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时间:2024-12-03 15:44:31 诗琳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是我们解答阅读题的金钥匙。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

  ①春晚,即,暮春时节。

  ②杜宇,杜鹃,总在春末时候叫,叫声似“不如归去”。

  ③故山犹自不堪听,意思是即便在故乡,听到这杜鹃的鸣声也够难受的。

  相关试题及阅读答案

  ⑴这首词的重点是写“夜闻杜鹃”,请分别概括上下两片所写的内容。(3分)

  ⑵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⑶清人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推崇它是一篇“借物寓言”的佳作,说说这首词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4、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一种思想感情?

  5、为了表达这种思想感情,词人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简要分析。

  6.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试就其中一点作简要分析。(5分)

  7.词的最后两句“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案:

  (1)上片以“茅檐”、“蓬窗”等交待夜闻鹃鸣的环境,( 1分)着重于气氛的渲染;(1分)下片主要写啼声触发作者羁旅愁思,表现其内心的痛楚。(1分)

  (2)反衬。(1分)暮春之时,夜阑人静,村中黄莺、巢里燕子都不飞鸣,只有杜鹃常在月夜悲鸣,(1分)以无声衬有声,从而更突出了杜鹃啼鸣的悲凉和因之勾起的作者的愁绪。(1分)

  (3)杜鹃啼鸣悲凉勾起的作者的乡土之情;(1分)写作者梦被啼声惊醒,表现诗人形单影只的孤寂;(1分)也写出作者壮志未酬、抱负未展的抑郁感伤。(1分)

  总之,整首词由闻鹃感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曲折婉转地传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1分)

  4、表达了诗人岁月蹉跎,英雄迟暮,功业无成的无限感慨和悲叹。

  5、铺垫的手法:前三句描绘了晚春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为杜鹃的出场,为表达飘零身世、凄凉心境作铺垫。衬托的手法:用“林莺巢燕总无声”来衬托杜鹃的日夜常啼,用“故山犹自不堪听”来衬托飘零羁旅中听杜鹃的凄凉感受。

  6.(1)运用起兴手法,以啼声凄厉的杜鹃起兴,从而勾起羁旅之人的愁思和感慨。(2)运用衬托(反衬)的表现手法,以“人静”“无声”的氛围,山林的幽邃深远,映衬出作者只身旅居他乡的孤寂;以夜阑人静,林莺巢燕无声,衬托杜鹃的悲鸣声,更突出了由杜鹃啼鸣传递出来的悲凉。

  (3)对比,暮春之时,夜阑人静,村中黄莺、巢里燕子都不飞鸣,只有杜鹃常在月夜悲鸣,以无声衬有声,从而更突出了杜鹃啼鸣的悲凉和因之勾起的作者的愁绪。

  (4)借景,前三句描绘了晚春时节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营造了凄清悲凉的氛围(或渲染了孤寂凄凉的气氛,为词中的主角“杜鹃”的出场作铺垫)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身世或凄凉心境作铺垫。

  7.①人在羁旅的寂寞之情,②半生飘零的悲凉之情,③壮志未酬的惆怅之情(岁月蹉跎、英雄老却、事业无成)

  二:

  (1)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联系全词,简要回答。(4 分)

  (2)“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宇”两句为人称道,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4 分)

  参考答案

  (1)全词通过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悲切的杜鹃啼声表达了诗人寂寞孤独的思乡之情,半生飘零的身世之感,壮志未酬的惆怅之情。

  (2)这两句使用了反衬(或对比)的手法。以林莺巢燕无声,反衬杜鹃的啼鸣,突出了杜鹃悲切的叫声,以此表现诗人“不堪听”的凄苦。

  大意:

  暮春时节,眺望江面,风雨连天。篷蔽的茅屋里,烛灯明灭,悄无人言。连树林里的黄莺都停止了鸣叫,惟有杜鹃,在月夜里孤苦哀啼。

  啼声越来越远,带着深深的漆黑的影子,惊醒了我的梦,让人清泪欲洒。年已半百,一畸零人,漂泊在孤旅的路上,想那只故园的杜鹃,带着故园的山水,让我不堪听闻矣。

  「注释」

  ①杜鹃:鸟名,又称“杜宇”、“子规”、“鶗鴂”、“怨鸟”。传说古蜀国王,名“杜宇”,号“望帝”,禅位于开明之士,隐于西山,死后,其魂化为杜鹃鸟。啼声哀苦,每至血流于喙。

  ②蓬窗:犹蓬户,即编蓬草为窗,谓窗户之简陋。《庄子·让王》:“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柜。”宋刘克犀《打夕诗》:“蓬窗亦有精勤士。”《剪灯新话·至正妓人行》:“土炕蓬窗愁寂夜,挑灯快读解愁颐。”皆可证。

  ③春晚:即晚春,暮春时节。

  ④杜宇:即杜鹃。

  ⑤深枝:树林深处的枝条。

  ⑥故山:故乡的山林,即故乡。

  ⑦羁旅:寄居他乡。羁,停留。

  「翻译」

  暮春时节,眺望江面,风雨连天。篷蔽的茅屋里,烛灯明灭,悄无人言。连树林里的黄莺都停止了鸣叫,惟有杜鹃,在月夜里孤苦哀啼。

  啼声越来越远,带着深深的漆黑的影子,惊醒了我的梦,让人清泪欲洒。年已半百,一畸零人,漂泊在孤旅的路上,想那只故园的杜鹃,带着故园的山水,让我不堪听闻矣。

  赏析:

