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流程控制制度

时间:2024-05-17 08:49:50 飞宇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生产流程控制制度(通用12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都跟制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好的制度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那么拟定制度真的很难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产流程控制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产流程控制制度(通用12篇)

  生产流程控制制度 1

  1、在本组组长的领导下工作,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2、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违反劳动纪律,不违章作业。

  3、执行矿包机制度,精心操作设备,严格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经常检查易损件的磨损情况,并向组长汇报,并做好各项记录。

  4、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各种事故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如发生事故,要正确处理,及时、如实地向上级报告,并保护现场,做好详细记录。

  5、按时认真执行设备的巡回检查、班班“点检”制度和手拉手交接班,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和报告。

  6、正确操作,精心维护设备,保持设备整洁,搞好文明生产。

  7、上岗必须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妥善保管和正确使用各种防护器具和灭火器材。

  8、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养成安全隐患排查的'良好习惯成。

  9、有权拒绝违章作业的指令,对他人违章作业加以劝阻和制止。

  10、工程机械操作人员要对设备运行安全负责,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工程机械操作人员应负责报告生产组长和生产调度。

  生产流程控制制度 2

  一、为了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力度,落实整改措施,及时消除事故隐患,预防发生,确保施工安全生产,是安全生产检查的目的。

  二、明确安全生产检查的意义和依据,经过检查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一次群众性安全教育,增加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纠正声音作业、声音指挥,检查依据是建设部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三、明确安全检查资料,主要是查思想、制度、机械设备、安全设施、安全教育培训、操作行为、劳保用品使用、伤亡事故的`处理。

  四、安全检查要以多种形式进行。

  (1)公司每年组织二次安全生产大检查,每月的不定期安全检查,项目部每月进行四次定期检查。

  (2)专业性安全检查,由专业检查人员负责。

  (3)季节性安全生产检查。

  (4)节前、节后安全检查。

  (5)班前、班后安全检查。

  五、各检查者要作好记录,记录应有检查人、职责人签字。对检查后所出具的整改意见书所列的资料,应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定人、定时间,在限期内进行整改,并作为安全管理资料归档。

  生产流程控制制度 3

  1.负责落实安全保证计划中电工作业施工现场安全用电控制的规定;

  2.组织班组安全作业,模范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3.安排生产任务时,认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严格执行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有权拒绝违章指挥;

  4.上工前对所使用的机具、设备、防护用具及作业环境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整改措施,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5.组织班组安全活动,开好班前安全生产会,并根据作业环境和职工的.思想、体质、技术状况合理分配生产任务; 6.电工必须持证上岗;

  7.必须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用电设备的性能; 8.使用设备前必须检查设备各部位的性能后方可通电使用; 9.停用的设备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 10.电工作业时必须穿戴好必要的劳防用品; 11.严禁带电作业,设备严禁带病运行;

  12.民工必须严格遵守建设部发布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进行作业;

  13.保证电气设备、移动电动工具临时用电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14.发生触电工伤事故,应立即抢救,及时报告,并保护好现场。

  生产流程控制制度 4

  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及时排除各种事故隐患,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对于一般事故隐患,有隐患发生单位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

  第三条、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应立即报送有关部门,并提出隐患治理方案,同时下达隐患治理通知书。

  第四条、隐患治理方案内容主要包括

  1,经费和物资。概算此隐患治理所需经费及物资需求

  2,人员需求。针对治理的事故隐患情况,确定相应人员的落实需求。

  3,治理时限。根据事故隐患治理的难易程度,在假定物质与人员到位情况下,确定隐患治理的时限。

  4,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在隐患未得到治理前及在治理过程中所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及相应的应急预案。

  第五条、隐患治理通知书内容主要包括。隐患部位,隐患类别,要求采取的治理措施及治理完成时限,隐患治理责任人。

  第六条、隐患治理完成后,隐患治理单位应向厂安委会及时提出验收申请,厂安委会应及时对隐患治理情况进行现场验收。验收合格的,应及时向隐患治理单位发出书面确认书。验收不合格的,责令隐患单位重先制定方案进行治理。

  生产流程控制制度 5

  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公路施工机械设备大量增加,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机械设备使用保养和修理等环节的技术安全工作非常重要,只有遵守操作规程,操作方法按规定保养,才能延长机械使用寿命,提高工作率,利用率,取得交好的经济效益,因此特制定本制度。

  1、全体机械车辆操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安全法规及操作规程,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设置安全检查员,经常对机械车辆操作人员进行检查,及时纠正违规违章等不良现象。

  3、要求操作人员在机车设备运行前,必须对各自驾驶的'设备制动,转向等重要部位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保证正常运行。

  4、按照机车设备的保养规程,定期进行例保和一、二、三级保养、保持机车设备清洁,防腐除垢,坚固、润滑、调整等工作,充分提高完好率。

  5、严禁无证开车、酒后开车、开疲劳车、开故障车、驾驶室超员等不良现象,发现后,严格处罚,调换工作,以上行为若发生交通事故或其他事故,一切费用及后果由操作人员负责。

