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说课稿优秀

时间:2023-09-19 15:39:31 语文说课稿 我要投稿

高中语文说课稿优秀大全(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语文说课稿优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说课稿优秀大全(15篇)

高中语文说课稿优秀1

  一、说教材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第八课,本文是战国时期亚圣孟子与梁惠王谈论治国安邦之策时的言论。语言严谨、条理层次清晰并且内涵深远。这篇课文中,需要重点掌握的文章,同时也是难以理解的文章。我们需要重点掌握的议论性散文的论点和论据,体会古人圣贤的治国智慧。通过思辨性的文字和深刻的内涵以及雄辩技巧,使学生感受辩论的魅力和治国的思想。

  二、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我所面对的学生正处于高中学段,具有较强的概括和归纳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养成,他们已经具备了学习文言文的相应知识储备,也具有学习文言新知的动力和兴趣。学生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诵读文章并合作探究,习得文章的重点并解决情感的理解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

  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文章中的关键文言词语和理解特殊句式的用法,掌握文章大意并捋顺文章思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法和小组讨论法,学习本文的中心论点和修辞手法,掌握论证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会孟子的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及其对于治国安邦的意义。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重点:学生通过朗读法和小组讨论法,学习本文的中心论点和修辞手法,掌握论证技巧。

  难点:学生体会孟子的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及其对于治国安邦的意义。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主要包括:阅读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和最重要的环节。主要包括:新课导入、整体感知、深入研读和延伸作业等几个方面。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总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住学生。好的导入不但使学生了解这节课所要学习的课题和内容,还可以形成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节课我将采取“复习法”进行导入:通过向学生介绍初中学过的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进行对比阅读,以此形式进行新课导入。提问学生其中名句仍然在耳畔回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也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即使是在今天,它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这些孟子的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板书:寡人之于国也)

  (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赏析文章的前提,通过初读,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整体感知。首先,我会让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出声诵读课文,同时注意朗读的快慢、停顿以及感情,找出文章中难以理解的字词;其次,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分析出文章讲了什么?我会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指导和总结,得出文章的层次划分:点明主题——“民不加多,为何?”孟子针对疑问,巧用比喻进行答疑,解决“民不加多”的疑问。(板书:民不加多)再次,解决“民加多”主要包括:农粮生产、水产养殖和林木种植。最后,根本措施:施行仁政和王道。而君王应有的态度是“王无罪岁”。这样的安排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并扫清字词障碍,有利于进一步解决文章重难点问题。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通过文中的细节来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这个阶段主要是解决文章中需要重点分析和较为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我会安排三个问题,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开展本堂课的深入研读环节:首先我会向学生提出疑问:开篇提到孟子在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政策无本质区别时,为什么不直接说明,而是“以战喻”?通过分析课文内容,总结答案。我们可以得出:梁惠王好战,对于战争十分熟悉,这样说,具有启发性,便于学生接受;这是从表面上解决了“以战喻”的内容理解,之后带领学生深入理解这一内容所蕴含的论证方法。此内容运用比喻论证,且十分恰当和贴切,使话语和论证充满逻辑,文字的生动和从容,体现孟子的机智和风趣。(板书:比喻论证:战喻)随后请同学们思考,以现代眼光审视孟子的“王道”思想具有哪些内涵?对现代生活有怎样的意义和启示呢?学生就此问题能够实现从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在物质角度要:解决温饱问题,有粮吃,有房住,不饥不寒,养生丧死无憾;在精神文明教化方面:进行兴办教育,敬老爱幼,文明之花盛放;严于律己,多多自我反思,不怪罪客观条件。孟子这样的眼光对于现代生活的意义:启示我们要维持生态平衡,增强环保意识,解决经济快速发展而来的日趋严重的'环境恶化、生态失衡问题。(板书:王道)对于一篇课文的学习不仅要能够理解内容,还要能够赏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因为我再次提出疑问:本文论辩艺术的技巧有什么?(板书:论证技巧)经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我们能够得出,从修辞角度来说:恰当地运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如“五十步笑百步”喻意深刻。排偶句式的运用,可突出思想,深化感情,增强气势。对偶的手法使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之美,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再从结构角度来看: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由“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到“斯天下之民至焉”,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从语言语体角度:口语化,生动多趣。辩论说理讲求方式方法,循循善诱,争取主动,易于接受。(板书:修辞:排、偶)

  通过以上环节我达成了我的三维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延伸拓展

  在这一环节我向同学补充说明有关于孟子的思想主张和治国策略:在治国安邦上:孟子提倡“民贵君轻”的安邦之策;从人的本性和天性方面:提出和荀子不同的“性善论”;而身为儒家代表之一的孟子,他延续了孔子的“仁政”思想;最后,孟子提出的理论多为现实服务,不同于庄子的“恣肆汪洋”的浪漫主义,孟子风格是阐论明理的现实主义。

  (五)小结作业

  课堂教学的小结作业环节是课堂回顾的环节。我的小结作业环节设计为:通过回顾文章的条理和思路,并结合深入研究部分提出的三个问题,巩固知识要点。作业的完成是对本节课的回顾与总结,也是很好的归纳与梳理。我会布置作业:请同学想一想,你如果是梁惠王的谋臣,将会用什么方法使帝王明白治国策略的欠妥之处呢?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学内容的浓缩。通过板书,学生能直观抓住要点摒弃繁琐,我的板书就力求体现这一点:我的板书力求精简,清晰直观,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重难点。

高中语文说课稿优秀2

  说教材

  (一)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语文新课程必修五本书中,仅设有2个单元的现当代散文。必修一的第三个单元是写人记事的散文;必修2第一单元是写景状物的散文。共有6篇文章。《纪念刘和珍君》是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的第一篇写人记事散文。

  本课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通过学习本文,将使学生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培养人文意识,进而阅读名家名篇,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因此,以开放的思维,以现代的教育模式来学习本文,将对散文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 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依此学情,根据新课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1、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感知课文七部分之间的`关系。2、 了解课文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体会作者其中的情感。3、 局部探讨课文,体会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4、 学习爱国青年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勇敢精神,感受鲁迅刚正不阿的性格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三) 教学重难点及确定依据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学习上的心理特征,从而针对性的确立学习的重难点。

  1、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2、难点是夹叙夹议的方法;

  3、关键语句的理解。

  说教法

  如何突破重难点是本课的关键。

  ⑴从学情出发,注重“高视角,低起点”循序渐进合理科学的分解重难点,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突出“感”字。第二课时“动态阅读,迁移应用”,突出“悟”字。以确保学生一课一得。

  ⑵依据美国心理学家达菲“阅读策略教学”安排阅读三步骤(习得知识——拓展延伸——迁移应用)。

  ⑶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加大课堂信息量,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变迁,同时加大随堂训练的容量,以适应高考的分量

  ⑷依据“归真、求美、移情”的心理过程,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说学法

  对于高一的学生对于散文的文章形式,不宜接受。所以怎样引导学生先理顺文章内容,由浅入深,透过文章对人和事的描写,揭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成为一个难点。教是为了不教,学法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⑴指导学生自主学习。⑵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最大限度的使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讨论,发现学生独特的个性,创造性的思维。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养成质疑探究的习惯。⑷“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指点学生拓展延伸,课外阅读名人名篇,强化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为高考作好准备。

  说教学过程

  课文有七节构成,学生在理解过程的时候,难免理不清头绪。因此我依照我们认识的基本规律,采用“挈领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思路。提问:课文的题目是《纪念刘和珍君》,那么请阅读课文,看看课文的哪些部分是写刘和珍的?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学生就会把文章中的信息从新组合,把有关人物点点滴滴总结在一起。从而把人物形象丰富话。

