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遥远的清平湾》阅读答案

时间:2024-02-26 16:12:29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阅读答案

  现如今,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阅读答案

  我插队的时候喂过两年牛,那是在陕北的一个小山村儿清平湾。

  那儿只有黄土,不见平坦的塬地。洪水年年吞噬,塬地总在塌方,顺着沟、渠、小河,流进了黄河。从洛川再往北,全是一座座黄的山峁。树很少,少到哪座山上有几棵什么树老乡们都清楚。我常想,要是那一座座黄土山都是谷堆、麦垛就好喽。破老汉总是笑笑说:“那可就一股劲儿吃白馍馍了。”

  老汉姓白。陕北话里,“白”发“破”的音,我们都管他叫“破老汉”。破老汉只带着七、八岁的留小儿过活。破老汉爱唱,可嗓子像破锣。大伙都说:“老汉的日子熬煎咧,人愁了才唱得好山歌。”赶着牛出村,破老汉憋细了嗓子唱《走西口》,“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也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到大门口……”赶着牛回村,破老汉用镢把挑起一捆柴,一路走一路唱:“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受苦人过得好光景……”

  清明节我病倒了,腰腿疼得厉害。陕北的清明前后爱刮风,天都是黄的,太阳白蒙蒙的,窑洞的窗纸被风沙打得“唰啦啦”响。队长端来了一碗白馍。陕北的风俗,清明节家家都蒸白馍,再穷也要蒸几个。白馍被染得红红绿绿的,老乡管那叫“子推”,是为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他看着我吃,不言语。临走时他说:“唉!‘心儿’家不容易,离家远。”“心儿”就是孩子的意思。

  队里再开会时,队长提议让破老汉带着我喂牛。社员们都赞成:“年轻后生家,不敢让腰腿作下病,好好价把咱的牛喂上!”在那个地方,唯一能够代替人力的牛简直是宝贝。老乡让我喂牛,我心里很感动。

  每天晚上,破老汉和我都要在饲养场上呆到十一二点,一遍遍给牛添草。留小儿跟在破老汉身边,寸步不离。她的小手绢里总包一把玉米粒,破老汉用牛吃剩下的草疙节打起一堆火,火光照亮了饲养场。留小儿把玉米埋在烧尽的草灰里,用树枝拨来拨去,“啪”地一响,爆出了一个玉米花。那是山里娃最好的零嘴儿。

  留小儿没完没了地问我北京的事。

  “真个是在窑里看电影?”

  “不是窑,是电影院。”

  “前回你说窑里。”

  “噢,那是电视。一个方匣匣,和电影一样。”

  她歪着头想,大约想象不出,又问起别的。

  “啥时想吃肉,就吃?”

  “嗯。”

  “玄谎。”

  “真的。”

  “成天价想吃呢?”

  “那就成天价吃。”

  这些话她问过好多次了,也知道我怎么回答,但还是问。

  “你说北京人都不爱吃白肉?”

  她觉得北京人不爱吃肥肉,很奇怪。北京的神秘,对她来说,不亚于那道银河。

  “山里的娃娃什么也解不开。”破老汉说。老汉是见过世面的,他三七年就入了党,跟队伍一直打到广州。他常常讲起广州:霓虹灯成宿地点着,广州人连蛇也吃,到处是高楼,楼里有电梯……留小儿听得觉也不睡。我说:“城里人也不懂得农村的事呢。”

  喂牛,活不重,就是熬人,夜里得起来好几趟。五更天给牛摔料,牛埋下头吃得香。我坐在牛槽边的青石板上能迷迷糊糊进入了梦乡,不是看见全聚德的烤鸭,就是掉进了什刹海的冰窟窿。碰上下雨下雪,破老汉和我就躲进牛棚。牛棚里尽是粪尿,连打个盹的地方也没有。那时候我的腿和腰就总酸疼。

  “倒运的天!”破老汉骂,然后对我说:“北京够咋美,偏来这山沟沟里作什么嘛。”

  “您那时候怎么没留在广州?”

  他瞪着眼睛愣半天。“唉,毬毛擀不成个毡,山里人当不成个官。”他说,“我那阵儿要是不回来,这阵儿也住上洋楼了,也把警卫员带上了。山里人憨着咧,只要打罢了仗就回家,哪搭儿也不胜窑里好。毬!要不,我的留小儿这阵儿还愁穿不上个条绒袄儿?”他说他给刘志丹抬过棺材,守过灵。说完,老汉唱起来:“对面价沟里流河水,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

  冬天,我的腿忽然用不上劲儿,回到北京不久,两条腿都开始萎缩。乡亲们捎给我小米、绿豆、红枣儿、芝麻……我认出了一个小手绢包儿,我知道那里头准是玉米花。十年后,留小儿来了趟北京,她说这两年农村的生活好多了,一年还能吃好多回肉。

  “你爷爷还爱唱吗?”我问。

  “一天价瞎唱。”

  “还唱《走西口》吗?”

  “唱。”

  “不是愁了才唱吗?”

  “咦?!谁说?”

  哦,我的白老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根据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节编)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对“座座黄土山”的奇想与破老汉带笑的接话,是以幽默的笔法呈现沉重的内涵,读来并不轻松。

  B. 适时地插入山歌也是这篇小说独特之处,作家借助山歌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生存状态与内心情感。

  C. 破老汉对新中国的建立有贡献,但革命胜利后他因恋家而放弃城市生活返乡,这说明他有很重的小农意识。

  D. “我”是小说故事的见证者,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感;同时,“我”也是线索人物,使小说内容紧凑、集中。

  8. 小说叙写了“留小儿没完没了地问我北京的事”的情景,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9. 本文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请概括其中的三个方面,并作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7. C .“很重的小农意识”错误,应为“参加革命的纯洁与对家乡的热爱”。故选C。

  8. ①人物塑造上,表现留小儿对北京的好奇、向往与天真、可爱;②情节结构上,引出下文对老汉的过去经历的叙述,与文末留小儿提到的农村生活形成对比;③主题思想上,表现陕北人民生活的贫困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突出小说主旨。

  9. ①环境方面,沟壑纵横,全是山峁,植被稀疏,是陕北地貌特征;清明风沙大,黄土蔽天,是陕北气候特点;人们住的窑洞,是陕北最具代表性的民居。

  ②人物方面,多用方言。“白”发“破”的音,是陕北的口音;把孩子说成“心儿”,把撒谎说成“玄谎”等都是方言。

  ③人情风物方面,为纪念介子推,清明节家家都蒸白馍,而且称白馍为“子推”;人们吃的小米、绿豆、红枣儿等,是陕北的地方物产。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阅读答案01-11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随笔08-02

清平乐阅读答案01-30

清平乐.村居阅读答案09-30

《清平乐》阅读附答案06-16

浣溪沙清平乐阅读答案05-18

《清平乐 张炎》阅读答案06-20

清平乐韦庄阅读答案02-21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阅读及答案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