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论语·雍也》学习心得范文(通用7篇)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论语·雍也》学习心得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语·雍也》学习心得 1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说:“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并在适当的时候印证练习,不也觉得快乐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也感到快乐吗?别人不理解你,而你并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短短的几句话,包含了做人、做事、交友、处世的道理。在论语中,孔子表达的学,不仅仅是读书学知识,而是泛指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孔子一生热爱学习,而且乐此不疲,一直到了晚年还刻苦钻研非常深奥难懂的『周易』,故有“韦编三绝”的美传。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学习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是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
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意思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啊。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以上是我学习『论语』后的一点感受,通过这次学习我才知道自己的知识面是多么的狭窄,让我有一种“人生处处尽学问,世间人人是我师”的感觉。今后,我一定要多看一些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本次学习,真的使我受益匪浅啊!
《论语·雍也》学习心得 2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传统上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的是“关于学习的问题”,“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说的是“关于交友的问题”,“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说的是“关于胸怀的问题”。
“学而时习之”中的“学”与『庄子·天下』篇“百家之学”的“学”相同。“学”有作动词用的“学习”,有作名词用的“学说”等,这里应为后者,指思想主张,对社会、人生的总体认识。“时”不应解作“时常”或“按时”,而应解作“时代”,也可引申为社会。“习”不应作“温习”讲,而应作实践、采用讲。下面的两句与之相应,第二句中的“有朋”其实就是朋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这样,『论语』首章孔子表达的就是这样的思想:如果我的学说被时代(或社会)所行用,那不就太令人感到喜悦吗?退一步说,如果时代没采用,可有人能够理解我的追求,赞同我的学说,或者从远方来与我一同讨论问题,不也很快乐吗?再退一步说,不但社会上没人能采用,甚至没有人能够理解我的学说,我也能够坦然面对,不愠不恼,正确对待,不也是一位有道德修养的君子吗?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的这句话受到许多人的赞赏。他如此博学,还能虚心向别人学习,精神十分可贵。但更为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还要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对于提高我们边检人的业务水平和效劳水平,都是有益的在我看来,它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与不善,都可以为师。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加强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孔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出自『论语』为政的第15句,其中,“思”的意思为思考,思维;“罔”读wǎng,意思为迷惑,昏而无得;“殆”读dài,意思为没有信心。这一句话的意思为:只学习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凭空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说明了学习与思考是人们在获取知识过程中,两个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思维活动。只学习不思考不行,只思考不学习也不行。只有将二者正确地结合起来,才算真正懂得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论语·雍也》学习心得 3
作为一名教师已不是第一次与『论语』打交道了,『论语』在我看来像是一位变幻莫测的朋友,每次接触都使我有不同的感想,更有新的发现。这个假期在教体局、校领导的安排下,我再次走进『论语』,与它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教给了我们很多处事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它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应讲原则,更应该把握原则里的分寸。我们今天总是在说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是好什么事是坏,其实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的判断不单单是好坏之分,只是看你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或者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只要把握好这个尺度,就不会出现问题的孔子的一个学生曾经问过他,有一个人说:以德报怨何如。以德报怨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我们经常说生活里头有这样的人,无论别人怎样对不起他,他还是对别人那么好,我们觉得这样的人格应该在孔子那里是得到赞赏的,可没想到,孔子反问他了一句,“何以报德?”孔子的意思是说一个人他已经用德抱怨了,那他还留下什么去报人家的恩德呢?读到这,我犹豫了。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以德报怨是大度是豁达的表现,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这里孔子又教会了我一个做人的道理:以直抱怨,以德报德。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他有负于你,你可以用你的正直耿介去对待他,去处理这件事,但是你要留着你的恩德和你的慈悲去回馈那些真正有恩于你的人!
