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沮、桀溺耦而耕”阅读答案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阅读答案是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那么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长沮、桀溺耦而耕”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长沮、桀溺耦而耕”阅读答案1
阅读《论语》(节选),完成1-5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给下面加粗的词注音。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2.解释下面加粗词的意思。
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 )
3.下列加粗词与可以为师矣一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可以一战
C.可以调素琴
D.皆以美于徐公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同样获益匪浅,请写出初中语文课本孔子语录中的一则成语或格言警句(试卷上的除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wǎng dài
2. 愉快 学过(旧)的知识
3.B
4.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
5略
5.略。
“长沮、桀溺耦而耕”阅读答案2
阅读《论语》中的一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耕。
子路行以告。
夫子愧然曰:“乌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24.(1)面对纷乱的社会,长沮、桀溺两人和孔子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态度?(2分)
(2)你是怎样看待“辟人之士”的?请简要评析。(2分)
参考答案:
24.(1)长沮、桀溺:避世隐居;孔子:积极入世,求道改革。
(2)辟人之士具有仁爱之心,虽身处逆境却心忧天下,表现了积极的人生观。(4分,第一问2分,各1分;第二问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长沮、桀溺耦而耕”阅读答案3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下列句子中的“而”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
B、人不知而不愠
C、温故而知新
D、敏而好学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诲女知之乎
B、默而识之
C、学而不厌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翻译下面的句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何有于我哉”的意思是什么?孔子为什么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C
3、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4、翻译略孔子谦虚
5、“略”。
“长沮、桀溺耦而耕”阅读答案4
《论语》四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论语》中的“论”是__________的意思,“语” 就是语言。《论语》是一部记录__________言行的书。
2.写出第一则中的一个通假字。_________通__________
3.第三则讲述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本文中孔子的哪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就其中一则谈谈你对学习的认识与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记叙 孔子及其弟子
2.说 悦
3.学习与思考的关系。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学习要多思、多问。(答案不唯一)
“长沮、桀溺耦而耕”阅读答案5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按要求答题。(6分)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5·26》)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章中,孔子及其弟子们各自叙述了自己志向,只有颜渊志向最接近仁德。
B、子路的愿望是愿意拿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这不仅体现了他重义轻财的思想,也包含他无私助人的境界。
C、颜渊的愿望是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宣扬自己的功劳。
D、孔子的愿望是让一切人都得到社会的关照:让老年人得到安乐,让同辈人互相信任,让年轻人得到关怀。
(2)联系本章内容,结合下面选段,简要谈谈你对孔子志向的理解。(3分)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7·16》)
答:
参考答案:
(1)A (只有孔子的思想最接近仁德。)
(2)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个人的吃住而奔波,而是致力于让所有的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意思对即可)
“长沮、桀溺耦而耕”阅读答案6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语意用/为下面这句话标出正确的朗读节奏(标一处)。(1分)
在 相 位 者 多 龌 龊 循 默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1)卒用其人( ) (2)未有其比( )
(3)及为相( ) (4)普又以其人奏( )
3、翻译下列句子。(3分)
跪而拾之以归:
太祖常劝以读书:
4、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1)宋太祖劝赵普要多读书的原因是:
(2)读书给赵普带来了的好处是:
5、你喜欢赵普这个人吗?为什么(至少写两点)?(2分)
参考答案:
1、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2、终于、他(赵普)、等到、把
3、跪着拾起撕碎的奏牍而回。/太祖经常劝他多读书。
4、(1)普少习史事,寡学术。(2)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5、(1)好学(2)以天下为己任(3)不顾个人安危(4)刚毅果断(立足文本,言之有理即可
“长沮、桀溺耦而耕”阅读答案7
语》(节选),完成小题。(10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小题1】给下面划线的词注音。 (2分)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小题2】解释下面划线词的意思。 (2分)
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 )
【小题3】下列划线词与“可以为师矣”一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可以一战 C可以调素琴 D.皆以美于徐公
【小题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小题5】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同样获益匪浅,请写出初中语文课本“孔子语录”中的一则成语或格言警句(试卷上的除外)。 (2分)
答案
【小题1】wǎng dài
【小题1】愉快学过(旧)的知识
【小题1】B
【小题1】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
【小题1】正确默写初中语文课本“孔子语录”中的成语或格言警句。
解析
“长沮、桀溺耦而耕”阅读答案8
①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①。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②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②也!上好礼,而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③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注】①鄙事:卑贱的事情。②小人:一般老百姓。樊须,即樊迟。③襁:又称被单,背负小孩的布条。
(1)孔子为什么说樊迟是个小人?结合以上选段简要分析。(3分)
答:
(2)孔子说樊迟 学稼、 学为圃是个小人,却又承认自己多能鄙事,二者矛盾吗?你是如何理解的?(3分)
答:
参考答案:
(1)孔子讲求的道,志在济世救国,平定天下,(1分)强调学生应把精力放在学习仁义礼智信等道义上,而不是去学习种地和种菜。(1分)在孔子看来,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救世济民的管理者,而樊迟只是热衷学习种田和种菜这类小的技术,因此,孔子说樊迟是个小人。(1分)
(2)(3分)二者并不矛盾。(1分)孔子说樊迟是个小人,强调的是君子应该更注重于道德修养,而不仅仅是掌握种庄稼种瓜果蔬菜等各种技艺。(1分)在孔子看来,自己的多能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而获得的,是符合君子的要求的。(1分)
“长沮、桀溺耦而耕”阅读答案9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13题。(4分)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盍各言尔志?
