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蓟门阅读答案

时间:2021-05-25 13:07:03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望蓟门阅读答案

  现如今,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还在为找阅读答案而苦恼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望蓟门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望蓟门阅读答案

望蓟门阅读答案1

  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①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②。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③,论功还欲请长缨④。

  【注】①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泛指边塞重镇平卢、范阳一带地区。②三边:泛指边疆。危旌:高挂的旗帜。③投笔吏:东汉班超在官府中抄写公文,后来投笔从戎。④请长缨:西汉书生终军向皇帝请求用长缨缚番王来朝。

  阅读题目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用“心惊”二字,表示诗人对国事的担忧。“燕台一去”实际上是“一去燕台”的倒装,“汉将营”用了以汉代唐的写法。

  B、中间两联以蓟门为立脚点,写的是蓟门远望之景。入目的万里寒光、三边曙色、沙场烽火、海畔云山,景色异常壮阔雄浑。

  C、尾联用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效仿班超从军的愿望。这一愿望在“客心惊”的铺垫下自然脱出,有水到渠成之妙。

  D、全诗意境辽阔雄壮,充满阳刚之美,带有浓郁的盛唐时期的慷慨之气,寄寓着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和为国立功的壮志。

  16、《唐诗分类绳尺》言此诗“善状物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5、C、用班超的典故意在说自己少年时没有选择投军,并不是班超般的人物。愿望是建功立业,并不一定是从军。

  16、

  ①视听结合。既写了看到的积雪、旌旗、烽火、云山等,又写了听到的笳鼓声。②动静结合。旌旗飘飘、烽火连天是动景,积雪寒光、海畔云山是静景。③俯仰结合。诗人登台远望,既俯视下方的军营、积雪,又仰望天上的明月,远处的云山。(每点2分)

望蓟门阅读答案2

  望蓟门

  祖 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20.首联客心惊中的惊字如何理解?结合前两联简析。(5分)

  21.赏析诗歌尾联在写法上的特色,以及在整首诗中的作用。(6分)

  参考答案:

  20. 惊字写出了诗人初至边塞重镇不禁激情满怀的感受。一惊笳鼓喧喧,表现军营中号令之严肃;二惊万里寒光生积雪,往远处望,边塞雪下得如此之广、如此之厚;三惊三边曙色动危旌,向高处望,朦胧曙色中,一切都显得模模糊糊,唯独高悬的'旗帜在半空中猎猎飘扬。这种肃穆的景象,暗写出汉将营中庄重的气派和严禁的军容。边防地带如此的形势和气氛,自然令诗人心灵震撼。

  21.(1)用典。借用班超投笔从戎和终军向皇帝请发长缨的两个典故,抒发作者从军之志。

  (2)诗歌前六句写望之所见,尾联紧承写望后之感。一反起句的客心惊,水到渠成,意转而辞句不露转折之痕。

望蓟门阅读答案3

  望蓟门

  祖 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1) 请写出尾联中运用的两个典故。(2分)

  (2) 诗以“惊”字开头,并贯穿全篇,请简要说明。(5分)

  (3) 这首边塞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参考答案:

  (1)(东汉班超)投笔从戎,(西汉终军)请求长缨出使南越。(2分)

  (2)“惊”是“震惊”“震撼”之意,(1分)写出了诗人初到边塞的特有感受,(1分)领起下文的景物描写。(1分)边塞景象和稳固军营是诗人产生“惊”的缘由,(1分)结尾两句抒发“惊”后的感慨。(1分)

  (3)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要在边塞建功立业的思想情感。(2分)

【望蓟门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望蓟门》诗词鉴赏01-04

春望阅读答案04-10

《春望》阅读答案12-17

《春望》 阅读答案06-01

杜甫《望岳》《春望》阅读答案10-04

《长安秋望》阅读答案08-18

春望杜甫阅读答案09-07

杜甫春望阅读答案09-07

《望岳》杜甫阅读答案05-28

《望岳》阅读答案选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