哪些12-22
分娩注意事项有哪些03-08
喝汤有哪些注意事项12-03
潮汕的冬至文化习俗有哪些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