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研修总结模板
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骨干教师研修总结模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骨干教师研修总结模板1
一年来,在xxx老师的引领下,xxx工作室所有成员都成长了很多,离省名师、省骨干的标准要求越来越近,从工作室成员的讲座中,学到了很多,期间也拜读了董文华老师的书籍《滋养生命的数学》和吴正宪老师的《给小学数学教师师的建议》,有了理论基础的指导,相信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将会越高。下面谈谈具体的收获与感悟。
一、把功夫用在课外,充分备课
备课是教师能否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能否认真备课和善于备课,也是能否迅速提高教学水平的主要环节。教师在备课中应本着遵循教学目的决定性、教材内容的规定性、教材对象的可接受性、教学方法的适应性以及教学过程的教育性的原则,做到两个吃透。首先是吃透教材。在备课过程中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通读教材,研究和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思想内容、知识基础和基础训练的要点,从而确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以便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目标做必要的准备工作。其次是吃透学生。在掌握教材的基础上,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差异情况等,从而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
二、精力用在课内,精心上课
好的课堂不仅有质而且要有量。高质量的课堂要求教师既有既定教学目标,又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教师要优化课堂时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中有所提高;教师讲解问题不在多少而在精要,组织讨论不在花哨而在实用,合作互动不能天南海北而要联系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课堂呢?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2、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构建高效课堂必须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二、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四、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五、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六、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在小班化教学难以推行的现实条件下,在班内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可以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七、推行作业分层布置制度。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布置的作业数量要少,质量要高,要避免造成学生不堪重负、疲于应付、厌学情绪滋生等问题。因此,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由之路。
一节好的数学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一节好的数学课,要做到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二是:关注数学:抓住数学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数学化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乐学、爱学数学。此外,我认识到:一节好的数学课,不要有做秀情结,提倡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数学方法,体现数学课的灵魂,使数学课上出数学味而教师的装糊涂、留空间也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和方法。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做的是:第一、自我反思。从以往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得失。第二、不断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提高自我素养的良好基奠。一桶水早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了,我要不断学习,成为长流水。第三,交流。他人直言不讳的意见与建议可能是发现不足、认识庐山真面目的有效途径。要听真言,要想听真言,更要会听真言,久而久之对我大有裨益。
其实,研修也是一个反思进步的过程。通过一年来的研修,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
反思我的课堂,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位有心的烹饪师,让每一节数学课都成为孩子们既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大餐!
骨干教师研修总结模板2
一、课题名称
培养学生历史推理能力,从语言表达入手
二、问题的提出
《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特别提出:要培养学生能够使用历史语言表达问题、展开交流,形成用历史的意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训练学生的历史语言是分不开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过程要靠语言表达,而语言的发展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说理。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能够想到问题的结论,但是不能说清思考的过程,不能讲清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就怕问为什么或你是怎么想的…。经常言之无物,言之无理,语言繁琐,随意,不伦不类,叙述没有条理,不够完整,没有逻辑,东一耙子西一扫帚,驴唇不对马嘴,让听者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很多学生只重视问题的结果,却忽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是心中有,说不出,道不明。还有的学生光会说,不会写或光会写不会说,说得糊涂,写得也糊涂,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敢说,不想说,不会说,不能说的误区。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观念,历史教学中也必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我确定了培养学生历史推理能力,从语言表达入手这一课题。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此课题的目的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寻求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及书面表达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历史推理能力。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力的同时,使学生养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规范答题的习惯,力争使学生达到敢说、想说、会说乃至于能说的境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适应中考改革的需要。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把学习理论作为行动基础,边实践,边补充,边修改,边提高。
五、课题研究过程
a研究的几个阶段
1、准备阶段:(09.03—04)
(1)学习新课程理论,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关于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要求。通过网络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2)研究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原因。
(3)制定研究方案
2、试验阶段:(09.05—07)
(1)在历史教学中寻求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
(2)实施具体方案。
(3)反思经验与不足。
3、总结阶段:(09.08—09)
(1)根据课题研究,观察学生在语言表达发面的变化。
(2)对课题进行总结,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b实施过程
若想治病必先明确病因。因此,对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的成因我采用了两种方法研究:谈话法和问卷法。
通过研究我大致总结以下几种原因:
1、心理素质差,虚荣心强,怕答错或答不好被别的'同学或老师笑话。
2、性格内向,不想或不敢表现自我,或没有机会发言渐渐封闭自我。
3、对知识缺乏系统的理解,不能有条理的分析问题解答问题。
4、没有严谨的学习态度,不会走就想跳…不会用历史语言规范答题。
5、受教师个别不规范的语言影响。
6、学生由初中到高中,历史的解答方式突然过渡,不够适应。
毋庸质疑,语言表达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也会间接影响学生的个人交往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发展。下面我就结合新课程理念,结合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的成因,结合课堂教学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做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历史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才是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和研究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方式!
