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2-10-11 18:17:55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总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华】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总10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民族英雄的历史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戚继光是怎样巧布“口袋阵”、以少胜多击败倭寇的。

  3.认识11个生字和3个多音字。会写8个生字。

  4.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1.认识11个生字和3个多音字。会写8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戚继光是怎样巧布“口袋阵”,以少胜多击败倭寇的。

  [教学准备]

  生字卡、词语卡、课文朗读录音带。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初读课文。

  1.同学们,你们从电视上看到过或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说过外国人侵略我们中国的事情吗?是啊,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遭受过无数次外国列强的入侵。但是,我们也曾出现过许许多多抗击外敌的英雄,人们世世代代纪念他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在四五百年前的明朝,一位民族英雄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故事。

  2.板书课题。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看看大家的问题答案能不能在课文中找到。

  听课文录音,标出自然段。

  4.听了课文录音,你知道了课文讲的是什么事情吗?

  (引导学生说出:戚继光打败了倭寇。)

  5.你知道戚继光是谁?倭寇是什么样的人吗?

  “倭寇”是指日本强盗、侵略者。“倭”就是指日本,“寇”是强盗、侵略者的意思。明朝时,日本海盗和侵略军经常入侵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他们杀人放火、抢劫财物,老百姓把他们叫做“倭寇”。戚继光就是当时抗击倭寇的名将。

  6.那么,“口袋阵”是怎么回事?我们学习课文,看戚继光是怎样布下口袋阵、打败倭寇的。

  二、自读课文,随文识字。

  1.自读课文,教师巡视,看看哪些同学需要个别辅导,学生边读边在文中画出生字,读准生字的拼音。

  2.检查认识生字情况。

  (1)出示生字卡(除四个多音字以外)。开火车读,请小老师带读,去掉拼音直接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学习四个多音字。

  ①出示词语卡,读多音字所在的词语:将士埋伏投降

  读准jiàngmáixiáng

  ②你知道这四个多音字还读什么吗?

  指导:“将”还读jiāng,将来,将军

  “埋”还读mán,埋怨

  “降”还读jiàng,降落伞

  请小老师带读多音字,给多音字组词。

  三、指导写字,练习写字。

  1.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说说每个字的各部分及重点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范写“区”:横、撇、点、竖折。左三包的字,从上到下写,最后一笔是竖折。

  2.练习写好每个字。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字、错笔画。提醒学生注意写字的姿势。投影展示学生写的字,在同一个字中指出写得最好的一个,鼓励学生写好字。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收集、阅读有关戚继光抗击倭寇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交流收集资料情况。

  1.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戚继光抗击倭寇的故事、资料。

  2.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戚家军”。

  二、质疑入手,学习课文。

  1.师:刚才,同学们讲了戚继光的生平故事。大家已经学会查找资料了,老师真为你们骄傲。戚继光抗击倭寇,有“常胜将军”之称,就是因为他智勇双全、善于用兵。

  关于“口袋阵”,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现在,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2.学生质疑。将学生的问题分类记在黑板上。主要问题可能有:

  (1)为什么要摆“口袋阵”?

  (2)怎么摆“口袋阵”?

  (3)“口袋阵”有什么作用?

  3.师: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就要看课文哪部分是写“口袋阵”的。默读课文,看看哪些地方是讲戚继光巧布口袋阵,大败倭寇的。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是讲戚继光巧布口袋阵。

  三、研讨问题,感悟内容。

  1.合作学习。

  师:同学们不仅会提出问题,还会合作学习,自己讨论解决问题。现在,我们分小组来读课文、讨论问题,然后推举代表发言。我们看看哪一小组是最佳合作小组。

  2.学生读课文,讨论问题。教师走到学生中,与学生交流。

  3.小组推举代表发言,交流讨论结果。

  (1)为什么要摆“口袋阵”?

  认清战前形势:倭寇有两千多人,准备跟戚家军“决一死战”;而戚家军只有一千多人。

  讨论:这时,如果硬拼行不行?形势紧急而又对我们不利,可能有的人会慌张起来。戚继光呢?

  读“他十分沉着,想出了一个以少胜多的妙计”。“沉着”是什么意思?从“沉着”“想出妙计”可以看出戚继光是位什么样的将领?

  (2)怎样摆“口袋阵”?

  读句子:他让这一千多名将士埋伏在大田周围的山上,摆成了一个“口袋阵”。为了隐蔽,还让每个人手里都举着松树枝,远远望去,就像一片松林。

  我们也来当小小军事家,画一画“口袋阵”的地形和用兵图。先自己画,然后请一位同学上黑板画。

  评价学生画的“口袋阵”。教师可以画“凹”字形图示意。

  (3)“口袋阵”起到了什么作用?

