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学习心得

时间:2022-12-21 15:26:57 学习心得 我要投稿

关于生本教育学习心得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生本教育学习心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生本教育学习心得

关于生本教育学习心得1

  通过这段时间的生本教育学习,渐渐有了点自己的想法。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生本教育课堂,就应该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构成积极、欢乐、高效的课堂,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以生命为本,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通过了解生本教育,我知道了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你教的学生取得了让你满意的成绩,这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的另一方面还要看你有没有让你的学生体验过你的教育给他带来的无穷快乐,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你为学生今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

  一、学生们得到了释放

  生本教育的理想就是: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他们特别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强,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孩子们很放松,他们得到了释放,在课堂上很放的开,对学习更加有兴趣了。

  二、老师的角色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关于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以前的时候在课堂上总是像一个老大妈一样,唠唠叨叨,生怕孩子们听不懂,总是反反复复的讲个不停,自从接触了“生本教育”理念后,我才意识到,我这样的老师太强势,而且我发现在教学中我们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到最后却往往是自己失败。

  “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师有超出专业要求多么高的知识水平,而是有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学习的方法的能力,教师的这种对学生学情的驾驭能力,是与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行反思离不开的。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实践我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在课堂上该说些什么不该说些什么了,一开始总感觉本节课的知识点应该由学生来生成,自己尽量不敢多说话,但是后来才知道,老师应该学会恰当的去引导孩子、做小结,并不是什么都不说,要把握好一个度,这一点还需要在今后的课堂上继续努力学习。

  三、生本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现在我有时候体会到这一点,当学生从自己研究和探索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时候,我感到非常的意外和喜悦。但是,有的时候是憋着一股气,每次都在想:孩子们怎么这么不会合作?语言表达能力怎么这么欠缺?每次做总结时怎么总是说不在点子上,还那么啰嗦?实际上,他们的现状其实很正常,因为在前期,我们并没有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去培养孩子的这些方面的好习惯,现在,我们刚刚开始接触生本教育,作为老师都是新手,很多地方做的都不够,又何况是孩子们呢?但是,通过看他们的变化,发现他们在学习上冲劲十足,自主意识很强,慢慢的有了合作意识,的是学习上的创新意识,我深切的意识到,孩子们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学习生本教育理念,将生本教育深入开展下去。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快乐的成长。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也要学着做一个魅力老师,从而让自己的课堂更加有魅力!

关于生本教育学习心得2

  生本教育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基础教育的很多问题,诸如“减负”,教师苦教、学生苦学,两极分化、高分低能,以及培养既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又有很高学业发展水平的人的矛盾等等可以由此获得较好的解决。

  在这一学期重读《教育走向生本》的过程中,对其中的一些案例,一些理论有了不一样的观点,对于生本教育有了不一样的体会。

  一、对于教学的新认识

  书中的一个例子,让我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如果你告诉学生,3乘以5等于15,真不是教学。如果你说,3乘以5等于什么?这就有一点是教学了。如果你有胆量说:‘3乘以5等于14’,那就更是教学了。这时候,打瞌睡的孩子睁开了眼睛,玩橡皮泥的学生也不玩了,然后他们就用各种方法,来论证等于15而不是14。”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我们更多的是会问诸如”3乘以5等于什么“的问题,认为这样就是教学,就是让学生思考,就是学习新知的有效途径,殊不知,这只是低层次的教学。

  而说出诸如“3乘以5等于14“这样的话才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才是更加接近教学。这段话让我联想到了讲计算时的一个环节,这学期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同学们因为马虎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比如看错符号,对错数位等等。在发现问题之初,我会把同学们犯得错误说出来,但是,收效甚微。之后,我换了一个方法,将算式和错误的结果写在黑板上,大声的念出来,当我把错误的得数念出来时,很多学生惊奇的抬起头仔细地看了一眼算式,争先恐后地举手,很着急的说,算错了,得数应该是多少,并且说出了错因在哪里。每讲完一个错例都能听到有同学小声的说,”我也犯过这样的错误“。终于同学们意识到了自己之前犯得错误,在纠错之后的测验中,同学们很明显计算时更加的仔细了,正确率也比之前有所进步。

  纠错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的动力。当学生听到与自己的认知相悖的理论时,就会用自己所学知识去研究,去寻找证据,证明理论的错误。这样,就把“教”转化为“导”,转化为“学”了。原本在我们的习惯中的所谓的“教”消弭于无形了,当然,它在无形的状态中存在着。书中的这一具体例子,帮助我们对于“教学”有了具体的印象。