  (二)局部探讨,体会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如果说通过梳理,对文章整理的理解不难的话,对于文章个别语句的理解,确是难的。品读下面的例子:“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通过阅读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还不理解的内容,并且通过小组讨论体会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三) 在整体加局部理解之后,拓展练习:

  1、假如给刘和珍君烈士塑像,你会有哪些设想?这个练习充分说明了通过学习,学生对人物塑造的理解,便于学生巩固叙事,议论,抒情等表达方法的运用。

  (四) 拓展练习,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2,4部分。再次通读课文,并且阅读鲁迅部分散文和《纪念刘和珍君》作对比。

高中语文说课稿优秀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雨霖铃》,现在我从以下八个环节来说说这首词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

  一、教材分析《雨霖铃》是婉约词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别离词,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层次特别清楚:分离别之前、离别之时、离别之后,层层深入,离情别绪,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这首词,具有较高的鉴赏价值。有助于提高学生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二、学情分析 作为高一年级的学生,对宋词知识已经有所接触,已经感受了词的语言美、意境美,但鉴赏只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 感知作品内容,体会词中凄清的意境和哀伤的离愁。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朗读、意象来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词人伤离别的愁绪,培养学生健康、敏锐的审美情趣。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四、学习重点和难点感受词人在词中流露出的浓浓离别之愁;领会全词情景交融的写法。(为了突破学习重难点,我将通过以下三个方法来实现,从而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说教法与学法 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①诵读讨论法 ②提问点拨法 ③自主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课文,营造氛围。

  播放《送别》歌曲,将学生带到一种悲凉的氛围之中。我设计的导入语:

  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苦痛。 自古以来,分别都是痛苦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宋词婉约派代表柳永的《雨霖铃》,看看他又是怎样写“伤离别”的?

  (二)读听结合,整体感知

  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然后听配乐示范朗诵,再让学生尝试配乐朗读。在读和听的过程当中,我会给学生设置如下问题:找出所描写的景物及分析这些景物有何特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去听)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可见,诵读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层层深入地诵读,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在诵读中初步感知词的情感基调。带着问题读和听,强化读和听的目的性。

  (三)具体赏析,揣摩名句 在这一环节中,我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1)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试分析这些景物(意象)所抒发的感情,是如何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这一问题的设置,是让学生通过体会多个意象所构成的意境,深刻地感受到词中所弥漫的浓浓的离愁,从而对情景交融这一手法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这就初步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2)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历来为人传诵,甚至有人拿它来代表柳词。这两句词的典型景物何特殊意义?词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设计意图:情景交融这一手法在古典诗词中很常见,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引导学生找意象、分析意象特征和所包含的情感、赏析名句,让学生理解情景交融这种表现手法,体会诗歌意境,更深刻地体悟到宋词婉约之美,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并教给学生以赏析情景交融的方法。此外,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得出结论并各抒己见,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学习方式,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使自己的.赏析活动更活跃更丰富,更能体现出学生作为鉴赏主体的独特个性。

  (四)背诵(在完成课文分析的基础上,我将组织学生背诵)。

  设计意图:古语道:“腹有诗书语自华”。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这一环节的设置,就提高了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实现当堂任务当堂完成。

  (五)课堂练习,拓展延伸(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是“授之以渔”,并让学生及时有效地学以致用——为强化学生对赏析情景交融的方法的掌握,因此我就设置一道课堂练习题。让学生读李华的《春行即兴》赏析这首诗的情景交融)七、说板书(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形成以下的板书,这个板书可以帮助学生更完整的理解课文。)

  上阙:冷清秋之景 离情别绪 归期渺茫

  下阙:伤离别之情 前途黯淡 命运难测

  八、课后作业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一个务实的语文老师应该把学习的金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课外大量的历练来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这节课,我布置课外作业:请任选一角度,对《雨霖铃》进行赏析,写出自己的独特见解。200字左右。

高中语文说课稿优秀4

  在中国古代民间文学的发展历史上,有一首诗歌不仅暴露了封建门阀制度的罪恶,而且远为深广的记录了一千七百年前人民的真实感情,这就是《孔雀东南飞》。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就是这首中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以下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这节课进行解说。

  一、 教材分析

  《孔雀东南飞》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必修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这个单元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这一时期产生了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伟大作品。《孔雀东南飞》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

  古典诗歌的鉴赏训练对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概念。尽管学生在前面几课中尝试了诗歌的鉴赏,但鉴赏仍然是初步的,尚未把握鉴赏的技巧,形成基本能力,更不用说对作品进行审美鉴赏。因此教学本课,仍然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理解性阅读、研究性阅读和欣赏性阅读,培养学生鉴赏古诗文技巧,逐步把握鉴赏规律,最终形成鉴赏能力。

  整篇课文我计划用三课时讲完,我所说的这节课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三课时。根据大纲以及单元学习要求,结合课程进度以及学生实际情况,我确立本课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部分重点词语以及铺陈排比等修辞手法的用法,把握女主人公刘兰芝的形象特征以及性格特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和结合语境欣赏诗歌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

  德育目标: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封建家长制及封建礼教摧残男女青年幸福生活的罪恶,培养学生珍爱生活,敢于和一切腐朽势力作斗争的情操。

  教学重点: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与意义。

  二、 教法分析

  《孔雀东南飞》是古乐府民歌,语言接近口语,而且注释较详,学生易读懂词句。因此,教学本文可从语境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揭示主题思想。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能力,根据诗歌需要反复诵读的.特点,这节课我主要使用的教学方法有朗读品味法和讨论点拨法。

  为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生动,我将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三、 学法分析

  学生在学习诗歌和文言文时,大多是等着老师来分析,自己做笔记,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这首诗时,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诗歌鉴赏中来,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学生的学习中,应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学生的主要学法有:朗读法、讨论法、质疑法等。

  四、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屠洪纲的歌曲《孔雀东南飞》,由元好问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引出大雁殉情的故事,从而引出新课。

  2、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在于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高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由悲剧性的故事情节而过渡到对人物形象的赏析。

  由于课文篇幅较长,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按照情节的发展选择有代表性的段落来进行鉴赏。这一部分由学生小组讨论完成,教师补充总结,并且对重点词语以及修辞手法等作补充讲解。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的分析鉴赏能力。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4、由刘兰芝的人物形象过渡到对悲剧原因的分析。

  提问问题:刘兰芝可以说具备了中国女子身上的所有优点,可是为什么最终只能选择“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呢?是谁造成了刘兰芝的悲剧?

  引导学生从悲剧的直接制造者焦母和刘兄身上探究悲剧的深层原因,学生讨论发言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认识悲剧的根源。教师补充介绍著名诗人陆游和唐琬的爱情悲剧,以加深学生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认识。

  设计次环节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独立回答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5、拓展延伸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刘兰芝的自尊自立和反抗就显得尤为可贵,请同学们回忆所知道的像刘兰芝这样的女子。如《氓》中的女主人公,《梁祝》中的祝英台等。

  6、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刘兰芝这个美丽而又坚强的女子,探讨了兰芝的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几千年来,封建礼教、家长专制等传统文化的冷漠与残酷,使无数美丽的爱情成为“牛郎织女”,化作“双飞蝴蝶”,飞出“东南孔雀”,铸就“血泪沈园”!但以刘兰芝为代表的这些女子之所以能在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中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正是由于她们的身上有一种坚强和敢于反抗的精神,她们代表了人类对真真善美的追求,对自由、对爱情的向往,人们希望世界上更多的是天长地久,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希望孔雀东南飞的悲剧不再上演,所以,在故事的结尾,人们让这对不幸的夫妻魂化为鸟,实现相依相守的愿望。