  用自己的话说说战斗情形。

  ②指导读第三自然段,想象倭寇进了“口袋”后,被从四面冲下的戚家军杀得人仰马翻的情形。“将士们纷纷扔掉松树枝,像下山的猛虎,一齐冲向敌人。”要读得有气势,速度稍快。说一说倭寇“吓蒙了”“乱了阵脚”的意思。

  四、总结全文,深化拓展。

  1.读最后一自然段。

  2.想一想,除了“口袋阵”,当时还有什么可以大败倭寇的办法吗?

  讨论感悟:在当时时间紧、我军兵力少的情况下,戚继光利用大田周围是山的地形摆下口袋阵,让敌人进了“口袋”后一举歼灭,真是以少胜多的妙计!

  3.拓展认识:“口袋阵”又叫诱敌深入、设下包围圈。是在军事战斗中经常用到的战术。我们唱过《英雄王二小》的歌,王二小把日本鬼子领进了八路军的包围圈,这个包围圈,就是口袋阵。王二小为了让八路军消灭敌人,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历史上还有许多利用口袋阵或其他战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以后我们可以从书上读到。你从课外书上读到,或听大人们讲过这样的故事吗?

  4.深化主题:

  戚继光看到老百姓受倭寇祸害,决心平定倭寇。他说:“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意思就是,我并不想做大官,只想把倭寇赶走,让老百姓们过上安宁的生活。他十三年驰骋万里海疆,南北追杀,倭寇见了他望风而逃。最后,他把倭寇赶出了中国。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许多像戚继光这样保卫祖国、抗击外敌的民族英雄。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同时,我们也要努力学习,长大了建设祖国。只有国家强大了,外国才不敢侵略我们。

  5.朗读全文。

  五、作业

  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历史上抗击外敌入侵的英雄人物故事。

  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读通、读懂课文。

  2.了解“大自然的教科书”带给作者的感悟,使学生从中受到启示,进一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热爱生活。

  3.仿照课文的表达方式,进行片段训练。 感悟课文内容,写读后感或展开片段训练。 仿照课文的表达方法展开片段训练。 准备有关成长的小故事。

  教学过程

  1课时

  一、导入

  1.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会有许多老师。在家里父母是我们的生活启蒙老师;课堂上有向我们传播知识、启迪智慧的老师;大自然也是我们最忠实的老师,当然,虫子也能成为我们的教科书。板书:大自然的教科书

  2.看到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二、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设计问题,引导读文

  1.同学们有很多想知道的问题?那么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

  2.交流: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帮助?全班交流。

  3.通过刚才“质疑——解疑”的过程,在学习方法上你有哪些收获?(我们知道了问题的答案就在我们阅读的课文中,边读文边思考才能读懂课文。带着问题读书,是最有效率的读书方法。)

  4.小组合作学习。现在我们把刚才的过程反过来,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然后根据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出几个问题,这些问题要具有概括性,能反映课文的主要内容。

  5.检查反馈,比一比谁的问题最有价值?梳理主要问题:大自然的教科书给作者什么启示?这种启示怎样来的?这些启示的作用是什么?

  6.全班交流,解决问题。

  三、了解写作特点,展开片段训练。

  1.学生读文。了解写作特点。(课文采用了“叙述+议论”的方法回忆了与虫子有关的四个生活片段,完整地表达了“大自然的教科书使我从稚嫩走向了成熟”的体验。)

  2.学生交流感受:你从生活中得到过什么启示?是怎样来的?这些启示对你有什么促进作用?

  3.指导学生写作。采用叙议结合的方法,写一个小的片段,要求真实、生动。

  4.片段展示与交流。

  四、总结这篇课文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

  五、作业

  1.继续完成片段练习。

  2.指导阅读“学校教育”主题的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来之不易,懂得父母养育自己不容易,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

  2、帮助学生了解浅显的生命科学的知识和收集资料,获取信息技能。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善于学习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向父母了解自己的出生情况,准备出生证,满意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让四名学生扮演康康熊、乐乐猴,爱爱鸽,创创鼠,另选一学生演盼盼,上台玩“点兵点将”的游戏。

  盼盼:他们讲德对不对啊?大家来评判!

  二、交流信息,讨论问题

  1、学生分组交流,向爸妈了解的四个问题

  2、选派代表发言

  三、看图,进行浅显的生命科学常识教育

  1、出示幻灯片(父母结婚照)

  照片上是谁?

