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节气的习俗有哪些
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它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小雪节气的习俗有哪些,希望有所帮助!
小雪节气的习俗有哪些1
【关于小雪节气习俗有哪些】
1、吃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2、腌腊肉
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3、吃刨汤
小雪前后,土家族群众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热烈的气氛。吃“刨汤”,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在“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中,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称为“刨汤”。
4、晒鱼干
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干粮。乌鱼群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另外还有旗鱼、沙鱼等。台湾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小雪节气养生小常识】
1、防寒保暖要做好
从这个节气开始,东北风刮得多了,由于气候虽冷却还没到严冬,很多人不太注意戴帽子、围巾,这样往往容易遭遇受风寒,因此,一定要戴帽子,一定要注意防寒。
2、早睡晚起,睡前泡脚
小雪节气要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寒能力。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冬季应该早睡晚起,最好不要迟于22点休息。如果超过1点还不休息,人的免疫力容易下降,加之小雪节气后气温下降明显,太晚休息更易生病。
3、想健康,多喝汤
冬季进补正是时候,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以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人们常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的方式有很多,而其中汤补可谓是“食补之首”。
4、勤运动,不懒惰
有研究表明,平日里活动量少的人,患感冒的几率比活动正常的人要高出2-3倍。这是因为户外活动时间少,呼吸不到新鲜空气,缺乏阳光照射,会致使身体血液循环减慢,机体抗病免疫力降低,再加上对室外环境的不适应,所以很容易感冒。要预防感冒就要走向大自然,积极运动,强健体质。
小雪节气的习俗有哪些2
一、习俗
小雪节气的习俗有晒鱼干、吃刨汤、腌腊肉、吃糍粑等等,小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是转折性季节,人们为迎接小雪节气到来会举办诸多习俗。
晒鱼干是台湾特有的风俗习惯,台湾有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在小雪前后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干粮,乌鱼、旗鱼、沙鱼等鱼类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
吃刨汤是我国西南部等省地区农村历史悠久的一种民间习俗,在很多的农村地区会有杀年猪的习俗,亲戚朋友聚在一起,将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大家围坐在一起,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热烈的气氛。
吃糍粑是南方在小雪节气时候的习俗,古时候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小雪节气过后,气温会急剧下降,天气也会越来越干燥,此时正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很多地方杀完年猪之后,会留下许多吃不完的肉,于是就按照传统的.方法储备起来,这样还能品尝到肉类不一样的风味。
二、小雪节气由来
按照现代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叫做每年一到农历十月,阳历11月22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240度时开始,为“小雪”节气。亦就是说,自然现象“雪”对节气规律性的反映,亦比较突出,即每年一到“立冬”节气后,阴历十月阳历十一月,开始进入降雪的季节,并将降雪量区分为大小的不同。将每年“立冬”后,开始降雪量较小的雪,称作为“小雪”。其实,我国气象上规定:
(1)下雪时,水平能见距离在1000米或以上;
(2)24小时内雪量小于或等于2.5毫米的雪,皆称作为“小雪”。按照古代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对“雪”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叫做每年一到冬季农历“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所以,从古代开始,人们的这种认识和解释,密切结合农业上的需要,归纳概括叫做“小雪”,列入了“二十四节气”,作为“立冬”后的节气,名为“小雪”。
