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学生心理健康讲座学习心得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生心理健康讲座学习心得,欢迎大家分享。
学生心理健康讲座学习心得1
一、高中体育学生心理状态的现状
从传统视角来看待体育的基本功能,大凡有如下几种:能增强个体的身体条件。有助于形成群体的集体主义精神,诸如此类。对上述观点进行考察,发现:这些都是从体育作用于个体的外部、宏观的角度进行的理解。根据这种习惯理解,在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上也就体现为:以竞技、力量的训练为主。
近年来,随着教育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同时,通过心理学与其他学科所形成的交叉研究表明:个体在体育方面若坚持科学、合理的锻炼,将有助于其心理健康状态的形成。所谓心理健康,可以理解为: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由概念界定所规定的要件可知:体育与心理健康之间形成了一种映射关系,通过体育活动所形成的个体间的互动,将增进个体在环境适应性方面的能力。
二、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体育运动无论从内容到形式,和普通的身体锻炼有着截然不同的作用。因此,学生原有的心理水平已不能满足他们所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例如,短跑要求较短的反应潜伏期、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就如篮球比赛中的带球上篮,由于要了解队员位置,要求有较大的注意范围,既要带球前进,又要防止对方拦劫,需要学生善于快速分析,分配自己的注意力。任何一种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者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但是,在个体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个体心理的发展。
同时,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体育运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在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三、体育运动和学生心理健康的定向价值形成
1、认知行为设定
参加健身运动能够促进个体积极思考,以此来削弱那些消极想法,改变沮丧和焦虑的状态。尽管不经常参加运动的人把开始运动和坚持运动视为一项艰巨的任务,可一旦他们实现了目标就会加强他们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对自我能力的认可。自我能力认可与努力和坚持密不可分,这两种因素帮助参加者继续健身锻炼,并取得收获。
2、注意力分散的设定
参加健身运动时,运动量的增大和运动动作的发挥,可以分散人们对自己焦虑和沮丧的事情的注意,并且,把这种情绪在不断地运动中得到发泄,从而使人身心轻松,大大受益。健身运动把人们从焦虑和抑郁的琐事中解放出来。
3、身体所产生激素的设定
健身运动之所以使人的个体生理、心理受益,是与运动后人体内荷尔蒙激素的分泌量的增加有关。人的荷尔蒙激素,是大脑在外力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化学物质。大量的荷尔蒙分泌,可以改变人的情绪状态,加强愉悦感,增强健康活力。这种健康感可以降低沮丧、焦虑和其他消极状态的程度。一些研究认为,任何健身运动均具有以上三个方面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而高中学生,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和高考压力,各次考试带来的不良情绪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
体育运动和学生心理健康的定向价值形成,具体可以表现在这6个方面:有助于学生发展智力;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使学生自我个体意识更为清晰;有助于学生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消除心理疾患。
四、体育运动和学生心理健康的定向价值实现的途径
体育运动和学生心理健康的定向价值的实现,需要体育与心理学两方的'共同作用,相互渗透来完成。
1、优化体育教学环境
体育运动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晨练的人们多数选择在公园,因为那里鸟语花香、绿菌环绕,置身于这样的环境,能够使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因此,学校要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购置充足的体育器材,及时更新体育设备和器械,改善体育教学环境和学生体育锻炼的环境。
我们可以这么设想,当学生走进宽敞明亮的健美馆,踏着柔软的地毯,听着优美的音乐,墙壁上的大镜子映出他们青春活力的身影,必然会产生激动、愉快、自豪、跃跃欲试的感觉,从而乐于接受体育,对防止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倾向起到了积极作用。或者,当学生们走出沉闷的教室,来到蓝天开阔的操场,各种他们喜爱的体育器械一应齐全,学生们的心情该是多么愉悦,多么轻松。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我认为,高中体育学科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体育心理卫生课是定向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和重要学习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自身的生理、心理基本知识,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内容和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了解体育运动中的心理卫生常识,了解自身是否存在不良心理倾向和心理障碍、如何克服等。做到自我诊断、自我预防,提高学生的自我心理保健意识,达到防患于未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3、建立高中学生体育课程心理健康档案
实施健康教育;要做到有针对性,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非常必要。大学生心理健康内容应包括:大学生来自的省份、地方;家庭状况(如成员状况、经济状况、父母婚姻状况、有无重大变故等);大学生气质、性格特征;是否确定恋爱关系;有无焦虑、抑郁、孤独、空虚、苦闷等不良心理倾向;产生的原因等。以此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做到区别对待,有的放矢。这项内容可与健康教育教研室,和负责学生工作的有关部门配合共同完成。
学生心理健康讲座学习心得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的,旨在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由于影响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形成、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的途径也应该是多渠道、全方位的。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提高常规性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1、注重课堂实效,加强全面教育。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由于目前尚未有相应的教材,因此在备课上比起其他学科的老师要多一个环节:收集资料,确立主题。在选材上就要考虑注重实效性,一方面是根据年级特点,另一方面就是根据学生的发展选材。心理健康教育这门学科既没有教材,也不考试,很多学生并不重视,要让本学科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并在课堂上解决自己的问题,不仅在选材上注重实效性,在教学形式设计方面更需要多样性。为此,通过故事呈现、角色扮演、情景小品、辩论等活动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收获。
2、做好宣传工作,增强健康意识。
首先是根据校园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栏工作,每个月出一期黑板报,发动所有学生收集材料后报心理老师审核即可设计排版。
其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经常选读一些和心理健康有关的小故事,内容的选择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在趣味性中蕴含丰富的哲理。
3、加强个别辅导,做好咨询工作。
本学期只要有学生有什么心理发方面的问题,我都会积极主动的和他们进行交流,并一一作好记录,认真分析、及时跟踪,积极反馈,通过平等的交流,帮助学生尽快获得自助。
二、积极创新,多渠道、多方位加强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这门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工作性质要比其他学科的老师更为复杂、琐碎,仅仅靠上课和咨询是不够的,还需要多渠道、多方位进行。为了多方位了解学生心理动态,本学期设计了班级心理晴雨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本周班级最突出的问题,最需要老师给予关注的同学及其表现,我根据晴雨表上所反映的情况进行了解、核实,对需要交流的一些问题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到家长,对突出的现象和个别学生进行相应的关护。这样一方面能弥补家长没有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另一方面可以对班级学生的心理动态进行跟踪了解。
三、加强家校共育,整合教育资源。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除在学校内部全面渗透、多渠道推进外,还需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教育网络,全方位、立体式地实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有探索的勇气,但更需要有行动的决心,在行动中不断创新、改善。对于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路、途径、内容与模式,我们还将进一步摸索和研究,我们希望得到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以便更加科学、有效地搞好这项工作,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实现,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出新的贡献。