1、转变学生,从转变自我做起,言传身教,规范自身的教学行为。
认真备课,课堂语言力争不拖泥带水,做到正确、科学、简练、规范、有条理,逻辑清晰,连贯。坚持使用历史语言授课,不口语化。板书示范有针对性,给学生以良好的引导,让学生从简单的模仿做起,逐步认识到答题规范的重要性,同时,板书设计要美观大方、简洁规范,让板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不有自主的模仿。例如:在教学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时,我边板书边领学生总结了五字方针:设、列、解、检、答。学生按照这五字方针,就能较规范地完成类似的历史问题了。
2、给学生创设语言表达的时间和空间。
(1)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欲望。每每讲到一个历史知识时,我都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理解。例如:在教学平移变换时,我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学生兴趣非常浓,都能畅所欲言…
(2)利用小组学习,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语言表达的机会。历史教学要面向全体,历史课堂不能只是那些优秀学生的领地。对于一个历史问题,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想法和解决方法,每节课我都创设合适的问题,让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之间互相辩论…这样做有几点好处:其一,给那些不敢出头露面的学生一个机会,在下面他们会放得开一些,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其二,可以做到优势互补,那些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帮助那些语言表达有困难的学生完成叙述;其三,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提问的次数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个学生都得到语言表达锻炼的机会,所以同桌间的和小组内的交流表面上是浪费时间,实际上是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在一个同学说的过程中,另一(几)个同学倾听并评价,对于他们相互之间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样做尤其是对那些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言的学生是一个很好的(练胆)机会,对那些不想发言的学生也是很好的心理疏导。
3、注重学生对新知的经历与体验。
历史语言是表达历史概念、判断、推理、定理或法则的逻辑思维语言,具有简洁性、准确性、严密性、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学生在最初学习历史概念、性质、定义的时候,往往对其中的语言感到不易理解,容易混淆。历史课本中的定义、性质,不象语文课本中的语句读起来朗朗上口,也没有太多华丽的词藻,它相对朴实、简洁,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营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展示、表达历史的权利和机会。在充分给予学生说的机会的同时,教师也要逐步地要求学生答对所问,用词准确,语句完整,注意引导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简洁性、条理性、逻辑性、长期坚持下去,能让学生学好历史术语,用好历史术语,讲好规范的历史语言。有了亲身的体验和经历,学生才会有感而发,有话可说。
4、发挥榜样的作用,用学生去影响学生。
历史教学中经常遇到用语言表达有困难的问题,我让那些具有示范作用学生先说,使其他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怎样去表述问题,怎样表达才有条理;另外,让那些书写规范的学生到前面板演,这样要远比教师一遍一遍的强调作用更明显。对于刚刚接触的问题,我让同桌之间,小组内的同学之间,在解答问题后,互相检查,指出对方的不足。在作业或试卷的解答中语言表达比较突出的学生,我让他们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用他们的规范解答去影响其他学生。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强化了对语言表达的重视程度。
5、先说后写,先写后说。
对于不擅长说的学生,我让他们先把想说的内容写出来,在提问发言时照着读出来;对于不擅长写的学生,我让他们把想写的内容说出来,比如说分析过程,说解题方法等。然后在试着有条理的按步骤写出来。这样给了学生一个语言表达的时间去准备,他们就能够解除心里的负担,敢于发言,同时回答的问题也规范,丰满,不拖泥带水。
6、给学生积极的评价,建立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关注那些优秀的学生,要把目光投向更多的学生。对于平时不敢发言或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他们一旦发言,我总是让同学们和我一起倾听…并给以赞赏的目光,回答问题后,我总是给他们积极的评价。例如:你说的很好…你表达得很清楚…你说的比上次更多了…相信你下次说的比这次还要好…
六、课题研究的反思
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大多历史生都达到了敢说,想说,会说,能说的程度。学生能够主动约束自己的语言表达习惯,力争规范。但是研究过程中还有困惑的地方,例如:如何做好口语表达向书面表达的过渡,如何把历史中的语言表达与其他学科整合起来,如何更好的照顾到那些超弱势群体;作为老师都希望能不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但时间从何而来?教学内容完成不了怎么办?若学生就是不肯说,该怎么办?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1、课题研究的方案及报告。
2、案例分析及论文。
八、课题研究的体会
1、通过课题研究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对新课程理念及新课标的理解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