孔子说:“天人合一”。于丹老师解释说这种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谐。身为一名教师,那么我的和谐是什么?我想最根本的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教师和学生在我看来是相辅相成的一个组合,而不是对立的组合。孔子教育学生时态度是平和的,心中是有信念的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张张稚嫩渴望知识的小脸,他们年龄还小,思想尚未成熟,接受知识的能力比拟慢,这就要求我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能够心态平和,而且要对他们有信心,能够发自内心的肯定他们。在我的职业道路上,我也会抱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态度与同事和平相处,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一个教师的心灵思想直接影响一批学生的思想观念。于丹老师在“心灵之道”中这样说道:“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而且要用内心的淡定与坦然弥补遗憾。”因此我在与学生接触的时候即使有什么不开心的事降临,我也要尽量平静自己烦躁的心情,不把自己不良的情绪传染给学生。因为我坚信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它尽快的过去,这样我才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我才会活得更有效率。我想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心态,还要把这种好的心态传播出去教育学生在今天这么一个竞争剧烈的时代,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是多么的重要。要使他们明白在这个时代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坦荡荡的胸怀。
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是相对独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所以无论对朋友领导还是家人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亲疏的分寸。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最美的境界。常言道:“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人活一世,毁与誉,从来都是如影随形的名气越大,越是难以防止。今天把你捧上了天,明天又将你狠狠地踩在脚下。岂只是活着的人,即便是盖棺之人,也难以定论。孔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别人的攻讦也好,吹捧也罢,全不必当回事的假设有人捧你捧得太厉害了,其背后一定隐藏着某种目的就拿孔子本人来说吧,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者们之所以如此推崇他,不过是利用他的学说,用以禁锢民众思想,作为稳固其阶级统治的工具罢了。所以做人一定要脚踏实地,做事一定要问心无愧,不要被他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要认清糖衣裹着的`往往是炮弹。赞也好,贬也罢,嘴巴是生在别人身上的,谁都有说话的权利,岂是谁能左右得了的?
孔子有这样的名言:“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己所不能也。”“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天乎!”意思是说别人不了解你,嫉妒你、攻击你,你也不恼怒,而是时常反省自己,我还有哪些缺乏之处?与其浪费时间去还击别人的指责,倒不如埋头做自己的事,不怨天,不尤人,努力充实和完善自己。要坚信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孔子曾说过,看一个射箭手技术的上下主要是看他是否射中了靶心,而没有必要非要到靶子后面去看看他是否射穿了靶子没有。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其实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对他人不能太苛刻,宽容别人其实更是宽容自己。
人生在世,总是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也总会产生各种不快与摩擦,在处理问题上,有的人会三思而后行,而有的人却采取了极端的方式,害人又害己。有的时候我们宽容了别人,别人就会宽容我们,善待我们;而我们对别人苛刻,别人也会反过来以更加恶劣的态度来回击我们。让我们用宽容对待身边的人吧,这不是消极或懦弱的表现,而是真正的君子之度,是大家之风。
是『论语』使我对人生有了新的看法,对工作燃起了新的激情,它教会我最多的就是宽容。人与人之间需要宽容、需要理解。宽容是催化剂,可以消除隔膜,化解矛盾;宽容是润滑剂,可以调节关系,防止碰撞;宽容是清新剂,会令人感到舒适,感到温馨,感到自信。宽容是一种豁达的风范,更是一种幸福。它是一盏绿灯,帮助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通行。选择了宽容,便选择了财富!读懂了『论语』,便读懂了人生!
