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上册教案

时间:2022-12-28 17:20:12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教案

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教案1

  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西湖”这个名字是谁先第一个称呼的吗?是白居易,他曾经写过一首诗:《杭州回舫》(出示屏幕)其中有一句话叫“报与西湖风月知”后人才把她命名为西湖。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白居易对西湖情有独钟。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白居易游西湖的古诗《钱塘湖春行》(板书)

  二、读诗

  1、朗读这首诗(找一生)

  找生评价:字音、节奏、语气、情感

  2、听录音注意以上四方面。

  3、学生自由朗读

  4、学生展示朗读风采:找一生读,找小组读,齐读

  三、赏析、

  (一)、理解诗意

  师:这是一首歌咏早春西湖的写景诗,诗中,诗人像一位高超的摄影师,将镜头对准最能代表西湖早春美景的事物,摄成一幅幅美妙的画面,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大家想不想看到这些画面?想!好,现在大家对照注释理解没局势的意思,不明白的小组讨论交流。

  品诗明义描绘画面

  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诗描绘画面,参考句式:

  从————中我看到了————。

  从————中我听到了————。

  从————中我感受到————

  (二)、赏析古诗

  师:“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写景的诗歌尤其如此,老师把这首诗还原成画面,让大家欣赏一下好不好?现在画面欣赏完了,画面美不美?这首诗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现在我们小组合作讨论赏析古诗

  1、赏析方法:

  (1)、赏物像(描绘了什么?)

  (2)、抓特点(怎么描绘的?)

  (3)、赏语言(品味关键词、抓修辞。)

  (4)、体会诗中的意境和诗人情感

  2、赏析以前我们先找到作者描绘了初春西湖的哪些景物?找生说。

  板书:水、云,莺、燕、花、草

  师:赏析这首诗其实就是看作者如何描绘这些景物的?或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3、举例:几处早莺争暖树:“几处”、“早”写出了初春黄莺还不多,“争”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黄莺竞相飞上枝头欢歌的景象。展现了初春的勃勃生机。

  4、小组合作赏析剩下的六句话

  5、小组抽签展示

  A、水面初平云脚低”:“水初平“意思是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平了湖岸。”“云脚低”指云层低垂,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

  B、谁家新燕啄春泥:“谁家”、“新”写出了初春燕子还不多,用一个“啄”字,描写出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

  C、“乱花渐欲迷人眼”乱花,指各种不知名的野花。“迷人眼”指野花色彩斑斓,形态各异,让人目不暇接。

  D、“浅草才能没马蹄”:浅草,刚生长出来的草,“没马蹄”既写出了草浅,也侧面点出骑马踏春的行迹。

  E、最爱湖东行不足:“最爱”一词体现出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行不足”一词表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D、绿杨阴里白沙堤:只见绿杨荫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

  师问:最后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板书:赞美,喜爱)

  四、背诗(比一比)

  五、拓展

  1、我来鉴赏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第二句话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惊讶、惊喜)

  2、三四两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赏析。

  诗人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赋予白雪以人的灵性,描绘出白雪的顽皮可爱。

  2、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描写西湖的古诗,同学们喜欢春天和西湖吗?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描写西湖的诗句。小组内交流一下,组长可以记录下来,看一下那个小组积累的多。小组展示。师(出示屏幕)

  六、老师的话

  这节课是诗人在引领者我们与春天通行,让我们呼吸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春的活力,人生苦短,春天不容错过,春天不容辜负,同学们要珍惜青春,让你的人生如春天一般绚丽多彩!

  《钱塘湖春行》同步练习

  二,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

  ,。

  ,。

  ,。

  1.本诗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是___代大诗人,字______,晚年又叫__________。

  2.《钱塘湖春行》以_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________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第______句和第______句是颔联,______联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的春景。

  D.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

  4.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5.解释诗句中加粗的词语。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 )

  6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7“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2分)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

  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9、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

  10.全诗以“ ”为线索,从“ ”起,到“ ”终,以“ ”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 ”是爱的体现,同时也照应了题目,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答案二】:1.《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唐乐天香山居士2.诗人行踪早春喜悦三四颈对偶3.D 4.C 5.①向阳的树②不够6.D 8.C 10.行孤山寺白沙堤早春“行不足”。

  《钱塘湖春行》教学反思

  一、导入。

  钱塘湖即杭州西湖,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唐宋以来,写西湖的诗篇多得难以统计。这首诗以即景寓情见长,写诗人骑马浏览中所见到的西湖早春风光,使人觉得生意盎然,如亲见一般,真不愧为名篇。

  二、读读讲讲问问。

  问:诗人是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但诗里写游踪跟散文不一样,是用不着作细致交代的,要仔细想想才看得出来。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从孤山的北面到湖东的白堤)

  问:我们说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象。,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早莺、新燕、乱花、浅草)按:这是总问,以下再逐句问。

  问:“湖面初平”写的是怎样的景象?(春水初生,湖面水位上升,与堤平。)为什么说“云脚低”?(“亏脚”,指下垂的云,水位上升,湖面上的云自然显得低了,这是早春景象。)讲:杜甫有句云“日脚下平地”,形容太阳落山;李贺有句云“露脚斜飞湿寒兔”,形容露水下落之状。脚,有下垂义。

  问:“几处早莺”有什么含义?(莺不多;如多,当为“处处”。)为什么“争暖树”。(余寒犹在,鸟儿也想晒太阳。)莺不多,燕子多不多呢?(“谁家”犹言某家,“衔新泥”者,始筑巢也,可见也不多。)莺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莺燕不多,故为早春。这两句专写鸟儿。

  问:第五、六句写了什么?(花草)为什么说“乱花迷眼?(诗人在马上观花,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便有迷乱之感。)这样写,跟诗题有关吗?(暗切题中“行”字)浅草有什么用意?(草初生,故,“浅”,也是早春景象;“没蹄”,也是暗切题中“行”字。)

  问:最后两句是怎么结住全诗的?(用抒情方式)这两句颇有韵味,能品味出来吗?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在白沙堤的绿杨阴里按辔徐行,可是开头只指出方位,“湖东”,面积太大了,为什么诗人“最爱”呢?到最后才点出白沙堤和它的景物特征,这就耐人寻味了。)

  三、总结。

  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一个“行”字上,“行”字写得好,才能见出骑马游春的乐趣。但西湖面积太大,行程太长,所以诗人只截取其中一段来写——从孤山寺的北面写起,至白沙堤止。开头写“湖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阴里”写白沙堤之景,这样,读这首诗,我们自然就有了随着诗人饱览西湖早春景色的感觉。

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注重整体感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参考注释和工具书,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感情基调有初步认识。

  2.注意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以朗读和背诵带动其他环节。

  过程与方法

  1.诵读,体味语言的自然美,学习写景的技巧。

  2.从叙事写景的角度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答谢中书书》:感受祖国山川之美。

  2.《记承天寺夜游》:培养豁达宽广的胸襟。

  【重点和难点】

  重点:整体感知作品内容,领悟作者发现美、欣赏美的情怀。

  难点:反复诵读,体味语言之美。

  【教学方法】

  诵读法课外资料延伸法

  【课前准备】

  陶弘景及苏轼的生平资料、承天寺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对于祖国的秀美山川,无数位文人在赞羡的同时,也作了大量的描写,但用书信这一文体进行描摹并且成为名篇的却并不多。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陶弘景用书信文体写的《答谢中书书》,从中感受他所描绘的山川之美。

  二、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丹阳秣陵(今南京)人。幼有异慧,年四五岁即以荻为笔在灰中学书,读书万卷,未及弱冠,齐高帝即引为诸王侍读。后隐居于句容茅山,自号华阳隐居。因梁武帝早年与之游,即位后,逢有朝廷吉凶征兆等大事,常前去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好神仙之术,爱山水。著作甚多,大都亡佚,诗文今传《陶隐居集》辑本一卷。

  三、文本链接

  陶弘景生活在南北朝时期,因政局动荡,社会混浊,他遁逊山林,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所以他在《答谢中书书》中以描画山水昭示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四、整体感知

  1.明确学习目标。

  2.范读课文。

  (1)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句子的节奏、轻重音等,初步感知课文。

  (2)自由朗读两三遍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做到流利地朗读。

  3.疏通文意。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如遇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明确重点词语。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晓雾将歇:消散。

  夕日欲颓:坠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置身其中。

  (3)全班讨论,理解文章大意。

  4.背诵课文。

  (1)自由竞背。

  在四人小组内互相检查背诵。

  (2)教师抽查背诵。

  五、课文精读

  1.本文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试归纳本文的语言特点。

  句式上多采用四字短句,运用对偶、排比手法,语言精练生动,将描绘的山水之美写得清丽自然,毫无堆砌雕琢的弊病。

  2.深化:找出文中你所喜爱的句子并简要分析。

  3.拓展:“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历代诗人也留下了大量山水诗句,请大家相互交流收集的诗句,并试简评诗句特色。

  4.《答谢中书书》首句总领全文,概括古今高雅之士的情怀。纲举则目张,中间部分承前文具体描写山川之美,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从仰视、俯视、平眺的视觉角度,从色彩,从四时,从晨昏,从动静,从听觉等角度展开,用自己独特的体验去诠释自然景物绮丽的风光,展现出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卷。而最后一句则以感慨收束,自比先贤,怡情山水,自得其乐。

  六、探究升华

  描写讴歌自然之美的作品浩如烟海,但像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这样短小简约、字精意达的却并不多见,我们应学习他不作繁文、惜墨如金的写作态度。

  七、文章脉络

  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从古至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当中部分则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垫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