  2、出生照片(婴儿)

  四、听配乐朗诵《我从哪里来》

  五、动手填填贴贴,并进行交流

  六、故事会-成长乐园

  七、教师作小结

  1、生命来之不易,每人珍惜自己。

  2、父母养育辛苦,应感激。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板书设计:

  颜色配合?

  精巧的诗 身段大小 适宜?

  16、 白鹭 (实在)是 觅食 (钓鱼图)

  〈赞美之情〉 韵味无穷的`诗 栖息 (瞭望图)

  飞行 (低飞图)

  作业设计:

  课内:1、描红、临写生字。2、抄写词语。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外:1、背诵课文。2、积累杜牧写白鹭的诗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随笔

  一、谈话揭题?

  1、出示罗丹的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让学生说说对名言的理解。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美,去发现语文课本中的美。

  2、你们还记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句吗?这是大诗人杜甫的名句,(背一背)。说说从诗句中发现美了吗?谁见过白鹭?指名说说(出示图片)让学生边观察边听介绍:白鹭,体长约54厘米,全身羽毛雪白,繁殖期间头部有两根长翎,背和上胸部分披蓬松蓑羽,以后消失。主要生长在我国的长江以南等地方,春夏季多活动于湖边沼泽或水田中,主要以小鱼等为食物。

  3、出示杜牧的诗句:霜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这是杜牧笔下的白鹭,(让学生自由读读,读完后说说自己对白鹭的认识。)

  4、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也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6课《白鹭》(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想想白鹭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3、指读生字词:(1)白鹤 蓑毛 长喙(镶)嵌 玻璃框 嗜好

  (2) 配合 适宜 寻常 美中不足?

  瞭望 孤独 安稳 韵味无穷

  4、齐读词语?

  5、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相互检查读书情况,相互纠正读音,指导读顺句子。

  6、指读课文,评价读书情况。

  7、交流初读后的收获:谈谈白鹭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不求说得全面,只要能说到一些就行)

  8、质疑:读了课文后有什么疑问吗?(针对字词或句子进行提问)

  三、再读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2、在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地方作上记号,写写你的理解。

  3、指读第一、第十自然段,读完后谈谈自己的理解,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

  4、讨论:说说诗有什么特点?让学生从诗的短小、精练、节奏感强、富有意境等方面去猜测白鹭的特点,理解作者把白鹭比作诗的写作特色。

  5、朗读1、10自然段,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6、再次朗读,体会首尾呼应的作用。

  四、作业

  1、认清生字的形,相互提醒易错的部件。

  2、描红、临写生字。

  3、抄写词语。

  4、课外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读1、10自然段,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再读,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分组读,体会首尾呼应的作用)

  2、试背诵这两个自然段。

  二、读讲课文

  1、白鹭是一首诗,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赞美它呢?默读课文,想想原因,找找课文中与之相对应的段落来,可以四人小组商量一下。

  2、讨论交流:指名读找到的课文,说说从中体会到了白鹭的什么特点?还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出示有关的段落和图片)(第2节的概括、第3节的比较、第5节的具体描述中,写出了白鹭的精巧,也能体会到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3、结合进行板书:颜色配合、身段大小、适宜

  4、指导朗读有关的段落(练读,指读或范读,评读,齐读)

  5、小结过渡:因为白鹭的颜色配合、身段大小都很适宜,所以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那说它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又是为什么呢?

  6、交流:指读有关的段落(随机出示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理解,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妙,想象课文所描述的画面,给画面取个好听的名称。(结合板书:觅食、栖息、飞行;钓鱼图、瞭望图、飞行图)

  7、(第6节中重点抓住 “站着钓鱼”、“成了一副嵌在玻璃框里的图画”体会拟人、比喻的写法,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第7节中抓住“人们说它是在瞭望,可它真的是在瞭望吗?”引导学生想象白鹭到底是在干什么?体会白鹭栖息时的悠闲姿态;第8节中抓住“偶尔”、“悠然”、“一大乐事”等词语,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第9节中抓住“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这句反问句,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8、你们喜欢这样的画面吗?能否通过朗读来表达你的喜爱之情?(选择一、两个画面,再练习朗读)

  9、交流读书,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画面,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10、小结:不管是早晨、白天,还是黄昏,不管是白鹭觅食、栖息,还是飞行,白鹭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虽然它不会唱歌,但它那么美,本身就是一首无声的歌,怪不得作者那么喜欢白鹭,要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赞美它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11、让我们借用作者的语言,再一次来赞美一下白鹭,齐读1、10节。

  12、你还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它?(学生说话训练)

