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2-07-02 14:32:54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语文教案模板合集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推荐】语文教案模板合集5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即能正确理解词义,会读,会写,会打指语,会看口形并学习使用。)

  2、能拼读新音节pu,ping,juan。

  3、正确理解词义,并学习使用词语。

  4、正确地观察图画,理解句子的意思。

  5、正确地朗读句子。

  6、背诵、默写词语和句子。

  7、学习用“什么、什么和什么都是什么。”的句式说、写句子。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1、学习用“什么、什么和什么都是什么。”的句式说、写句子。

  2、背诵、默写词语和句子。

  教具准备:卡片图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学习第4课:看图学词学句(齐读课题)

  二、看图学词语

  1.学习“白菜”

  (1)教师出示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

  (2)学生回答

  (3)教师出示拼音和词语白菜

  (4)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读,个别读,学生齐读,开火车形式读。

  (5)学生齐读,教师纠正读音错误。

  2.学习“油菜”

  (1)教师出示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

  (2)学生回答

  (3)教师出示拼音和词语油菜

  (4)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读,个别读,学生齐读,开火车形式读。

  (5)学生齐读,教师纠正读音错误。

  3.学习“卷心菜”

  (1)出示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

  (2)出示词语:卷心菜

  (3)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读,个别读,学生齐读,开火车形式读。

  4.学习“卷心菜”

  (1)教师再联系实际,问学生这是什么?

  (2)教师出示拼音和词语:芹菜。学生齐读,小组读,个别读。

  5.学习“马铃薯”

  (1)教师出示马铃薯的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教师出示拼音和图片,马铃薯。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读,个别读,学生齐读,开火车形式读。

  三、巩固词语

  1、师生齐读词语:、白菜、油菜、卷心菜、芹菜”

  2、教师指名朗读

  3、小组朗读,个别朗读

  4、游戏巩固法:(1)一个学生拿词语卡片,一个学生找图片。

  (2)一个学生拿拼音,一个学生找词语,一个学生找图片。(3)教师读词语,学生找词语卡片

  (4)教师说词语,一个学生找词语卡片,一个学生找图片,一个学生找拼音。

  5、师生齐读词语。

  四、书写指导

  1、教师在田字格里示范书写:白菜、油菜、卷心菜、芹菜

  2、学生自己书写,教师指导

  3、学生上来书写,教师纠正错误

  4、教师讲解书写的笔顺

  五、总结、布置作业

  1、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白菜、油菜、卷心菜、芹菜”词语,再一次来朗读。

  2、作业:(1)词语各抄写三行。

  (2)生字各写三行。(3)书写笔顺抄写三行。

语文教案 篇2

  习作

  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习作内容,明确习作要求,拓宽写作思路。

  教学重难点

  明确习作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动机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正在一天天长大,一步步走向成熟。有时,我们还会有一种“长大了”的感觉。谁愿意把这种感觉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呢?

  2.创设情境。当然成长也会伴随着一些烦恼,也许你正为不佳的学习成绩而伤心,也许你正为与朋友间的一场不愉快而懊恼……

  二、自主选材,小组合作

  1.自主选择。各自思考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准备写什么内容。

  2.汇报选择的内容。请一小组同学,说说自己准备写哪个方面的内容。了解学生的选择情况,鼓励每个方面都有人选择。

  3.小组合作。请前后四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说说自己习作的内容,互相评议一下,并推选代表准备在全班交流。

  三、全班交流,打开思路

  1.代表交流。每个方面选择一个小组代表交流,要求把内容昼说具体。

  2.师生评议。要点:

  (1)是否抓住了“题眼”,写出了自己成长的烦恼;

  (2)内容是否具体;

