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文明模范学校自查报告范文4篇
申报江苏省模范学校自查报告范文一
江苏省教育厅:
近年来,在市、县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全校上下迸发出极大的热情与活力,以富于创造、卓有成效的劳动,赢得了学校跨越式的发展,使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先后获得了“市模范学校”、“省德育先进学校”、“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等多项殊荣。
学校占地面积32668平方米,校舍总面积为7168平方米。有25个班级,1500余名学生,由于学校控流工作措施得力,学生巩固率100%,实现了多年无流生的佳绩。现有在职教师95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82人,占教师总数的87%,并且大部分在35周岁以下,是一支年轻向上而又充满活力和拼搏精神的群体。
按照《江苏省模范学校标准(修订稿)》有关要求,我们组织力量对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认真的自查。我们认为,我校已经具备了申报省模范学校的条件。现将我们的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鲜明、具体的办学思想深入人心,教育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我校明确提出了鲜明、具体的办学思想: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办学宗旨,以‘全面育人,发展特长’为办学方针,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舍中人’为具体培养目标。”这一完整的办学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基本精神,体现了全面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我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教育本质、教育功能的深刻理解和追求,在理念上的高度概括。这一办学思想的确立,使我们各项工作的开展,都能遵循正确的方向,建立在坚实、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
近年来,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对办学思想的宣传、普及和研讨,不断加深对其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密切结合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使其日渐深入人心,广大教职工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可喜的变化。
实行依法治教,加强校园和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确保学生违法犯罪率为0%;完善教代会制度,保障民主参政议政和校务公开落到实处,为教育教学“上质量”提供良好的环境。
我们认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是一个根本性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变化,是我校各项改革得以深入,顺利推进的思想基础。回顾几年来我们走过的历程,这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深刻变化所产生的重要意义是极其鲜明和显而易见的。
二.以主体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的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开展,不断深化,取得一定成效。
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实现12年发展规划提出的办学目标,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根本途径。两年来,我们以主体教育思想为理论指导,以教育科研为导向、动力,大胆改革、探索,不断创新,在改进德育工作、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和课程设置改革,加强学科建设方面均取得一定的进步与成效。
1.以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自觉性为切入点,创设学生自我发展的环境与条件,全面推进德育建设。从确立学生是德育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出发,健全了德育领导、组织系统,加强了德育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了全员育人格局和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网络。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舍中人”为龙头,在德育的内容体系,德育形式、渠道、方法、手段体系,德育的评价方法、技术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实验和深入地研究,提高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德育工作呈现出崭新的局面。
2.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课堂教学模式为蓝本,结合我校学生和师资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展开、不断深化,成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教学改革的深入使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了明显改观。
3.稳步推进课程设置改革。主科和副科、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立体课程体系初步形成,技能课、活动课、社会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内容、活动形式、师资配备、配套制度逐步健全,为学生发展个性特长创设了广阔的空间,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使学生自主选择成为可能。