  7、作业设计

  以《兰芝,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周记。

  意在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高中语文说课稿优秀5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雨霖铃》。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介绍、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五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学目标

  必修四第二单元编选的是宋词,在人教版五个必修模块中,这是唯一的宋词单元。本单元选取的是四位著名词人的作品。四人中苏轼和辛弃疾是北宋和南宋的豪放派代表,而柳永和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其中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文人,李清照是宋代最杰出的女词人,四人在词坛上都占有一席之地。教材编者可谓用心良苦,编选四人各富代表性的词来学习,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完全不同的两种词风,进一步体会四位词人不同的创作风格。

  本单元教学课上努力做到学生、教师、编者和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在学生理解词的内容后,教给鉴赏词的方法。通过鉴赏,体味词中表达的情感,分析作者是如何传情达意的,进一步了解词的特点和写法(情景交融、点染、白描、叠字等),让学生在学习后对词的鉴赏建立一个初步的感性的理解。

  因为必修五模块已没有古典诗词的学习内容,所以本单元的学习还应引导学生对鉴赏古典诗词的一般方法进行总结,为以后进行诗歌与散文系列模块的选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文特点

  这首词是宋代婉约派的代表作。这首词写的是才情卓着、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的柳永离开都城汴京(现在河南开封)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的别离情景。以“离情”为线索,用白描、铺叙、点染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情人话别时留恋难舍的情景,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郁闷心情,景中见情,以情带景,是柳永的代表作。其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被誉为千古名句。

  《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根据教材特点及《大纲》要求,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1、了解婉约派的主要特征;2、了解柳永及“雨霖铃”词牌。

  能力目标:1、初步掌握鉴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2、理解“景中见情、缘情设景”的艺术特色;3、理解虚实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

  情感目标: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及纯正的文学趣味。

  教学重点为:1、“景中见情、缘情设景”的艺术特色;2、理解虚实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为:名句的鉴赏方法。

  二、学情介绍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对词这种体裁并不算陌生。在初中时已有接触,必修一学过《沁园春·长沙》,感受了词的语言美、意境美,但只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应善于启发,相机诱导,教学才能获得成功。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学本身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据此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式教学法;

  2、学生讨论与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法。

  叶圣陶说:“‘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授之于鱼”,更要“授之于渔”。据此,学习这篇课文,教会学生1种学习方法:学习名句鉴赏法——易词造意法。

  此外还灵活运用提问法、讨论法、练习法和板书图示法。

  四、学法指导

  整体把握察内容,再现意境体诗情,易词造意赏名句,熟读背诵多识记。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宋词作为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在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提及宋词,不能不提到婉约词的代表人物柳永;而提及柳永,又不能不提到他的代表作《雨霖铃》。这是一首饱含了千种风情的别离诗,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苦痛。自古以来,分别都是痛苦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形形色色的分别,无不贯穿着一个主题:分别痛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的“雨霖铃”又是怎样写“别”的呢?

  (二)、介绍柳永及写作背景

  作者柳永才情卓着,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早年屡试不第,生活穷困潦倒,处世抱着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更多的时日跟歌伎们一起,过着浪荡自由、浅斟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这些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同他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雨霖铃》便是其中为世人传诵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城(现在河南开封)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词的内容和感情

  1.播放配乐朗读磁带。

  2.诵读点评。

  3.学生放声朗读,自行品味。要求:读准字音,熟悉内容,把握感情,注意语调、节奏,熟读成诵。

  4.指名诵读,感受本词的情感氛围。

  (四)、探究赏析

  教师点拨名句,深化学生理解:(视学生掌握情况决定详略分析)

  例一:“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寒蝉凄凉急促第叫着,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的时候,急雨刚刚停歇。

  分析:起笔用融情入景、以景衬情的手法不仅捕捉了晚秋景物特点,写出所见、所闻、所感,而且酝酿出足以出动离愁别恨的气氛和情调。试想:在树上寒蝉凄切的叫声里,在暮色苍茫而又冷清的景象中,送别时面对长亭,该是多么动人愁思的境界啊!就在这个时候,阵阵骤雨,刚刚收住了雨脚,好朋友啊,就要走了!这时节,动人的愁思将怎样地抒发出来呢?

  例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问1、情人的离别,照我们当下的情形,一般采取怎样的方式?为什么作者在这里用“执手”?为什么不用“吻别”“拥别”“话别”或是“挥手告别”甚至是“挥着手绢”等方式。

  学生可能只会注意到作者当时没有现在开放,不可能“吻别”“拥别”。但这种理解是浅层次的,教师要诱导从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角度去理解,“执子之手,与君偕老”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牵手”,此处“执手”一方面写出其“不舍”,另一方面,“执手”这一动作大胆直接,充分体现了柳词“俗”与“直”的一面。

  此处用人物的动作表情来揭示内心活动,大胆率直,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目前。

  例三:“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问1、将“去去”改为“此去”如何?

  问2、“千里烟波”改为“千里波涛”如何?

  问3、既然是“沉沉的暮霭”为什么“楚天”却会“阔”呢?这不矛盾吗?

  采用讨论的方式,可由学生先提出可供置换的意象或词语,再进行比较,品评。

  此词不是简单的写离情别意,而更多的渗透了作者的“前途黯淡,归期渺茫,命运难测”的身世之感。这一点是学生最容易忽视的。

  学习下阕,重点鉴赏典型诗歌意象。

  典型意象:酒、柳、风、月“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问1:明代词评家贺裳称,柳永此词中有一“千古俊句”,是哪一句呢?

  问2:看似寻常的两句词,何以冠以“千古俊句”?改为“今宵酒醒何外,芳草地晓风残月”如何?

  问3:改为“杨柳岸,凄风冷月”如何?

  问4:改为“今霄梦醒何处”如何?

  如学生有困难可稍作解释“名句”的特征,可用流行歌曲中的名句类比。

  此环节需要相机点拔,学生很有可能出现“有所感却说不出”的情况。要通过诱导让其品出名句的魅力所在。

  (五)、再次诵读本文,争取背诵

  总结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各用了哪些意象?

  明确:上片:离别情景,以实写为主;下片:想象别后情景,以虚写为主。

  建议由学生讨论,找意象。学生对意象的分析只要扣住主旨,言之有理即可。对学生未分析的意象,教师可适当提示补充。

  (六)、小结

  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苦痛。长亭送别,执手相看,柴门扶杖,汽笛声催,生命总在演绎着悲欢离合的故事,而当我们轻轻敲开古典诗词的门扉,不经意间就会发现一个个凄婉缠绵的动人故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柳永的词《雨霖铃》,感受作者了笔下哀婉动人的感情,想必也会有某种特别的感受,写下来吧。

  (七)、作业(任选一题)

  1、将此词改写成现代诗。

  2、比较《雨霖铃》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体会两首词的不同风格。

  3、描写“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场景,不少于100字。

高中语文说课稿优秀6

  一、课题:氓

  二、课型:人文学科语言类讲授课

  三、课时:两个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能够增加古汉语字词基础知识,例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可以了解上古文学作品的一些特点,懂得什么是“赋、比、兴”的艺术手法等文学文化常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反复吟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知语言韵律和谐之美;懂得如何判断“赋、比、兴”手法;体味主人公前后情感的变化从而使学生的阅读感知能力得到训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上古语言的魅力和先民的思想,进而喜欢《诗经》等上古文学作品,拓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品味,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另外本文是一首以爱情为主线的叙事诗,通过学习这首两千多年以前的爱情悲歌对学生今后的爱情观产生影响,他们能够对自己的情感有所思考,努力做一个懂爱、善爱的人。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文言句式、诗经的“赋比兴”手法和语言特色等基础知识和文化常识。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和性格特征等文本深层理解。