  (3)是否在叙事的基础上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四、明确要求,学生写作

  1.明确要求。读读“习作”提示的最后一句话,明确习作要求。

  2.各自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语文教案 篇3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占据兖州,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份,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背景介绍: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而《龟虽寿》则是最后一章。这两首诗遥相呼应,写下《龟虽寿》时,诗人已经53岁了,他的北征虽然历尽艰辛,却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为统一北方扫除了最后的障碍。他在为新的胜利所感奋和鼓舞,一面又清醒地认识到,大业未竟,任重道远,应当乘胜前进,不断进取。

  自主学习:

  1.课前查找相关资料,从多方面了解曹操其人。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曹操进行评价。

  2.读准字音:

  碣石澹澹竦峙萧瑟老骥伏枥

  课文探究:

  1.《观沧海》中实写观海所见景色的诗句是哪几句?所写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2.《观沧海》体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龟虽寿》前四句修辞?说明什么道理?

  课堂练习:

  1.以观沧海。山岛竦峙。

  2.神龟虽寿,终为土灰。

  3.《观沧海》中借助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句子:

  4.《龟虽寿》一诗中的高潮和核心的句子:

  拓展阅读:阅读毛泽东的相关诗词,初步感受毛泽东诗词和曹操诗歌的异同点。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表达与交流:

  曹操是一个千百年来褒贬不一的任务。他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狡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写出你对曹操的评价。

  作业:1、背诵两首诗。2、课外阅读有关曹操诗句。3、做练习册。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材简说

  课文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首先写“我”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试验;再写“我”试验的过程。过程大体是在自家花园蜂窝捉20只蜜蜂,在背上做上记号,叫小女儿守在窝旁,“我”走出二里多路,放飞蜜蜂。然后写“我”途中的观察和猜测以及试验的结果。结果第二天有17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先后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最后写结论:“我”尚无法解释蜜蜂为什么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在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者观察、思考、试验的方法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二、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飞散、几乎、大概、减少、阻力、遥远、推测、包括、检查、迷失、准确无误、沿途、确确实实、超常、记忆力、本能”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3.积累语言。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可让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课文《蜜蜂引路》,留心和收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2.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测、阻”是平舌音不要读成翘舌音;“证”是后鼻音。在写字指导方面,“论”的右边不要写成“仓”,“试”的'右边不要多一撇,“概”的中间不要写成“良”,“减”的左边不要写成三点水;要指导学生根据字形结构的特点,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匀称。

  3.中年级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默读。教学时,可先让学生明确默读要求,默读时要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还可以动笔画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可采用分层次默读的方法进行训练;初次默读,整体感知全文,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再次默读,深入到词句或带着问题思考。如,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弄清楚作者试验的过程,然后画出文中自己感受比较多和比较深的句子或段落,多读几遍,细致深入地加以体会。

  4.课文的描写处处体现着作者严谨的科学作风。作者严谨的作风体现在:课文的开头,作者用了“听说”一词。是听说的就不一定真实可靠,因此这既成了“我”作试验的原因,也体现了“我”不轻信盲从的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认真理解“听说”一词在这里的意思。捉自家花园的蜜蜂,为的是便于观察;给蜜蜂做上记号,是为了好与其他蜜蜂区分;在两里外放飞,路稍远一点,更能说明问题;叫小女儿等在蜂窝旁,是为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等等。这一系列试验过程,充分体现了作者做事严谨的品质。

  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试验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能不能少掉其中的某一个环节,通过这样的比较,体会作者科学的作风。作者不光是认真观察,而且用心思考。可提示学生注意“我想”“我推测’”“也就是说”“确确实实”等词语不仅十分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心理,还体现了作者善于思索的品质。课文中的结论,作者有明确肯定的地方(不是超常的记忆力),也有模糊存疑的地方(无法解释的本能)。

  这不奇怪,科学史上这种现象很多。教师可酌情给学生讲一讲法布尔生活的时代和当时研究条件的局限,再结合参考资料的有关内容(也不一定是定论)启发学生思考:重要的不是要找到一个明确肯定的答案,要学习的是渗透在试验过程中的探究精神。对试验结论,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学生也可能会发问:那三只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是什么?超常的记忆力算不算蜜蜂能辨认方向的一个因素?但不管怎么说,作者能够坦然说出自己无法解释的结论,更进一步说明他是一个严肃地对待科学、实事求是的人。