4.围绕校级课题申报制度大力开展教学研究。健全了教研机构设置和管理制度,建立了学校教育科研室,初步形成了以教科室主任牵头,教研组长分头负责的学校教研运行机制,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教研成果,学校整体教研水平有明显提高。
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得到深化,多元化办学格局初步形成,两支队伍建设取得明显进步。
1.完成了学校行政机构调整;逐步完善了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和校内结构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教代会的民主管理、参政议政职能得到加强,学校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2.以学校食堂管理社会化改革为切入点,全面推进了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取得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用人机制、整合校产资源以及校产资源再开发的宝贵经验。
3.干部队伍经过初步调整,在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方面取得一定进展,整体素质显著提高。教师队伍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渐趋合理,校外学习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措施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择优聘任、动态管理的队伍优化机制取得初步成效。
四.学校环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净化、美化、优化的环境建设目标提前实现。
紧紧抓住启动创建“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的发展契机,在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用近4年的时间,耗资300余万元,基本完成校园环境建设的各项任务,学校基本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按照建设“人文校园”、“生态校园”的理念,制定了舍中校园总体规划。围绕创建“古诗词文化特色学校”目标,以古诗词锦句装饰教室和学校的公共场所,营造出浓浓的文化氛围。进一步明确了校园的功能分区和再建项目的风格、色调,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累计投入近100万元,新建了自来水深水井、浴室、学生大餐厅,并对校园给排水、、供电、照明、广播、通讯和闭路电视网等线路重新布局;对锅炉房及附属设备、配电室及附属设施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改造,极大地提高了基础设施的负荷能力,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投入20万元,在全县农村中学率先建成了由三十台高主频电脑组成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开全了信息技术课程。
4.三年累计投入190余万元,建成了成了2500平米的三层教学楼两幢,使目前学校的教学用房能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
五.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思路,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卓有成效
目前“每周一诗”活动在我校开展得如火如荼,我们将把特色创建活动逐步引向深入,准备用三年时间让这一特色项目在我校真正扎根、开花、结果,让每一个跨入舍中的人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古诗词文化氛围。具体措施有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创建古诗词文化特色学校做好各项保证工作。开辟创建工作的宣传教育阵地,利用学校橱窗,定期刊出特色创建的动态、师生的教学及学习心得,形成独特的特色创建氛围。
2、师生全员参与,营造校园浓厚的文化氛围。根据进度,扎实开展好“每周一诗”古诗词背诵活动,要做到“每周一诗”全员参加,不但学生要背上,老师也不例外。班级板报开辟一块“古诗词专栏”。学生人手一册古诗词的课外阅读书,定期交流阅读心得体会。每学年在教师中举行一次“经典古诗词朗诵会”,并让全体学生观看。在每学期期中考试后的第13周开展“古诗词校园文化节”活动,开展诗歌朗诵、背诵竞赛、名句接力赛、以及名句填字游戏等活动,创造良好的创建环境。
以上是我校自查情况的汇报,特申请省教育厅对我校进行考核验收。
创建义乌市“绿色学校”的自查报告范文二
近几年,我校根据义环保[2002]55号文件要求,为创建义乌市“绿色学校”做了许多工作,现以基本达标。请教育局、环保局予以考核。
一、实施“一把手”工程,形成绿色环保教育体系。
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工会、少先队、教导处、总务处负责人为成员的“绿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形成了多角度、多侧面的环保教育管理体系。
二、内容具体,规范明确,各部门工作责任落实。
开展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是一项综合性的需要全方位开展的工作。根据义乌市“绿色学校”考核标准,我们制定了符合学校实际的多项落实措施,责任到人。
三、构建环境教育的课程体系,在各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课程问题。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环境课程体系,包括目标、结构、教材内容、教学模式与评估机制,是落实环境教育的基本保证。
1、确立课程目标
普及环境教育,帮助正在成长为合格公民的小学生,对环境科学综合性的基础知识体系应有较系统的认识;对环境观念(持续发展观念、基本国策观念、环境资源观念、环境价值观念、环境公德观念、环境法规观念)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2、改革课程结构