  生产流程控制制度 6

  一、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省、市关于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状况良好稳定发展,做好“创建平安校园”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按照市安委会的要求,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进一步强化各部门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负责落实全年安全生产责任状的各项控制指标,做到层层落实,确保我校安全生产无重大责任事故。

  三、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有关规定,加强对高危行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特别是用水、用电、用气、饮食、行车、机械加工、实验室等特殊人员的持证上岗和岗位安全培训工作。

  四、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加大事故隐患的整改力度,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

  五、严格事故报告制度,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六、加强组织领导,协助后勤管理学生管理等有关部门,形成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格局,确保学校安全,平安稳定。

  七、完成校领导和市安监局交办的其它工作。

  生产流程控制制度 7

  为全面辨识、管控矿井在生产过程中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榆安委办发[20xx]9号文件(榆林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快实施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通知)和米工贸字[20xx]38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制度。

  一、总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进行超前辨识、分析评估、分级管控的管理措施。

  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各业务科室是本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

  (一)成立“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

  组长:矿长

  常务副组长:安全副矿长

  副组长:总工程师

  生产副矿长

  机电副矿长

  成员:

  生产部部长

  安质部部长

  动力部部长

  调度室主任

  通风科科长

  培训科科长

  环保科科长

  办公室主任

  综采队队长

  巷修队队长

  运输队队长

  财务科科长

  应急救援科科长

  职业病危害防治科科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质部。

  (二)领导组成员职责

  1.矿长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全面负责。

  2.安全副矿长负责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的监督、管理、考核。

  3.各副矿长具体负责实施分管系统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4.专业副总工程师及业务科室负责具体实施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控制管理、公告警示等工作。

  5.区队负责人负责本作业区域和工艺工序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

  6.班组长负责本作业区域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岗位人员负责本岗位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

  (三)办公室职责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负责检查、督促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实施情况,具体职责如下:

  1.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辨识程序、评估方法、管控措施以及层级责任、考核奖惩等内容。

  2.制定安全风险辨识的程序和方法(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危险源的调查、危险区域的界定、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的分析、潜在危险性分析)。

  3.指导、督促各科室、区(队)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4.组织相关人员对全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5.承办上级部门和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辨识程序、评估方法

  (一)综合辨识程序

  1.年度辨识评估

  每年由矿长亲自组织,制定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方案,抽调各系统技术人员和专家,围绕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等要素,结合我矿生产系统、设备设施、作业场所等部位和环节,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并对辨识出的各类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综合考虑作业场所、受威胁人数、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危险源的调查、危险区域的界定、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的分析、潜在危险性分析,确定安全风险类别。

  2.月度辨识评估

  每月由各分管副矿长牵头组织相关业务部门进行一次本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及隐患排查,各分管副矿长组织本系统骨干精英,召开本系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会,结合本系统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环节以及操作行为、职业健康、环境条件、安全管理等,进行一次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

  3.周辨识评估

  区队负责人每周组织本单位人员,对本单位作业区域开展全面的安全风险辨识,由本单位技术主管根据辨识情况编写作业区域安全风险综合评估报告,明确辨识的时间和区域、存在的风险和等级、管控措施和建议等内容,做到“谁辨识、谁签字、谁负责”,存档备查。

  4.日辨识评估

  上岗干部、班组长每班交接班前组织本班组岗位员工对重点工序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并严格按照《班组、岗位安全管控现场检查考核表》现场监管,全面掌控作业现场班组、岗位人员的风险辨识情况;岗位员工上岗前严格按照《安全确认单》对上岗区域内的环境、设备、设施、劳动防护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发现安全风险后及时向当班上岗干部、班组长汇报,若发现存在不符合项应立即处理,处理不了的及时汇报本班班组长及跟班干部,由上岗干部组织人员处理并汇报单位值班室。值班人员在岗位工种值班日志中记录,本单位处理不了的报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

  (二)专项辨识程序

  1.全国其他煤矿发生重特大事故后或矿发生涉险事故、出现重大非伤亡事故隐患,由矿长组织分管副矿长、副总工程师和业务科室、区队,从汲取事故教训和消除事故隐患的角度,开展一次针对性的专项辨识,辨识评估结果用于识别之前的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指导修订完善设计方案、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

  2.新水平、新采(盘)区、新工作面设计前,由总工程师组织相关副总工程师、业务科室,重点对地质条件和隐蔽致灾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一次专项辨识,辨识评估结果用于完善设计方案,指导生产工艺选择、生产系统布置、设备选型、劳动组织确定等。

  3.在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隐蔽致灾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由分管副矿长组织相关副总工程师、业务科室、区队,点对作业环境、生产过程、隐蔽致灾因素和设施设备运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一次专项评估,辨识评估结果用于指导重新编制或修订完善作业规程、操作规程。

  4.启封火区、排放瓦斯及石门揭煤等高危作业实施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推广新应用前的风险辨识,由分管副矿长组织相关副总工程师、业务科室、区队,重点对作业环境、工程技术、设备设施、现场操作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一次专项评估,辨识评估结果作为安全技术措施编制依据。