  2.教学难点

  学生与文本内容距离较远,尤其是古汉语发展到今天已经和我们现在的语言大不相同,对于学生很好的理解课文内容造成了困难,另外学生对古文本身也有畏惧心理。

  学情掌握

  1.知识能力情况

  这册课本是为高一下学期学生准备的,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课前可以通过图书资料查阅或互联网搜集《诗经》或《氓》相关信息,有了初步的探索和感知。再加上初中及上学期的古文学习,他们有了一定的古文阅读能力和文学审美能力。

  2.学生阶段特征

  从初中到高中,学生首先需要有学习习惯的改变,学习将由老师督促学习变成自己主动学习,有些学生还不太适应,他们有足够的学习热情但是缺乏克难意志;其次,初高中知识难度的巨大落差,知识层次的加深,教师授课风格方法的改变会对学生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再次,学习心理的调整,由初中的佼佼者进入人才济济的高中课堂如何让自己脱颖而出,也是学生比较苦恼的一点。

  但是因为这已经是第二学期,所以学生有了第一学期的高中语文学习经验,也为课程教学坐了基础铺垫。

  教学关键

  以诵读为切入点,使课文内容教学为文化教学服务,努力让课文内容为主导向文化这一主体转变,在课文学习中渗透文化语言等常识性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恰当引导。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任何一个民族都是这样,我国也不例外。早在两千多年前,先民们就为爱唱响了一只只情歌,《诗经》的开篇——《关雎》如是(多媒体播放《关雎》的配乐朗诵)。

  刚才的朗诵美不美?(生答美)除了对美好爱情的歌颂没那么有没有对于爱情悲剧的描述呢?也是有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诗经》里的另外一篇《氓》。(板书课题)

  2.揭题

  《氓》是《诗经》名篇,诗一首叙事诗。属于国风,所谓国风就是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在古代我国辽阔的疆域上分布着不同的诸侯国,共同归周天子管制,这些不同国家的是个酒为百姓管理查探民情提供了依据。《氓》是“卫风”里的一首,也就是卫国的风俗,卫国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河南北部濮阳,新乡,安阳,沁阳一带。

  说到“风”,那么《诗经》除了“风”还有什么呢,有没有同学知道?(生乱答,有知有不知)对,有同学已经说了,还有“雅”和“颂”。

  3.预习效果检验

  课文大家都预习过了,下面有问题先问问大家。

  请大家看看PPT上的这些字词,读音、意思有没有不明白的?

  氓、蚩蚩、贸、匪、谋、淇、愆、将、垝垣、筮、咎、贿迁、耽、说、徂、汤汤、爽、罔、靡、夙、遂、咥、躬、悼、泮、总角、反

  标红的字是大家要重点掌握的,请特别注意!

  下面请大家齐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节奏,注意体会韵律感。(生读文,师板书第一章……第六章)

  问:读完诗歌,能不能每章用一句诗概括出它的的主旨?

  答:第一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第二章——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第三章——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第四章——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第五章——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第六章——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板书)

  问:这是一篇叙事诗,这首诗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答:这首诗写了一名女子追忆她与“氓”从恋爱、结婚到婚变的全过程。故事从“氓”来向她求婚写起,女子虽然对他求婚的.方式有些不满意,但还是答应了他;接下来写两人的恋爱生活,着重表现了女子对“氓”的痴情;两人很顺利地结婚了;婚后的生活贫困、辛苦,女子毫无怨言地操劳着家务,“氓”开始时还好,慢慢地,随着生活的好转,他的脾气变得粗暴起来,他的行为荒唐起来,并且没有回头的意思。女子只能自己伤心,不过,对于这种状况她不会无限期地忍受下去的,她想:既然“氓”不念旧情,无情无义,那就算了吧!

  4.课文内容解析

  问:这首诗共六章,可以分成几个小节?每一个小节是按照什么依据划分出来的?

  答:可以分成三个小节。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划分的。第一章到第二章为第一小节,写恋爱;第三章到第五章为第二小节,写婚变;第六章为第三小节,写决绝。

  问:氓最初给女主人公的印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婚前氓做了什么?

  答:“蚩蚩”,忠厚老实 ;“尔卜尔蓍,体无咎言”对婚姻很郑重其事,认真。

  问:女主人公与心上人约定了婚期,在漫长的等待中,姑娘是什么样的表现?

  答:“乘彼”等六句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热恋中的少女的心理及表现。“复关”大概是男青年的居住地。姑娘一会“泣涕涟涟”一会儿“载笑载言”,足见对男青年的思念及深情。恋爱中的姑娘是那样的天真、活泼、热烈。

  问:婚后他们生活如何?男女主人公各自有什么样的表现?

  答:婚后他们生活不和谐。女子勤劳肯吃苦、任劳任怨、专情柔弱;男子脾气暴躁、三心二意、薄情寡义。

  5.人物性格探究

  问:通过你对课文的阅读,你觉得诗歌描绘的氓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这些特点大家能不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

  答:氓的性格多变,前后判若两人。在恋爱初,他忠厚老实,急切认真——“氓之蚩蚩”、“將子无怒”、“尔卜尔筮”。婚后他变得三心二意,脾气暴躁——“士二其行”、“至于暴矣”。

  问:女主人公身上有什么样的品质,请具体谈一谈?

  答:活泼天真热烈,这在恋爱时期表现十分明显;勤劳肯吃苦,任劳任怨,专情柔弱,这个主要表现在婚后的生活中;最后决裂是表现出了决绝,刚强的性格。

  6.写作艺术赏析

  问:为什么突然写到“桑树”叶落前和叶落后的变化,这是什么手法?

  答:比兴。

  问:文中有几处用到了刚才我们说的这种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答:三处。第一处是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叶鲜嫩,告诫斑鸠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

  第二处是第四章,前两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

  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从女主人公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时揭露了负心男子对她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

  第三处是第六章“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这是暗含女主人公对男子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比兴手法的运用,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7.知识延伸拓展

  问:通过我们前面的分析和探究,你觉得我们这篇课文的主旨是什么?

  答:这首诗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由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问:我们分析过了男女主人公的特点,大家能不能再来说一说造成他们婚姻悲剧的原因是什么,你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

  答:从诗的内容看,乃是这女子私定终身而又所托非人造成的。最初她向往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以致于无视礼教的束缚,在无良媒的情况下自择终身,在当时已经埋下悲剧,进而男子变心,其命运更加悲惨,又在不合理的夫权制度下,被弃而赴告无门,正是构成这一无辜女子悲剧命运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

  其次,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全寄托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8.作业设计

  请同学们在课后把这篇经典的诗歌背下来,如果大家对《诗经》感兴趣的话,就选取自己喜欢的篇目阅读,最好能够背诵,下次上课我们可以一起交流一下大家阅读后的心得体会。另外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对本篇课文的理解,把这首诗改写成散文或小说。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板书

  第一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恋爱

  第二章——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成亲

  第三章——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第四章——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婚变

  第五章——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反思

  第六章——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决裂

  第二课时板书

  情节 章节 女 氓

  恋爱 1——2章 热情、幸福 蚩蚩、重视

  婚变 3——5章 沉痛、幽怨 粗暴、变心

  决绝 6章 清醒、刚烈

  教学反思

  总的来说,本次教学基本达到了预想的目的,收到了预设的效果。本课主要是以问题引导和小组讨论解答这样的方式来进行的,学生自始至终都是在问题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来发现和学习新知识,一方面合作能力得到锻炼,另一方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但是总觉得整个教学工程中学生一直在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机会不多,这也使得整堂课一直是被教师操控着把持着;其次,内容安排较多,用两个课时略显仓促,这些都是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安排中注意克服的。