活动课程的设置纳入正式课程安排,包括知识类、技能类、艺术类、自然类、社会类和环境课题研究等。从内容到活动形式和规模,灵活多样。
3、开展课程实践,注重相关学科的教学渗透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各相关学科(自然、语文、思想品德、美术、社会)的课程纲要和现行的教材均有环境科学知识和相关的思想道德伦理。 学校组织各相关学科协同编写了各学科、各册教材、各章节有关环境科学知识的纲目,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序列,明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纳入各学科的教学计划。
四、拓宽各种渠道,寓“绿色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1、突出视听功能,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学校把环境宣传作为环境教育的切入点,如在校园内设立环保教育宣传栏、环保宣传标语(牌),班级进行环保板报竞赛,不断为环境教育营造浓郁的氛围。
学校经常性利用多媒体教室、电脑室、组织学生观看远教环境教育录像片、光盘资料,并将学校组织的各种环保活动及时录像,及时播放。学校广播台开办了《环保之声》固定栏目,定期向全体师生广播,使之成为学校环境宣传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2、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开展环保知识教育
学校把环境教育当成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每周一升旗仪式国旗讲话中,加入“珍惜地球上的有限资源”、“爱我星期天、爱我清水”,“以实际行动清除地球上的污染”等内容,使环境教育渗透到国旗教育中,提高了师生的环境意识。
3、结合重大纪念日,积极组织开展专题活动
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四、二二”地球日等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
4、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扩大环境教育的成果
学校坚持每学期组织同学们净化、绿化校园,利用节假日组织同学走上街头进行卫生清扫和环保宣传活动。
五、美化校园环境。
1、做好绿化、养护工作。
2、有效控制学校自身产生的污染。
学校多年来通过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使全校师生环保素质得到大大提高,环境保护教育宣传蔚然成风,环保宣传、环保实践、环保监督已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临澧一中“湖南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建设”自查报告范文三
临澧一中是湖南省首批挂牌的省属重点中学,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强师为根本,以教育现代化为突破口,全面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办学思想,瞄准建设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一流实验学校的目标,一步一步,不间断地进行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努力,到目前为止,我校各种硬件设备齐全,性能先进,而且软件数量充足,管理和使用也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现对照《湖南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建设”标准逐条自查,报告如下:
一、环境建设 (自评22分)
a1、网络化环境 (权重4分,自查4分)
2000年,学校校园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和扩建,与此同时,学校投资近200万元建设学校千兆校园网。从位于教育技术楼的中心机房出发,七条光缆主干线,稳定、高速的思科设备和遍布校园角落的600个信息点,构筑了校园内数据通信的高速信息网络环境,开通了教育教学、办公管理的高速公路,接入了internet。随后又建立了临澧一中学校网站,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internet访问我们。
学校网站使用顶级国际域名:
公用ip地址为:218.75.148.137
a2、计算机教室 (权重4分,自查2分)
全校共有学生用电脑222台,其中三个电脑室192台,学生信息课理论、演示、操作课的比例为1:1:2,上机完全保证一人一机,为了扩大规模,改善条件,增加学生上机机时,在新校区设计了8个机房。
a3、多媒体教室 (权重3分,自查3分)
多媒体教学是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我校先后建立了两个固定多媒体教室和两套便携式多媒体设备,允许同时开设四堂多媒体教学课,四套设备都为进口品牌设备,虽然使用极为频繁,但从未发生故障,其中一个固定多媒体教室具有远程教学功能,其中上课可以在校园网上甚至在internet随处观看,两套便携式多媒体设备更是使用方便,在课堂教学上成为一道流动的风景。
a4、教学软件制作室 (权重3分,自查3分)
网络环境的高速、高效和资源的高度共享,进一步激发了教师学电脑、用电脑的兴趣,鉴于学校管理、备课、制作课件等多方面的需求,学校先后添置了105台办公用电脑,其中80多台用于教师备课和制作课件,同时配置了大量的教学工具软件。
如:
a5、电子阅览室 (权重2分,自查2分)
学校电子阅览室设在学校图书馆,分为文理两个,各有电脑16台,学生可在活动时间在电子阅览室查阅资料或是阅读电子刊物。
学校有近千册的电子读物,包括国内外文学经典,哲学名著,科技博览等。
a6、闭路电视系统 (权重2分,自查2分)
学校在2000年全面维护了校内闭路电视系统,全校各班级能接收包括中国教育台在内的三十套个节目和八个自办节目(因设备部分损坏,现只能开通二个自办信道)。
近几年来多媒体教学逐渐的取代了常规的电化教学,我校每个教师均有两个信息点,全方位实现了班班通,教室可以点播课件、视频、电视节目等。
节目制作方面有一整套的现代化的摄、录、编、放设备,大多数都是先进的数字系统,包括数字摄像机、数字录放机、数字特技机、松下编辑机、其它附属或是配套设备
a7、语音实验室 (权重2分,自查2分)
