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阅读答案
在各领域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具有开放性,不是唯一的,我们要敢于辨证扬弃,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使其更完善。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阅读答案1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两首诗均写到节日、馆舍、灯,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用意是什么?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5分)
2.故乡今夜思千里与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在写法上的共同点是什么?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哪两句诗也用了这样的写法?高适的`《除夜作》末句表达了什么情感?(6分)
参考答案:
1.得分要点:营造氛围:凄凉、凄清、冷寂抒发心绪:孤独、寂寞、伤感 (氛围1分,心绪2分,意思接近即可,抓住意象分析,酌情给分)
2.共同点:借对方写自己,以想象对方想我,来表达我的思乡、思念亲人的感情。(或:共同之处在于将故乡之思与羁旅寒灯之下的凄然感受放臵在具有欢乐色彩的节日之夜)(2分) 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分)感情:老大无成或离乡日久、客居多年(或:将愁鬓的生命体验臵于明朝又一年时间流逝的临界点,将生命有限的无奈与故乡千里的空间阻隔对应,增加表达效果。)(意思对即可,2分)
《家》阅读答案2
21世纪的住宅花样繁多,适合不同人的需求。
如果你是个“小气鬼”,请不妨借鉴一下日本的“太阳能住宅”。在住宅中普及太阳能发电是日本政府“阳光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通产省计划到2010年将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发电能力提高到500万千瓦,使100万户居民可以敢靠太阳能发电设备给自己提供足够的电力。政府还和电力部分达成协议,白天居民家里的富裕电力可以通过普通电网卖给电力公司,晚上或阴雨天可以从电力公司的普通电网购买电力,到一定时间进行结算。日本早从1994年就开始促进普及太阳能发电,并设立“个人住宅太阳能发电补助制度”,对个人住宅太阳能发电设备给予50%的财政补贴。2001年,日本财政用于个人购买太阳能发电设备的补贴预算达160亿日元。
如果你喜欢自然,喜欢绿色。就来关注一下诞生在澳洲的“生态住宅”。这一款住宅被澳洲的植物学家和生态建筑师视为澳洲人的世纪房屋,其特点是充分利用一切空间栽种各种植物。室内顶棚空间种植着下垂式倒挂草本植物,室外平缓宽大的房顶或外墙壁爬满藤本植树。从外部看,整个房屋与周围地面连成一体,完全变成绿色。预计本世纪中期将全面普及“绿屋”,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将变成绿色植物编织的城市。而堪培拉每个新建房住户都可得到一份市政府的丰厚“绿礼”:15棵不同品种的树木和30丛灌木,并在新居落成之日,由身穿绿色制服的志愿者帮助栽种。
总的来说,21世纪,人类会有更个性化的住处,因此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想象力,让自己住得舒服,住得有新鲜感。
1.短文中的“绿色住宅”指的是_____和_____。
2.题目“绿色住宅”中的“绿色”指的是什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概括回答“小气鬼”是如何利用太阳能资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能否删去?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理由。
其特点是充分利用一切空间栽种各种植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最想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太阳能住宅”“生态住宅”。
2.(1)合理利用太阳能资源
(2)充分利用一切空间栽种各种植物
3.白天将家里富裕的电力通过普通电网卖给电力公司,晚上或阴雨天从电力公司的普通电网购买电力,到一定时间进行结算。
4.不能删去。因为“一切”是“所有”的意思,表明栽种各种植物利用空间之广。去掉了,就不能表达这样的意思。
5.“略”。
《家》阅读答案3
访钢琴演奏家傅聪
傅聪,钢琴演奏家,生于1934年,著名翻译家傅雷之子。1955年获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第三名和“玛祖卡”演奏最优奖。他以“钢琴诗人”的称号闻名于世。
A(多米尼克·夏代尔):你很小就开始学习钢琴了吗?
B(傅聪):我的父亲钟情于法国文学,还把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翻译介绍到中国来,他是罗曼·罗兰和其他许多法国艺术家的密友。在我只有5岁的时候,他就影响乃至强迫我学习钢琴。不过,到我17岁去波兰学习钢琴的时候,我已经真正爱上弹奏钢琴了。
A:你最喜爱的作曲家是谁?
B:喔,太多了:像肖邦、贝多芬、舒伯特、瓦格纳……他们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流传后世的杰作。我们永远不能用“完美”来形容音乐上的造诣,每种探索都是阶段性的,每个新的时期对杰作都有新的定义。
我觉得,肖邦呢,就好像是我的命运,我的天生的气质,就好像肖邦就是我。我弹他的音乐,我就觉得好像我自己很自然地在说我自己的话。莫扎特是什么呢?那是我的理想,就是我的理想世界在说话,他是我追求的理想。舒伯特像陶渊明,舒伯特的境界里头有一些我觉得就像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文人传统上特有的那种对人生的`感慨?
A:我听说现在数量惊人的中国家庭送孩子去学钢琴,你怎么看这件事?
B:假如他们觉得这是一个成名成家的捷径,那他们是不可能做到的!假如他所追求的就是这些的话,他所得到的价值就不是我认为的音乐艺术里面的价值,而是世俗观念里面的。价值,那是一种很危险的价值。假如不具备对音乐那种“没有它就不能活”的爱,那还是不要学音乐,学电子、学医、学法律成功的机会都要大得多!学艺术一定要出于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有“大爱之心”,然后愿意一辈子不计成败地献身。假如有这样一个出发点,即使孩子不能够成为一个专业的音乐家,可是他有了一个精神世界让他可以在那儿神游,这也是一种很大的幸福!
A:你认为追求音乐更高境界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B:我在各国讲学时经常举个例子,那就是黄宾虹说的“师今人,师古人,师造化”。他拿庄生化蝶做一个比喻,说“师今人”就好像是做“虫”的那个阶段,“师古人”就是变成“蛹”那个阶段,“师造化”就是“飞了”,也就是“化”了……伟大的作曲家写的作品完成后还会不断地发展,它会越来越伟大越深刻越无穷越无尽,所以“造化”跟自然一样生生不息,不断复活、再生、演变:真正的“造化”是在作品本身?
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天分?勤奋?一颗敏感而善良的心?还是思想?
可能这些都需要……但是现在我觉得,也许最重要的是勇气,能够坚持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永远表里如一:这在音乐上也很难做到。
A:你经常提到“赤子之心”这四个字,这是不是你做人、弹琴的原则?
B:是呀,如果你的琴声很纯洁地发自内心,就会天然有一种感染力。我父亲经常说,真诚第一:感人的音乐一定是真诚的,有的人可以弹得很华丽很漂亮,你也会欣赏,但被感动是另外一件事:科尔托就是这样,他有很多毛病,但是他真实感人。
A:什么是你说的好的音乐?