  13、再次出示杜牧的诗,让学生读读,体会白鹭的美。

  14、不管是杜甫也好,杜牧也罢,还是郭沫若,他们都用美好的语言来赞美白鹭,让我们把他们的精彩语言复制到自己的头脑里去。(自由选择内容,练习背诵)

  三、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试背杜牧的那首诗。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认读生字、词语,读懂课文。

  2.教育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要沉着、冷静,只有动脑筋,才能

  想出好办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砸缸救人的前因后果。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具:小黑板、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读通课文。

  2.认读、拼读词语。

  教学过程 :

  1.定向。

  (1)读通课文,提出要求。

  (2)思考:谁砸缸救人,请介绍一下这位名人。

  2.自学课文。

  要求划下新词,思考问题。(老师来回巡视,指导困难生

  发现问题,帮助解决)

  3.练习。

  (说话练习)

  (1)读通长句。(只听扑通一声,一个躲在假山上的小朋友,

  脚下一滑,掉进了旁边一个盛满水的大缸里,一下子就没了头

  顶。)

  (2)给课文标段号。

  (3)理解谁砸缸救人?介绍司马光。

  (清楚“复姓”两个字)

  (4)说话练习:“司马光是……”。

  4.词语认读。

  砸缸伙伴捉迷藏亭子躲在扑通急中生智

  哗夸机智勇敢

  5.作业 。

  (1)读课文1遍。

  (2)认读词语,完成练习1。

  (3)抄写词语1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复习生字、新词,训练朗读。

  2.分析课文,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过程 :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填空:( )砸缸救人。

  2.介绍司马光。

  3.复习生字、新词。

  二、读讲1—2段。

  1.读读划划:为什么要砸缸救人?

  2.填空:这是一只( )缸。(大、厚、重)

  3.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砸缸?为什么会来不及?

  4.读1、2段。

  三、读讲3—4段。

  1.自读第三段,圈词:体现别的孩子惊慌的词。(惊0Ll,高声

  喊道,吓傻了,赶紧)

  2.朗读训练,读出孩子们的惊慌。

  3.思维训练,理解“没有慌神”和“急中生智”这两个词。

  (1)师:没有慌神,说明他怎么样?(很镇定)

  (2)急中生智。“急”,司马光遇到什么紧急情况。(第二段

  最后一句话)“智”,哪个词突出了智?(砸)

  4.说话训练,说清楚司马光砸缸救人的原因。

  5。读读演演第四段。

  6.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使劲向那口缸砸去?

  思考原因:缸大,人小,力气小)

  四、词语训练。

  1.师:水多吗?哪个词说明水多?(哗哗)

  2.师:大家都夸司马光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机智体现在

  (想出办法),勇敢体现在(没有慌神)。

  五、说话训练。

  夸夸司马光。(你真是个好孩子!)

  六、小结。

  学了司马光砸缸救人,我们懂得了遇到紧急是件,要沉着

  冷静、动脑筋、想办法。

  七、作业 。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复习词语,朗读课文,听写生词。

  教学过程 :

  1.复习词语:

  强调:亭子、捉迷藏、哗、夸,这四个词的读音。

  2.朗读课文。

  3.听写词语。

  强调:稻的第十二笔、藏的第六笔、第十一笔、砸的第七笔

  慌字中间没有—点。

  砸缸救人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3.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课前准备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2.了解唐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的生平。

  3.收集思乡的古诗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感。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与“月”有关的诗词呢?

  2.是呀,从古到今,月亮总是让人情不自禁思念家乡,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关于月亮的诗。

  3.揭示课题: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板书课题。了解“泊”字字义,选择正确读音。)

  交流资料,了解诗人

  课前,你收集了诗人的哪些资料,请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

  整体把握,初步感知

  1.指名读诗,全班读,注意读准字音。

  2.自己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3.四人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并说说你最欣赏诗中哪一句。

  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1.刚才同学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出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2.请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生机盎然的春天的样子。现在请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在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景色呢?畅所欲言。

  4.同桌互读,练说。

  5.指数名学生说。

  6.小结:你们的回答真精彩!诗的魅力就在于能用简短的同一个语句在不同的人的脑海中勾勒出不同的画面。

  7.请你用朗读把你脑海中勾勒的画面读出来。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8.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草长莺飞、满目新绿的春天,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还能让你有更深入的理解。

  9.指名说,同学们理解得多丰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吧。男女生赛读。

  10.关于“绿”字还有一个故事,引导阅读“资料袋”。了解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

  11.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触呢?

  12.小结: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一个字修改十多次,我们在习作中难道不该反复修改吗?记住:文章是改出来的。

  品评诗句,升华情感

  1.这么美的春色,谁不流连忘返呢?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其间了吗?