  八、写作特点

  1.描写细致。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这三句是写静景,写得形色俱备,精彩纷呈。作者先以“入云”表示山之高峻与雄伟,以“见底”表示水之清澈与透明,一仰一俯,视野开阔,山水尽收眼底。接着移步换景,由清流而写两边的景物。可写之景物必定多不胜数,但作者抓住其色彩给人以具体的视感:五彩缤纷的石壁,郁郁葱葱的树林,碧绿青翠的竹园。一年四季,景物之茂盛,色彩之斑斓,足以让人大饱眼福。以此突出江南景物特点。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作者描写自然景物时,扣住最能表现景色特征的时间——早、晚来描绘。在旭日东升、晨雾将散的一片寂静里,山林中呈现一片猿鸟争鸣的欢腾景象。“乱”字写出了猿鸟争鸣的喧闹景象,使整个山林充满着勃勃生机。夕阳将要落山时分,余晖照映着水面,层层粼波之中,不断有鱼儿从水中争相跃起。“竞”字写出鱼儿争先恐后跃出水面的场景。一早一晚,一空中一水面,一鸣一跃,构成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立体流动画面。

  2.抒写奇美。

  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中展现了多种“美”。一是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二是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三是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四是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九、板书设计(略)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见过月亮,也沐浴过它的清辉。在古代,月亮是人们寄托情思、抒发情感的物象。描写月亮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文学家苏轼写的一篇有关月亮的小短文——《记承天寺夜游》。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以文才闻名于世,而他的成就。他在欧阳修去世后,成为宋朝文坛领袖。他在散文、诗词、书法、绘画方面均有骄人的成就,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作家。

  三、文本链接

  元丰二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由于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因此,利用夜晚赏月排遣心中的苦闷,故作者借景抒情写了此文,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四、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1)学生听读,画出生字词,注意句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自由朗读两遍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

  2.疏通文意。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如遇有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明确重点文言词语。

  ①念(考虑,想到)无与为乐者,遂(于是,就)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②相与(共同,一起)步于中庭。

  ③但(只是)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罢了)。

  (3)全班讨论,落实翻译。

  (4)竞背课文。

  (5)抽查背诵。

  五、课文精读

  1.文中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这十八字写景,有何妙处?

  文中十八字写景,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使读者如见其景:月朗庭空,竹柏弄影,创造了一个明净幽闲的境界。作者将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描绘得充满诗情画意。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应怎么理解?

  明月经常有,美景亦常在,但人物心情不同,欣赏景物的感受也不同。作者当时与张怀民俱贬官黄州,虽任团练副使,却无实权,实在是一个闲人。作者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贬,心境肯定不会如意,但是作者却能从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中得到美的享受,并描绘得充满诗情画意,表现出作者豁达宽广的胸襟。

  4.《答谢中书书》与本文都写自然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现加以分析。

  《答谢中书书》一文作者是个隐士,寄情于山水之中,文章中流露出的是对山水的喜爱欣赏之情与无人能同赏的些微怅惘。本文却是作者贬官之后作的,不免有对自己宦海浮沉的悲凉、失意、惆怅和愤懑之情,但同时也有善于自我排遣的豁达态度。

  六、探究升华

  山川、清流、明月是大自然对于人类的恩赐,也是无数文学家们不遗余力地歌颂和吟赏的对象,不论是得意或失意之人,仿佛只要回归到了山水中,与清风明月为伴,那一腔的失意或怅然总能一扫而空,重获心灵的自由。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山水的清音与丝竹之音截然不同,它能让真心观赏它的人荡尽胸中块垒,得到无比美好的精神享受。古往今来的人们从大自然的美景中不仅能寻求精神上的安宁,也在沉醉山水之中练就了一双慧眼,他们用生花妙笔及时地描绘出了这些美景,并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不论是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无人同赏的些微怅惘,还是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豁达,都能够引起千载之后人们的共鸣,让人仿佛进入当时的情境中。

  七、文章脉络

  《记承天寺夜游》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写作者与张怀民在庭中散步。第二层写散步时所见的月色。第三层写作者内心的感慨。

  八、写作特点

  《记承天寺夜游》

  1.衬托手法的运用。

  这是一篇小品文,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描绘月光明亮之美的方法。他不是直接写天上的月亮如何璀璨、明净,而是运用衬托的手法,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从下到上,突出月亮的皎洁,给人一种独特的自然之美,把景物描写得栩栩如生。

  2.写景、抒情、叙事相结合。

  全文以叙事、写景为主体,以抒情为辅助。小品文写出了作者承天寺夜游的感受,大体可归结为:前半部分叙事,中间部分写景,最后三句抒情。这样,使全文写景、抒情结构分明,叙事中流露出被贬的悲寂,因此作者在文章中借景抒情,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感慨。

  3.词语的巧妙运用。

  文章中起笔扣“夜游”,径入题旨,接着用“至”“寻”“步”等词,把夜游的地点、同游者等交代得清楚明了。又如作者写“月”,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作者别具匠心地从竹柏影入手,使之推见到月色空明。这样写,精致而含有深长的意味。

  九、板书设计(略)

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教案3

  一、导入新课

  南朝著名文学家江淹在他的《别赋》中说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古代,由于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的限制,每有出行,动辄成年累月,相见时难别亦难。因此,古人很看重离别,表达离情别意成为古代文人永恒的话题。

  二、了解作者

  王勃,字子安,唐代诗人,唐高中宗时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海南探父,因溺水,受惊而死。少时即显露才华,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其诗偏于描写个人生活,亦有少数抒发政治感慨、隐寓对豪门世族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原有集,已失佚,明人辑有《王子安集》。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三、解题,回忆旧知

  之:去任:上任送:送别

  学生自说接触过的送别诗,

  齐读下列两首诗,说一说何处能体现作者的伤感?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四、指导朗读

  学生齐读书后简评,明确作者感情: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

  语调不过于低沉,语速略缓读出情感

  听朗读——明确节奏——学生试读——个人展示

  五、赏析名句

  书后简评说本诗体现了作者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千古名句,应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这句话又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理解:只要四海之内有知心的朋友时刻关心着自己,即使远隔天涯,也会觉得跟近邻一样。

  道理: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永恒的。

  补充理解:知己是谁?

  作者王勃所有志同道合的人

  只要心中有朋友,老朋友好像就在身边;只要敞开心扉,新朋友则无处不在。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我们的路会越走越开阔!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张九龄

  六、分析诗歌

  作者表达了与友人的深情厚谊,并劝诫友人:朋友无处不在,体现了豁达的胸襟,你认为,诗中还有哪些地方能体现诗人的高远志趣和旷达胸怀,为什么?

  提示:扣住重点字词理解。

  明确:首联:望五津交代离别的距离(长安—四川)望江相隔千里的两地联系起来。

  颔联:同宦游,离别是生活的常态,要学会坦然面对。

  尾联:不沾巾既然距离不远,离别又是生活常态,就不需要落泪了。

  七、思考质疑

  简评中“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一洗”指完全洗净。你同意这一看法吗?为什么?

  风烟:友人上任之所路途遥远,环境恶劣,表现了对友人前途命运的担忧。

  离别意:伤感的情绪,不需要明说但不是没有。心有灵犀一点通(你懂得)

  八、拓展延伸(课堂反馈)

  《别董大》《峡口进友人》

  峡口①进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②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注】①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②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

  (1)“峡口花飞欲尽春”交代了送别的地点和季节。“花飞欲尽春”这一景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渲染了凄凉忧伤的氛圉,烘托了诗人的惆怅之情。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惜别/依依不舍之情。“天涯去住泪沾巾”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司空曙:惆怅伤感王勃:乐观旷达

  九、总结课堂

  人生自古伤离别,但我们依然要学会用坦然的心态去面对离别,期待再次的欢聚,面对离别,学会说“前路仍然遥远,但,谅我要以“你好”作别。”

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教案4

  教学目的:

  1、能从作者的叙述和议论中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能从文章中的抒情和议论句发表自己的看法;

  3、能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积累谈谈人类如何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2、叙述议论中作者观点的表达和思想感情的流露;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随笔,揭示了现代都市不见鸟雀的现实,表现现代文明的发展要考虑到与自然和谐,要对自然界的生灵给予保护和尊重,以优化人类的生活环境。学生对本文的主题的理解不是很难,因此首先让学生诵读课文,从课文提供的材料去揣摩作者的观点,感受作者的情怀,体味文章语言蕴含的感情和道理。其次要引导学生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体验来正确认识课文所提出的问题,真正从思想上建立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由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导入新课……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掌握下列生字词:

  栖(qī)息黄鹂(lí)老鸹(guā)硕(shuò)大

  肆(sì)无忌惮(dàn)围剿(jiǎo)

  2、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精灵”原指反抗上天统治的“恶魔”,你读了课文后是否有新的认识?

  明确:

  联系课文内容看,精灵指可爱的动物。文中主要写的“精灵”有喜鹊

  等鸟类,红嘴鸥、鸽子、海兽、海鸟,还有小松鼠等动物;因为它们

  活泼、机灵、聪明,讨人喜爱,给人的生活增添了情趣。作者以“都

  市精灵”为题,它提出了人与动物和谐发展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1、如果你是一个令人喜爱的都市精灵,你能给城市生活带来哪些好处?

  2、作者运用对比的写法,为我们展示了几幅反差强烈的生活图景,你能从中找出几幅,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3、何理解“城市里有没有鸟、鱼、兽,倒是一个不错的衡量标准,首先是衡量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其次是衡量生活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

  明确:

  1、都市动物可以成为都市居民的伙伴,给都市带来生机,成为都市的一种景观,使人感到欢欣,享受生活的乐趣,从而提高都市生活的质量。

  (1)北京城的今昔进行对比:过去乌鸦“遮天蔽地”“成群结队”“一飞就是乌压压一大片,总是几百上千只”;如今“连乌鸦都久违了”“居然有野生的小松鼠,简直是奇迹”、听到鸟几动人的呜叫,以为是难逢的幸事;

  (2)不同城市之间的对比:北京:“连乌鸦都久违了”、“院中的大鸟大白天无所事事,而且不敢肆无忌惮地大叫,老鸹不老呱了,怪可怜的;

  昆明:成千上万红嘴鸥飞来过冬;上海:城市广场上放养鸽子美国:许多城市可以称得上是小松鼠王国、野鸭子王国、鹿的王国。

  3、通过对比,倡导每座城市应该有自己钟爱的小动物,人类应该与鸟、鱼兽友好相处,从而提高生活环境的质量。

  3、城市的“一个不错的衡量标准”,指的是以“城市里有没有鸟、鱼、兽”来衡量“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和“生活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

  不以经济产值和人均收入作为城市衡量标准,而以有无其他生灵来衡量,可见城市里拥有某种值得钟爱的小动物是多么难得而又重要。

  四、探究学习,增强意识:

  欣赏短片《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鸟》,讨论:

  短片中快乐的小鸟为什么要流泪?你认为人类应该怎样做才能使林中的小鸟真正快乐起来?