  乾道八年(1172)冬陆游离开南郑,第二年在成都任职,之后又在西川淹留了六年。据夏承焘《放翁词编年笺注》,此词就写于这段时间。杜鹃,在蜀也是常见的暮春而鸣。它又名杜宇、子规、鹈鴂(?),古人曾赋予它很多意义,蜀人更把它编成了一个哀凄动人的故事。(《成都记》:“望帝死,其魂化为鸟,名曰杜鹃。”)因此,这种鸟的啼鸣常引起人们的许多联想,住在蜀地的文士关于杜鹃的吟咏当然就更多,入蜀就有不少这样的作品。陆游在成都时的心情本来就不大好,再加上他“夜闻杜鹃”,自然会惊动敏感的心弦而思绪万千了。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茅檐”、“蓬窗”指其简陋的寓所。当然,陆游住所未必如此,这样写无非是形容客居的萧条,读者不必拘执。在这样的寓所里,“晻晻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坐在昏黄的灯下,他该是多么寂寥。同时作者想象出“连江风雨”、“萧萧暗雨打窗声”。其愁绪便跃然纸上。 “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这时他听到了鹃啼,但又不直接写,而是先反衬一笔:莺燕无声使得鹃啼显得分外清晰、刺耳;莺燕在早春显得特别活跃,一到晚春便“燕懒莺残”、悄然无声了,对这“无声”的怨悱,就是对“有声”的厌烦。“总”字传达出了那种怨责、无奈的情味。接着再泛写一笔: “但月夜、常啼杜宇。”“月夜”自然不是这个风雨之夜,月夜的鹃啼是很凄楚的——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何况是此时此境呢! “常啼”显出这刺激不是一天两天,这样写是为了加强此夜闻鹃的感受。

  上片是写夜闻鹃鸣的环境,着重于气氛的渲染。杜鹃本来就是一种“悲鸟”,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啼鸣,更加使人感到愁苦不堪。接着下片就写愁苦情状及内心痛楚。

  “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孤梦”点明。客中无聊,寄之于梦,偏又被“惊残”。 “催成清泪”,因啼声一声紧似一声,故曰“催”。就这样还不停息,“又拣深枝飞去”, 继续它的哀鸣。 “又”,表明作者对鹃夜啼的无可奈何。杜甫《子规》写道:“客愁那听此,故作傍人低!”—— 客中愁闷时那能听这啼声,可是那杜鹃却似故意追着人飞!这里写的也是这种情况。鹃啼除了在总体上给人一种悲凄之感、一种心理重负之外,还由于它的象征意义引起人们的种种联想。比如它在暮春啼鸣,使人觉得春天似乎是被它送走的,它的啼鸣常引起人们时序倏忽之感,如《》“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同时,这种鸟的鸣声好似说“不如归去”,因此又常引起人们的羁愁。所以作者在下面写道:“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故山”,故乡。 “半世”,陆游至成都已是四十九岁,故说半世。这结尾的两句就把他此时闻鹃内心深层的意念揭示出来了。在故乡听鹃当然引不起羁愁,之所以“不堪听”,就是因为打动了岁月如流、志业未遂的心绪,而今坐客他乡更增加了一重羁愁,这里的“犹自”“况”就是表示这种递进。《词林纪事》卷十一引《词统》云: “去国离乡之感,触绪纷来,读之令人於邑”(於邑,通呜咽)。解说还算切当,但是这里忽略了更重要的岁月蹉跎的感慨,这是需要加以注意的。如果联系一下作者此时的一段经历,我们就可以把这些意念揭示得更明白些。

  陆游是在他四十六岁时来夔州任通判的,途中曾作诗道:“四方男子事,不敢恨飘零”(《夜思》),情绪还是不错的。两年后到南郑的王炎幕府里赞襄军事,使他得以亲临前线,心情十分振奋。他曾身着戎装,参加过大散关的卫戍。这时他觉得王师北定中原有日,自己“英雄用武之地”的机会到了。可是好景不长,只半年多,王炎幕府被解散,自己也被调往成都,离开了如火如荼的前线生活,这当头一棒,是对作者的突如其来的打击可以想见。以后他辗转于西川各地,无路请缨,沉沦下僚,直到离蜀东归。由此看来,他的岁月蹉跎之感是融合了对功名的失意、对时局的忧念:“况半世、飘然羁旅!”从这痛切的语气里,可以体会出他对朝廷如此对待自己的严重不满。

  陈廷焯比较推重这首词。《白雨斋词话》云:“放翁词,惟《夜闻杜鹃》一章,借物寓言,较他作为合乎古。”陈廷焯论词重视比兴、委曲、沉郁,这首词由闻鹃感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曲折婉转地传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在构思上、表达上是比陆游其它一些作品进究些。但这仅是论词的一个方面的标准。放翁词大抵同于、之作,虽有些作品如陈氏所言“粗而不精”,但还是有不少激昂感慨、敷腴俊逸者,扬此抑彼就失之偏颇了。

【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鹊桥仙夜闻杜鹃阅读答案08-30

鹊桥仙·夜闻杜鹃阅读答案11-08

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赏析06-30

鹊桥仙·夜闻杜鹃原文翻译09-12

鹊桥仙·夜闻杜鹃原文及赏析05-11

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04-21

《鹊桥仙.夜闻杜鹃》诗词10-08

范成大《鹊桥仙》阅读答案及赏析06-13

鹊桥仙阅读答案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