语音教学室两个,一个是带显示器的可以同步播放视频、动画、课件等多媒体信号的数字语音实验室,一个是功能齐全、稳定的传统的模拟语音实验室,设备由国内著名的长海集团提供。
a8、常规媒体设备 (权重2分,自查2分)
除开今年扩招班级外,其它班级的教师都配有29吋电视机、独立使用的玻珠1.5米的专业屏幕,同时学校校园网接入了各个班级,每教室有两个百兆信息端口,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校园网深入到各个班级,同时学校配置的便携式多媒体投影设备为开展电化教学提供了方便、经济的解决方案。
a9、学校管理系统 (权重2分,自查2分)
学校注重管理上的现代化,1992年就开始了教育、教学的计算机管理,添置了科利华的校长办公系统。随着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不但提高,学校先后配置了科利华校园网管理平台,科利华的备科系统,先后在图书、财务、教务、档案、设备仪器各方面实现了计算机管理,特别是我校的图书馆网络,在5年前就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被多家国家级、省级报刊报道为“全国第一所使用网络借阅的农村中学”。
二、资源建设 (自评19分)
b1、教学软件 (权重5分,自查5分)
为了更好的利用学校现代教育设备,共享国家教育先进的教育资源,每期都订购了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等学科电子教材,累计资源已达到300张cd。
学校有不少于20g的通用资源库和备科资源,共享北大附中的网络资源和视频资源,每周能接收到100m左右的视频课堂教学实录,能交流各科备课、题库和教学教研经验。
学校有教育版windows、office ,正版课件制作、备课系统、校长办公系统、校园网管理平台,瑞翔办公系统、安易财务管理软件、视频直播点播软件等。
b2、安全防范 (权重3分,自查2分)
校园网配有清华紫光防火墙,型号uf-3500,过滤和预防来自外界的攻击,封锁特洛伊木马,禁止来自特殊站点的访问。来做为校园网的第一道防线能够满足学校安全防范的要求。我们采用国产杀毒软件江民公司的kvw3000来做为我们的第二道防线,来清除校园网中的病毒程序等。我们还采用手工方式杀毒,给校园网系统打补丁,防止入侵。并在校园网上安装了反黄软件,把一些黄色、反动、暴力的网站给屏蔽掉。(国家认可的防黄、防毒、过滤软件正在安装过程中)。
学校强化教师的网络使用管理,严禁浏览反动、黄色、封建、带毒的网页,在学校的办公用电脑的管理细则里面有详细的规定。
b3、音像教材 (权重3分,自查2分)
每年都订购一定数目的印象教材,报告各学科的磁带、cd、vcd及电脑软件等
b4、投影教材 (权重3分,自查3分)
我们尽可能的发挥原有传统的投影设备,但我们更多的使用多媒体设备,利用自编课件和电子幻灯片进行教学。
b5、软件开发 (权重6分,自查5分)
学校教师具有能开发和现行教材配套的教育教学软件能力, 每学年自行开发的课件不下100个,有不少课件获得了省市的奖励。
除开信息课教师和学校电教、网管人员外还有很多教师也有较高的课件开发能力,如:侯军、宋霞、李云贵、熊家文、谭德军等,特别是侯军具有很强的美工能力,课件开发的综合能力很高。
b6、教育教研刊物 (权重2分,自查2分)
学校每期定的教学、教研刊物不下十余种,如:
教学与研究 2——256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人民教育 2——5 人民教育编辑部
教育信息技术 46——255 教育信息技术编辑部
湖南教育 42——9 湖南教育报刊社
上海教育科研 4——720
教育探索 14——261 等等
三、师资建设 (自评13分)
c1、校长培训 (权重3分,自查3分)
学校校长参加了由中小学信息技术培训中心组织的信息技术及现代教育理论培训。
培训校长:张建新
培训时间:2003年上学期
省电教馆的校园网培训班、课题培训班、网络培训班、电脑作品制作培训班我们次都如期参加。
c2、信息技术培训 (权重4分,自查4分)
学校要求教师学电脑、用电脑并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全校办公用电脑和教师人数的比值为1/2,同时要求教师参加相应的考试并获得信息技术等级证。除此之外,还规定教师要参加学校自己的电脑过关考核,并以次作为教师晋级、评先的必要条件。
1955年1月1日后出生的教师100%的获得了信息技术等级证书。在多媒体软件制作培训方面,学校不定期的对教师进行多媒体软件制作培训,参加培训的教师达50%以上,能独立制出多媒体软件的教师达30%以上,许多中青年老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都曾获过省级、市级、县级奖,在学校乃至本县都小有名气,如:候军、李荣贵、熊家文、蒋漠芳、宋霞等。学校每期都进行教师多媒体软件制作比武,并且给予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
至今,我校获得教师计算机等级证的人数为 人,占教师总数的 。
c3、课题研究培训 (权重4分,自查3分)
参加市级及市级以上课题培训的教师近40%
c4、教研理论培训 (权重3分,自查3分)
参加教育理论培训的教师超过50%,每个假期也有大量的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我们也常请一些知名人士和学者来我校讲学。
四、课题研究 (自评14分)
d1、参与面 (权重4分,自查4分)
学校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达60%,参加省级课题研究的教师约为8%,市级课题研究的教师约为20%,县、学校的课题研究的教师为25%。
d2、价值性 (权重6分,自查6分)
学校积极参与教育技术研究,其中《信息化网络环境下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为湖南省电教馆“十五”规划研究课题《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整合教学》之子课题。
同时进行的课题还有:
《高中课堂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研究》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研究》
《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
课题切入当前的教育教学实际,其中不少理论问题是教育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我们对每一个课题的研究都严格制定科学的步骤和程序,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注重原始资料的采集、保存和分析。
d3、可行性 (权重4分,自查4分)
