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吴渊《念奴娇·我来牛渚》阅读答案及赏析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可以有效帮助到我们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吴渊《念奴娇·我来牛渚》阅读答案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吴渊《念奴娇·我来牛渚》
我来牛渚①,聊登眺、客里襟怀如豁。谁著危亭②当此处,占断古今愁绝。江势鲸奔,山形虎踞,天险非人设。向来舟舰,曾扫百万胡羯③。
追念照水然犀,男儿当似此,英雄豪杰。岁月匆匆留不住,鬓已星星堪镊。云暗江天,烟昏淮地,是断魂时节。栏干捶碎,酒狂忠愤俱发。
【注释】
①牛渚:在今安徽马鞍山市长江东岸,下临长江,突出江中处为采石矶,风光绮丽,形势险峻,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②危亭:就是然犀亭,与下文的照水然(同燃)犀,是同一典故,东晋温峤路经牛渚采石矶,听当地人说矶下多妖怪,便命燃犀角而照之,须臾水族覆灭,奇形怪状,或乘车马著赤衣者。 《晋书温峤传》)后人常用燃犀来形容洞察奸邪。
③胡羯:指金兵。
练习题一
1.简析客里襟怀如豁中豁的妙处。(5分)
2.下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1)内容上,形象地展示了作者目游万里,描写了水势汹涌湍急,山势雄伟险要,说明此地自古为南北战争必争之地;作者登临怀古,面对山川险要的形势,往事千端,遥想当年激战的壮烈场面,抚念昔日抗金的英雄业绩,壮怀激烈。
2)结构上,统领以下七句。(第一点4分,第二点1分。)
2.1)叹息岁月流逝、壮志未酬。鬓已星星堪镊,说明自己已经两鬓斑白,难以有所作为了。2)忧国忧民,报国无门。作者对深重国难的隐忧之情,报国无门,满腔忧愤无处发泄。3)强烈的爱国热情。作者借洒浇愁不能自已,最后凝铸成一个将栏干捶碎、忠愤发狂的爱国者形象。(每点2分,共6分。)
练习题二
1、简析“客里襟怀如豁”中“豁”的妙处。
2、“江势鲸奔,山形虎踞,天险非人设”这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3、“向来舟舰,曾扫百万胡羯”一句概括了怎样的历史事件?
4、下阕中“岁月匆匆留不住,鬓已星星堪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全词结尾“栏干捶碎,酒狂忠愤俱发”一句有何深意?
答案:
1、内容上:“豁”字形象地展示了作者目游万里、神驰今古、胸怀开阔、心情舒畅的情状。作者登临牛渚山,面对浩荡的长江和险峻的山势,心情豁然开朗,忘却了旅途的劳顿和寂寞。
结构上:“豁”字统领以下七句,为全词奠定了雄浑壮阔的基调。
2、这三句描绘了牛渚山一带长江水势汹涌如鲸鱼奔窜,山势雄伟险要如猛虎盘踞的景象。长江波涛翻腾,白浪相逐;岸上山岩如猛虎盘踞,地势险要,实为阻击敌人的天然屏障。
作用: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突出了牛渚山的险要地势,为下文回忆抗金英雄业绩和抒发爱国情感做了铺垫。
3、这句概括了当年在牛渚山一带发生的采石之战,宋军战舰在此地将来犯的金兵(胡羯)彻底击溃,大获全胜的历史事件。这是对民族英雄业绩的颂扬,也是作者爱国激情的体现。
4、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壮志未酬的无奈和感慨。时光匆匆,作者已两鬓斑白,难以再有所作为,透露出一种英雄迟暮的悲哀。
5、结尾这句以极其强烈的动作和情感结束全词,表达了作者满腔的忠愤之情。捶碎栏干,既是酒醉后的狂态,也是忠愤之情的爆发。作者借酒浇愁,将一腔忠愤尽情宣泄,展现了其深沉的爱国热情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白话翻译
我客游牛渚山,登高远眺,顿觉心胸开阔。高高的然犀亭耸立于此,占尽古往今来多少登临之士的愁闷。采石矶畔的江水如巨鲸般奔腾翻滚,岸上的山岩如猛虎盘距,地势险要,实为阻击敌人的一道天然屏障。当年正是在这里,我军战舰将来犯的金兵彻底击溃,大获全胜。当年的名将温峤平定了苏峻叛乱,屡立战功,曾在牛渚矶燃犀照水。
今天的好男儿,就应该像他那样,才能算得上是英雄豪杰。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问鬓发已经斑白,朝朝镊又生。今日倚栏凝伫,但见江上云笼雾锁,一片昏暗,令人哀伤至极。我借酒浇愁,醉后不觉将栏干捶碎,满腔忠愤于此得以尽情宣泄。
赏析
《念奴娇我来牛渚》是南宋文人吴渊是词作。上片写登眺牛渚危亭,览景动情,因景抒怀,抚念昔日抗金的英雄业绩,壮怀激烈。下片换头仍从登眺着笔,由然犀触景生情,激发英雄豪志,继而叹惜流年,英雄失志,将一腔忠愤化为诗酒怒狂,酣畅淋漓地表达了南宋一代爱国志士共有的报国欲死无战场英雄憾恨。
这是一首抒发爱国之情的词篇。
登高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常见主题,登高远眺可使人,胸怀豁然开朗。如果所登之处是历史上著名的古迹,所生感慨就更为深广。此词即是。在著名的争战之地牛渚山,作者登临山顶高高的然犀亭,纵览长江天险,不禁心胸霍然敞开。一个豁字,极形象地展示了作者目游万里,神驰今古,内心开朗畅快的情状,直贯以下七句。牛渚山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下临长江,其山脚突入江中处,名采石矶,为长江最狭长之处,形势险要,自古为南北战争必争之地。据其意记载,后汉孙策渡江攻刘繇,晋王浑取吴,梁候景渡江入建康,隋济江破陈,宋曹彬渡江取南唐,都是从牛渚山采石矶处攻进的。作者登临怀古,往事千端,纷纷涌上心头,不禁问道:是谁在此山顶高处盖了然犀亭,独自占有这一古往今来使人慷慨愁绝之地!