  小鸟流泪的原因:

  要点:人类随意猎杀动物;人类滥砍滥伐树木,破坏动物生存的环境;人类随便排放废气、污水;人类随意丢弃垃圾;

  小鸟快乐的要求:

  要点:人类不要随意猎杀动物,要善待我们;人类不要滥砍滥伐树木,要破坏我们生存的环境;人类不要随便排放废气、污水,要让我们有新鲜的空气;人类不要随意丢弃垃圾,要让我们误食;人类不要明知故犯,要加强你们的环保意识;

  五、布置作业,培养能力:

  前不久,昆山以全票入选“中国最佳十大魅力城市”,这是全市人民的骄傲。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昆山在城市建设中的不足。

  根据你已掌握的环保知识,请以一名中学生的名义向本市市长写一份建议书,城市还应注意哪些方面建设,更能使昆山魅力四射,声名远扬。

  要求:建议内容要具体,指出问题要有理有据,改进意见要切实可行。

  同步练习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⑴shuò()大xuān()闹荒dàn()鹈hú()

  ⑵觅()食栖()息围剿()抿()嘴

  2、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射入水中()称赞()看见()难过()

  百发百中()对称()看守()遇难()

  3、成语填空。

  居高下无所事肆无忌退三舍空见惯

  4、选词填空(A、感叹B、感觉C、感到)

  ⑴我常为现在我院中的那两只大呆鸟________难过。

  ⑵我常常________生物界生命力之顽强。

  ⑶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________。

  5、按要求改写下边的句子(不改变原来的意思),体会一下原句的表达作用。

  ⑴将下边划线的句子改为肯定句。

  听者无不惊讶,点头称赞,都觉得小松鼠在北京城里真是不容易。

  ⑵将下边划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我佩服上海人,他们开始在城市广场上放养鸽子,绿草地上漫步着白白胖胖的大鸽子,小孩子们伸着小胖手给大鸽子喂食,多可爱!

  6、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填空。

  ⑴“如此说来,‘孤城寡人’并不正常……”一句中“孤城寡人”的意思是___________;该词系化用“______”一词而来,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倒是‘与狼共舞’这个漂亮而荒诞的词组更具有现代意识。”一句中“与狼共舞”的原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含义。

  (1)在北京,在喧闹繁忙的三环路旁边,居然有野生的小松鼠,简直是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麻雀经过大围剿也元气大伤,都构不成北京的景致了,实在是非常的可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乌鸦)并不叫,呆呆地蹲着,居高临下地瞧着这忙碌的大城市,像两个孤独而寂寞的旁观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⑴世界上许多著名的现代大都市都有自己的都市动物,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的许多城市可以称得上是小松鼠王国,或者野鸭子王国,或者鹿的王国。

  ⑵它们似乎已经没有了日升飞出日落飞回的习惯,大白天都蹲在城里无所事事……

  答:

  9、根据文意,在下面这段话的横线上补入相应的内容。

  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①,因为他②;第二种人应该③ ……不过事实上却④,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①:

  ②:

  ③:

  ④:

  阅读分析:

  世界上许多著名的现代大都市都有自己的都市动物,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的许多城市可以称得上是小松鼠王国,或者野鸭子王国,或者鹿的王国。旧金山是最有代表性的,简直是个海兽海鸟城。在它最繁华的渔人码头旁,居然卧着上百头野生的大海狮,旁若无人地打斗、游戏、抢地盘,引来无数游人驻足观赏。海滨饭馆都把临海的座位当成一等雅座来招待顾客,甚至搭起高高的木板大看台,可以登高检阅。靠近金门大桥则有一处观海鸟的胜地,太平洋海湾中有三个小岩石孤岛,栖息着上万只大嘴鹈鹕、鱼鹰、海鸥。只要鱼群一到,这上万只大海鸟便一起(a)空,作低空(b)翔,然后,一(c)翅膀,像炸弹一样,(d)入水中,百发百中,(e)出水面时,嘴中必有活蹦鲜灵的鱼。这个地方每逢节假日,能引来成千上万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他们一看就是好几个钟头。看海鸟,看海兽,便成了旧金山人的传统节目和一大享受,位置排得很靠前,和上博物馆有着差不多同等的崇高地位。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任何一个原始城市必然有鸟有鱼有兽,因为同在一个蓝天之下,同饮一江水,共同生长在一块土地之上;只是,由于人类的霸道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鱼、鸟、兽渐渐退避三舍或渐渐灭绝。这么看来,城市里无鸟无鱼无兽未必是好事。换句话说,城市里有没有鸟、鱼、兽,倒是一个不错的衡量标准,首先是衡量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其次是衡量生活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

  10、用“|”将第一段划分为两层,并说出划分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一段第二层的结构关系是()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D、并列关系

  12、给文中a、b、c、d、e五处选择正确的动词()

  A、升、飞、抿、钻、弹

  B、腾、飞、抿、钻、射

  C、升、滑、拢、射、钻

  D、腾、滑、抿、射、钻

  13、第一段中有一处句子的语序有问题,请你找出来在原文中改正,并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你就文中画直线的句子,联系其中几个词语,说说这句话要表达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首先”与“其次”后面的内容能否调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城市里无鸟无鱼无兽”是否是好事?作者说“未必是好事”应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你为你所熟悉的城市拟一条保护“都市精灵”的标语。

  (二)智慧鸟

  ①入夏以来的清晨,我总是习惯于在鸟的啁啾声中睁开惺忪的双眼,忙三火四地穿衣,刷牙,洗脸,狼吞虎咽地食菜吃饭,机械地从车棚里取出自行车,不假思索地加入车水马龙的行列,像一个小陀螺一样,被生活的鞭子不停地拍打着。

  ②周日的早晨,我从一个沉重而有些迷离的噩梦中醒来,在悦耳的鸟语声中伸了伸懒腰。走进阳台,一阵有些凉意的风透过纱窗的缝隙款款拂来。

  ③窗外是一个宁静的世界。晨露未唏的花草与枝叶扶疏的树木相互衬托,绿色的草坪与纵横交错的曲径相连,沟勒出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彩画。一阵阵持续不断的鸟语远远传来,循声望去,三五成群的小鸟在追逐着什么,寻觅着什么。一时间,它们不约而同地停留在一棵树上。树对小鸟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栖身之地,但它们似乎并不满足,它们从树上飞到电话线上、高压线上,甚至不惜冒着生命的危险向人类居住的阳台拓展。望着它们被欲望之绳牵动而忙禄奔波的身影,我有些担心它们会不会被电流击伤,会不会被狡猾而贪婪的人类捕捉食用,我不晓在鸟的世界里是否有流通领域,是否有喧嚣的都市和豪华的住宅,是否有时髦的歌舞厅,是否有高档的名牌商店,它们是否有贫和富的区别或名利场的诱惑。

  ④我没有捕鸟的经历和体验,但从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许多作家的作品里,从现实生活中人们无意的交谈中得知,人类用食物作为诱饵,许多小鸟都在劫难逃。“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是对此真实的写照。

  ⑤胡思乱想之际,我发现有一只鸟很安静地伫立在树枝头的顶端,面对种种朴朔迷离的诱惑,仿佛是在闭目养神,或者是在打坐,是那么样的与众不同。

  ⑥随着秒针的嘀嗒声,曲径上开始有晨练的人在散步。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挽着一位童颜鹤发的老头在缓缓而行,他们的脚步虽轻,却使有的小鸟如临大敌,惶惶不安。倏然,有出租车的行驶声远远传来,有骑自行车的人每每走过,在车轮交错或碾压声中,惟有那只小鸟像施了定身法一样,一动不动,我找了一个小螺丝向树上掷去,那小鸟瞧了有些摇晃的树枝却安之若素。

  ⑦我有些惊诧。它肯定是一只智慧鸟,我想。

  18、文章标题有什么含义?

  19、通篇采用了怎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20、开篇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

  21、第自然段,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

  22、文中三五成群的小鸟在追逐着什么,寻觅着什么?

  23、小鸟已经有了栖身之地,为什么还不惜冒着生命的危险向人类居住的阳台拓展?

  24、如何理解“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25、倒数第二自然段描写了什么情景?

  26、结尾一句采用的是句式。

  27、阅读此文有什么感想?