《论语·雍也》学习心得 4
子说:“冉雍这个人哪,可以但任握有一方统治大权的行政职务。”冉雍便向孔子问询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子桑伯子这个人也不错,可惜不依礼乐。”冉雍说:“如果内心充满着‘敬’而言行又表现为‘简’,这样的人来掌握一方统治大权,不也是可以的吗?如果内心便充斥着‘简’而言行也表现为‘简’,这样不是太过于‘简’了吗?”孔子说:“冉雍说的没错。”
当孔子评价冉雍时,并没有具体指明,使冉雍可以“南面”的品格到底是什么。但通过冉雍与子桑伯子的比较,我们便可以明确这一点了。但这个比较并不是孔子直接了当地说明的,而是通过冉雍的提问引出了孔子对子桑伯子的评价:“可”但却“简”。问题是,这一评价仍然十分模糊,于是冉雍对“简”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分析,而且得到了孔子的认可。
冉雍在分析中使用了两两相对的四个概念:居、行,敬、简。我们可以看到,冉雍显然是“居敬而行简”,而子桑伯子则是“居简而行简”,则“居敬而行简”正是冉雍得到孔子“可使南面”的评价的关键所在。那么,“居敬而行简”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孔子曾明确地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读得》14)又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见本章后)相对于夏、商二代来说,孔子很明确地选择了周的礼乐文化。在他看来,夏、商二代缺少“礼”对人的修饰(“礼”是周公旦制礼作乐的.结果),因而人显得“野”,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缺少文化,是野蛮人。当然,孔子也不同意在以“礼”饰身时太过于强调“礼”,那样的人显得虚伪,后世理学时期所出现的“假道学先生”便属于这一类型。孔子所要求的是“文质彬彬”,以“礼”合理地修饰自己的言行,既不能太矫情,也不能不对自己的言行进行修饰。
《礼记》开篇说“毋不敬”(《礼记·曲礼》),而其中所记载的各种对人的言行的规范,其最终的目的也在于使人做到“敬”,“敬”在“礼”中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由此来看,“居简而行简”显然缺乏对“敬”的坚持。那么孔子为什么又会认可“居敬而行简”这种对“敬”的解释呢?
首先,孔子已经说过要“文质彬彬”,“居敬而行敬”显然太矫情,属于“文胜质”的一面,“居敬而行简”则做得比较好,既有内心的“敬”,又不张扬。
其次,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要求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则所谓“居敬”正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而“行简”则是对他人的宽容态度。《大学》说:“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这也是对自己严格要求的表现,同时还说明了只有经过严格地修身,才有可能达到“喻诸人”的目的,从而实现治理国家的最终理想,这与孔子因为冉雍“居敬而行简”而认为他“可使南面”同出一辙。
“居敬”,不但是修身的目的,也是修身的方法,但即使我们做到了这一点,也不代表我们可以因此而炫耀于人(事实上,如果我们炫耀于人,那代表我们根本就没有真正做到“居敬”)。“炫耀于人”实际上是内心的“敬”表现到人的言行时的一种错误态度:从大的方面讲,我们不能因为我们自己做到了严格的要求而要求别人也能够做到;从小的方面来讲,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时刻都不忘记在别人面前故意表现一番。
“居敬”只是对自己的一种要求,对自己的一种态度。能够做到“居敬”的人,对内而言,能够谨守自己的真人状态,而不让自己在孤独的世界里顾影自怜,对外而言,又能够抵制各种各样的诱惑(包括赞誉和挫折),而不让自己在喧嚣的世界里迷失了方向。
《论语·雍也》学习心得 5
子说:“冉雍这个人哪,可以但任握有一方统治大权的行政职务。”冉雍便向孔子问询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子桑伯子这个人也不错,可惜不依礼乐。”冉雍说:“如果内心充满着‘敬’而言行又表现为‘简’,这样的人来掌握一方统治大权,不也是可以的吗?如果内心便充斥着‘简’而言行也表现为‘简’,这样不是太过于‘简’了吗?”孔子说:“冉雍说的没错。”当孔子评价冉雍时,并没有具体指明,使冉雍可以“南面”的品格到底是什么。但通过冉雍与子桑伯子的比较,我们便可以明确这一点了,但这个比较并不是孔子直接了当地说明的,而是通过冉雍的提问引出了孔子对子桑伯子的评价:“可”但却“简”,问题是,这一评价仍然十分模糊,于是冉雍对“简”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分析,而且得到了孔子的认可。
冉雍在分析中使用了两两相对的四个概念:居、行,敬、简,我们可以看到,冉雍显然是“居敬而行简”,而子桑伯子则是“居简而行简”,则“居敬而行简”正是冉雍得到孔子“可使南面”的评价的关键所在,那么,“居敬而行简”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孔子曾明确地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读得》14)又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见本章后)相对于夏、商二代来说,孔子很明确地选择了周的礼乐文化,在他看来,夏、商二代缺少“礼”对人的修饰(“礼”是周公旦制礼作乐的结果),因而人显得“野”,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缺少文化,是野蛮人,当然,孔子也不同意在以“礼”饰身时太过于强调“礼”,那样的人显得虚伪,后世理学时期所出现的“假道学先生”便属于这一类型,孔子所要求的是“文质彬彬”,以“礼”合理地修饰自己的言行,既不能太矫情,也不能不对自己的言行进行修饰。
《礼记》开篇说“毋不敬”(《礼记·曲礼》),而其中所记载的各种对人的`言行的规范,其最终的目的也在于使人做到“敬”,“敬”在“礼”中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由此来看,“居简而行简”显然缺乏对“敬”的坚持,那么孔子为什么又会认可“居敬而行简”这种对“敬”的解释呢?