我们选择和参与的课题的如期完成都有保障,如《信息化网络环境下新型教学模式》这一重点课程的课题负责人为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学校不仅把教研作为一个学校的重要工作环节,而且多年来也积累了完成重要研究课题的经验,一大批研究型教学人才脱颖而出。我校近几年来完成了不少的教研课题。
我们有先进的光电阅读机,可以大量、及时、准确的采集数据,为研究过程中原始数据的收集提供了先进的方法。
五、组织管理 (自评8分)
e1、组织机构 (权重2分,自查2分)
为了加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建设、应用和管理。学校有实验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对各项工作有明确的分工。
在教育技术研究方面学校各教研组长带头参加,学校教科室开展经常性的交流、培训、评比等活动
e2、工作计划 (权重2分,自查2分)
学校制定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五年工作计划,着眼于现代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学校硬件建设、应用管理和效益的提高,特别是在新校区的建设中,注重现代教育设备的基础建设,在设计、施工、验收的各个环节,力求先进性、实用性、安全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及扩充性,投资400万对包括计算机数据网、监控网、职能广播网、闭路电视网、通讯网在内的五大网络综合设计和施工,提高了网络的综合效应和性价比。
e3、规章制度 (权重2分,自查2分)
学校教育技术设施设备的实用、管理、维修制度健全,并十分重视落实。不仅如此,我们对教师办公用设备也加强管理,定期检查,对违反制度的教师进行批评、罚款等处理,有效的保证了设备正常的实用。
e4、经费保障 (权重2分,自查2分)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和应用研究的经费有保障,近三年来就投资近400万用于现代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教师的培训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
学校的账目管理符合财会制度,实物实现财务、科室双重管理。
六、工作成效 (自评17分)
f1、课题成果 (权重5分,自查4分)
2001年6月申报《信息网络环境下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研究如期进行,实验的五个过程已经完成了三步,积累了不少的阶段性成果,现在正在进行关键部分的研究筹备。
f2、使用率 (权重4分,自查4分)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是我校的一个特色,各学科都经常性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我们多年来就明确规定教师每期最少有两次有代表性的多媒体教学,其它的电化教学都自觉的、自发的经常性开展。
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的课时覆盖率为50%以上。
f3、教研教改成绩 (权重4分,自查4分)
几年来,对信息课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课设节,在前些年为选修课时如此,现在为必修课时也是如此。我们严格信息教育组的教学常规管理,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经常性的听课、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积极参加省、市的各项活动,在市信息课比赛中,在湘粤边部分省级重点中学青年教师教研活动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f4、课堂效果 (权重3分,自查3分)
教师都能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都能熟练的把多媒体技术和自己的学科进行整合。结合《信息网络环境下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研究,我们常常开展一种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环境,具有在线问答、课件双控、三维交互、现场直播等特色的网络教学模式,使信息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学生的主体部分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学生也能自觉的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发现、主动探索,特别 是在学校的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信息网络技术的的特点。
f5、示范作用 (权重2分,自查2分)
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效率,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使学校具有了鲜明的特色,不断有其它学校来我校参观指导,交流经验。
我们还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为当地的其它学校提供教师培训,加强资源共享,为当地的教育发展和经济服务做出了贡献。
以上对各项工作按《湖南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建设标准》自查,得分为:93分。
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期工作自查报告范文四
星槎小学地处西江河畔,七滘桥边,是一所农村学校。1996年,均安镇委镇政府和星槎村委会为重组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高瞻远瞩,科学规划,将原星槎、福岸、三联、上力四所规模较小的学校合并,斥巨资易地重建,组成一所规模大、档次高的现代化新星槎小学,开创了顺德区集约办学的先河,掀开了星槎小学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早在合校之初,学校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在改造薄弱学校的同时,也开始规划了学校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蓝图,确立了要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促进学校教学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轨。正是在这种明确的办学思路指导下,使学校能在强校林立的顺德教育中占有一席重要之地。