  (三)云雀

  讲究养鸟的人,有的爱养百灵、八哥。这些鸟会学别的鸟叫,会学狗吠猫唤、驴鸣马嘶。会几套直至三十几套,套类越多越值钱,那是不消说的了。

  我听这些鸟的学舌,一回两回还可以,多了就厌烦,因为造作,因为只有点“形似”,没有“神似”,只有“模仿”,没有“创造”。听一两回也只是新奇,没有叫人动心的欢喜。

  教会学舌,有时还要使用残忍手段。比如抓只小猫来,拿盆扣住,把鸟笼放在盆上边。小猫憋得难受,当然连声叫唤,哀求呼救。这样三天五天,直到鸟儿学会才算完。鸟儿学会的,不是猫撒欢的叫法,而是小猫的哭泣。

  大个子画眉,小个儿洪子,都是亮嗓门。画眉洪亮,洪子清亮,我都爱听,又都不怎么感动。我心里有最美好的鸟叫,想起那样的叫法,心里都要飞起来似的。

  小时候我在南方住过竹山,常是竹林里“哇”地一声,箭般射出来一只鸟,直上半天空。同时叽啾叽啾叫个不住,越叫越快,越叫越欢,越欢越旺跳。到了半天空,摊开翅膀,一边滑翔一边撒下来串串生命的欢腾。

  这是南方的叫天子,学名云雀。

  我在北京常见笼子里养着画眉,体态丰满。洪子则小巧玲珑。百灵脖子上一道黑项圈,也有气派。后来见着一种鸟,像百灵又小一号,没有项圈。一身毛色更加黄里带灰,土名“娥勤”,学名却也是云雀。它的叫声像百灵,但不会学舌,绝没有南方的叫天子的拼命叫出欢喜来。

  毛色的不同,可能因环境而异。我打听它在大自然里的叫法,据说从麦田或杂林子里,箭一般地直射天空,飞得有多快,叫得有多欢势……那么这是北方的云雀无疑了。

  如果养鸟也是社会需要,对丰富文化生活有好处,那么请养百灵吧,它会学舌。请养画眉吧,它蹲在笼子里多富态。请养小巧的洪子吧,它的嗓子清亮。

  请不要养云雀,它在笼子里,就丧失了全部长处。让它箭一般射向天空,让它叫尽欢腾的生命。我反对把云雀关在笼子里。

  28、本文的开头有什么作用?

  29、作者厌烦“学舌之鸟”的原因是什么?

  30、文中写了哪几种鸟?

  31、从文中任选一种鸟,写出它们的特点。

  32、作者为什么单单喜欢云雀?

  33、北方的云雀有什么特点?

  34、请你分析最后两段的含义。

  写作

  请以“我最喜爱的”为题,选择你喜欢熟悉、喜欢的一种鸟填入题目中,写一篇500字以上的作文。

  答案:

  1、⑴硕喧诞鹕⑵mì qī jiǎo mǐn

  2、zhōng zhòng chēng chèn kàn kān nán nàn

  3、临事惮避司

  4、⑴C ⑵A ⑶B

  5、⑴听者都惊讶。

  ⑵小孩子们伸着小胖手给大鸽子喂食,难道不可爱吗?

  6、⑴一座城市里只有人没有动物“孤家寡人”比喻脱离群众,孤立无助的人。

  ⑵比喻与恶人在一起,随时都有危险,须特别谨慎人与动物共处。

  ⑴在繁华喧闹的北京城里能有一只小松鼠是大大出乎人们意料的事。

  ⑵麻雀在急剧减少,再不见往日的景象。

  ⑶只能置身于人群之外,不能与人和谐相处了。

  8、⑴“许多”说明数量很多,但不是所有,删去了不合实情。

  ⑵渲染了欢乐和睦的气氛。

  9、“大迟了”表达“我”对春天久盼不至致使一些老年人经不住严冬折磨而死去的怅恨之情,也交织对自己母亲身体担忧和焦虑之情。“挺不住”表达了对用了很大努力也没有挺过严冬的老人的惋惜;“总算”表达“我”催春春至的欢喜之情。“熬过”表现出对身体不好的母亲终于经受酷冬考验的庆幸之情。这几句话表达了一位中年人对老年人尊重和关切。

  10、“……或者鹿的王国。”|“旧金山是最有代表性的……”前面总写美国的许多城市,后面具体写旧金山个例。

  11、C

  12、D

  13、第一段的最后一句“看海鸟,看海兽”应改为“看海兽,看海鸟”,这样与“简直是个海兽海鸟城”一句相照应;而且,上文写旧金山时也是先写海兽后写海鸟的。

  14、“传统节目”、“享受”、“崇高”等词语,表明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旧金山人热爱动物,与其和谐相处的意识很强。

  15、不能。因为“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决定“生活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

  16、不是好事,没有鸟鱼兽说明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直接影响到人类生存。作者说“未必是好事”是一种委婉的说法。

  17、(略)

  18、标题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富有人生哲理的境界。

  19、对比。突出人生的追求和目的。

  20、比喻

  21、景物描写

  22、寻找食物和栖息场所。

  23、为了追求物质富有而不惜扭曲心灵。

  24、这句名言己被现实证明了,为了追求物质财富,人类不惜一切代价。鸟类是为了生存而冒险寻食。

  25、街头晨练特景。

  26、倒装27。读后使我感到:面对当今诱人的“名利场”,我是否具有了这种“智慧”,是否确立了这种淡化物欲、追求崇高的生命意识?

  28、为下文做铺垫。

  29、因为学舌之鸟只学得皮毛,并无自己的特色。

  30、有云雀、百灵、八哥、画眉、洪子。

  31、画眉鸟:大个子、声音洪亮,体态丰满。其他鸟的特点也可以从文中各段提炼出来。

  32、因为云雀的叫声是发自内心的,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动感。

  33、像百灵又小一号,没有项圈。一身毛色更加黄里带灰,叫声像百灵,但不会学舌。

  34、号召人们对动物的亲近要以适合动物的生活习性为宜。

  反思

  这节课从题目,以学生的提问确定学习的内容、方向,目标明确。一方面,使整节课满足了学生的需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另一方面,引导他们主动、独立的去学,致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更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作为一节阅读课,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学生阅读方法的知道,如提示关键词的寻找,因不同的阅读任务而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在回答问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师生都已养成评价的习惯,无论是自评还是互评,而且具备了一定的评价能力。这一习惯的养成是离不开平时的不断引导和训练的。值得商榷的地方是:探究“保护动物的生存能够,与动物友好相处”的方法这一版块的适当与否。有看法认为,这一环节脱离了文本,我却认为这篇文章既主要是表达一种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优化生活环境的质量的愿望,其实也是对人类的一种呼吁、醒示,以引起人们的思考,发现问题后我们要反思如何改进,今后应怎么做,第五版块正是对文章主题是深化和延伸。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是本人的一点不成熟看法,敬请批评指正。

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教案5

  教学目的:

  1、体会离异的母亲对儿子的至爱之情;

  2、理解文章结尾的含义;

  教学重点及难点:

  离异的母亲对儿子的疼爱;

  教学设想:

  1、 本文是一篇小小说,故事情节简单,所以怎样让学生从简单的故事情节中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疼爱是本文的教学难点和重点;

  2、运用多媒体作为直观教具;

  3、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合作式学习,注重学生能力的训练;

  4、教时: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创设情境

  欣赏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体会“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的含义,导入新课:(我们刚才欣赏了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歌中的那句“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没妈的孩子像个草”,可能引起许多同学思想上的共鸣,那就是“母爱”。母爱,对有的人来说是那么的垂手而得,对有的人来说却是那么的遥而无望。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到底表现了怎样的母爱呢?)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读准下列词语

  黯(àn)淡呆滞(zhì)蹭(cèng)蓦地(mò dì)

  愣怔(lèng zheng)吮(shǔn)涮(shuàn)净晕眩(yūn xuàn)

  (二)这篇文章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试着概述。

  过去的妈妈送奶糖、吃奶糖、埋奶糖,奶糖融化

  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1、文章中的“她”是谁?到学校来干什么?

  2、我们可以从哪些语句看出她对王小亮的“至爱亲情”?

  3、王小亮得到奶糖后,“惊喜极了”。他知道这包奶糖是谁送给他吃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4、如果文中的王小亮就是你,那么你拿到母亲送来的奶糖会怎么办?课文中王小亮又是如何处置奶糖的?他为什么这样做?

  5、当王小亮发现奶糖融化后,“呆呆地凝视着”,此时此刻他想到了什么?

  明确:

  1、王小亮过去的妈妈;她到学校来是给心爱的儿子送最爱吃的奶糖。

  2、专心致志地等候放学后的儿子、见不到儿子后内心的悲痛;

  3、知道。①因为这包糖是他“最喜欢吃的奶糖”,也只有王小亮“过去的妈妈”才知道儿子最喜欢吃奶糖。②吃了奶糖后,当晚就梦见过去的妈妈笑着回来了,现在的妈妈垂着头走了。

  4、先和同学、老师一起分享“过去的妈妈”送来的奶糖,然后在回家的路上埋藏好奶糖。因为他想到了“现在妈妈”的冷酷。

  5、想到了老师、同学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想到了“过去的妈妈”对自己的疼爱;想到了社会上好心人对自己的帮助。

  四、探究学习,拓展思维

  讨论:小说前面写,王小亮的亲妈妈把糖放在“大襟棉袄口袋里,掏出一包裹得很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奶糖放在棉袄口袋里未能融化,地温回升难道能超过体温吗?你是如何理解小说的这一艺术构思的呢?

  (注意:人的体温是37℃)

  五、布置作业,训练写作

  小说中有这样一句:“同学们在嘻嘻哈哈的笑声中和他一起分享着欢乐,只有老师悄悄背过了身……”老师为什么要“悄悄背过了身”?你能想象出老师此时此刻的神情和心理活动吗?请把这种神情和心理活动描述出来,不少于200字。

  六、歌曲回味,重温母爱

  结束语: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甜甜的泥土》这篇小说,小说描写了王小亮过去的妈妈送来了他最爱吃的奶糖,以及王小亮把糖分给老师、同学一起分享,但是由于害怕现在妈妈不得不将糖埋藏在回家的路上,以至融化到泥土中。正当他为糖化感到伤心时,他想到了母亲、老师、同学以及好心人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甜到了心里。

  句子赏析

  小说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也告诉人们人间的至亲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美国作家欧·亨利指出小小说的特点是:1立意新奇;2结构严密;3结尾惊奇。

  《甜甜的泥土》完全具有这些特点。

  1、立意新奇,结尾惊奇。写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至情至爱,这是非常普通的立意,但《甜甜的泥土》却另辟蹊径,把主题放在“人间的至亲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上,离异家庭的孩子同样也能得到人的关爱,获得生活的勇气和动力。这样的立意给人以新鲜独特之感。