B:对音乐内涵有真正的理解,而且真正有个性,有创造性:这种创造性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有道理的,是真正懂了音乐之后的创造?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辈子的学问。
(节选自[法国]多米尼克·夏代尔《音乐与人生》)
1.统观这篇访谈,采访者所提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方面? (4分)
【答案】(4分)所提问题可以归纳为:(1)被访者的基本情况;(2)对音乐的认识和追求;(3)怎样成为一个艺术家。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掌握访谈文本的特征以及整合信息的能力。
2.傅雷曾对傅聪说:“做人,才做艺术家。”从全文看,傅聪认为艺术家应该怎样做人?(5分)
【答案】(5分)傅聪认为艺术家应该做到能摒弃世俗观念,有“大爱之心”,有献身艺术的精神;有坚持原则的勇气;有“赤子之心”(真诚)。才可以称为艺术家。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和评价被访者的主要观点的能力。
3.根据傅聪的观点,演奏家如何才能使伟大作曲家的作品“不断地发展”,“不断复活、再生、演变”? (6分)
【答案】(6分)演奏家要经历一个“师今人,师古人,师造化”的过程,在音乐上有很高的造诣;演奏家要对音乐原作的内容有真正的理解,领悟到作曲家的精神世界;演奏家把个人体验和追求融入作品,从而使作品具有个性和创造性,不断地对作品进行演绎、阐释与再创造。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从不同层面发掘文本深邃意蕴的能力,并要求考生探究文本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家》阅读答案4
一个星期日早晨,我在罗丹的工作室中,立在他最动人的作品之一的模型前面。这是一个美丽的少妇,苦痛地扭着身子。她像是沉浸在一种神秘的忧愁中——低垂着头,闭着嘴唇和眼皮像是睡了;但是她面目的苦痛表情,显露出她内心的斗争。看这座雕像时,最使人惊讶的是她没有手,没有足。雕塑家似乎对自己不满,一时生气,把她的手足截断了。这是一个有力的形象,可是手足不全,不免令人惋惜,可怜她受到摧残。我想着罗丹的作品时常引起不满的批评,既然我不牵连在内,我便向大师说了,看他怎样回答。
罗丹对我说:“你要相信,把这座像塑成这样,是我预定的计划:冥思。所以没有手来动作,没有足来走路。”罗丹激动地说:“如果我的塑像不好,如果我犯了解剖学上的错误,如果没有把动作表现得恰当,如果我不懂得使石像具有生命的学问,那末这些批评家非常有道理。但如果我的人像是正确而生动的,他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而且他们又有什么权利禁止我在作品中结合一些思想呢?他们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如果我在我本行技术之外,又贡献给他们一些思想,如果我为了悦目的形象更加充实而给以一种意义?这是非常错误的。如果有人认为真正的艺术家可以满足于成为一个灵巧的工匠,而智慧是不必要的。恰巧相反,对于他们,智慧是不可少的,无论描绘形象或是塑造形象,甚至一些好像最缺少思想性的仅仅悦人眼目的形象。当一位雕塑家塑造人像时,第一要全盘考虑总的动作;然后,一直到工作完成为止,要胸有竹,牢牢记住这座人像的总的概念是什么。为了把作品最细微的地方不断地归结到这个中心思想上去的和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如果没有十分强烈的思想上的努力,这是做不到的。”
这个女人,现在我了解,她是人的智慧的象征——她被她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紧缠着,她被她所不能实现的理想逼恼着。像身的减缩是表示思想的折磨。有人相信艺术家可以不要智慧,毫无疑问,那是因为他们中间有不少人在现实生活中似乎缺少智慧,在著名的画家与雕塑家的传记里,满载某某前辈天真可笑的趣闻;但是要知道,伟大的人物,常因不断思考自己的作品而忽略日常生活。更要知道,虽然他们颇有智慧,但表面上好像肤浅得很,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口才和答应不敏捷的缘故;可是对于那些浅薄的观察家来说,善于辞令是聪明伶俐的.唯一标志。
1.第一段结尾处说,下面可能属于“我”说的内容的两项是(5分)
A.这少妇塑像美丽、动人,却显得那样苦痛忧愁,真令人惊讶。
B.这样一个美丽有力的形象,您却截掉了她的手足,实在可惜。
C.近来您的作品时常引起不满的批评一一当然这与我无关,您知道吗?
D.这少妇塑像是这个样子,您不担心它会引来批评家的非议吗?
E.您似乎是要表现一种预定计划,但可能有人认识它象征的智慧吗?
B、D、
(A项并不是“我”真惊讶的内容,“我”不会问,另外罗丹也未就此回答。
C项中“当然这与我无关”的解释不合情理,另外罗丹也未对“您知道吗”进行回答。E项是听过罗丹的话才可能有的认识,不可能出现在开始的话中。B项是“我”最吃惊的疑问,
D项也是“我”迫切想知道的,这两项与罗丹的回答又恰恰相合。)(答对1项给2分,答对2项给5分,多选则不给分。)
2.造成“有人相信艺术家可以不要智慧”这种误解的原因是什么?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3分)
A.因为一些浅薄的观察家认为,艺术家中间有不少人在现实生活中缺少智慧。
B.因为许多艺术家虽然颇有智慧,但表面上好像肤浅得很。
C.因为一些观察家比较浅薄,许多艺术家常忽略日常生活、不善辞令。
D.因为一些观察家比较浅薄,他们认为善于词令是聪明伶俐的唯一标志。