答:
13.请从文中任选一人,谈谈你对其“志”的理解。(2分)
答:
12.何不(为什么不)各人说说你们的志向是什么?(尔译为你不得分)
13.示例⑴子路:愿意把自己的`车马衣服同朋友共同使用,坏了也没有什么不满。可看出他希望朋友之间重义气,轻财务。(立足朋友层面,限于“个人”的狭义)
示例⑵颜回:不夸耀优点,不把辛苦的事儿推给别人。可看出他希望每人加强自我修养。(立足于自我修养,上升到任我互动的层面)
示例⑶孔子:老者得以安养,朋友互相信任,青 少年得到照顾。可看出他希望所有的人都得到关照。(兼济天下,最高境界)
【参考译文】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子路说:“希望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使老人安享晚年;使平辈的人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长沮、桀溺耦而耕”阅读答案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
⑴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6.11)
⑵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7.11)
⑶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11.9)
⑷哀公问:“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6.3)
23.颜渊死时,孔子为什么恸哭?请结合四个语段用自己的话来概括。(3分)
24.孔子称赞颜回“箪食瓢饮”“不改其乐”,而对现代人而言,我们应该还能从中读出对今天有益的启示来,你能列举一条吗?(2分)
参考答案:
23.⑴颜回安贫乐道⑵颜回好学⑶颜回最能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和人生理想。
24.示例:现代社会物欲横流,诱惑太多,但人还是应有自我的精神追求,保持内心理的淡定、安详,这也是一种人生的高境界;真正的快乐不以物质的富足为必要条件,快乐的本源来自精神的追求。
“长沮、桀溺耦而耕”阅读答案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5分)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3.3)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26)
小题1:根据上述内容,概括“仁”跟“礼乐”“志”的关系。(2分)
答:
小题2:朱熹引程颐的话:“夫子安仁,颜渊不违仁,子路求仁。”志有大小之分,请对三人的“志”作简要评析。(3分)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仁”是“礼乐”的内核(本质),“志”是“仁”的外在表现(体现)。
小题2:子路愿将车马轻裘与朋友共享,轻财重义,有爱人之心,表现了对仁的追求;颜渊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把劳苦之事加与他人,是心中有仁而不违仁,其境界是子路无法相比的;孔子要让老人安逸,对朋友信任,关心年轻人,以人为本,心怀天下,境界最高。
“长沮、桀溺耦而耕”阅读答案12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②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①。(《论语·公冶长》)
③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
【注】①怨是用希:是用,因此;希,通稀。
(1)孔子提出了哪些远怨的方法?请简要概括。(2分)
(2)在品德修养上,孔、孟为什么都主张反求诸己,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9.(1)①严以律己,宽以待人;②不计较过去的仇怨。(每点1分)
(2)反求诸己,就是自我反省。因为孔子认为多责备自己就可以大大减少别人对自己的怨恨,孟子认为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从自身找原因。(孔、孟的理由各2分)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②孔子说:伯夷、叔齐两个人不记人家过去的仇恨,(因此,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因此也就少了。
③孟子说:爱别人,别人不来亲近,就要反问自己仁的程度;治理别人却治理不好,就要反问自己智的程度;礼貌待人,别人却不理睬,就要反问自己恭敬的程度。行为有得不到预期效果的,都要反过来求问自己。
“长沮、桀溺耦而耕”阅读答案13
《论语》中的这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⑴第一则材料中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理念?(1分)
⑵孔子称赞南宫适的理由是什么?批判冉有与季路的原因又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24.⑴均无贫 和无寡 安无倾
⑵①南宫适懂得治理国家必须使百姓安居乐业,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更懂得穷兵黩武、以武力而有天下者都不得善终的道理。君子治国尚德。
②冉有与季路非但没有尽到做家臣的责任,反而谋动干戈于邦内,与孔子倡导的以德治国的理念背道而驰。
“长沮、桀溺耦而耕”阅读答案14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用就去做、不用就隐退只有颜渊能做到。这表明了孔子对颜渊的赞赏,也体现了孔子的谦逊。
B.子路假设孔子统帅三军,问孔子将和谁一起,其实是在向孔子暗示自己的才干与本领。
C.“暴虎冯河”是赤手空拳与老虎进行博斗、徒步过河,这样缺少“谋”的“勇”不是孔子所欣赏。
D.“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在这里,孔子用“与”和“不与”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2)孔子还说过“勇而无礼则乱”,结合上面选段和这句话,请简要分析孔子“勇”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孔子主张的“勇”,要智勇兼备,而且要符合礼,缺少智、悖于礼的“勇”是蛮干、乱干。
“长沮、桀溺耦而耕”阅读答案15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几段文字,完成第23-24题:(5分)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711)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610)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911)
23.当孔子去探望生病的伯牛时,孔子的话语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奈。试问,得以充分表达这种情绪的修辞手法是什么?(1分)
24.孔子通过平时的言行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和崇敬。请结合上面三则谈谈你的理解,并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23.反复
24.第一、孔子对学生生活上的关心。性格上的理解和引导。第二、孔子不仅希望自己的学生博学于文,还希望学生约之以礼,更难得的是对学生采取了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
【“长沮、桀溺耦而耕”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天湖海桀阅读答案10-20
海桀《天湖》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12-06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阅读答案03-28
曾子衣敝衣以耕的阅读答案07-08
《炳烛而学》阅读答案07-10
雨丝如期而至阅读答案04-06
文言文《墨子怒耕柱子》阅读答案附译文08-07
斗牛而废耕的文言文翻译01-05
苏世长讽谏 阅读答案04-21
有家无长阅读答案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