  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部分可以说是不足为奇的,奇就奇在结尾部分。这个故事照理是一个悲剧,但作者却别出心裁,在结尾安排了一个戏剧性的结局。因为“一夜之间地温回升,冰雪消融了,糖浆和雪水混在一起,渗入大地”。小亮“情不自禁地伸出冻裂的小手指,抠起一点泥土放在舌尖上——”“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这是一个诗化的结尾,意蕴丰富的结尾,给人无穷的联想的结尾。那甜甜的泥土寄托了“过去的妈妈”对儿子王小亮的至爱至情,滋润了小亮伤痛的心田;那甜丝丝的泥土,也包含着学校老师、传达室老头对小亮的爱心……这些人类的爱,让这些离异家庭的孩子获得了应有的爱和幸福,从而产生生活的渴望和动力。奶糖融入泥土,变成了“甜甜的泥土”的这一新奇的构想,这一新奇的结尾,不仅使读者拍案惊奇,而且有诗情画意,含义无穷,从而大大提高了小说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我想这种惊奇的结尾也是源于生活的真实的。

  2、结构严谨,妙用对比手法。

  这篇小小说以一包奶糖为线索,开头是送奶糖,中间是吃奶糖、埋奶糖、结尾是化奶糖,全文结构严谨,浑然一体。小说还妙用对比手法。王小亮“过去的妈妈”在学校放学前后的对比;前后两个妈妈对王小亮截然不同的态度的对比;王小亮埋糖、挖糖前后的对比;学校传达室老头对王小亮“过去的妈妈”前后的对比等等。这些对比,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而且还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王小亮“过去妈妈”的慈爱,“现在妈妈”的冷酷,王小亮的坚强、机智和可爱,传达室老头的通情达理,都生动地表达了出来。

  古希腊神话中,就把大地比作“母亲”,“万物生于地,人生于母亲”,厚德载物,地生万物,没有偏袒。母亲的胸怀像大地那样宽广,那样慈爱,那样公正,她会给每一个孩子以温暖和热爱,使他们幸福成长。这就是这篇小小说的主旨和蕴含所在吧!

  《甜甜的泥土》自主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沉寂(jì)愠色(yǜn)汹(xiōnɡ)

  B、棉袄(ǎo)沉浸(jìnɡ)冷馍(mó)

  C、稀疏(shū)眨巴(zhǎ)黯淡(ān)

  D、消融(rónɡ)瞅(chǒu)凝视(nínɡ)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呼啸倚着笑咪咪恭恭敬敬

  B、宛如黯淡鼓囊囊蹦蹦跳跳

  C、消溶呆滞皱巴巴气势汹汹

  D、滴咕晕眩甜丝丝情不自谨

  3、选词填空。

  (1)西北风(A、呼啸;B、怒号)着,残雪在马路上(A、飞舞;B、翻卷)。

  (2)一阵电铃的急响。她(A、黯淡;B、阴沉)的眼神里,(A、发出;B、射出)热切的光。

  (3)“干什么?”传达室的老头面带(A、怒色;B、愠色)走了出来。

  (4)她目光呆滞地低声喃喃着,(A、慢慢;B、无力)地垂下脑袋,(A、慢慢,B、无力)松开手,从大襟棉祆口袋里,掏出一包(A、裹;B、包)得很紧的

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教案6

  一、重点

  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难点

  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1.指名学生上黑板写生字和拼音,重点注意下列字。

  唧(jī)杼(zhù)可汗(kèhán)

  鞯(jiān)辔(pèi)啾(jiū)溅溅(jiān)

  燕(yān)山柝(tuò)朔(shuò)气

  十二转(zhuǎn)帖(tiē)花黄著(zhuó)我旧时裳

  2.指明3-5名学生朗读诗歌。要求读准每个字音。

  【目标展示】

  1.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2.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新知研习】

  一、创设情景

  1、千百年来,花木兰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播放动画片《花木兰》片段,学生欣赏。

  这个故事最早却来源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2、介绍作品。《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乐府诗”——继《诗经》《楚词》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木兰诗》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二.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配乐朗读),学生在听中提出应注意的字音。

  《木兰诗》复习材料

  文学常识《木兰诗》是一首著名的北朝民歌,又名《木兰辞》选自南朝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木兰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文言词汇①、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通“贴”,粘贴)

  ②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策勋十二转”中的“策”原是名词,指记事的册子,这里用作动词,“登记”的意思。

  2.动词用作名词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中的“骑”原是动词,这里用作名词,“战马”的意思。

  ③一词多义

  市:1.东市买骏马(名词,集市) 2.愿为市鞍马(动词,买)

  将:1.将军百战死(名词,高级将领) 2.出郭相扶将(动词,扶持)

  帖:1.昨夜见军帖(名词,文书,告示) 2.对镜帖花黄(动词,通“贴”,粘上)

  机:1.不闻机杼声(名词,织布机) 2.万里赴戎机(名词,重要的事务)

  ④古今异义

  卷卷有爷名(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双兔傍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只,副词。今义:常用作转折连词。)

  出郭相扶将(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作姓氏。)

  理解性默写1.《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的诗句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木兰诗》中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3.《木兰诗》中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木兰诗》中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5.《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6.《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7.《木兰诗》中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8.《木兰诗》中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9.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0.《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夜景,借星夜哨兵为战场上的木兰做了一幅剪影式勾勒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1.《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2.《木兰诗》中与成语“扑朔迷离”有关且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3.《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4.《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凯旋而归后的强烈愿望诗句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2-3]

  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这一句写木兰停机叹息,设置了悬念,使读者产生疑问,自然引出下文。“不闻”“惟闻”两句对偶。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反复写“无所思”、“无所忆”,反映了木兰从军前复杂的心理活动及严肃认真的态度。“女亦”两句是复沓句。复沓与叠句的区别是,复沓可以更换少数词语,而叠句的词语完全相同。“女亦”两句,以及“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节八句,也是复沓。

  3.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一方面写征途的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大刀阔斧地表现出出征健儿的豪迈气概;一方面以宿营地的空寂荒凉的夜景烘托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细针密线地刻画年轻女子的细腻情怀,从而揭示出生活的骤然变化在木兰性格中引起的特殊矛盾。这两句写出了儿女情深和英雄气概。

  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这句话紧承第三自然段,是对上段描写的奔驰征途情景高度、形象的概括,表明

  驰抵战场。也把行文引到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上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5.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

  猪羊。

  此六句写了家人的不同举动,符合每个人的身份、性格、年龄特点,描写出家中的欢乐气氛,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

  重点段落

  对最后一自然段的理解

  最后一自然段是个生动的比喻,以此比喻表现木兰的机智聪慧,和伙伴们的惊讶;也是吟唱者对木兰的赞颂之词。此外,以雄兔雌兔比喻人之男女,恰恰是民歌语言运用的特点。

  疑难解惑

  2.作者为什么对《木兰诗》进行这样的繁简处理?

  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正是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另外,这种繁简安排似乎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

  《木兰诗》教学反思

  1、教学观念突破传统,适时创新

  这堂课不在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而是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的信息交流属于互动性和互惠性,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实现教学相长的愿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特别是对木兰勤劳、爱国、孝顺等传统美德的宏扬,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如在“百度”搜寻译文时关键字的指导。并且在学生学习方式上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对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赞赏学生独特和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2、教学环节设计新颖时尚,符合学生心理

  孙老师这堂网络课的导入非常自然,说是带来一款网络游戏《木兰诗》,然后、请学生输入网址,这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他们大部分都是网络游戏高手,没想到今天语文课也能在玩中学课文。五个板块的设计是围绕主人公木兰设置的,而且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体现了一个学生认知的梯度规律。“读木兰”是初读课文,“译木兰”是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评木兰”是深入理解课文基础上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聊木兰”是思考质疑阶段,“写木兰”则是课文的拓展延伸。对于课文的重点,诗词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教师采用观看flash、找相关语句的方式突破。五次密码的设置,也别巨匠心,体现了课堂的主题:我爱花木兰。而每次进入的一把金钥匙也增加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

  3、教师教态亲切自然,处理问题较灵活

  在教学过程中,孙老师始终对学生进行赏识教学,鼓励教学,而且教态亲切自然,遇到教师电脑出状况也能灵活处理。

  二、不足之处

  1、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没有很好兼顾

  这堂课对人文性比较重视,但是忽略了工具性。教学重点中“诗词的艺术特点”、“字词的锤炼”、“背诵课文”基本没有提及,虽然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因素放在了突出地位,但是感觉就像一堂历史课或者思想品德教育课,尤其是“译木兰”这个环节,只是选取了三句重点句子让学生翻译,而“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句互文没有强调。查找译文也没有花时间让学生浏览或齐读,学生在对课文内容还比较生疏的情况下就进行“评木兰了”。

  2、倡导对话,但有些远离根本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但是有几个环节与文本似乎关系不大,只是泛泛而谈。

  3、学生提问时应该进行引导,学生的提问价值不大。

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并说出它的作用。

  2、理解“幽径悲剧”的含义

  重、难点体会感受作者文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听故事的过程中

  大家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一年秋天,新学期开始了,北大新生纷纷到校报到,一个外地学子背

  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他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

  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

  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

  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几天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

  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听完了故事,现在回答我的问题。

  生说:

  师总结:季羡林是一位平易近人、品德高尚的人,这样一个人他写的

  文章也一定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的《幽径悲剧》

  《幽径悲剧》原文阅读

  出家门,向右转,只有二三十步,就走进一条曲径。有二三十年之久,我天天走过这一条路,到办公室去。因为天天见面,也就成了司空见惯,对它有点漠然了。

  然而,这一条幽径却是大大有名的。记得在50年代,我在故宫的一个城楼上,参观过一个有关《红楼梦》的展览。我看到由几幅山水画组成的组画,画的就是这一条路。足证这一条路是同这一部伟大的作品有某一些联系的。至于是什么联系,我已经记忆不清。留在我