对冬季“小雪”节气与“候应”,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说,每年一到冬季农历十月“立冬后十五日,斗柄指亥,为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一候,虹藏不见。礼记注曰:阴阳气交而为虹。”
“此时阴阳极乎辨,故虹伏。虹非有质而曰藏,亦言其气之下伏耳。二候,天气上升,三候,地气下降,闭塞而成冬。天地变而各正其位,不交则不通,不通则闭塞,而时之所以为冬也。”
小雪节气的习俗有哪些3
忙腌菜,过年正好吃
南方地区,小雪节气开始要准备御寒衣物、手炉、汤婆之类,同时房内挂棉帘防寒。南京有谚语:“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小雪之后,家家户户开始腌制、风干各种蔬菜,包括白菜、萝卜,以及鸡鸭鱼肉等,延长蔬菜肉类的存放时间,以备过冬食用。
因此一到小雪节气,人们上菜场就比较关心有没有可以腌制的菜。这时,萝卜、雪里红、青菜都长得很好,勤快的主妇们把它们买回家腌,然后曝晒七八个晴日。食用时用滚开水烫,烫上两三次就可以吃了。
这个习俗古已有之。清人著作《真州竹枝词引》中记载:“小雪后,人家腌菜,曰‘寒菜’……蓄以御冬。”真州在今天江苏仪征。杭州人往往也会趁着这个节气开始腌制酱鸭、腊肉。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在小雪这个节气开始腌菜、腌腊肉呢?专家解释,如果天气热,腊肉、酱货很容易变坏发臭。小雪过后,气温基本就呈直线向下的状态,不太会反弹,天气变得干燥。当年,这些东西做好后,刚好就到了快过年的时候,可以拿出来当做年货,慢慢地便成了风俗。
加工制作腊肉的传统习惯不仅久远,而且普遍。每逢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乘鲜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
等7—15天后,用棕叶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进行加工制作。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而成。或挂于烧柴火的灶头顶上,或吊于烧柴火的烤火炉上空,利用烟火慢慢熏干。
十月朝,糍粑碌碌烧
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小雪时节吃糍粑的习俗。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称“十月朝,糍粑禄禄烧”,指的就是祭祀事件。
糍粑由糯米蒸熟再通过特质石材凹槽冲打而成,手工打糍粑很费力,但是做出来的糍粑柔软细腻,味道极佳。有纯糯米做的,也有小米做的,也有糯米与小米拌和做的,还有玉米与糯米拌和打成的。此外,还用黏米与糯米磨成粉,倒在一种木雕模里做的。这种模内刻有图案花纹,俗称“脱粑”。糍粑的制作非常费人力,必须要几个人一起才能制作完成。
上面提到的“十月朝,糍粑碌碌烧”里,“碌碌烧”是非常形象的客家语言。“碌”,是像车辘那样滚动,意思指用筷子卷起糯米粉团,像车辘那样前后上下左右,四周滚动粘上芝麻花生沙糖;“烧”,即是热气腾腾。吃糍粑一要热,二要玩,三要斗(比较),才过瘾,才能体味“十月朝,糍粑碌碌烧”的农家乐趣。
十月豆,肥到不见头
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干粮。乌鱼群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另外还有旗鱼、沙鱼等。台湾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说到晒鱼干,一般要选大鱼,因为小鱼一晒没多少肉。买回鱼后,把鱼去鳞,若鱼身较大,应在脊背骨下及另一边的肉厚处,分别开片,使卤水易于渗透,然后将鱼身剖腹,去掉内脏。将鱼清理干净后,一般不拿水清洗,那样鱼容易坏,如果想洗,洗后必须把水沥干、擦干。
然后,将盐、花椒、大料、陈皮、小茴香放入锅中炒至微黄,均匀抹在鱼的内外两侧,调料多少依自己口味而定。抹完后,便可以将其平放在一个相对较大的容器里面,在阴凉处进行晾置。4到5天后,将容器内的鱼上下翻个,以便调料均匀吸收。如此再过四五天,便可将鱼挂在阴凉通风处,想让鱼干到什么程度都行。
一般两三个月后便可取下来,剁成段,用保鲜膜包起来放入冰箱。
刨汤肉,美味迎新年
“小雪杀猪,大雪宰羊。”包头农村的风俗习惯,每到小雪、大雪两个节气,村民们便开始杀猪宰羊准备年货。无论哪家宰畜,邻居、亲朋都要过来帮忙。杀了猪,东家要用腌酸菜、卤豆腐、宽粉条、沙土豆做一锅猪烩菜,再配上米饭、小菜,略备薄酒,邀请四邻聚餐,寓意团结、和睦、万事兴旺。
少数民族也有类似习俗。小雪前后,土家族群众就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热烈的气氛。
吃“刨汤”,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在“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中,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称为“刨汤”。
土家人所说的“刨汤肉”,指的是刚刚宰杀的猪,经过开水煺掉了毛。虽说已经是死猪了,但是,人们要乘着猪肉还没有完全冷却,也就是还没变成僵硬的肉块前,还是热呼呼,软绵绵的劲儿,即烹制做成各种美味的鲜肉大餐,就叫“刨汤肉”。也有人说这叫“吃活肉”或者“吃活食”。这也体现出少数民族那种喜欢捕获鲜活猎物的天性。