自申报广东省第二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起,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校本着以创办优秀实验学校为目标,全面提高领导、教师、学生信息化素养,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全面开发学生与教师的创新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为实现教育信息化不懈努力。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由小到大,一边实施一边发展,一边装备一边开发使用,到现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深有体会的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教育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取得了累累硕果。
一、完善管理体系,全面落实现代教育技术规划
对于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这一称号,学校领导及教师既把它当作是荣誉,也把它当作是工作的动力和努力方向。
学校把教育信息化工作列入学校每学期的工作计划之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规划,有具体的任务、措施和步骤,目标明确地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研究。
学校建立了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的管理网络,成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领导带头参与实验工作,由校长担任组长,主管电教的主任负责此项工作,并配备了由管理者、教科组长、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科教师参加的实验人员。学校设立了电教中心,下设总控室、课件制作室、广播室、语音室、多媒体电教室等。各级实验人员分层管理,在实验过程中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主管领导定期听取汇报,及时了解工作的开展情况,提出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
学校建立了各种管理制度,如学校电教中心管理条例,电教管理员守则,信息资料管理制度,多媒体使用管理制度,电脑机房管理制度,普通教室电教设备管理制度等;学校对现代教育设备的使用都进行记录,如仪器设备维修保养登记记录,多媒体使用情况记录等,真正做到设备有人用也有人管,实行规范管理。学校的电教人员直接参与和负责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工作,认真做好日常的维修保养,并主要承担学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指导工作,及时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各类教育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已经安装了校园网络软件平台,进行了全体教师的校园网操作培训,并组织有关人员不断丰富校园网及各科室、各项目的网页,校园网上的各种信息有专人采集、更新,使得各种信息资源高度共享,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学校领导和教师也不断学习,增强现代化管理意识,整个学校的管理充满了现代化气息。
二、改善教学环境,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技术设备的.建设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前提,所以,学校始终把改善教学环境作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有效途径。
近几年,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办学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不断优化现代教育装备,建设了校园网络,添置了信息教学设备,对现有的设备进行了升级换代,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硬件环境。2003年至2004年间,学校乘着创建省一级学校和教育强镇的东风,取得了镇、村两级的支持,又加大了投入,完善了教育装备。学校现有校园网一个,广播网一个,图书电脑管理系统1个。有教学平台17个,专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室2个,电子阅览室1个,另有校园计算机总控室一个,教师课件制作室一个,语音室1个(设备2套),以及图书馆局域网一个。共配有计算机234台,并配置相应网络的外部设备及相应的教学软件和教学辅助软件。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数量和种类基本满足教学和行政管理的需要。校长室、行政室、教师办公室、图书馆等办公系统的主要业务实行计算机管理。学校专门购买了“海百合”课件制作软件、“图书管理系统”软件及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学校已用光纤专线方式接入校校通,并在教学和管理中得以有效应用。学校在互联网上有独立网站,与省、市教育网建立链接。校园网上的各种信息,有专人采集、更新。通过网页操作,使得各种信息资源高度共享。
三、合理配置、开发教学资源,提高应用效果