  记忆中的只是一点印象:这一条平平常常的路是有来头的,不能等闲视之。

  这一条路在燕园中是极为幽静的地方。学生们称之为“后湖”,他们是很少到这里来的。我上面说它平平常常,这话有点语病,它其实是颇为不平常的。一面傍湖,一面靠山,蜿蜒曲折,实有曲径通幽之趣。山上苍松翠柏,杂树成林。无论春夏秋冬,总有翠色在目。不知名的小花,从春天开起,过一阵换一个颜色,一直开到秋末。到了夏天,山上一团浓绿,人们仿佛是在一片绿雾中穿行。林中小鸟,枝头鸣蝉,仿佛互相应答。秋天,枫叶变红,与苍松翠柏,相映成趣,凄清中又饱含浓烈。几乎让人不辨四时了。

  小径另一面是荷塘,引人注目主要是在夏天。此时绿叶接天,红荷映目。仿佛从地下深处爆发出一股无比强烈的生命力,向上,向上,向上,欲与天公试比高,真能使懦者立怯者强,给人以无穷的感染力。

  不管是在山上,还是在湖中,一到冬天,当然都有白雪覆盖。在湖中,昔日潋滟的绿波为坚冰所取代。但是在山上,虽然落叶树都把叶子落掉,可是松柏反而更加精神抖擞,绿色更加浓烈,意思是想把其他树木之所失,自己一手弥补过来,非要显示出绿色的威力不行。再加上还有翠竹助威,人们置身其间,绝不会感到冬天的萧索了。

  这一条神奇的幽径,情况大抵如此。

  在所有的这些神奇的东西中,给我印象最深,让我最留恋难忘的是一株古藤萝。藤萝是一种受人喜爱的植物。清代笔记中有不少关于北京藤萝的记述。在古庙中,在名园中,往往都有几棵寿达数百年的藤萝,许多神话故事也往往涉及藤萝。北大现住的燕园,是清代名园,有几棵古老的藤萝,自是意中事。我们最初从城里搬来的时候,还能看到几棵据说是明代传下来的藤萝。每到春天,紫色的花朵开得满棚满架,引得游人和蜜蜂猬集其间,成为春天一景。

  但是,根据我个人的评价,在众多的藤萝中,最有特色的还是幽径的这一棵。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概。因此,从下面看,除了一段苍黑古劲像苍龙般的粗干外,根本看不出是一株藤萝。每到春天,我走在树下,眼前无藤萝,心中也无藤萝。然而一股幽香蓦地闯入鼻官,嗡嗡的蜜蜂声也袭入耳内,抬头一看,在一团团的绿叶中——根本分不清哪是藤萝叶,哪是其他树的叶子——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直到此时,我才清晰地意识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顾而乐之了。

  经过了史无前例的浩劫,不但人遭劫,花木也不能幸免。藤萝们和其他一些古丁香树等等,被异化为“修正主义”,遭到了无情的诛伐。六院前的和红二三楼之间的那两棵著名的古藤,被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掉。是否也被踏上一千只脚,没有调查研究,不敢瞎说;永世不得翻身,则是铁一般的事实了。

  茫茫燕园中,只剩下了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唯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闻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绝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树干已经被砍断了,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

  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真正的伟人们是绝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绝不能成为伟人。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从此以后,我最爱的这一条幽径,我真有点怕走了。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我估摸已经走到了小桥的桥头上,吊死鬼不会看到了,我才睁开眼走向前去。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

  但是,这也不行。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它在这里已经待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到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到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在茫茫人

  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

  世界上像我这样没有出息的人,大概是不多的。古藤的哭泣声恐怕只有我一个能听到。在浩茫无际的大千世界上,在林林总总的植物中,燕园的这一棵古藤,实在渺小得不能再渺小了。你倘若问一个燕园中人,绝不会有任何人注意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的,绝不会有任何人关心它的死亡的,绝不会有任何人为之伤心的。偏偏出了我这样一个人,偏偏让我住到这个地方,偏偏让我天天走这一条幽径,偏偏又发生了这样一个小小的悲剧;所有这一些偶然性都集中在一起,压到了我的身上。我自己的性格制造成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奈何,奈何!

  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

  《幽径悲剧》教学反思

  《幽径悲剧》是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的一篇散文,语言精炼,含义丰富。课文描绘了幽径藤萝之美和置身其中的情味,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现实,抒发了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本文的教学目标我定为1、通过朗读,体悟作者矢志不移地维护真、善、美的决心。2、通过品析,学习描写、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3、通过文本分析,理解藤萝不幸遭遇的根源。一堂课结束,发现原定的教学目标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很多的环节设置和处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

  一、课时定位

  《幽径悲剧》一课,篇幅不短,内容不少,主题不浅,这样的课文不该是一节课就能解决的。由于之前的考虑不周,45分钟的时间内我就像是一个疲于奔命的农夫,不停地鞭策着我的学生,赶着完成之前预设的教学目标。于是先前设计的那些教学环节,统统变成了华而不实的空架子,只是像样地摆一下,完全失掉了它之前的功效。没有思考的空间,没有切实的途径,学生自然跟不上我预想的进度,所以在课堂上的一部分时间里,我的确是在自言自语。

  一堂课的好坏最重要的评判该是学生是否有所得,仅从这点判断的话,我觉得这堂课就是失败的。所以备课之前备学生是多么重要的环节,可是我却脱离了学生的基础,兀自思索着教学目标,设计着教学环节,等到上课,才发现一切的设计都是徒然,不过就是一座装修华丽的空中楼阁。

  二、文本定位

  《幽径悲剧》是一篇具有强烈悲剧效果的散文,作者的情感渗透于字里行间。无论是浓墨重彩的描绘还是酣畅淋漓的抒发,都是文章的悲剧性的体现。如何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悲痛欲绝?如何让学生体悟作者矢志不移地维护真、善、美的决心?最好的法宝就是读。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是这堂课中的读书声太少了。在赏藤萝美的时候可以读,在藤萝被毁的时候可以读,在作者悲伤无语的时候可以读,在作者愤慨表态的时候还是可以读,甚至可以专门设计一节课,就是读《幽径悲剧》,教师在做一些朗读的指导,在品析的基础上诵读,那么学生就能更轻易的走进季老的心扉,不是作为旁观者,而是这幕悲剧的直面者,不再觉得季老是无病呻吟,而是真的痛季老所痛,急季老所急。

  这节课给我的启示在于,语文课首先该是一堂课,一堂以学生为主,为学生服务的课。教师之前所有的预设都应该基于学生能接受的基础之上,其次在考虑形式是否新颖。所谓创新,不是指形式的创新,而是通过这堂课学生能力的是否能有所创新,在备课环节中,千万不可本末倒置。其次,语文课就该是一门体现语文学科特点的课,基于不同的文体特点要配合不同的训练重点,或读、或辩、或写、或品,千万不能千篇一律。

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教案8

  对于传记类作品有了初步的认识,特别是对于传记的特点,如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适度想象等,已经形成基本认识。

  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人物特点。

  2.探究文章多角度表现人物的写作手法。

  3.品味语言,发现人物内在美。

  教学重点:

  1.准确把握人物特点。

  2.品味语言,发现人物内在美。

  教学难点:

  探究文章多角度表现人物的写作手法。

  教学创意:

  因文识人,因人析文;揣摩品味,体会情感;合作发现,自主建构。

  教学流程:

  一、我知道:印象中的居里夫人

  (一)师:中国有句古话叫“巾帼不让须眉”,把这句话用在法国女科学家居里夫人身上再合适不过了。那么,关于居里夫人,同学们了解多少?

  (二)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居里夫人科研和生活的资料或小故事。

  (三)师:同学们能不能结合这些资料或小故事,用“我认为居里夫人是一个的人”评价居里夫人?

  学生自由回答。

  (四)今天,我们来学习由居里夫人的小女儿艾芙·居里为自己的母亲所写的传记《居里夫人传》的节选部分,看看她笔下的居里夫人形象和我们印象中的居里夫人是否一致。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在于拉近学生与传主、文章的心理和情感距离,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不必做过多过高要求,主要由学生言其所知,为下面的学习做心理铺垫。)

  二、我印证:文章中的居里夫人

  (一)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文中能表现居里夫人科学精神或个人品质的句子。

  (二)小组内交流。

  (三)班级内交流。

  示例:我认为居里夫人是一个热爱科学的人。例如文章第9—11段写居里夫人选择男人的.职务,她的工作虽然艰辛,但她一直坚持往下做,可见她对科学的热爱和严谨治学的态度。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打破固定的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人物特点的思维模式,变换角度,引导学生找出具体事件印证自己对人物的评价,既引导学生重新关注文本,加深对课文的学习,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三、我发现:多角度的表现手法

  (一)教师置疑:一般的传记作品都是由作者对传主进行客观地叙述,但是在本文中,却有多处由居里夫人自己来说,如文章第5、6、11、14、15段引用的居里夫人的信札、日记,这是否合理?

  (二)学生朗读上述段落,小组讨论。

  (三)班级交流,教师点拨。

  明确:大量引用传主自己的信札和日记中的话,既为读者补充了未知的历史细节,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也大大提高了文章的可读性,使人如临其境,仿佛随传主回到了历史现场。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理解文中大量引用传主自己信札和日记中的话的作用是本课学习的一个难点,但不能由教师生硬抛出结论,而要引导学生先读再思,教师在关键处加以点拨。)

  (四)除了引用传主自己的信札、日记,文章还使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讨论明确:侧面描写(如第2、3段),通过写棚屋的简陋和条件的艰苦,侧面表现居里夫人不畏艰辛的科学精神。正面描写(如欣赏“美丽的颜色”部分),写出了居里夫人在巨大的成功面前的谦逊、低调。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此环节主要在于引导学生学习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手法表现人物特点,而非单一的以事写人、正面描写。)

  四、我品味:含义隽永的语言

  (一)师:文章在正面描写居里夫妇想象、欣赏“美丽的颜色”时,语言特别有味道,人物形象和场景特别令人印象深刻,是全文的华彩部分,值得我们好好品味。

  (二)学生朗读,注意重读、语速、标点符号。

  ①有一天,玛丽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怀着热切的好奇心说:“我真想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它的相貌如何。比埃尔,在你的想象中,它是什么形状?”

  ②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③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么?”

