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语文教案模板汇编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文的作者梭罗曾在瓦尔登湖住了两年零两个月,写成了一本“超凡入圣”的《瓦尔登湖》,《神的一滴》就是这本书的一部分。梭罗以他特有的视角,描摹了他眼中的瓦尔登湖,可近可亲,可目可人;然而,作者离开之后,砍伐、工业及冰藏商人的贪欲,给美丽的瓦尔登湖带来了不幸。不过,瓦尔登湖并不因此消亡,她倔强的生长着,让作者读出了她的庄严与纯洁,给作者的精神带来了快乐,灵魂得到了净化。 也许正因为这样的优美与深刻的文字,编者才把它安排在苏教版必修1中“像山那样思考”专题的“湖山沉思”版块中。学习本文,对于本专题目标的达成,具有诸多方面的作用,可以引导学生亲近自然,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能够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的情感与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梭罗与《瓦尔登湖》,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
2、能力目标:以文本为触发点,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与生活直觉,点燃他们的对于自然的潜在的感悟与灵性,促使他们思考自然,获得美感;课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阅读读本中“与大自然晤谈”的相关散文,读懂自然这本大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文本的交流,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的情感与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引导他们思考与实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感悟能力、想象能力与表达能力
难点:能够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与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引导他们思考与实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四、学情分析
我们面对的是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他们被沉重的升学考试缠绕着,失去了亲近自然的机会,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有一些孩子逐渐地淡漠了与自然的关系,另一些孩子很渴望走入自然的怀抱,但是,由于学习的紧张与压力,以及对于自然美的捕捉与感悟的能力退化,而不懂得欣赏大自然。
五、教学方法
1、采用师生共读共赏共评的方法。 主要是读出美感,读出问题,读出自我,平等对话,分享思想。所谓读出美感,就是读出文本的语言节奏与形象特质,体现美文美读的思想;读出自我就是师生读出文本所传达的与自己生活、生命体验中相通的东西;读出问题即师生读出自己困惑或思考的问题;平等对话就是师生、生生应在以文本为媒介的基础上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分享思想,即把课堂当成一次思想的盛宴,做到共同分享,共同成长。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
(一)朗读全文,要求学生圈点勾画出课文中感情色彩浓烈的词语。
(二)体味赏析感情色彩浓烈的词句。
①你眼中的瓦尔登湖是个什么样子?②你会有跟梭罗一样的亲近大自然的欲望吗?③回味一下我们在大自然的环抱中曾经产生过什么样的美好感受?④到学校的人工湖畔静静地坐一坐,你眼中的人工湖与瓦尔登湖有什么异同?
2、教师的教学准备:PPT课件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多媒体教室,五人一组。课前学生交流、探究自己的查阅结果。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
(1)播放班德瑞《蓝色的爱》,营造舒缓、自然优美的课堂气氛,并用幻灯片展示一组瓦尔登湖图片。在舒缓的曲子中,教师引导学生:“蓝色的爱”就是大海的爱,湖泊的爱,班德瑞以优美的旋律把我们灵魂的浮躁清刷得干干净。
语文教案 篇2
内容预览:
比较·探究 《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 》 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及相关作品;
2、领会报告文学的一般写法,并理解其在选用和组织材料上的匠心独运;
3、体会战争给士兵及家庭带来的苦难。
教学重点
从漫谈入手,理解本文在选用和组织材料上的匠心独运。
教学要点
一、导入
保尔·柯察金,这个人物我想大家都很熟悉,谁能说说他生活在什么样的一个时期?(生: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对,他生活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是好多人心目中的英雄。大家想不想知道这场战争的有关情况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它的文章。(板书课题)
二、解题
漫谈,即随便的谈,本文即是一篇漫谈性质的文章。
三、作者简介及背景资料介绍
小组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资料,教师引导归纳。
明确:
伊利亚·爱伦堡(1891---1967),苏联记者、作家、社会活动家。著有长篇小说《巴黎的陷落》(获1942年度斯大林奖金)、《暴风雨》和《九级浪》等。用五年时间写成的《人·岁月·生活》被誉为苏联解冻文学的开山巨作和欧洲的文艺史诗。
1942年8月,德军主力对斯大林格勒全面进攻,艰苦的拉锯战就此展开。
四、研读课文
1、齐读课文。
2、通过和前两篇比较,领会报告文学的特点。
讨论后明确:
报告文学,即报告加文学。既讲述事实,又运用文学的表现手法,但是它绝不允许艺术上的虚构。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它的基本特征:①时效性;②真实性;③文学性。
报告文学的新:①新在事实;②新在时效;③新在语言表达;④新在篇章结构;⑤新在推出结论的过程。
3、思考:
⑴本文的焦点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
希特勒的溃败。
⑵文章的脉络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
本文的脉络是议论,以议论为纲来组织调遣事实,议论的结构是完整的,而事实是不完整的,是按照议论的要求加以取舍剪裁的。
⑶本文的目的是讲述事实,还是阐明对事实所持的观点?