  (三)风险辨识评估方法

  1.安全风险等级标准

  由矿长牵头组织,在“煤矿安全风险预控”辨识标准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标准、规范以及集团公司煤矿专业委员会确定的重大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标准,结合我矿实际,制定安全风险等级评估标准,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识。其中:

  重大风险: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主要系统损坏的。

  较大风险: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但不会降低主要系统性能或损坏的。

  一般风险:是指不会造成人员伤害,但会降低主要系统性能或损坏的。

  低风险:是指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和主要系统损坏的。

  2.安全风险评估

  (1)矿各专业系统每次风险辨识结束后,分别由矿长、各分管副矿长组织,针对各系统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按照矿制定的安全风险等级评定标准,建立一整套安全风险数据库、重大安全风险清单、绘制“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汇总造册。要完善本系统安全风险档案,明确级别、管理状况、责任人、管控能力等基本情况,实行“一风险一档案”,并按照风险等级,用红、橙、黄、蓝等色彩对档案进行分类管理。对现场辨识出现的不同类别安全风险,必须明确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经评估存在不可控风险的,必须立即停止区域作业或停止设备运行,撤出危险区域人员,督促责任单位制定措施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再重新进行评估并进行实时监控。

  (2)矿各专业系统每次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定级结束后,要组织编写安全风险综合评估书,明确辨识的时间和区域、存在的风险和等级、管控措施和建议等内容,做到“谁辨识、谁签字、谁负责”,存档备查。

  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1.根据安全风险评估,针对安全风险类型和等级,从高到低,分为“矿、区队、班组、岗位”四级,逐级分解落实到每级岗位和管理、作业员工身上,确保每一项风险都有人管理,有人监控,有人负责。

  2.矿长亲自组织实施,针对重大、较大安全风险,采取设计、替代、转移、隔离等技术、工程、管理手段,制定管控措施和工作方案,人员、资金要有保障,并在划定的重大、较大安全风险区域设定作业人数上限。

  3.矿长牵头组织召开专题会,每月对评估出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检查分析,识别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针对管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完善管控措施,并结合季度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布置下一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

  4.分管副矿长牵头组织召开专题会,每周各专业系统针对本系统存在的每一项安全风险,从制度、管理、措施、装备、应急、责任、考核等方面逐一落实管控措施,组织对月度安全风险重点管控区域措施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落实管控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不断完善改进管控措施。

  5.安全副矿长牵头,“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负责严格对照每一项安全风险的管控措施,抓好日常监督检查,确保管控措施严格落实到位。

  6.矿领导带班上岗过程中,严格按照“三走到、三必到”原则,跟踪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7.各业务部门要突出管控重点,对重大危险源和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生产系统、生产区域、岗位实行重点管控,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等日常管控工作。

  8.实时动态调整,高度关注生产状况和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实时分析风险的管控能力变化,准确掌握实际存在的风险状况等级,并随着风险变化而随时升降等级,防止出现评级“终身制”,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

  五、安全风险公告警示及培训

  1.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全矿要在井口或存在重大安全风险区域的显著位置,公告存在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责任人和主要管控措施。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安监站负责做好日常监督检查。

  2.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培训科每半年至少组织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技术人员进行辨识评估专项培训;每年对全矿所有入井人员进行以年度、综合、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与本岗位相关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为主的教育培训,确保每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本岗位安全风险的基本特征及防范、应急措施。

  3.各业务部门要探索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对安全风险的记录、跟踪、统计、监测和预警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加强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由安监站及时将安全风险区域的有关信息及应急处置措施告知受风险危害的相邻作业区域区队、班组、岗位。

  六、考核办法

  1.未按规定进行安全风险辨识活动的单位,罚单位主要负责人500元;风险辨识不认真,辨识内容不清晰的,罚主要责任人300元。

  2.各系统针对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未按规定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重大安全风险清单、绘制“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并汇总造册的单位,罚单位主要负责人各500元;编制内容不全,编制不合格的,罚单位主要责任人200元。

  3.各系统未按规定编写系统安全风险综合评估书的单位,罚单位主要负责人500元;编制内容不全,编制不合格的,罚单位主要责任人200元。

  4.本单位作业区域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编制不认真或弄虚作假的,罚单位主要负责人500元,罚主要责任人200元。

  5.上岗干部、班组长每班交接班前未组织本班组岗位员工对重点工序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或未严格按照《班组、岗位安全管控现场检查考核表》现场监管的,罚跟班干部、班组长各200元。

  6.岗位员工上岗前未严格按照《安全确认单》对上岗区域进行安全风险辨识的,罚责任人100元;凡发现安全风险未及时处理并汇报的,罚责任人100元。

  7.岗位员工汇报的安全风险值班人员未在岗位工种值班日志中记录的罚当班值班干部100元。

  8.各业务部门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的结果未按要求进行跟踪落实闭合管理的,罚责任单位正职各500元。