C(第三段的语句“在著名的画家…唯一标志”包含着答案中的三个要点。)(3分)
3、第一段中说“罗丹的作品时常引起不满的批评”。这种“批评”的共同点是什么?(不超过20字)(4分)无视罗丹作品是艺术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杰作。
(依据答为所问的规律,“批评”的共同点可由第二段中罗丹的回答推断。罗丹的回答中,由“如果我的塑像不好”到“悦人眼目的形象”是同答这种“批评”的。归纳这一层次内容,可得出答案。“艺术性”与“思想性”每方面各2分,共4分。)
4.第二段中罗丹说“把这座像塑成这样,是我预定的计划”,请根据文章内容说明罗丹按“预定的计划”雕塑少妇塑像的大致过程( 60字左右)(4分)
先安排总体:使塑像扭身垂头,呈现苦痛的样子,缩减掉手足;然后围绕冥思中心,雕塑闭着的嘴唇、眼皮和面目苦痛表情的细节。(第二段倒数第二句,是罗丹总结一般规律的话 将他与第一段中对少妇塑像的描述结合起来就是答案。每方面2分)
《家》阅读答案5
《有家真好》阅读原文:
(1)家,首先是一所房子,有梁柱的支撑和坚实的墙壁。父母是房子的屋顶,可遮风避雨,抵挡冷雪酷日。孩子是房屋的窗户,以便房子里空气的流通。在这所房子里走来走去的,是许多欢乐的小笑声。门是家与外界的通道,所以家不会与世隔绝。屋顶下,每人各有各的房间,有聚有散,互不干扰。家一定有厨房,可以烧出美味的食物,所以在冬天,家里也是热气腾腾。
(2)家,是一辆汽车,可以送你到很远的地方去。父母是轮换开车的司机,孩子是乘客。到了父母年迈的时候,孩子就当上了司机,父母变成了乘客,大家都觉得这样的安排很合理。开车的时候必须小心翼翼,不能违反交通规则。一般来说,遵纪守法的人家,像开车一样,不容易出事故。即使车子偶尔有些小故障,平日注意保养,就可以尽量避免损失。还有,车子是需要经常加油的,所以一个家就需要有多多的收入。作为家庭的成员,不能只用油不加油,因为油用完了车子就走不动了。作为乘客的时候,只会消耗油料,那么哪怕经常抽空擦洗汽车,实际也会很觉得安慰的。
(3)家,是一棵大树,在土壤里有很深的根,经风沐雨岿然不动。它把养料输送到枝条和树叶里,然后结果打籽,一代一代延续下去。一个人丁兴旺的大家族,就像大树上筑着许多鸟窝,小鸟唧唧喳喳很热闹的。树很怕蛀虫和白蚁什么的咬噬,台风来了,坚持不住的是有虫疤的树。大树倒下时,在地上留下一个大坑,看了很令人伤心。所以大树需要爱护,整枝打药浇水,件件事情马虎不得。
(4)家,是一首轻音乐,让人心旷神怡。烦了累了的时候,音乐响了起来,人在外面被那些震耳欲聋的迪斯科摇滚乐轰炸的疲惫的神经,会像丝弦一样放松下来,感觉到有一点陶醉和惬意。轻音乐的演奏不需要庞大的乐队,不像交响乐那么雄壮,于是待在家里的时候,请抓紧时间享受那欢快而轻松的乐曲,它会让人忘记许多不愉快的噪声,然后想一想以前和以后美妙的旋律,日子就像流水一样过去了。
《有家真好》阅读题目:
1.请找出2段中的关键句(3分)
2.你怎样理解第3段画线句的含义(5分)
3.若将第4段中的画线句改为“烦了累了的.时候,回到家里,就会感到陶醉与惬意”好吗?请简要阐述你的理由。(4分)
4.本文有一个很突出的写法,请结合具体句子谈谈你的认识。(4分)
5.请你对那些离家出走的孩子说几句话。(要求语言精美简洁)(4分)
《有家真好》阅读答案:
1.(3分)“家,是一辆汽车,可以送你到很远的地方去”。
2.(5分)家需要有健康的情感,需要有和谐的关系,需要有爱的滋润,只有这样,家才能经受住风浪的洗礼。(言之有理即可)
3.(4分)不好;原文既对“家是一首轻音乐,让人心旷神怡”这一中心句进行了阐释,又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家的温馨与惬意。
4.(4分)比喻。例如“父母是轮换开车的司机,孩子是乘客。到了父母年迈的时候,孩子就当上了司机,父母变成了乘客”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家庭成员在不同年龄段的不同身份与责任。
5.(4分)略
《家》阅读答案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人们常常谈论艺术家的气质,很少想到做哲学家也需要一种特别的气质。其实,追究人生的根本,是人类本性中的固有冲动,当这种冲动在某一个人身上异常强烈时,他便是一个具有哲学家气质的人了。一个好的哲学家并不向人提供人生问题的现成答案,他自己受着某些根本性问题的苦苦折磨,不倦地寻找着答案,也启发我们去思考和探索他的问题。他的问题属于我们大家,属于时代、民族乃至全人类。
②哲学本意是“热爱智慧”,智慧虽然无法转让,然而,对智慧的爱却是能够激发起来的。我们读一位哲学家的书,也许会对书中聪明的议论会心一笑,但最能震撼我们心灵的却是作者对人生的大困境的观察和揭示,以及他寻求解决途径的痛苦而又不折不挠的努力。只有那些带着泪和笑感受和思考着人生的人,才能真正领略哲学的魅力。这样的哲学也必定闪放着个性的光彩。我们读文学作品,常常可以由作品想见作家的音容笑貌、爱憎好恶。可是,读哲学著作时,我们面前往往出现一张灰色的概念之网,至于它由哪只蜘蛛织出,似乎并不重要。
③诗人无保留地袒露自己心灵里的每一阵颤栗,每一朵浪花,哲学家却隐瞒了促使他思考的动机和思考中的悲欢,只把结论拿给我们,连同事后追加的逻辑证明。谁相信人生问题的答案能靠逻辑推理求得呢?在这里,真正起作用的是亲身的经历,切身的感受,灵魂深处的暴风骤雨,危机和觉醒,直觉和顿悟。人生最高问题对于一切人相同,但每个人探索的机缘和途径却千变万化,必定显示出个性的差别。哲学不是一份真理的清单,而恰恰是寻求人生真理的过程本身,这个过程与寻求者的个人经历和性格密不可分。
④哲学的魅力在于它所寻求的人生智慧的魅力,在于寻求者的个性的魅力。最后,如果一位哲学家有足够的语言技巧的话,还应该加上风格的魅力。从源头上看,哲学和诗本是一体。没有哲学的眼光和深度,一个诗人只能是吟花咏月、顾影自怜的浅薄文人;没有诗的激情和灵性,一个哲学家只能是从事逻辑推理的思维机器。大哲学家与大诗人往往心灵相通,他们受同一种痛苦驱逼,寻求同一个谜的谜底。