  ④“看哪……看哪!”这个青年妇人低声说着。

  (三)师生共读。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此处美读课文,主要在于引导学生从作品内容逐渐深入到语言赏析,从而突破另一个教学重点,教师要做好示范。)

  (四)赏析课文标题“美丽的颜色”的含义。

  明确:“美丽的颜色”既是指镭的颜色,也比喻居里夫妇对待科学的精神和品质。

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为什么要剪“西窗烛”。

  2.能力目标:背诵全文,并扩写成一段优美的文字。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的思念之情,培养欣赏诗歌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点:

  设身当时的情境,感悟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设想:

  黑板,教科书,多媒体教室。

  四、板书设计:

  1)课时安排:一课时。

  2)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欣赏一段背景音乐《相思》引入情境。

  二)作者简介: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怀州河内人。诗与杜牧齐名,有“小李杜”之称,有《李义山诗集》。

  三)朗读

  结合注释,快速的浏览一遍课文,老师范读一遍,找朗诵水平高的学生范读一遍,然后集体朗诵一遍。

  四)重点串讲,深入情境,领会作者的境地。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①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北。

  ②共翦西窗烛:翦同剪;在西窗下共剪烛蕊。

  ③却话:重头谈起。

  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对话体的诗。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五)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六)总结全文并背诵这首诗。

  七)布置作业:

  将本诗改写成一段优美的文字,字数不限,没背会的同学下来将诗背熟!下节课交作业。

  八)课后小结。

  《夜雨寄北》赏析

  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道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

  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妻子: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但从诗的内容看,按“寄内”理解,似乎更确切一些。

  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翻译一下,那就是:“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还没个准儿啊!”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显现;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外。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儿,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不言可知。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夜雨寄北》阅读练习及答案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阅读练习及答案

  (1)、文学常识填空: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有“大李杜”之称,而本诗的作者xx和杜牧则有“小李杜”之称。(2分)。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下画线的字的意思。(2分)。

  ①何当共剪西窗烛[何当]:xx②却话巴山夜雨时[却]:xx;[话]:xx;

  (3)、用“/”画出古诗的朗读节拍。(2分)。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2分)。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5)、《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xx,xx;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xx,xx。 (2分)。

  (6)、诗人想像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边回味这巴山的绵绵夜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2分)。

  (7)诗中表达作者渴望团聚及美好愿望的句子是“xx”。(1分)。

  (8)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2分)。

  答案:

  (1)、李商隐;

  (2)、①何时能够②再回叙;

  (3)、(略);

  (4)、D;

  (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表达了诗人渴望和妻子团聚的心情。

  (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分)。

  (8)(2分)“涨”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涨”字一词,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

  a)1.“秋”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两个“期”字,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3.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这首诗写了哪两种不同的时间和空间?

  参考答案:

  1.点名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漂泊在外的寂寞。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2.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

  3.全诗表达了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4.时间:分离的现在和会面的将来;空间:诗人独处的巴山与亲人团聚的北方(长安)。

  5、李商隐的诗歌艺术成就很高,特别是他的咏史诗和描写爱情的““无题””诗,影响很大。

  6、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这首爱情诗描写巴山夜雨景象和诗人对妻子的思念,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

  7、 “何当”体现出主人公一种怎样的心情?答:体现主人公当时急切回家见妻的心情,突出今夜的心境之郁闷、孤寂和内心的相思之苦。

  b)1、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作者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的思想感情。后两句通过设想来日重逢畅谈昔日相思的情境,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2.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D)

  A、这首七绝情思委婉,清新流畅。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测未来,遥想他日相聚,情致曲折,深刻的思念之情贯注其中。

  B.第一句一问一答,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

  C、“何当”为想像希望之词。对坐西窗,共剪烛花,想像美丽,写得逼真,揭示出诗人深挚的思念之情。

  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看重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

  3.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B )。

  A.第一句写诗人虽日日思归,却没有准确归期,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上。

  B.第二句写想象景象,把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幻想中连绵的夜雨、涨满的秋池。

  C.第三、四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夜的愁苦。

  D.全诗“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思“君”的深情。

  4.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这首诗像用诗写的回信,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写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情。

  B、一、二句诗人将自己与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异乡的夜雨景色贴切地融合在一起,绵绵雨中,更见两地相思情重。

  C、三、四句写在巴山秋雨之夜,与久别重逢的亲人彻夜畅谈的欢聚场面。

  D、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

  5、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第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B.一个“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出诗人愁思的绵绵深重。

  C.后两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以未来想象中的欢聚许诺友人,不仅是暂且宽慰自己,也是安慰友人。

  D.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令人的思绪在现实和想象的时空之间徘徊不已,如此表达思“君”的深情,觉得有点累赘。

  6、选出对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有误的一项:(D)。

  A、这首七绝情思委婉,清新流畅。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测未来,遥想他日相聚,情致曲折,深刻的思念之情贯注其中。

  B.第一句一问一答,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

  C、“何当”为想像希望之词。对坐西窗,共剪烛花,想像美丽,写得逼真,揭示出诗人深挚的思念之情。

  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看重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

  7、对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A.“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问一答写出了诗人归期临近时无法抑制的激动心情。

  B.“巴山夜雨涨秋池。”写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涨满秋池之景,作者没说什么愁,而愁苦之情自然显现。

  C.“何当共剪西窗烛,”中“何当”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中引发而来,“共剪”是对未来欢乐的憧憬。

  D.“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未来的乐反衬出今夜的苦,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了的谈话材料。

  8、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B)。

  A.第一句写诗人虽日日思归,却没有准确归期,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上。

  B.第二句写想象景象,把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幻想中连绵的夜雨、涨满的秋池。

  C.第三、四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夜的愁苦。

  D.全诗“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思“君”的深情。

  9、从写法的角度赏析“君问归期未有期”的表达效果。

  这句采用对比的写法,将“问归期”的满怀希望与“未有期”的无限失望相对照,突出的表现了思念无边的沉重和悲怆。

  10、“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涨”字的应用有什么好处?

  “涨”字与“夜雨”“秋池”相照应,表面上即景点题,实则说明了淅淅沥沥的秋风使池水都涨满了。巧妙暗示了诗人因思念而夜不能寐的时间之长。这一精细而又富于生活实感的画面调动了读者的想象,似乎秋池里涨的不是秋水,而是诗人难以解脱的痛苦。

  11、想象一下,“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所描绘的场景,并写下来。

  诗人和思念的人在长久的分离后终于得以团聚,相谈甚欢,直至秉烛,他们谈论些什么呢?原来谈论的就是现在彼此思念的情状。

  12、结合诗境体会“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一虚写的妙处。

  答:这两句是想象两人相逢后畅谈的景象,以相见的欢乐来衬托自己思念的寂寞,把思念的深情转化为重聚的希冀,更显得思念情深。

  c)1.诗中的“秋”字除了交待季节外,还起什么作用?

  2.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

  3.这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抒发感情的?

  4.近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面重复的,这首诗却有意打破常规,“期”的两次出现,特别是“巴山夜雨”的重复使用,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答案:

  1.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2.表达思念亲友,渴望团聚的感情。

  3.诗的前两句写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后两句表达了对于未来与亲人团聚的欢乐的憧憬。就空间而言,诗中巴山、西窗、巴往复对照;就时间而言,诗中又有今宵、他日、今宵的对比,诗人跨越了时空的限制,用未来的乐,反衬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

  4. “期”字的两见,特别是“巴山夜雨”的重出,正好构成了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恰切地表现了时间与空间回环往复的意境之美,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赏析:

  《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很有意境。

  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以典雅华丽、深隐曲折取胜,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中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指妻子。诗人在巴山雨夜中思念妻子,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之情。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

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教案10

  【教学内容】

  《最后一课》下课部分内容。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2、通过表演,加深学生对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之情的理解。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韩麦尔先生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敌人的仇恨。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运用课本剧的形式诠释课文内容,刻画韩麦尔先生的形象。

  【教学用具准备】

  钟、号子、录音机、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在教室里,到处充满着爱国主义气氛:课桌的铁杆上挂着美丽的“法兰西”“阿尔萨斯”等字帖;小孩子在在专心画“杆子”,镇上的老人们正捧着初级读本,发出古怪的声音;韩麦尔先生正一动也不动,瞪着教室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里的东西全部带走似的……可就在在这时,钟声响了,最后一课下课了。大家想一想韩麦尔先生此时此刻的心情会怎样又会怎么做呢?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下课”部分内容。

  二、自主、合作学习

  朗读“下课”部分内容后,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部分内容主要描写哪个人物?(板书:韩麦尔先生)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韩麦尔先生形象的?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明确:这部分主要从神态、语言、动作三个方面来描写韩麦尔先生形象的。神态方面主要是从“脸色惨白”和“哽住”来体现;语言方面主要是从韩麦尔先生所说的话语当中可以看出;动作方面主要是从描写韩麦尔先生的一些动词可以体现。

  (板书:神态:惨白哽住语言:法兰西万岁动作:使出靠着)

  2、教堂的钟声响了,韩麦尔先生为什么“脸色惨白”和“哽住”?

  3、如何理解“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句话的意思?

  引导:第一题:“教堂的钟声响了”意味着什么?此时韩麦尔先生会想些什么?心情怎样?第二题:韩麦尔先生写字时心情会怎样?从他写出字的内容“法兰西万岁!”又可以表现出他内心对祖国充满着怎样的感情?