  2.诗人想干什么?家乡在哪儿?引导学生从课题和诗句一、二行处理解。

  3.请你在教室的地图上找找它们的位置吧。再好好读古诗。

  4.学生上台指地名,然后简介王安石把南京称为故乡的原因。

  5.你从哪里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家乡呢?

  6.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

  7.感情朗读。

  回归整体,深化体验

  1.漂泊在异乡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眷恋啊!让我们一起来感情朗读这首诗吧。

  2.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回顾内容,谈话入题

  古诗《泊船瓜洲》让我们体会到了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的千般惆怅?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呢?

  初读古诗,整体感受

  1.读一读《秋思》和《长相思》,要求正确、流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弄清不懂的词。

  2.指几名学生读,正音。

  3.看看诗词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4.同样的思乡之情,但表达却不相同。和你的伙伴好好读诗,看看诗人们是怎么表达的?

  5.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读。

  品读诗句,领悟感情

  1.诗人那浓浓的乡情,藏在哪些诗句中呢:读,勾画。

  2.指名答。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5.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惆怅满怀的感觉。

  6.诗中诗人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

  7.小组内交流: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

  8.引读“意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提示:头脑中想象情景)

  9.这一次又一次的想写信、封信、拆信的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的挂念。

  10.感情朗读。

  11.王安石见月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那么,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藏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

  12.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13.全班交流,师引导体会“风一更……无此声”。

  入情入境,深情朗诵

  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也就不同。我们在朗读这些诗词时,一定要想象画面,要用心体会他们的感情。让我们再一起朗诵这感人的诗词吧。

  找寻规律,识记生字

  1.找出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

  2.用你认为可行的办法去记忆。

  3.学生练写。

  点评:

  重庆九龙坡区是我社第一批参加实验的实验区,它们从20xx年参加课改以来,通过抓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该区在暑假期间组织教师备课的全部成果。看了之后,我有一些话要说:

  一、感动。这些教案是九龙坡区教师在区教研室的带领的帮助下,经过一个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来的,是冒着重庆的酷暑做出来的,这种团结、协作、奋斗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更令人感动的人,他们愿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无私地奉献出来,给全国的实验老师提供备课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师们在看到这些教案时,不应该窃喜又有了应付检查的材料,不应该产生偷懒的想法,因为这是彼时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适合你。老师们要感谢他们的最好方式是,对他们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这样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围。

  二、感想。九龙坡区探索出来的集体备课、网络备课曾经在天津的经验交流会上介绍过,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教研形式。它发动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准备出一份水准较高的教案,同时还省去了老师大量的无谓劳动,老师完全可以把这个时间用在学习提高上。面对这样一份相对“标准化”的教案,老师需要做什么呢?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调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记好“教学反思”,看看自己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到整个的设计思路,小到某一个问题的提问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虽然本课时不能重复,但长期经过这样反思,将对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三、感慨。小学语文课改已经进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参加课改的老师和学生也用到了五年级上册教材。课程改革对老师观念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师生在此过程中的收获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综观近一年多的课程改革的进展,使人不禁有“慢”下来,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觉。个中原因自然是很复杂的,但我以为大致有三:第一是经过课改初期的“激情燃烧”,这时已经有些疲塌了;第二越来越到小学毕业之时了,对如何考评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专家的影响,加之一些 瓶颈问题无法突破。而重庆九龙坡区的这些教案给我强烈感受是,老师的探索热情并没有衰减,改革的动力并没有消失,他们为自己前几年取得的成果而自豪,也为自己以后将取得的成果而充满信心。所以,参考、学习这些教案的老师,不光得到了某些备课上的便利,更应该为他们的精神而感动。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读、背名句。

  2、学会阅读短文。

  3、进行口语交际。

  4、练习写风景作文。

  重难点、关键

  1、学会阅读短文。

  2、练习写风景作文。

  课时划分:5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⑻

  一、导入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许多写景的文章与诗歌,作者优美的语言你们记住了多少,背一背。

  二、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些优美的含义深刻的句子

  1、出示幻灯片:(写有对联)

  (1)范读,指读、齐读。

  (2)自由读,想想没句的意思。

  (3)小组交流意思。

  (4)全班交流。

  2、引导读、背。

  (!)出示前半句引背。

  (2)要求学会运用。

  三、阅读短文

  1、自由读短文。(扫清生字)

  2、出示阅读要求。

  (1)说说大理云塔的样子。

  (2)背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3、完成阅读要求。

  (1)看图,用喜欢的方式朗读文章,遇到不认识的生字、不明白的词语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也可以向同学请教。

  (2)小组同学相互交流:大理三塔是什么样子的?