1.下列对哲学家的特点的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同艺术家一样,哲学家也需要具有一种特别的气质,他们往往带有一种异常强烈的人类本性中的固有冲动。
B.好的哲学家不倦地寻求人生的根本的答案,能够提出属于大家、时代、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大问题。
C.哲学家们往往思维缜密,客观理性,力求用严密的逻辑阐明自己的思想体系,不为情感左右。
D.真正的哲学家对人生具有深刻独特的感受和思考,能够震撼我们的心灵,也能启发我们去思考和探索。
2.下列对文章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只要带着泪和笑去感受和思考人生,人们就能真正地领略到哲学的魅力。
B.哲学家常隐瞒促使他思考的动机和思考的悲欢,只将思考的结论和逻辑证明展现出来。
C.哲学本质上并不依靠逻辑推理而必须依赖寻求人生问题答案者的个人经历和性格。
D.诗人激情洋溢,哲学家含蓄客观,二者风格截然不同,但都可以在各自领域获得成功。
3.根据文意所做的推论,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即使人们并不赞同某哲学家的结论,但只要他进行了真诚的探索,他的哲学结论也依然能够吸引我们,震撼我们。
B.哲学著作需要放射着诗意的光辉,诗歌里也应回荡着哲学的喟叹:二者是可以做到心灵相通的。
C.读者可通过作品感知文学家的心灵与智慧,但哲学著作中只能看到灰色的概念之网,所以它的作者似乎并不重要。
D.哲学的魅力既来自于它所寻求的人生智慧的魅力,更来自于寻求者的个性的魅力,二者是紧密结合的。
参考答案:
1. C (“不为情感左右”错误)
2.B (A项,原文为“只有那些带着泪和笑感受和思考着人生的人,才能真正领略哲学的魅力”,条件关系错误。C项,“必须依赖”太过绝对,只是与“个人经历和性格”密不可分。D项,“二者风格截然不同”错,诗人要有哲学的眼光和深度,哲学家要有诗的激情和灵性)
3.A (B项,偷换概念,原文是“大哲学家与大诗人往往心灵相通”。C项,“只能看到灰色的概念之网”错,原文是“往往出现”。D项,“更来自于”无中生有)
《家》阅读答案7
家
侯发山
日头爬到半空中了,老党还没走到目的地。这条路天天走,虽是沙漠,已经被他硬实实踩出一条路。其实,已经不能算是沙漠了,放眼望去,都是蓬蓬勃勃的沙棘,这些可都是老党几代人的杰作。汗水从老党的头上往下流,漫过黑红的脸庞,汇集到脖子那儿往下淌,被溻湿的衣服更像是一幅地图,花花搭搭的。老党喜欢这样的天气,因为沙棘喜欢阳光,有了阳光它才能生长。
走了十几里,老党还没有走到目的地——他今天是去种植沙棘的,一年三百六十天,都是围绕沙棘转圈的,不是种植就是维护。经过父辈的实践,知道沙棘最适合在沙漠上生长,耐干旱、贫瘠、寒冷和炎热,再没有植物能比得过沙棘了。路途越远,老党反而心里越高兴,说明他们种的沙棘越多。老党走得气喘吁吁,拄着头休息了一下。咳,老了,过去哪有途中歇息的?老党不知怎么就想到了儿子,想到儿子老党心里就一沉。
昨天,在城里打工的儿子回来了。父子俩就儿子的去留谈了大半夜。
“爹……”
“别叫爹,我是乡长!”儿子刚开口,老党就黑着脸打断了儿子的话。
儿子忍不住笑了:“乡长,咱这个乡有多少人口,不就你一个人吗?!”
“放屁!你的户口在这里,就是这里的百姓,你、你还是副乡长呢,一点觉悟都没有。”老党说得没错,他的乡长,还有儿子的副乡长,都是县上任命的。老伴死前,也是乡干部呢。
“爹,不,乡长,您这样做有意义吗?”
“龟孙,意义比天大。这里是边境,有人居住,就说明这里还是中国的土地。沙棘种到哪儿,就说明哪儿是中国的地盘,任何国家别想侵占!”
儿子晃了晃手里的书本:“乡长,沙棘……”
老党打断儿子的话,说:“咱国家的边境线长,有的地方以牧代巡,咱这里兔子都不过夜,养啥都不行,只能种沙棘!”
儿子索性不再说话,似乎藏着满腹的心思。
临睡前,老党气呼呼地说:“你要明天敢走,就不是我的儿子。”
儿子痞着脸说:“是不是您说了不算。”
天还没亮,老党发觉儿子的被窝已经空荡荡的。儿大不由爷,翅膀硬了就要飞出去,老党能有什么办法?
老党叹了口气,把左肩上的头换到了右肩。不去想这糟心事,还是欣赏欣赏眼前的沙棘吧。看着沙棘,老党的气就消了,眼里满是怜爱,满是欢喜。金黄色的叶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果子有的桔红,有的橙黄,虽然比鹌鹑蛋还要小,不到成熟的季节,已经散发出淡淡的香味。这些沙棘仿佛知道老党的心思,随着风势,挤挤扛扛地摇摆着,仿佛在说:老党,别生气,儿子走了,不是还有我们吗。我们都是您的子女,我们都是这个乡的子民。
老党呢,似乎也听到了沙棘的心声,浑身充满了力量。他畅出一口气,迈开大步往前走。
忽然,老党的眼睛变直了——昨天他种植沙棘的地方有个晃动的.身影!他心里一紧,揉了揉眼睛,原来是儿子!儿子在挖树坑。儿子光着膀子,衣服都没穿。
老党像吃了根冰棍,心里凉爽极了。他像个孩子似的跑了过去。
“儿子,不走了?”
儿子狡黠地眨巴了两下眼睛,说:“乡长,谁说要走了?”
“……”老党欲言又止,心里隐隐有一丝愧疚,觉得自己误会了儿子。
儿子说:“乡长,我查了资料,知道沙棘为药食同源植物,沙棘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高,素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入药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之功效。沙棘的根、茎、叶、花、果,特别是沙棘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除了食品、医药,还广泛应用于轻工、航天、农牧鱼业等领域……”
“真的?”老党两眼一亮,继续说道,“儿子,你是说,沙棘不但能防风固沙,还能帮助咱们乡脱贫?”