  9.各相关单位未按规定在井口或存在重大安全风险区域的显著位置,公告存在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责任人和主要管控措施的,罚责任单位负债人200元。

  生产流程控制制度 8

  一、目的

  为全面辨识、管控公司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部门、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点、危险源以及危害因素,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公司要求并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总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点、危险源以及危害因素,进行超前辨识、分析评估、分级管控的管理措施。

  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领导主要负责公司级重大风险(红)和较大风险(橙)的管控工作。

  各部门、岗位分别负责公司一般风险(黄)和低风险(蓝)的管控工作。

  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辨识程序、评估方法、综合辨识内容

  一)风险辨识分类

  1、全员辨识

  每年由总经理亲自组织制定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全员辨识,围绕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因素和管理缺陷等要素,结合我公司生产系统、设备设施、作业场所等部位和环节,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并对辨识出的各类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综合考虑作业场所、受威胁人数、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危险源的调查、危险区域的界定、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的分析、潜在危险性分析,确定安全风险类别。由岗位、部门、公司,层层辨识,层层汇总,最终形成新的辨识成果。

  2、专项辨识程序

  1)全国其他同行业发生重特大事故后或公司发生涉险事故、出现重大非伤亡事故隐患,由总经理组织各部门从汲取事故教训和消除事故隐患的角度,开展一次针对性的专项辨识,辨识评估结果用于识别之前的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指导修订完善设计方案、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

  2)新工艺、新设备装置使用前,由生产部门负责人重点对地质条件和隐蔽致灾身分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举行一次专项辨识,辨识评估结果用于完善设计方案,指导生产工艺挑选、生产系统布置、设备选型、劳动组织肯定等。

  3)在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隐蔽致灾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由生产部门负责人,重点对作业环境、生产过程、隐蔽致灾因素和设施设备运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一次专项评估,辨识评估结果用于指导重新编制或修订完善安全操作规程。

  二)风险辨识评估方法

  1、安全风险等级标准

  依据山东省地方标准规范以及公司规章制度确定的重大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标准,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安全风险等级评估标准,本公司使用风险程度分析法(MES),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识。其中:

  重大风险: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主要系统损坏的。 较大风险: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但不会降低主要系统性能或损坏的。

  一般风险:是指不会造成人员伤害,但会降低主要系统性能或损坏的。

  低风险:是指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和主要系统损坏的。

  2、安全风险评估

  1)每次风险辨识结束后,分别由总经理、部门负责人组织,针对各系统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按照公司制定的安全风险评判准则,建立一套包含作业活动类、设备设施类等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在相关记录中使用“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标识区分不同等级的风险。要完善本公司安全风险档案,明确管控层级、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等基本情况,实行“风险档案管理”。对现场辨识出现的不同类别安全风险,必须明确管控措施,经评估存在严重风险的,必须立即停止区域作业或停止设备运行,撤出风险区域职员,督促责任单位制定措施举行整改,整改完毕后再从头举行评估并举行及时监控。

  2)各部门每次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定级结束后,要组织编写作业活动类、设备设施类分析评价记录,明确辨识的时间和区域、存在的风险和等级、管控措施和建议等内容,做到“谁辨识、谁签字、谁负责”,存档备查。

  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1、风险分级管控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措施。根据安全风险评估,针对安全风险类型和等级,从高到低,分为“公司、部门、岗位、”三级,逐级分解落实到每级岗位和管理、作业员工身上,确保每一项风险都有人管理,有人监控,有人负责。

  2、由总经理亲自组织实施,针对严重、较大安全风险,采取设计、替代、转移、隔离等技术、工程、管理手段,制定管控措施和工作方案,职员、资金要有保障,并在划定的严重、较大安全风险区域设定作业人数上限。

  3、由总经理牵头组织召开专题会,每月对评估出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检查分析,识别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针对管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完善管控措施,并结合季度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布置下一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

  4、由部门负责人牵头组织召开专题会,每周各专业系统针对本系统存在的每一项安全风险,从制度、管理、措施、装备、应急、责任、考核等方面逐一落实管控措施,组织对月度安全风险重点管控区域措施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落实管控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不断完善改进管控措施。

  5、实时动态调整,高度关注生产状况和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实时分析风险的管控能力变化,准确掌握实际存在的风险状况等级,并随着风险变化而随时升降等级,防止出现评级“”,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

  四)安全风险告知警示及培训

  生产流程控制制度 9

  一、目的

  对生产过程中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确保生产过程在受控制状态下进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生产过程(包括人员、设备、工艺操作方法、环境等)的控制及考核。

  三、内容

  (一)管理制度

  1、设施和环境配置。

  应配备必备生产设备、设施,并保持符合食品安全卫生要求的环境条件,确保产品生产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2、设备的控制。