  (3)交流,每组可以推荐一位同学介绍,也可以请三位同学合作介绍,每人介绍一座塔。其他同学同学可以补充、平议。

  (4)有兴起的同学把你喜欢的部分被下来。自由练习后背诵给全班听。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内容简析】 故事发生在海边的沙滩上,一位小姑娘为画家看衣服,却不肯收画家送给她的贝壳,并把画家故意丢在海滩上让她捡的贝壳还给了画家。赞扬了小姑娘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设计理念】 文章情节简单,语言清晰,在优美的风景衬托下,讲述了一个真实可信的小故事,读来让人感到赏心悦目。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用范读、导读、引读等形式,使学生进入课文的意境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读,使学生在阅读中逐渐提高朗读能力和阅读水平。

  【教学目标】

  1.认识“沫、肠”等生字,会写“拾、碧”等字,理解生字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自读思考、交流讨论等方式读课文,在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学习小姑娘乐于助人、诚实淳朴的美好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小姑娘为画家看衣服,不要回报,体现小姑娘美好的心灵。 难点:领会文章是如何通过小姑娘神态、动作和语言的描写,表现小姑娘金子般的心。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看插图,谈话引入 1.出示文中第一幅图。谁在哪里,干什么? 2.揭示课题。看了插图和题目,你能看出什么?你想通过阅读了解什么?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生字词,正音。 3.指名读生字词,开火车读、齐读。 4.再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把课文读通顺。 5.快速默读,标出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6.指名分节读课文,正音。 7.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自由认读生字词。 2.看课后字表,你发现了什么?你认为哪个字最难记?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你能示范写一写吗? 3.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激发兴趣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这节课你想知道什么?

  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以什么为线索写的。(时间发展。)用横线画出每部分表示时间的词句。 2.学习1~6 自然段。 (1)指名读1~6 自然段,想:从哪里看出小姑娘答应画家叔叔,帮他看衣服呢? (2)指导朗读“小姑娘点点头,把衣服和画夹放在身旁,望着画家游向礁石”。 体会这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小姑娘。 (3)自由读这部分内容,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境。 (4)指名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然后说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3.学习7~12 自然段。 (1)自由读7~12 自然段,想:好心的老伯伯叫小姑娘回家,她为什么不肯? (2)默读7~12 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写小姑娘神态、动作的词句,用波浪线画出小姑娘说的话,用括号括出老伯伯的话。四人小组交流交流。 (3)指导朗读。读出天气越来越热,小姑娘的焦急、耐心和做事认真。 4.学习13~20 自然段。 (1)指名读13~20 自然段,其他同学想:画家望着小姑娘远去的背影,为什么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2)小组交流讨论。 (3)默读13~20 自然段,用“ ”标出写小姑娘动作的词语,用横线标出小姑娘的话,用括号括出叔叔的话。 (4)自由练读小姑娘的话,想想她是怎样说这些话的? (5)教师读旁白,男同学读叔叔的话,女同学读小姑娘的话,感受当时的情景。 (6)自由分角色组合读;指名表演读。 (7)望着小姑娘远去的背影,画家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你觉得他会想些什么? 请你说一说。

  三、再读课文,积累词句 1.自由读,找出你认为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次。 2.朗读全文,师生合作读。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你喜欢文中的小姑娘吗?为什么? 2.比较课后练习第三题,指导读。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及由这些生字所组成的词语,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注重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发展思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幻灯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童话故事吗?在故事里有凶恶的老虎、狡猾的狐狸、可爱的小兔……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童话中的朋友,大家看看它是谁?你们认识它吗?今天丑小鸭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动听的故事,下边就让我们一起去听听故事吧。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动画视频

  板书:丑小鸭

  二、初读课文,借助插图,理解内容。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词,初读课文,读通每句话。并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借助插图,再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逐段读课文,检查自读效果,并予以评价。重点指导下列字的读音:

  “伸、闷”的韵母都是前鼻音。“钻”的声母是平舌音,“伸”是翘舌音。

  (1)读准字音。

  (2)理解词义。除了运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还可以通过让学生找近义词、反义词来理解。

  近义词:嘲笑——()伤心——()欺侮——()

  美丽——()

  反义词:丑——()讨厌——()仔细——()

  瘦——()幸福——()耐心——()

  4、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范读视频,让学生小组讨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5、自读全文,请学生说说你能读懂什么?没读懂的用“?”标出,先小组解决,如果小组解决不了再说给大家听,一起解决问题。

  师:通过刚才大家所读的,所说的,看得出你们都能够掌握很多知识、大致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还有一些问题,大家没读懂,提出来了,说明大家都有这种勤学好问的精神,下面老师就带领大家细致地学习这篇课文。

  三、讲读1~3自然段。

  指名读1~3自然段。

  1、思考:丑小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你从哪里读懂的?