  5.课后编排了资料袋,其中介绍了蜜蜂有趣的知识,(跳圆舞,摆尾舞),学生可以与自己收集的资料对照,也许还有新的发现。有条件的同学,学完课文后,可以再观察观察蜜蜂,看看还能有什么新的发现。

  四、参考资料

  1.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从小生活贫困,15岁考入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初中教数学。一次带学生上户外几何课,忽然在石块上发现垒筑峰和蜂窝,从此“虫心”焕发。他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本昆虫学着作,立志做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和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写成10册之巨的《昆虫记》。

  2.探测高手:美国军方从1998年就开始进行两项研究,由美国蒙大拿大学的昆虫学家主持。一项是研究利用蜜蜂探测地雷并定位,另一项是利用蜜蜂探测生物武器。因为蜜蜂完全有条件成为名副其实的探测高手。首先蜜蜂有异常灵敏的嗅觉i比狗鼻子还强许多。其次它们还有惊人的记忆力,能够记住大量不同的气味。人们很容易训练蜜蜂飞向一种散发气味的物质,不管它是不是食物。而且蜜蜂还有一种特性,就是它们不仅能够记住自己闻到的气味,还能把这种认识传给自己的同类。换句话说,只要训练一只蜜蜂,就能使同它接触的所有蜜蜂都跟它一样“训练有素”。最后,蜜蜂还有一张王牌,就是它们基本上在什么样的气候条件下都能生存。

  3.动物是凭借什么来辨别方向,认识路线的呢?科学家们利用蜜蜂和鸽子所做的动物导航实验,已经初步揭开了这两种动物导航的秘密。著名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奥地利生物学家弗里希,曾在20世纪40年代,用一系列实验测出了蜜峰的基本导航能力,证明了蜜蜂通常是利用太阳作为罗盘进行导航的,指出蜜蜂就是以太阳作为参照点,通过“舞蹈”告诉其他蜜蜂如何到达它发现的花源地。

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2、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读全诗,体会诗的风格。

  重点难点:

  1.朗诵全诗,理解课文内容

  2、品读课文,体味语言特点。。

  3.反复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主题。

  学习重点:

  1.品味语言,学会分析诗歌

  2.品读课文,体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

  学法指导:

  这首诗清新明朗,节奏欢快,融典雅的诗句与活泼的口语于一体,特别适合于朗诵。要加强朗读,理解诗意,体会诗的魅力,感受春雨的美好。建议配乐朗读。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1.字词注音,解释成语:

  田圃( ) 喧嚷( ) 洗礼( )

  温声细雨:

  润如油膏:

  2.积累——古诗中的春雨:

  (1) ,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

  (2) ,客舍清清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出西》

  (3)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郭张十八元外》

  (4) ,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5) ,吹风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3.熟读课文,概括每一小节内容:

  4.思考:雨“说”的说主要表达了什么意思?

  5.副标题为什么取为“为生活在中同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6.、朗读指导

  第一节应读得急切,表达对春雨的企盼之情;

  第二节应读得轻柔、温和,表达“雨”的关爱;

  第五节应读得欢快,传达喜悦之情;

  第八节应读出高昂之气,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

  第九节应读出欣慰之情,显示出全诗之品;

  学习研讨:

  练习延伸:

  1.仿照画曲线的句式和修辞,仍以“她”开头补写两个句子。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履款款而行。她携着神奇的小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撒向山坡,撒向田野;她 ;她 。

  2.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语文园地的语文教案08-22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10-03

语文园地语文教案11-10

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08-06

语文下册语文园地教案02-26

语文《春笋》教案10-16

语文《望月》教案01-05

语文将心比心教案06-19

《语文天地》教案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