  对设备进行适当的维护。包括定期检查设备和记录检修结果,及时排除故障,保持设备生产能力。开机前对设备及操作台进行消毒清洁。

  3、人员的控制。

  操作人员必须体检合格,进入车间需洗手消毒、更衣,作业需符合公司的卫生操作规范。

  4、工艺的控制。

  编制工艺文件及作业指导书,明确生产工艺过程要求,并作为操作人员的操作依据,确保生产过程符合工艺要求。

  5、内包装的控制

  包装车间必须装有紫外线杀菌灯,产品包装前应对车间进行1小时以上的紫外灯消毒,包装材料进入车间使用前需先停在材料贮存间进行消毒杀菌。车间人流、物流通道必须分开。

  6、外包装的.控制

  外包装必须按质量要求,每批按标识,并做好记录以便跟踪质量,并保持地面卫生。

  7、车间监督

  车间主管应监督影响生产过程的各项因素,及时发现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确保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8、质检

  质检员监控食品质量安全状态,按有关规定监测各控制点是否处于受控状态,及时发现和纠正不稳定因素。

  (二)考核办法

  每批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处理由质检员负责,每月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生产、质检等职能部门进行全面的生产检查、评定。生产过程检查需做好记录,存档备查。

  生产流程控制制度 10

  一、总则

  为规范我校的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结合本校特点,制定本制度。

  基本原则: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正圈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

  主要任务:合理编制学校预算,加强核算。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对学校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定期进行财务分析,如实映学校财务状况。

  学校实行“集中管理,分校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由中心学校配备专人进行集中核算管理,各分校设报账员一名,在分校校长领导下,管理学校的财务活动,统一向中心小学报账。

  二、财务收入管理办法

  1、收入是指学校开展教学活动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非偿还性资金。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和其他收入。

  2、学校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依法组织收入,各项收费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范围和标准,并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合法票据,各项收入统一管理,统一核算。

  三、公用经费支出管理办法

  公用经费是指保证学校正常运转,在教学活动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开支的费用。学校要规范和加强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具体开支范围包括: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文体活动、教学资料印刷、水电、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教学软件(课件)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

  列支项目: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邮电费、差旅费、培训费、劳务费、会议费、维修及办用设备添置费及其他支出。(相关说明见《浮山中心小学公用经费支出项目说明》)

  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年度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差旅费、资料费、伙食补助费、住宿费等开支。

  维修添置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总额的30%安排。

  学校不得以任何名义给教师发放补助。

  学校公用经费要年初做好年度经费预算。按照轻重缓急、统筹兼顾的原则安排使用公用经费,既要保证开展日常教学活动所需的基本开支,又要适当安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活动经费开支。

  学校购置仪器设备、教学办公用品及图书资料等,符合政府采购条件的,应实行政府采购,建立规范的.经费、实物等管理程序,厉行节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同时,要建立物品采购登记台账,建立健全物品验收、保管、领用制度。(采购协议供货商详见附录)

  严格开支审批手续和批准权限:严格执行校长负责制,学校所有经费支出都有校长负责审批,各分校公用经费支出,由分校校长审核,再由中心小学校长审批。由中心学校副校长分管学校的财务工作,负责对报账单进行审核。

  凡涉及购物等开支款项和财物收付、结算处理过程,必须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分工负责。

  经费的报销需有经手人、验收人(或证明人)签字,验收人(证明人)要具有针对性、广泛性。

  学校开支项目的票面超出1000元及以上的,需经中心小学校务会通过,再由校长审批。

  每周三报账人员组织报账,要求报账及时,每月结算本月发生的账目开支。各项支出须使用合法票据。所辖各分校要将公用经费使用情况定期在校内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做到账目公开,开支透明。

  学校对各分校财务情况定期组织检查,对不按规定使用公用经费的,将严肃查处,并追究相关人的责任。

  四、物品采购制度

  1、学校有总务处牵头成立学校办公物品采购组。学校凡需购买的物品均须填写购物申请单,并交总务处备案。由校长室批准,然后由采购组负责实施。

  2、票面在500元以上的物品采购任务必须由采购组统一采购,。集体性采购每月组织一次。

  3、购物价格及人员规定:

  (1)购物总价在200元以内,可由总务处指定采购人员采购。

  (2)购物总价在200--500元,由总务处亲自购买或协同采购。

  (3)购物总价在500元以上,须报校长室批准,方可采购。

  4、采购必须遵循市场规律,以价廉、质优、物美为原则。

  5、不允许购买质次、劣质、变质物品。

  6、采购专业性物品、设备,必须由专业人员参与采购。

  7、采购单件价格在500元以上的非易耗品,须经财产保管员验收、登记,办理入库手续,方可领取使用。

  8、采购物品必须有正式票据购物报销,均需校长室或由校长室指定人员验收,经手人签字,校长签字批准方可报销。

  五、学校财务公开制度

  实行财务公开、理财,增强学校财务工作透明度。

  1、学校通过教代会建立财务审查小组,对学校经费收支情况每学期进行审查。

  2、每月各分校要将本月的公用经费使用的项目和内容,张贴上墙,加强群众性的财务监督。

  3、总账会计要在教职工代表会上作年度财务工作报告,学校年度收支预、决算应向教职工代表会报告,接受审议。

  六、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1、会计档案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的专业性资料。