  2、找出丑小鸭,让学生看看丑小鸭和其他鸭子的不同之处。

  3、从课文中画出描述丑小鸭样子的句子,了解大家叫它“丑小鸭”的原因。

  4、轻声读1~3自然段,说说你还能读懂什么?这三段主要讲了什么?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第1~3自然段。

  过渡语:丑小鸭的命运怎样?

  二、学习第4自然段。

  1、思考:丑小鸭为什么会挨欺负呢?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它?

  2、读读课文,说说大家是怎样对待它的?它为什么离开了家?当时的心情怎样?

  3、品析词句,你读懂了哪些词语和句子?

  4、丑小鸭被迫离开了家,你们有什么感想?

  小结:丑小鸭很可怜,大家都很同情它,也想帮助它,说明你们都很富有爱心。

  5、指导朗读,用同情、关心、无可奈何的语气读第4自然段。

  过渡语:丑小鸭离开家以后,它又遇到了哪些事情?

  三、学习第5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第5自然段问:丑小鸭离开家以后遇到了什么困难?

  2、体会词语。

  3、用悲凉、同情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

  过渡语:丑小鸭在外面怎样过日子呢?

  四、学习第6、7自然段。

  1、在熟读的基础上体会:

  (1)丑小鸭为什么“自个儿在水中钻来钻去”?

  (2)这时它看见了谁?心里怎样想?

  (3)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

  2、着重体会“惊奇”、“羡慕”。

  举例:丑小鸭惊奇的是发现世界上竞有这么美丽的鸟;它羡慕的是希望自己也能像天鹅那么漂亮,也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飞翔。

  3、伴随着天气的变化,丑小鸭找到自己的家了吗?它是怎样过冬的?丑小鸭遇到困难以后都是怎样做的?

  体会“冻僵”、“幸亏”说明丑小鸭冬天无处藏身,处境悲惨,险些冻死。

  4、有感情地读6、7自然段,要读出丑小鸭命运的悲惨。

  五、学习第8自然段。(熟读)

  1、天气暖了,丑小鸭出来散步,它突然发现了什么?

  2、丑小鸭怎么发现自己是一只天鹅的?

  28丑小鸭教案设计

  3、通过多读来理解内容,理清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弄懂句意。

  4、训练朗读:从“忽然”开始,要用惊奇、欣喜的语气朗读,表达出丑小鸭为自己命运的改变,愿望能够实现而十分高兴的心情。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有关天气、环境描写的句子画下来,并说说随着天气、环境的变化,丑小鸭的命运如何变化。

  七、总结、扩展。

  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小结:世界上的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要勇敢的面对挫折和困难,在逆境中不屈不挠,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拼搏。

  八、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第三课时

  一、自学生字

  让学生结合成小组,借助拼音,分析字形,自主学习生字,培养自学能力。教师巡视。

  二、学习生字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生字动画,学习生字。

  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闷:“门”字框。

  夫:和“天”比较字形。

  “鹅”、“鸡”都是“鸟”字旁;

  “脑和脖”都是“月”字旁。

  漂:与“飘”比较字形。

  钻:与“沾”比较识记。

  三、随堂练习。

  1、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疼爱:关心,喜爱。

  孤单:单身无靠,感到孤独。

  苦恼:痛苦、烦恼。

  出走:被环境逼迫,不声张地离开家庭或住所。

  讥笑:讥讽和嘲笑。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幸亏:多亏。

  2、把下面的字换一部分组成本课的字,再组词语。

  举例:恼(烦恼)烈()鸡()济()

  脑(脑袋)飘()战()

  四、布置作业。

  1、认真写生字。

  2、课后练习2。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

  教材简析

  本单元以“美与丑为主题。《丑小鸭》是“快乐读书九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只鸭群中的小天鹅——丑小鸭出生、成长的过程。通过它的遭遇赞扬了丑小鸭不畏困难,向往、追求美好境界的精神,告诉我们不要仅仅因为外表丑陋而自卑,丑陋的外表掩盖不了美的本质,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为体现“快乐读书屋引导学生快乐读书、培养兴趣、开阔视野、增加积累、提高语文素养的特点,在教学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中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和感悟丑小鸭不怕困难、追求美好境界的精神,明白外表的丑陋并不是真正的丑,有一颗美好的心灵才是真正的美。

