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潇潇《江南,已在桥的那边》阅读答案

时间:2024-12-18 08:50:02 毅霖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沈潇潇《江南,已在桥的那边》阅读答案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沈潇潇《江南,已在桥的那边》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沈潇潇《江南,已在桥的那边》阅读答案

  江南,已在桥的那边

  沈潇潇

  不知从何时起,此岸江南已在彼岸,遥在桥的那边了。看完国内实力派水彩画家林绍灵的“桥那边”画展,我的思绪一连好几天都在“桥那边”打转转,一阵阵杨柳风、杏花雨从“桥那边”吹过来飘过去,搅动着我心底里的什么,似有“三月不知肉味”之况。我总觉得,在那些画里有一个精灵在舞蹈。这个精灵,我看不见,又隐约可辨;我说不出,却又在嘴边。它依稀是画里的一座桥、一湾水。它又不是那桥那水。它仿佛是与“桥那边”、“水那边”同在的一缕风、一抹色彩。它又不是那缕风,那抹色彩。它好像是来自“桥那边”的一声呼唤,让闻听者心头微微一悸……哦,乡愁,这就是“乡愁”!

  江南,是一个地域概念,也是一种文化意象、文化精神。江南文化得益于相对丰饶的物质基础和历史上长期偏离政治中心,使得审美精神本身较少受到物质和伦理道德及政治的异化,得到了相对较为纯粹的发育。历代有多少文人墨客醉在江南,又为江南留下了多少诗性的写照!而在画家林绍灵的笔下,对这种江南文化的表现则是侧重于诗性细节的自在触摸:那河湖密布,舟桥相通,桑麻遍野,饭稻羹鱼,桃红柳绿,粉墙黛瓦,无不显示着“水做的江南”湿润、灵秀、诗性的一面。当我驻足在这一组“桥那边”的画前,心会变得像画里的风景一样湿润、灵秀和诗性,不经意间有一种庄子梦蝶的恍惚感,分不清此时此刻的我是在画里还是在画外,分不清此刻的自己是“桥那边”的一个温柔元素,还是桥这边在水泥钢筋丛林、滚滚红尘里劳形劳心的那个枯槁形象。江南水会软化、还原(至少是暂时)一颗被物质时代异化的心。这是乡愁——林绍灵安放在“桥那边”的那个翩跹起舞的精灵所施展的魔法。

  但不知我们有否还记得,现在的“桥那边”曾经是我们曾经身处的此岸,是桥的这边,是我们所来自的地方。那里有我们年迈的外婆和童年的阿娇,那里的土地里还渗透着我们的脐血。然而有一天,向往远方的我们终于走过桥去,曾经的此岸在我们的身后日渐日远,桥这边成了“桥那边”。再以后,“桥那边”慢慢地变老,犹如佳丽迟暮,又如树之落叶、花之凋零……那些曾经活色生香的事物,还有那些栽桑织布、采莲唱歌、临窗刺绣、晴耕雨读的人儿,也已杳然。在这个物质欲望膨胀的时代里,江南特有的超脱于实用理性的内在审美自由精神和优美诗性形象正在消亡之中。

  此岸正变得越来粗粝、混浊,曾经的诗性江南已在彼岸,成为桥那边的远景。更令人伤感的,是通向彼岸的桥正在我们面前迅速地垮塌,甚至已不复存在,我们已经无法抵达“桥那边”的江南。我们也越来越看不清楚“桥那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是奄奄一息的日暮乡关?是安放灵魂的精神家园?是遥想或回望?是忘却或祭奠?