首先,孔子已经说过要“文质彬彬”,“居敬而行敬”显然太矫情,属于“文胜质”的一面,“居敬而行简”则做得比较好,既有内心的“敬”,又不张扬。
其次,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要求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则所谓“居敬”正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而“行简”则是对他人的宽容态度,《大学》说:“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这也是对自己严格要求的表现,同时还说明了只有经过严格地修身,才有可能达到“喻诸人”的目的,从而实现治理国家的最终理想,这与孔子因为冉雍“居敬而行简”而认为他“可使南面”同出一辙。
“居敬”,不但是修身的目的,也是修身的方法,但即使我们做到了这一点,也不代表我们可以因此而炫耀于人(事实上,如果我们炫耀于人,那代表我们根本就没有真正做到“居敬”),“炫耀于人”实际上是内心的“敬”表现到人的言行时的一种错误态度:从大的方面讲,我们不能因为我们自己做到了严格的要求而要求别人也能够做到;从小的方面来讲,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时刻都不忘记在别人面前故意表现一番。“居敬”只是对自己的一种要求,对自己的一种态度,能够做到“居敬”的人,对内而言,能够谨守自己的真人状态,而不让自己在孤独的世界里顾影自怜,对外而言,又能够抵制各种各样的诱惑(包括赞誉和挫折),而不让自己在喧嚣的世界里迷失了方向。
《论语·雍也》学习心得 6
读完《论语》,我的心中充满着一种淡淡的感动,因为《论语》总是用最简单的话语告诉我们真正的道理,让我们的心灵归于平静之中。读完了《雍也篇》,也令我从中获益匪浅。这个世界上真正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是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都是最简单的。但是,最令人感动的永远都是最为简单而真挚的东西。
《论语·雍也》中最令我感受深刻的是孔子对于颜回所作的3次评价话语。可以说,孔子弟子凡三千,有名者七十有二,但孔子首推颜回,从这三句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窥看一二。
第一句是: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从这一句,我们就能看出颜回的好学不倦,孔子的弟子三千,一定不乏勤奋好学者,孔子却说颜回死后再也没有好学者了,可见颜回品德是勤奋好学,而且在失败时不会迁怒于人,只会从自己身上找差距,而不是为自己的过错和失败找出无数的借口和退路,并且他在求学的过程中不犯重复的错误,这样才是真正的求学态度,只有不迁怒,不贰过,才能获得真正的进步,成就大事业。
第二句是: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样看来,颜回不但勤奋好学,而且不为生活艰苦所困,是一个大贤者。他即使居住在简陋的地方,食物仅可以勉强果腹,对于这种情况一般人是无法承受的,但颜回却自得其乐,悠哉游哉,真正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全不以物质的贫乏为意。人不堪其忧,所有人都会被此困扰,为自己所处的情况所抱怨的时候,而颜回从来不改变他那种乐观的态度,所以孔子才会说贤者回也,又感叹一声这才是真正的贤德。因为这是在什么样的物质环境下都不改变心境的那种坦然和安宁。在现今时代,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尽管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了,但是又有谁能够真正做到如同颜回一般的安贫乐道呢?