小雪节气的习俗有哪些4
一、吃糍粑
小雪节气在南方某些地方有吃糍粑的习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
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碌碌烧”是非常形象的客家语言,“碌”是像车辘那样滚动,意思指用筷子卷起糯米粉团,像车辘那样前后上下左右四周滚动,粘上芝麻花生沙糖;“烧”即是热气腾腾。吃糍粑一要热,二要玩,三要斗(比较),才最有农家乐趣。
二、腌腊肉
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把多余的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很多地方都有冬季吃腊肉的习俗,尤其是南方城市,更是对腊味情有独钟。
食用腊肉等腌制食品时可适当配些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如青椒、苦瓜、橙子等,既降低了亚硝酸盐的危害,又增加了菜的营养。
三、晒鱼干
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乾粮。乌鱼群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另外还有旗鱼、沙鱼等。台湾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四、吃刨汤
小雪前后,土家族群众开始一年一度的“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给寒冷的冬天增添瞭热烈的气氛。吃“刨汤”,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在“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中,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称为“刨汤”。
北方小雪节气习俗
在过去,北方大部分地区小雪节以后即开始生火炉,烧暖炕,有的地区则不生暖炕,只有冷天里才烧个火盆御寒。俗话说“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小雪节田里的农活已不多,人们就修补农具、做好牲畜的御寒保暖工作,为来年开春做准备。有的还是继续给小麦浇冻水,做好小麦越冬工作。人们也多盼望此时能下场雪,因为有雪覆盖麦田就省去老百姓浇冻水的麻烦,谚语“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蒸馍睡”,“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等,表现的就是小雪节以后下雪滋养保护小麦、冻死害虫的殷切盼望。
北方小雪节气习俗
北方地区小雪节以后,果农开始为果树修枝,以草秸编箔包扎株杆,以防果树受冻。且冬日蔬菜多采用土法贮存,或用地窖,或用土埋,以利食用。俗话说“小雪铲白菜,大雪铲菠菜“。白菜深沟土埋储藏时,收获前十天左右即停止浇水,做好防冻工作,以利贮藏,尽量择晴天收获。收获后将白菜根部向阳晾晒3~4天,待白菜外叶发软后再进行储藏。沟深以白菜高度为准,储藏时白菜根部全部向下,依次并排沟中,天冷时多覆盖白菜叶和玉米杆防冻。而半成熟的白菜储藏时沟内放部分水,边放水边放土,放水土之深度以埋住根部为宜,待到食用时即生长成熟了。
南方地区小雪习俗
南方大地区小雪节气开始准备御寒衣物、手炉、汤婆之类,同时房内挂棉帘防寒。农田里,一是兴修水利,清沟排水,疏通水道,为来年水稻生长做准备,同时翻地,靠降温消灭藏在地里的越冬害虫。小雪以后,家家户户开始腌制、风干各种蔬菜包括白菜、萝卜,以及鸡鸭鱼肉等,延长蔬菜肉类等的存放时间,以备过冬食用。有的人家还会烧糯米储存。如今入冬的腌、风食品已成为商场超市食品架上的美味,其实在过去家家户户都会做。
“小雪”节气注意防寒保暖
小雪,是一个反应气温变化以及天气现象的节气。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从星象角度来说,“小雪”节气间,夜晚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北偏西,而四边形的飞马座正临空,作为冬季星空的标识,猎户座已在东方地平线初露容颜。
古人认为,此时天空中的阳气继续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愈发厉害,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北方适时飘落的雪花,是提醒人们要注意御寒保暖的信号。
民间有很多与小雪有关的农谚,比如“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指的就是小雪落雪的话,来年雨水均匀,没有大的旱涝。此外,下雪可冻死一些病菌和害虫,积雪的保暖作用,也有利于土壤变得肥沃。
北方地区小雪节气以后,果农开始为果树修枝,以草秸编箔包扎株杆,以防果树受冻。萧放说,到了小雪,因为天气变冷,人们会把门窗糊好,开始储存白菜,留待过冬食用。
【小雪节气的习俗有哪些】相关文章:
小雪节气习俗有哪些11-22
关于小雪节气的习俗有哪些09-28
小雪节气的习俗11-13
小雪节气习俗11-18
小雪的节气习俗11-16
小满节气有哪些习俗05-29
小满节气的习俗有哪些05-13
谷雨节气有哪些习俗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