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能力考点: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时间:2022-12-03 13:27:19 资格考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能力考点: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作为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水平、人口、精神文化等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的变化发展产生反作用。下面瑞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能力考点: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能力考点: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是相互制约的关系、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而教育又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即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思想政治方向和为谁服务的问题,并非决定教育的一切。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谁掌握了国家政权,谁就能够控制精神产品的生产,谁就能控制学校教育的领导权,并且通过对教育方针政策的颁布、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经费的分配、教育内容特别是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规定、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任命聘用等实现对教育领导权的控制。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权

  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都是由其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培养出来的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倾向、则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国家的这种要求通过制定教育目的、规定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以及相应的考试评价手段来实现。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教育由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但是,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也有积极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首先,教育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的主要途径。其次,教育通过促进个人社会化来为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体、但又间接取决于这个国家人民的文化程度、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普及教育的程度越高,人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增强人民的权利意识,认识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的政策,推动政治的改革和进步。

  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学校教育不仅使学生传播、灌输一定的政治思想意识,而且通过在校师生的言论行动、学校的教材和刊物向社会宣传一定的思想意识、制造社会舆论,影响社会的风俗习惯和道德面貌等,起着巩固现有政治经济制度的作用。

  二、教育与生产力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开始就和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联系在一起。一方面,生产力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兴办教育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任何社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必须取决于两方面的条件: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生产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即能提供多少劳动年龄人口,多少社会剩余产品,多少可以从事学习的富余时间、以及多少以教育经费形式表现出来的可以用于教育活动的条件:另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包括需要的劳动力总量和各种劳动力的比例、它们分别决定着整个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的体系、结构。

  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要求: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高等中级教育的要求;信息革命后,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制约着教育结构。

  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更新,从而也要求教育内容不断调整与更新。在学校教育中,这一般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学校课程门类由少到多;二是学校教育内容越来越丰富和深化。同时,学校教学所应用的物质技术设备,都是一定的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其性质与水平、范围均是由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生产力对教育有制约作用,而教育对生产力也具有促进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承担着再生产劳动力的重任。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即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从而形成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并且通过教育可以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更多的人所掌握,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广,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宪章”。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生产性工作的能力。

  人力资本理论主要包括:

  (1)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2)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源增长速度快。

  (3)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主要手段,所以也可以把人力投资视为教育投资问题。

  (4)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

  另外,舒尔茨对1929--1957年美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定量研究,得出如下结沦:各级教育投资的平均收益率为l7%;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劳动收入增长的出重为了70%;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国民收入增长的比重为33%。与其他类型的投资相比,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很高。

  三、教育与人口

  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一定地区,具有一定数量、质量与结构的人的总体。人口可以通过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来描绘。

  (一)人口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

  (1)一定的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人口增长率过高使得教育经费和师资质量的平均水平降低:学龄人数增长使得班级人数增加,影响教育质量。人口增长还制约和影响着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战略重点的选择。

  (2)教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之一。

  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很多,发展教育是其中之一,而且被认为是起长远作用的手段。经一些人口学家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全体国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人口出生率的高低成反比。有人在拉丁美洲作过的有关调查表明:有工作的妇女生育率低于家庭妇女:有专业知识的妇女生育率低于一般农村妇女中受过中等程度教育的妇女的婴儿死亡率低于文盲妇女。在我国的有些调查资料中也反映同样的倾向。

  教育的发展为什么能起到控制人口增长的作用呢?

  其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必然与对劳动力的文化要求的提高相关,因此它就刺激了家庭对教育的需要。而家庭教育需求的提高增加了抚养儿童的费用,这就能起到控制生育率的作用。西方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转化的过程已证明了这一点。

  其二,教育程度的提高,能改变人们传统的“多子多福”、“人丁兴旺”的生育观和家庭观。

  其三,教育程度的提高增加了妇女就业的机会、提高了妇女养育儿童的能力。

  2、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人口质量是指人口身体素质、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其中身体素质包括遗传素质和健康状况两个方面、是人口质量中的物质要素。文化修养包括人们的知识水平、智力发展程度和劳动技术水平。道德水平包括人们的思想觉悟、道德修养和合于社会规范的社会品质等。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是人口质量中的精神要素。人口质量是一个表明人口各方面素质综合发展水平的概念。