  难道一定要到了失去了它的时候,才能感觉到它的美丽?“桥那边”之所以让人魂牵梦绕,就是因为它已与我们渐行渐远,就是因为它正在消失,就是因为它的存在已经越来越不依靠实际时空,而越来越依靠人们心灵的记忆,依靠画家、作家、音乐家等各类艺术家们的艺术表现和学术专家的研究、阐述而呈现折射的存在,“桥那边”的江南风景和人文越来越成为一种符号性的构筑。画家林绍灵的“桥那边”,正是用他自己特殊的符号为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再造了江南,也是我曾经的江南,在他营造的“桥那边”的精神文化镜像里,江南人文得以超越时空而存在,使我辈之人稍稍得到些许慰藉。然而,它毕竟已是“桥那边”的江南,是离我们渐行渐远的江南,成了我们再也回去不了的地方。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古人在“白发三千丈”时犹有烟波江相伴,我们呢?

  (选自《散文选刊下半月》,有删减)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桥那边”并不是真有一座江南的构筑,而是指一个与我们渐行渐远的,我们再也回去不了的地方。

  B、文中写作者感觉画家林绍灵的“桥那边”的画中有一个精灵在那翩跹起舞,这是运用了联想的手法。

  C、文中除了写彼岸,也多次写到此岸,文中的“此岸”都是指水泥钢筋遍布,越来越粗粝、混浊的现实。

  D、文中大量引用古人诗句增添了文化底蕴和趣味性,使文章散发出书卷气和文化气,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8、请结合文章第二面分析“遥在桥的那边”的江南具有什么特点。(5分)

  9、画家林绍灵的“桥那边”为什么让“我”魂牵梦萦?(6分)

  参考答案

  7、A

  8、①风景优美。有红桃绿柳,粉墙黛瓦,丰收的鱼米。

  ②湿润、灵秀、诗性。历代有许多文人墨客醉在江南,又为江南留下了许多诗性的写照!

  ③是一种文化意象、文化精神。会软化还原一颗被物质时代异化的心。(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4分,答对三点给5分)

  9、①曾经的诗性江南已在彼岸,正在消失,江南风景和人文越来越成为一种符号性的构筑,我们已经无法抵达。林绍灵用自己特殊的符号为人们再造了江南,江南人文也因他的画作得以超越时空而存在,使人们得到些许慰藉。(3分)

  ②林绍灵笔触下的江南侧重于诗性细节的自在触摸,显示着“水做的江南”优美诗性形象。这引起了我的共鸣,勾起了我的乡愁。(3分)

  江南江南

  ①这个春天,我总是想起江南。

  ②想起江南暗香浮动的油菜田,高过人头的油菜花,花间盈耳的蜂鸣虫吟。我行走于花间,循着声音寻找劳作的妈妈。青青田埂上,我忘情地追逐一只只粉蝶,我咯咯的笑声惊落了流金的花雪。我仰起花一样绽放的笑脸,任粉嫩的花枝柔情地拂过我的头发和面颊,风中传来水声、鸟鸣、妈妈吴侬软语的低唤。

  ③江南的春天有数不清的燕子,爱贴着地争飞。那轻俊的燕子总在绿草初萌,河水初涨时如期而至。燕儿们带着江南的绚烂和温暖,回到去年的檐下,轻轻地,呢喃着时光、往事和情语,翩然轻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燕子是江南窗格里流丽的文字和音符,每一次顾盼与流转都是我怦然心动的记忆。

  ④江南雨总是随风潜入夜,丝丝缕缕。凤老鹰雏,雨肥梅子的暮春和初夏,蒙蒙烟雨把秧田怀里的翠墨泡开,酽酽的一汪,在水田素色的宣纸上蔓延……雨后黄昏,蛙声便从新禾上浮起来,鲜活地敲打我兴奋的耳鼓。

  ⑤“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是谁的妙语,涵盖了江南一个夏天的风景。六月,明朗火热的六月,皓腕凝霜雪的江南女儿,荡舟藕花深处,采莲,嬉闹,无休止地歌唱,唱至红日西沉,再“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归”。