实际上,作者的真正用意并不是要追寻著危亭的是谁,而是要以此向人们提问:占断这一古今愁绝之地、主宰祖国山川绝胜的人究竟是谁。是谁?词中没有回答,但下面曾扫百万胡羯、英雄豪杰却是巧妙的不答之答。江势鲸奔形容江面有如巨鲸奔腾。采石矶一带江面狭窄,长江顺势而下,水势汹涌湍急,有一风微吹万舟阻之说,足见这一带风浪之险恶,以鲸奔设喻,极贴切。
山形虎踞,形容山势雄伟险要。以上江势三句谓江山形胜乃是天然险峻,非人力所为。向来舟舰,曾扫百万胡羯。作者登临牛渚危亭,面对山川险要的形势,历史上在此地发生的战事一一涌上心头,但最念念不忘的也许就是采石矶大捷。宋绍兴三十一年,宋虞允文在采石矶与金主完颜亮率领的四十万大军进行殊死战斗,大获全胜。完颜亮后被部将所杀。这一战极大增强了南宋军民的信心,并成为文人念念不忘的快事。作者亲临此处,遥想当年激战的壮烈场面,怎能不生成满腔英雄豪情!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阅读答案及赏析念奴娇·过洞庭 阅读答案附赏析念奴娇·云峰横起 阅读答案附赏析念奴娇·登石头城 阅读答案附赏析念奴娇 黄庭坚 阅读答案附赏析念奴娇(苏轼)念奴娇(张孝祥)念奴娇(辛弃疾)念奴娇(姜夔)念奴娇(李清照)
由登眺危亭然犀亭,也令人忆起历史上有名的燃犀照水故事。传说点燃犀牛jiao可以洞见怪物。据《晋书。温峤传》载: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毁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后来燃犀往往用以形容洞察奸邪。温峤初在北方为刘琨谋主,抵抗刘聪、石勒;南下,又与瘐亮等筹划攻灭王敦,讨伐苏峻、祖约叛乱。所以作者将他看作抵御外患、平定内乱的英雄豪杰。追念三句是说男儿应当象温峤那样有眼光、有谋略的英雄豪杰。可是岁月无情,壮志未酬,自己已经两鬓斑白,难以有所作为了。所以岳飞不禁忠告世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但主观上有立切之志,客观环境却不允许,所以仍不免老大无成,壮志难酬。更为可叹的是,现实中又缺乏温峤式的英雄来抗击外患,革新内政。云暗江天,烟昏淮地,是断魂时节。三句是景语更是情语,喻指边境形势险恶与国家政局衰败,兼以表达作者对深重国难的隐忧之情。报国无门,满腔忧愤无处发泄,借洒浇愁不能自已,最后凝铸成一个将栏干捶碎、忠愤发狂的爱国者形象。结韵具有一股撼人心魄的力量。
词作者是南宋一位颇有材略的人,《宋史》本传说他才具优长,而严酷累之。他曾官至兵部尚书、参知政事,在任镇江知府、江西安抚使等地官方时,赈济流民,重视战备,他在词中抒发的忠愤之情,乃是南宋壮志难酬的有识之士蓄之已久的爱国激情。
这首词激昂悲愤。上片写登眺牛渚危亭,览景动情,因景抒怀,抚念昔日抗金的英雄业绩,壮怀激烈。下片换头仍从登眺着笔,由然犀触景生情,激发英雄豪志,继而叹惜流年,英雄失志,将一腔忠愤化为诗酒怒狂,酣畅淋漓地表达了南宋一代爱国志士共有的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诗句》的英雄憾恨。
全词描写的是古战场牛渚山的险景,抒发的是作者的一腔爱国豪情,由景及情,情景交融,十分自然。另外所用两个典故扫百万胡羯和照水然犀也是了无痕迹,与全词之情景融为一体。词中流露出的深沉的历史感和现实感,以及豪迈悲壮的鲜明风格极具感染力。
作者简介
吴渊(1190-1257)字道夫,号退庵,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一说德清(今属浙江)人。宋嘉定七年进士。累官兵部尚书,进端明殿学士,江东安抚使、拜资政殿大学士,封金陵公,徙知福州、福建安抚使,予祠。起拜参知政事。有《退庵集》、《退庵词》。
【吴渊《念奴娇·我来牛渚》阅读答案及赏析】相关文章:
念奴娇阅读答案06-26
念奴娇阅读答案06-25
念奴娇·我来吊古宋词赏析03-21
《念奴娇过洞庭》阅读答案11-09
念奴娇·过洞庭阅读答案11-11
《念奴娇过洞庭》阅读答案06-24
《念奴娇》的宋词赏析06-08
《念奴娇昆仑》赏析06-26
宋江念奴娇赏析02-20
《念奴娇》原文及赏析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