儿子点点头,甩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说:“除此之外,乡长,还有大用处哩。”
大用处?老党给说糊涂了。
儿子说:“乡长,沙棘赶走了沙漠,人会越来越多,家会越来越好……”
“傻孩子,这样会晒脱皮的。”老党拿起挂在沙棘上的衣服披在儿子身上,心疼地说。
“乡长……”
“龟儿子,别乡长乡长了,我是你爹!”老党上前抱住了儿子,眼里的泪欢快地流了出来。
远远望去,老党父子两个已经与沙棘林融为一体,好像他们也成了沙棘。
(选自《芒种》2020年第9期)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先以“沙漠”一词点明了老党的工作环境,随后对其外貌和心理进行了细腻刻画,最后宕开笔触,转向了“有了阳光才能生长”的沙棘。
B.从“别叫爹,我是乡长!”到“龟儿子,别乡长乡长了,我是你爹!”,语言称呼的变换,折射出老党对儿子从气恼、不满到欣喜、感动的情感变化。
C.小说多用伏笔,如“儿子晃了晃手里的书本”“似乎藏着满腹的心思”为下文儿子介绍沙棘的“大用处”,决定留下来守边、治沙、扶贫埋下伏笔。
D.小说通过描写老党父子两代种沙棘守家护边的故事,表现了老干部的默默坚守、无怨无悔,展现了年轻人的创新活跃、开拓进取。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沙棘为线索,贯穿全文,结构清晰;以“家”为标题,以小见大,升华主旨,表现了戍疆干部代代相承的奉献精神和对祖国深沉的爱。
B.小说语言含蓄蕴藉、清新隽永,故事主要以人物对话的形式展开,使得故事情节紧凑集中,体现了小说的艺术张力。
C.小说选材精妙,以一当十,如作为防沙治沙植物的“沙棘”又具观赏性还能助力脱贫创收,主要人物则隐寓作为共产党员的一对党氏父子。
D.小说《家》是发生在差不多一天时间里的故事,节奏紧凑、时间集中;所选事件十分典型、有力,着重突出了人物的优秀品质。
8.赏析文章中的划线句子。(4分)
9.小说最后一段意味深长,请结合作品分析其艺术效果。(6分)
答
6.A“随后对其外貌和心理进行了细腻刻画”分析错误,开篇第一段是比较粗略的勾勒了老党的外貌、神态和语言,不是“细腻刻画”。
7.B“小说语言含蓄蕴藉、清新隽永”表述错误,从上文老党和儿子的对话来看,文章的语言应该是平实、极富生活气息;如“别乡长乡长了,我是你爹”,读起来亲切自然。
8.①视觉、嗅觉相结合(1分)。划线语言从视觉角度对叶片闪闪发光的颜色进行描写,对果实又分别着眼于颜色和形体的描写,从嗅觉角度描写果实的香味,表现出沙棘虽未成熟但已叶片发光、散发香味的盎然生机,表现了老党对沙棘的喜爱之情,暗示了老党对沙棘成熟的期待(1分)。②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沙棘果挤挤扛扛,仿佛对老党说话,赋予沙棘果以人的情感,给老党带来极大的心理慰藉,表达了老党对沙棘果浸入的深厚情感和殷殷期望(1分)。
9.①使情节结构更完整圆合。小说极力刻画老党希望儿子也来参与种植沙棘治理沙漠,当“老党父子两个已经与沙棘林融为一体”时,情节形成了完美的“闭环”结构,产生了强烈的艺术张力(2分)。
②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把“他们”比喻成“沙棘”,(或以“沙棘”象征父子的品格),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老党父子不畏艰难、坚忍不拔的高尚品质(象征了老党父子未来将继续扎根建设此地,表现出他们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高尚节操)(2分)。
③使情感更富有意蕴。老党辛苦种植沙棘治理沙漠的行为令人敬佩,儿子的加入不仅感动了老党,更感动了读者,浓烈的艺术感染力溢出纸背(2分)。
④使小说主旨更突出。通过对老党父子治沙行为等的描写,深情地赞美了像老党父子这样默默无闻的劳动者,及其伟大、勇于献身的奉献精神(戍疆干部代代相承的奉献精神和对祖国深沉的爱)(2分)。答出三点即得满分。
《家》阅读答案8
寻山家(唐·羊士谔)
独访山家歇还涉,茅屋斜连隔松叶。
主人闻语未开门,绕篱野菜飞黄蝶。
【小题1】这首诗描写了一路探访山家的情形,其中“”字体现了“山家”傍水而居。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
【小题1】涉
【小题2】表达了诗人对山村野趣的追求和对恬静生活的向往。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涉有步行过水的意思,所以“涉”字体现了“山家”傍水而居的情形。
【小题2】试题分析: 作者一路探访山家,前三句一贯而下,在主人欲开门未开之时,定格一幅画面:篱笆周围盛开着野菜花,美丽的黄蝴蝶在菜花上翩翩起舞,诗人寻山家寻到了一派田园诗意,寄寓了诗人对山村野趣的追求和对主人这种恬静的乡野生活的向往。
考点:
【小题1】本题考查对诗句中关键词的理解。
【小题2】本题考查对诗歌表达情感的理解。
点评:
【小题1】理解诗句要注意语句中的`一些关键字词、它们或者有一些暗示作用,或者用词形象贴切,或者表达某种感悟。
【小题2】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诗句内容、诗歌创作的背景、诗歌运用的具体意象等方面来体会。
《家》阅读答案9
“百家争鸣”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不同学派纷纷涌现并争奇斗艳的繁荣局面。其时,我国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时期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光耀人类史册。
周王朝的瓦解,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致使民间“私学勃兴”,“士”阶层形成。
其时,社会结构急遽变化,兼并战争接连不断,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在争斗中称霸,竞相招贤纳士,希望借助某种学说以富国强兵。春秋时代已经开始的“养士”之风日益盛行。各诸侯国对“士”大都采取宽容政策,允许学术自由。这便给百家争鸣创造了宽松的政治环境。
各学术流派虽从不同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议论时事,阐述哲理,著书立说,各成一家;但他们并非政治附庸,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而是“用我则留,不用则去”。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彼此诘难又相互借鉴,良好的学术氛围,也促进了战国时期的思想解放。
当时,齐国经济发达、政治开明,由于良好的文化政策和优厚的物质待遇,吸引了当时几乎所有的著名学派汇集稷下(齐国国都临淄稷门附近)。稷下学宫成为了最有影响的学者名士聚集场所。
稷下学宫创建于齐桓公田午时期,消亡于秦灭齐时,大约存在了150年,但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直至今日。
齐桓公田午兴办学宫的直接原因是政治需要。齐王励精图治,图谋称雄,需要稷下学士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制造舆论、设计蓝图。因此,稷下学宫首先是一个政治智囊团。其次,学宫尊贤致士,吸引人才,定期举办各派学者的学术例会,又是一个学术交流、文化传播、百家争鸣的`学术园地。
“不治而议论”,是稷下学士活动的主要特点之一。“不治”,即“不任职”。虽有上大夫的头衔,但不担任实际职务。“议论”,就是议论时政、国事、治乱之策,为统治者提供决策依据,以实现智囊团的功能。而他们的议论,是在宽松自由的政治氛围内,对统治者政治活动提出的批评意见或决策建议,大都坦率直言,没有或者少有
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情况。
稷下学宫是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百家争鸣的发源地。稷下各派学者利用齐国提供的良好环境与条件,潜心研讨,取长补短,丰富和发展了各自的学说,也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大融合。其中既有黄老学派,也有儒家、法家、阴阳家等等。他们在学宫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出了众多人才。比如荀子,15岁就到此学习,后来成为了稷下的学术大师。而孟子两次入齐讲学,时间长达三十年之久,被授予上卿。