  ⑥其实,这些关于江南的情景,都取自我信马由缰的想象。

  ⑦我不是江南人,但一生注定与江南结缘。幼时的我常常沉浸在书海里,读古诗十九首,读唐诗,读宋词,读元曲,江南是诗词中永恒的意象。一天早晨,我走近白居易,轻声低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忽然觉得一朵花正于唇齿之间悄然开放,鲜润明萌的年华,我的整个童年都明媚起来。

  ⑧从此,童年的湖水波光潋滟,童年的杨柳幕帘重重。飞红柳绿的花荫里,我和小妹齐声朗诵贺铸的《青玉案》,父亲坐在竹椅里静静地听着。“一川烟草,满城风雨,梅子黄时雨”,一阕终了,父亲笑了,靠在椅背上,悠闲地看着空中来来往往的飞鸟流云。是因为听到了我们成长的声音,还是被童声唤起的江南陶醉了?我一厢情愿地认为是两者兼而有之。

  ⑨后来,我时常流连在老师的画室里,审视着那些着色清淡的水彩画,画中的石桥、鸬鹚、乌蓬船和临水的楼宇。老师讲江南的渔舟、江南的水行门、江南的吊角搂、江南的雕花窗格和青石小街。江南的女人临河洗菜浣衣,江南的渔舟把沉睡的小镇唤醒……

  ⑩再后来,我真的走向江南。是一个晴朗而润湿的早晨,江南起伏柔美的田野上,平铺着一层厚厚的金黄的油菜花,村落和远树都浮在花海里。轻柔的风儿从车窗缓缓吹入,衣袖之间浸透幽香。江南,江南,曾在思绪中翻滚不息的江南,终于潮水般地向我涌来。我睁大眼睛,敞开心扉,让它注入我的灵魂。置身于四月的暖阳,我漫步喧闹温情的街市,我品味精致无双的园林。那个黄昏,我与寒山寺相逢,余音袅袅的钟声里,我涕泪如雨,

  它是我厚厚书页间短短的一行文字呀!

  江南,江南,这个多雨的江南,我无休止地想起你……

  1.阅读第②-⑤段,依照提示,在方框内填写恰当的内容。(4分)

  田间花海图→①→②→荡舟采莲图

  2.第⑦段划线句中“一朵花”指的是什么?(2分)

  3.阅读全文,谈谈选文以“江南江南”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

  4.批注,是精读文章常用的一种方法,请从文中任选一个句子加以赏析。(4分)

  5.阅读下面一首词,结合第⑤段描写内容,说说它们有什么异曲同工之妙?(4分)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参考答案:

  1.①江南飞燕图;②江南细雨图。

  2.诗词中的江南。(或:描写江南的诗词。)

  3.是行文的线索;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抒发作者对江南的无比喜爱和向往之情。

  4.示例:江南起伏柔美的田野上,平铺着一层厚厚的金黄的油菜花,村落和远树都浮在花海里。赏析:这个句子中“铺”“浮”字用得精炼、准确,很有表现力。“铺”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油菜花之多,范围之广;而“浮”字突出了村落和远树与金黄的油菜花融为一体的美丽景象。

  5.都写到了夏日黄昏,荷花丛中摇荡的扁舟,舟上游兴正浓的女孩;同样都表现荡舟者身心愉悦、流连忘返的情态。

  评分意见:第16题4分,答对一点给2分。

  第1题2分。

  第2题4分,答对一点给2分。

  第3题4分,举例1分,赏析3分,酌情给分。

  第4题4分,酌情给分

【沈潇潇《江南,已在桥的那边》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江南的桥阅读理解及答案06-10

桥那边有个美丽的地方的阅读答案06-05

竹影潇潇阅读答案01-17

《天星桥:桥那边有个美丽的地方》阅读答案08-09

《在山的那边》阅读答案05-29

在山的那边阅读答案10-03

《在山的那边》阅读答案08-14

在山的那边 阅读答案10-21

《沈周》阅读答案07-04

《沈周》阅读答案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