  二、教授知识不如训练思维

  书中提到,教师给儿童10就要使之得到100以至1000,让儿童每天到校,都感到自己与昨天不一样,每天都有新的东西,思想奔涌而出。而当他知道自己想的与人类想的一致时,当他知道人类想的同自己的有某种联系时,会多么兴奋,并对人类的智慧之美产生怎样的赞叹。这段话与数学教学中要求教的不止是知识更是思维,是能力不谋而合。看到此处想到自己的经历,上小学时,在没有学习乘法与除法的关系的情况下,自己独立地解出了求因数的问题。之后学习了相关知识时,发现自己的认知与书本的知识一致,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在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之后回顾这段经历不难发现,之所以在没有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解出此类问题,是老师在课堂上对于乘除法的关系有了一定的思维铺垫。

  以后的教学中,我要重视思维的训练,让学生能够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发现学习新的定理,新的知识,相信当他自己找到规律,发现要学习的定理与自己所想一致时,对于学习的热情会更加高涨,且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

  三、“感悟”也是原理

  数学家迪厄多内说,“富有创造性的科学家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对所研究的`对象有活生生的构想和深刻的了解”。这样构想与了解结合起来,就是所谓的直觉或感悟。要使得学生获得更多的更有质量的感悟的一个条件,就是我们不要代替他们感悟,而要为他们的感悟创造条件。读到感悟这部分时,我想到了教学解决问题这部分时,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读题,做题之前先让学生读懂题意,明白题目意思,只有在读懂题意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后面的列式计算。比如,教学求“原来是多少”的问题时,先通过动画,动作演示等方法,让学生明白原来是指东西被拿走之前是多少,在理解这层意思后,学生才能正确的理解题意,列式计算。

  生本教育体系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相信“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人人可以创新”“儿童潜能无限”,相信“儿童的独立性”。

  其重要思想,就是“借力”,“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依托学生资源来进行教育,而获得事半功倍之效。对于如何“借力”,仍然还有很多的疑问,在以后学习,实践中去寻找答案,寻找更多的方法。

关于生本教育学习心得3

  按照学校的安排,我认真拜读了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副院长郭思乐教授的新著《教育走向生本》,并做了很详细的读书笔记。通读后该书后,我觉得它具有以下五点突破性的贡献:

  一、关于两种教育体系

  作者认为,师本教育体系和生本教育体系这两种教育体系的存在是事实。“仅仅是零敲碎打的改革,已经不足以解决今天的问题了”。因为过去基本上是一种师本的教育体系——“一切都是为老师好教而设计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我们需要设计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生本教育体系“不仅在方向上强调学生为主体,而是要彻底解决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整个体系问题”。

  作者能揭示出两种教育体系,是以深入的研究作为基础。例如对成人的理智律和演绎为主与儿童的情感律和归纳为主的区别;接流式和源流式教学的区别;连动式机制和激发式机制的区别都做了有价值的探索。

  “师本体系”和“生本体系”的区别具体体现在理念、课程观、方法论和管理和评价等方面。

  二、关于两种不同的理念

  生本教育的价值观是“一切为了学生”。

  作者分析了许多偏离本体的现象,说明寻找到本体,真正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并不容易。这点我深有体会,例如“走教案”现象的产生,就是“师本体系”评价造成的。那种为了评选而精心设计的教案,课堂上教师关心的是如何展示自己的风采,让学生“出彩”也是为教师设计的教案服务。表面看,这样的课,教学目标正确,一切按计划进行,学生也在参与,也有收获,高高兴兴,热热闹闹,天衣无缝,准时下课。但是教师实际上事前不向学生进行调查,课上也不关心学生在想些什么,这样的课怎么能使每个学生得到主动发展?

  生本教育的伦理观是“高度尊重学生”。

  师本教育常常看到的是这样的现象:“同学们,现在可以上课了吗?”,有些教师连上课都要征求学生的意见,好象相当尊重学生了,其实这是一种肤浅的理解,好象在“做秀”。本书鲜明地指出:“高度尊重学生”就应该是相信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人人可以创新”,“潜能无限”。我体会应该区别的是:老师是在尊重学生的独立见解(虽然可能是幼稚的),是认真地发现、理解学生自己的思想火花;还是视而不见,急忙,甚至强硬地让学生去“痛饮”教师准备的那“一桶水”(包括有时是让学生高兴地去“痛饮”)?这其实是“师本体系”和“生本体系”两种不同对待学生的态度。

【生本教育学习心得】相关文章:

生本教育学习心得06-14

生本教育学习心得报告01-23

生本教育学习心得3篇01-25

生本教育学习心得体会08-23

生本教育学习心得体会04-25

教育走向生本学习心得体会12-22

生本教育心得09-20

生本的教育心得01-28

生本教育感言07-10

从师本到生本教育随笔06-22