稷下学术例会争鸣的议题非常广泛,既有不同政治主张的阐发,又有不同学术观点的诘难,也有对宇宙奥秘的思考。在学术自由的环境中,稷下先生们冲破思想束缚,不断探求创新,诸说并存,辩论发展,这就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景象。
5.下列对“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王朝瓦解后,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士”阶层逐渐形成。
B.诸侯争霸,各国竞相招贤纳士,希望借助他们的学说来增强国力。
C.诸侯对“士”宽容,养“士”成风,“争鸣”有宽松的政治环境。
D.学者大都依附于某社会集团,因此议论批评时政不会有生命危险。
6.请分条概述“稷下学士活动”的特点。(6分)
阅读答案
5.(3分)D(“学者大都依附于某社会集团”与文意不符,原文是“他们并非政治附庸,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
6.(6分)①“不治而议论”,不任实职,只议论时政等。(1分)
②大都坦率直言,少阿谀奉承。(1分)
③潜心研讨,取长补短,学术有成就。(2分)
④思考内容广泛,没有思想束缚,不断探求创新。(2分)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不分条扣2分。
《家》阅读答案10
赵奢收税于平原君家
赵田部吏赵奢收租税①,平原君家不肯出②;赵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之。赵奢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③,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使治国赋,国赋太平,民富而府库实。导读:赵奢严明执法,既有利于赵王,也有利于赵王族,但他敢于杀平原君的家人,很难得。平原君先暗后明,为赵王族利益出发,无可歌颂。但在封建社会里,居上位者能与万民共同奉公守法,利国、利民、利身,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注释:①赵田部吏赵奢收租税:赵国的田部官吏赵奢征收租税。赵奢,赵国名将,早先为田部官吏。②平原君家不肯出:平原君家不肯交。平原君,赵惠文王的弟弟,名赵胜,任赵相,封于东武城,号平原君。③加兵:发兵入侵。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 )
2.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 )
3.王使治国赋( ) ( )
4.国弱则诸侯加兵( )
二、翻译
1.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君于赵为贵公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赵国的田部官吏赵奢征收租税,他对平原君的一席话中运用了______修辞方法。用一句话概括赵奢所言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
译文:
赵奢收税于平原君家
赵国的田部官吏赵奢征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赵奢用国法处治,杀掉平原君家九个管事的`人。平原君愤怒,将要杀赵奢。赵奢说:“您在赵国是(王室)贵公子,现在纵容您家而不奉行公事,那么国法就被削弱,国法削弱则国家弱,国家弱则诸侯发兵入侵.这将使赵国无法存在,您又怎么能享有这种富贵!凭您的尊贵,只要奉公守法那么上下就安定了,上下安定则国强,国强则赵国政权稳固,而您贵为王族,难道会被世人看轻吗?”平原君认为他很贤能,把他推荐给赵王。赵王让他主管国家税收,他把税收工作做得很好,使百姓富裕而国库充实。
答案:
一、l.赵惠文王的弟弟,名赵胜 管事的人 2.国法 3.主管国家税收 4.发兵入侵
二、1.而您身为王族,难道还会被世人看轻吗?
2.平原君认为赵奢贤能,把他推荐给赵王。3.您在赵国是(王室的)贵公子。
三、对比 国家的利益与王公贵族的利益是一致的
《家》阅读答案11
在哲学家、艺术家、圣人身上,集中体现了人类形而上①的追求。我们在广义上可以把他们都看作哲学家,因为他们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做哲学要做的事情,即阐释人生的意义。尼采说,通过他们的出现,从不跳跃的自然完成了它唯一的一次跳跃,即实现了对于存在的伟大解释。
自然产生哲学家的用意是要阐释人的生存之意义,哲学家应当不辜负自然的重托,负起这个使命。尼采发现,在他的时代中,只有叔本华是负起了这个使命的。他说,叔本华的伟大之处是站在整幅生命之画面前,解释它的完整的意义。
对于生命之画的完整意义的阐释,不能靠抽象的逻辑推理,而必须凭借个人真实的生命体验。尼采认为,叔本华的哲学就是这样。这样建立的哲学,尽管一开始也只是为了自己;但通过自己最终是为了一切人 ②。相反,那种空洞说教或抽象演绎的哲学,在人生启迪上对任何人都不会有价值。叔本华最后找到的拯救之道是弃绝自我、听天由命,尼采对此并不赞同,后来还不断地予以猛烈抨击。
与叔本华形成对照的是那些冒牌哲学家,他们舍本求末,致力于详尽地研究生命之画所用的画布和颜料,而不是理解画本身。人们看到,在哲学的大厦中,他们立刻就陷在那样一些地方了,在那里他们得以博学地赞同和反对,得以苦思、怀疑和辩驳③,而对大厦的整体状况却毫无了解的兴趣。
按照哲学界相当一致的看法,康德实现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革命。康德似乎很有说服力地证明了人的认识不可能触及世界和人生的本质。因此,在康德之后,哲学向何处去便成了问题。尼采对此有深刻的感知,他说:对真理的绝望这一危险伴随着每一个以康德哲学为出发点的思想家。康德在他们身上发生的影响,使得一种具有腐蚀和瓦解作用的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④得以流行。康德哲学引起了他们严重的.心灵危机。例如,和康德同时代的德国诗人克莱斯特,读了康德哲学之后,说自己 最神圣的内心深处被这个思想刺伤了,发出了痛彻心肺的悲喊:我的最高目标沉落了,我一无所有了。
尼采自己也是因康德哲学而对真理感到绝望的人,但他不甘心停留于绝望,而要怀着这绝望继续前进,即使明知对世界和人生的形而上认识之不可能,仍要为世界和人生寻找一种形而上意义。在这种心情下,从康德哲学出发而仍然试图给世界和人生做出整体解释的叔本华哲学对尼采就有了一种向导的作用。尼采站在肯定人生的立场上,竭力向人们解释这幅画的悲剧涵义,创建了他自己的哲学。
(选自周国平《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译者导言》有删节)
注:①形而上是指比较抽象的规律,包含做人做事的原则。②③④引自尼采《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
5.下列关于生命之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叔本华没有辜负自然的重托,站在整幅生命之画面前,解释人的生命完整的意义。
B.叔本华对生命之画完整意义的阐释是从他自己个人的真实生命体验开始,不是靠抽象的逻辑推理。
C.叔本华最后的哲学研究背离了生命之画,弃绝自我,听天由命,尼采对此并不赞同,后来还不断地予以猛烈抨击。
D.冒牌哲学家致力于研究生命之画中的局部细微的东西,不是对生命之画做整体理解。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有关尼采的哲学思想或认识的一项是
A.哲学是由客观自然提炼出来的,实现对客观世界的解释,需阐释人的生命意义。
B.哲学是给世界和人生做出整体解释,最先是为了自己,再通过自己最终服务所有的人。
C.尼采站在肯定人生的立场上,竭力向人们解释生命的悲剧涵义,为世界和人生寻找一种形而上意义,创建了自己的哲学。
D.康德认识不可能触及世界和人生的本质的哲学思想,使得诗人也对真理感到绝望,内心崩溃,使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得以流行。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之所以认为艺术家、圣人是哲学家,是因为他们都是以不同的形式阐释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类的规律,做哲学要做的事情。