高中语文说课稿优秀7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荆轲刺秦王》是战国策的名篇。在“新课标”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被选入人教版教材必修1第二单元。通过荆轲刺秦王的过程,抒发了对荆轲的赞美。认识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的精神和正义行为。学好这篇文章,可以感受荆轲这一悲剧英雄的人格魅力,还可以利用古今视界差异,激发学生读出新意,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性,并在这方面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 三维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1.知识与技能:

  ①、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文言断句和翻译的能力。

  ②、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依据:课标指出“阅读浅近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中举一反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设疑、自主探究、合作解决,培养学生的能力。

  依据:目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使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刻骨铭心在自己的脑海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思想内容,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依据:“理解和评价古代文学作品的方法论的要求:历史眼光与现代观念的统一。”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重点:分析人物形象,从对话、动作、神态的角度入手,认识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的精神和正义行为

  依据:课标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难点: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

  依据: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很可能在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失之偏颇,无法认识到刺秦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有机整合

  利用影视资源,通过多媒体进行文稿演示。尤其是“易水送别”和“刺秦”两个精彩片段。展示历代文人对荆轲刺秦或褒或贬的诗词。

  语文新课程认为学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老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是最主要的语文课程资源,要能利用教科书,进行再创造,把教科书变成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内容,赋予教科书内容以生命的活力。因此,老师应创设一种情景,点拨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

  二.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由于本文主人公所置深的特定时代背景,学生已经习惯接受传统赞赏荆轲的观点,甚至形成思维定势,因此作为老师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形成个性化的认识。

  (二)心理调节的方法分析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难题,学生往往视为畏途。老师应该少作一些脱离语文语境的、所谓梳理规律的、机械操练性的客观化、标准化练习,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点到即可,重在提高学生古文能力。学习最好的动机是来自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三)知识建构的方法指导

  “新课标”旨在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设计了:

  (1)朗读法——只有反复读才能让学生领会作者的情感。

  (2)探究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不学。本节课,我以语文学习普遍规律“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么写”为指导而设计教学,以教给学生现代诗歌赏读方法为目的而推进教学,以“情”为突破口,以“读”贯穿始终,期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说教法

  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

  依据:对于教师的作用,“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点拨是重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因此,这堂课我将借助多媒体的手段,运用朗读法,启发探究法,启发学生思考、探究,期望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上新课《荆轲刺秦王》,关于荆轲,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北宋苏询称其“始速祸焉”,朱熹认为他“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司马迁却为他立传,并在《史记》结尾评价其“名垂后世”。还有其他人,如陶潜,称其“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为什么前人对他会做出这种评价。相信我们学了这篇课文,也会对荆轲有更深入的了解。(用多媒体展示上边内容)

  同学们已经做过预习工作了,那该文选自哪里?

  1.交流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勇于斗争的行为。《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了解本文的背景。可让同学们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来谈一谈。

  战国末期,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秦灭韩,又破赵,统一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行刺秦王。为此,他找来了荆轲,精心侍奉。(肯定学生的预习)

  二、研读课文

  (一).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初读课文,要求划出疑难词句。整体把握作品的故事情节:(板书)

  1、开端(秦将王翦破赵──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缘起。

  2.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行刺准备。

  3.高潮(既至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廷刺秦王。

  4.结局(末段):荆轲被斩。一幕惊雷乍起、剑拔弩张的活剧,以秦王「目眩良久」告终。

  (二).提问:

  1.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什么作用?

  2.“怒叱太子”表现了荆轲性格的那个侧面?

  3.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问题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利用文本从对话、动作、神态等角度入手,分析悲剧人物形象,认识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的精神和正义行为。

  4.如果荆轲把秦始王刺死呢,那将会怎样,中国将会出现怎样的局面?

  问题设计意图:以往的课堂,总是老师预设好课堂教学流程,预设好问题,甚至预设好问题的答案。本课教学既有预设的内容和流程,同时也注意课堂的生成。如学生会提出类似的质疑:这是笔者在预设内容里没有的,然而,一发现问题,老师便即时对问题进行整理,把问题摆出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如何能让人人都“动”起来,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

  (三)讨论并小结: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荆轲刺秦王,是反抗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但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四)布置作业

  把你对“荆轲刺秦王 ”的看法整理成一篇文章。

高中语文说课稿优秀8

  一、 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

  本文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八课《词七首》的一篇文章。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诗词的语言,赏析诗词的表现手法。按新教学大纲的要求,高中语文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文学品位,并进而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二)教材分析

  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词坛上,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的柳永是耀眼的'明星之一。在不胜枚举的柳词中,《雨霖铃》便是其中为世人传诵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现在河南开封)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的别离情景。这首词是宋代婉约派的代表作。全词以“离情”为线索,用白描、铺叙、点染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情人话别时留恋难舍的情景,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郁闷心情,景中见情,以情带景。其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被誉为千古名句。《雨霖铃》是课内自读课文,但也可以做教读课文,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扬州慢》作为课内自读课文来处理,主要比较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风格。

  这首写离情的词,可谓淋漓尽致,备足无余。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层次特别清楚,语言简洁明了。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候,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心理。三个层次,层层深入,从不同层面上写尽离情别绪,可叹为观止。

  (三)鉴于以上两点,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如下: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领会唐诗、宋词的艺术特点;初步掌握鉴赏古代诗词的方法;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深刻体会《雨霖铃》的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词中意象,具体领会唐代几位诗人和宋代几位著名词人的艺术风格;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以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3)情感态度:体会作者的感情,领悟作者当时的理想;借助多媒体和教师对作品的体验,带领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作品,培养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

  2.重点:学习名句鉴赏的方法:易词造意法;

  3.难点:理解景中见情、缘情设景的艺术特色(因为这是从鉴赏评价的层次来要求)。

  二、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1.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诗词作品,因为诗词语言的优美,情感的丰富很能吸引人,不喜欢的较少。但无论哪种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具体说说它美在何处,为什么这样写,都是一些难题,更不能很好地把握。

  2.学生在初中和高一已学过诗词,对诗词的一般性鉴赏方法已初步掌握。

  3.柳永是个著名的词作家,早已为同学们熟知。他的作品很多,但平时学生接触的不多,不知其风格如何,故而有很强的好奇心理。

  4.中学教材中涉及的术语虽然不多,但学生普遍感到混乱。澄清这些相近的概念是学生准确运用这些概念的基础。

  (二)学法指导:

  把握整体察背景品味词语反复吟

  联想想象悟主旨再现意境体诗情

  易词造意赏名句求同辨异见风格

  熟读背诵常积累改写运用争创新

  学生主要运用:快速阅读法、圈点批注法、发现法、比较法、品析法以及讨论法。例如:

  1.诵读法:朗读要注意语言的节奏,体会作者的情感;

  2.揣摩语句法:主要是从句子所蕴藏的含义和情感入手;

  3.比较阅读法:将要学的内容与已知内容进行比较,求同存异,加深理解。

高中语文说课稿优秀9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想北平》一文选自高中语文第三册读本,供学生拓展阅读。高中语文第三册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诗歌,教材中安排了一个散文单元,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鉴赏能力的训练,激发思维,挖掘文本的深层次意韵。 《想北平》是老舍先生散文,文中主要表现的思乡之情是学生都能理解的。在高二阶段读散文,更要审视隐藏在文本表面之下的作者的思维活动,体会朴实语言和平凡景物中传递的'信息,以人文精神关注文本,学会与作者交流、沟通,抓住作者的情感脉搏,进而窥见作者的生活理想和处世原则.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选取有地方特色的景物传递情感。能力目标:了解作者在景物描绘(抓住特征)中透露的情感倾向,挖掘内在信息,能深入鉴赏散文。