学生心理健康讲座学习心得3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实施的,宗旨是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所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方法也是多渠道、全方位的。本学年,我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在学校领导、老师的大力关怀下,坚持做好常规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帮助学生培养健全人格,保持心理健康发展,以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活动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宣传
为了引起教师、家长和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我班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全体学生提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增强心理保健的意识。一是通过班级手抄报等途径宣传心理健康教育;二是购买、订阅适量心理健康教育类书籍、刊物,心理资料室中的书籍。三是从电视、宽带网上听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作的报告。
二、群策群力,先抓好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领导亲自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和研究。这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证。继而确立了 “面向全体,预防为主,个别心理咨询辅导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原则。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近年来,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育人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浇灌心灵的职业。所以,教师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在本次活动中,各项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大家的认可,对教师的健康、愉快的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精心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专题研修,尝试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大大提高了效率,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讲解、讨论、谈话、游戏等形式,对正确的交往表现、交往的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活动的举行,帮助学生树立了健康的交往观,端正了交往态度,增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开展好常规工作,全方位渗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我班师生在大家的努力下,能够愉快地工作和学习,这是对我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最好赞赏。与此同时,在各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实施,不仅要求教师传授知识技能,还要在课堂上渗透心理教育。并针对个性差异,实施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都有成功体验,学会培养自信。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五、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挡案
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并使之逐步规范化,这对于提高我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它将有助于确定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工作的目标、内容、方法与途径;有助于诊断、分析、解释与评价。并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做了调查记录,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经历等。还对我班的学生进行了全面的心理调查,调查结果也放在了心理档案中,这些材料将成为伴随学生心理成长的原始资料。
六、及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题研究
心理健康辅导和学校教育、教学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制约的。心理健康辅导是班级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部分,班主任要转变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多给学生爱和尊重,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心理辅导室积极开展《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并及时把研究的成果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七、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我班及时与家庭相联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定期召开家长会,随时家访等,做到经常互相沟通。家庭教育直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家长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针对二年级家长召开了心理健康讲座,使学校与家庭互相沟通,做到及时矫正,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积极态度。
八、对学生做好因材施教,及时做好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是我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主要方法。心理辅导室定期开放,接待急需帮助的学生。班主任依据积极心理辅导的原则,为学生热忱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帮助,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也可以发电子邮件索求帮助,电子邮箱是:
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有不少属于心理方面的问题。心理辅导重在育心,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它既是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又是健康教育的归宿。一年来,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家长的配合下,学生在学校的心理和身体都得到了健康持续发展。
学生心理健康讲座学习心得4
我校进行了一场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感觉特别地受益。
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し篮突航庑睦砦侍狻0镏谴砗没肪呈视Α⒆晕夜芾怼⒀俺刹拧⑷思式煌⒔挥蚜蛋⑶笾霸褚怠⑷烁穹⒄购颓樾鞯鹘诘确矫娴睦Щ螅俳轮翘迕赖热娣⒄梗滴匾
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雕塑,并不是等量齐观的。那么如何消除他们的心理差距,使其顺利成才呢?有如下途径和方法:
第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懂得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提高挫折的承受能力。
第二,第二,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学会科学用脑,做到劳逸结合。
第三,第三,加强自我心理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而在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方面,我们可以做到: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遨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时,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他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认识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4、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包括适应生存环境、成长环境、学习环境、校园环境等。
总之,大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争取身心健康是关系到成才与否的头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一颗颗人才才有可能升起。真诚地对待身边的每个人,微笑地面对自己的人生。用积极的心态去做每件事,乐观地看待自己的未来。愿我们的朋友们都快乐,愿作为朋友的朋友的我们也快乐!更愿快乐的我们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大家都快乐!
【学生心理健康讲座学习心得】相关文章:
学生心理健康讲座总结(精选7篇)10-21
学生心理健康学习心得12-20
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活动总结11-21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教案08-23
学生心理健康讲座简报(通用7篇)11-10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简报(精选6篇)11-10
法制讲座学习心得11-02
教育讲座学习心得03-21
语文讲座学习心得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