明确:
是阐明对事实所持的观点。
五、探究
1、同样写战争 ,《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与《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讨论后明确: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正面写战斗的,直接告诉读者战斗进展态势;而《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只是写战斗外的情况,侧面描写被围德军军心的散涣和生活的窘困,预示了希特勒的溃败。
2、既是写战争,作者为什么没有描写战争的大场面?
讨论后明确:
本文采用了小中见大的手法,从侧面描述德军的窘况,从中可看出德军必败、苏军必胜的趋势。
六、颖悟
本文的写作特色。
明确:
⑴见解独到、视角新颖,线索清晰、细节突出;
⑵语言含蓄、幽默风趣,通俗易懂、面向大众。
七、小结
本文讲述了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德双方态势发生的变化,揭示了纳粹主义必将灭亡的道理。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战争给德军士兵及德国万千家庭带来的苦难。
八、布置作业
1、小组合作,完成练习三。
2、熟读本文,并预习下文。
比较·探究 《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这个重大的事件。
2让学生体会报告文学的特点。
3让学生体会报告文学的特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报告文学的特点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报告文学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由二战的转折点引入
二学生读课文
三注意重点字词
四问题探究
1同样写战争,《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这篇报告文学与《我三十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内容具体。
《我三十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语言准确、平实、严谨。内容概括。
2《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为什么作者主要写的不是战斗,而写被围困的德军缺乏食物,饿的消瘦?这篇文章很有文学性,但跟写战争的小说有什么不同?
这样写突出了德军被苏军包围后陷入困境,连食物都无法保证,更谈不上战斗力。同时告诉我们侵略者发动不义战争的悲惨下场。
3在《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叙述中,你觉得作者的表达有什么独特之处,他如何使叙述变得生动起来?
------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加入了作者的情感
----引用了很多人的话,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多角度叙述
----幽默风趣、富有调侃的语言
作业:
搜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资料。
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 教案设计
甘肃省靖远县双龙中学 贾凤翔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及相关作品;
2、领会报告文学的一般写法,并理解其在选用和组织材料上的匠心独运;
3、体会战争给士兵及家庭带来的苦难。
教学重点
从漫谈入手,理解本文在选用和组织材料上的匠心独运。
教学要点
一、导入
保尔·柯察金,这个人物我想大家都很熟悉,谁能说说他生活在什么样的一个时期?(生: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对,他生活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是好多人心目中的英雄。大家想不想知道这场战争的有关情况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它的文章。(板书课题)
二、解题
漫谈,即随便的谈,本文即是一篇漫谈性质的文章。
三、作者简介及背景资料介绍
小组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资料,教师引导归纳。
明确:
伊利亚·爱伦堡(1891---1967),苏联记者、作家、社会活动家。著有长篇小说《巴黎的陷落》(获1942年度斯大林奖金)、《暴风雨》和《九级浪》等。用五年时间写成的《人·岁月·生活》被誉为苏联解冻文学的开山巨作和欧洲的文艺史诗。
1942年8月,德军主力对斯大林格勒全面进攻,艰苦的拉锯战就此展开。
四、研读课文
1、齐读课文。
2、通过和前两篇比较,领会报告文学的特点。
讨论后明确:
报告文学,即报告加文学。既讲述事实,又运用文学的表现手法,但是它绝不允许艺术上的虚构。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它的基本特征:①时效性;②真实性;③文学性。
报告文学的新:①新在事实;②新在时效;③新在语言表达;④新在篇章结构;⑤新在推出结论的.过程。
3、思考:
⑴本文的焦点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
希特勒的溃败。
⑵文章的脉络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
本文的脉络是议论,以议论为纲来组织调遣事实,议论的结构是完整的,而事实是不完整的,是按照议论的要求加以取舍剪裁的。
⑶本文的目的是讲述事实,还是阐明对事实所持的观点?