B.康德实现了在哲学上的彻底的变革,在康德之后,哲学迷失了发展方向,引起了思想家们严重的心理危机。
C.康德哲学对德国诗人克莱斯特的心灵伤害巨大,摧毁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认识,诗人对康德哲学极其痛恨。
D.尼采站在肯定人生的立场上,解释生命之画,创建自己的哲学,认为对世界和人生的形而上认识并非不可能。
参考答案
5. C(背离了生命之画,无中生有。)
6.D(使得诗人内心崩溃是作者的举例,不是尼采的哲学思想或认识。)
7.A(B.以偏概全,原文是说引起了每一个以康德哲学为出发点的思想家的心理危机。C.摧毁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认识错,应为摧毁了诗人人生的最高目标,极其痛恨于文无据。D.理解错误,原文是他即使明知对世界和人生的形而上认识之不可能。)
《家》阅读答案12
韩愈《晚春》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移家别湖上亭
[唐]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6、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两首诗描绘的都是春景。在诗人们的笔下,草木仿佛都有了情思,成了精灵。
B.朴实无华的杨花榆英也不甘寂寞,像雪花般漫天飞舞,寥寥数笔,风光满眼。
C.黄莺频频地啼叫,在诗人戎显看来,是它在之际,向久住的湖上亭告别。
D.韩愈诗语言轻灵,戎昱诗风格清新。两首诗构思角度新颖,读起来饶有情趣。
17、《晚春》中的“斗”字和《移家别湖上亭》的“系”字用得生动传神,请从拟人手法的'角度分别加以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6、C.“黄莺频频地啼叫,在诗人戎昱看来,是它在离别之际,向久住的湖上亭告别”有误,《移家别湖上亭》是唐代诗人戎昱在搬家时所作的一首七绝。“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意思是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于平静。本句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黄莺以人的情感,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故选C。
17、“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系”字抒写不忍离去之情,正好切合柳条,藤蔓修长的特点,又写出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又符合和风拂拂的情景,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
《家》阅读答案13
20xx年4月底,外交学院院长,学校的师生自发送给他一本荣誉证书。上面写的是:魅力外交家,人生好榜样,我们的好院长。
对于“魅力”一词,吴建民的通俗理解是:老百姓对你有好感。“我搞了一辈子外交,跟很多人打过交道,有的人长相并不怎么样,但讲出的话有意思,有思想,值得你思考,你就会对这样的人有好感。”
吴建民觉得人活在世界上总要跟人打交道,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何跟人打交道是一门学问。在任外交学院院长期间,他开的一门课就是交流学。于右任说过两句话:“造物所忌者巧,万类相感以诚。”吴建民非常欣赏,并以之为“交流”准则。
“我们要讲真话,讲假话的人是不会有魅力的啊!”吴建民坐在外交公寓的办公室里对本刊记者说。他不喜欢外交官的“面纱”,他更愿意大家看到“真面目”。早在20xx年7月,他在结束中国驻法国大使任职的报告上就提出一条建议:要揭开蒙在中国外交上的神秘面纱。在已经卸任的驻外大使中,很难找出像他这么活跃的人,在许多媒体和公共场合出现,发出自己的声音。
吴建民的外交经历让许多有外交官梦想的人羡慕。
自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毕业后,从1965年到1971年,吴建民给周恩来总理做法语翻译,这给他的外交事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总理给我的影响很大。在这段时间,我看到他很多做法,比如大小国一律平等,无论多小的国家,都很尊重,一丝不苟。这种尊重让别人感觉是真心的,不是做出来的。”1970年,周恩来总理会见刚果的外宾,从晚上11点一直谈到早上5点,吴建民连续翻译了6个小时,连厕所都没上。这让他的印象非常深刻。
年轻时就给周恩来总理当过翻译的吴建民,深得周总理的言传身教。过去周总理常说“外交无小事”,每每在大节和细节上都尽善尽美,以君子之风、大国之风、政治家之风卓然立世,在国际上享有极为崇高的声望。吴建民以周总理为楷模,几十年如一日地锻造着自己,如今钢铁早已炼成,他早已跻身中国最优秀的外交家行列。通过儒雅的个人魅力,他在各国政要间交了许多朋友,利用这些优势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他最耀眼的外交经历是9年的驻外大使生涯。他做过中国驻荷兰大使、驻日内瓦联合国办事处及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驻法国大使。“9年驻外大使的经历让我逐渐学会如何做一个高级外交官。”
卸任驻法大使之后,他在外交学院做了5年院长。他对学生培养很重视,注重强化外交学院的教学质量,提高国际声誉。在担任院长期间,他亲自参与教学案例、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用书的制定,培养出了一代中国外交人,许多都已经进入外交部并担任了关键职位。
吴建民还身兼两个政要级别的职务:连任两届的国际展览局主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20xx年,刚卸任的国展局前主席诺盖斯说:吴建民是一位“有智慧、有远见、知识渊博的优秀外交官”,他接掌主席职位后,将会给国展事业带来新的推动力。吴建民当选国展局主席,创了国展局的三个第一,这是第一位中国人、第一位亚洲人、第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士担任这一重要职务。20xx年末,吴建民两届国际展览局主席任期已满,在国展局第148次会议上,他被推举为国展局名誉主席。
坐在记者面前的他一身运动打扮,比电视上的西装革履更让人觉得有亲和力。事实上,他温润如玉的形象已深入人心。直到68岁的时候,爱好运动的吴建民才停止了每天倒立3分钟的习惯。“年轻时觉得运动就是要打破一种常态,每天倒一倒,蛮有好处的,年龄大了,大夫反对,老婆也反对,只好听从他们的意见。”他笑着说。
吴建民给人的印象是:脾气好得出奇。他说人是逐渐形成的。几十年过去了,每个时间段中的.吴建民是不一样的。因为,“世界变了,中国变了,自己也变了。”
外交学院的校训是由周恩来总理向我国外交人员提出的“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的“十六字方针”构成的。很多同学说,看到吴院长就想起了校训。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吴建民在外交学院开设了一门交流学的课程,他认为与人打交道是一门学问,而人与人“交流”的准则不是投机取巧,而是以诚相感。
B.即使卸任驻外大使,吴建民仍然在许多媒体和公共场合出现,他想揭开蒙在中国外交上的神秘面纱,让更多的人了解外交官和中国外交。
C.在为周恩来总理做法语翻译期间,吴建民不仅深刻地领会到了外交上尊重对方的重要性,更深受总理言传身教,不断锻造自己,跻身中国最优秀的外交家行列。
D.吴建民一生奉献于外交事业,为祖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极大贡献,这不仅体现在他作为外交官时本人的贡献,也体现在他就任外交学院院长时期,大力培养外交后备人才。
(2)吴建民说“世界变了,中国变了,自己也变了”,吴建民的人生道路有哪些主要经历?请简要概括。
(3)文题为“魅力外交官人生好榜样”,从全文看,吴建民的“魅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概括并分析
答案
(1)C
(2)①毕业后进入外交界,担任国家领导人翻译员.②担任驻外大使,成为高级外交官.③担任外交学院院长,着力培养外交后备人才.④身兼政要级别职务,推动世界国展事业的发展.