  明确:“脸色惨白”是因为教堂的钟声响了,最后一课下课了,韩麦尔先生想到自己再也不能在这里教法语了,内心无比悲痛。因为悲痛,所以说话哽往了。还有韩麦尔先生用一连串有力的动作,写出“法兰西万岁”集中体现了韩麦尔先生失去国土,失去国语后,内心无比悲痛的心情,从中让我们感受到:他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对敌人的无比仇恨。以及他对法兰西的未来充满必胜的信心。

  (板书:爱祖国恨敌人)

  三、课本剧表演

  过渡:刚才,同学们透过韩麦尔先生的神态、动作、语言,体会到他的内心世界。那么如何把韩麦尔先生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小弗郎士的心理,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呢?(依次打出课件)

  指导学生课本剧表演。

  1、神态方面“脸色惨白”“哽住”。

  组织形式:分析这两个神态都是由于什么原因所致?(悲痛)引导学生用悲痛的神情来表演“脸色惨白”;用悲痛的心情去演平常被哽住神情来处理“哽住”。

  2、语言方面:“我的朋友啊,我──我──”“法兰西万岁!”“放学了,──你们走吧。”

  组织形式:引导同学们先思考:这三句话都可以用什么样的感情去朗读?(悲痛)再让学生注意看第二句“法兰西万岁!”,除了悲痛的感情之外,还有包含着怎样的感情呢?(对法兰西的未来充满必胜的信心)明确感情基调后,让学生听录音磁带朗读;接着,学生进行模仿录音磁带朗读和自行设计朗读。

  3、动作方面: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他呆在那儿,头靠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组织形式:教师先示范表演,然后学生进行模仿或自行想像表演。

  4、小弗郎士的表演:用他理解的目光随着韩麦尔先生的移动而移动。

  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

  (请几个男生把韩麦尔先生整个过程尝试性表演,从中选出优秀的学生,充当韩麦尔先生角色;另外选三个学生分别充当小弗郎士、敲钟手、吹号手的角色;剩下的同学充当“最后一课”的学生,配合韩麦尔先生写出“法兰西万岁”,同时读出这一句话的内容。)

  四、拓展性学习

  把“我的朋友们啊,我──我──”这一句话,韩麦尔先生想对学生说的话补充出来。

  明确: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补充:第一,对国土的爱;第二,对敌人的恨;第三,对祖国充满着必胜的信心。

  五、小结

  1、齐读“下课”部分内容。

  2、“下课”部分主要写韩麦尔先生这个人物,通过他的神态、语言、动作,充分表现出他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对敌人的无比仇恨。这是小说的高潮部分,也是小说的结局部分。行文至此,嘎然而止,这样安排更耐人寻味,更能突出文章的中心。

  〖板书设计〗

  7、最后一课(都德)

  神态:惨白哽住

  下课──韩麦尔先生语言:我──我──爱祖国恨敌人

  动作:使出靠着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

  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勘称一篇爱国主义的宣言,至今仍为人们传诵。但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我却考虑到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的孩子们能找到与文章的情感共鸣吗?如果没有感情上的认同,没有调动起他们学习文章的情绪,那么对这篇文章的分析再透彻又有何用?如何先创设一种情境,让孩子们饱含激情地去学习这篇文章呢?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网上资料整理,我决定打破一贯的从背景入手的传统导入形式。

  我开头没给他们讲普法战争,而是谈抗日战争,讲日本在占领我国的领土时,除了烧杀抢掠的罪恶行径外,还推行了另一套方案──让中国人学日语,让中国人彻底忘记自己的祖先,成为他们的奴隶,然后询问:“你们觉得他们的做法能行得通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答:“不能,我们中国人怎么能成为他们的奴隶呢?”又有学生意犹未尽的说了句:“小日本,办不到!”我一听,情绪有了,就继续说:“是啊,有多少中华儿女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为了祖国的语言不被玷污而牺牲了性命,因为他们爱自己的国家、爱祖国的语言,我们不也一样吗?”学生们沉默了。我顺势引入新课:“其实,不仅是我们,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人民也都是一样的,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体会一下法国的阿尔萨斯人在即将失去说法语的权利时候的痛苦与悲愤吧!”

  这个导入使学生入境了,他们听得格外认真,而且给人感觉是,他们似乎一下子长大了,懂事了。

  这也让我认识到,如何调动孩子们学习文章的情感在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情感上的共鸣比让他们从写作手法等文学角度来理解文章更能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吧。

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教案11

  课前预习:

  1、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了解作者及本文背景资料。

  相关课程标准:

  “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理解文意。

  2、品味语言,赏析意境。

  3、读懂苏轼,感悟哲理。

  评价任务: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

  2、译读课文,积累词语并理解文意。

  3、品读课文,赏析文章意境。

  4、背读课文,感受作者豁达乐观的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一、检查预习

  1、生字词

  遂(suì)寝(qǐn)藻(zǎo)荇(xìng)

  2、作者简介:(学生展示收集到的资料)

  苏东坡(1037—101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有“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唐宋八大家”之美誉。他是“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之一。诗、词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

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教案12

  教学目标:1、学会写开场白 2、学会写串联词

  教学重点难点:围绕主题写开场白,根据节目写串联词

  课前准备:学生:摘抄节目主持人的开场白和串联词。

  教师:准备《江山如此多娇》的一些录像片段。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活动:

  1、明确学习重点。

  2、感悟数字,设计开场白台词,并与同学合作表演。

  3、欣赏由倪萍、亚宁等人在《江山如此多娇》中说的开场白。

  讨论:文艺节目的开场白有何要求?

  4、明确开场白的要求。

  5、欣赏景冈山表演的《库尔班大叔你上哪》和刘德华演唱的《中国人》。

  设计串联词。

  6、交流串联词,欣赏主持人的串联词。

  讨论交流串联词的要求。

  明确:

  (1)、语言要有散文诗般的清新和淡雅。(2)、能紧扣节目内容。(3)、不冗长。(4)、生动风趣

  欣赏《江山如此多娇》,讨论其中节目主持人主持节目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7、思考“园丁颂”的节目。

  8、设计开场白和串联词。

  明确要求:

  积极清新,重格调营造氛围,重情感新颖自然,重交流

  9、纷纷上台主持节目。

  10、总结:

  二、教师活动:

  1、导入:

  俗话说,红花要有绿叶衬。一台精彩的文艺节目,如果没有节目主持人,就不会光彩夺目。忘不了倪萍的亲切,忘不了赵忠祥的深沉,忘不了杨澜的聪颖,忘不了李咏的幽默……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当一次文艺节目主持人”。重点学习“如何设计开场白”和“如何设计串联词”。

  2、引导学生看一组数字“1949——1999”,让学生明确“江山如此多娇”是国庆50周年大型联欢晚会。

  要求学生进行合作,并现场表演该联欢会的开场白。

  3、播放《江山如此多娇》,组织讨论:文艺节目的开场白有何要求?

  提示:联欢会的情调应该是欢乐、愉悦的,因此,只需要考虑如何将气氛和情绪调动起来,而不必过分地考虑联欢会的节目内容。

  4、明确开场白的要求:

  内容要紧扣主题。

  语言要亲切,要有激情,以点燃观众的热情。

  语言的形式要生动活泼。

  主持人仪态大方,声调抑扬顿挫,声音响亮而富有感染力。

  5、播放景冈山表演的《库尔班大叔你上哪》和刘德华演唱的《中国人》。要求学生设计串联词。

  6、组织交流。播放主持人的串联词。讨论并明确:串联词有何要求?

  7、情境:金色的秋天,丹桂飘香。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我们即将迎来又一个教师节。假设我校将开一次由老师、学生、家长共同参加的文艺联欢会,主题为“园丁颂”。我们可以准备哪些节目?请报上节目名称。

  8、老师帮助写好节目名称。

  9、组织学生合作演练。

  10.总结: 让学生齐读赵忠祥的名言。

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教案13

  知识与能力:

  1.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2.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

  以赏析及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民族深厚文化的热爱,从而品味文章的韵味和情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课文,理解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的情感,激发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

  2、欣赏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的美学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1.加强朗读,感受文章的情趣。

  2.欣赏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的美学价值。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门楣(mei2)苋菜(xian4)籍贯(ji2)硝药(xiao1)腌腊(yan1)络子(lao4)大襟(jin1)车胤(yin4)

  2.解释下列词语。

  门楣:门框上的横木。籍贯: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城隍:迷信传说中指主管某个城的神。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与有荣焉:因而也感到荣幸。

  囊萤映雪: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

  二、导人

  五月初五端午节,系百索子,做香角子,各种风俗带给人多少乐趣。单是一个小小的咸鸭蛋,就有说不完的美妙之处。倘若没有一种故乡情结,没有一颗超然自在的心,谁能从平淡的生活中咂摸出如许滋味?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淖记事》。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第l自然段),对家乡端午节风俗的描写,十分富有地方特色,同时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描述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写孩子们如何吃和玩端午的鸭蛋。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部分。

  提问: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这与写高邮鸭蛋有何联系?

  学生复述端午节的风俗。

  明确:

  作者先介绍端午节的一般习俗:①系百索子②做香角子③贴五毒④贴符⑤喝雄黄酒。

  而后又详细介绍了家乡特有的风俗:“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进而引出家乡的特产——高邮鸭蛋和“挂鸭蛋络子”的习俗。

  (二)学习第二部分。

  学生朗读文章第2、3自然段。

  提问:家乡高邮鸭蛋有何特点?作者着重写了哪些内容?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因此作者对此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述。

  第二自然段开头,作者采用连环承接的方式,说明家乡盛产咸鸭蛋。接着用“肃然起敬”和“特别标明”两个短语,说明家乡咸鸭蛋的出名。

  高邮鸭蛋多出双黄鸭蛋,作者在这里采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家乡双黄鸭蛋“多”。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这里用多重转折方法说明家乡双黄蛋的“奇”。

  第二自然段最后作者采用多层转折、层层铺垫的手法,说明家乡鸭蛋的“好”。

  第三自然段具体点明高邮咸蛋的口味特点,结合自己生活经历表现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

  五、小结

  文章介绍高邮鸭蛋,写得有声有色,跌宕起伏,对家乡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初二语文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社戏初二上册语文教案09-17

初二语文上册公开课教案08-17

《蚂蚁》初二上册语文教案01-02

初二语文上册作文10-10

初二上册语文《陋室铭》教案03-04

被压扁的沙子初二上册语文教案10-14

浣溪沙李璟初二上册语文教案10-14

谈语言初二上册语文教案10-14

初二语文上册《阿西莫夫短文》教案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