第三句是: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仁爱是儒学的核心精神,而这句话正是孔子对于颜回的仁爱给予的高度肯定,这句话的意思是 “颜回这个人的心可以在长时间内不离开仁德,其余的学生则只能在短时间内保持这样”。 即使在艰苦的日子里,他依然奉行着孔子的教导,并且“其心三月不违仁”。从此,我想到了世上的事情难就难在这“恒心”二字。换句话说,叫做“贵在坚持”。世上事几乎无不适应这一规律。而仁心的修养也不例外。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不做坏事。不难的是“日月至焉”,难的'是“三月不违仁”。我由此想到了近段时间的中国如同卷入了灾难的漩涡之中,先是干旱,接着又是玉树的地震,不幸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牵动着人们的心弦。大家开始呼吁捐款捐赠物资,但是与此同时,我又想到了,每当灾难到来的时候,人们都会十分重视公益事业,但是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的我们,是否会有那么一刻想起公益事业,想起身处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呢?我不得不承认,并不是所有人都是特蕾莎修女,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于公益慈善事业,我想说的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只是在灾难发生之际,我们才开始关心弱势的人们,在平常的日子里,也需要我们有所尽力,我曾听过一个很生动的比喻,爱心就像用柴草点火一样,只要有火,柴草就容易被点燃。而我们的心也是这样,只要有“仁”的引导,就容易被感动。要保持柴火不断地燃烧下去,那就得不断添加柴草。但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要么缺柴草,要么懒得添加,所以很少有能使火焰长久不熄的。只有像颜回那样的人,才能够做到一直不断地添草加柴,使火焰熊熊燃烧。
读《论语》,就如同是与圣人在对话。其实圣贤的价值就在于千古之前,他们那些有价值的人生经验可以穿越千年的沧桑,走到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而他在千古之前缄默地微笑着,注视着我们仍然在他的言论中受益而已。
《论语·雍也》学习心得 7
此篇同前几篇一样,以语录体展现孔子对于弟子的谆谆教诲,对于学生的不同个性,孔子都会采取不同教育方式与教育内容,同时孔子也为诸多学生树立一个具有仁德儒者典范,以激励大家共同完善自我修养。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说:“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中等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这是孔子对于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明确说明。此前都是在对弟子教诲,评价中体会到孔子对于不同个性的学生,不同关注。
既然孔子在平日的教诲中已经阐明了仁的精神,那么他最为得意的学生颜回便是仁德典范性人物,是激励大家去完善自我修养的榜样。
子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是雍也篇中,孔子对于颜回的三次评价。孔子道:“有个叫颜回的弟子很好学,他从不拿别人出气,也不犯同样的错误。可惜他短命死了,现在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了,再也没有听说过好学的人了。”孔子说:“颜回啊,他的思想可以三个月不背离仁德。至于其他学生,少则一天,多则一月罢了。”孔子说:“真是贤人呐,颜回!一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别人忍受不了的.穷苦,而他照样怡然自乐。真正的贤人是颜回啊!”就这三句话,颜回仁善豁达的形象就已跃然纸上了。
除此之外,孔子对于学生不足之处都是直言告诫,他对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孔子告诉子夏,要做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去做小人式的儒者等等。
可见孔子对于学生教育的良苦用心,对于仁德追求的不懈努力,值得我们后世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去反省自己。
【《论语·雍也》学习心得】相关文章:
论语雍也篇原文及翻译08-19
论语雍也篇全文及译文07-29
论语雍也篇原文及翻译大全10-24
论语雍也读后感500字11-19
论语学习心得05-09
《论语》学习心得03-30
雍城风韵作文07-30
论语学习心得15篇01-05
关于论语怎样学习心得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