  情感目标:体会中国传统文人的乡土情节;老舍先生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作者选取的景物所传递的情感。难点:了解中国传统文人的生活理想和处世原则。

  二、教法学法

  教法:以情感诱发为主,通过筛选文中具体的信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配合多媒体教学,直观有效。

  学法:高二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基础,立足文本,从具体信息(景物特点)到抽象情感,从已知(写景抒情)涉及未知(作者的生活理想),以高二陶潜诗歌作诱导,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感受。

  三、教学过程

  1、多媒体导入,展示现代北京与老北京的异同。激发学生兴趣。为下文找准景物特点热身。

  2、立足文本,筛选有效信息(景物特点、与其它城市对比),体会作者的生活理想。

  3、从整体出发,以人文精神关注文章内蕴,体会“意在言外”的特点,以陶潜诗歌作参照,体会老舍所传达的中国传统文人的处世态度——淡泊、宁静。

  四、教学设想

  1、教学时数一课时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在疏理文本阶段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在情感体会阶段,以诱发学生情感体会为主,学会文本与作者交流。

  五、板书设计

  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水中的蝌蚪、苇叶上的嫩蜻蜓景物与生命契合表现自然的城市布置生活态度:淡泊、宁静的深情厚重的文化积淀温和平凡的花草贴近土地的果蔬

  六、理论支持

  1、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强教育者与学习者的感情交流,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支柱和动力。

  2、教育者精心组织各类行为活动与认知活动,并使之合理结合,学习者充分发挥活动的自主性,是促成行为结构与心理结构迅速互化的有效途径。

高中语文说课稿优秀10

  一、说教材《陈情表》是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属于古代散文,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来说,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的,因为高考要考。要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而《陈情表》又是一篇字词较多,以情动人的文言文。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 背诵全文。2 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3 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义。4 鉴赏本文直抒真情,不加雕事,用词得体的写作技法。

  教学的重点仍然是实词虚词教学难点是体味真情,体会作者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

  三、说教法为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落实字词教学,体会以情动人的特点,结合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觉性查,预习不到位,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指导诵读和讲解为主,加以点播点拨启发、讨论领悟。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苏轼曾经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一二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因为《出师表》学生都很熟悉,容易理解本文以情动人这个重要特点。

  2、解题主要让学生明白陈情表这三个字的含义就行,尤其是应该让学生理解“表”这种文体,明白为什么要些表,写给什么人。

  3、作者及背景作者李密书上有注释,没有必要展开讲,但要提示学生要和瓦岗的李密分清。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文以情动人的特点,背景要简单介绍一下。

  4、范读正音为何要在范读正音之前给学生轻声读课文,勾画注释的时间呢?因为就目前来说,我们的学生预习是很不到位的,如果直接范读,会有相当多的学生会忙着听音注音,而忽视节奏和感情,所以,一般情况我检查发现学生预习不理想时会给学生几分钟让学生把注释的音移到课文中,这样范读时才能提出听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节奏,听出感情。

  由于课本注释比较详尽,也为了培养学生重视课本注释的学习习惯,所以,在正音时我主要提示了几个多音字的读音,课本很清楚的没有指出,也不知道这样处理是否合适,还希望多听各位前辈的意见。

  5、朗读指导本来在正音之后,安排有个别学生分别朗读,然后就学生朗读中存在的字音、节奏、感情处理问题进行讨论、评价、指导,因为没有学生,这个环节也没有进行。

  6、学习第一段 这一部分我主要想安排3个任务,重点是和学生讨论字词,梳理结构简单赏析,在此基础上指导背诵,并进行分组朗诵比赛,一般时间充足而我又有把握的`情况下我会示范背诵,争取学生能够当堂背。

  7、课堂小结,要能够承上启下就行,显得课堂的完满。8、作业布置:这个讲课时一紧张忘了,其实作业有两个,一是背诵全文,二是识记字词,下节课提问检查。

  五、说板书设计我向来认为语文板书以简洁为要,实用为主,平时我的板书主要分三块,一是讲课当中举例提到的名言警句或关键词,比如说今天提到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使学生记得准确而不是只记个耳熟,我会板写在右边。重点字词我板写在左边,中间主板就是行文思路。今天的板书安排好,上去太紧张,把字音写在左边,其实应该写在副板的位置上没有一节课是一无是处的,也没有一节课是完美无缺的,每节课上完我都会认真反思,是设计上的不足,还是运行中的失误。一个人要善于反思和正视自己的不足,才会不断进步,同样,一个人更要虚心和真诚听取大家的意见,才会进步的更快。我真诚的希望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多提意见,给我成长的机会。8、

高中语文说课稿优秀11

  一、教材分析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读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我首先想到这样一段话。诚如林先生所言,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科学”的解答的。

  林先生在这篇诗论中所给的结论是: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成为一种“潜在的力量”,诗人“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成为令人玩味无穷的“精妙”的诗歌语言。在吟咏之间,那些“潜在的力量”便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读者,感染启发着读者,让人情思灵动,视通万里。就比如文中所说的“木叶”,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然而,“木”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起了叶子”,这样,也就有了“落叶”的暗示,还有颜色的暗示——“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诗句便“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读着它,甚至“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之于“树叶”一字千里的差异。 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我们将会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诗歌的殿堂。

  二、教法探究

  1、小组讨论研究。 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精髓。

  2、通过诗歌鉴赏实践,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三、教学设计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文的教学目的是:

  1、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质;

  3、培养学生把握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提高诗歌的赏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为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 。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唐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明确“落木”即“落叶”之意后)那杜甫为什么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呢?”“木”与“叶”有何区别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林庚的《说“木叶”》来解开这个迷吧。

  二、整体感知 把握全文 (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来理解全文)

  1、 四人一组讨论寻找你认为能表现文章行文脉络的疑问句,并加以整理。

  2、 以小组为单位追寻上述问题的答案。

问题设计:

(1)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的滋味。从课文看,“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

  探究学习: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本植物的通称。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会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样,“木”也就给人以落叶之感。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能给人以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2)课文说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成为语言形象的潜在力量,这些潜在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结合起来,就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文中说到的“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有怎样不同的意味?

  探究学习:“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致的,都给人枝繁叶茂,浓阴匝地的感觉;而“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甚至还让人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木叶”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是属于沉沉的阴天,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而“落叶”,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来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3)第4、5段是课文的中心段,文中阐释了“木”在形象上具有哪些艺术特征?

  探究学习:“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其一,“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其二,“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4)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探究学习: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恐怕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标题拟为“说‘木叶”’,文章选取古诗中的“木叶”意象作为论题,在结构安排上由引古诗到探意蕴,先排除古诗人考虑文字洗炼的因素,再从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探寻其含有落叶等因素,最后才触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问题并加以阐释。这样,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并逐层深入,探幽发微,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说‘木叶”’的拟题应该是本文的一个亮点。

  (5)课文作者既是一位深谙诗歌妙道的学者,也是一位畅游诗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援引古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揣摩一下这对于阐发道理起了怎样的作用。

  探究学习:一是作引子,引出议论话题;二是作为例证,使得析理有凭有据;三是调节文气,更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3、 从课文看,“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三、 探究阅读 融会贯通

  只要提到“木”字大家就会想到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怀。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

  作业;可以以古诗歌中常用的物象为例,如:月、松、梅、兰、竹、菊、等进行有目的的诗歌鉴赏,仔细体味诗歌的精妙。

  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

  研究方法: (1)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 (2)班级交流。 (3)鉴赏研究,写成小论文。

  参读作品: 曹操《短歌行》,刘禹锡《石头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九龄《望月怀远》,李白《静夜思》,杜甫《月夜忆舍弟》,孟郊《古怨别》,王安石《泊船瓜洲》等等。

  2.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请找出来,作专题研究。

  研究方法: (1)阅读古诗,找出一两个常见意象 (2)作比较赏读。

  (3)召开诗歌鉴赏研讨会 参读书目: 《诗集传》《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诗集。 3.在我国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有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就不尽一致。请找出一些,试辨析并交流.