2、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初中历史教学中,掌握历史语言与历史知识是相辅相成的,语言作为思维的外衣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而知识作为语言的内涵,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因此,初中历史教学应该重视历史语言的教学。
3、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要用学生的说代替老师的说,要用学生的讲代替老师的讲。
骨干教师研修总结模板3
一、课题名称
培养学生历史推理能力,从语言表达入手
二、问题的提出
《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特别提出:要培养学生能够使用历史语言表达问题、展开交流,形成用历史的意识,县级骨干教师研修个人总结。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训练学生的历史语言是分不开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过程要靠语言表达,而语言的发展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说理。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能够想到问题的结论,但是不能说清思考的过程,不能讲清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就怕问"为什么或你是怎么想的…"。经常言之无物,言之无理,语言繁琐,随意,不伦不类,叙述没有条理,不够完整,没有逻辑,东一耙子西一扫帚,"驴唇不对马嘴",让听者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很多学生只重视问题的结果,却忽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是"心中有,说不出,道不明。"还有的学生光会说,不会写或光会写不会说,说得糊涂,写得也糊涂,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敢说,不想说,不会说,不能说的误区。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观念,历史教学中也必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我确定了"培养学生历史推理能力,从语言表达入手"这一课题。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此课题的目的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寻求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及书面表达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历史推理能力。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力的同时,使学生养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规范答题的习惯,力争使学生达到敢说、想说、会说乃至于能说的境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适应中考改革的需要。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把学习理论作为行动基础,边实践,边补充,边修改,边提高。
五、课题研究过程
a研究的几个阶段
1。准备阶段:(09。03—04)
(1)学习新课程理论,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关于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要求。通过网络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2)研究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原因。
(3)制定研究方案
2。试验阶段:(09。05—07)
(1)在历史教学中寻求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
(2)实施具体方案。
(3)反思经验与不足。
3。总结阶段:(09。08—09)
(1)根据课题研究,观察学生在语言表达发面的变化。
(2)对课题进行总结,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b实施过程
若想治病必先明确病因。因此,对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的成因我采用了两种方法研究:谈话法和问卷法。
通过研究我大致总结以下几种原因:
1。心理素质差,虚荣心强,怕答错或答不好被别的同学或老师笑话。
2。性格内向,不想或不敢表现自我,或没有机会发言渐渐封闭自我。
3。对知识缺乏系统的理解,不能有条理的分析问题解答问题。
4。没有严谨的学习态度,不会走就想跳…不会用历史语言规范答题。
5。受教师个别不规范的语言影响。
6。学生由初中到高中,历史的解答方式突然过渡,不够适应。
毋庸质疑,语言表达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也会间接影响学生的个人交往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发展。下面我就结合新课程理念,结合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的成因,结合课堂教学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做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历史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才是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和研究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方式!