我校根据教学需要给各年级购置了语文、数学、英语、思品、自然、科学、音乐等教学用的配套音像、电子教材基本达到了三套,并且是省中小学教材审查组推荐的。北师大新教材配套光盘,英语光盘等。还有《鹏博士》《科利华》教学软件一批。我们认为:教学软件不能简单的买进和拿来,一是有选择性的买一些有使用价值的资料。二是发动师生自己想办法制作教学积件和教学资源,这样才能提高使用率,提高教学效果,又有自己学校特色。学校要求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上坚持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注重媒体与教材和学生实际相结合,采用何种媒体,如何运用媒体等皆从实际需要出发,形式服从内容。同时学校坚持拿来与消化、引进与创造相结合。三是紧紧依靠本地区的资源优势。我校网站直接连接顺德教育信息网,信息中心拥有各种教育软件资源已1000G以上,有科利华、清华同方、K12、中教育星、清华永新、国之源、南方之星、迈达威、人教社等九家公司的17个产品,教师学生可方便、快速地调用或下载各种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以达到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四、充分利用,提高使用率
学校十分重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教育技术装备的资源效益。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训,我校能运用电教手段上课的教师达到100%,开展电教学科比例达到100%,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自然科学、社会、美术、思想品德、音乐、体育、综合实践。采用电教手段的课时覆盖率也达50%。
五、依托课题研究,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
学校一直非常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积极推进课题研究。我们成立了科研领导小组,开展了计划性强、针对性强和实效性强的课题研究工作。我们结合本地区本校的教育需要,确定研究课题,在研究经费、活动时间上给予保证,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主动参与教学研究,保证课题按预定方案稳步推进。
目前,已立项的课题有国家级的两项——《小学语文“四结合”》和《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科的课程整合》,省级三项——《小学情境作文教学》《小学数学综合评价的方法与策略》《广东省器乐教学现状分析与实验研究》,每个课题都能按计划正常开展研究,定期开展阶段性成果整理和总结。其中《小学情境作文教学》已经结题,结题报告得了二等奖。
几年来,实验教师大胆实践,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研究,探索利用多媒体技术改革课堂,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总结出集中识字模式、随文识字模式、阅读教学模式、说写训练模式等。教师们利用有效的信息资源,把各学科与信息技术有机地整合起来,使信息技术更有效地成为课程与教学中的一个因素,成为教师教的工具、学生学的工具以及环境建构的工具,进一步改善学习,革新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构筑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文化,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因而,实验班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综合素质都大大优于普通班学生,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说写训练教学模式》的论文参加全国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得到全国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的确认,获得了成果入选奖。《春天在哪里》的语文“四结合”课例教学获得全国优秀课例三等奖。 “小学情境作文教学”已通过广东省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终期评估,研究成果获得了二等奖。何婉华等五位老师的专题论文获得了一、二等奖,六位学生的作文也获了奖。何凤娇等四位老师的相关论文还获得全国小学语文教育学会的论文比赛二等奖。科研改革也促进了全校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几年来,学生参加各类各级的征文、作文竞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科研实验开拓了农村学校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之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使我们加大了教育改革的信心。现在,我们全方位推进信息化教学研究的理论探索,从语文科到数学、英语、自然、音乐、美术……现代教育技术在我校得到普及应用。教师们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优化了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得到培养,信息技术素养不断提高。
六、强化师资培训,促进教育信息化蓬勃发展
学校认为,现代教育设施不是装门面的,它的价值在于充分的使用,而使用的关键在于教师,所以学校把培训老师作为广泛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突破口,开展多种形式的师资培训,使学校教师能够迅速适应现代教育的环境,掌握现代教育设备的运用。我们坚持校本培训,学校多次派出领导和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区组织的各种类型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参加有关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学习交流活动。然后把学到的知识再传给老师们,老师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1、集中培训。学校一方面请来相关专业的老师对全校的老师进行集中培训,让全体老师都掌握基础的计算机理论和应用技能;另一方面学校骨干老师进行实例讲解,作业布置等。
2、分散练习。在教师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后,分散到各年级组实际操作,进行巩固强化。年级组老师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定期验收。学校定期对老师的计算机掌握情况进行统一测评,重点是通过作业的形式考察老师的计算机操作水平。