  2、会计档案分永久和定期两类。按期送存学校综合档案室,做到存放有序,查找方便,安全保密。

  3、本单位人员查阅会计档案,应事先与会计室取得联系,由经办会计陪同查阅,外单位前来查阅会计档案者,须持有单位介绍信或经领导批准,方可接待,查阅内容必须在查找资料登记簿上认真写好栏目。会计档案一律不借出。

  4、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时,必须报学校档案销毁领导小组和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无批准手续,不得自行销毁。

  5、会计人员工作变动,应办理会计档案移交手续,并由有关负责人监交。

  七、会计档案借阅制度

  1、因工作需要借阅会计档案时,需经中心小学校长批准。

  2、借阅会计档案必须填写会计档案调阅清册。

  3、原则上借阅会计档案时不得拿离保管地点。

  4、借阅会计档案时,不得私自涂改、丢失和撕毁账页、单据,否则承担法律责任。

  5、借阅会计档案后,要及时归还保管人员,做好相应的归还手续。

  八、财会人员职责

  1、总账会计具体负责本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做到凭证合法、手续完备、账目清楚、数字准确、及时记账、按时结账、如期报账、经常分析、如实映情况。负责编制本单位的财务收支计划,并组织实施,参与学校事业发展和经济活动的预测、规划、决策,学校资金使用,运用会计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做好学校领导参谋。做好学校的收费管理,制止乱收费。

  2、出纳人员应熟悉、掌握财务制度和收支标准,认真把关,严格审查原始凭证,以合法、完整的原始凭证为收入和支付的依据,对不符合制度和规定的经济业务,不予办理和报销或要求退还补正及时办理现金、银行收支业务,及时登记现金及银行日记账,做到日清月结。妥善保管现金、有价证券及应收票据,及时将学校收入解缴银行,并将收入记账联和银行存款回执交总账会计入账。

  3、报账人员负有出纳的职责外,还应做好以下几点:

  (1)、及时向中心学校报账,支付学校各项支出业务。

  (2)、报账时要对合法票据做好正确的分类,并作好本学校的流水账,每月交中心小学总账会计进行核对。

  (3)、及时做好本校的账务公开工作,把每月上报的票据在校内张贴上墙进行公示。

  4、上述财会人员相互配合做好财务分析。认真分析财务管理以及事业和业务工作完成情况、存在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

  九、出纳职责

  1.不断学习有关财务政策,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严格按规定审核原始凭证。对不符和规定的报销凭证有权拒付。

  2.接收付款凭证,办理现金收复。

  3.记好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现金收后,要及时入帐。每天核对库存,做到日清月结,帐款相符。公款不准私借。

  4.严格现金收支手续,收入现金应给对方开收款收据,要正确使用票据。

  5.收入现金要及时送存银行,不得坐支现金。

  6.和总账会计共同搞好每月工资及奖金的银行支取和发放工作。

  生产流程控制制度 1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确保企业的生产安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要求,全面推行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职业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第三条本制度对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提出了要求,适用于xxx总部、各直属单位。全资及控股权属企业,应根据本制度和国务院安委办《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等文件精神,结合各自实际,实现本制度的转化、对接和落实。

  第二章安全生产风险分级

  第四条各单位应当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的规定,充分考虑危害的根源和性质,对本单位潜在的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安全生产危害因素进行辨识。

  第五条各单位应当结合实际,选择有效、可行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可使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选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第六条各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和全体员工,采取安全绩效奖惩等有效措施,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过程要突出遏制重特大事故,高度关注暴露人群,聚焦重大危险源、劳动密集型场所、高危作业工序和受影响的人群规模。

  (一)生产工艺固有风险重点评估内容。

  1.设计施工情况、边坡高度、边坡角、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封闭圈以下深度、排土场情况和周边环境等。

  2.设计施工情况、库容、坝高、汇水面积、筑坝方式、浸润线控制情况、库址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等。

  (二)设备设施重点评估内容。

  1.生产设备设施系统的机械化程度和自动化水平。

  2.生产、调度、管理、监控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3.设备设施的技术水平,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的应用情况。

  4.设备设施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情况。

  5.设备设施定期检测检验执行情况。XX全生产监管指令落实情况。

  第七条各单位应当对辨识出的安全生产风险进行分类梳理,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安.定全风险类别,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采用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安.定全风险等级。

  第八条各单位应当将安全生产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D级1级(重大风险)、C级2级(较大风险)、B级3级(一般风险)和A级4级(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各单位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时,对每一级可考虑再细分亚类管控,例如:对A级风险,根据其风险程度等再划分为A+、A、A-亚类。

  第三章安全生产风险管控

  第九条各单位应当根据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分级的结果,通过采取隔离危险源、实施个体防护、设置监测监控设施等措施,达到回避、降低和监测安全生产风险的目的,同时针对安全生产风险特点,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生产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各单位各级安全生产风险管控遵循以下原则:

  (一)A级4级:蓝色风险(低风险),需要注意,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各企业员工应引起注意,各工段、班组负责A级危害因素的控制管理,可根据生产场所或实际需要来确定是否制定控制措施及保存记录。

  (二)B级3级:黄色风险(一般风险),需要控制整改。各企业车间、科室应引起关注,负责B级危害因素的控制管理,所属工段、班组具体落实;应考虑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改进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实施,保留记录。

  (三)C级2级:橙色风险(较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各企业、职能部门应引起关注,负责C级危害因素的控制管理,所属车间、科室具体落实;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进行控制,努力降低风险,应在规定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在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进行评价,确定伤害的可能性和是否需要采取改进的控制措施。

  (四)D级1级:红色风险(重大风险),各企业应对D级危害因素控制管理,具体由各分厂或职能部门根据职责范围具体落实。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应停止风险不可控制的工作,立即整改,采取应急措施,并根据需求为降低风险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或配给资源、限期治理,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

  第十条各单位应当依据安全生产风险等级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台账,绘制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第十一条各单位应当对安全生产风险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进行管理,逐一落实企业、车间、班组和岗位的管控责任,尤其要强化对重大危险源和存在重安.大全风险的生产经营系统、生产区域、岗位的重点管控。

  第十二条各单位应当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制度,并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管理层和每名员工都掌握安全生产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第十三条各单位要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生产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对存在重安.大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安全风险监测和预警。

  第十四条各单位应当根据生产过程及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动态评估、调整安全生产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安全生产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

  第四章管理责任

  第十五条各单位应当结合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从企业、工程部、班组和岗位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方案,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责任制,逐步构安.建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第十六条各单位违反本制度,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况处以200-3000元罚款,并列入xxx安全生产考核:

  (一)未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

  (二)未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并有效实施的;

  (三)未按规定进行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的;

  (四)未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台账的;

  (五)未按规定进行安全生产风险告知的。

  第十七条对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不力、构安.建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不力,导致形成隐患,并引发事故的单位,按照xxx《安全生产考核管理制度》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有关部门,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十八条本制度经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十九条本制度由xx安全生产部负责解释。

  生产流程控制制度 12

  一、目的

  为全面落实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主体责任,确保风险有效受控,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从根本上化解或降低安全风险,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结合公司实际,制订本制度。

  二、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价分级和控制管理。

  三、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山东省建筑施工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简明实施手册》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四、术语和定义

  1、危险源(风险点):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2、风险辨识:识别风险点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风险评价分级: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五、机构设置

  1、企业是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的责任主体,在公司和项目部分别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领导小组,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研究、统筹、协调、指导工作,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建设全面负责。

  2、公司建立以总经理为组长的体系建设和运行领导机构,副组长为分管生产副总经理;成员包括安全总监、安全处、工程处及各项目部负责人等组成。领导机构负责统筹体系建设的计划制定、人员配置、财务资源等事项,指导和协调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日常办事机构设置在安全处。

  3、项目部风险管控工作小组由项目负责人任组长,成员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施工员、机械员、资料员、班组长等人组成。项目部各岗位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应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活动的实施中,确保风险分级管控活动涉及工程项目的各区域、场所、岗位、各项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确保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的全面性、时效性。

  六、职责

  1、公司职责:

  (1)公司风险管控领导小组负责公司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立与运行,负责对项目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小组的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2)公司应建立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风险管控职责;

  (3)公司应掌握风险的分布情况、可能后果、控制措施及可能存在的隐患;

  (4)负责公司级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公司施工活动危险源识别、分析、评价等工作,及时制定更新《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5)公司负责对一级风险进行管控,对其他级别风险的管控进行监督指导。

  2、项目部职责:

  (1)项目部风险管控领导小组负责项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立与运行,负责对施工作业班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2)项目部建立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明确各各岗位的风险管控职责;

  (3)项目部掌握风险的分布情况、可能后果、控制措施及可能存在的隐患;

  (4)负责项目部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工作,施工活动危险源识别、分析、评价等工作,及时制定更新《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5)负责落实一级风险管控措施,实施二级风险管控工作,对三、四级风险的管控进行监督指导。

  3、班组职责:

  (1)负责本施工作业班组涉及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运行,负责对施工作业人员风险分级管控进行监督指导;

  (2)掌握本施工作业班组风险的分布情况、可能后果、控制措施及可能存在的隐患;

  (3)负责本施工作业班组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对作业班组施工活动发现的危险源及时上报项目部;

  (4)负责落实一、二级风险管控措施,实施三级风险管控工作,对四级风险的管控进行监督指导;

  (5)对本班组作业人员的.施工作业活动进行风险管控交底。

  4、施工作业人员职责:

  (1)掌握本施工作业班组风险的分布情况、可能后果、控制措施及可能存在的隐患;

  (2)对本岗位施工活动发现的危险源及时上报施工作业班组;

  (3)负责一、二、三级风险管控措施,实施四级风险管控工作。

  七、风险点的确定

  风险点的确定应当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风险点划分可按施工企业、施工区域、生活区域等功能分区进行划分。对于规模型的系统可按照所包含的工序、设施、部位进行细分。