1。转变学生,从转变自我做起,言传身教,规范自身的教学行为。
认真备课,课堂语言力争不拖泥带水,做到正确、科学、简练、规范、有条理,逻辑清晰,连贯。坚持使用历史语言授课,不口语化。板书示范有针对性,给学生以良好的引导,让学生从简单的模仿做起,逐步认识到答题规范的重要性,同时,板书设计要美观大方、简洁规范,让板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不有自主的模仿。例如:在教学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时,我边板书边领学生总结了五字方针:设、列、解、检、答。学生按照这五字方针,就能较规范地完成类似的历史问题了。
2。给学生创设语言表达的时间和空间。
(1)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欲望。每每讲到一个历史知识时,我都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理解。例如:在教学"平移变换"时,我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学生兴趣非常浓,都能畅所欲言…
(2)利用小组学习,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语言表达的机会。历史教学要面向全体,历史课堂不能只是那些优秀学生的领地。对于一个历史问题,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想法和解决方法,每节课我都创设合适的问题,让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之间互相辩论…这样做有几点好处:其一,给那些不敢出头露面的学生一个机会,在下面他们会放得开一些,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其二,可以做到优势互补,那些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帮助那些语言表达有困难的学生完成叙述;其三,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提问的次数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个学生都得到语言表达锻炼的机会,所以同桌间的和小组内的交流表面上是浪费时间,实际上是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在一个同学说的过程中,另一(几)个同学倾听并评价,对于他们相互之间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样做尤其是对那些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言的学生是一个很好的(练胆)机会,对那些不想发言的学生也是很好的心理疏导。
3。注重学生对新知的经历与体验。
历史语言是表达历史概念、判断、推理、定理或法则的逻辑思维语言,具有简洁性、准确性、严密性、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学生在最初学习历史概念、性质、定义的时候,往往对其中的语言感到不易理解,容易混淆。历史课本中的定义、性质,不象语文课本中的语句读起来朗朗上口,也没有太多华丽的词藻,它相对朴实、简洁,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营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展示、表达历史的权利和机会。在充分给予学生"说"的机会的同时,教师也要逐步地要求学生答对所问,用词准确,语句完整,注意引导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简洁性、条理性、逻辑性、长期坚持下去,能让学生学好历史术语,用好历史术语,讲好规范的历史语言。有了亲身的体验和经历,学生才会有感而发,有话可说。
4。发挥榜样的作用,用学生去影响学生。
历史教学中经常遇到用语言表达有困难的问题,我让那些具有示范作用学生先说,使其他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怎样去表述问题,怎样表达才有条理;另外,让那些书写规范的学生到前面板演,这样要远比教师一遍一遍的强调作用更明显。对于刚刚接触的问题,我让同桌之间,小组内的同学之间,在解答问题后,互相检查,指出对方的不足。在作业或试卷的解答中语言表达比较突出的学生,我让他们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用他们的规范解答去影响其他学生。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强化了对语言表达的重视程度。
5。先说后写,先写后说。
对于不擅长说的学生,我让他们先把想说的内容写出来,在提问发言时照着读出来;对于不擅长写的学生,我让他们把想写的内容说出来,比如说分析过程,说解题方法等。然后在试着有条理的按步骤写出来。这样给了学生一个语言表达的时间去准备,他们就能够解除心里的负担,敢于发言,同时回答的问题也规范,丰满,不拖泥带水。
6。给学生积极的评价,建立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关注那些优秀的学生,要把目光投向更多的学生。对于平时不敢发言或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他们一旦发言,我总是让同学们和我一起倾听…并给以赞赏的目光,回答问题后,我总是给他们积极的评价。例如:"你说的很好…""你表达得很清楚…""你说的比上次更多了…""相信你下次说的比这次还要好…"
六、课题研究的反思
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大多历史生都达到了敢说,想说,会说,能说的程度。学生能够主动约束自己的语言表达习惯,力争规范。但是研究过程中还有困惑的地方,例如:如何做好口语表达向书面表达的过渡,如何把历史中的语言表达与其他学科整合起来,如何更好的照顾到那些超弱势群体;作为老师都希望能不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但时间从何而来?教学内容完成不了怎么办?若学生就是不肯说,该怎么办?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1。课题研究的方案及报告。
2。案例分析及论文。
八。课题研究的体会
1。通过课题研究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对新课程理念及新课标的理解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
2。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初中历史教学中,掌握历史语言与历史知识是相辅相成的,语言作为"思维的外衣"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而知识作为语言的内涵,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因此,初中历史教学应该重视历史语言的教学。
3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要用学生的说代替老师的说,要用学生的讲代替老师的讲。。
【骨干教师研修总结】相关文章:
骨干教师研修总结03-29
骨干教师研修总结范文05-06
骨干教师培训的研修总结06-30
最新骨干教师研修总结08-23
骨干教师培训研修总结11-07
骨干教师研修总结范文04-04
数学骨干教师研修总结03-26
小学骨干教师研修总结02-07
骨干教师个人研修总结02-10
优秀骨干教师研修总结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