(3)①讲究“打交道”的艺术(说真话,待人真诚).在外交上尊重对方,大节和细节上都尽善尽美,让人们看到外交官和中国外交的“真面目”.②风度儒雅.通过儒雅的个人魅力,在各国政要间交了许多朋友,利用这些优势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实用类文本阅读魅力外交家人生好榜样阅读答案.③有亲和力.生活中热爱运动,脾气好的出奇,温润如玉的形象深入人心.④外交教育,身正为范,热爱外教教育工作,重视外交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的外交模范。
《家》阅读答案14
国有国徽,校又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
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身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着温饱。
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条人影窜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来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兄弟走了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这时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来,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哩。
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得残废不可。
贼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得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却眼眶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些钱去做个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得勾当了。
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马上他醒悟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自此以后,我家门环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着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刻下的鱼替代好了。
于是,我们家按照祖父的意思,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这鱼的图案。它,自然而然地成了家徽。
13.请根据文章内容,依次概括故事主要情节。(每空限两个字,4分)
——放贼——送鱼——
14.批注是一种良好的读书方法,请你从下面摘录的语句中任选一句进行批注。(4分)
①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②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
③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我选第句,批注:
15.文章第⑨段划线句子呼应上文哪一句?请将这一句摘抄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祖父在你的眼里是个怎样的人?你同意祖父将入室的窃贼放走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家已经有点家徽,根据你对本文的阅读感悟,参照示例,请为我家作一则家训。(3分)
示例:只争朝夕,奋发图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3、捉贼刻鱼
14、示例:①这句话从贼的神态和动作两方面形象的表现了贼当时恐惧的心理、冷的程度和视粮食如生命的情状;②眼眶却红了形象的写出了贼被祖父感动的神态;低着头形象的写出了贼当时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羞愧的神态;③跪磕形象的写出了贼当时对祖父感激之情极深;
15、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或那条鱼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
16、祖父是一个宽容、善良、不贪心、富有生活经验的人示例:我赞成祖父的做法。生活中,人难免会犯错误,我们以宽容的态度去对待人,有时反而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祖父的做法就印证了这个道理。我反对祖父的做法。这个小偷虽然只是偷了一袋米,但也是偷窃的行为,如果宽容了贼的这种做法,就会产生从偷针到偷牛的后果
17、示例一:宽以待人知恩图报示例二:宽容感恩
《家》阅读答案15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王维
寒更传晓箭①,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②舍,翛然尚闭关。
【注】①箭:这里指古代计时的漏壶中所用之箭,用以指示壶上刻度。这里用晓箭借指早晨的更鼓之声。②袁安:后汉贫穷而有贤德的人,有一年下大雪,穷人都扫雪出来讨饭吃,袁安却闭门而卧,固穷守志。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运用以声衬静的手法,突出了雪夜的寂静,表现了作者无边的痛苦与寂寞。
B.颔联既实写所见之景,“竹”和“雪”又蕴含着人物品节和对环境的关切。
C.颈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读来音韵和谐,让人充分感受到诗歌的音韵之美。
D.全诗写景优美,借景抒情,写景十分细腻生动,历历如在目前,令人觉得美不胜收,极富感染力。
4.本诗为忆友之作,然而全诗无一字提及“胡居士”。请结合尾联简要赏析诗人如何回忆胡居士的。(6分)
阅读答案:
14.A.A项“表现了作者无边的痛苦与寂寞”不对,此诗中没表现作者的痛苦寂寞。
15.尾联借用典故和想象的手法回忆胡居士。尾联借用袁安卧雪的典故,想象胡居士雪中
高卧,写出胡居士像袁安一样贤达而固穷守志,表达了诗人对胡居士的仰慕与怀念。
诗词解析:
此诗前六句写山居的静寂,雪景的清幽,结尾处的对雪怀人之情,就是在雪中思友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自然地触发出来的。
首联对仗,“寒更”对“清镜”,“清镜览衰颜”有迟暮之感。颔联写开门所见,先倒叙一笔夜来听到的响动:“隔牖风惊竹”,然后反扣眼前所见的景象:“开门雪满山”,诗情跌宕起伏,奇趣横生。颈联继续写雪,从空中写到地上,特别表现晨雪带来的闲静。透过雪景传达无处不在的寒冷,为转写对胡居士的忆念蓄势。尾联用袁安卧雪的典故喻胡居士,以想象的'手法十分贴切地表达了作者对这位贤达而固穷守志的胡居士的仰慕与忆念。
此诗中间二联是写雪景的名句。一般人好用鹅毛柳絮(如谢道韫)、碎琼乱玉(如施耐庵)等来写雪景。王维写雪,笔墨空灵,感觉细腻而有层次。诗人先从听觉着笔,写他夜里隔着窗子听见风吹动竹子的声响;接着写视觉所见:清晨开门一看,才发觉皑皑白雪已铺满了山头。“风听竹”有声,“雪满山”有色,境界空阔,又紧扣着诗人隔窗“听”和开门“看”的动作神态,一惊一叹的内心感受,这就使人如临其境。接下去的一联,“洒空”二字摹写动态,描绘雪花纷纷扬扬、漫空飞舞之态;“积素”二字写静,表现给地面上已积起厚厚的一层白雪。“深巷静”、“广庭闲”、则渲染雪夜里深巷、广庭环境的清寂,传达出诗人的心境。诗人通过“惊”、“满”、“静”、“闲”四个动词和形容词,细致地表现了自己在雪夜里的思绪变化。王维吸取了前人写雪的艺术经验,同样运用不粘滞于物象而纯从感觉印象着以淡墨的表现方法,绘出一幅清寒、寂静而又有声息、光色、动感和生气的夜雪图。
这首诗的主题和艺术构思,对后来的大历诗人韦应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等名作,都有一定的影响。
13.作者把胡居士比作袁安,有什么用意?(4分)▲
14.有人评价颈联“雪字不着,尽得风流”,请赏析其诗句的妙处。(4分)▲
阅读答案:
13.(4分)想象胡居士的自在闲适,表达作者对胡居士的仰慕与怀念。(4分,各2分)
14.(4分)“洒空”二字摹写动态,描绘雪花纷纷扬扬、漫空飞舞之态(2分);“积素”二字写静,表明地面上已积起厚厚的一层白雪(2分);“深巷静”“广庭闲”则渲染雪夜的清寂(2分)。
(4分,回答两个方面得满分)
【《家》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巴金《家》阅读答案06-13
大河家阅读答案06-13
《家》阅读题与答案06-29
鉴赏家阅读答案06-28
关于《家徽》阅读答案12-27
《家徽》阅读题及答案07-05
家徽的阅读理解及答案04-27
蝴蝶的家阅读参考答案09-20
《家徽》阅读答案余华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