  八、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公司及项目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对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风险点进行评价分级。

  1、静态分析:以安全检查表法对生产现场及其他区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缺陷进行识别。

  (1)安全检查表编制的依据

  (2)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3)国内外事故案例和企业以往的事故情况;

  (4)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

  (5)分析人员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

  2、安全检查表分析步骤

  (1)确定编制人员。包括熟悉系统的各方面人员,如技术工、班组长、机修员、技术员、安全员等。

  (2)熟悉系统。包括系统的结构、功能、工艺流程、操作条件、布置和已有的安全卫生设施。

  (3)收集资料。收集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制度及本系统过去发生的事故资料,作为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依据。

  (4)判别危害因素。按功能或结构将系统划分为子系统或单元,逐个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

  3、动态分析:以作业危害分析法并按照作业步骤分解逐一对作业过程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识别。

  (1)作业活动的划分

  按作业区域/分部分项和作业类别(施工区、生活区)进行划分。

  (2)作业危害分析的主要步骤

  1)划分并确定作业活动,填入《作业活动清单》。

  2)将每项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

  3)对危害因素产生的主要后果分析。按照风险点的分类对危害因素产生的主要后果进行分析。

  九、风险评价

  根据风险危险程度,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一、二、三、四等四个风险级别,分为“红、橙、黄、蓝”四级(红色最高)。

  1、一级风险,即重大风险,意指现场的作业条件或作业环境非常危险,现场的危险源多且难以控制,如继续施工,极易引发群死群伤事故,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2、二级风险,即较大风险,意指现场的施工条件或作业环境处于一种不安全状态,现场的危险源较多且管控难度较大,如继续施工,极易引发一般生产安全事故,或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3、三级风险,即一般风险,意指现场的风险基本可控,但依然存在着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诱因,如继续施工,可能会引发人员伤亡事故,或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4、四级风险,即低风险,意指现场所存在的风险基本可控,如继续施工,可能会导致人员伤害,或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对于现场所存在的低风险,虽不需要增加另外的控制措施,但需要在工作中逐步加以改进。

  十、控制措施确定

  项目部根据风险分级情况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策划,依次按照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以应急措施等五个逻辑顺序对每个风险点制定相应的实施风险管控措施。

  1、风险控制措施应包括:

  (1)工程技术措施,实现本质安全;

  (2)管理措施,规范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完善、落实事故应急预案;建立检查监督和奖惩机制等;

  (3)教育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4)个体防护措施,减少职业伤害。

  (5)应急处置措施,将危险降到最低。

  2、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

  (1)可行性和可靠性;

  (2)先进性和安全性;

  (3)经济合理性及经营运行情况;

  (4)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

  十一、风险控制措施评估:

  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评审:

  1、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

  3、是否产生新的危害因素;

  4、是否已选定了最佳的解决方案;

  5、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十二、风险分级管控

  四级:轻度(一般)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科室应引起关注,负责4级危害因素的控制管理,所属班组具体落实;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现状,保留记录。

  三级:中度(显著)危险,需要控制整改。公司、科室应引起关注,负责3级危害因素的控制管理,所属科室具体落实;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进行控制,努力降低风险,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在规定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在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进行评价,确定伤害的可能性和是否需要改进的控制措施。

  二级: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公司对重大及以上风险危害因素应重点控制管理,具体由安全处和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具体落实。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并根据需求为降低风险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或配给资源、限期治理,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

  一级: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只有当风险已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立即采取隐患治理措施。

  十三、管控效果验证程序

  1、安全处每年定期组织制定“风险点辨识及风险评估计划”,经分管领导批准后下发执行。公司、部门/项目风险评估小组,对“风险点辨识及风险评估计划”进行分解落实,直至班组、岗位,作为开展风险点辨识及风险评估工作的依据。

  2、依据辨识评价方法对本部门/项目危害因素进行辨识评价后,填写相应的“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安全检查分析(SCL)评价表”,经本级风险评估小组进行汇总、评审后,逐级上报。

  3、公司风险评估小组组织审核、修订后,将审核、修订意见反馈各部门/项目执行。

  4、风险培训,各部门/项目应制定风险评估培训计划,组织员工对本部门/项目的风险评估方法、评估过程及评估结果进行培训,并保留培训记录。

  当下列情形发生时,应及时进行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

  (1)新的法律法规发布或者法律法规发生变更;

  (2)操作工艺发生变化;

  (3)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项目;

  (4)事故事件发生后;

  (5)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

  十四、文件管理

  公司及项目部做好保存风险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按当地建设主管部门要求纳入安全技术资料管理。涉及重大风险时,其辨识、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

【生产流程控制制度】相关文章:

内部控制制度03-21

内控制度05-29

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04-23

企业内控制度12-16

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12-20

控制管理制度04-05

企业内控制度01-07

学校联防联控制度03-23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11-03

医院债权和债务控制制度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