明确:
是阐明对事实所持的观点。
五、探究
1、同样写战争 ,《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与《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讨论后明确: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正面写战斗的,直接告诉读者战斗进展态势;而《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只是写战斗外的情况,侧面描写被围德军军心的散涣和生活的窘困,预示了希特勒的溃败。
2、既是写战争,作者为什么没有描写战争的大场面?
讨论后明确:
本文采用了小中见大的手法,从侧面描述德军的窘况,从中可看出德军必败、苏军必胜的趋势。
六、颖悟
本文的写作特色。
明确:
⑴见解独到、视角新颖,线索清晰、细节突出;
⑵语言含蓄、幽默风趣,通俗易懂、面向大众。
七、小结
本文讲述了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德双方态势发生的变化,揭示了纳粹主义必将灭亡的道理。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战争给德军士兵及德国万千家庭带来的苦难。
八、布置作业
1、小组合作,完成练习三。
2、熟读本文,并预习下文。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学会8个生字,认读6个字。
在田字格中写字,注意写端正。
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写字能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写字
教学准备
教师:实物投影
学生: 生字本、课前生字的预习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注意语气。 这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2.学生读课文,做填空练习:
( )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有些问题要( ),才能( )。
二、新授。
1.字音。
出示卡片检查学生读字音的情况。
杯子 进出 但是 如果
因为 另外 车把 让路
指生读。齐读。抢读。
2.字型。
请你观察这些生字,我们把这些生字按结构分类。
3.写字。
请你按笔顺描红
学生描红注意一笔到位
独立书写一个字,和范字对照修改,然后再写下一个字。 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拓展练习。
学生根据已有经验,用所学习的生字组词。 用你喜欢的词语说句子。
四、练习
抄写词语。
五、
板书设计
4 动手试一试
妈妈说:“不能光想,要做做看。”
朗志万说:“科学家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有些问题要动手试一 试,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中心。从精妙的语言中揣摩文章的写作用意。
2、过程和方法:
把握人物的形象,体会前后对比的写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教学设计】
1、导入: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各有各的行业规范。诚信不仅应该是职业道德的基础,更应该是为人处事的根本。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余秋雨的散文《信客》,看看我们应从主人公身上学习哪些品格。(引出课题)
2、整体感知:让学生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从业缘起
脉络 信客生涯
转行之后
⑴ 从业缘起:
老信客自感失去了信誉,做不下去了,找到落魄返乡的青年。这个青年为老信客的诚心所动,终于接受了这份差事。
⑵ 信客生涯:
① 新老信客叙谈从业之苦。(总领)
② 工作极其繁忙,除收发信、物,捎带口信,还须听凭顾主絮叨;遇有噩耗,自然承当发泄幽怨的出气筒;传递遗物,难免遭受无端的猜疑;代人读写书信,每与人同生悲切;揭穿顾主败行,惨遭打骂诬陷……
③ 道路凶险,加之腿脚有病,信客终于无奈卸却差事。
⑶ 转业之后:
① 人们终于想到他的好处,在生活上接济他。打过他的人,幡然醒悟,在乡里设了代办处,并向他道歉。信客以代人写书信为生,后来当了小学教师、校长。
② 信客死后,葬在老信客的墓旁,前来吊唁的人很多。
3、依据情节,归纳信客品格。(任劳任怨、诚心无私、待人宽厚、通达事理)
4、研读结构:
⑴ 在结构上,作者是怎样安排信客和老信客的材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⑵ 怎样理解作者对老信客的态度?老信客对表达主题起什么作用?