高中语文说课稿优秀12

  说教材

  1. 教材单元定位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被收入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一的第三单元,这一单元主要学习三篇记叙散文(另有鲁迅《纪念刘和珍君》、巴金《小狗包弟》)。它们都是写人叙事的佳作。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透过对人与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性的评价,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

  2. 教学三位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

  跟据语文新课标“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培养初步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而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的要求,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三维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定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表达交流能力。2、学会“写人凸显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学会圈点批注主要段落语句,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感知大师的人格魅力2、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塑造自我美好心灵。

  教学重点:分析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

  教学难点:作者如何在记叙中加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说教法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这节课,我基本选用“自主读书、合作学习、探究感悟”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作用,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借助多媒体等电教手段,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感知,探索求真,以达到“读中有品,品中有悟,悟中有得”的目的,了解梁实秋的高超写作技法。

  说学法

  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时,采用默读法和圈点勾画法,之后采用问答法,由学生发言、总结;针对教学重难点,立足课文,讨论探究,用情景激励法,分析法、点拨引导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点评诵读,体味文章情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布置小作文,迁移拓展所学的白描技巧。

  说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由提问七匹狼双面夹克广告词导入,七匹狼双面夹克的广告词是:“男人不会只有一面。” “今天,你要‘秀’哪一面?”,学生都知道梁启超先生是清末民初政界明星,而不知道他是学术大师,由此引导学生了解他的另“一面”,走进文本让梁实秋先生“秀”这“一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崇敬之情及阅读兴趣。

  2. 品人

  a. 学生与作品作者交流: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并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圈点、勾画、思考,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一,围绕“文章主要记叙了梁启超讲演时的哪些情况”引导学生了解梁启超的形象特点。

  b. 学生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带着独立思考后的结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展开讨论,最后拿出小组的意见,通过探究,认识课文于记叙中描写了人物出场,肖像,开场白语言,声音,内容,讲演时的神态、动作。从而认识他是个有文采有学问有热心肠的学者。学会分析与概括

  c. 教师与学生交流:借助何蕙珍对他的恋情、为康有为披麻戴孝、为协和医院撰文等故事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梁任公是个热心肠的人。

  3. 品文

  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二,启发学生明白一件事情:写人如果能凸显人物个性,将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懂得一个道理:一个有着人格魅力的人,将对人产生深远的影响。探究人物的写法,认识写人如果能凸显人物个性,将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学会表达与交流。

  4. 作业布置

  用从本课中学到的写人技巧,结合[表达与交流]第三单元:人性光辉 “写人要凸显个性”,任选一题作文。(设计目的与思想:能力的迁移,将课内所学知识与技能作课外的延伸与拓展。

  说板书设计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品人:肖像: 短小精悍;开场白语言:独特; 声音:沉着有力 内容:丰富有趣

  讲演时的神态动作: 生动有趣——有文采有学问有热心肠的学者 品文:凸显人物个性

高中语文说课稿优秀13

  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程这四个方面加以介绍。不当之处,恳请指正。

  一、说教材

  1、编者意图

  古诗《涉江采芙蓉》被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Ⅱ选编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单元。总的说来,必修Ⅱ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的诗歌及其发展,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该单元是必修Ⅰ诗歌单元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为必修Ⅲ的诗歌的鉴赏打下铺垫。这样的编排顺序,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诗歌的发展,便于由浅入深地学习我国的古典诗歌。教师也能够据此而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

  2、《涉江采芙蓉》简析

  对于本首古诗所表现的内容,历来存在争议,个人赞同双关说,诗题中的“芙蓉”二字一语双关,既指“芙蓉”这种香草,又暗含“夫荣”之义,以“芙蓉”寓“夫荣”。

  该诗首先说采香花芳草打算赠送对方;然后说所思之人身在远方,心愿难遂;最后说人各一方,忧伤难遣。

  3、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注重意向分析,理解诗歌内容。

  熟读成诵,理解其双关的修辞手法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古代诗歌鉴赏能力,初步掌握通过意向分析来鉴赏诗歌的方法。

  ③情感目标:通过本首诗歌的学习,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诗歌尤其是古诗的热爱之情。

  4、教学重点:

  展开想象的翅膀,细心揣摩诗歌的意向。缘由:意向分析是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5、教学难点:

  弄清作者的身份,理解作者在诗歌中所抒发的感情。缘由:这首古诗离我们的时代比较遥远,要学生用今人的思维去揣摩古人的思想感情,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况且,陶冶学生的情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说教法、学法

  诱导探讨法为主

  阅读分析法为辅

  三、说教程

  (一)导入

  1935年,陆侃如在巴黎大学文学院博士资格答辩上,一位教授突然问了这么一个问题:“《孔雀东南飞》为什么要向东南飞?” 只见陆侃如面不改色,稍微思考了一下,从容地答道:“因为‘西北有高楼’!”立即博得满堂喝彩。《西北有高楼》是我国早期五言组诗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陆侃如引用这首诗为自己解难,说明古诗十九首影响深远。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同样出自古诗十九首,下面请进入《涉江采芙蓉》。

  (二)学生朗诵,教师正音并范读。

  采之欲遗谁? 遗,读如(wèi)赠送。

  (三)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无名氏作品。原非一时一人所作,梁代萧统因各篇风格相近,合在一起,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后世遂沿用这一名称。诗歌内容,大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子彷徨失意的消极情绪。抒情真挚深入,语言朴素自然,表现委婉曲折,是早期文人五言诗的`重要作品,对后代产生很大影响。

  (四)鉴赏

  1、合作探讨

  ①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

  ②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

  明确: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③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

  ④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提示:这句诗是全诗发展的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

  ⑤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⑥本诗的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2、教者小结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故在教学时应当注重对意象和意境的分析。

  3、板书设计

  涉江采芙蓉

  意境高洁、清幽

  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五)指导背诵

  明确:按照诗意的“起承转合”来记忆背诵。

  (六)问题探究

  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

高中语文说课稿优秀1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抓住课文要点,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体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是一篇好文章,普普通通的胡同,在作者的笔下,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它用富有京味而有精练的语言概括了北京胡同的特点,又用北京人特有的生活方式表达出了胡同文化的内涵,再后,用真实的感情表达出了对北京胡同特有的感情。而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正是:概括要点,提取精要。因此,在对《胡同文化》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着力于引导学生概括出文章的'要点,提取精要。京味的语言是文章的一大特色,也是本学期唯一的一篇,所以应该好好的让学生品读、欣赏,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觉。这也正好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阅读全文,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流露的感情,并借以培养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

  (2)体会《胡同文化》中浓郁的文化气息,并借以理解汪曾祺散文的特点。

  (3)引导学生注意本文语言朴实、雅致的特点。

  3.教学重点

  概括胡同文化的内涵和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对胡同文化的感情,训练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

  4.教学难点:同教学重点。

  二、说教法

  课文:

  1.文章篇幅比较长,但是比较浅白,可以用来训练学生阅读的速度,同时找关键词、句,概括出要点,提取精要。

  2.优美的语言要用声音来品读才有味道,让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它的妙处。

  3.结合有关语句,进行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欣赏京味的语言。

  4.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进行讨论引向更深入的思考。

  课时安排:1课时

  布置预习:

  1.什么是胡同文化?

  2.北京的胡同有什么特点?

  3.胡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4.作者对胡同有着怎么样的感情?