  人口质量对教育质量的影响表现为间接和直接两个方面:直接影响是指入学者已有的水平对教育质量的影响:间接的影响指年长一代的人口质量影响新生一代的人口质量、从而影响以新生一代为对象的学校的教育质量。

  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人口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的资料显示,我国l5岁以上国民受教育年限仅为7、85年,2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42年,两项平均仍不到初中二年级水平,与美国l00年前的水平相仿,比韩国低近4年。

  我国国民受教育年限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接受高层级教育人口比例过低和初中以下学历人口比例过大。而在发达国家和新型工业化国家中,接受过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人口所占比例较高。如美国和韩国,25。64岁人口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水平者比例分别占87%和66%。其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分别占35%和23%。相比之下,中国2000年25~64岁人口中受高中及以上教育水平者只占18%,受初中以下教育水平的占82%、受小学及小学以下教育水平者比例高达42%。每百人中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人不足5人。

  3、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人口结构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自然结构指人口的年龄、性别等;社会结构指人口的阶级、文化、职业、地域、民族等。

  第一,人口年龄构成制约各级教育发展规模与进程,影响教育的宏观决策和战略决策。人口的年龄结构会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的比例。

  第二,人口的社会结构对教育的影响则更为显著。在阶级社会里,人口的阶级构成直接影响着受教育权的分配。

  第三,人口就业结构制约学校教育结构。所谓就业结构是指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就业人员的比例。教育结构指各级各类学校、各种专业教育的构成。近年来。人口就业结构的变化表现为向服务业转移,向智力劳动转移、从一般技术向高新技术转移。

  第四,人口地域分布制约学校布局。人口的地域分布制约着学校的布局,同时也制约着教育质量。人口地域分布制约着学校的布局和教育效率、一般说来,人口分布合理的地区、教育相应地比较发达:人口密度稀疏的地区,常常出现学校布局不够合理、进而影响教育经费的充分使用,影响教育效率的提高。

  (二)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

  1、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的手段之一

  (1)教育有助于改变人口的性别结构,保证男女性别比例的自然平衡。

  (2)教育可以改变人口的文化结构和职业结构。

  (3)教育有助于人口城乡结构的改变。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任务很重、中国至少需要最终从农村中转移出至少5亿以上人口。

  (4)教育有利于人口的迁移。受教育程度与人口迁移成正相关,即受教育程度越高,人口的迁移倾向越强烈;在农村,从文化程度与劳动力转移的关系上看,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每百人中有912人转移,依次分别是初中每百人8、3人,小学每百人4人,文盲半文盲每百人仅1、5人。

  2、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

  (1)教育可以提高人口质量。教育在提高人口的质量方面的功能首先表现在对青年一代的培养、其次还表现在对成年人的教育上。

  (2)教育可以减少人口数量。一个国家全体国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人El出生率的高低成反比。其原因是,教育事业的发展刺激了家庭对教育的需要、而家庭教育需求的提高增加了抚养儿童的费用,这就能起到控制生育率的作用;教育程度的提高,也能改变人们传统的“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和家庭观;教育程度的提高,也增加了育龄妇女的就业机会和就业需求、减少了生养子女的时间和精力。

  (3)教育可以改善人口结构,实现人口迁移。教育可使无序流动变为有序流动。使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

  四、教育与文化

  (一)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从广义上说,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受到文化中其他因素的影响,同时它也对整个文化起着保存、传承、改造、创新的作用。任何文化特性或形态,如果没有教育就难以延续。

  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第二,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第三,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第二,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第三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二)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

  1、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教育力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特定时空中的文化构成了文化环境、文化氛围,对生存于其中的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发挥着强大的教育作用:二是一定社会的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和课堂文化,对教育活动起着无形又强大的影响作用。

  2、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一方面它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这使它与文化构成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另一方面它的实践者及实践本身又体现着文化的特质,如思想观念、价值倾向和行为方式,这使它成为文化本体。