4、比赛促进。学校结合培训开展系列竞赛活动如:AUTHORWARE课件制作竞赛,多媒体教学设计评比等活动,极大地提高了老师的学习热情。通过校本培训,派出学习、专业老师讲课等形式提高了我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有力地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
学校还订阅了有关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资料和刊物,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信息技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书刊。通过学习、研读,教师更好地了解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动态,提高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水平,加深了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的研究。通过培训学习,教师不但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也提升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整体素质。
七、实验工作取得的成绩
通过实验研究,教师教学水平大大提高,教育观念得到转变,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信息化的环境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目前在我校的课堂上,教师大力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研究,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践中,教师们积累了一定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大大增强,尤其是近两年,进步特别快。其中李巧敏老师的《说写训练教学模式》参加全国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得到全国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的确认,获得了成果入选奖;《春天在哪里》的语文“四结合”课例教学获得全国优秀课例三等奖;《春天在哪里》、《我喜欢的水果》两课例参加了顺德区信息技术教学开放日活动,获得好评。何凤娇老师的《创设作文情境,激发写作兴趣》、李巧敏老师的《利用多媒体创设语文情境》、黎翠容老师的《发挥CAI的优势 提高作文效率》、王月瑛老师的〈情境作文教学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可行之路〉获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论文大赛的二等奖。何婉华的《情境作文指导一、二法》、李巧敏的《利用网络创设情境》获广东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论文一等奖、王月瑛的《情境作文教学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可行之路》、黎翠容的《运用多媒体创设作文情境》、何凤娇的《创设作文情境激发写作兴趣》、李国光的〈情境作文教学实验报告〉获二等奖。欧阳信程教学课件《比较》、《长颈鹿和小鸟》获区二等奖及镇一等奖,何惠燕老师、欧阳永晃老师思品课件获顺德区三等奖,参加了思品课件展示。欧阳信程、欧阳永晃参加区信息技术说课比赛获得二等奖。欧阳永晃《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获区电教论文二等奖,卓捷海的音乐录像课《巧巧手》、欧阳信程的科学录像课《谁给花传粉》、梁婉青的品德与生活录像课《和钟姐姐交朋友》获区三等奖,何瑞华的论文《《加强情感体验,调动情感参与》》《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获区一等奖。何校伦论文《数学也要进行“听”“说”训练》、何彩眉教案〈买铅笔〉获区二等奖,梁婉青论文《活用多媒体教学激活识字兴趣》获区三等奖;李国光、欧阳永晃设计制作的学校网站获顺德区电教中心颁发的二等奖。近两年来,学校教师在区镇的各项论文、教案、课件及教学比赛中获得了约80个奖项。教学科研促进了教师的提高。
我校是镇的示范性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在本地区是先走了一步。我们曾承办过镇内不少大型的教学研讨活动,为兄弟学校提供示范和交流研究的平台;每学期,举行一次大型的教学开放日、文化艺术节活动,向镇内、区内及社会公开展示学校教育改革的成果;在校内,经常举行全校性的或科组的教学活动,互相交流,共同提高;新会市荷塘镇中心小学、高明区三洲街道办组织的中小学校长也慕名前来参观。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在本地区起到了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学校一年上一个台阶。1997年被评为顺德市一级学校,1998年被评为佛山市一级学校,2000年通过了佛山市一级学校复评,2001年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2004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实现了农村学校向城市化、现代化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学校多次被评为顺德区先进学校、顺德区少先队先进大队、顺德区实验工作优秀学校、顺德区体卫先进单位、顺德区文明单位、佛山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
【申报文明模范学校自查报告】相关文章:
申报文明模范学校自查报告范文4篇10-01
申报江苏省模范学校自查报告05-29
关于申报江苏省模范学校自查报告书05-27
申报县级文明学校的报告02-09
学校申报足球示范学校的自查报告04-01
“文明学校”申报材料报告11-19
申报教学示范学校自查报告02-08
关于学校申报足球示范学校自查报告01-23
学校申报足球示范学校的自查报告范文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