⑶ 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你对哪些句子感兴趣?读一读,议一议。
5、深入探讨:
⑴ 作者为什么要为信客树碑立传?
⑵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客这种职业早已消失,但诚信永远是做人之本。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诚信的理解。
6、课后拓展:
试写一段话,作为信客墓碑上的文字。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写字训练。要求把字写端正,匀称,写正确。
2、修改句子中的错别字。帮助学生正确地书写,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讲读成语。积累语言,积累文化。
4、查字典。培养学生查字典能根据词语选择字义的能力。
5、阅读成语故事《一字之师》。目的是增加阅读量,扩大语言和文化知识。
6、口语交际练习。目的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7、习作:记叙生活中的“第一次······”。
教学难点:查字典练习,写字练习,口语交际。
课时安排:4课时。(包括习作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写字。
1、师指导写以下几个字:
幽:竖要写田格的中线上,而且最高最长。
臂:月字要写得扁一些宽一些。
皆:第一笔是横。不要丢一撇。
2让学生写一写。
3、看看“庐,曛,畏,寇,稻”这几个字写时应注意什么?
4、自己写一写。同学之间互相评一评。
二、修改句子中的错别字。
1、自己修改。
2、全班交流。
3、师:注意同音字和形近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应用。(以、已,在再,由、尤,)特别是(一、异)要从意义上区分。
三、积累成语。
1、读一读,讲一讲。自读自讲。
2、集体交流。要说出成语的本意和比喻意。例如:落花流水:形容春景衰败,用来比喻惨败、狼狈不堪。
3、把成语抄写在作业本上。
四、查字典。
1、读题。
2、独立填写表格,自己确定部首、笔画、选择义项。
3、集体交流,订正。(“累”查“田”部,再查6画,应选1。“屏”,尸,6,2。“洽”,“氵”,6,1、)
4、师:选择义项,要据词订义;要符合词所在的语言环境。
第二课时
一、阅读成语故事,按要求去做。
1、独立阅读故事,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自学。
2、读故事,说说故事的主要意思。
(1)两个同学互读。
(2)集体交流读。
(3)说说故事的主要意思。(谁称谁为师?因为什么称郑谷为“一字师”?结果怎样?)
(4)师:齐己写了一首《早梅》诗,请郑谷看。郑谷告诉齐己“数枝”不“一枝”更好。齐己接受了郑谷的意见,并且称郑谷为“一字师”。
3、谈谈自己学习这文章的感受。你认为齐己和郑谷是怎样的人?
二、背诵《早梅》
1、师指。
2、同学之间互读。
3、指名读。
4、自由练习背。
5、竞赛背。
6、集体背诵。
三、学习补充资料《推敲》
四、作业:抄写《早梅》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2.通过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读懂自然段意思的训练,并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能手”、“本事”、“孤单失群”、“大吃一惊”的意思,并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4.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更羸说的话;继续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2.教学难点──理解更羸观察、思维的过程及判断的正确。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成语导入,揭示目标。
1.成语导入。
小朋友,咱们以前学过一些成语,有哪些?
还有很多,今天咱们再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题目是──(出示卡片:惊弓之鸟)
2.揭示目标。
成语故事,要学懂什么?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懂这个故事的内容。
二.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把书打开,自己轻轻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想想:课文主要说了谁的什么事。不懂的地方呆会儿提出来。
三.检查自读情况,质疑问难。
1.初步了解内容。
课文主要说了谁的什么事?(指1~2名学生说)
板书:不用箭
只拉弦
掉下来
2.学习第1自然段。
更羸是怎样一个人?(指1~2名学生说)
这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告诉人们的。(多媒体显示:第1自然段)
相机学习部分词语。
a“更”:正音:“更”是个多音字,念准了。(学生开火车读)
b“魏国”:释义:魏国是古时候战国时期的一个国家。
正音:一起读。
c“能手”:什么叫“能手”?(指1~2名学生说)(多媒体显示:“能手”变红)
“手”这儿有三种解释,选择哪一种?击掌表示。(多媒体显示:“手”的三种解释)
课文中说更羸是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你们想他射箭的本领怎样?(多媒体显示:“射箭能手”变红)
来,咱们把这一段读读好。(多媒体显示:第1自然段)
四.学习2~8自然段。
1.过渡:(指板书)更羸不用箭,只拉弦,就使空中的一只大雁掉下来。你们觉得奇怪吗?课文中有个人也觉得很奇怪,是谁?
