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轼《超然台记》阅读答案附翻译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超然台记阅读答案
在各领域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阅读答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超然台记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超然台记阅读答案 1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为求褔而辞祸者,以褔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褔。夫求祸而辞褔,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尽之矣。彼游於物之内,而不游於物之外:物非有大小,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覆,如隙中之观鬭,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予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於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邱,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庐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
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於物之外也。
10.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 服:遭受,忍受
B.人固疑余之不乐也 固:坚持
C.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 烈:功绩
D.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 吊:哀伤,哀吊
11.下列句子中,全部体现作者超然物外:的一组是
①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②物非有大小,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
③始至之日,岁比不登
④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庐敖之所从遁也
⑤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
⑥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曰:乐哉游乎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⑥ D.②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是
A.作者认为,如不能超然物外,则乐少悲多;如能超然物外,即使在困苦的'环境中,也有可乐的东西。
B.作者认为求福辞祸是人之常情,超然物外,才能不被外物影响,才能达到求祸辞福的最高境界。
C.文章详写超然台四方的胜景和四季的美景,是为了说明作者能在既有的境况下获得较大的快乐,突出和渲染了他的超然物外的思想。
D.文章篇末点题,借弟弟子由的文章来给台子取名,并表示自己:无所往而不乐的生活态度,以及面对困境的豁达胸怀。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美恶之辨战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於物之外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0. B(固:当然,本来。)
11. C(lm皆是客观表述,没表达作者的意思;n是作者对韩信的评价和态度。)
12. B(求祸辞福不是起然物外的最高境界。)
13. (1)如果美好和丑恶的区分在胸中纠缠,选取和舍弃的抉择在眼前交织,那么能使人快活的东西就很少了,而令人悲哀的事就很多。(得分点:辨、可、战于中的句式、句意)
(2)在园子的北面,靠着城墙筑起的高台已经很旧了,稍加修整,让它焕然一新。(得分点:因新的活用句意)
超然台记阅读答案 2
超然台记 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
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覆,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行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棱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濰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子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节选自苏轼《超然台记》)
5、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物有以盖之矣 盖:遮蔽,蒙蔽 。
B.余自钱塘移守胶西 守:把守,守住
C.释舟辑之安,而服车马之劳 服:承受,承当
D.岁比不登,盗贼满野 比:接连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 发之白者,日以反黑
B、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 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
C、美恶之辨战乎中 乐哉游乎
D.自其内而观之 夏凉而冬温
7.下列各句中,全都直接体现作者“超然物外”思想的一组是 (3分)
①餔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
②斋厨索然,日食杞菊。
③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
④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
⑤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
⑥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A.①②④⑥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④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凡物都有可欣赏的.地方,只要有超然物外的思想,就能随遇而安。
B.作者到胶西一年之后,身体丰腴了,白发逐渐变黑了,这是他超然物外的最大快乐。
C.作者登台远望,联想到古人功业,可见作者虽然身在西胶但建功立业的理想尚在。
D.正因为作者能够“超然于物外”,所以其弟才以“超然”二字命名此台。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4分)
南望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
(2)翻译下面句子。(6分)
①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3分)
译文:
②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3分)
译文:
超然台记阅读答案 3
超然台记
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铺糟啜醨①,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谓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覆,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焉,可不大哀乎!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面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卢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②酒,瀹③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注】①醨(lí):味淡的酒。②秫(shú):高粱。③瀹(yuè):煮。
8.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 蔽:栖身
B.始至之日,岁比不登 比:连续
C.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 烈:功业
D.予弟子由适在济南 适:闲适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B.是谓求祸而辞福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C.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焉 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D.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4分)
译文:(2)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6分)
译文:11.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画8处)(4分)
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
12.苏轼的“超然”之“乐”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本文简要概括。(4分)
答案
8.D适:恰好
9.D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A介词,“在”;助词,形容词尾,“……的样子”B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但”C介词,“因为”;介词,“把”)
10.(1)人想要的东西是无穷的,但是可以用来满足我们欲望的东西却是有限的。(所字结构、定语后置句、判断句各1分,整体句意1分)
(2)靠着城墙筑起的高台已经旧了,稍微修理,使它焕然一新,我不时和大家一起登台观览,在那儿尽情游玩。(因、稍、葺、新、肆志各1分,整体句意1分)
11.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
12.⑴乐于民风淳朴(“余既乐其风俗之淳”)⑵乐于简朴(“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⑶乐于超乎物外(盖游于物之外也)(每点2分,共4分。答对其中2点即可。)
超然台记阅读答案 4
超然台记
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铺糟啜醨①,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谓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覆,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焉,可不大哀乎!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面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卢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②酒,瀹③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一、选择题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认为,快乐并非一定要来自奇异瑰丽的事物,普通的事物也可以带来快乐。
B. 苏轼在文中表达了对追求物质享受和逃避现实生活的批判。
C. 苏轼从钱塘调任胶西后,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他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
D. 苏轼的弟子苏辙为这座台命名为“超然”,以体现苏轼无所往而不乐的精神。
(答案:B。文中并未表达对追求物质享受和逃避现实生活的批判,而是强调了在物质之外寻找快乐的重要性。)
2、下列句子中,最能体现苏轼“超然物外”思想的是( )
A. 凡物皆有可观。
B. 吾安往而不乐?
C. 游於物之内,而不游於物之外。
D. 盖游於物之外也。
(答案:D。这句话直接点明了苏轼“超然物外”的思想。)
二、简答题
1、请简要概括苏轼在胶西的生活状况以及他的心态变化。
(答案:苏轼在胶西的生活状况较为艰苦,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生活条件简陋。但他的心态却逐渐变得乐观起来,面貌丰盈,白发转黑,他欣赏当地淳朴的风俗,与吏民相处融洽。他通过治理园圃、修补房屋、登台游览等方式,找到了生活的乐趣。)
2、请分析“超然台”命名的意义,并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超然物外”的理解。
(答案:“超然台”的命名体现了苏轼“无所往而不乐”的精神境界和“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在苏轼看来,快乐并非一定要来自物质享受或奇异瑰丽的事物,而是可以在平凡的生活中、在物质之外寻找到。他通过游览自然、治理园圃、与吏民相处等方式,超越了物质的束缚和世俗的纷扰,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快乐。这种“超然物外”的思想,启示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不被物质所累,不被世俗所扰,以豁达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超然台记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超然台记的阅读答案与翻译赏析12-21
苏轼《超然台记》阅读答案附翻译10-18
超然台记原文及翻译12-21
超然台记文言文12-21
超然台记原文、翻译及赏析03-14
超然台记原文翻译及赏析12-17
《拟岘台记》阅读答案11-03
超然台记的文言文及翻译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