  3.认识本课要求认识的“烘、壳、裂”等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体会丑小鸭受人欺负时的心情和他追求美好境界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愿意听故事吗?老师今天就给大家讲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与你们的年龄相仿。但与你们不同的是,他有一个悲惨苦难的童年。在一百多年前的丹麦,有这样一个小男孩儿,他出生在一个穷苦的鞋匠家里,在他很小的时候家里唯一能维持生计的爸爸就去世了,后来妈妈又改嫁了,继父特别讨厌他,经常打他骂他。就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他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这是他改变命运的希望。14岁的时候他想当一名演员,可是走了好多家剧院,却没有一家剧院愿意让一个穷孩子登台表演。后来被一位穷人出身的歌唱家收留了,并教他唱歌。可是有一次他得了重感冒,嗓子被烧坏了,再也不能唱歌了。命运总是这样作弄他,但他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开始尝试童话创作,最终靠着坚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奋斗,成为世界上著名的童话大师。他把自己对生活的体验,通过童话表达出来,他就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在我们的“快乐读书屋九里面,就有一篇根据他的作品《丑小鸭》改编的课文,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把安徒生的经历用一个小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听,在学生学习《丑小鸭》这个故事的同时又知道安徒生的故事。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丰富他们对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了解,一举两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文前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文前提示:你想知道丑小鸭有什么样的变化吗?这篇文章会告诉你。

  2.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一遍课文,要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也可以请教同桌或老师。

  3.同桌之间互读课文,读后进行自评和互评,看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4.再读课文,思考:这篇童话主要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呢?

  (通过四次不同形式的读书,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通过圈出生字,相互正音,使学生通过读去感知课文中的生字,并能把句子读通顺。)

三、深读课文,感悟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文前提示的问题:丑小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学生交流,理解丑小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是从什么地方感受到这个变化的。

  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反复读书:

  (1)由学生找出描写丑小鸭丑的语句,引导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读出丑小鸭丑的样子。

  (2)学生找出描写变成白天鹅后美丽的语句,引导学生读第7自然段,读出白天鹅的美。

  (3)以指名读、齐读、比赛读等形式读出丑小鸭前后的变化,在语感上形成对比,体会丑小鸭变化前后的心情。

  (通过学生自主阅读、相互交流、反复朗读,体会丑小鸭样子由丑变美的不同心情,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真让人为她高兴。丑小鸭是怎样变成美丽的白天鹅的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找一找。(学生读课文的3~6自然段,思考)

  4.引导学生交流读书收获,感受丑小鸭发生变化的经过,体会丑小鸭当时的心情,教师借机引导学生感受丑小鸭的遭遇。(中间穿插朗读训练和指导)

  5.回归整体,有感情的朗读全文,从整体上深入感悟丑小鸭变化前后的心情。

  6.引导学生谈谈读了这篇童话故事有什么感想,明白了什么道理。

  7.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8.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后,欺负过它的那些人见到它会说些什么?丑小鸭又会对那些人说些什么?丑小鸭见到救过它的农夫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续编故事。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反复读书,谈体会,不断加深对文本的感悟,使学生站在丑小鸭的角度,感受丑小鸭的喜怒哀乐,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四、小结

  丑小鸭历经了风风雨雨,终于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多不容易呀!你感觉这只丑小鸭的经历和谁有点像呀?(安徒生)是呀,其实丑小鸭的经历就是安徒生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安徒生和丑小鸭有一样的经历,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不知受了多少欺侮、嘲笑、挫折。但是他们没有消沉,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坚强地挺立着,并且幸福地成长起来。一个成了人人喜欢的白天鹅,一个成了世界著名的童话大师。

五、检查学生认字情况

  1.每个同学都认真地读读文后生字,看看你都认识吗 ?

  2.小组合作,互读互听,巩固识字。

  3.采取指名读、齐读等形式用字卡检查识字情况。

  (此环节的设计,是在学生反复读书、自主读书的基础上,检查随文识字的效果,达到以读促识的目的。)

六、超越文本,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安徒生撰写的部分童话故事篇目。

  2.学生交流自己读过哪些童话故事。

  3.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 ( 注音版 ) 》中《老鼠的好主意》一文,读后回答文后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开放和利用课程资源,为学生创造语文实践的机会,从而达到略读教学以一篇带多篇,一点带一片,从文本向课外拓展延伸,丰富学生积累,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案06-15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6-23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8-2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秋游教案07-30

小学语文园地教案07-31

小学语文《瀑布》教案06-25

小学语文《草原》教案12-20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9-06

小学语文《家》教案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