2.找段落。
你从课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看出来的。默读课文,找一找,找到的自然段开头打一颗星。
交流。(指1~2名学生回答)
3.指名分节读。
我请三个小朋友读,听听,他们的字音有没有读准。
4.圈词语。
拿起笔,把表示魏王态度的词语圈出来。交流。
a圈了哪些词语?(多媒体显示:信不过、大吃一惊、更加奇怪)
b理解。
“信不过”什么意思?
摸摸自己的耳朵在哪里?
魏王连自己的耳朵都不相信了,所以他奇怪的问──(出示卡片:你有这样的本事?)
“本事”找个近义词。
注意老师用红笔标注的地方,再读一遍。
“大吃一惊”什么意思?
所以魏王惊讶地说──(出示卡片:真有这样的本事!)
5.寻原因。
轻读2~8自然段。
魏王的态度越来越奇怪,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自己轻轻读读2~8自然段。(多媒体显示:三个“?”)
交流。
“信不过?”
联系上下文说说,魏王为什么信不过自己的耳朵,说的时候用上“因为(),所以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这个句式。(多媒体显示:“信不过?”变红,句式)
“大吃一惊?”
魏王为什么大吃一惊呢?
(多媒体显示:“大吃一惊?”变红,句式)
“更加奇怪?”
最后,魏王更加奇怪了,什么原因?
(多媒体显示:“更加奇怪?”变红,句式)
6.分角色朗读。
用我们的声音把魏王奇怪的语气表现出来,愿意做魏王的小朋友站起来,坐着的小朋友就读更羸的话,老师来读提示语。
五.学习第9自然段。
1.过渡:魏王一次比一次奇怪,更羸又是怎样解释的呢?咱们来看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快速看一下,几句话?
2.分组读。四组,一组读一句,从你们开始。
3.默读。
(多媒体显示:(大家)想想更羸说的话,哪些讲的是他看到听到的,用“──”划出来;哪些讲的是他的分析,用“( )”括出来。)
板书:(看)(听)
4.学习第1句。
哪些是更羸看到听到的?(指1~2名学生回答)(多媒体显示:第9自然段,第1句下划红线)
语文教案 篇7
一、学习目标:
领略印度舞蹈,走进民俗文化。
二、学习重点:
了解作者冰心,识记“清杨”“咿呀”等词语的读音、写法和意思。
三、学习难点:
体会文意,精妙的语言魅力,学习用巧妙的修辞来表现视觉形象。
四、预学部分【自主学习】
1、文学常识:
《观舞记》的作者是 ,原名 , 作家,代表作有《 》诗集《 》《 》。上学期我们学过她的诗《 》。
2、给加点字注音:
咿呀( ) 静穆( ) 端凝( ) 颦蹙( )
粲然( ) 嗔视( ) 叱咤( ) 解数( )
褶裙( ) 惆怅( ) 花鬘( ) 斗薮( )
3、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4、整体感知:
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来表现舞台艺术是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本文主要运用 了 和 修辞手法,从 、 、 、 等方面形象生动地表现卡拉玛舞蹈的飞动的“美”的。
五、导学模块【合作探究】
1、朗读感悟: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2、本文探究:请自选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精妙之处。
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3、你观看过我国“孔雀王”杨丽萍所舞蹈出的纯净柔美的舞蹈吗?试用本文的写法,描绘一下她的优美舞姿!
六、固学提高【课堂检测】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我也不敢像舞蹈家一般,内行地赞美她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是怎样地“本色当行”。
(2)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
(3)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
2. 依照下列例句,仿写句子。
示例: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炫舞。
仿写:假如我是 ,我就要
七、课后反思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10-03
语文园地的语文教案08-22
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08-06
语文园地语文教案11-10
语文下册语文园地教案02-26
语文《春笋》教案10-16
《语文乐园》教案10-11
语文《秋游》教案10-20
语文拼音教案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