  (三)学校文化

  1、学校文化的概念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2、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可以再细分成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等。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

  一是学校环境文化、包括校园的总体结构和布局、校园绿化和美化、具有教育含义的教育和教学场所以及校园环境卫生等等;二是设施文化,包括教学仪器、图书、实验设备、办公设备和后勤保障设施等。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主要是指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规章制度和角色规范。

  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学校精神文化可分解为四种基本成分:一是认知成分,即学校这个群体和构成它的个体对教育目的、过程、规律的认识,属于校园文化的理性因素;二是情感成分,是学校这个文化体内的成员对教育、学校、班级、同事、同学、老师、学生特有的依恋、认同、参与、热爱的感情,这种感情内通常包含着很深的责任感、归属感、优越感和献身精神;三是价值成分。即学校校园所独有的价值取向系统,如“忠于职守”、“尊师爱生”以及“严谨、守纪、规范、团结”的价值取向等等:四是理想成分,即学校及其成员对各种教育活动和学生的发展水平所表达的希望和追求,如创造美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得到充分、和谐、全面的发展是许多优秀学校所追求的理想。

  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规范功能,具有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

  (四)学生文化

  1、学生文化的成因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学生,由于特定的身心发展的需求、有着一些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同时某些学生由于身心方面的显著特征,在其生活经历中会存在着不同于其他学生的文化特征。

  (2)同伴群体的影响

  学生多处于青少年时期,有着自己交往的同年龄的群体,在这种群体中,会形成一些共同的价值规范等、构成一种与成人文化不同的文化形态。

  (3)师生的交互作用

  在教师为主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境地、他们就会形成一些与此相应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不同的师生互动模式,可以产生不同的社会气氛和行为方式。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学生所处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是制约学生文化特征的又一重要因素。社会经济地位一般都有着一些特定的思想观念、价值规范等,学生生活在家庭中,其思想、行为也难免受家庭的影响。

  (5)社区的影响

  学生生活的社区对其文化的形成也产生着一定的影响,社区作为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一般总会形成与社会共同体相应的规范与制度,它使得生活在其中的学生在有意无意之中习得了社区的文化特征,并把它带到学校中来。

  2、学生文化的特征

  (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

  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学生从儿童迈向成人的一种过渡性的产物。一方面,它表现为与成人相异的一些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反映出其要求自主、独立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受教师的引导及家长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认同着成人的价值观念。

  (2)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

  学生文化往往都是在日常的相互交往中、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结为一个群体而表现出来。同时,它对学生所形成的影响也是非正式的,学生文化中蕴含着学生群体的价值和规范,这些文化特征构成一种“环境”,影响着处于这种文化情境中的每一个学生。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习得了这种文化。

  (3)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

  学生文化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他们可能会因共同的种族、民族等特征、结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群体,也可能会因共同的社会经济背景而形成独特的社会阶层文化;他们可能会因性别问的差异,在学校中表现出不同的性别文化特征、也可能会因年龄的不同、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显现出不同的社会文化需求。

  (4)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

  从整个学校文化来讲、学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是对学校文化的一种互补。人的生活是多侧面、多色彩的,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是不断地在发挥着作用,从学生文化的不同类型和样式上来讲,年龄文化、性别文化、同伴文化等,也是在发挥各自作用的同时纠结在一起互为补充的。

  (5)学生文化具有调适性

  主要指通过心理凋节和无益情绪的化解、达到身心康乐的目的。学生不仅有求知的需求,还有交往、归属、爱、美的需要,以及自我发展、完善、实现的需要。学生文化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这些需要,使之达到心理平衡,保持心理健康。再者,种种挫折导致的焦虑、忧愁等,可能使学生的心理产生障碍,而学生文化为排解学生的心理障碍提供了一条良好途径。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能力考点: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相关文章: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知识试题及答案07-24

2017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含答案08-28

教资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答案08-09

能力和教育的名言12-27

教育发展报告的内容06-18

教师资格考试复习:教育的产生和发展08-17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心得12-05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总结02-01

幼儿礼仪教育知识09-27

安全知识教育教案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