  三、教学过程

  1.导入:由歌曲《故乡是北京》引入,让学生感受一下浓浓的北京风味,由现实生活中走进古老的北京城,去看看古老的胡同。

  2.第一步:概括要点,提到精要。默读课文,结合预习(1、2、3),找出相关的内容,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举例:

  (1)由“什么是胡同文化”开始提问,直接入题,让学生首先明白胡同文化也就是北京市民文化。

  (2)“胡同的特点”,学生很容易找到,教师可能用三句领起句让学生找出相关句子品读,如“北京的胡同真多啊;北京的胡同真奇啊;北京的胡同真静啊”

  (3)“胡同文化的内涵”指导学生抓中心句,学生很快就可以找出来。

  3.第二步: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感情。让学生朗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作适当的点评。老师指导欣赏下列句了:

  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有窝头,就好。大腌萝卜,较好。小酱萝卜,好。臭豆腐滴几滴香油,更好。虾米皮熬白菜,最好!

  这两个句子相比,你更喜欢哪一个,哪一个更能表现出北京人易于满足?为什么?经过讨论,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同时也煅练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结合课练习,让学生去品味,去欣赏,去感受作者的感情。

  4.第三步:细读最后三个自然段,体会作者感情:(伤感留恋理解)

  5. 第四步:小结全文。(北京的胡同造就了特有的北京的胡同文化。那么,我们有没有想到有着悠久历史的四中也有着它独特的文化呢?让我们也学学汪曾祺先生,写一篇《四中文化》?课外延引的写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也会引起他们对身边人,身边事的观察,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

高中语文说课稿优秀15

  一、教材内容分析,教学目标设计

  本课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单元集中学习了四篇中外优秀小说,要求学生把握小说的文体特点,学习小说的三要素。尤其要学习小说的人物形象和他们的特色语言。要求在小说文体的特点理解上,结合小说的情节和环境描写来综合理解人物形象,分析、理解人物与小说情节和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准确理解各种风格流派的语言特点,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语言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和幽默讽刺手法的运用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学生一般较容易理解“套子”的含义,但是对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对小说语言的讽刺效果则难于全面准确地理解。本课教学,将力求从这些方面入手指导学生阅读。

  三、教法、学法设计在具体教授《装在套子里的人》时,注意了利用小说的线索——“套子”,从文体分析入手,以人物形象解剖为主,联系语言特点,展开了对本课的阅读教学活动。

  通过学生活动与教师活动的互动,让学生多读、精读、巧读、多讨论,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多向分析:如分析华连卡姐弟的形象、分析别里可夫的社会意义等。学生活动有100字的内容概述训练,有形象思维再现训练——素描别里可夫画像。课后作业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但却可以做得非常个性化,尊重了学生思维个性的发展。本课时没有在课前介绍写作背景,是想尊重学生循序渐进的理解过程,体现从人物表象到深层含义的逐步深入理解,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我探究的`快乐,摆脱惯性思维的羁绊,更加及时、深刻地理解人物的社会意义,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四、教学程序安排教学过程中,笔者注意了对小说文本语言的关注。引入初中课文《变色龙》,通过对奥楚蔑洛夫形象的回忆,引导学生类比别里可夫。

  整个教学过程由三部分组成:

  (一)、联系别里可夫和“套子”的关系,“套子”和本小说三要素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1、作者也巧妙地刻画了“套子”式的外貌、思想特征,细腻地塑造了一个典型的个性化人物形象;2、是“套子”下的思想、语言和行为毁了他的美好爱情,是“套子”的约束限制了他的发展,禁锢了他的思想,促成了他的毁灭,对“套子”的外延逐层拓展,串连起个性人物的悲剧人生;3、作者对“套子”作用的夸张描述,展示了典型环境的社会沉疴。(二)、四、深化研习,拓展提高,体会典型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从分析学生体会人物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以及华连卡姐弟的形象意义上下手,深入理解人物形象与小说线索“套子”、小说环境的关系,同时通过华连卡姐弟俩的分析,强化德育效果。

  (三)细化分析,从语言品味的角度深入认识小说的魅力,加深对小说表现力的体会,巩固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反观自身,认识自我,自己是否也装在一些不该装的套子里,又该如何做呢。通过自由思想、课后小作文训练,将课文的教化作用向课外思考、向人本关注转化。《装在套子里的人》

  一、说大纲要求 新课程标准和新大纲对高中语文阅读与鉴赏的介定与要求其中有以下几点:

  1、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2、注重个性化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3、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二、本文特点及在教材中的地位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社版)第四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体裁是小说。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共编排了六个小说单元,其中第四册有三个单元为小说单元,本单元作为高中小说教学的起始单元,无疑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鉴赏小说的习惯至关重要。

  三、教学设想

  1、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本文特点及本文在教材体系中所处地位,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2、能力目标: 结合社会环境分析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3、情感目标: 认识因循守旧的危害性及勇于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语言浅易,情节简单,人物关系单纯,学生一拿到新教材就浏览一遍后,作为新授课再学时,已觉得兴味索然,但对于小说的内容及主题,却并不能准确深入地了解和把握。故本文的教学重难点为:①理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②深入把握小说主题。2、教法与学法

  如何突破重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从学情出发,我考虑到高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喜欢语文课上得有深度、有内涵。作为一节小说鉴赏课,既不能热热闹闹没内容,又应力避追求深度而显死板的偏颇。为此,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为目的,尝试打破常规,力求创新,激发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的兴趣。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还应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四、教学程序

  1、布置课前预习,印发预习材料。要求学生了解作家作品、写作背景,熟读课文,理清层次。2、导入新课

  首先,在屏幕上打出“自杀?他杀?”先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紧接着用具有鼓动性的导语帮助学生进入情境:1898年夏季的一天,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在一所中学的男性职工宿舍里,发现一具中年男尸。据查,死者为该校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死因一直未明。一个世纪以后,2004年年初,某校高二某班学生特组成专案组,对这一事件进行立案深入调查。很多学生从小就想做警察,这无疑给了他们一次圆警察梦的机会,很容易就把学生引入到情境之中。3、问题探究

  把学生引入到情境之后,指出调查应涉及的几个方面:调查一:案发背景; 调查二:现场勘查; 调查三:本人档案资料; 调查四:有关人士采访。通过这四个问题旨在探讨典型环境、典型人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要求学生四人组成一组,讨论决定该组选题。然后小组讨论交流,一人执笔,共同写出该项调查报告。考虑到调查三、调查四的可操作性。教师可以出示以下两份材料加以引导:

  材料一(表格)本 人 档 案 资 料

  姓名住所 性别阶级成份 死亡日期生前职务爱好死前状况 特征人际关系

  材料二:“有关人士采访”对象可涉及柯瓦连科、华连卡、“我”(布尔金)及虚拟对象(“本市市长”、“别里科夫的亲戚”等)4、成果展示

  让学生充分准备15分钟后,确定组内一人宣读,组织班内交流、研讨课堂过程至此,教师再顺势推向一个高潮:思考,写出本案“结案报告”。 至此,学生对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已把握得相当完整准确。趁热打铁,把课堂引向另一个高潮(同时也是本课的另一个教学重难点):本案引发的思考?让学生领悟“创新求活,守旧必死”的主题。

  5、能力延伸训练借鉴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雨果《巴尔扎克葬词》 为“别里科夫”写一篇悼辞。

【高中语文说课稿优秀】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优秀说课稿01-17

高中语文说课稿优秀02-14

高中语文《雷雨》优秀说课稿02-17

高中语文说课稿优秀03-13

高中语文优秀说课稿(通用11篇)07-01

高中语文说课稿05-30

高中语文获奖说课稿05-06

高中语文《氓》说课稿06-28

高中语文说课稿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